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综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当前,审计机关将整改作为审计工作的落脚点「治已病,防未病”的功效得到有效发挥。
但是,部分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落实中仍存在着态度消极、避重就轻、敷衍整改等问题,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监督的实效。
本文就基层审计整改工作的现状介绍审计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一)审计整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审计整改工作不够重视,不亲自部署安排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也没有将其纳入议事日程,严格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和落实。
尤其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多为“先离后审”,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现任负责人往往认为这是前任领导管理留存的问题,与本人关系不大,抱着“新官不理旧账”的心理,消极对待。
有些整改责任单位的审计整改主体责任意识不足,部署不实,未明确整改责任科室、相关责任人员,对整改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解决流程,造成问题整改责任不清,相互推卸,不能全力支持审计部门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二)审计整改实效取得不明显一方面,一些被审计单位存在应付整改检查,“蒙混过关”的思想,敷衍了事,如在审计整改验收时把挤占挪用的资金调账冲回,在后期慢慢恢复原状,掩盖了审计整改的本质,降低了审计整改效果。
另一方面,有的单位审计整改仅停留在审计发现问题表面,就事论事地进行整改处理,甚至主观上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性整改”。
没有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举一反三,达不到治标治本的效果,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各种现实困难来推脱逃避整改,导致审计发现的问题被现实情况弱化,造成审计机关独木难支,整改工作流于形式。
(三)督促整改的强制性手段有限目前,对被审计单位整改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追究法规制度和有效的问责机制还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缺乏强制性与威慑性手段,对一些单位拒绝整改、拖延整改的现象往往需要借用其他部门力量联动协作,合力推进。
基层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当前,审计部门在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廉洁行政、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诸多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不少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需要尽快克服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审计人才紧缺、手段落后。
一方面是数量上人力不足。
一个县局的实际从业人员也就十多个,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十分疲惫;另一方面是质量上急待提高。
现在县级审计部门的业务人员大多是基层财政所人员组成,真正从审计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凤毛麟角,无论是思维方式、业务水平还是法律法规的运用,都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审计手段落后主要反映在:1、计算机审计水平低。
一方面是审计人员自身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运用ao审计的能力低,每年到国家及省厅培训的人数有限,短期内还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电子账务未普及。
特别是县级和乡镇级单位,手工做账的还比较多。
2、审计的侦查手段弱。
强制性不强,有些问题很难查清。
(二)效益审计没有模式。
《审计署20XX-20XX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就提出了到20XX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但是,到目前为止,效益审计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也还没有总结出比较系统的技术和方法。
审计人员没有比较成型的标准和指南。
(三)经责审计时效性差。
“先审计、后离任”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但是,从目前多数地方落实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先任后审”的逆程序作法,这种“马后炮”式的审计,给审计人员核实问题,搜集证据、征求意见、处理问题、落实结论等带来诸多不便,审计报告作为干部任用的依据作用也无从发挥。
特别是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给追究责任带来了困难。
同时,由于目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人事变动频繁,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不断增多,而审计部门力量有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难以及时执行到位。
(四)经责审计责任难界定。
如果经济责任不能准确界定,审计结果就难以运用到位。
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1. 审计过程中的信息不透明审计工作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收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有些企业可能故意隐瞒或篡改数据,以掩盖其内部财务问题。
同时,一些审计机构也存在信息收集不全面、分析不准确等问题。
2. 缺乏独立性与公正性审计工作应该具备独立性和公正性,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受到威胁。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审计师可能受到企业或上级政府的压力,从而影响了其公正性和对象性。
3.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一些地方和公司中,由于人员素质未经严格筛选而参与审计工作。
这样容易导致专业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道德伦理观念淡薄等问题出现。
4. 技术手段滞后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审计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手段已成为必然趋势。
但是,一些审计机构在技术方面滞后,未能及时更新审计方法和工具,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建议1. 加强信息披露与数据管理为了解决审计过程中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应加强对企业的信息披露监管,并推动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系统。
同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提高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2. 建立独立性保障机制为了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在法律层面上规定相关规章制度,并加强对独立审计师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同时,加强对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督与考核。
3. 提升人员素质与综合能力应加强对审计从业人员的选拔、培养与管理。
建立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制度,并注重进行全面素质评估。
