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操作专业基础知识
水泥厂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
中控窑操作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我公司充气梁篦冷机余热回收的主要用途()、()、()。
2、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方式为()和(),传热方式为()为主。
3、篦式冷却机的篦床传动主要由()和()两种方式。
4、熟料中Cao经高温煅烧后一部分不能完全化合,而是以()形式存在,这种经高温煅烧后不能完全化合的Cao是熟料()不良的主要因至素。
5、旋窑生产用煤时,为了控制火焰的形状和高温带长度,要求煤具有较高的()和(),以用()为宜。
6、熟料急冷主要是防止()矿物在多晶转变中产生不利的晶体转变。
7、我公司篦冷机一段熟料料层一般控制在(),冷却机热回收效率能够达到()。
8、煤灰的掺入,会使熟料的饱和比(),硅率(),铝率()。
9、与传统的湿法、半干法水泥生产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具有()、()、()、()、()和()的方大保证体系。
10、旋风筒的作用主要是(),传热只完成()。
11、在故障停窑时,降温一定要控制好,一般都采用()保温,时间较长时,其降温的速率不要超过(),以免造成耐火材料的爆裂。
12、轮带滑移量是反映()与()的相对位移。
13、我公司燃烧器为()燃烧器,其中中心风的作用为()、()、()。
14、篦冷机的规格为(),篦床面积为()。
15、预热器采用高效低压损大锅壳结构的旋风筒,其目的为()、()、()、()。
16、预热器一般分为()预热器和()预热器。
17、影响物料在预热器旋风筒内预热的因素①()、②( )。
18、旋风筒的级数较多,预热器出口温度越(),即()越小。
19、一级旋风筒的最大目的是①()②()。
20、分解炉一般分为()分解炉和()分解炉。
21、饱和比的高低,反映了熟料中()含量的高低,也即生料中()含量的高低。
22、硅锌酸率的大小,反映了熟料中能形成()的多少,也即在煅烧时()的多少。
23、新型干法线均化链的组成()、()、()、()、()。
24、正常火焰的温度通过钴玻璃看到:最高温度处火焰发(),两边呈()。
窑操作员工艺基础知识
窑操作员工艺基础知识1. 1、影响预热器传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为()? [单选题] *A、停留时间、物料分散度、物料气流温度(正确答案)B、停留时间、分散度、撒料板位置C、停留时间、撒料板位置、三次风温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率值SM反映的是CaO被SiO2饱和的程度B、率值SM反映的是液相粘土的大小C、率值SM反映的是液相量的多少(正确答案)D、率值SM反映的是熟料后期强度的高低3. DCS的中文含义是集散控制系统完成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主要由()组成 [单选题] *中控、现场、电气室管理操作层、控制层、网络层(正确答案)工程师站、操作站、电气室4. 下述关于煤粉质量方面的说法不对的是 [单选题] *煤粉水分高,会降低火焰温度,延长火焰长度,因此入窑煤粉水份越低越好。
(正确答案)煤粉细度越细,其燃烧速度越快。
分解炉用煤质要求可比窑内煤质低些一般要求,窑和分解炉用煤质要相对稳定5. 热稳定性是耐火砖的()能力 [单选题] *抵搞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能力抵抗高温与荷重共同作用的能力抵抗急冷热的温度变化的能力(正确答案)6. 预热器系统漏风严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热耗增加;系统电耗上升;窑台产下降(正确答案)热耗不变;系统电耗上升;窑台产下降热耗增加,系统电耗不变,窑台产下降热耗增加,系统电耗不变,窑台产上升7. 下列对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高低影响窑内煅烧稳定,但只要f-CaO升重合格,就不影响出窑熟料强度。
