美国大豆倾销中国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近年来,中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然而,大豆进口贸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国内需求、生产能力、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以及政策调整等。

本文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

首先,国内需求是影响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于大豆的需求不断增加。

大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和油脂加工等领域,因此,国内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大豆进口量。

当国内需求增加时,中国将增加大豆进口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中国的生产能力也是影响大豆进口贸易的因素之一。

尽管中国境内有大豆种植产业,但由于种植面积有限以及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中国的大豆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因此,中国必须依赖进口来弥补差距。

第三,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豆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农产品,其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当国际大豆价格上涨时,中国进口商将面临较高的进口成本,可能会减少进口量。

相反,当国际大豆价格下跌时,中国进口商将受益,进口量可能增加。

最后,政策调整也是影响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政策调整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豆进口贸易。

例如,政府对于大豆进口的关税和配额等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影响进口商的进口决策。

此外,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可能对大豆进口贸易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需求、生产能力、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以及政策调整等。

因此,在制定大豆进口政策和进行进口决策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进口贸易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同时,还应该加强国内大豆种植产业的发展,提高生产能力,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以确保国内大豆市场的供应安全。

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各国之间的反倾销案件也不断增加。

反倾销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减少来自其他国家的倾销产品对本国产业的冲击,通过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来限制进口决定。

下面将介绍一起关于中国反倾销案的例子。

2018年,中国针对美国进口大豆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倾销调查,并于2019年6月正式启动了反倾销案。

在此之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导致了大豆作为主要冲突品的进出口出现巨大的波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而美国则是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贸易战的爆发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在反倾销案中,中国调查了美国大豆的倾销行为,并对美国大豆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税。

通过调查,中国发现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上存在倾销的行为,这导致了国内大豆产业的严重损失和价格下跌。

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中国政府决定征收高额的税费制裁美国大豆出口商。

这起反倾销案例影响了中美大豆贸易。

中国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使得美国大豆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中国大豆进口量锐减。

同时,中国也在寻找其他国家作为替代进口大豆的来源,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这起反倾销案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这是中国为保护本国农业产业而采取的必要手段。

他们认为,美国倾销大豆给中国农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利益。

另一方面,也有人批评中国的行为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破坏和保护主义的表现。

他们认为,反倾销措施应当合理、公正、透明地实施,不应当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总的来说,这起反倾销案例展示了中国政府维护本国农业产业的决心和努力。

它也暴露了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之处。

未来,各国应当共同努力,通过合作和对话解决贸易争端,共同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比较优势

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比较优势

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比较优势中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当今大豆生产、贸易的现状,揭示了我国大豆进口量快速增加的原因。

并通过对我国的大豆竞争力水平、影响我国大豆生产的因素以及我国大豆的比较优势的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大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正文引言: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经超过了5000年,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净出口国。

然而自我国于1996年全面开放大豆市场以来,大豆进口关税大幅降低,国外的大豆大量涌入我国,进口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使得我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大豆尤其是转基因大豆的大量进口,不但损害了占农业人口4.66 %的大豆生产者的根本利益,还使得我国油脂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大豆交易过程中,少数跨国公司已经实质上控制了大豆的生产、流通,并通过基金买卖等方式,间接影响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CBOT)的价格,并使得我国大豆加工企业最终成为“大豆风波”(2004年3月份,国内大豆加工企业集中采购的美国大豆升贴水期货价格为1064美分/蒲式耳,但5-6月份,大豆价格竟突然直线下落,至7月已跌至590.4美分/蒲式耳1 )的直接受害者。

随后ADM等跨国公司对我国油脂压榨企业的地价收购,加强了其对我国大豆消费市场的控制。

在我国大豆产业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只有认真审视我国大豆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大豆振兴计划出谋划策,才能使我国大豆及大豆制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面对挑战。

一、我国大豆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一)、大豆生产与贸易概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含优质蛋白的大豆日益成为人民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量迅速扩大。

然而在我国大豆呈现刚性增长之际,本土大豆的产量却始终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的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大豆需求的缺口主要靠进口来补充,到2003年,中国进口的大豆总量更是突破了2000万吨,超过了我国国产大豆的生产规模(见表1),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影响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我国大豆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作为我国的重要进口商品,大豆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成为了一大焦点。

在贸易战的影响下,我国大豆市场出现了诸多变化,不仅对农民、企业和市场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促使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本文将就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中美贸易战导致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幅下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美国又是我国大豆的最大供应国之一,因此中美贸易战的爆发直接导致了我国大豆进口量的急剧下降。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大豆同比减少7.9%,而2019年更是减少了30%以上。

