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走进彩色世界
教科版初二物理走进彩色世界
走进彩色世界1. 光的折射光从斜射入的时候,在界面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好像弯折了,这种现象叫光的。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 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等色光组成的光带。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现象。
彩色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为光的三原色;为颜料的三原色。
3.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决定的。
物体能够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色光。
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题型一:光的色散例1.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B.C.D.例2.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B.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光C.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题型二:物体的颜色例3.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绿上衣、白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红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C.上衣呈紫色,裙子呈红色D.上衣呈黑色,裙子呈红色题型三:实验探究例4:小明同学学习了颜料的颜色是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其它颜色的色光都被该颜料吸收了,他又联想到吸收了色光物体会不会升温呢?因为我们总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他有个想法,研究一下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是否相同.他进行了如下探究.将质量、温度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把瓶子包严(两只瓶子都是透明的).瓶口处分别挖一小孔插入温度计,然后把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小时,得到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小明同学对此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基础演练1.现象:白光(如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成红、_________________、紫等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而成的,我们常见的彩虹是太阳光被空中的小水滴______而产生的.2.色光的混合:通常把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8走进彩色世界教案
教案: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8走进彩色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8节《走进彩色世界》。
本节课主要介绍颜色的形成、颜色的混合以及色光与物体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实例讲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现象。
2. 颜色的形成:讲解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包括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形成原因。
3. 颜色的混合:介绍色光的加法混合原理,以及颜料的减法混合原理。
4. 色光与物体的关系:讲解色光对物体颜色的影响,以及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颜色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出的七种颜色。
2. 掌握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能解释不同颜色物体的原因。
3. 了解色光的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原理,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理解色光与物体的关系,能解释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颜色变化。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和色光与物体的关系的解释。
2. 教学重点: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颜色的混合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棱镜、白纸、彩色物体、幻灯片。
2. 学具:实验手册、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彩虹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彩虹的形成原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利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讲解太阳光的色散现象。
3. 讲解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通过实例讲解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形成原因。
4. 讲解颜色的混合原理:介绍色光的加法混合原理和颜料的减法混合原理。
5. 色光与物体的关系: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光线下的物体颜色变化,讲解色光对物体颜色的影响。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物体的颜色变化,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三棱镜→红、橙、黄、绿、蓝、靛、紫2. 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不透明物体→反射→颜色;透明物体→透射→颜色3. 颜色的混合原理:色光的加法混合→红+绿→黄;颜料的减法混合→红+蓝→紫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解释其颜色形成的原因。
2024版走进彩色世界1教科版优秀课件
走进彩色世界1教科版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1. 颜色的基本概念:了解红、黄、蓝三种原色以及它们混合后的二次颜色。
2. 颜色的混合:学习如何通过混合原色和二次颜色来得到其他颜色。
3. 颜色的应用:探讨颜色在生活和艺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掌握颜色的混合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颜色知识,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彩色作品。
3. 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生活中颜色的应用,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的混合方法。
难点:颜色的应用,如何运用颜色知识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卡片、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同上。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系列彩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讨论图片中的颜色。
2. 讲解: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演示颜色混合的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验,尝试创作出不同的颜色。
4. 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颜色知识,进行彩色作品的创作。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颜色的基本概念原色:红、黄、蓝二次色:绿、橙、紫颜色的混合相加混合: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减法混合:白色加入颜色中,减弱颜色饱和度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的颜色知识,画一幅彩色画。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颜色知识进行绘画。
2. 请写一篇短文,介绍你最喜欢的颜色及其原因。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描述喜欢的颜色及其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颜色的基本概念和混合方法,能够在实践中运用颜色知识进行创作。
