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省中考复习计划:中学历史(方案2)
2014-2015学年下学期历史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一、上册第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单元为主。
二、在以上四复习以个单元中,上册第三单元、下册第一二单元则是重中之重。
三、上册第一二单元附带复习。
四、首先复习上册第三单元,用三个晨读和两节正课复习,提问回答方式辅助记忆。
外加一节晚自习考试并讲解。
(1月
10—15日)
五、接着复习下册第一单元,用两个晨读,一节正课,外加一节考试课。
(1月16、17、21日)
六、复习下册第二单元,用两个晨读,一节正课,外加一节测试课。
(22、23、24日)
七、调休期间,复习上册第一二单元。
八、复习上册第四单元,用一个晨读,外加一节考试课。
(25、26日)
九、华杰试卷和上届期末试卷做和讲。
(27、28日)
十、26、27、28、29日晨读将从头到尾通复习一遍。
计划人:刘月
[键入文字]。
2013-2014学年九年级历史中考备考计划
2013—2014学年九年级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备考方案一、指导思想课程改革的推进,带来了教与学的新变化。
新课程以现代教学理念为出发点,以新课标为依据,按学生认知规律构建知识体系,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科学精神,着力于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我所教学的九年级128班、130班和132班,知识及智力情况不一。
不仅班与班之间有差距,同一个班的学生也分为好几个层次。
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全面照顾,力求使每一位同学在上课过程中都能够听的懂、听得清。
针对这一点,本人将尤为注意分层教学和合理地安排作业,分层次分阶段地布置任务,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教学方法1. 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九年级的内容跨度大,线索多,所以理清线索,抓住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
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形成科学发展史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以问题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我着重要研究的方向。
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3. 以多媒体教学为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硬件设施得以改善的契机,尽可能多地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
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5.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历史中考复习计划
历史xx复习计划砖庙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靠学生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考好的;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更科学的方法。
然而,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迁移、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而时间少等困惑。
要化解这些困惑,就必须使复习教学变得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也就是要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解题能力以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
一、总体思路1.要认真研究中考说明,明确中考命题的着力点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
所以在复习前,要认真地研究《2014年襄阳市历史中考说明》,明确命题原则,明确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识记、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明确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历史与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的联系,了解难易比例以及题型。
在进行总复习之前,要先向学生交代试卷主要题型,在每次上课前,要求学生把《中考说明》拿出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让学生的学习方向明确,针对性强。
2.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内容,狠抓基础强化巩固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中考历史试题特别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的导向。
因此,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应以抓历史基础知识为主,从而为专题复习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
狠抓基础知识,并非死记知识,应准确地掌握重要的事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内在联系,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然后才能提升到专题复习阶段。
在此基础上,强化综合训练,优化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复习安排我将计划进行三轮复习,具体措施如下: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1.复习时间:2014年1-7周教学时间约7周2.复习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部分,分单元,分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和《新探索》考点要求进行复习,强化知识点,考点,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
2014年中考历史学科备考计划
2014年中考历史学科备考计划一、指导思想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它关乎学生的前途、学校的声誉、每位考生家长和老师的心血和努力,如何高效的完成这一神圣而光荣的使命,经过教研组同事的多方讨论,就历史学科的备考复习工作,作出如下的安排:二、实施阶段第一阶段:从学期初到一模之前。
主要教学工作在于夯实基础,即“721”中的“7”。
在本阶段中,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考纲,把握教材,抓好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对大量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删减,把知识点转化为考点。
针对我校本届考生的学情状况,抓好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是提高平均分的关键,对考生指向性要明确、针对性要强,落实到人头,做到人人过关,不留死角。
第二阶段:两次模拟考试之间。
主要工作在于强化练习。
即“721”中的“2”。
在本阶段中,把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窜串,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通过对知识体系的内化,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阶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大量的模拟测试,以考代练。
通过考试形成思维定向,最终达到孰能生巧。
第三阶段:二模到中考前,为“冲刺阶段”,即“721”中的“1”。
在本阶段,要充分相信学生,真正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查缺补漏,培养高分段学生。
同时老师要对尖子生进行个别辅导,打造峰值。
三、复习策略1、研读教材,落实基础知识,抓紧主干知识中考历史试卷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对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在学习中,要注意对教材中目录和大事年表的掌握,学会归纳和总结知识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和对比,形成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掌控梳理。