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越高,窑内煅烧越稳定,产量也就越高。
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且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窑内煅烧才能稳定,产、质量也就越高(正确答案)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不受生料细度、比表面积影响,只要提高炉出口温度,就能达到预期目标8. 对于窑尾高温风要排风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窑尾高温风机排风量大于不能过大和过小,总体要与用煤、喂煤匹配,才能稳定工况,达到高产、低消耗的目的。
窑操作知识
窑操基础知识------------------------------------------------------------------摘要:一.熟料组成对烧成之effect.二.熟料形成.三.窑.四.烧成研究构想.五.生料组成对易烧性之影响.六.烧成性分析.一.熟料组成对烧成之effect.1.烧成条件:氧化气氛→黑色熟料(是) →黄色熟料(否)2.烧成影饷主要因素:原料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物理性质(颗粒大小,均匀度).3.窑operation, O2/CO, cooler 为第一阶段控制, 加减煤,加减料,窑KW, pyroclon 控制,clinker FL 控制之effect, SM,ZM,LSF 对烧成之effect.二.熟料形成.1.熟料开始的组成:分解石(CaCO3)石英(SiO2)黏土(SiO2 Al2O3 H2O)铁粉(Fe2O3)2.熟料形成之过程: 熟料形成期间可发生之反应以如下温度范围来概述之.200℃以下生料中游离水干燥100~400℃粘土中结晶水遗失400~900℃黏土分解成Al2O3+SiO2550~900℃生料→CaO+CO2>800℃CA固态反应>850℃aluminate(铝酸盐)>830℃C2S(至1200℃时,完全生成)烧成反应>1260℃出现液体(溶融物)━1450℃时液体含量达20~30%,视化学组成而定,SM↑液体含量高↑━1260℃烧成反应开始,料中主要含固体C2S,游离CaO及液体, 固体在液体中形成溶液,使扩散反应加速,C2S+CaO→C3S. C3S是水泥中的主要矿物.>1400℃液体组成,几乎生料中所有之Al2O3 +Fe2O3皆在液体中了,CaO 56%, SiO27%,Al2O3 23%, Fe2O3 14%. 冷却期间液体熔融物结晶成C3A及C4AF.3.烧成后的熟料矿物组成(具有水硬性)硅酸三钙C3S━3CaO·SiO2硅酸二钙C2S━2CaO·SiO2铝酸三钙C3A━3CaO·Al2O3铁铝酸四钙C4AF━4CaO·Al2O3·Fe2O3它们的生成量视温度,滞留时间,冷却速度而定.注:熟料的烧成温度熟料的烧成温度与熟料的矿物组成有关,计算公式如下:T(℃)=1300+4.15 C3S-3.74 C3A-12.64 C4AF三.窑.2.短窑脱酸度,应该保持90~95%,避免窑内废气温度过高造成进料室及C4下料筛结皮堵塞.脱酸度超标会造成窑内温度分布波动,引起结圈,结皮.而且,将缩短分解带长度,使过渡带长度过长,窑速上不去,形成懒火焰烧成,失去快速锻烧之优势,产量,品质无法达标.3.熟料中MgO为2%时,熟料烧成温度降50℃,熟料中碱及硫也会降低.>1260℃时,应该让绝大部份液相生成,以补快速锻烧.4.短窑采用快速锻烧,烧成带相对较短,火焰温度较高,但较短.故熟料粉形成温度要高,原料必须能‚吃火‛.5.RF(参考资料):(1).Labahn,otto. and B. Kohihaas cement Engineers′Handbook. Bauverlag Gmbh Wiesbaden and Berlin.4 th ed.1983.