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杏花天·赋莫愁翻译赏析
古诗杏花天·有感翻译赏析
古诗杏花天·有感翻译赏析《杏花天·有感》作者为宋朝诗人汪莘。
其古诗全文如下: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
白苹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
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
【赏析】“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
”词中特别标出“美人”二字,也许要说明这首感怀之作,通过美人香草。
她家住江南,却为江南的日暮而惆怅。
“日暮”,在古典诗词中往往带有象征意义。
《离骚》:“日忽忽其将暮。
”王逸注:“言己诚欲少留于君之省合,以须政教,日又忽去,时将欲暮,年岁且尽,言己衰老也。
”又《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王注:“年老耄晚暮,而功不成,事不遂也。
”宋宁宗嘉定年间,下诏求诤言,汪莘以布衣三上封事,不用。
词云惆怅日暮,当含深慨。
南宋政权偏安江南,词中重复“江南”一语,亦有用意。
三、四句,由江南日暮所见的景色而怀想起故人。
“白苹洲”,长着苹花的沙洲。
梁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晚江南春。
”又,苏轼《渔家傲》词:“汀州苹老香风度。
”见到那洲畔开遍了素洁的苹花,便忆起晚风吹过潇湘水面时缥缈的景色。
“还忆潇湘风度”,点题“有感”本意,亦本柳恽《江南曲》“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意。
忆潇湘,即忆远人。
作者尚有《乳燕飞·汪子感秋采楚词赋此》词云:“念往日佳人为偶。
独向芳洲相思处,采苹花杜若空盈手。
……木叶纷纷秋风晚,缥缈潇湘左右。
见帝子冰魂厮守。
”词人之感亦大矣!词中的“美人”、“佳人”恐怕也是有所寄托的吧。
换头二句,具见风骨。
本来已没有可让自己悲痛断肠之处,又何必勉强去作那宛转的燕语莺声呢!“幸自”句,实是怨愤之语。
本正是“何处春阳不断肠”(唐无名氏《春阳曲》),触目生悲,词人才故意说断肠无处,亦犹东坡《临江仙》“归来欲断无肠”之意。
宋宁宗开禧年间下诏攻金,后因军事受挫,向金人求和。
杨皇后与史弥远等相结,杀害主张伐金的韩侂胄。
嘉定元年(1208)与金达成屈辱的“嘉定和议”。
莫愁湖诗句
有关莫愁湖的经典古诗句1.《夜泊莫愁湖》唐·杜牧夜泊莫愁湖,渚宫人尽望。
无事覩佳期,琴酒长如夜。
2.《莫愁》唐·李商隐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
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
3.《莫愁曲》唐·李贺草生龙坡下,鸦噪城堞头。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
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沈香楼。
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
莫负平生意,何名何莫愁。
4.《清平乐·莲开欲遍》宋·晏几道莲开欲遍。
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
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
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5.清·龚自珍《莫愁湖》。
莫愁湖畔别离时,郁郁离愁暮霭中。
平添了一桥水色,更添了一舸竹风。
6.《马嵬》唐·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7.《莫愁歌》南北朝·萧衍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8.《莫愁曲》唐·徐凝玳瑁床头刺战袍,碧纱窗外叶骚骚。
若为教作辽西梦,月冷如丁风似刀。
9.《杏花天(赋莫愁)》宋·周密瑞云盘翠侵妆额。
眉柳嫩、不禁愁积。
返魂谁染东风笔。
写出郢中春色。
人去后、垂杨自碧。
歌舞梦、欲寻无迹。
愁随两桨江南北。
日暮石城风急。
10.《莫愁湖怀古》清·袁枚梧桐不系湖心树,云水悠悠接夕晖。
何处笙歌漫太古,浏阳河上赛秦丝。
11.《石城》唐·郑谷石城昔为莫愁乡,莫愁魂散石城荒。
江人依旧棹舴艋,江岸还飞双鸳鸯。
帆去帆来风浩渺,花开花落春悲凉。
烟浓草远望不尽,千古汉阳闲夕阳。
「课内外对比」周密《杏花天-赋莫愁》和杜甫《蜀相》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广东3月联考)
(广东省2023届高三年级3月份大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9分)
杏花天·赋莫愁①
周密②
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
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
人去后、垂杨自碧。
歌舞梦、欲寻无迹。
愁随两桨③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
[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人,名莫愁,聪明美丽,能歌善舞,楚顷襄王把她召进宫中做了歌舞侍姬。
②周密:南宋文学家,宋亡后隐居不仕。
③两桨:出自古歌谣《石城乐》中“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瑞云盘翠侵妆额”三句描写了莫愁女的发式特点以及眉梢上郁积着的忧愁。
B.“返魂”二句用典,化用屈原的《招魂》,以期待有人能将她招回到故国。