①研读教材,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主要参考依据。
研读新教材,要抓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立足基础知识的网络化和整体化。
历史教师在复习中,要重视整合主题知识,突出重点,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适当打破单元、课之间的界限,做到将基础知识“联线串珠”,纵横联系,整理出重点知识的复习提纲。
2014年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
2014年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本学期是学生升学关键的一学期,九年级历史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
扎实搞好中考复习,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条件,科学有效地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
从中考的实际要求出发,制定了如下复习计划:一、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分四个阶段进行总复习第一阶段时间安排:二月下旬到四月中旬,靠教材抓双基,以市教研室编写的《中考复习指南》为依据,紧扣考纲,初步完成应考范围的每一单元知识的梳理,引导学生完成对基本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尽可能的帮助优生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时间安排: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进行专题性复习。
根据复习备考会确定的专题,引导学生进行第二轮复习,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补缺。
第三阶段时间安排: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进行综合复习与模拟演练。
根据县教研室安排,利用好两次大规模的综合性复习考试,借以发现复习的漏洞并及时查漏补缺。
第四阶段时间安排:六月中旬到考前进行自由复习。
最后一段时间重视基础知识的回归,防止基本知识点的遗忘。
二、复习策略及要求1、关注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夯实基础,点面结合,立足双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辨析疑点、兼顾冷点。
在第一阶段复习时,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仔细梳理,搞好知识的前后联系,一定要确保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第二阶段复习时,领会备考会精神,关注备考会上说明的问题。
按专题线索讲解历史知识将历史知识系统化、线索化,清晰明了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结合本专题知识,精选试题将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线索化。
同时在这一阶段要对本学科学弱生的学习应更加关注、耐心辅导指明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
第三阶段复习时,一定要用好两次大型考试的试题,同时进一步的揣摩中考考题走向。
在此基础上及时辅导查缺补漏,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向中考挑战。
面向全体学生,培尖扩优,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四阶段复习时,重视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进行回顾、回归课本、熟悉教材防止知识的遗忘与陌生,期间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与心理调节,使学生有信心、有精力冲刺中考。
201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备考心得体会(邯郸市11中 )
201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备考心得体会邯郸市第十一中学金艳霞2014年初中历史中考质量分析会于2014年9月在邯郸市第十一中学举行,这是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历史教学的信任和认可,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现就中考历史试题的认识和复习备考工作总结自己一点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既重视基础知识,更突出、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也更为灵活。
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中考试题分析;学生考试情况;备考情况总结。
一、中考历史试题分析试题结构知识板块分值比重中国近代史1525%中国现代史711.6%世界近代史1118.3%世界现代史1626.6%综合1118.3%(一)选择题有4大特点1、重视读图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历史地图的考查。
如单选11题、14题、非选择27题。
地图不偏、不怪、不深、不繁杂,但学生怎么才能做对?教师讲课时应该做到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必须突出邓世昌的爱国情怀,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概况,即要依据课标授课,这样学生们才能提炼出有效信息,进而进行推理和判断。
例1:11.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例2:14.、从右图能够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集中在城市B.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遍布全国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国共产党已是公开的革命政党2、评价有争议的人物,而且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
11题14题如单选12题。
在这儿我想说的是,教师如何讲解近代化的概念,才能使学生更有把握做对?以往大家往往会这么讲:近代化:即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或:中国近代化就是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
而现在我要这么讲了:即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读出关键词“近代化”来,而不至于放在“无关”上。
例3:12、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
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C.创办轮船招商局D.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3、试题贴近日常生活,通过穿衣、看报来考查许多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审题能力等。
2014年初三历史复习计划
初三历史复习计划回顾以往初三历史的复习工作,有得有失,在强调新课程理念,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的今天,引导学生复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我们的目标。
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2班的学生是全年级基础最差的学生,他们没有学习兴趣,3班的学生,优生少,中等少、差生多,5班的学生,优生、中等生较多,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上面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绩快速提高。
另外,世界史的内容尚未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需要系统复习,以及专题复习及综合复习等任务。
总之,这一学期教学任务非常繁重。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一、对基础薄弱学生,拟定解决的办法①加强复习的力度和广度,使学生更加熟悉课本,保证基础的方面少丢分。
第一轮,全面复习,细化知识点,打好基础.即讲课时要注意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时间空间概念明确,语言精炼,并辅以条理化的板书.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第二轮,比较对照,纵横串连,辨异求同.经过系统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更牢固了,但知识是零碎的、混乱的、孤立的,这一段复习要求师生双边互动,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重新组合教材,进行知识归类,触类旁通.把已掌握的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形成网络,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联系,总结寻求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强化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
