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6.出水芙蓉-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6.出水芙蓉-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6.出水芙蓉-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绘画中的线描并在实践中运用•能够使用水彩色彩进行简单的调色和染色•熟悉纹样的构成,并在作品中加以运用•了解并理解出水芙蓉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教学重点•学习使用线描技法•学习水彩画调色和染色技巧•学习纹样构成的基本知识教学准备•出水芙蓉作品图片/幻灯片•学生需要用到的绘图纸、彩色笔、铅笔、水彩颜料和画刷等绘画工具•教师需要准备黑板或幻灯片等辅助教学工具教学步骤一、出水芙蓉简介讲解出水芙蓉的基本概念和来源,并且向学生展示几幅出水芙蓉的作品,介绍出水芙蓉的生长环境和美学价值。

这里可以结合图片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出水芙蓉的外观和特点。

二、线描技法讲解讲解线描技法的基本知识,包括线的类型、线的粗细、细节处理等方面。

告诉学生在本次绘画中需要注意的线描技法,这对于学生绘制出水芙蓉的轮廓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使用铅笔进行初步绘制在白纸上使用铅笔勾画出出水芙蓉的轮廓,并适当描绘出花朵的细节。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演示一下,让学生跟随着画一遍,在绘制中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和指导。

四、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讲解色彩的原理,包括基本色、次要色以及相邻和互补的颜色,让学生了解各种颜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搭配和运用。

五、水彩画的调色和染色向学生介绍水彩画的调色和染色技巧,例如如何将几种颜色混合起来,并且在绘画中运用对比色让绘画更为生动。

带领学生在出水芙蓉的花瓣上进行轻松的染色实践。

六、加入纹样构成讲解花纹构成的基本原理,例如一些基本的图形和纹样的结构,指导学生将纹样运用到出水芙蓉的花瓣和叶子上。

七、细节处理根据需要做一些细节处理,使用颜料和颜料笔来增强绘画的质感和细节感,如阴影、高光等。

八、完成作品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出水芙蓉作品。

教师在评价作品时可以考虑创意性、色彩搭配和技法运用等因素。

可以将学生绘制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和分享,此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在课后将学生绘画的作品进行评分,并且对学生在这次绘画中的表现和学习进行评价。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齐白石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介绍和分析齐白石的作品,使学生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教材第32-33页有齐白石的两幅作品以及生平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体验画家的人格及艺术的魅力。

第34页介绍齐白石的代表作《虾》、《蛙声十里出山泉》,通过个案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加强体验,加深理解大师艺术的内涵,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

第35页安排了齐白石的其他作品,包括篆刻作品,以及与徐悲鸿相交的故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安排与齐白石同时代的画家作品的欣赏或与第一单元《走进美术》进行比较、拓展,让学生更有深度地理解齐白石艺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案一中,强调了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采用造型表现的方法,让学生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进行直观比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方案二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新课内容的链接。

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在于此次课程改革虽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给予的材料上,遵循欣赏课的学习程序,结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齐白石作品内涵的理解,以达到欣赏课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课前准备:(学生) 中国画作画工具(教师) 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迎接新的一年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迎接新年为契机,通过展示中国南北方过年时的图片,将学生带入过新年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在此学习情境中引出学生自己来布置教室,迎接新年的到来。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阐述国内外及世界各地的迎新年场景,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并向学生征集过新年的教室布置方案。

然后选出具体方案,以分配任务的形式交给各个小组做准备(教材设计了两种方案,教师可根据本地特点自由选择),小组完成各种作品后布置教室,布置时有相应的审美原则进行指导。

最后进行庆祝活动,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教育理念,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境的关系,把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

同时使教师在教学时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与体验。

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事先规划一个美术活动的能力,学习简单的分工协作。

2.通过制作迎接新年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了解中西方过新年的各种传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同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了解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运用多种材料与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制作新年装饰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事前的规划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在创作中提高对生活物品与周边环境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习惯。