C.最后写江南江北的哀愁、日暮风急中的石城,透露出词人羁旅行役之感。
D.整首词笔触清丽,情感深挚,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楚感慨,实属上乘之作。
16.词中“垂杨自碧”和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5.C【解析】“透露出词人羁旅行役之感”错误,这里应是“抒发了国家垂亡之感”。
16.①两个“自”字都含有春色依旧而无人欣赏之意,都包含了作者一种无奈的情感。
②“垂杨自碧”是写尽管绿杨依旧,但人事全非,表面是对莫愁女一个人的怀念,实则抒发了词人对时事的哀叹和国家垂亡之感。
③“映阶碧草自春色”,表面上也是在写碧草无人赏玩,实则是写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蜀相诸葛亮的痛惜。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
杏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杏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杏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杏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杏花宋朝王安石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
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杏花》译文拦水的石坝跨过空旷的水面,茅屋就坐落在溪水清明的小溪旁。
俯看娇艳富丽的杏花,并不觉得花儿胜过水中的倒影。
巧笑嫣然如同景阳宫的妃嫔,含笑落进宫井之中。
水面涟漪,将水中佳人的容颜妆饰弄得残破难整,让人惆怅不已。
《杏花》注释石梁:石头堆成的拦水坝,用来捕鱼等。
清炯(jiǒng):清明,指阳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
娇饶:即娇娆。
娇艳富丽貌。
景阳妃:指南朝陈后主的嫔妃张丽华、孔贵嫔等。
史载,隋军入台城。
后主避之,与张丽华、孔贵嫔俱入景阳宫井中。
隋军窥井而呼,后主不应。
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
及出,乃与张丽华、孔贵嫔同乘而上。
怊怅(chāochàng):惆怅。
残妆:被损坏了的化妆。
《杏花》赏析此诗前半首写花影,突出水中的花影之美胜于花的自身;后半首由水中花影,联想及南朝陈后主及贵妃张丽华国破人亡的境遇。
此诗艺术构思的独到之处在于,不直接描摹杏花本身的娇美艳丽,而全用比喻手法烘托,展现她在水中娇娆的倒影。
首联石桥跨过了空旷的水面,茅屋正在清澈闪亮的溪水畔。
这里用了两个形容词:“空旷”“清炯”,都借指水面,是用了修辞中所谓借代的方法,以形象具体的特征代替抽象的概念,遂令诗意丰满,形象鲜明,如直说石梁渡河,茅屋临水,则兴味索然了。
颔联说俯看娇美艳丽的杏花,似乎并未觉得它本身比水中倒影更美,王安石很懂得水中之影的妙处。
寻绎其原委,水中之影自有一种清莹而缥缈的美感,严羽《沧浪诗话》状诗之无迹可求、透彻玲珑就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安石爱看水中之影,正是深知个中三味,意在追求一种空灵玄妙的韵味。
颈联以张、孔作比,说杏花在水中的倒影如含笑凝睇的美女,楚楚动人。
以花比美人是诗家常语,这里以美人喻花则觉新警。
念奴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念奴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念奴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念奴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南宋-姜夔《杏花天》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姜夔《杏花天》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词序中所说丁未,为公元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
白石于上年冬自汉阳随萧德藻乘船东下赴湖州,此年正月初一抵金陵,泊舟江上。
当夜有所梦,感而作《踏莎行·燕燕轻盈》词,次日又写了这首《杏花天影》。
原文:杏花天南宋-姜夔丙午之冬,发沔口。
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
北望惟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
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
算潮水、知人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翻译:绿丝低拂鸳鸯浦。
鸳鸯浦口,绿柳丝条低垂飘逸。
想桃叶、当时唤渡。
我想起桃叶,她曾呼唤小舟摆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杨柳又将含愁的柳眼送与春风,我正待扬帆上路。
倚兰桡,更少驻。
倚着木兰船桨,又泊舟稍作停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
金陵的道路,处处有莺歌燕舞。
算潮水、知人最苦。
我想那无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芳草长满汀洲,归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黄昏日暮。