但在欣赏和分析生活中颜色的应用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颜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画展、博物馆等,让他们深入了解颜色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颜色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家居装修、服装搭配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颜色的基本概念:了解红、黄、蓝三种原色以及它们混合后的二次颜色。
教科版八年级初二上册物理精品课件8走进彩色世界
教科版八年级初二上册物理精品课件 8走进彩色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教科版八年级初二上册物理教材第八章——“走进彩色世界”。
具体内容包括光色散现象、三原色与混色原理,以及光反射和折射在色彩现象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色散原理,掌握三原色及其混色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学现象能力,激发对物理科学兴趣。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色彩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色散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2. 教学重点:三原色与混色原理,以及光学现象在色彩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棱镜、白光源、色卡、红、绿、蓝三色透明胶片、平面镜。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三棱镜、色卡、红、绿、蓝三色笔和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三棱镜在教室内展示白光通过后彩虹色散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三原色(红、绿、蓝)基本概念及其混色原理,通过色卡演示如何通过三原色调配出其他颜色。
3. 随堂练习:分组让学生用红、绿、蓝三色笔在白纸上混合出不同颜色,验证混色原理。
4.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进行光反射与折射实验,观察不同角度下颜色变化。
5. 知识应用:讨论生活中常见色彩现象,如天空为什是蓝色,夕阳为什是红色等。
六、板书设计1. 光色散:白光经过三棱镜分散为七彩光。
2. 三原色与混色:红、绿、蓝三原色可混合成其他颜色。
3. 光学现象在色彩反射与折射中应用。
七、作业设计a. 雨过天晴时为什会出现彩虹?b. 为什太阳在早晨和傍晚时看起来是红色?答案:a. 雨后天空彩虹是太阳光经过水滴折射、反射和色散形成。
b. 太阳在早晨和傍晚时看起来红色,是因为太阳光在大气中经过长距离传播,短波长蓝光和绿光被散射掉,长波长红光到达观察者眼中。
2. 拓展作业:运用三原色制作一幅画作,展现色彩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效果,关注学生对色散和混色原理理解程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将知识应用于解释生活现象。
教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课件
课堂小结
光的色散
光 的 色 散
把复合光分解成几种单色光的现象 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描述你所看到的现象,并与 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光的色散的定义
经水折射后的太阳光照射到屏幕上,变成了一个彩色的光斑(色 光)。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光的色散。
实验探究 研究白光的分解
取一个三棱镜、一块带狭缝的挡 光板和一个白色光屏,按如图所 示放置。
思考 你观察到了什么?
我们观察到:白色的太阳光通过 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条 彩色的光带。
事实上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 各种颜色的光。光的三基色的发现使电 视、电脑等得以广泛应用.
物体的颜色 思考 你知道物体为什么会有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 过光的颜色决定。
白光
蓝光
能让所有颜色的光都 能透过的就是无色透 明物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它光呢? 被吸收了。
物体的颜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进一步研究证明: 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见,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注意: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思考
为什么白光通过三棱镜会产生七色光?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再 由玻璃射向空气会发生两 次折射,而各种光的折射 程度不同,红光折射程度 最小,紫光折射程度最大 。所以我们看到了光的色 散现象。
不透明物体呈现的颜色是 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 的。
白色可以反射各种颜色 的光;黑色的物体能吸收 所有颜色的光。
其它光呢? 被吸收了。
练一练 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B )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教科版八年级初二上册物理课件8走进彩色世界
教科版八年级初二上册物理课件 8走进彩色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科版八年级初二上册物理教材中第八章“走进彩色世界”的内容。
具体包括: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由哪些因素决定、彩色电视的原理等。
本章内容涉及光的物理性质,旨在让学生了解光与色彩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彩色电视的成像原理,培养他们对生活中科技产品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彩色电视成像原理。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棱镜、白炽灯、彩色图片、彩色电视。
学具:色卡、放大镜、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七彩光,激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a. 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b. 物体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周围物体的颜色,分析颜色的形成原因。
4. 讲解彩色电视成像原理: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彩色电视的成像过程。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彩色电视成像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色散现象2. 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3. 彩色电视成像原理七、作业设计a.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
b. 物体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c. 彩色电视成像原理是什么?2. 答案:见教材第八章相关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彩色现象,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夕阳为什么是红色?通过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三棱镜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
2. 例题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及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3. 彩色电视成像原理的讲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都四章8.走进彩色世界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8. 走进彩色世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传播与应用》中的第8节《走进彩色世界》。
本节主要讲述光的色散现象,即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以及彩色电视和彩虹的形成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2. 掌握彩色电视和彩虹的形成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彩色电视和彩虹的形成原理。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实验操作和彩色电视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三棱镜、白纸、透明塑料尺。
学具:实验套件(包括三棱镜、白纸、透明塑料尺)、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