5.使学生在布置迎新年的活动中,掌握场景的色彩搭配及其他审美原则,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发现合作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任务型教学中各个小组的任务可以明确,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难点:学习事前规划的能力。

(注重教学的全面性,加强个别辅导,学生布置教室的审美原则要传达给学生。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

教案: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习不同视角的美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的所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艺术定义与基本技法1.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2.美术作品的构图和画面表现。

3.初步了解素描的基本技法。

第二单元:人物形象的构造1.认识人物形象的构造和表现方法。

2.掌握正面和侧面的头部构造。

3.学习绘画头部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第三单元:静物的构造1.了解静物的构造和表现方法。

2.掌握绘画静物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运用阴影和光影的表现手法。

第四单元:建筑的构造与表现1.认识建筑的构造和表现方法。

2.掌握绘画建筑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运用透视和比例的原理。

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材和教具。

2.教学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艺术作品和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3.教学内容展示和讲解: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进行相应的展示和讲解。

4.学生练习和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练习和实践活动。

5.教师点评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技巧和创作能力。

6.课堂总结: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并提出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和作品展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包括观察力、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艺术作品的展示和解读。

2.利用实物与图片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构图和表现。

3.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资源:1.教材: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

2.图片和实物:用于课堂展示和实践活动。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艺术作品和教学辅助。

教学延伸:1.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与他人分享。

3.引导学生参观美术馆和展览,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4.生活中的纹样-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4.生活中的纹样-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4.生活中的纹样-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纹样类型,包括几何图形、植物图案和动物形象等;2.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设计;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美感;4.提高学生手工技能和创造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活中纹样的观察,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设计;2.教学难点:如何使用传统纹样来设计新的纹样。

3.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纹样类型;2.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设计;3.练习使用传统纹样来设计新的纹样;4.创作自己的纹样作品。

(2)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纹样类型;2.讲解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设计,并带领学生学习;3.引导学生通过仿照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设计,来创作自己的纹样作品;4.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纹样类型。

让学生问自己:哪些是简单的纹样,哪些是复杂的纹样?哪些纹样是常见的,哪些纹样是罕见的?(2)传统文化中纹样的介绍(20分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纹样。

包括传统建筑物上的纹样设计、汉字中的纹样设计、传统服装上的纹样设计等。

(3)学习仿照传统文化纹样设计(30分钟)1.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一些传统文化纹样,例如:蟠龙、长城、牡丹花、荷花等;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纹样进行描绘;3.学生设计自己的纹样图案。

(4)创作并展示自己的纹样设计作品(40分钟)1.学生自由创作设计,使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创作自己的纹样作品;2.学生在卡纸或者纸上用彩笔绘制设计的纹样;3.学生课后完成自己的作品或者展示自己的作品。

5.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观察到生活中常见的纹样类型;2.是否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设计;3.是否能够仿制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设计;4.是否能够创作出自己的纹样图案;5.学生的作品是否美观。

本课程开启了学生们对美学的探索之旅,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纹样的一些常见类型,并且学生们学会了设计自己的纹样作品。

1.走进美术-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走进美术-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走进美术-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绘画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画线、填色、表现深度的基本技法;3.学会用特定的语言表达艺术作品的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分析、抽象、综合等认知能力;2.培养学生对事物审美能力的认知和表达;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道德情感的敏感性;2.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3.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和表现能力;2.增强学生对绘画的理解和认知;3.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与表达;2.绘画技巧运用与创意产生。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绘画概念1.介绍绘画的定义和分类;2.谈论中西方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3.展现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比较。

第二课临摹绘画1.讲解几何常识和简单线条练习;2.练习人物、静物、动物等细节描绘;3.完成一幅临摹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

第三课色彩和构图1.介绍主要色彩和色彩搭配原则;2.讲解构图的基础知识和构图的艺术效果;3.完成一幅色彩和构图结合的创作作品。

第四课专题探究1.通过选定主题和素材开始进行既定的绘画创作;2.引导学生意识到选择素材的重要性和某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课展示和分享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就作品的构成、元素、色彩和意义等方面做出解释;2.学生就自己作品的不足和需要提高之处展开讨论。