大豆供应量的减少直接推动了大豆价格的上涨,这对我国的豆制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中美贸易战导致我国寻找新的大豆供应渠道。

面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受阻,我国开始积极寻找其他大豆供应源,其中巴西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大豆进口国之一。

根据官方数据,2018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达到了8800万吨,而美国只有3400万吨,可见我国大豆进口来源的巨大变化。

我国还加大了对非转基因大豆的进口,以降低对转基因大豆的依赖,保障国人的食品安全。

中美贸易战也导致了我国大豆市场结构的调整。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大豆进口商也开始寻找新的供应商,尝试与拉美和欧洲等地的大豆出口商建立更加紧密的贸易关系。

一些企业也开始加快在海外建立大豆种植基地,以谋求更加自给自足的发展路径。

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大豆市场的格局和竞争环境。

中美贸易战也促使我国大豆产业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力度。

面对美国的限制,我国大豆产业不得不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提高国内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大豆产业也积极寻求发展多种农作物轮作种植模式,以降低大豆种植的成本和风险。

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中美贸易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大豆产业多元化发展。

当美国大豆的供应受到限制时,我国也开始加大对其他油籽作物的种植和进口,以平衡对大豆的依赖。

商务部工作人员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倾销措施案例分析

商务部工作人员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倾销措施案例分析

商务部工作人员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倾销措施案例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中国商务部的工作人员在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措施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来探讨商务部工作人员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措施问题时的思路和举措。

案例一:中国钢铁行业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挑战过去几年,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例如钢铁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和征收关税等。

面对这种情况,商务部工作人员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维护中国钢铁行业的合法权益。

首先,商务部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了相关反倾销调查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以使中国钢铁产品的竞争优势得到充分的认可。

其次,商务部工作人员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多次高层沟通和谈判,争取通过对话解决贸易争端。

此外,商务部也加强了对中国钢铁行业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案例二:中国对美国大豆的反倾销措施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大豆等产品实施了一系列的反倾销措施。

商务部工作人员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首先,商务部工作人员迅速调整国内大豆进口策略,多元化大豆供应渠道,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以降低贸易风险。

其次,商务部工作人员与其他国家的大豆生产运营商进行合作,争取增加非美国大豆的进口量,以平衡贸易关系。

此外,商务部还加大了对中国大豆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其拓展国际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案例三:中国对进口废塑料的反倾销行动塑料废物的跨境传输和处理一直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

商务部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了废塑料的反倾销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相关行业和市场。

首先,商务部工作人员与环境保护部门合作,推动制定了进口废塑料的技术标准和准入条件,以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废塑料的质量。

其次,商务部工作人员与其他国家的相关部门进行了广泛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废塑料跨境传输和处理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落实。

中国反倾销案例

中国反倾销案例

中国反倾销案例汇报人:***2024-01-02•反倾销案例概述•反倾销案例分析•反倾销案例的影响与后果目录•反倾销案例的解决与应对策略•反倾销案例的未来展望01反倾销案例概述反倾销案例是指针对外国进口商品在中国的倾销行为,中国政府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公平贸易。

反倾销案例定义反倾销案例具有保护国内产业的针对性、反倾销措施的强制性和法律程序的规范性等特点。

反倾销案例特点反倾销案例的定义与特点反倾销案例的重要性保护国内产业反倾销措施可以有效遏制外国进口商品的倾销行为,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冲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维护国家利益通过反倾销措施,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促进国际贸易公平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公平,遏制不公平竞争行为,推动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

中国反倾销制度始于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最初的反倾销案例数量较少。

起步阶段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制度不断完善,反倾销案例数量逐渐增多,涉及的商品范围也日益扩大。

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反倾销制度已经逐渐成熟,反倾销案例的处理更加规范、公正和透明,对维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熟阶段中国反倾销案例的历史与发展02反倾销案例分析中国钢铁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低价进口的冲击,导致国内钢铁企业受到严重损失。

调查背景中国政府对进口钢铁展开反倾销调查,调查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美国、日本等。

调查过程经过调查,中国政府决定对进口钢铁征收反倾销税,以保护国内钢铁产业。

调查结果征收反倾销税后,进口钢铁的价格上升,对国内钢铁产业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影响案例一:中国对进口钢铁的反倾销调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低价进口的冲击,导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受到严重损失。

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影响中国政府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展开反倾销调查,调查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德国、日本等。

经过调查,中国政府决定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反倾销税,以保护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之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大豆是我国的重要原料之一,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食用油生产、饲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大豆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品种之一,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