2. 光的色散现象解释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些颜色的光在经过三棱镜时会因为折射角不同而分散开来,形成彩虹。
3. 彩色电视的原理讲解彩色电视如何通过三种基色光的混合来显示各种颜色,以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电视画面是彩色的。
4. 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三棱镜对太阳光的色散作用,并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画出看到的颜色。
5. 随堂练习请学生解释为什么雨后天空会出现彩虹,以及彩虹为什么总是出现在太阳的对面。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色散现象、彩色电视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解释光的色散现象,并画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的颜色分布图。
2. 描述彩色电视的工作原理,并解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电视画面是彩色的。
3. 简述彩虹的形成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光的色散现象,以及彩色电视和彩虹的形成原理。
但部分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8节 走进彩色世界 教学课件
点击画面播放
第五页,共十六页。
【分析归纳】(1)白光是复色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实验中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 折的程度最大,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色散的概念
第二页,共十六页。
一场细雨刚刚下过,天空被洗得很干净,一道美丽的彩虹突然 出现在天空,彩虹现出七彩颜色,像七彩天桥挂在天空,美丽又壮观。
你知道彩虹有哪些颜色吗?
你能解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第三页,共十六页。
思考
……?
第四页,共十六页。
一、光的色散
1.实验探究:光的色散
【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
黄、绿、__蓝_______、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这说明太阳光是__复色光
________(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第八页,共十六页。
【解析】太阳光通过小冰晶后会发生色散,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 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个现象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 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点击画面,播放
颜料的三原色
黄
品红
青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2. 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
B.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
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在公园的湖水中可以看到拱桥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走进彩色世界
第8节走进彩色世界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三原色。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从光的色散讲起,然后看光的三原色,色彩的混合,解释多彩世界颜色是如何形成的。
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前面已经学过了光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现象其实是光的折射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比较熟悉、感兴趣且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了解光的三原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2.经历关于色光混合的实验探究。
体验利用计算机软件了解自然原理的探究过程。
3.形成色光合成白光的观念,具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
核心素养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难点:认识色光的混合。
教学过程实验1:教师给大家提供一些器材,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一下,怎样用这些器材做出与彩虹有关的实验?师生一起到室外先来探究太阳光的秘密,再回教室讨论交流。
教师:请第一小组同学们说说你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学生1:我发现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白屏上会出现各种颜色的光。
学生2: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教师纠正“青、蓝、紫”的说法)学生3:这个实验说明太阳光不是单一的色光。
学生4:也可以说明太阳光,也就是白光讨论、交流。
实考、自主得出色散的相关结论。
续表的色散。
最早做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牛顿。
光谱不仅能反映光的瑰丽,还是人类获得遥远天体信息及原子内部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师:请第二小组同学们说说你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学生5:我发现太阳光分解成的七色光经三棱镜后还可以混合成白光。
学生6:太阳光可分解成七色光,七色光可复合成白光,这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光路是可逆的”是相符的。
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8走进彩色世界课件
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8走进彩色世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8讲《走进彩色世界》的相关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五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光的色散原理,太阳光与彩虹的关系,彩色光的混合,以及物体颜色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的色散原理,认识到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彩色光混合的原理,理解物体颜色的形成。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色散原理,彩色光的混合。
教学重点:物体颜色的形成,光的色散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棱镜,幻灯片,彩色光卡片,白色光卡片。
2. 学具:彩色笔,白纸,剪刀,透明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彩虹和彩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彩色是如何形成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光的色散原理,让学生明白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并记录下来。
4. 彩色光混合实验(15分钟):分组进行彩色光的混合实验,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探讨彩色光混合的原理。
5. 物体颜色形成讲解(10分钟):讲解物体颜色的形成,让学生明白物体颜色与光的反射有关。
六、板书设计1. 光的色散原理2. 彩色光的混合3. 物体颜色的形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内容,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夕阳是红色的。
2. 答案:天空是蓝色的是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蓝色光的散射作用较强;夕阳是红色的是因为太阳光在穿越大气层过程中,蓝色和绿色光被散射掉,红色光相对较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光的色散原理和物体颜色的形成。
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彩色现象,进一步理解光的色散和彩色光混合原理。
《走进彩色世界》PPT课件 教科版物理
三原色
红
紫
外
外
线
光谱
线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光的色散
1.光谱
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
红
橙黄
绿 蓝靛 紫
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是紫外 线,人眼都看不见.