更移舟,向甚处?重新移舟漂泊,何处是归宿?注释:杏花天影:此词句律,比《杏花天》多出“待去”、“日暮”两个短句,其上三字平仄亦小异,系依旧调作新腔,故名曰《杏花天影》。
沔口:汉沔本一水,汉入江处谓之沔口,即今湖北汉口。
金陵:古邑名。
今南京市的别称。
风日:风光。
清淑:清美,秀美。
挂席:挂帆。
容与:随水波起伏动荡的样子。
绿丝:柳丝。
鸳鸯浦:鸳鸯栖息的水滨。
比喻美色荟萃之所。
桃叶:晋王献之爱妾名。
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兰桡(ráo):小舟的美称。
少驻:短暂停留。
莺吟燕舞:莺啼如歌,燕飞若舞。
形容春光明媚,万物欢悦。
“潮水”句:引李益诗:“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这里指相思之苦。
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
杏花天影-和姚景之(杨玉衔作品)原文、翻译及注释
杏花天影·和姚景之
清代:杨玉衔
绿云膏沐无心理。
向谁诉、分飞恨事。
蘸香鸳被半床閒,醉里。
晓莺啼,惰未起。
伤春地。
花萦步绮。
又轮指、番风第几。
梦辽何处汉家营,失计。
纵封侯,也后悔。
译文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
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
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
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
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
谁知道明年在哪里?慢慢地在等待黄鹤楼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
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
抬头低头的人间,悲伤怎样受到限制,团圆跟原来一样。
注释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
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关于作者。
杏花天杏花翻译
杏花天杏花翻译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杏花天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学形式。
它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词,以描绘杏花开放的时节为背景,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从杏花天的背景、翻译、意象解读、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瑰宝。
一、杏花天的背景介绍杏花天,又名《杏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著名词牌。
据史书记载,杜牧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曾任襄阳尉,在此期间创作了许多描绘杏花美景的诗词。
杏花天一词因此而得名,并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二、杏花天的诗词翻译以下是杏花天的原文及白话文翻译:原文:杏花飘洒在春天的街头,淡雅的芳香弥漫在空气里。
红粉佳人倚栏眺望,愁眉不展,思绪万千。
白话文翻译:春天的街道上,杏花纷纷扬扬,清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美丽的女子倚着栏杆远望,满怀愁绪,心绪不宁。
三、杏花天诗词中意象的解读1.杏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美好、纯洁和希望。
在诗中,杏花飘洒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引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春色:代表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寓意着生活多姿多彩,充满希望。
3.栏杆:既是实写,又是虚写。
实写佳人倚栏眺望的场景;虚写诗人心中无尽的愁绪,寓意着思念之情。
4.愁眉不展:形象地描绘了红粉佳人因思念心上人而心事重重、郁郁寡欢的心情。
四、杏花天诗词的审美价值1.形式美:杏花天的词牌独特,结构严谨,押韵和谐,给人以优美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2.意象美: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杏花、红粉佳人、栏杆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3.情感美: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杏花,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心中人的思念之情。
五、结论:杏花天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技巧杏花天这一词牌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心中人的思念。
在翻译杏花天诗词时,应注重保留原文的意象美、情感美和形式美,同时要符合目标语言的审美习惯,使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杏花天 吴绡 译文
杏花天吴绡译文