随着我国对大豆需求的增加,大豆进口贸易也逐渐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豆进口贸易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接下来,我们将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现状进行浅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 正文2.1 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增长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增长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用于食用油、豆制品等食品加工,因此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居民对营养健康的重视,大豆制品的消费也逐渐增加,进一步拉动了大豆进口量的增长。

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放也促进了大豆进口量的增长。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民逐渐从传统种植作物转向经济作物,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导致我国大豆自给率下降,进口需求增加。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豆市场逐渐向国际开放,外国大豆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更加便利,为我国大豆进口增长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增长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大豆进口量还将继续增长。

我国应该加强大豆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高大豆的生产效率,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确保我国大豆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2 我国大豆进口来源的多样性我国大豆进口主要集中于几个主要的产地国家,如美国、巴西、阿根廷等。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大规模种植大豆,并且生产效率较高,因此成为我国主要的大豆供应国。

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大豆种植面积广阔,产量稳定,产品质量优良。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大豆出口国,而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进口国。

贸易战对于这一领域的影响尤为巨大。

本文将分析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并探讨应对策略。

1.价格上涨中国大豆进口受阻,国内市场供应不足,导致大豆价格上涨。

尽管中国试图通过向其他国家进口大豆来填补美国大豆的缺口,但这并不能完全弥补美国大豆的进口量减少。

大豆价格上涨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一个不小的负担。

2.供应不足受到贸易战的影响,美国大豆出口受到了限制,中国的大豆供应明显不足。

这对中国畜牧业和饲料行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为大豆是饲料的重要原料。

3.贸易关系受损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已经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这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使大豆的进口渠道变得更加狭窄,从而增加了大豆的进口成本。

二、应对策略1.多元化进口渠道中国可以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来降低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减少贸易战对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

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大豆出口国的贸易关系,如巴西、阿根廷等,以确保大豆的稳定供应。

2.加强国内大豆生产能力中国可以通过加强国内大豆生产能力来减少对外部大豆供应的依赖。

中国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和技术改进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确保国内对大豆的自给自足。

3.促进大豆替代品研发中国可以加大对大豆替代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以减少对大豆的需求。

通过促进大豆替代品的研发和生产,可以降低大豆进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而减少贸易战对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

4.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大豆进口国的合作,共同应对贸易战的影响。

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国际大豆市场的稳定发展。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但中国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来缓解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需要加强国内产能,降低对大豆进口的依赖,同时也要促进国际贸易合作,以确保大豆进口贸易的稳定发展。

40-5-开题报告-美国对华反倾销及中国应对策略分析

40-5-开题报告-美国对华反倾销及中国应对策略分析
第二,中美贸易逆差
Mah(2000)认为,中美贸易逆差是导致美国对华反倾销肯定性裁决的主要原因,与裁决数量的增长有很强的因果关系和显著稳定的相关关系。James(2003)也认为,美国对华强烈使用反倾销措施是与中国经济持续扩张造成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相关的。但是美国很可能夸大了中国的倾销幅度。因为中国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快速的技术变革、产业结构与竞争的变化。Aggarwal(2008)提出,中美的贸易差额的大幅增加,使得美国国内行业寻求保护的概率增大了,而美国当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比较容易接受其反倾销申诉。可以说,美国反倾销事件的数量增加,与中国的出口涌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有关。郭媛源(2009)在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问题时,也提出美国对华日益增长的贸易逆差成为对华反倾销的重要原因。
(1)反倾,反倾销行为是贸易保护主义制造的一种新型武器,它虽然披着合法的外衣,却给多边贸易体系的互惠和非歧视原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损害了社会福利。Zanardi(2000)认为,反倾销是在实践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它的成功应用和传播体现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的表现形式。Prusa(2008)则指出,反倾销实际上是披着漂亮外衣的贸易保护主义,现代意义上的反倾销与经济上有害的倾销已经没有相关关系。国内学者张为付和吴进红(2003)则分析了反倾销法的理论目标同现实操作之间存在的冲突,并指出正是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主义性质成为反倾销措施被滥用的根源。韩志强(2007)从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主义性质,认为反倾销已经沦为贸易保护主义工具。徐淑萍(2008)从欧美反倾销法关于倾销认定和产业损害认定标准的演变入手,分析了反倾销法的贸易保护主义功能。
开题报告
美国对华反倾销及中国应对策略分析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文献综述:

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论文

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论文

3.3 质量因素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பைடு நூலகம்................................................................................ 19
3.3.1 大豆品质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 19 3.3.2 安全卫生因素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 20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 1
4.1 我国大豆进口贸易计量模型的变量选取................................................................................ 25
4.1.1 4.1.2 4.1.3 4.1.4 4.1.5
我国大豆进口贸易量........................................................................................................ 25 成本收益变量.................................................................................................................... 25 市场价格变量.................................................................................................................... 25 大豆品质变量.................................................................................................................... 26 政策和其他因素................................................................................................................ 26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1. 2009年,中国A公司与新加坡B公司签订了合同,B公司向A公司出口1000袋面粉,价格条件为CFR,每袋单价为50美元。

A公司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

该批货物由巴西籍某轮承运。

在新加坡港装货的过程中,船长先后向托运人发出书面声明,指出货物堆放于码头无任何遮盖物并发生雨水的污染,宣布货物为不清洁。

托运人为了结汇则出据了保函,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

货轮抵达了中国港口,经外轮理货公司理货,发现180袋有雨水污染,并确认货物短少40袋。

试问:(1)收货人可否向承运人索赔?为什么?(2)承运人可否依保函要求收货人向托运人索赔?为什么?(3)保险公司应否赔付180袋因雨水污染造成的面粉损失?为什么?答:(1)可以。

因为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即有义务按照清洁提单的要求交付外表状况良好的货物。

(2)不可以。

依据《汉堡规则》的规定,保函不可以对抗第三人。

(3)不可以。

本题投保的是水渍险,水渍险不包括雨水造成的损失。

2. 2006年3月10日,欧盟B公司与中国A粮油公司签订了从中国进口10000吨大豆的合同,价格条件为FOB(天津新港),每吨单价为450美元。

2006年7月26日,该批货物在天津新港装船完毕,由C公司所属的“奥巴马”号货船将货物从天津新港运至阿姆斯特丹港。

货物已投保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保险A条款(相当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海洋货物运输一切险)。

“奥巴马”号按时到达阿姆斯特丹港。

由于码头工人罢工,船上大豆不能卸货达1个月之久,致使船上所载大豆变质。

收货人向D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D保险公司拒赔。

试问:(1)该合同应由哪一方当事人订立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为什么?(2)货物风险何时转移?(3)如果提单受《海牙规则》调整,收货人是否可以向承运人索赔?为什么?(4)根据平安险,D保险公司应否赔付收货人的损失?答:(1)应该由买方欧洲B公司订立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

浅析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大豆贸易

浅析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大豆贸易

浅析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大豆贸易随着国内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粮食需求量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攀升。

尽管中国作为一个粮食大国,农业产能已具有一定实力,但粮食安全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豆贸易成为了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浅析中国大豆贸易的现状和发展。

一、中国大豆贸易的现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现阶段大豆进口量占全球总进口量的60%以上,成为国内畜牧业和食用油生产的重要原料。

而其主要进口大豆来源则在于南美地区,分别为巴西、阿根廷和美国,其中,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占比最大,两地大豆进口量占中国总进口量的8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巴西和阿根廷种植的大豆受气候影响较大,例如干旱、洪灾等,一旦出现生产堵塞问题,中国的进口大豆市场很可能将受到很大冲击。

二、中国大豆贸易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内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量在不断攀升,这也给中国大豆贸易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中国中产阶级日益壮大,肉类消费的增加也带动了畜牧业的繁荣发展,这直接拉动了大豆进口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农业和畜牧业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如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进农村发展等政策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但是,中国进口大豆的单一依赖问题、南美地区的气候风险以及国际贸易局势的波动等都是对中国大豆贸易发展的巨大挑战。

三、中国大豆贸易的对策建议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保障中国粮食产业安全的前提。

就大豆贸易而言,既要保证贸易的稳定性,又要尽量降低安全风险,这也为中国大豆贸易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应加强与南美地区主要大豆进口国家的合作,并与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同时,应适当降低大豆进口的单一依赖程度,加强国内大豆种植和加工能力的建设。

这样不仅可以适度缓解中国对国外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也可以提高本土农业产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中美“大豆战争”,我们为何成为输家?

中美“大豆战争”,我们为何成为输家?