2.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人眼 虽看不到,但可以用灵敏温度计来检验它们的存在, 属于不可见光。
红外线的特点: ①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8. 走进彩色世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雨后天空常常会出现彩虹,你知道彩 虹是怎么形成的吗?
光的色散
让一束光照 射到三棱镜上, 从三棱镜射出的 光有什么变化?
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 靛、紫.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它说明白光 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 的 三 原 色
光的三原色
用放大镜观察彩 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 光条,可以发现,电 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 富多彩的颜色,都是 由红、绿、蓝三种色 光合成的.
人们发现,把
红、绿、蓝三种色 光按不同比例混合 后,能产生各种颜 色的光,因此把红、 绿、蓝三种色光叫 做色光的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
光的色散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 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这才揭开了光 的颜色之谜。
太阳光的色散
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 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深 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 个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 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 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 墙或白纸上。观察白墙或白 纸上反射光的颜色。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8走进彩色世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8走进彩色世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始终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核心。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动手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从而达到对颜色的认知和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并能够通过混合这三种颜色得到其他颜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2. 让孩子们能够通过混合红、黄、蓝三种颜色得到其他颜色。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
难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掌握颜色混合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卡片、颜料盘、画笔、水、实验材料。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实验材料。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彩色卡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他们看到的颜色。
2. 教学基本颜色:向孩子们介绍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并让他们观察并说出这三种颜色。
3. 颜色混合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将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观察并说出混合后的颜色。
4.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并记录混合后的颜色。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
难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掌握颜色混合的技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是否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颜色混合的技巧。
同时,我也会观察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拓展延伸: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
同时,我也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4.8走进彩色世界—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4.8走进彩色世界—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走进彩色世界》的课程,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幼儿能够感知和理解颜色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知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并能用这三种颜色进行混合,得出其他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颜色,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颜色的组合,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混合出其他颜色。
2.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认知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并能用这三种颜色进行混合,得出其他颜色。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色、黄色、蓝色的颜料,画纸,画笔,水杯,水。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颜料、画纸、画笔,一份水杯和水。
四、活动过程1. 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红色、黄色、蓝色的物品,并说出它们的颜色。
2. 讲解:向幼儿讲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即红色和黄色混合可以得出橙色,红色和蓝色混合可以得出紫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可以得出绿色。
3. 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将红色、黄色、蓝色的颜料混合,尝试得出其他颜色。
4. 创作:让幼儿用自己混合出的颜色,进行艺术创作,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物品。
5.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欣赏。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混合出其他颜色。