《杏花天·今年一倍春光早》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
今年一倍春光早。
燕子话,杏园消耗。
马啼踏遍青青草。
惹袖东风偏好。
贺太厦、羡伊飞绕。
对美景、欢情多少。
宵来惊蛰雷声报。
满眼曲江花笑。
译文:
今年的春光,早早地来到。
燕子叽叽喳喳,在杏花园中消耗打发时间。
马儿啼鸣,载着游人,踏遍青青草地。
春风偏偏喜欢吹起我的衣袖。
庆贺大厦落成、羡慕春光围绕。
对着良辰美景、欢乐心情,知有多少。
夜晚来临,雷声轰隆,来报惊蛰节气。
满眼望去,尽是曲江之畔,百花在春风中微笑。
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原文译文赏析
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原文|译文|赏析《青杏儿·风雨替花愁》是金代文学家赵秉文所写的一首游春词。
与古代众多的惜春词相比,该词写法流利自然,宛似天成,别有一番清新的韵味。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青杏儿·风雨替花愁》原文元代:赵秉文风雨替花愁。
风雨罢,花也应休。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
拣溪山好处追游。
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译文及注释译文不必替花儿忧愁她经受风吹雨打,风雨停歇时,也是花儿应当凋落的时候。
劝君不要吝惜花前醉饮,人生难得如此痛饮。
今年花谢了,明年花谢了,人就是在这一次次花谢中,白了头发。
趁着有兴致,喝它两三杯。
选一处绿水青山美如画的地方,好好地去游览一番吧!只要是身边有酒心中无事,管它有花也好,无花也好,管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就应该痛痛快快畅游。
注释青杏儿:词牌名,即“摊破南乡子”,又名“似娘儿”、“庆灵椿”,因赵秉文有此词而得名“闲闲令”。
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风雨替花愁:即“替花愁风雨”的倒装。
休:凋落瓯(ōu):杯。
追游:追寻景色游赏教:使、令。
赏析古代诗词中,以“游春”、“咏春”为主题的作品何止千百篇,但内容大多不外乎“伤春”、“怅春”。
赵秉文的这首《青杏儿》不与前人雷同,风格清新,语句明白如话,本色天然。
上片首句:“风雨替花愁”,语句凝炼,一个“替”字,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花的关切之情。
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娇嫩的花儿必将遭受风雨的摧残。
多情的词人不免“替”花儿深深地担忧。
“风雨罢,花也应休”,想来当肆虐的狂风暴雨过后,遍地残红,花期也该成为过去了吧。
花开又花落,不由人不惜花,而那多情善感的赏花人、惜花人,也就在这花飞花谢、春去春来中白了少年头。
所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光如流水,莫负春光啊,这也是“劝君莫惜花前醉”的缘故。
词的上片写至此处,词人表达了几许怅惘悲伤之感。
然而,词人却不想用更多的悲凉、迟暮感来感染读者。
姜夔《杏花天》宋词赏析
姜夔《杏花天》宋词赏析姜夔《杏花天》宋词赏析【年代】:宋【作者】:姜夔——《杏花天影》【内容】: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作者】: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
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
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
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
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
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
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
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
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
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
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
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
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
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注释】: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
杏花天吴绡赏析
杏花天吴绡赏析
杏花天是一首古典诗歌,姚合所作,唐代文学家秦观有诗云:“杏花天,姚合著,再现古时节,劝世令不遗”。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杏花天的完整诗歌,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人的生活情况,把握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
诗歌以古称“春”(spring)为开头,诗人用杏花来形容春天的来临,描绘了和谐美好、盛大隆重的场景,春天是杏花乐园般的景象:“绿岸百花攒。