3.学生相互赏析和分享成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讲解法和引导法;2.观察法、实践法和比较法;3.集体授课、小组合作和个人创作;4.互评和自评。

五、教学评估评价方式1.出版刊物、展览会和活动等相关实物的认可;2.学生的口头赞扬、书面表扬及自我满意和欣赏;3.通过学生的课堂平时表现和创作成果进行评估。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走进美术》教案1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走进美术》教案1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走进美术》教案1浙美版走进美术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及艺术特点。

2、通过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知识,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学情分析美术作品是基于人们对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是人们对生活及事物的原始感受的一种载体,是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

本课的内容就是从这种基本观念入手,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是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是如何形成的。

在这一点上。

教材中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家作品,同时也特点明显、种类相对完整的优秀作品。

选择主流美术题材作品,进行文化引导和心理建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表达能力。

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扩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美术不同门类及特点。

难点:掌握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及艺术特点2、通过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知识,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1.2学时重点重点:了解美术不同门类及特点。

4.1.3学时难点难点:掌握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4.1.4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纸杯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作品、纸、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空白纸杯。

教学过程1、问题导入,一张纸能做什么,请你用行动告诉我。

学生用手中的空白纸动手操作。

学生完成美术作品。

教师:你们觉得哪些是美术作品?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观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

2、对比油画《父亲》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找找在题材、造型方式、工具材料有哪些相同点还有异同点。

学生发言。

教师归纳小结:不论是绘画创作还是其他的美术形式,是作者与他人进行艺术信息交流的工具。

学生完成表格,教师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决定了绘画的形式?引出其他工具材料及美术形式。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鸟语花香》教学设计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鸟语花香》教学设计

《鸟语花香》教学设计教案名称: 鸟语花香科目:美术教学对象:初中七年级所用教材版本: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鸟语花香》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本课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花鸟是我国民族绘画的经典,属于国画,历史悠久。

在本课中涉及到很多中国画的欣赏,这对中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在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体验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学情分析:初中的学生对美术技能、技法的掌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对中国画的作品欣赏十分感兴趣,因此学生对本课有很大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但对本课中笔墨技法的运用以及各种笔墨效果的掌握是很难的,故本课的关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以及笔墨的运用。

设计思路: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教学从“鸟语花香”这个问题着手展开。

并让学生初步欣赏中国画的作品,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以及笔墨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同的笔墨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画通过对中国花鸟的学习,初步掌握笔墨的运用及花鸟画的技法。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观察荷花及花鸟的画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笔墨运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笔墨的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的学习通过笔墨的运用创造鸟语花香的世界,丰富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以及审美的眼光,提高艺术感知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文化。

教学重点:欣赏历代花鸟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以及笔墨的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笔墨技法及花鸟画法。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的。

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感染、暗示、激励等作用。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出水芙蓉教学目标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及结构特点。

学习线描荷花的方法,掌握不同工具的涂色技巧。

通过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

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重点难点熟练掌握线描荷花的技巧教学过程1学时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出水芙蓉导入新老师:同学们来猜猜这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同学们有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同学:荷花老师:嗯,回答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荷花的图片,欣赏一下荷花吧。

荷花是不是很美呀?同学:是的。

老师:荷花很美,长在水中,人们称它花中仙子,犹如出了水的芙蓉花,非常漂亮,但它美在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

引出课题:展示幻灯片出水芙蓉二、授、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等。

生于沼泽、池塘中。

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

坚果椭圆形,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所以要爱护环境,保护植物。

荷叶-----荷叶因“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来表示和谐、美满、富裕等的象征意义。

荷花有四美:1.外观清秀,花香四溢;2美在实用,从叶到茎,从花到果,都是很好的药材;3、.美在诗情画意,很多诗人都以荷花的美作诗,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4、美在品质,荷花具有骄阳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教师介绍荷花的结构荷花的结构接下来看看荷花的结构:荷叶、荷梗、花瓣、莲蓬。