(2).H.F.W.Tsylor.Cement chemistry. Academil Prem Ltd.1990.(3).Peray,Kurt E.THE Rotary Cement Kiln, 2nd ed. Chemical Publishing1986N.F.6.影响预锻窑产量和品质的因素有许多,如:操作水平,原料及燃料品质,生料成份及预均化程度.生料LSF高,窑内物料松散,不易燃烧及结窑皮,熟料f-CaO高使须提高温度,降低窑速及产量.生料LSF低,窑内物料紧贴,易形成长厚窑皮,窑皮和结大球使窑的操作状态恶化.所以保持生料的均衡稳定是保持旋窑易燃烧平衡的关键.SM低的生料,熔剂性矿的总量增加,即物料的液体量增加,易造成窑内结圈结球,使窑内操作恶化,破坏热平衡.采用SM(2.50±0.10),ZM(1.50±0.10),LSF(91.5±1.0)之配料,稳定生料品质,降低标准偏差.SM高,使物料易燃性降低,因Al2O3+Fe2O3含量降低,不利CaO+SiO2燃结,但预锻窑中需热量少,而热量供应很充分,故可胜任熟料烧成.IM高,使液体黏度提高,但由于窑中火焰温度高,故也没有问题.LSF高,生料中碳酸盐矿物含量低,减少熟料的形成热,可降低热耗量.MgO在燃结温度下是一种助燃剂,使烧成反应易于进行,但含量过高易使烧成带结球.SO3来自原料及燃料,其在1000℃时形成SO2气体,并在窑系统中生成CaSO4,K2SO4,易在窑后段造成结圈及结料.Na2O及K2O对熟料品质及窑操作均有不良影响,它们在烧成带开始处挥发,随窑气飘到预热机底段,在900℃下凝结下来与SO2, CO2及氯反应,碱份循环易在窑内造成结料及结圈.氯来自原料及煤炭,氯也会在高温下挥发与碱份形成氯化碱在窑中循环,造成预热机底段及窑尾结圈.适合燃煤用的生料若突然改燃油时,会造成难烧,这是因为缺少煤灰中的Al2O3及Fe2O3助燃剂之故.四.烧成研究构想.1. (1).脱酸度一天一次,adj.煤量of pyrodon.(2).ono mlthod 一天一次, adj.窑operation.2. 配料方向:(1).确保入窑生料一致稳定.(2).熟料品质高,易燃性好,烧成带易结皮.(3).连续一致的入窑生料成份,是窑适当操作的最重要因素.五.生料组成对易烧性之影响.生料易烧性:生料在窑中转变成熟料之相对难易程度.可标示将生料烧成良好品质熟料所需之燃料量.生料易烧性视生料组成(生料化学成分、矿物性能和细度)而定,可用如下来表示:1.硅率系数(SM或AM).SM= SiO2 /( Al2O3+Fe2O3)硅率系数增加将使易烧性变差,因为Al2O3及Fe2O3含量使得CaO及SiO2可在较低温度下化合.名词定义易烧:生料须较少之燃料即可烧成熟料.难烧:生料须较多之燃料才可烧成熟料.2.铝率系数(IM).IM= Al2O3 / Fe2O3铝率系数越高,生料越难烧.当其它成份固定时,铝含量越高越容易烧,因铝可促进CaO及SiO2之‘反应速率’.熟料IM=1.4~1.6之间最佳,易烧性好,偏高时,会产生易烧性变差.3.石灰石饱和系数(LSF).LSF= CaO/(2.8SiO2+1.18Al2O3+0.65Fe2O3)熟料LSF在0.99以上时,将相当难烧,且即使升高窑温,熟料中游离石灰含量也舞法降低,反而会损失及窑皮及火砖.LSF在一般值时,窑温升高,熟料中F.L.降低,此时可从F.L. 含量来判断窑中temp是否适当,熟料F.L.以控制在0.8%较佳, 一般0.4~1.2%. LSF 0.90以下将使熟料F.L.偏太低.4.水硬系数(HM):目前不常用了.HM= CaO /(SiO2+Al2O3+Fe2O3)5.液体含量:熟料在1450℃烧成时将形成半液体状态,此熟料床粘稠外观是窑操作手观察烧成带时一项很重要的控制参数.液体%(1450℃)=3.0Al2O3+2.25Fe2O3+MgO+Na2O当量总碱份.或=1.13C3A+1.35C4AF+MgO+Na2O当量总碱份,其中MgO含量最高计至2%.熟料中液体含量通常介于25~27.5%之间,与温度成正比关系. 液体含量较高时,烧成带熟料床外观较粘,将使熟料较易烧成.注:F.L.Smidth公司多次优化的易烧性公式:fCaO/1400℃=[0.343(LSF-93)+2.74(AM-2.3)]+[0.83Q45+0.1C45+0.39R45]式中: fCaO/1400℃1400℃时煅烧30min后的游离CaO;Q45 >45μm的粗颗粒石英;C45>45μm的粗颗粒石灰石;R45>45μm的其它酸性不溶矿物(长石等);六.