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加强学习交流等方式,提升审计师的专业水平、责任心和道德伦理观念。
4. 推动技术手段创新应用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应积极推动技术手段的创新应用。
例如,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供智能化审计工具和平台,提升审计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能力。
5. 加强监督与约束机制为了避免个别审计机构出现问题,并保证整个审计行业的稳定与发展,应建立健全的监督与约束机制。
最新-基层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
基层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当前,审计部门在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廉洁行政、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诸多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不少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需要尽快克服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审计人才紧缺、手段落后。
一方面是数量上人力不足。
一个县局的实际从业人员也就十多个,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十分疲惫;另一方面是质量上急待提高。
现在县级审计部门的业务人员大多是基层财政所人员组成,真正从审计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凤毛麟角,无论是思维方式、业务水平还是法律法规的运用,都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审计手段落后主要反映在:1、计算机审计水平低。
一方面是审计人员自身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运用审计的能力低,每年到国家及省厅培训的人数有限,短期内还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电子账务未普及。
特别是县级和乡镇级单位,手工做账的还比较多。
2、审计的侦查手段弱。
强制性不强,有些问题很难查清。
(二)效益审计没有模式。
《审计署2019-2019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就提出了到2019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但是,到目前为止,效益审计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也还没有总结出比较系统的技术和方法。
审计人员没有比较成型的标准和指南。
(三)经责审计时效性差。
“先审计、后离任”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但是,从目前多数地方落实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先任后审”的逆程序作法,这种“马后炮”式的审计,给审计人员核实问题,搜集证据、征求意见、处理问题、落实结论等带来诸多不便,审计报告作为干部任用的依据作用也无从发挥。
特别是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给追究责任带来了困难。
同时,由于目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人事变动频繁,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不断增多,而审计部门力量有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难以及时执行到位。
(四)经责审计责任难界定。
如果经济责任不能准确界定,审计结果就难以运用到位。
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一、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1. 缺乏独立性在许多审计工作中,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或亲密关系,导致缺乏独立性,可能产生潜在的利益冲突。
2. 信息不真实被审核公司可能提供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企图掩盖真实情况。
这种情况下,审计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获取可靠的数据和证据。
3. 审计程序不足一些审计师可能仅以常规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而未采取风险评估型的内部控制测试。
这样做既浪费了大量资源,也无法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错误。
4. 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审计师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处理复杂案例时容易出现错误。
另外,少数官员还垄断了重要职位,并干扰或阻碍了其他人员履行职责。
5. 审计报告存在问题一些审查者存在报告出具误解、错误表述以及不准确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报告会给用户带来混淆和误导,并减弱审计的价值和影响力。
二、改进审计工作的措施1. 提高独立性要求加强立法监管,确保审计师与被审核单位之间避免任何利益关系。
建立严格的道德准则,明确违规行为的处罚和后果。
2. 引入科技手段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
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工具,可以更快速、精确地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
3. 加强专业培训与教育增加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投入,以提高其专业素质。
并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课程,更新知识和技能。
鼓励持续学习和交流经验。
4. 加大执法力度建立一套严格的违规惩处机制,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鼓励举报不当行为,并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5. 审计结果公开透明化完善审计结果的公开方式,在所审单位内部充分披露检查情况,并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潜在的舞弊行为。
6. 强化跨部门合作增加审计机构与其他监管机构的合作,共享信息和数据。
确保监管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通过各方的协调和配合来改善审计工作。
总结:审计工作目前存在着独立性不足、信息真实性不高、审计程序不足、人员素质问题以及报告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
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化,审计工作在保障经济秩序、增强市场信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1.1 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工作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导致审计工作难以规范进行。
缺乏有效的制度对于保障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和防范操纵行为至关重要。
1.2 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然而,目前一些审计机构内部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导致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隐患。
1.3 审计过程不透明:审计过程的透明度不高,缺乏对外公开的审计信息和结果。
这给予了一些企业和个人进行违规操作的机会,降低了审计工作的监督效果。
1.4 审计范围和深度有限:审计工作往往只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忽视了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审计。
这样的局限性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1.5 审计报告表达不清晰:一些审计报告对于审计结果的描述不够准确和明确,给企业和市场参与者带来误导。