、刚刚大家都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小资料,初步掌握了荷花的结构,现在如何去画荷花呢:就是咱们这节课学习目标。

表现荷花的方式有很多种,课本上是采用中国工笔画的白描形式勾画荷花,今天由于中国画需要特殊的绘画工具和专业的教室,所以咱们今天不采用中国画的绘画形式,老师教你们有另外一种绘画形式,同学们任然能表现荷花的美和气质。

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课:认识美术教学内容1. 介绍美术的定义和分类。

2. 分享一些著名艺术家和作品。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步骤1. 引入美术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美术的理解。

2. 介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3. 给学生提供一些欣赏艺术作品的指导问题,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介绍。

教学资源1. 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作品的展示板。

第二课:绘画基础教学内容1. 介绍绘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 研究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练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和自然物体。

教学目标1. 熟悉绘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能够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和自然物体。

教学步骤1. 介绍绘画所需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并展示它们的用途。

2. 演示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例如如何使用画笔和调色板。

3. 练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和自然物体,如圆形、正方形、花等。

4.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资源1. 画纸和画笔。

2. 调色板和颜料。

3. 绘画作品的示例图片。

第三课:手工制作教学内容1.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 研究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 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教学步骤1. 介绍手工制作所需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并展示它们的用途。

2. 演示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等。

3.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如手工卡片或折纸动物。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徒手画校园一、教学分析:美术学科应该从人的发展出发,教给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还应该有一种延续性、生发性的基本运用。

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

它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表达中,增强美术学习的信心与乐趣,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徒手画的“基本技能”、徒手画的“基本运用”。

从介绍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到绘制的方法,从线条的表现到形体的概括,再从表现空间的透视知识到室外写生,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单元。

教材中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几张典型的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形式的不同之处,以及认识徒手画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得出徒手画的概念与功能等“基本知识”。

教材还通过“用各种线条和花纹表达不同的内容”以及用基本形来概括描绘不同的形状,通过“线”和“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画徒手画的“基本技能”。

最后,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就是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了。

另外,本课教材以问题为纽带,尽量适应学生主动发问、探索、实践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

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

3.了解徒手画中表现空间的方式,掌握初步的透视知识,能运用简单的透视表现空间深度。

4.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

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

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

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课前课后做一些相关文字、图片的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

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全套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1 美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1.2 美术的基本技巧教授绘画、雕塑、设计等基本技巧。

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的绘画和制作方法。

第二章:中国传统美术2.1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教授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2.2 中国画的欣赏与创作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的中国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让学生通过实践,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中国画作品。

第三章:西方美术简史3.1 西方美术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西方美术的起源、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不期的特点。

引导学生欣赏不期的代表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2 西方现代美术概览让学生了解20世纪以来的西方现代美术流派和代表人物。

引导学生欣赏现代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术4.1 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美术在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时尚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2 美术与自我表达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让学生通过实践,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第五章:美术欣赏与批评5.1 美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形式分析、内容解读等。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5.2 美术批评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美术批评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引导学生运用批评的眼光分析美术作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第六章:色彩与造型6.1 色彩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分类、三原色、色彩混合等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色彩搭配和运用。

6.2 造型的基本元素教授点、线、面、体等造型元素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造型元素进行创意表达。

第七章:绘画技法与创作7.1 素描基础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定义、工具和基本技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3课时)

板报设计一、教学分析:(1)本课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第14 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作用、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平面设计,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

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

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

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版面编排方法。

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2)本单元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美术字以及刊头设计和标题编排,为第二、三课时的练习铺垫;第二课时,完成版面编排,以及铅笔底稿;第三课时,完成色彩稿。

注重直观性教学,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板报。

难点:设计出来的板报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课前准备:(学生) 颜料、铅笔、尺(教师) 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师生讨论:大家所熟悉的报纸的内容、排版、栏目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等。