②加大学生的练习量。
尽量寻找一些较好的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多创设一些与生活情境相关的试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点,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中考备考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中考备考计划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为了切实可行的搞好历史教学,为2015年中考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根据新素质教育教材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德育水平,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为目的,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全面锻炼,提高综合素质。
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本学期我主要进行的是九年级2—4班的历史教学,学生水平不同,基础不一样,有的学生成绩很好,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很高,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历史基础太差,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水平不高,所以在教学当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有的个别学生对待历史的态度比较懒散,存在认为不是主要学科,可以不学的思想;所以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任务非常重。
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主要教学目标:扭转个别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历史水平有明显的进步,达到学校要求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次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本学期教学,力求达到如下目标,为中考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材分析1、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世界近代史,共分4个单元,12课,其中包括3节活动课。
第四单元是“步入近代”,该单元共有5课,主要包括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帝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等主要内容;第六单元是“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该单元共有3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2014年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2、仔细审题,明确所问,大胆作答1、应合理分配各题用时合 理 安 排 时 间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容易造成答题时间分配混乱。
有些同学用较长时间答第一份试卷,占用了答第二份试卷的时间,导致第二份试卷做不完。
政史一般按照卷面分值比例分配时间。
如太快,有可能因审题不认真而丢分,如太慢,则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答题。
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答题要先易后难,这样可节省时间。
难题实在不会就要学会放弃,赶紧做后面的题目,待做完后再回来做它。
这样可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少失分。
审清题目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
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化,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一) 单项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考试的基本题型之一,选择题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是一种设题灵活、覆盖面很广的多功能题型。
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及思想品质,所占分值比重大。
避免这部分的失分将有助于提高整体成绩。
解题时,一定要读懂题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理清题目考查的是哪个阶段的知识点。
其后,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题,如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
不论采用什么法,一定要把四个选项比较后再做出选择。
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第一、判断型选择题判断型选择题,也称概念型选择题。
判断型选择题可分直接和间接两种。
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知识的细胞,是判断、推理和解答问题所依据的基本知识要素。
此类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
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
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用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计划
2014年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计划朝板山初中苏腾志一、复习指导思想:从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严格依据2014年中考考纲的要求,认真研究考纲的内容变化,关注考点知识内容的分布,研究课标与教材的结合点, 准确把握中考方向。
本着面向全体抓平均成绩,服务学优生抓优秀率的原则,夯实基础训练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理解更全面,对知识了解更具体,对问题的解答更准确,对材料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在中考中取得佳绩。
二、复习内容:《中国历史》八年级上,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除了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部分);《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共三册。
三、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不牢,且易相互混淆。
对教材中基本观点还不能清楚认识,还需进一步理解识记。
2、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较差,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存在着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等现象。
缺少必要的应试方法和能力。
3、一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依赖教师的指导和硬性识记,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复习措施:1、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学生分类。
学优生侧重课堂教学渗透,课堂上反馈教学效果;学困生则课后过关,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放过每一道题。
2、充分发挥共享的优势,多请上级教研部门给予指导,与兄弟学校多交流,多渠道准确把握考点,中考信息。
3、复习过程中注意研究学生、讲究教材内容,通过实效性备课,有针对性的演练考点。
针对两种题型,把知识筛选分类。
选择题训练准确性,材料分析题训练考点的判断和准确表述能力。
4、复习中注重:知识系统归纳、基础知识检测、综合习题演练、矫正与强化这四个环节的实施,复习操作要坚持始终。