2. 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够认知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并能用这三种颜色进行混合,得出其他颜色。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实践活动是否充分,幼儿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里,用自己的颜色混合出其他颜色,并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长,让家长也参与到幼儿的学习中来。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8走进彩色世界课件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8走进彩色世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8章“走进彩色世界”,详细内容包括:光的色散现象、三原色与三基色、物体的颜色以及彩色电视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三原色与三基色的概念。
2. 理解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知道彩色电视的成像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色彩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色散现象、三原色与三基色的概念,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难点:彩色电视的成像过程,理解不同颜色混合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幻灯片、彩色电视、彩色滤光片、白纸、光源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彩色电视画面,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形成。
2. 例题讲解:(1)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幻灯片展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解释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
(2)三原色与三基色:讲解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混合原理,以及彩色电视如何通过调节三基色的亮度来显示不同颜色。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尝试混合三原色,观察混合后的颜色。
(2)用彩色滤光片观察白光下的物体颜色变化。
4. 知识拓展:介绍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以及彩色电视的成像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光的色散现象: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2. 三原色与三基色:红、绿、蓝3. 物体颜色:反射光线的颜色4. 彩色电视成像过程:三基色调节亮度,混合成不同颜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因。
(2)解释三原色与三基色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在彩色电视中的应用。
(3)分析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2. 答案:(1)光的色散现象:白光经过三棱镜等透明介质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2)三原色:红、绿、蓝。
三基色:红、绿、蓝。
彩色电视通过调节三基色的亮度,混合成不同颜色。
(3)物体颜色:物体反射的光线中,含有特定的颜色成分,经过人眼观察,形成颜色。
教科版走进彩色世界
4. 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
理学角度看( A ) A.白纸反射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D.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5. 张老师家的月季花开了,在阳光下红色的月季花看
上去十分鲜艳,可张老师带着绿色的墨镜却说这朵花不 好看,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
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 呈现 黑 色,如果一个物
体能 透过 所有色光,则
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五分。
练习 :
1.色光的三原色是
红、 、绿 . 蓝
2.电视机屏幕上的各种颜色都由 _红____绿_____蓝_ 三
种颜色合成 .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五分。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可复
合成白光。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五分。
紫靛蓝绿黄橙红
白光是 复色光 ,这些色光排列成的光带叫做 光谱
色散的原因 :
不同的颜色的光 通过三棱镜的偏
折不同 ,红色光 的偏折最小 ,紫
色光的偏折最大 .
偏折由小到大依 次为:红、橙、 黄、绿、蓝、靛、
紫。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五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五分。
课前热身
1.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该
物体的 反 射 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
在 同 一 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分居 法 线 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 靠 近 法线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源 白光 紅光
白色紙
黑色 黑色 黑色 黑色
紅色
蓝色
紅色
黑色
黑色
黑色
蓝光
讨论分析:
1、白色物体能将 光反射,而吸收 2、黑色物体将吸收 3、不透明物体颜色取决于 色光反射,红色物体能将 色光。 ,不能 。 。 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 它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通过查资料,完成右图所示的色光合成规律图, 将序号对应区域的颜色填在横线上:① ,
白色 ② ,③ ,④ 黄色 品红 红 绿
.
4.电视机屏幕上的各种颜色都可由 三种颜色合成.
青色
、 红 ② 绿 、
③ ① ④
蓝
蓝
思考1、在没有其他光照时,
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 白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 绿 看到的是:上衣呈 色,裙子 黑 呈 色。
颜 料 的 三 原 色
红
黄
蓝
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 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 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 呈现 黑 色,如果一个物 体能 透过 所有色光,则 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练习:
1.色光的三原色是
红 、
绿 、
.蓝
绿 2.黄色光是由 红 色光和 色光合成的,白光是 由 、 红 、绿 三种色光合成的. 蓝
走进彩色世界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光 的 色 散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 解为红、橙、黄、绿、蓝、 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这说明,白光是由各 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若将三原色,每两种或三种相混 合,可以得到下面的色光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 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2、为什么电影幕布的颜色都是白 色的?
“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 片片红”。柳絮白如雪,岂能片片红? 你能解释这其中的物理道理吗?
思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