点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张大家所熟悉的报纸,那么有谁知道报纸具备哪些内容,怎样才算一份好报纸?它应有哪些条件?生:内容、排版、文字、图形、色彩等,美观和谐……(2)要完成一幅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9.迎新年-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9.迎新年-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9.迎新年-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中国新年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2.学习与掌握春联和剪纸的基本制作方法。

3.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春联和剪纸作品。

教学内容1.春节的由来和文化意义。

2.春联的制作方法和基本要求。

3.剪纸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春联和剪纸的基本制作方法,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技巧。

2.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自己的春联和剪纸作品,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0分钟)1.提前准备好一些有关春节的图片和视频素材,让学生感受一下春节的氛围和文化。

2.讲解春节的由来和文化意义,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35分钟)1.讲解春联的制作方法和基本要求,如用词、字体、排版等方面的要求。

2.带领学生制作简单的春联,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帮助,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拓展(15分钟)1.给学生分配作业,要求学生练习书法,提高书写的技巧和美感。

2.带领学生设计自己的春联作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艺术才华。

第二课时导入(10分钟)1.回顾上节课讲解的春联制作方法和基本要求,带领学生自主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灵感,互相学习和借鉴。

学习(35分钟)1.回顾剪纸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带领学生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2.给学生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剪纸样式,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并进行自由创作。

拓展(15分钟)1.评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可以在班里进行展示和分享。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家中或学校展示,传递中国文化的魅力。

教学评价1.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多元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艺术才华。

2.学生在教学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3.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相互合作和分享的机会,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艺术交流能力。

美术教案浙美版初中

美术教案浙美版初中

美术教案浙美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感受设计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创意实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设计原理(如形式美、对比、统一等)。

3. 创意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生活用品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作品,如广告、包装、家居用品等,引导学生关注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设计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如视觉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原理,如形式美、对比、统一等。

三、欣赏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设计原理。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心得。

四、创意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意实践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生活用品进行设计。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设计主题和创意方向。

3.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设计创作。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各小组展示设计作品,分享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审美和实用性。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设计的魅力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对设计学习的期待。

3. 教师给出拓展学习建议,如关注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参加设计比赛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创意实践中的表现,如设计理念、创作手法等。

3. 学生对生活用品设计的审美和实用性的把握。

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经典设计作品、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产品等。

2. 视频素材:设计创作过程、设计理念阐述等。

3. 设计工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提高审美能力。

2. 在创意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充分表达设计理念。

7.鸟语花香-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7.鸟语花香-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鸟语花香-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材介绍教材名称《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内容简介该教材是为七年级学生所编写的美术课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线条、形状、色彩、光影、空间等基础美术知识,以及素描、水彩等具体的绘画技巧,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美术的魅力并得到提高。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包括3节课,每节课为40分钟。

第一节课课时内容1.导入:“画一幅描绘春天景色的作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新授:“如何用色彩描绘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色?”3.练习:“画一副用水彩描绘春天景色的画作。

”教学目标1.了解用色彩描绘春天景色的方法和技巧;2.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3.学会用水彩画描绘春天景色。

教学重点1.理解色彩的表达方式;2.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第二节课课时内容1.讲解:“什么是鸟语花香?如何用画作表达出来?”2.练习:“根据鸟语花香的特点,创作一幅表现春天生机的画作。

”教学目标1.了解鸟语花香的内涵和表现方式;2.能够用画作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3.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理解鸟语花香的特点;2.创作表现春天生机的画作。

第三节课课时内容1.导入:“在今天的课上,我们来看看如何用素描表现树枝上歇着的小鸟。

”2.新授:“学习用素描表现小鸟和树枝。

”3.练习:“用素描画出树枝上歇脚的小鸟。

”教学目标1.了解素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掌握用素描表现小鸟和树枝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耐心和细致的绘画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用素描表现小鸟和树枝的方法和技巧;2.培养耐心和细致的绘画习惯。