五、复习方法: “三轮复习法”六、复习过程:(一)“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单元复习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
2014年河北省中考复习计划:中学历史(方案1)
2014年河北省中考复习计划(1)----初中历史启光中考命题研究中心历史组一、复习备考安排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1.复习时间:2014年2月10日—4月20日 教学时间约10周2.复习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部分,分单元,分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点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考点,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
3.复习方法:采取“滚动式”复习,依据课本、单元知识,夯实基础,过好考点关。
第二轮“专题训练”复习1.复习时间:2014年4月21日——5月底。
教学时间约5周2.复习内容:专题一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专题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三 中共的风雨历程。
专题四 世界政治文明历程。
专题五 世界经济发展历程。
专题六 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专题七 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专题八 中外民主法制建设。
专题九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十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专题十一 时政专题通过训练学习.复习.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运用知识,检查堵漏知识盲点。
3.复习方法:采取分专题、分知识点复习法,以知识网络为线,专题分块复习和考试第三轮“综合检测”复习1.复习时间:2011年6月。
教学时间约3周。
2.复习内容:注重综合.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3.复习方法:综合检测、模拟训练,查漏补缺,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
二、复习课时计划表时间 课时 教学内容 重难点 达成的目标 反馈第 一 周 1 订正期末试卷 对材料题的分析方法学习分析方法、有条理的表达2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1到5课列强发动侵略的原因、影响掌握基础知识、形成体系3 巩固练习、订正了解掌握情况、查缺补漏4第二单元 6到9课近代化探索的背景、失败的原因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归纳能力5 订正练习 了解掌握情况、查缺补漏第 二 周 1第三单元10到13课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共初期革命道理的探索、长征的意义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归纳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2 巩固练习、订正了解掌握情况、查缺补漏了解掌握情况、查缺补漏3第四单元14到16课日本发动侵华的原因、中国取的抗战胜利的原因掌握基础知识、培养中外历史知识结合的能力、培养爱国情感4完成相关练习并订正了解掌握情况、查缺补漏5第五单元17、18课内战的原因、主要战役、国民党集团失败的原因掌握基础知识第 三 周 1 订正相关练习了解掌握情况、查缺补漏2 第六、七单元近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忧患意识和责任感3 处理相关练习了解掌握情况、查缺补漏4 近代史检测 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第 四 周 1 下册 第一单元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新政权的巩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2 处理练习了解掌握情况、查缺补漏3第二单元 4 到7课社会主义的建立、初期探索的成就及失误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4 处理相关练习了解掌握情况、查缺补漏5第三单元8、9、10课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意义、表现掌握基础知识、激发爱国热情第 五 周 1 处理相关练习了解掌握情况、查缺补漏2 第四单元 民族政策和统一原则 掌握基础知识、激发爱国热情3 做相关练习 了解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4 第五单元 外交成就及原因 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总结能力5 处理相关练习 了解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第 六 周 1 17到21课 科技成就的表现 掌握基础知识2 处理相关练习了解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3 中国现代史检测 帮助学生整合知识4世界史10到14课早期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及工业革命的影响掌握基础知识5 15到19课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和意义,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和俄日改革的意义掌握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和理解概括的能力第 七 周 120到21课并进行总结科技革命的成就和一战爆发的原因掌握基础知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意识2对世界史上册进行检测整合知识点3世界史下册1到5课新经济政策和凡-华体系的实质及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横向培养联系的能力4 6到9课二战的性质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基础知识,学会理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5 10到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启示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第 八 周 1 14到17课冷战的表现和影响,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掌握基础知识,认识到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 对下册进行总结 构建知识结构3 对下册进行检测 整合知识点4 中外历史的综合练习训练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5 专题一: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抗专题二:近代的探索近代前期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过程,原因,影响和启示近代化探索的特点理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注重横向比较第 九 周 专题三:中共的风雨历程、专题四:世界政治文化文明历程专题五: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共在探索中的成就和失误,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时间,原因和影响认识到中共是先进政党,要坚持党的领导,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第 十 周 专题六:近现代的国际关系专题七:世界科技发展史专题八:中外民主法制建设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理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注重横向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第 十 一 周 专题九: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十: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的原因及启示,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取得的外交成就的原因理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培养中外历史的综合能力专题十一:时政专题。
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计划(三篇)