审计报告需要更加规范和准确地表达审计结果,以提高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
二、建议改进的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改进审计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市场信心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本人对审计工作改进的几点建议:2.1 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包括明确的审计流程、规范的审计程序和详细的工作指引。
同时,注重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增强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2 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和实践经验。
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激励高素质人才加入审计行业,并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3 提高审计过程的透明度:加强对外公开审计信息和结果的力度,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一、问题分析1.1 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审计人员可能面临压力去满足相关利益集团的要求,导致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这使得审计结果可能受到潜在偏见的影响,从而无法反映真实情况。
1.2 信息不足或不准确审计工作常常依赖于被审核单位提供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可能存在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
如何确保所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否则审计结论可能产生误导。
1.3 缺乏综合考虑审计工作往往过于注重数量指标,而忽视了对质量、效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评估。
结果是,审计不能提供一个全面的图像来识别潜在问题和机会。
二、建议措施2.1 加强独立性和客观性(1)设立专门机构:建立独立于被审核单位和行业利益集团之外的机构,负责指定审计任务并监督执行。
(2)改进审计流程:明确审计程序和标准,并建立保护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机制,如限制外部压力的干预,确保他们能够自主制定调查方案和表达结果。
2.2 提升信息质量和准确性(1)建立信息报告的准确性核实体系:对被审核单位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2)优化资料归档系统:建立高效便捷的数据录入、存储、查询体系,将信息管理流程规范化,提高溯源效率。
2.3 加强综合考虑(1)制定多元评估指标:不仅关注经济指标,还要结合环境、社会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价。
(2)引入风险管理方法:在审计过程中重视风险识别和控制,避免仅关注后果而忽略潜在问题。
2.4 引入新技术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1)数据分析软件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快速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2)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审计人员判断,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5 加强专业素质培养(1)加强教育培训:提供全面的审计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审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增强综合能力。
(2)建立监督机制:引入同行评议、外部评价等机制,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水平进行监督。
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审计调研工作是审计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担负着为领导决策和实施决策服务的任务,也是展示审计机关工作动态,工作成绩和精神风貌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调查研究工作水平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不够,人才匮乏,力量投入不足,而且在工作机制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审计调研工作仍不能适应审计工作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促进基层审计机关调查研究工作健康长足发展,笔者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对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调研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一)对审计调研工作理解存在偏差,调研工作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当前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对开展审计调研工作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把调研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分割开来,总认为基层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审计业务、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等主流工作,审计调研是上级审计机关的事。
加之基层审计机关由于没有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从而从思想上认为此项工作跟基层审计机关关系不大,若花时间和精力去搞审计调研,势必会影响其它各项审计业务工作,二者互相矛盾,不可兼得。
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对审计调研工作没有激情,漠然视之,不主动采取得力措施抓审计调研工作,更谈不上进行认真的安排和部署(二)可利用资源有限,审计调研工作的资源瓶颈难以突破。
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为贯彻落实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审计任务急剧上升,事多人少的矛盾日益凸显。
在此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自然会将有限的审计力量足额、倾斜性地充实到审计一线岗位,而不可能将大量优秀的人才安排在调查研究工作岗位。
因此,作为辅助性工作的审计调研工作被弱化是在所难免的,也是现实困境所致(三)部门配合不到位,综合性调查研究力度和调查研究能力不够。
虽然上级审计机关每年都要指定部分综合性调查研究课题,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完成。
类似这些调查研究课题下发到基层审计机关后,往往需要其他业务科室的配合,或由他们提供自己科室的相关材料和原始数据,再由调查研究人员收集汇总、梳理加工,形成专门的调查研究报告。
基层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不同程度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
金湖县在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指导和监督过程中,发现各单位在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上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需要研究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不健全。
多数重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未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能配备独立专职审计人员,容易导致审计工作缺乏严明性,审计结果缺乏科学性。