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如:色彩运用,创作表现,素描技巧等,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绘画技巧,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为学生将来的美术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于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对于美术绘画有了更好的认识和掌握。

希望能够继续发掘学生们的美术潜力,为他们的未来之路加油加油!。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一、总体思路:浙美版第1 3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初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7课,分为6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占有较大比重,欣赏除专题欣赏外,尚有较多的随堂教学内容分配在各课之中。

全册的单元及内容总体安排情况如下表:单元课序课题学习领域美术?人文内容课时时代新貌1 走进美术欣赏?评述美术门类·了解美术价值2 校园生活 2 徒手画校园造型?表现徒手画技法·绘画与设计的关系 3 人与社会 3 板报设计设计?应用字体、版面设计·设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3人与自然4 鸟语花香造型?表现花鸟画技法·了解中国画的传统4 创造天地 5 迎接新的一年综合?探索场景布置·与同学合作美化生活 3艺术瑰宝67齐白石毕加索欣赏?评述中西绘画·中外艺术大师的创作精神11二、教学方法: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

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呢?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拓展与评价-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拓展与评价-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拓展与评价——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次教学是针对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和目标:1.了解并理解素描的概念、素描的分类、素描的基本要素;2.学习并掌握测量、构图、明暗、质感等关键技巧;3.培养学生对于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的锻炼;4.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创作和艺术探索的热情。

二、教学流程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我们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流程和方法:1. 清晰明了的教学设计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会认真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案,清晰明了地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流程、教学目标等;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差异,作出相应的差异化教学策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

2. 强化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尽可能地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锻炼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此外,还会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素描的技巧和方法。

3. 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和研讨学习美术需要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和研讨活动,让学生在和同学的交流和讨论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吸取他人的优点和经验。

三、教学效果评价在教学结束后,我们会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评价工作:1. 学生成果评价我们会进行针对学生的成果评价,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素描技巧和方法,是否能够用艺术语言和图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否能够进行艺术创作,体现对素描知识和技术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反馈评价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我们会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便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

3. 教师自身评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需要对自己进行评估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活动。

四、总结在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流程、细致周到的教学评价和反思,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帮助学生掌握素描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探索热情,为学生的未来艺术发展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

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

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课前课后做一些相关文字、图片的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

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

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

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进行小组发言,说说雕塑艺术的调查情况。

1.由贴近学生的广告导入(如播一则麦当劳的电视广告),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在上学路上、在商场购物时,不知不觉地可获得许多信息。

由学生归纳出标志、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作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展示一组视觉传达设计的图片,通过识别,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3.通过学生对学习用品的选择,引导学生认识工业设计以及范围(包括家具、服装、纺织品和交通工具等设计)。

设计是指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造型、色彩、表面肌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符合实用和审美需要的产品。

4.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上介绍的艺术设计种类,还有哪些设计类别?5.一组综合所有艺术设计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分别属于哪类设计,以明确各自的特点,加深理解。

另外,让学生了解因艺术设计占据的空间状态不同,可分为平面、立体、空间等设计。

6.回到前面的电视广告,引出现代媒体设计。

7.复习两节课的内容,总结你认为美术应包括哪些种类。

美术: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8.布置课后内容: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方案二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教师)相关美术作品图片教学过程课前可以让学生从目录上了解一下这学期所学内容。

1.由学生收集的作品导入。

对不同种类的作品,教师可选择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简单归纳。

教学中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注重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对学科知识的运用。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归类,依据是什么?2.运用教材中的油画和中国画的比较来突出绘画的不同种类,并从使用的材料等角度来分类。

引导学生比较两幅画。

区分画种,把握各个画种的形式特点和艺术情感,是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重要方面。

让学生对作者的生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创作该作品,什么时候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介绍版画、水彩画。

先作简单的比较,再介绍版画、水彩画的各自分类。

4.雕塑。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所看到的雕塑,再引导他们区别不同的形式。

雕塑与环境、时代、人之间的紧密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室外雕塑已开始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休闲生活的新亮点。