烧成性分析.1.生料成份之改变对窑操作有很大的影响,故窑操作手应预先掌握入窑的生料之成份变化情况,如Ⅰ型生料改换成Ⅱ型生料.2.入窑生料之粒度分布状况应尽量均一,减少变化.尤其粗颗粒的生料对烧成性及窑操作稳定性有很大影响.*.Kuehls烧成指数(BI)= C3S/ (C4AF+C3A)值越高表示越难烧.*.Peray烧成参数(BF)=100(LSF)+10(SM)-3(MgO+Na2O当量总碱份).值越高表示越难烧.*.经验烧成参数(BF)=x(LSF)+y(SM)-j(MgO+Ma2O当量总碱份).(针对各窑,然后用多重回归分析决定x,y,j值).七.升重试验.升重及游离石灰石含量可显示熟料的烧成温度是否适当,不过升重试验较迅速只须5分钟,而滚压则约1小时.熟料升重以6mm-12mm,熟料颗粒在1L铁杯中之重量表示之.当熟料成份相同时,过烧熟料的升重高于正常熟料,烧成不良熟料的升重则低于正常熟料烧成良好之熟料升重通常介于1.25Kg至1.35Kg之间,视成份而定八.熟料显微学.1.目的:用来诊断窑烧成及冷却之变化.Ono methocl:窑烧成状况及预测水泥强度.2.C2S+游离CaO+液体→C3S+缓慢冷却→C2S+CaO过烧的熟料:烧成带过长,熟料在烧成temp下暴露时过长,将使液体量增加,生成过多大颗粒C3S结晶,不列于水泥强度.相反地, 烧成temp不够,将生成较小的C3S结晶且量较少,过量的C2S及f-CaO,也不利于水泥强度.九.窑中反应带1.生料组成份对易烧性之影响.1.1 烧成理想状况:如Ono所述.1.2 生料参数介绍.1.3 生料参数与易烧性之关系.2.锻烧带反应:CaCO3→CaO+CO2MgCO3→MgO+CO2将生料完全锻烧脱酸是确保适当烧成熟料之必要条件.定期(如每日)测定C4 F料脱酸度,有助烧窑控制.3.过度带:在火焰尾端,料呈暗色,温度突升至烧成temp.4.烧成带:直接在火焰下端,熟料矿物生成,C3S,C2S,C3A,C4AF,此时中间区域由于热反应,其中料流temp 最高且最粘稠.5.冷却带:通常在窑出口3~6mm内.冷却带长度应适中,使窑落口熟料temp保持在约1370℃,则高温度熟料落入冷却机第一室中将料快速冷却,有利于熟料品质及研磨性.十.窑中结皮及结晶.控制烧成带的结皮良好,有助延长耐火砖寿命,增加窑运转效益.*.窑皮的平衡条件:熟料液体固化温度(1)=窑皮表面温度(2).当(1)<(2)时窑皮熔解脱落(1)>(2)时继续生成窑皮*.液体含量高的熟料较容易生成窑皮.*.热传导好的耐火砖较容易生成窑皮. (因窑皮的temp较低)*.火焰形状将影响窑皮表面temp,对窑皮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1.火焰过短,有力且宽,会在短截面中释放出大量热熔蚀窑皮.2.长焰有莉于生成窑皮.3.短焰有利于烧成操作,故应控制适当的短焰,以不熔蚀窑皮为原则.十一.操作条件.*.熟料烧成指针:在一给予的饲料量时,藉改变窑速,用煤量及ID风车转速或三者的组合来维持适当的烧成带温度及固定的进料室温度.依重要性,可列为下述四项基本定律.1.随时保持设备及人员安全.2.制造烧成良好的熟料(FL及升重正常).3.连续稳定的操作旋窑(不须或仅略微改变控制条件).此时窑速,烧成带temp及进料室temp在长时间内变动甚微.4.以最佳的燃料效率获得最高产量.*.在Kiln运转顺利期间,每半小时观察烧成带一次,应在Kiln条件变化发生时就作出调整.*.观察Clinker外观:良好烧成之熟料是黑色,且烧成温度越高,熟料颗粒越大.过烧之熟料颗粒较大,升重较高,FL较低,较密实少孔隙,较黑.烧成不良之熟料则相反,较小较砂.*.火焰颜色应为橘黄色,若变动时应找出原因且调整之.暗红=======》冷橘黄=======》正常白=======》热注:1. 暗料与亮料在火焰下分界点之改变是烧成带条件变化之先兆.在正常操作下,分界点在火焰下距焰尖约1/4处,若它往窑出口移动表示生料较难烧,料量增加,烧成带温度降低,火焰长度变短.若它往窑进口移动表示生料易烧,料量减少,烧成带温度上升,火焰长度变长且有充分温度.窑操作手可籍稍微调整窑用煤量使分界点维持在适当位臵.