中美“大豆战争”,我们为何成为输家?根据海关统计,我国2月进口大豆326万吨,3月进口386万吨。

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61.4%和66.4%。

不过,在全球化的大豆产业链上,其最大的获益者,不是东北农民,而是美国、巴西的农民。

由于国储收购价格偏高,大量的油厂转向使用更多的进口大豆。

而东北农民尴尬地发现,手里的大豆除了中储粮之外,几乎无人可卖。

(4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没想到,仅仅几年时间,我国就从大豆的发源地和出口国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不仅是大豆的进口依赖,不仅是跨国公司对整个大豆产业链的垄断,透过大豆我们看到的是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

换句话说,我国大豆产业已进入了一个不良的发展期,美国大豆正在迫使国产大豆退出市场。

为什么美国大豆能在我国所向披靡?究其原因,是美国在大豆贸易上对我国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美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拿出190多亿美元补贴大豆。

农业机械化使其生产成本较低,加上有政府补贴,其成本远低于我国的大豆生产。

由于美国大豆价格低于国产大豆,迫于成本压力,国内许多加工企业纷纷采购美国大豆。

目前,国产大豆收购价格为3700元/吨,而进口价不到3200元,差价500元/吨。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设在沿海加工国产大豆的企业,也拒绝到大豆主产区收购。

黑龙江在去年10月收获季节以来的五个月,仅向其他省份出售了170万吨大豆,这较前两年300万至400万吨的水平锐减。

种种迹象表明,一些跨国公司已完成了在我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控制了我国大豆70%的实际加工能力后,又同时控制了我国大豆的进口。

例如全球最大的四家跨国公司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已控制了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

这些公司的战略企图很明确:低价买入享受巨额农业补贴的美国大豆,再高价卖给我国的压榨企业,赚取垄断的贸易利润。

正是在进口大豆和跨国公司的双重挤压下,我国大豆产业已受到严重冲击。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出现迅速萎缩。

案例1为什么中国进口大豆,美国出口大豆

案例1为什么中国进口大豆,美国出口大豆

案例1为什么中国进口大豆,美国出口大豆此次中美贸易战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美之间的大豆贸易。

因为,一个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中国进口大豆的40%来自于美国,而美国出口大豆的60%目的地是中国。

那么中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贸易格局呢?我们根据本章所学的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根据绝对优势论,如果一国生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或者用单位要素投入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对高于其他国家,则说明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该国应该生产并出口该产品,并用于交换自己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由于绝对优势论坚持的是劳动价值论,因此在绝对优势论中,所谓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指劳动投入。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难把所有的投入都转换成为劳动投入。

因此,实际上,生产成本不仅包括劳动投入成本,还包括物质成本。

比如美国将大豆生产成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经营成本(operating costs)和分摊管理费用(allocated overhead)。

其中,经营成本是指大豆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主要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其它肥料、临时用工和租赁农机具、燃油动力、农机修理、灌溉用水、生产费用的贷款利息等费用;分摊管理费用是指大豆生产过程中除了经营成本以外的分摊到一个大豆生产期间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雇工费、未付费劳动者的机会成本、机械设备折旧费、土地机会成本、税金及保险费以及综合农场管理费。

与此相对应,中国大豆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和税金三个大的项目。

其中,生产成本又分为物质费用和用工做价两个部分,物质费用是指大豆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消耗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包括种子秧苗费、农药费、化肥费、农膜费、畜力费、机械作业费、排灌费、燃料动力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农具购置修理费;用工做价是指大豆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劳动用工支出,以用工数量乘以劳动日工价计算得出;期间费用包括土地承包费、管理费、销售费和财务费。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之一,大豆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大豆进口市场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不断受到国内外市场环境、政策、技术与品质优劣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

2019年,我国进口大豆量为8810万吨,其中,美国占比为30%、巴西占比为54%、阿根廷占比为14%。

这三个主要进口国的大豆产量加起来占世界大豆产量的三分之二,其产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世界大豆价格和我国大豆进口市场的供求。

此外,我国对大豆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采购偏重高品质大豆的趋势愈加明显。

高品质大豆具有优质、高产、稳定和适应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我国饲料、油脂等行业不断提升的品质要求,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的水平。

在技术方面,我国加工业在大豆加工上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大豆品质的差异化依然是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因此,未来进口大豆贸易需要从技术水平、品质监管等诸多方面来改进,实现进口大豆贸易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大豆进口市场正不断发展,进口量和进口渠道的变化是大豆市场变化的重要体现。

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

此外,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大豆进口贸易。

因此,我国大豆进口市场的发展与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政策密切相关,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稳定市场。