(二)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启动较晚,内审队伍力量薄弱。
绝大部分基层单位对内审计工作的性质、作用和意义不了解、认识不到位,未主动开展内审工作,发展迟缓。
(三)内部审计发挥职能有限。
内部审计工作多数停留在财政财务检查,工作内容较为单一。
但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效益、经济责任、基本建设项目等方面未得到有效开展,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四)内部审计工作程序不规范。
在准备阶段仅通过口头通知方式告知,实施阶段不重视工作底稿的编制,工作底稿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问题原因分析(一)受机构编制限制。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三定方案没有核定内部审计机构、岗位和编制,未能设立独立机构。
(二)由于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够,内审机构设立滞后,内审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内审人员不具备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胜任能力。
(三)内部审计意识淡薄。
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认识不准确,认为内部审计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同时在制定内部审计的审计目标停留在财务账的差错纠错,忽视了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监督和管理,使得内部审计执行结果有限。
(四)忽视教育培训。
在补充人才队伍过程中不重视审计人员的配备,忽视审计人员的培养,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审计方法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一)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制度,保障内审工作持续有效运行。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质量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质量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今天,公文素材库的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审计机关质量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衬、社情民意时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职责和工作一的能力个重要标准,关系到审计机关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本文从基层考评机关质量建设的现状现状入手,融合结合三十多年基层审计工作经验,就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质量初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些建设。
一、基层审计低质量方面存在审计的问题(一)迳行履职尽责深度、力度不够。
1.审计覆盖面低,应审未审。
审计全覆盖,应包括对象、内容、深度、频度等几个方面的全覆盖。
基层审计机关蕴含机关干部审计覆盖面低,应审未审的现象。
一是审计对象覆盖面低,审计项目今年年初全权负责安排数额差别较大,出具纯度的汇总报告质量参差不齐。
二是审计内容及全面性不够,如财政同级审只简单翻账本,不延伸、不挖掘;三是审计机构频率不等。
部分基层部分审计机关存在审计盲区,未做到应审尽审,有些二级二级职能部门长期处于监管之外,法治意识淡薄,对审计有抵触情绪,潜在问题严重。
2.选择性审计多,审而不实。
笔者这里讲的选择性审计,主要是指审计人员在现场实施过程中,人为的对审计师内容、取证、问题反映进行选择性审计,人为增加审计风险。
如:个别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时,不严格按照审计方案开始实施,按照个人爱好选择审计内容,对自己擅长的部分进行严查深剖,而对新开展广泛开展的审计信息内容视而不审,草草了事;再如一些人员审计人员将查出的问题作推动力,和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选择性审计,选择性报告,对不准备反映的问题查到干脆不调取,不审计。
3.自由裁量权大,审而不严。
近几年来,各级审计职能部门会计虽都强化了对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和建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会出现少数项目在审计执法方面自由裁量权,处理处罚过轻,有虎头蛇尾、头重脚轻之感。
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审计执法是国家监督机构对行政、经济组织的财务活动进行不定期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审计执法,可以确保政府资源的合理使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审计执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司法独立性缺失审计执法部门的工作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导致司法独立性缺失。
一些重大案件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或指示,严重损害了公正与公平原则。
此外,由于审计执法部门普遍依赖于行政留置权力,给予个别人员滥用权力的机会。
2. 执行难度大在执行过程中,审计执法面临诸多难题和困境。
首先,部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不高,无法有效发现并调查违规行为。
其次,某些案件涉及金额巨大、关系复杂等特点,使得执法工作更加复杂化。
同时,在取证环节由于相关证据难以查证或丢失,导致难以依法论处违规行为。
3. 机制不完善审计执法机制中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比如,审计执法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于违规行为的司法责任认定不清晰、标准不统一。
此外,缺乏适当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困难和信息交流受限。
二、建议提出1. 提升司法独立性加强审计执法部门的司法独立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应加强宪法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合作,保证审计执法工作能够在正确主导下进行。
其次,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机制,在人员选拔、考核等方面确保公正公平原则得到贯彻。
最后,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办事,履行好监督职责。
2. 加强执法调查能力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是提高审计执法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同时还需加大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执法方式,确保审计执法工作能够高效、规范地进行。
3. 完善审计执法机制建立健全的审计执法机制是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必要举措。
首先,应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违规行为的定义和处罚力度,确保司法责任得到准确认定和有效执行。
基层审计统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最新分享)
基层审计统计H作存在问题及建议(最新分享)审计统计工作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审计工作的真实反映,而且是审计成果的直接体现。
透过报表中的那些“小”数据,可以详实地了解审计工作力度、审计工作效率以及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等“大”审计。
目前来看,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当前审计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员机构有待进一步充实。