此分界点不得超过火焰下1/2长度,当太靠近窑出口时,窑操作手应改变火焰长度(若必时)使分界点与火焰恢复至原来关系.2. 来自冷却机之燃烧空气.当烧成不良之clinker进入cooler后,二次空气中将夹杂大量粉磨入窑而干扰烧成带视觉,此时二次空气温度较低会使煤粉燃点更深入kiln中,窑操作手应设法观察火焰下方及尾端来作调整措施,而不因烧成带前端颜色受粉磨影响变暗就断定烧成带温度不足.3. 窑皮颜色.在正常操作下,窑皮颜色介于黄,白之间,当变成橘红色或黄色表示烧成带温度降低.当大量生料粉使窑皮温度快速降低时窑操作手应减慢窑速,避免烧成不良clinker.维持或重建窑皮以保护耐火砖及窑壳,避免过热受损是窑操作手之重要责任.观察烧成带下述项目w之变化对温度之影响:(1).熟料颜色;(2).熟料大小;(3).火焰附近熟料之行进状况;(4).火焰尾端生料床外观;(5).暗料与亮料之分界点位臵;(6).二次空气外观;(7).窑皮状况;(8).火焰形状及颜色.及早侦测任何变化并逐步渐进式的采取调整对策是烧窑的准则.三次管及窑尾O2含量应介于0.7~3.5%之间,而1~1.5% O2是最理想的操作状况.注:1.砂料使烧成带变亮时之对策: 略增O2含量,略减用煤量,以提高烧成带temp,降低窑速.2.煤灰软化温度低及煤灰中铁份含量高之煤较易结圈,故应磨得较细.3.窑尾温度过高之微兆:(1).窑在连续操作中,排气中O2含量偏高.(2).烧成带过长,烧成容易,熟料在火焰端很远就形成.(3).耗煤量偏高.4.窑尾温度过低之微兆:(1).窑长期操作时,排气中O2偏高.十二.水泥化学上一些重要之计算式.1.水硬系数(HM).HM= CaO /(+Al2O3+Fe2O3)石灰饱和系数(KH). 又称饱和比KH=((CaO-f CaO)-1.65Al2O3 - 0.35Fe2O3)-0.7 SO3)/ 2.8 SiO2石灰饱和度(LSF).(1).生料及熟料适用.LSF= CaO/ 2.80SiO2+1.18Al2O3+0.65Fe2O3)(2).水泥适用.LSF= (CaO-0.70SO3) /(2.80SiO2+1.18Al2O3+0.65Fe2O3)2.硅率系数(SM).SM= SiO2 / (Al2O3+Fe2O3)3.铝率系数(IM).IM= Al2O3 / Fe2O34.液体含量.当熟料在1450℃烧成时,将有以下的液体含量:液体(%)=1.13C3A+1.35C4AF+MgO+Na2O+K2O液相量=3.0Al2O3+2.25Fe2O3+MgO+Na2O+0.658K2O+SO35.Bogue公式.水泥中化合物成份计算:IM>0.64C3S=4.07CaO-7.6SiO2-6.72Al2O3-1.43Fe2O3-2.85SO3C2S=2.87SiO2-0.754C3SC3A=2.65Al2O3-1.69Fe2O3C4AF=3.04Fe2O36.Na2O当量总碱份(Total Alkalies as Na2O).总碱份=Na2O+0.658K2O7.预热机脱酸度(Percent of Decomposition)C=100(A-B)/ A(100-B)其中A=预热机称量机上生料烧失量百分比.B=预热机某段旋风筒下料管生料烧失量之比.C=该段旋风筒之脱酸度百分比.转窑水泥工艺流程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窑操培训基础知识篇
基础知识篇一、硅酸盐水泥生产常识1水泥、水泥的分类1.1 水泥水泥是一种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通常以1824年英国人J-Aspdin取得波特兰水泥名称专利时作为近代水泥工业的开始。
在建筑工程领域内水泥一直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
水泥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硫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等品种。
(以后我们所有的讨论都是按硅酸盐水泥进行的。
)1.2 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为主粉磨制成的,硅酸盐水泥的品质和性能也取决于所用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品质、性能和用量。