中美大豆保护政策的分析与比较

中美大豆保护政策的分析与比较
( 三) 自贸 区协 定 涵 盖 范 围走 向 “ 高质量 ”
而且人 民 币 日益 升值 也吸 引国 际社 会将 人 民币作 为保值 、 升值 的外汇储备货 币 。人 民币国际化进 程可 以三个 阶段进 行; 中国早 于 2 0 0 9年 6月推行 人 民币结算 试点 措施 , 涵盖 中国 5 5 %的贸 易额 ; 2 0 1 0年 7月 ,以北 京 为海 外银行 及结 算银 行( C l e a r i n g B a n k ) 成 立在 岸 人 民币债 券 市场 ; 2 0 1 2年 , 在东 亚 , 人 民币 已经 超过 美元 和欧元 成为 占主导地位 的参 考货 币。 韩 国 、 印尼 马来 、 菲律宾 、 新 加坡和泰 国的货 币汇 率跟 随人 民币变 动的 紧密程 度超过 美元 。人 民币影响力 的 提升 主要是 因为中 国与其 他 国家 贸易关联度增 强 。人 民币
( 一) 高 额 补 贴
美 国对 于大豆补贴 大多采用 直接补贴 方式 ,其形式 多
美 国政 府的补贴 力度高 于我 国,政府 不仅 出资对于 大 豆种植 户进行 各类 补贴 , 在 大豆 出 口方面也 投入 大量 资金 促进 出 口。 据美 国环境 工作组 2 0 0 8 年 报告 , 美 国从 1 9 9 5至 2 0 0 6 年 用于大 豆贷款 价差补 贴 的支 持为 8 8 亿 美元 。2 0 0 2 至2 0 0 4 年, 大豆产业 得到 了 2 l 亿美元 的营销贷 款收益 , 直 接补贴 和反周期补贴 。 尽管我国政府对大豆产业 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加 大, 但 与美 国的保护力度相 比, 差距仍 然很大 。 2 0 0 2 年 中央 财政 出资 1 亿元 用 于高油大 豆 良种 推广 , 2 0 0 4 年, 财 政用 于良 种 推 广额度 达 1 6 亿元 。 由此可 见我 国在 大豆补 贴政 策方面仍需不断加强保护力度 。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影响近年来,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对我国大豆市场造成了重大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国大豆市场受到了双方贸易摩擦的直接影响。

本文将从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中美贸易战其实早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升级。

当时,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回应,中方也对美国的商品进行了报复性关税。

这引发了中美贸易战的连锁反应,相互之间的经济摩擦也愈演愈烈。

农产品成为了贸易战的受害者之一,而大豆则成为了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二、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影响1. 出口市场受阻自贸易战爆发以来,我国大豆出口市场变得越发困难。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之一,中国也一直是其主要的大豆进口国。

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纷纷寻找其他国家的大豆供应商,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这使得我国大豆出口市场受到了重大冲击,出口量大幅下降,给国内大豆生产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 进口成本增加在贸易战的影响下,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骤减,导致我国不得不寻找其他国家的大豆供应。

这增加了进口大豆的成本,给我国的大豆加工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尤其是在国内大豆库存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进口大豆的成本增加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营压力。

3. 大豆价格波动加剧贸易战的背景下,大豆价格也出现了大幅波动。

一方面是因为供应的不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这使得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经营变得更加困难,也给大豆生产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

大豆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也给大豆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

三、应对措施1. 多元化寻找大豆供应为了缓解因贸易战造成的大豆供应不稳定性,我国需要加快大豆供应国家的多元化。

除了主要的大豆供应国,我国还应该寻找其他潜在的大豆供应国,建立稳定的大豆供应链。

这样可以在贸易战的影响下,大豆供应不至于出现大幅波动。

2. 提高大豆自给自足能力在贸易战的影响下,我国大豆的进口成本增加,这使得我国大豆自给自足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案例丰收悖论和薄利多销

案例丰收悖论和薄利多销

案例一:丰收悖论背景丰收悖论是指在某个地区,当农民普遍预测到今年的农作物将会比往年丰收时,实际上农作物的价格反而下降。

这一现象被称为丰收悖论,也被认为是供求关系中的一个经济悖论。

案例一:中国大豆市场的丰收悖论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大豆消费量巨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进口了超过8000万吨的大豆。

过程2018年底至2019年初,美中贸易摩擦升级,导致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实施了关税措施。

受此影响,中国转向其他国家进口大豆,其中包括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

2019年6月初,巴西和阿根廷两个主要产豆国家宣布新季度的大豆产量比预期高出很多。

消息传出后,市场上普遍认为今年将会有一个较好的大豆丰收季节。

然而,在市场预期下,由于供应增加,大豆价格出现了下降。

据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2019年6月,中国大豆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5%。

结果丰收悖论导致了大豆价格的下降。

尽管中国需求量一直巨大,但由于市场预期的丰收,供应增加导致价格下跌。

农民们原本希望通过丰收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却面临了价格下滑的困境。

这一案例显示了丰收悖论的存在,并提醒人们在分析市场供需关系时要注意供应情况对价格的影响。

案例二:薄利多销背景薄利多销是指通过以低利润为代价来迅速增加销量,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种策略通常适用于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的市场。