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将根据课改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新教育教学方法为指导,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
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
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中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1课。
单元复习占4课时,期中复习占2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五、教学措施: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积极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计划(二)一、基本情况:中考即将来临,最后一百天的复习成为关键。
2014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初二历史复习方法
[键入文字]
2014 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初二历史复习方法
【摘要】中考即将来临,在考试后,不管考得好与不好,大家一定都有一些反思和感想。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 年中考备考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知识回顾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范围,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之后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方法。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培养能力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
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提高能力
1。
2014年河北省中考复习计划:中学历史(方案2)
2014年河北省中考复习计划(2)----初中历史启光中考命题研究中心历史组一、学情分析1.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程度偏低,激情不足,主动复习的欲望淡薄,2.基础知识不牢,能力欠缺,3.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在分析说明这个环节上,学生语言的组织非常混乱,答题结构不完整,导致失分的现象严重。
4.许多学生的书写仍是比较潦草不清,答案不讲格式,学习习惯比较差;5.复习出现“西瓜芝麻一起抓”的现象,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
二、复习方法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
在历史中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历史中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
第一轮: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系统复习。
(时间: 2014年4月底完成;方案:单元过关)1.紧扣课程标准。
深研中考说明:进入九年级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所要达到的能力,都与以往有所不同。
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撰也是有其经纬逻辑的。
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握历史复习导向;深研中考说明。
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历史事件脉络,通过对书本中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编撰的用意。
2.重视标题,按章逐节。
历史学科讲究系统性和连贯性,要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纵向排列.横向比较.甚至逆向推导。
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找准该历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响大小,从而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
3.认真阅读,留心细节。
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
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
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习惯。
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一目了然的表格,使历史知识条理化.简单化.小专题化,可以很好地增强我们读题.解题.做题.答题的能力。
2014备考: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键入文字]2014 备考:中考历史复习计划【摘要】历史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4 备考:中考历史复习计划,希望可以帮考生一臂之力。
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
时间大约在2 月10-5 月1 日左右,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此阶段约占了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大半时间,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在此阶段复习时,注意充分利用复习要点,以课本为基础,回归课本,厚书薄读,以专题为载体,针对性复习,全面把握历史知识体系。
在复习过程中,采取教师系统讲解与学生熟记相结合,实行预测复习检测,巩固练习与检测相结合。
这一阶段以学生复习为主,教师指导。
这是打好基础的关键,这一遍要细要慢,一般是要先从教材中找到考点,然后分析考点,最后还要强化识记考点;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针对中考、题型分析、加强训练,回归课本,这一阶段,老师讲解为主,时间是在5 月1 日-5 月27 日,将四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
因此,认真研究中考改革态势,深入剖析中考命题思路,引导学生科学训练,确保能在中考中轻松夺取高分。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既是真题也是范题,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认真研究这些考题,有益于制定复习计划、选择复习方法、整合复习内容,更有益于挖掘内涵、明确目的、总结规律以便结合实际指导复习。
根据中考试题来编制综合试卷。
第三阶段是查漏补缺。
模拟测试,时间大约在5 月27 日中考,根据列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要把握试题解题特点,加强解题方法的研究指导,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的解题策略指导,注重新题型探究式问答题的研究,1。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word精品文档7页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一、近年来中考试题的特点与趋势(一)注重基础性,以能力立意 1.以历史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
试题突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与把握。
知识点覆盖面广,考点密集。
2.注重考查基本技能。
(1)注重运用时间和地域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的考查。
(2)注重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史料解读能力是历史课程要求的核心能力,是形成历史思维的重要基础。
试题以文献、图表、漫画、诗词、时事新闻、历史论著、人物言论等人题,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与材料“对话”,通过对试题材料的精读、分析、思考,去感受历史探究的过程。
(3)注重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对历史的合理想象能力。
对历史的合理想象,建立在对已知材料正确理解和判断的基础上,属知识迁移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必须充分理解和判断题目提供的材料,并以此为依据才能得出相关结论。
(4)注重考查学生的提炼和概括能力。
具有提炼和概括能力,是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的必要基础,是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必要基础。