当前,大部分基层审计机关没有设立专门的审计统计部门,统计工作多由综合部门承担,而综合部门的人员配备相对较少,承担的工作任务又比较繁重。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审计统计工作实际上都是兼职,很容易出现精力不够、“疲于应付”的现象,更谈不上钻研统计业务知识和技能。
再加上综合部门的人员流动相对比较频繁,导致审计统计人员经常更换,缺乏稳定性,影响工作质量。
2 .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审核把关机制缺失,统计报表没有经过层层审核、把关,直接上报,报表的质量很难保证。
奖惩激励机制缺失,做好做坏一个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追责问责机制缺失,统计报表一旦出现问题,追究谁的责任、如何追究、追究什么样的责任,这些都无凭无据、很难定夺。
3 .统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大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统计工作人员是非审计(统计)专业人员,不仅审计(统计)理论知识匮乏,而且也缺少丰富的审计实践和工作经验,对审计的具体业务了解不深,在实际填报审计台账及报表的过程中,有的统计人员对填报的标准和审计文书中审计(调查)查出的主要问题的定性和界定理解不透,很容易出现报表所填写的数据与实际审计结果相脱节的现象,严重影响审计统计工作的质量。
4 .统计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挥。
审计统计工作是领导了解和掌握审计工作的信息源,很多重要信息、重要数字都来自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
但是,由于水平和能力有限,当前,大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统计工作仍然停留在保证准确率的层面,很难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也很难从深层次上体现审计统计工作应有的价值。
基层反映审查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层反映.doc
基层反映审查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层反映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八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由试点探索迈入依法履职、持续深化的新阶段,工作链由执纪延伸到执法,从而导致在职责定位、工作理念等方面面临崭新问题。
现就本人在审查调查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向各位汇报,不当之处尽请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同志对纪委监委的职责定位理解把握还不够深透。
监委成立以后,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与监委的监督调查处置如何对接贯通,还存在理解不深、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如,有的干部认为监委专门“打虎”“拍蝇”,就是要查办重大腐败案件,重调查轻监督,导致日常监督工作虚化、弱化。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必须强化监督职责。
二是工作理念尚未完全转变。
由于办案思路、模式、尚未彻底转变,出现部分同志在办案中偏执一端,要么注重法律忽视纪律,要么强调纪律忽视法律情形;有的把执纪程序和执法程序混淆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执纪执法各项工作攥指成拳、释放最佳效能。
三是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能力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目前监察体制还处于改革试点期间,各项制度尚不健全,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形成专业化的队伍,随着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干部队伍提升专业化素质更为迫切。
二、基层建议一是要准确把握纪委监委职责定位。
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同样重要,必须坚持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两手抓、两手硬,防止畸重畸轻、顾此失彼。
要明晰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监督检查部门和审查调查部门的职责权限,列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流程,让各部门清楚该干什么、怎么去干,做到履职尽责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确立“执纪审查工作以审理为中心,执法调查工作以审判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在执纪审查工作中,围绕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以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中重视审理部门作为处理各类案件“必经之地”的“关口”和“出口”作用,突出发挥审理部门的监督制约与审核把关职能,通过提前介入、共同会商、回复意见等方式,防偏纠错,指引、倒逼纪检监察工作上下游共同提高办案水平。
基层审计统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审计统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审计统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基层审计机构的统计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质量问题:由于基层审计机构信息收集渠道少、财务数据精度低等原因,往往导致数据质量问题。
例如,数据完整性不高、数据录入错误率较高、数据来源不可靠等。
2. 统计方法问题:基层审计机构的统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统计方法论支撑,导致统计指标的设计不够科学、统计过程的规范性不高等问题。
例如,统计指标的选择缺乏科学性、统计计算公式的运用不准确等。
3. 数据分析问题:由于基层审计机构缺乏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很多审计数据无法充分利用起来,导致数据分析结果的前提性不明确、数据分析结论的可信度不高等问题。
4. 统计报告问题:基层审计机构的统计报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报告撰写水平参差不齐、报告内容严重缺乏可操作性等。
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统计报告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也浪费了统计报告编制的成本。
5. 统计机制问题:基层审计机构的统计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
例如,对于统计工作没有明确的任务目标、统计人员的能力培养机制不完善等。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基层审计统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数据质量,例如,加强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实施数据审核和校验机制,优化数据录入和处理的流程等。
2. 引入统计方法论:加强对统计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建立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确保统计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统计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3. 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提升基层审计机构数据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对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的培训,培养数据分析思维,提高审计数据的分析水平和价值。