案例二: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Kindle背景Kindle是亚马逊公司推出的一款电子书阅读器。

通过Kindle设备和Kindle应用程序,用户可以购买并阅读各种电子书。

过程在2007年推出Kindle时,亚马逊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策略。

与传统的纸质书籍相比,Kindle的售价相对较低,而且电子书的价格也相对较低。

通过低售价和低电子书价格,亚马逊吸引了大量用户购买Kindle设备,并使用其平台购买电子书。

此外,亚马逊还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如一键购买、自动同步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目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正在影响全球经济。

农业贸易是其中一个受到重大影响的领域,尤其是对我国的农业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了农产品贸易受阻。

美国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进口国,但由于贸易摩擦的影响,美国对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征收了高额关税,如大豆、猪肉等。

这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受到了严重压缩,农产品进口成本也明显增加,对我国农业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特别是大豆这一重要农产品,由于出口受限,国内供应压力加大,对我国饲料产业和养殖业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贸易摩擦影响了美国市场,我国必须加快拓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减少贸易风险。

我国积极寻找新的出口市场,以确保农产品出口的稳定性和多样化。

中美贸易摩擦也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贸易摩擦使我国意识到,单一依赖农产品出口是不可持续的。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降低贸易风险,我国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产能和质量。

这涉及到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提升、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我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突破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摩擦给农业贸易带来的风险。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也为我国农业带来了一些机遇。

我国需积极应对,通过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拓展多元化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使农业贸易更加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005另眼看中国两次大豆风波的成因和启示

2005另眼看中国两次大豆风波的成因和启示

另眼看中国两次大豆风波的成因和启示李宝柱从2003年下半年至今,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以下称CBOT)大豆市场风起云涌,演绎了一场牛市的癫狂和熊市的轮回,而国内大豆压榨企业也经历了一场从“波峰”到“浪谷”的喜悲。

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5月份,这一阶段的市场特点是国内压榨企业在参考CBOT大豆市场的走势后一致追高,纷纷在国外定购大豆,经历了“高额”利润的惊喜;二是2004年底至2005年3月,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国内压榨企业在CBOT大豆市场的指导下基本一致看空,大多抛售大豆、豆油和豆粕,承受了巨额经济损失的阵痛。

在这两次突变中,国内压榨企业表现出出奇的一致性和集中性。

业内人士把这两次事件称为“中国的大豆风波”,这两次风波后,国内压榨企业的底牌暴露得淋漓尽致,众多大型压榨企业中,有的大豆尚未到港就因巨额亏损而宣布资不抵债,濒临倒闭;有的因背景实力雄厚、抗亏能力强而仍在抗争;有的经过智慧的经营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生机勃勃……世界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近几年每年都有2000万吨左右的大豆进口量,如此大的进口量应该是有规模采购效益的,但是国内买家偏偏在与国际供货商和基金的较量中总是处于下风,屡屡被套!无独有偶,国内的中航油、中储棉、中储铜等大型企业也遭受到同样的洗礼。

为什么会有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影响行情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有哪些?应该怎样把握行情?等等,诸多问题,相关人士都在进行深思。

本文站在压榨行业的下游产业——饲料的需求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1 两次突变的成因第一次“风波”中,CBOT大豆期货价格在诸多国外因素的刺激和中国禽流感疫情得到控制后的需求拉动下,从600美分/蒲式耳暴涨到2004年3月份的近20年来历史高价——1 064美分/蒲式耳。