关于这一点,不仅需要良好的阅读能力,还要思考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比较归纳和辩证分析历史观点的能力。
3.深化探究,凸显综合性。
(1)考点涉及领域广泛。
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与政治制度、战争和改革有关的政治史,也有与哲学、宗教、教育等有关的思想文化史,还有科技史、社会史等。
(2)试题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是现实的根脉,现实是历史的果实。
试题注重发挥反映现实热点、服务现实发展的功能,诸如改革问题、民族精神、工业化、国防建设、对外交往等诸多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内容成为近年来试题的重要考点,也必将成为今年中考历史命题重要参考所在。
(二)强调过程与方法1.不要死背教材内容。
历史学习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应用历史知识的过程。
因此,学生通过三年初中历史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死记硬背教材中那些静态的史实,简单记忆教材中的固定结论,而应该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及现实问题。
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命题趋势
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命题趋势一、命题趋势1、试题结构:(1)总体框架:相对稳定,略有调整。
(2)试题类型:依据《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继承中创新。
2、考点分布:(1)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解读、理解和把握。
(2)考点均衡分布,兼顾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非选择题4个题目分别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个学习板块。
(3)近年来材料题考查的力度越来越大。
试题所取的材料极为丰富和新颖,材料的来源多样、形式多样。
有文件文告、研究著述、表格数据、报刊杂志、人民日报社论、农民日记、漫画图片、大事记等(4)问题设置材料化、情境化,问题基于情景材料,问题来源于情景材料,进一步加大了情景材料在解答问题中的作用。
(5)强化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通过丰富多样的史料呈现,通过新颖的情境设置,考查历史学习方法,考查史料研读、有效信息提取、思维加工、形成个性化认识的过程。
二、中考历史备考策略1、备考依据(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依赖、不倾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
以教材为依托,结合不同版本特点补充完善。
不能过多的外延,深入挖掘考试说明内容标准之间的联系。
(2).认真研读《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说明》一是找出增减的内容二是明确识记、理解、运用能力的不同要求,三是关注题型示例部分。
2、中考历史备考对策(1). 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落实三维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深入挖掘课标内涵,挖掘课标之间的联系要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和方法。
课标对教学的要求1.知识与能力(教什么?——学生学什么?)(2).过程与方法(如何教?——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学生得到了什么?)。
2014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计划指导思想新的学年历史学科的复习,又将进入一个紧张、繁忙、关键的时期,如何搞好初三历史的复习备考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四个月学有所获、学有所进,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2013年中招,历史学科在几位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使2014我校历史中考还取得优异的成绩,特拟定以下复习备考计划:具体措施紧扣历史课程标准,结合知识与能力要点和《考试说明》,理清基础知识,掌握主干知识,强化能力培养;积极备战2014年中考,使历史复习教学有章可循,规范高效;改进复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生学习现状分析1、历史知识积累贫乏,阅读视野狭窄,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考虑问题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分析归纳、表达能力差。
缺乏系统性。
4、学习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用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意识,答题指代不明。
5、基础知识记不准,做基础题时张冠李戴,对历史事件缺乏纵横对比联系,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差。
6、学习历史态度不正确。
认为历史学科学与不学差别不大,最后能抄书,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二、河南近些年中考历史试题命题分析近些年我省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变化不大。
试卷结构分选择题和材料分析解答题。
试题内容和分值也保持相对的稳定。
出题始终遵循“重视历史知识积累 ,强调运用 , 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
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历史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应做的准备工作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树立自信心。
要使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并不难,只要扎实复习,自己一定能考好。
2、让学生明晰中考历史学科考试范围、试卷结构、试题特点等,使学生目标明确。
2014河北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专题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鸦片战争(1840——1842)1、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焚烧了北京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识图)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熟记)俄国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1862年,“洋枪队”首领、美国人华尔在浙江慈溪被太平军击毙。
左宗棠收复新疆(1876——1878)1、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痛击阿古柏侵略军,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881年,曾纪泽谈判收回伊犁大部)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1894年9月,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东沟战役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日本军舰,最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意义)2、1895年4月,中国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河北省中考复习计划(2)
----初中历史
启光中考命题研究中心历史组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程度偏低,激情不足,主动复习的欲望淡薄,
2.基础知识不牢,能力欠缺,
3.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在分析说明这个环节上,学生语言的组织非常混乱,答题结构不完整,导致失分的现象严重。
4.许多学生的书写仍是比较潦草不清,答案不讲格式,学习习惯比较差;
5.复习出现“西瓜芝麻一起抓”的现象,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
二、复习方法
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