牡丹春风拂”。
可以看出,作者用精致、心态美丽的语言,把春天的景象呈现得栩栩如生,能够将春天的气息传入读者心中。
接下来,诗人将诗歌的焦点转移到宫殿院落之中,竭力描绘宫殿的宏伟壮观,表现出皇宫的庄严和气势:“芳蕊霞光景,笙歌拂碧城”。
诗人用简洁精辟的语言,流畅把宫殿的美景展示出来,配以笙歌,将历史艺术的熏陶和对文明的热爱融合在一起。
最后,诗人将诗歌的结尾定格在“太阳初升”之上,将无限美好的景象洪流般地倾泄出来:“鸟语树带烟,天地分明时”。
文中的语言犹如激荡的海潮,将春暖花开、宫殿宏伟和太阳初升的美景一并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古代的文化传统的辉煌与完美的人文精神。
总之,杏花天贯穿着浪漫雅致、优美绝美的文字,配置出一派杏花天堂般的美景,把春日怡人、宫殿宏伟和太阳初升的美景一并展现出来,让人不禁赞叹古人智慧与美学的高度。
杏花天吴绡赏析
杏花天吴绡赏析
《杏花天》是晚唐诗人李白的一首短诗,充分展示了诗人独特的
情感与文学思想。
通过对这首诗的析解,可以让我们对这位传奇诗人
有更深入的认识。
诗中,诗人把杏花与天空比作,把自己的心情与杏花天似乎有着
某种共鸣,而自然春景又把他带入了一种柔软温柔的思想境界:“泓
然彩霞满,锦里翠花香”。
在充满着诗意与气势的意象中,诗人被杏
花的春雨湿透,却依然不敢放弃对春雨的渴望,此涵养的正是一种沉稳、尊严的内心精神。
再及吴绡赏析:他将诗中的杏花比作“生活的模范”,以它来抒
发自己的情怀和思想,揭示出自身的灵魂,表达着其情真意切的呼唤。
他认为,诗人是想要通过杏花的思想,表达自己对美好和积极的向往,希望能够永恒不变,而不屈服于世俗落寞的微尘中,从而实现自我深
处的梦想。
综上所述,《杏花天》是诗人李白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首诗被
大家广泛传诵,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凝聚的情怀和思想,他受杏花的
感染,在安宁之上追求着自我,用礼貌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温润的情感,令人动容。
杏花天吴绡赏析
杏花天吴绡赏析
《杏花天》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作,以它的柔美优雅的声音
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赞赏。
这首诗发端于感慨和赞叹:杏花盛开,天空
蔚为五彩,景色宜人,引得作者流连忘返,不厌其烦地欣赏着这种别
样的美景。
“新春不曾有,此物何太奇?”这里“新春”一词凸显出
李白对这一特殊季节的深切感受。
接着,李白又赞美了春季的风景,“翠气夹古廊,红烛落玉阶”,在他的诗里,无论是对杏花遍地的激动,还是对翠绿的垂柳,以及红
烛照玉舫的幽雅,都表达得惊心动魄,充满着芳草萋萋的芬芳,携来
真挚的情感体验,令人心旷神怡。
随后的三句诗,是李白对杏花的千般期盼和憧憬,“如此凉爽妍,何处攀折枝?”用此句表达对杏花瑰丽绝伦的不舍,并向她许下心愿:“唯愿九月天,不散杏花枝”,希望杏花可以长伴自己,直到天荒地老。
新意全涌现在这三句话里:一个不舍,一个祝愿,一个长期心系。
整首诗线索主要是杏花开放在新春之际,它所赐予的精神景象以
及李白对于长期与杏花共存的期望。
尤其是最后一句“唯愿九月天,
不散杏花枝”意境深沉,在李白的诗里,柔情似水、诗情画意,更加
添加了诗句的活力,不仅丰富了杏花天的意象,也折射出李白喜欢杏花,长期与杏花共守的真情况景。
杏花天影诗歌鉴赏
杏花天影诗歌鉴赏杏花天影诗歌鉴赏杏花天影姜夔丙午之冬,发沔口①。
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
北望淮楚,风月清淑②,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来源:学。
科。
网]绿丝低拂鸳鸯浦。
想桃叶、当时唤渡③。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
算潮水、知人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注:①沔口:今湖北汉口。
②清淑:晴和。
③桃叶:晋代王献之的爱妾。
王献之曾于渡口作歌一首赠桃叶,桃叶亦作歌回赠。
后人因此称此渡口为桃叶渡。
下片写离情愁苦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就其一种手法作简要分析。
①运用了反衬,如“金陵路、莺吟燕舞”,以秦淮莺燕之乐景反衬作者离索怀人之悲情;②拟人,“算潮水、知人最苦”,将潮水人格化,潮声呜咽,好像与自己交流心声,最能理解作者的愁苦,托喻微妙,感慨亦深;③心理描写,“满汀芳草”以下写江中小洲,芳草萋萋,移舟寻宿,却不知到底何处能泊,内心生起何处是人生归宿的茫然慨叹。
【赏析】此词为羁旅怀思合肥恋人之作。
上片写景思人。
词人以“鸳鸯”引发出“想桃叶”的绮思:借桃叶隐喻合肥恋人,包含了往日幽约和无限情思。
“又将愁眼与春风”句暗寓了情人眼望春风,对词人温馨情爱的期盼和追求。
词人触景生情,独倚兰桡,流连不舍。
下片写离情愁苦。
“金陵路”三句以“莺吟燕舞”,象征金陵秦淮河畔歌妓舞女的轻歌妙舞,暗示出合肥恋人的'身份,故目注秦淮,而心向“淮楚”,以秦淮莺燕之乐景反衬作者离索怀人之悲情。
谁知我相思情苦呢?小舟泛波,算来只有“潮水”最理解我之相思最苦。
因为它一路推波荡舟,伴随词人孤舟寂寞。
“满汀”三句写目望金陵秦淮河入长江处的白鹭洲长满绿草,隐喻词人烟波日暮,羁旅未归而愁如芳草的伤感,遂发出“移舟”漂泊,何处是人生归宿的茫然失落之慨叹,颇有悲楚难抑,低回不尽之致。
杏花天杏花翻译
杏花天杏花翻译摘要:1.杏花天的背景和意义2.杏花天的翻译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3.杏花天的艺术价值和影响正文:杏花天,又称《杏花天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境赢得了世人的喜爱。