所以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硅酸盐水泥熟料。
在国家建材行业标准JC/T853-1999中对硅酸盐水泥熟料是这样定义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即国际上的波特兰水泥熟料(简称水泥熟料),是一种主要含CaO s SiC)2、AI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的配比磨成细粉烧制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的水硬性胶凝物质”同时在国家标准GB175-1999对硅酸盐水泥作了如下定义:“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的称I类硅酸盐水泥,代号PI。
在硅酸盐水泥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的称I1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o在硅酸盐水泥粉磨时,由于掺加混合材的品种和数量的不同,又派生出普通硅酸盐水泥(PQ)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复合硅酸盐水泥(P.C)石灰石硅酸盐水泥(P1)等品种。
2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2.1 水泥熟料中各主要化学成分及波动范围熟料中主要化学组分为Ca0、Sic)2、AI2O3、Fe2O3,其含量约占94~98%,微量组分主要有Mg0、K20、Na0、S03等,含量约2~6%。
其化学成分波动如下:成分CaOSi02AI2O3Fe2O3MgO简写CSAFM波动范围%62-6820-24<52.2 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波动范围水泥熟料经高温燃烧后,各主要化学成分经过化合生成了所需要的矿物,其主要矿物组成及波动范围如下:矿物名称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结构式3CaO∙SiO22.3 CaO∙SiO23CaO∙AI2O34CaO∙AI2O3∙Fe2O3简写C3SC2SC3AC4AF波动范围%50-656~126~182.3水泥各矿物组成及混合材的水化反应及对水质量的贡献水泥熟料中C3S是以熔有杂质的固溶体形式存在的,称为阿利特,C2S、C3A、C4AF的固溶体分别称为贝利特、才利特和菲力特,严格说来这些固溶体与单矿物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为方便起见并不严格区分,因此,了解水泥水化和性能可以从单矿物着手。
水泥工艺窑操作知识简答题
水泥工艺窑操作知识简答题简答题1.预热器漏风对窑系统有何影响答:①影响系统内物料分布;②影响系统换热效果;③影响系统操作稳定性;④严重时会造成预热器堵塞及塌料。
2.根据熟料结粒情况,如何判断熟料质量答:①首先建立对应关系,通过日常观察熟料结粒情况,对窑系统参数进行比较找出判断经验;②从外观上如果熟料表面有结晶,说明熟料冷却好,提起后放下,易碎说明熟料易磨性好;③熟料结粒均匀,用手拈,有份量,说明烧结密实,熟料质量好;④打开熟料颗粒,断面烧结密实,有光泽,说明熟料f—CaO 低质量好。
3.分析红窑掉砖的主要原因答:(1)操作:①窑皮挂的不好;②局部过热变形;③燃烧器调整不恰当;④未换砖(砖磨薄);⑤操作原因造成局部高温。
(1)机械:①筒体中心线不直,造成砖移位;②内壁凹凸不平;(2)其它:窑衬砌筑质量不好;频繁开停窑。
4.主机设备开机前为什么要向总降通报答:①便于总降掌握主变运行情况;②电网负荷平衡。
5.你认为你操作的窑系统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换热效果答:①加强系统内的物料分散(料板形状,位置);②系统风速的改变(适当提高系统的操作风速,提高分解率);③增加布料点数目(提高分散性);④调整流场的旋转动量矩(加强旋转,改变导流片的位置与形状);⑤密闭堵漏(减少漏风,提高分离率)。
