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全国通用版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案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全国通用版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案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1、(2017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B C D瓷器丝绸茶叶中草药2、(陕西省渭南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第2题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B.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C. “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作和凝华过程3、(重庆市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三联考)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4、(云南省腾冲市2017-2018学年期末考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Fe(OH)3胶体B.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C.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5、(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13题改)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参考答案】1、A 2、C 3、B 4、B 5、D【解析】1、选A 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2、选C A.玉雕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提纯的方法是利用溶解后,煎炼得之主要利用蒸发结晶,故C 正确;D.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D错误;故选C。

3、选B A、NH3是非电解质,不属于电解质,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NH4NO3 是一种铵盐,属于电解质;CO2水溶液中生成的H2CO3能够电离使其溶液能够导电,但是液态的CO2不能导电,所以CO2属于非电解质;SiO2能够与碱反应,如SiO2+2NaOH=Na2SiO3+H2O,所以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H2SiO3能够微弱电离且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所以H2SiO3属于酸,B正确。

【新】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

【新】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试说明】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命题规律】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题,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为:一是以生产、生活、社会、科技中的物质为载体或以传统文化、古籍中的描述等为素材,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用途及变化;二是以重要的新闻背景、新科技为题材考查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及应用等。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关系图2.物质的分类(1)分类的概述①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②分类应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按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那么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①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②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①硫黄②次氯酸③NH3·H2O ④铜⑤硫酸氢钠⑥NO2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 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 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4.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A版)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

(A版)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解读考点考纲内容高考示例预测热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2015课标Ⅰ,7,6分2014四川理综,2,6分★★★分散系1.了解溶液的含义。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014福建理综,8,6分★★☆分析解读将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知识与传统文化、化学史相结合进行考查,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

试题侧重基础,但能体现学科素养。

随着考试大纲的变化,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有增大的趋势。

命题探究五年高考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2016北京理综,6,6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 B2.(2015课标Ⅰ,7,6分)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答案 B3.(2015北京理综,6,6分)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答案 C4.(2015福建理综,6,6分)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的是( )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C.铅笔芯——电镀工业D.铅笔漆——涂料工业答案 C5.(2014四川理综,2,6分)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A6.(2013课标Ⅰ,7,6分)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答案 C教师用书专用(7—9)7.(2015重庆理综,1,6分)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 D8.(2014北京理综,6,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A.C2H5OHB.HNO3C.NaOHD.HCl答案 B9.(2013海南单科,2,2分)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绿矾——FeSO4·7H2OB.芒硝——Na2SO4·10H2OC.明矾——Al2(SO4)3·12H2OD.胆矾——CuSO4·5H2O答案 C考点二分散系1.(2014重庆理综,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Ca(OH)2D.25 ℃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答案 D2.(2014福建理综,8,6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 D3.(2013四川理综,2,6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答案 D三年模拟A组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2018吉林长春普通高中一模,1)化学与社会、技术、环境、生活密切相关。

高考化学 专题精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人教版【精品教案】

高考化学 专题精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人教版【精品教案】
均匀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分子
空间结构 不对称
正负电荷重心 极性键(可能
不重叠,由于分 还含有非极
布不均匀
性键)
判断要点
空间结构 对称
空间结构 不对称
实例 H2 、 CO2 、 BF3 、 CCl4 、 C2H2、C2H4、 C6H6
HCl 、 H2O 、 NH3、CH3Cl
10、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类型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满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然后才由里往外,依次排
律 4 在能量较高,离核较远的电子层。
原 原子结构
子 示意图和
结 离子结构
构 示意图


示 电子式


6、简单微粒半径的比较方法
原 1、电子层数相同时,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
子 例:rNa>rMg>rAl>rSi>rp>rs>rCl 半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
物的熔沸点就越高。
8、共价键 定义 形成条件 本质 表示方法 形成过程


键能 键 参
键长 数
键角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一般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成键原子具有未成对电子。 成键的两原子核与共用电子对的静电作用。 1、电子式 2、结构式
分类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
定义:共用电子对不偏于任何一方。