同时,杏花天也在文化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杏花天的翻译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杏花天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通过描绘杏花盛开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杏花天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其中,英文版的杏花天在海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杏花天的翻译不仅传递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美诗句,还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不仅如此,杏花天的翻译还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对于增进中外友谊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杏花天的艺术价值和影响杏花天作为一首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诗,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诗句,展现了古代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杏花天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其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诗句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杏花天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后来的诗人和文学家都受到了杏花天的启发,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此外,杏花天还对中国古代绘画、音乐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之,杏花天作为一首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诗,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在文化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杏花天·赋莫愁翻译赏析
《杏花天·赋莫愁》作者为宋朝诗人周密。
其古诗全文如下:瑞云盘翠侵妆额。
眉柳嫩、不禁愁积。
返魂谁染东风笔。
写出郢中春色。
人去后、垂杨自碧。
歌舞梦、欲寻无迹。
愁随两桨江南北。
日暮石城风急。
【前言】《杏花天·赋莫愁》是首咏莫愁女的小令,不是单纯怀古,同时也抒发了词人对当时时事的哀叹。
莫愁女的故事,出自《旧唐书·音乐志》:“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注释】①瑞云:指女子头发。
②翠:翠翘,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形状象翠鸟尾上的长羽。
③两桨:古歌谣《石城乐》:“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④莫:通“暮”,日西下将晚。
【翻译】无。
【赏析】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石城”在竟陵,今湖北钟祥县,县西有莫愁村,自从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把“石城”当作“石头城”,这样莫愁女就成了金陵(今南京)的故事了。
另外还有一个洛阳莫愁,梁武帝歌云:“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十五嫁与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从这首小令中的“郢中春色”来看,这里的莫愁是指《旧唐书》所说的湖北钟祥的莫愁女。
小令的开头:“瑞云盘翠”三句,描写莫愁女的姿态。
“瑞云盘翠”指发式。
这位头发笼罩到额边的少女,眉梢上充满着郁积的忧愁。
“返魂”二句,用《楚辞·招魂》的典故。
《招魂》结尾云:“湛湛江水兮上有枫,自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招魂》是屈原招怀王之魂。
过去王逸
认为是宋玉之作,不足为信。
“郢中”,郢为楚国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市。
现在的钟祥与江陵为邻县,在江陵之北,属占郢中之地。
这是说,莫愁女已经死了,有谁能写出《招魂》的诗篇,把她招回到故国来呢?这里不是单纯地赋莫愁,而寓有对宋室垂亡的哀伤。
下片更明显地道出了物是人非,愁绪满怀,抒发了对时事的慨叹。
“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
”这里不是对某一个人的怀念,在词人的眼中,同样一个莫愁,尽管绿杨依旧,而人事全非。
接着发出了更深的感叹:“歌舞梦、欲寻无迹。
愁随两桨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
”昔日的繁华已找不到踪迹了。
带来的是江南江北的哀愁,夕阳中的石城,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这里比较明显地抒发了国家垂亡之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