6.生料均化的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消除或缩小入窑生料成份的波动,使生料化学成分均匀、稳定,它对稳定熟料的成份,稳定窑系统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的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7.如何确定燃烧器的位置答:火嘴位置主要影响窑的煅烧情况和窑皮情况,火嘴靠近物料,煤粉易落入物料造成不完全燃烧,火嘴靠近窑皮,易损伤窑皮,确定火嘴位置须注意:①窑内窑皮均匀,厚度适当,CO 少说明火嘴位置正确,下次应参照放好;②假如窑皮有太厚的地方火嘴应适当高一些,防止厚窑皮,即影响燃烧,窑功率又大;③一、二次风混合好,保证燃烧速度与活泼有力。
8.窑外分解窑有哪些特点答:①用旋风预热器作为主要的预热设备;②窑外分解窑不断改进;③设备趋于大型化;④重视环保;⑤自动化程度高。
培训第六章-2窑的煅烧操作
(二)窑内结圈
窑内结圈 的含义
结圈是指窑内在正常生产中因物料过度 粘结,在窑内特定的区域形成一道阻碍 物料运动的环形、坚硬的物料圈。
窑圈的 类型
结圈的 害处
后结圈
前结圈
阻碍物料运动、、影响窑内通风、造 成窑内来料波动很大、破坏窑内正常 的热工制度,直接影响窑的产质量。
19
后结圈 结圈部位 烧成带末端与过渡带的交界处
一:挂窑皮的操作
1、什么是窑皮? 指:附着在窑内烧成带窑衬上的一层被烧结
的熟料层。 2、挂窑皮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是:物料要有一定的液相量和液相粘度
窑内要有适合的温度 气、衬料、物料间要有一定的温差
2
一:挂窑皮的操作
3、如何形成第一层窑皮?
3
二:预分解窑的正常煅烧
(一)回转窑内烧成温度的判断 1、看火焰颜色:正常的火焰温度通过钴玻璃
21
后结圈的形成后的症状
1、火焰短而粗,火焰前部白亮但发浑,窑内气 流不畅,火焰受阻伸不进窑内;窑前温度升高, 窑简体表面温度也升高。 2、窑尾温度降低,窑尾负压明显上升。 3、窑头负压降低,并频繁出现正压,发生倒烟现 象。 4、烧成带来料不均匀,波动大。 5、窑传动电流负荷增加。 6、结圈严重时窑尾密封圈出现漏料。
3、一级旋风筒出口气体温度:一般350 ℃左右
11
(五)分解窑系统需重点控制的工艺参数
1、烧成温度 2、窑尾烟气温度 3、分解炉温度 4、最低旋风筒出口气体温度 5、最上级(C1)旋风筒出口气体温度 6、排风机或电收尘器入口气体温度 7、窑尾分解炉及预热器出口气体成分 8、预热器系统的负担 9、窑尾及窑头负压 10、窑速及生料喂料量。
17
形成堵塞后的处理
水泥窑操作员培训讲义1
升温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升温曲线进行,以慢升
温不回头的原则升温,
油煤混烧后开启一次风机,转速调到300rpm,随着温度的
升高逐渐加大用煤量和一次风机的转速,观察窑内的燃烧 气氛和温度上升情况加大尾排风量,使温度均衡上升。 升温期间特别要注意的是对窑的盘车,如盘窑不仔细直接 影响到窑筒体的变形和窑砖的损害,针对盘窑也有较严格 的制度如下表:
用铁丝将预热器各级翻板吊起 准备点火棒,蘸上柴油 将燃烧器喷油油枪定位,油枪头离燃烧器前端平面
5cm左右,打开压缩空气和油阀,放空油管内的空气 (油管内有空气增加下油阻力)进行试喷油,观察油 雾化情况。 调整通风,保持窑头罩微负压0~10pa最好 用点火棒引燃调整好的雾化柴油,并通过油阀调整好 喷油量 油焰调整好之后喷煤(1T∕h)进行油煤混烧