在这期间,国内众多压榨企业一路追高采购大豆,但是不久,受到国外基金抛售和国内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禽流感疫情后假需求的暴露等因素影响,CBOT大豆价格又从4月份开始一路狂泻,到2004年9月份下跌到550美分/蒲式耳左右,跌幅达到48%,国内进口大豆价格跌幅达1 000元/吨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证研究
(四)对中国大豆行业的不利影响
美分/蒲式耳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99年1月 2000年1月
2001年1月
2002年1月
2பைடு நூலகம்03年1月
2004年1月
2005年1月
2006年1月
2007年1月
2008年1月
2009年1月
图三 CBOT大豆期货近月合约月度平均价格趋势图
2007年,内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产能为4920万吨,占 全国的63.9%,比2000年的90.3%下降了26.4个百分点; 实际大豆压榨量1768万吨,占全国的52.0%,比2000 年的91.0%下降39.0个百分点。同期,外资企业压榨量 从9.0%快速提高到48.0%。此外,国内大豆压榨企业 寡头化倾向也日益明显。首先,被参股或控股的外资 主要集中于ADM、丰益、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跨 国粮商;其次,压榨企业在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同 时又延伸了产业链条,出现由原料采购、加工向终端 市场延伸的倾向。
实证研究
(五)结论和启示
1. 研究结论
• (3)迄今为止,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大豆的补贴总额 远远超过中国和巴西,其间尤其以1998~2001年间 的巨额补贴最为突出,这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美 国大豆的生产和对外(华)出口的增长。不过,通 过比较考虑补贴后的平均成本利润率,发现美国大 豆生产者并没有因为补贴而实质性地改变当年的盈 亏局面,这说明不能简单归因于美国大豆是巨额补 贴导致国内生产过剩而寻求出口海外市场。
实证研究
(五)结论和启示
1. 研究结论
• (1)美国大豆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无论 是与进口国中国比,还是和主产国巴西比,都不具有竞争优势, 而且美国大豆的生产者价格远低于中国和巴西,致使美国大豆 的单位净收益常年为负,成本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
• (2)美国大豆海湾出口价格(以墨西哥湾为例)一般情况下 都高于其国内中部地区(以产地伊利诺州为例)的现货价格, 但价差却明显低于正常的运输费用;与巴西大豆出口离岸价格 相比,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大豆出口离岸价格要高一些,但是 平均价差低于按照市场运费推算的价差;两国大豆至中国港口 的到岸价格比较显示,美国大豆价格大多时间高于巴西大豆价 格,不过平均价差仍然低于按照市场运费推算的合理价差。
• (4)随着美国大豆不断地销往中国,中国大豆产业 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中国大豆播种 面积减少、大豆产量徘徊不前、大豆加工业被外资 逐步垄断。
实证研究
(五)结论和启示
1. 研究结论
根据研究结论,可以合理推断:美国大豆以“非正 常价值”向中国市场倾销了大豆,这种倾销给中国 大豆产业造成了伤害,由于随着美国大豆出口量的 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出现上涨趋势,美国 大豆生产者的成本利润率显著增加,美国大豆加工 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这种倾销方式更 倾向于掠夺性倾销。
(二)美国大豆出口价格比较
倾销幅度 (正常价值- 出口价格)/出口价格100% 21.73/302.7 100% 7.18%
实证研究
(三)美国大豆补贴估算及影响分析
千美元 5,500,000 4,500,000 3,500,000
中国
巴西
美国1
美国2
2,500,000
1,500,000 500,000
“后危机时代的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国际研讨 会
美国大豆倾销中国的实证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西部经济研究中心:邱雁
2010年11月8日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大量进口大豆,以满足国内对油脂和 饲料原料的旺盛需求并弥补国内耕地资源稀缺的 不足。而美国作为中国进口大豆的最主要来源国, 其对华出口量几乎占到中国进口总量的40%;
中国大豆面对国内强大的增长需求,生产量却徘 徊不前 ,并有下滑之忧;
原有的国有和民营大豆加工企业因为抵挡不住国 际粮商的竞争逐渐退出市场,外资企业凭借资金、 技术和产业链整合优势,通过参股、独资、并购 等方式占据了国内油脂加工80%的份额。
焦点:美国大豆是否较中国大豆更具成本优势? 美国是否利用倾销策略获取大豆对外贸易的竞争 优势?
实证研究
(五)结论和启示
2. 启示
(1)为稳定国内大豆市场,维护相对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根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 条例(2004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向美国大豆征收反倾销 税。
(2)扶持国有或民营大豆企业,引导其向规模化、产加销一 体化以及产品相关多元化发展。而对于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 应提高其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门槛,譬如适当增加税负或减少 税收优惠程度。
-500,00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图二 美、中、巴三国大豆生产者支持估计
实证研究
(四)对中国大豆行业的不利影响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大 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内资企业压 榨能力和实际压榨量不断萎缩。
实证研究
(一)大豆生产的成本收益比较
美元/英亩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92/1993
巴西Parana 1994/1995
美国 1996/1997
美国中部
美国大平原
1998/1999
2000/2001
年度 2002/2003
图一 美国与巴西大豆生产成本比较
实证研究
(3)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以 降低可变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提高生产者对市场价格的承 受能力,从而提高国产大豆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4)从大豆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政府宜采取前瞻性和系统 性的一系列政策,以防玉米等其他农产品再陷入被动局面。
研究目标
• 通过对中美两国大豆生产成本、收益、补 贴和市场价格的系统分析和比较,实证美 国大豆是否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 市场价值”向中国进行了倾销。
研究思路
• 中美巴三国大豆生产的成本收益比较 ; • 美国大豆出口价格比较; • 美国大豆补贴估算及影响分析 ; • 对中国大豆行业的不利影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