正盐
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复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知识结构
※比较四个概念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对象
核素
单质
有机化合物

推荐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

推荐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试说明】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命题规律】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题,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为:一是以生产、生活、社会、科技中的物质为载体或以传统文化、古籍中的描述等为素材,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用途及变化;二是以重要的新闻背景、新科技为题材考查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及应用等。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关系图2.物质的分类(1)分类的概述①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②分类应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按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那么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①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②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①硫黄②次氯酸③NH3·H2O ④铜⑤硫酸氢钠⑥NO2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 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 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4.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优质课件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优质课件
1.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概念比较 (1)原子:原子是_化__学__变_化____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 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 构成的。 (2)分子:分子是__保__持_物__质__化_学__性__质______的最小微粒。 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 分子。
4.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__同_种__单__质_或__化__合_物_______组成的物质。 (2) 混 合 物 : 由 _几__种_不__同__的_单__质_或__化__合_物______ 组 成 的 物 质。常见混合物有: 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氧吸化热反还应原反应放、热非反应氧化 还原反应
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
__________、 _________
深化拓展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2)用铂丝蘸取 Na2SO4、Na2CO3、NaCl 溶液进行焰 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3)232Th 转化成 233U 是化学变化。( )
答案:A
4.(2017·济南模拟)下列各项中,左、右两边说明的 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乙烯使溴水褪色 A 苯使溴水褪色
均发生了 加成反应
B
用pH试纸测定某盐酸的pH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为 氨气
试纸均需要 蒸馏水湿润
C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 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
均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
答案:A
题组2 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3.(2018·威海一模)下图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 原子。下列对该过程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教师用书: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教师用书: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1) 化学变化不仅有物质的变化, 同 时还 伴随 有 ㊀ 能量 ㊀ 变 (3)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性质, 它 (1) 单一分类法
化学变化 ң 化学性质 ������������ ������
①同位素:1 H㊁2 H2 ㊁3 H ㊀ ② 同 素 异 形 体: C 60 ㊁ 金 刚 石㊁ 石 墨 ㊀
4. ( 2018 四川成都七中月考,7 ) 化学与生活㊁ 生产密切相关, 下 A. 月饼因富含油脂而易被氧化, 保存时常放入装有硅胶的透 B.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在氯碱工业中使用阴离子交 C.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D. 雾霾具有丁达尔效应 还原性铁粉的透气袋,硅胶是干燥剂,A 错误;为防止氯气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在氯碱工业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B 错误; 钢 铁在潮湿的 空 气 中, 易 发 生 电 化 学 腐 蚀, C 错 误; 雾 霾 是 胶 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 正确㊂
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其陈列式的形状像树( 如下图所示) ㊂
所谓树状分类法,简单地说,是将被分类对象按照从属关系
2. 答案㊀ A㊀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但金属氧化物不一 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 2 O 7 为酸性氧化物,Al 2 O 3 为两性氧化 物,Na 2 O 2 为 过 氧 化 物㊂ 酸 性 氧 化 物 不 一 定 是 非 金 属 氧 化 CO㊂ 酸性氧化物㊁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酸或碱,如 SiO 2 ㊁Fe 2 O 3 ㊂ 物,如 Mn 2 O 7 ;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 NO㊁
的应用㊂ 如土壤保肥㊁血液透析㊁冶金工业㊁明矾净水等㊂
3. 溶液
溶解的质量㊂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 固体物质 的 溶 解 度 一 般 随 温 度 升 高 而 增 大, 个 别 物 质 反 (2) 气体的溶解度 通常指该气体的压强为 101 kPa 和一定温度时,在 1 体积水

2019-2020年高三化学总复习(模块一)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

2019-2020年高三化学总复习(模块一)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

2019-2020年高三化学总复习(模块一)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一、考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二、知识梳理一. 物质的组成1.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注意:(1)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把分子分成:①单原子分子:He 、Ar 、Ne 等②双原子分子:等③多原子分子:等④高分子:[][]CH CH CH CH CH CH n n 2222、-=-等(3)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只存在于分子晶体中,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称作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如H 2、O 2、P 4、O 3、S 8、Ne 、Ar 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 2、SO 2、SO 2、NO 、NO 2等。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如NH 3、H 2S 、HCl 、H 2O 等。