4. 完善统计报告编制机制:制定统一的统计报告编制标准和流程,培养报告编制人员的报告写作能力,提高统计报告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5. 建立统计管理体系:构建基层审计机构的统计管理体系,明确统计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流程,设立统计绩效考核机制,推动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基层反映:浅谈基层审计机关的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浅谈基层审计机关的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今天,的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浅谈基层审计机关的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审理是防范审计风险和提升审计质量的有效措施。
笔者通过总结归纳近年来的审理工作经验,认为基层审计机关在审理工作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的审计人员认为,审理仅仅是综合部门或专职审理人员的职责,审理人员应负责对审计项目中的问题把关并予以解决,有的审计人员对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审计复核时期,认为审理即是过去的复核,不存在本质上区别,将审计复核和审计审理混为一谈,以复核代替审理,增加了审计质量控制风险。
有的审计人员对审理意见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审计报告在审计业务复核会能够过关就可以了,不愿主动按照审理意见对审计方案、审计底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下次审计依然是“旧病复发”。
二是审理工作的独立性执行不严格。
基层审计机关虽然设置了法制审理机构或配备了专职审理人员,但由于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较突出,法制审理人员需要承担审计项目任务或其他临时性工作,难以专司其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理工作质量。
同时,由于基层审计机关项目实施不均衡,一般上半年忙于完成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审计项目和“同级审”,下半年忙于完成地方政府安排审计项目,经常出现项目扎堆现象,为抢时间赶进度而导致审理工作走过场,影响审计审理作用的发挥。
三是审计质量层级控制落实不到位。
根据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行分级质量控制模式,审计组长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业务科长对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证据、审计报告、法律法规运用等方面进行复核。
但从实际执行中看,层级复核基本是走走形式而已。
有的审计人员认为,反正审理部门要审理的,相关审计人员并未对审计项目相关内容进行实质性复核。
浅析基层审计机关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基层审计机关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基层审计机关在审理工作中存在着缺乏专业人才、审理工作流程不规范、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规范审理工作流程、加快信息化建设等对策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基层审计机关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机制和建设,以提高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审计机关、审理工作、问题、对策、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规范流程、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基层审计机关在监督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的暴露和挑战。
审计机关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由于基层审计机关在招聘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水平较低,难以有效地发挥其监督和评估作用。
审理工作流程不规范,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标准,容易造成工作混乱和延误。
信息化建设滞后也是制约审计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导致审计数据难以及时共享和查询,影响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审计机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规范审理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审计操作规范和标准化流程;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审计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基层审计机关的审理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保障国家财务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审计机关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审计机关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专业人才、审理工作流程不规范以及信息化建设滞后等方面。
缺乏专业人才是基层审计机关审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而一些基层审计机关所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导致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审理工作流程不规范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范文调研报告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范文调研报告经过对基层审计整改工作的调研与了解,我们发现当前存在一些问题:一、工作重复性较高,审核结果与前期审计重合度不高。
二、信息传递不及时,基层审计人员对审计方向与标准不了解。
三、审计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不高、审计意识淡漠等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推荐以下对策:一、提升基层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工作重复性。
可以制定基层审计工作规范标准,并且将前期审计结果发放给基层审计人员,让其有条件更好的审计。
二、建立信息传递平台,解决信息传递不及时问题。
可以建立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通过这些平台实时传递审计方向与标准和审计进度。
三、加强基层审计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和审计意识。
可以根据工作内容,进行实地专业培训,同时还可以开设专业论坛、讲座等活动,让基层审计人员有机会学习和流程技巧。
综上所述,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问题,需要在规范领导、改进信息传递平台和加强基层审计人员培训的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以提升基层审计整改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是维护国家财产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纠正基层单位财务管理、资产保管、经济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证公共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促进基层单位的改善和进步。
然而,在实践中,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工作重复性高,审核结果与前期审计重合度不高。
经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许多基层审计工作都存在反复审计的情况。