在历史中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历史中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
第一轮: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系统复习。
(时间: 2014年4月底完成;方案:单元过关)
1.紧扣课程标准。
深研中考说明:进入九年级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所要达到的能力,都与以往有所不同。
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撰也是有其经纬逻辑的。
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握历史复习导向;深研中考说明。
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历史事件脉络,通过对书本中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编撰的用意。
2.重视标题,按章逐节。
历史学科讲究系统性和连贯性,要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纵向排列.横向比较.甚至逆向推导。
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找准该历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响大小,从而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
3.认真阅读,留心细节。
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
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
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习惯。
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一目了然的表格,使历史知识条理化.简单化.小专题化,可以很好地增强我们读题.解题.做题.答题的能力。
5.课堂以读议练为主。
课堂上教师讲课的内容,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重点、要点、难点分明,学生以听记为主。
复习中,思考自查,学生则要以思考为要,找出自身的弱点.虚点和肓点。
要从追求有趣的故事情节,提高为得出有用的历史经验。
6.既要掌握历史知识,也要学会考试技巧。
一道结构完整的历史试题,通常由4个部分组成,即提示语.主干语.限定语.项目语,答题时要有意识地按照这4个方面去认真分解试
题。
答题书写要做到“四化”,即构思目标化.层次条理化.答案要点化.书写序号化。
7.重视世界史的复习
(1)国别史的复习法。
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苏)等国的历史。
(2)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
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一战、二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
(3)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
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俄(苏)关系、中印关、中德关系等。
(4)中外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史,如美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全球、三次科技革命等。
8.深化现有知识结构
(1)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
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
接着,新兴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从而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2)注意事物本身的纵向联系。
如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侵略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这两场斗争的共同点。
再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3)注意知识的广度。
关于国共两次合作,可以理解为第一次是党内合作,第二次是党外合作。
关于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是解决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矛盾;
美国内战是解决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
总之,考生不仅知其一,而且能举一反三。
(4)注意知识的深度。
复习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将初步获得的知识加以深化在更高层次上有新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例如,
1840年,是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具体年代,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这是1840年的内涵深度。
第二轮:整合知识,提升能力,专题复习。
(时间: 2014年5月底完成。
方案:专题复习)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注意结合,不能仅停留在基本问题上兜圈子,应深刻理解习题的实质,挖掘可变的因素,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并对其赋予新意的探索,通过变式提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增强解题能力。
复习时,师生共同对知识按照不同的角度重新整合,形成历史知识专题。
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科学归纳的能力。
形成专题的角度有时间、空间、事件类型等依据。
学会从整体上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形成准确历史认识。
并通过专题总结出历史发展规律。
这是专题和方法的结合。
在最后阶段的专题复习中,专题量勿须多,重在于精,应归纳出一些相对比较“热”的问题进行设计和练习。
这就要求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信息,整理资料。
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比较不同时期的知识点或同一时期知识点的方法,例如,将19世纪60至70年代出现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联系,从两次改革的背景、性质、内容、作用、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两次改革的异同;还得注意引导学生把热点问题和历史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热点问题,如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文艺复兴联系起来。
第三轮:综合知识,联系现实,考前模拟。
(时间:2014年6月20日完成)
复习时,强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搞好热点专题复习。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人类自身发展并形成综合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做近几年的中考历史真题,同时配以模拟试题进行考前演练。
考前模拟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要限时、限量务必有效果出成绩。
注意事项
历史学科与其它的学科有着特殊的特点:
其一是文字学科,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
其二,时间少,任务重。
我们不可能挤时间去占用了其它学科的时间;
其三,考试形式是开卷。
俗话讲开卷有益。
但恰恰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很吃亏。
因为他们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有限,远远落后于城里学生。
鉴于此种情况,为了让学生既很好地复习内容,又能激发兴趣,又能掌握内容,并且在中考时考出优异的成绩。
在此,将复习方法中应注意的一些小问题罗列于此,供同行朋友们分享:
第一:切忌丢掉教材,搞题海战术,搞舍本逐末,以练带学。
第二:增强课标和考纲意识。
第三:要向课堂要质量,把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勘测学生,其次是校
第四:注意复习全面性。
插图和地图考得比较多。
第五:评讲课摒弃主体不分。
重点不分。
有讲有练,重点突出,讲练结合正学生,最后人人过关。
第六:加强审题能力训练。
特别是判断题,材料题的文字、图表、表格等。
第七:注意研究中考与科测、达标训练、综合本的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