5.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图片让学生辨别,也可结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强学生对画种特点的掌握。

6.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

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作品归类,由同学相互评价。

7.让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艺术设计品的图片(教师)相关效果图、实物教学过程1.由贴近学生生活的服装导入。

让学生谈谈对服装设计的认识,导出艺术设计。

2.出示一组包含所有类别的艺术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比较。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作品,使学生的思维灵活而更富创造性。

(1)视觉传达设计内容包括字体、标志、插图、编排广告、包装、展示等。

(2)工业设计内容包括家具、服装、纺织品和交通工具等。

(3)环境设计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室内、公共艺术等。

3.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电视广告,并导出现代媒体设计。

4.复习两节课的内容,总结美术的种类。

美术: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美术学科应该从人的发展出发,教给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还应该有一种延续性、生发性的基本运用。

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

它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表达中,增强美术学习的信心与乐趣,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徒手画的“基本技能”、徒手画的“基本运用”。

从介绍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到绘制的方法,从线条的表现到形体的概括,再从表现空间的透视知识到室外写生,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单元。

教材中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几张典型的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形式的不同之处,以及认识徒手画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得出徒手画的概念与功能等“基本知识”。

教材还通过“用各种线条和花纹表达不同的内容”以及用基本形来概括描绘不同的形状,通过“线”和“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画徒手画的“基本技能”。

最后,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就是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了。

另外,本课教材以问题为纽带,尽量适应学生主动发问、探索、实践的学习方式。

2.重点、难点。

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

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

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

3.了解徒手画中表现空间的方式,掌握初步的透视知识,能运用简单的透视表现空间深度。

4.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各种记号笔、彩色笔、画纸(教师)印刷的西藏地图、范作教学过程1.导入。

(1)从学校去就近一个书店的路线,分别要求学生用语言或画图的方式进行表达。

通过对比,得出徒手勾勒的线路图能更准确有效地进行表达。

(2)出示《藏地牛皮书》中的手绘地图设问:“从这张地图中你又能读取什么信息呢?”(3)将它和印刷的西藏区域地图进行比较,由学生讲述它们的异同之处,引出课题“徒手画”。

(4)用教材中《建筑设计示意图》、《速写》和常见的建筑画、风景画进行对比,让学生相互讨论,认识到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强调徒手画的交流表达的功能。

2.深入分析。

(1)以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埃及旅行笔记中的插图为例,让学生展开讨论:语言文字与画图在表达或记录时各具哪些优缺点?体会徒手绘制的插图对文字记录的图解功能。

(2)分析画家达·芬奇的挖壕机设计手稿。

这些徒手画的手稿能十分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示设计者的构思。

(3)分析设计家秋月繁的产品包装设计的草图。

(4)请学生讨论回答:徒手画在生活中的作用还有哪些?哪些场合也可以用徒手画示意?你曾经用徒手画表达过你的想法或意见吗?(5)欣赏各种职业、各种场合中的徒手画。

①说明产品的安装或使用方法的步骤图、说明图。

②记录动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图。

③科学家讲解深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示意图。

3.概括小结。

师生共同概括徒手画的特点:徒手画就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它易画易懂,工具比较简便,在许多场合中,徒手画都能在人们记录、说明、交流、表达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合作学习。

(1)让学生以徒手画的形式告诉同伴家到学校的路线。

(2)让学生用徒手画的形式告诉同伴一天的作息表。

(3)(游戏)猜成语,用手绘线条的形式“画”成语,如“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等等,同学之间相互猜(引导学生从“怎么画”转变到“画什么”上来)。

5.评价反馈。

学生评述:用几句话讲讲这节课的认识与收获。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勾线笔、画纸(教师)课件(不同节奏、旋律的音乐)、范作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

(1)线条是徒手画中最基本的元素,而线条的变化是非常丰富的。

(2)教师和学生一起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应和着音乐的节奏与韵律画出千变万化的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