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审计资源,还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工作量,导致审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同时,由于前期审计工作与后期审计的重合度不高,审计整改效果不是太好。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基层审计人员的角度来看,需要有更为规范的工作流程,充分了解前期审计结果并及时传递,这样就有可能减少重复审核;从相关机构的角度来看,需要加强对基层审计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优先保障审计工作力量的充分运用。
二、信息传递不及时,基层审计人员对审计方向与标准不了解。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实施方案存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实施方案存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实施方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机关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从发送审计通知书到处理审计报告全部过程的工作安排,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及措施,工作安排及要求。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的基础,也是审计人员现场工作“导航”。
但从近几年审计质量检查来看,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和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方案缺乏针对性。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变动频繁,尤其是新入职审计人员对实施方案的作用和编制意义了解不深不透,有时会采用“拿来主义”,照抄照搬以前年度审计实施方案,照葫芦画瓢,未能有效结合被审计单位职能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编制的实施方案“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实用性不强。
二是实施方案缺乏指导性。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少、任务重,审前调查时间有限。
很多审计项目审前调查时间仅 1 至 2 天时间,审计资料收集不全面、问询了解不深入,对被审计单位职责范围、政策执行、财务、业务管理等情况了解不全面,方案确定的审计重点不突出,指导性不强。
三是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审计内容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
方案编制过多注重财政财务收支要素,对被审计单位职能、内部控制制度、政策法规等的变化情况关注度不高,对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评估不具体,不详实,审计应对措施和进度安排过于宽泛、笼统,方案可操作性不强。
(二)审计实施方案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方案编制与执行脱节。
由于对实施方案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审计实施阶段将方案搁置一边,凭个人经验和判断进行审计,未严格落实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时间安排等。
存在随意调整审计内容、措施,现场时间超计划等,实施方案指导性作用未有效发挥。
二是未严格落实方案审批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第七十九条规定“实施方案应当经审计组组长审定,并及时报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备案”。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综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本文共有3636.5字,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综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综合工作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是一项带全局性、根本性的工作,是推动审计管理创新、加快审计工作转型升级、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审计地位和影响的重要途径。
那么,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更好地做好综合工作?笔者结合几年的工作感悟和工作实际,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一)思想认识滞后。
一是有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审计初创阶段,只注重对个案查处,就事论事,单项信息多,综合信息少,不注意从宏观上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一些大项目成果开发利用不够;审计后一查了之,不注重及时反馈信息。
二是很多审计干部对综合工作的重视不够,总认为抓综合工作是“虚功”,抓业务工作是“实功”,写信息写论文做分析是综合科(办公室)的事情,基层审计机关只是少数几个人搞综合工作。
三是存在畏难情绪。
很多审计干部一提到写信息写材料就头疼,一看到文字材料就紧张,觉得信息宣传和综合分析很高深、很棘手,不是自己能力所能胜任的,久而久之,形成了无所谓的心态、厌恶心态、畏难心态。
(二)运行机制不全。
一是全员抓、全面抓、全过程抓的机制没有形成。
在全员抓上,很多科股室参与很少,大多数审计局只是几个人搞综合工作,有的甚至只有唯一的笔杆子在写稿子。
有的科室来了一个职责范围内的材料,极力往外推,不仅耽误工作,还不利于审计干部的培养。
二是协调沟通机制没有形成。
业务沟通与综合科室不畅通,没有经常对具体审计项目动态、当前的热点问题和行业审计综合分析情况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探讨。
审计机关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太少,很少及时将有价值的审计信息和综合分析情况向党委政府汇报,对有些问题有所保留。
三是督办考核机制大打折扣。
虽然制定了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但在实际执行中,平时很少按照考核办法严格督办,只是督办少数几个人,只是严格要求少数几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综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
综合工作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是一项带全局性、根本性的工作,是推动审计管理创新、加快审计工作转型升级、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审计地位和影响的重要途径。
那么,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更好地做好综合工作?笔者结合几年的工作感悟和工作实际,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滞后。
一是有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审计初创阶段,只注重对个案查处,就事论事,单项信息多,综合信息少,不注意从宏观上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一些大项目成果开发利用不够;审计后一查了之,不注重及时反馈信息。
二是很多审计干部对综合工作的重视不够,总认为抓综合工作是“虚功”,抓业务工作是“实功”,写信息写论文做分析是综合科(办公室)的事情,基层审计机关只是少数几个人搞综合工作。
三是存在畏难情绪。
很多审计干部一提到写信息写材料就头疼,一看到文字材料就紧张,觉得信息宣传和综合分析很高深、很棘手,不是自己能力所能胜任的,久而久之,形成了无所谓的心态、厌恶心态、畏难心态。
(二)运行机制不全。
一是全员抓、全面抓、全过程抓的机制没有形成。
在全员抓上,很多科股室参与很少,大多数审计局只是几个人搞综合工作,有的甚至只有唯一的笔杆子在写稿子。
有的科室来了一个职责范围内的材料,极力往外推,不仅耽误工作,还不利于审计干部的培养。
二是协调沟通机制没有形成。
业务沟通与综合科室不畅通,没有经常对具体审计项目动态、当前的热点问题和行业审计综合分析情况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探讨。
审计机关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太少,很少及时将有价值的审计信息和综合分析情况向党委政府汇报,对有些问题有所保留。
三是督办考核机制大打折扣。