酸类,如HNO 3、H 2SO 4、CH 3COOH 等。

大多数有机物,如CH4、C2H5OH、C6H12O6等。

少数盐类和碱,如AlCl3、NH3·H2O等。

2.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称作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

单质:金刚石、晶体硅等原子晶体化合物:SiO SiC2、等3. 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的种类阳离子:、、、、、阴离子:、、、、、Li Na NH Al CH HF O H SO O NH++++++------⎧⎨⎪⎩⎪433242222(2)离子生成的途径(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大多数盐类,如NaCl、NH4Cl、KAl(SO4)2等。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1 物质的组成 『知识梳理』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或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化学变化中的微粒。

③离子:带电荷的或原子团。

④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样的原子集团。

(2)元素:具有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1)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组成。

(2)混合物:由组成。

易错警示(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前者如氧气,后者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2)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液氯、液氨属于纯净物。

(3)物质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元素,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4)化学式并不一定代表物质含有分子,如NaCl中只存在Na+与Cl-,SiO2中只存在Si原子与O原子,但H2O、CO2等存在H2O分子和CO2分子。

(5)化学式不一定表示一种具体的物质,如有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知识梳理]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A――→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6.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3)同一种元素可能含有不同的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4)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5)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都属于混合物。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组成⎩⎪⎨⎪⎧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无 机 化 合 物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物质组成成分的判断(1)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3)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4)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5)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答案(1)√(2)×(3)√(4)×(5)×解析(3)MnO-4、AlO-2均为阴离子。

高三化学高考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高三化学高考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专题要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是化学最基础的主干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它们涉及的化学概念、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它们相互转化的方式,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从化学视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复习本考点是应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及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式和转化条件;要理解各个化学用语的的实际含义,掌握反应的条件与本质,正确、科学、规范的进行运用。

本考点在高考中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来进行考查。

从09年和08年高考考题来看高考题除了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外,还考查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高新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逐步向环保、高科技、生产等方面渗透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来元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化学用语,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而且融入其他专题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注意其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的区别。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7.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8.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9. 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10.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教法指引】复习此专题时要做到“准确”、“系统”、“灵活”,可以从三点入手:1.以高考的热点、考点、难点为依据,合理设置复习内容和练习题,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注重方法、技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2.加强区别相似概念的异同,理顺不同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

化学 全国通用版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案最新修正版

化学 全国通用版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案最新修正版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1、(2017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B C D瓷器丝绸茶叶中草药2、(陕西省渭南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第2题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B.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C. “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作和凝华过程3、(重庆市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三联考)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4、(云南省腾冲市2017-2018学年期末考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Fe(OH)3胶体B.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C.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5、(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13题改)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参考答案】1、A 2、C 3、B 4、B 5、D【解析】1、选A 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2、选C A.玉雕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提纯的方法是利用溶解后,煎炼得之主要利用蒸发结晶,故C 正确;D.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D错误;故选C。

3、选B A、NH3是非电解质,不属于电解质,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NH4NO3 是一种铵盐,属于电解质;CO2水溶液中生成的H2CO3能够电离使其溶液能够导电,但是液态的CO2不能导电,所以CO2属于非电解质;SiO2能够与碱反应,如SiO2+2NaOH=Na2SiO3+H2O,所以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H2SiO3能够微弱电离且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所以H2SiO3属于酸,B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说明】
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命题规律】
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题,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为:一是以生产、生活、社会、科技中的物质为载体或以传统文化、古籍中的描述等为素材,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用途及变化;二是以重要的新闻背景、新科技为题材考查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及应用等。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关系图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的概述
①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②分类应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
按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那么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①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②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硫黄②次氯酸③NH3·H2O ④铜⑤硫酸氢钠⑥NO2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