虽然制定了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但在实际执行中,平时很少按照考核办法严格督办,只是督办少数几个人,只是严格要求少数几个人。
而且考核没有统一标准,工作任务分配不平衡,工作能力强的、工作积极的,分配任务指标就多,反而不做事的、不想搞事的,分配任务指标就少。
(三)成果质量不高。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成果数量不多,质量普遍不高。
一是调研类成果不多。
基层审计机关由于人少事多,人员身兼数职,虽然每年能写几篇调研类文章,但大都被动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调研课题和量化考核指标任务,很少沉下心来抽出充足的时间去深入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二是业务类成果较少。
审计业务类成果是审计工作的主业,是审计成果的主要来源。
基层审计机关虽然每年参与和开展众多的审计项目,但很少揭示和反映审计发现的各类带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很少从机制和制度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去推动改革发展;很少总结审计业务工作创新的工作思路、方式和方法。
三是分析类成果极少。
分析类成果是提升审计成果层次的重要途径,是更加有效服务宏观管理决策的重要手段,是审计价值的彰显。
但基层审计机关很少对审计信息、审计综合性报告等进行二次加工,没有透过具体的审计项目和行业审
计,去综合归纳、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深入加工提炼,没有从微观的、零散的素材入手,从宏观上分析问题、探讨问题、总结规律,去服务宏观决策。
(四)综合素质欠缺。
一是思维视野局限。
创新意识不足,工作按照以前的老套路按部就班进行。
大局思维受限,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政治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即使思考的问题也是零散的、局部的。
宏观意识不足,只是从单个的审计项目去思考问题,很少从整个行业审计甚至整个机制机制改革上思考问题。
二是写作能力欠缺。
部分审计人员写作能力欠佳,又不积极去学习去挑战。
三是复合型人才极少。
会写作的不懂审计业务,会审计的不精通写作,既能写作会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太少。
四是综合分析能力差。
不能跳出单个的审计项目和局面的、零散的素材,去归纳分析提炼。
五是组织协调能力不足。
由于组织协调工作不到位,很多时候没有及时综合上下级审计机关、机关内部各科室审计工作情况,掌握的情况不全,缺少一线真实的材料,很难出高质量的审计信息。
二、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充分认识综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综合工作具有参谋助手的作用,提高综合工作水平,多出审计成果,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服务参考决策。
综合工作是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综合工作,能够提高综合分析研究提炼的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为人生赢得出彩的机会。
综合工作是扩大审计影响的重要途径,通过提交审计信息、调研报告、综合分析报告,不仅等于将自己做的工作更好的向领导汇报,赢得领导的重视,还向党委政府和社会宣传的审计事业,让审计有为有位。
二是强化综合工作领导。
基层审计机关领导应提高思想认识,理解“综合工作二分天下有其一”,高度重视综合工作,经常关注、督办综合工作;不仅要配强综合工作人员,还要提高业务科室综合工作水平,并经常给予支持。
三是要树立大综合理念。
综合工作不仅是综合科(办公室)的事情,也是审计业务一线人员的事情,综合工作开展的扎实的,审计业务工作附加值就更高,更有利于提高审计业务工作水平。
(二)健全完善机制。
做好综合工作,必须要有健全有效的机制。
一是构建全员抓、全面抓的、全过程抓的工作机制。
基层审计机关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将工作指标与每个人员、每个项目捆绑起来。
不仅综合人员抓,业务人员也要抓;不仅行政部门要抓,业务部门也要抓;不仅项目实施后要抓,实施过程中也要抓。
领导要带头调研,亲自撰写调研报告和分析报告,推动审计综合工作深入开展。
明确一岗双责制度,实施项目必报制度,每个项目必须提交审计要情专报,每一个行业审计必须提交综合分析报告。
二是健全畅通高效的联系协调机制。
不仅要加强与上级审计机关的联系沟通,还有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联系沟通,更重要是完善机关内部各科室的沟通协调机制,群策群力,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提高综合工作水平。
三是严格督办考核机制。
按照省厅量化考核新指标,修订岗位责任制办法,统一标准,严格督办、考核,将考核结构与个人晋升、优秀公务员和先进个人挂钩。
(三)创新方式方法。
一是对接上级要求。
认真领会审计署、审计厅关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和工作部署,吃透上级精神实质,下基层、摸实情、深分析、善归纳,积极调研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审计全覆盖、审计职业化、大数据审计、审计风险防控等各方面的内容,着力推动审计改革发展。
二是对接党政需求。
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坚持以党委、政府的需求为导向,针对党委、政府的关注点,围绕扶贫审计、金融债务审计和自然环境审计以及财政、金融、经济责任等行业审计,积极撰写审计综合分析报告和审计信息简报,为党委、政府提供参考决策。
三是对接部门实际。
充分利用审计接触面广、懂政策法规的优势,按照“信息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积极撰写审计信息、宣传稿件、审计要情专报和活动报道,讲好审计故事,扩大审计影响。
四是对接领导思路。
由于领导所处的位置,掌握的信息要全,思考的问题要深,站位更高,思想更敏锐,应紧跟领导思路,关注领导讲话和会议记录,挖掘信息源,及时梳理总结。
(四)夯实能力根基。
一是树立宏观大局思维。
不仅要会善于分析微观的、单个的审计情况,还要善于跳出微观的、局部的、零碎的审计情况,从整个行业审计乃至改革发展大局上思考问题。
二是提高写作能力。
审计干部应多学习文化知识,积累文化底蕴,认真学习调研报告、讲话等15种公文写作方法。
三是有计划地轮岗。
由于会写作的不懂审计,懂审计的很多不会审计,建议后勤综合科室和业务科室有计划的交流轮岗,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是加强交流培训。
对接上级审计机关培训工作任务,选派人员积极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培训。
针对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定,定期组织本系统内部写作知识培训,加强交流学习。
通过以老带新的方法,手把手的教新人各种公文写作方法。
五是压担子交任务。
万事开头难。
要破解不想写、不能写的困境,必须给审计干部压担子交任务。
采取出题目、约稿子的方式,组织审计干部写作。
六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审计干部要立足审计情况,善于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部、从苗头到趋势,进行深层次分析、揭示和反映,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强化作风建设。
一是坚持刻苦钻研。
审计干部应刻苦学习专业知识,钻研审计业务和公文写作知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争先氛围,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和综合分析水平。
二是坚持克难奋进。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遇到困难不能绕着走,更不能临阵脱逃,不畏惧、不茫然,应迎难而上、克难奋进,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攻克难关。
三是坚持服务奉献。
审计干部应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真正做到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将服务奉献升华为行动自觉,在默默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四是坚持争创一流。
踏实工作、主动作为,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永争一流,积极建功立业。
(咸宁市审计局金显威)
更多好文档就上:麦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