烧成带较长,窑速很快,预分解窑烧成带的长度约为窑简体直 径的5.0—5.5倍,较其它窑型都长。又由于入窑生料CaC03分解 率一般高达90%左右,因此窑内物料预烧好,化学反应速度加 快,所以出现窜料的可能性减少,这为提高窑速创造了良好条 件。正常情况下窑速一般控制在3.6rpm/min左右。由于窑速快, 窑内料层薄,物料填充率只有7%左右,而且来料比较均匀。所 以熟悉预分解窑的窑操作员普遍反映,这种窑料子好烧,好控 制,好操作。 由于三通道尤其是四通道燃烧器的广泛应用以及 碱性耐火砖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烧成温度创造了条件。 窑速也由3.0r/min提高到3.6r/min左右,最高已达4.2r/min, 使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相应缩短,从而提高了出过渡带矿物的 活性。烧成温度的提高和窑速的加快,也促进了C3S矿物的形成 速率。而第三代空气梁式篦冷机的广泛应用,使出窑熟料得到 急速淬冷,冷却机热回收效率已达73%以上。所有这些使我国 预分解窑的产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燃料消耗大大降低。
窑系统操作员培训资料
1. NGF生料均化库图17 NGF均化库内部结构NGF均化库的工作原理生料从提升机送入库顶的输送斜槽或库顶生料分配器后喂入内锥和筒库所形成的扇形区域库中,根据设计要求,库内出料口与充气区共形成6或8个扇形充气区。
每个扇形区域内的库底板上布满充气槽,生料通过两个斜坡扇形面上布置的充气槽充气作用,向对应库外卸料斜槽流动。
控制方式为:当相对两个区卸料时,其它几个区停止充气,间隔一定时间后轮流切换至下一区域。
在库内卸料过程中,水泥或生料穿过所有料层而形成漏斗形的卸料,在充气条件下,生料得到充分均化。
出库料量通过布置在库锥外6或8根呈中心辐射状的空气输送斜槽上的6或8个流量阀控制,在所设定时间内,相对两个流量阀轮流开启,将库内物料通过空气输送斜槽送入库底中心计量仓或喂料仓内。
计量仓(水泥均化库配)底布满充气槽,整体由3个传感器均匀支撑。
喂料仓(生料均化库配)底也布满充气槽,直接放置在土建平台上。
仓底充气槽充气后使物料松动搅拌,使物料再一次得到均化后,计量仓由布置在仓底出口的流量阀和仓配传感器联锁计量,而喂料仓无须计量,将物料直接送入下一道工序,从而完成整个水泥或生料的均化和卸料过程。
NGF均化库结构组成及特点结构组成生料均化库由库顶生料分配器,库内充气槽,减压锥,喂料仓(含气动开关阀,手动闸板阀,仓底充气槽),库内外充气系统(含电动球阀及手动蝶阀)以及库外空气输送斜槽(含电动流量阀,气动开关阀和手动闸板阀)等组成。
水泥库由库内充气槽,减压锥,计量仓(含电动流量阀,手动闸板阀,仓底充气槽和传感器),库内外充气系统(含电动球阀及手动蝶阀)以及库外空气输送斜槽(含电动流量阀,气动开关阀和手动闸板阀)等组成结构特点(1)库内充气系统共分6或8个充气区,两两相对轮流充气卸料。
当按所设定的控制方式轮流向各区送入低压空气时,被布置在库底扇形斜坡上的充气槽上粉料流态化,粉料从斜坡高处向库卸料口流动(图18)。
每个充气区充气槽采用相同规律布置,减少了设备规格,便于制作,安装及维修。
窑的操作
窑的操作方法----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和心得体会窑调节控制的一般原则:在烧成具体中要坚持“抓两头,保重点,求稳定,创全优”这12字口诀。
“抓两头”,就是要重点抓好窑尾预热器系统和窑头烧成两大环节,前后兼顾,协调运转;“保重点”,就是重点保证系统喂煤,喂煤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为熟料烧成的动平衡创造条件;“求稳定”,就是在参数调节过程中,适时适量,小调渐调,以及时的调整克服大的波动,维持热工制度的基本稳定;“创全优”,就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认真总结,结合现场的热工标定等测试工作,总结出适合全厂实际的系统操作参数,即优化参数,使窑的操作最佳化,取的优质、高产、低耗,长期安全稳定文明的优良成绩。
窑的正常操作:“三个固定,四个稳定,处理好五个关系”。
“三个固定”:固定窑速;固定下料量;固定冷却机的料层厚度。
“四个稳定”:稳定窑尾温度;稳定分解炉出口温度;稳定系统排风;稳定预热器出口温度。
“五个关系”:窑与炉的用风关系;新入生料与回料均匀入窑的关系;窑与预热器、分解炉冷却机的关系;窑与煤磨的关系;主机与各辅机的关系。
⑴窑开停顺序及注意要点1 注意要点①注意火焰形状,调整到活泼有力,明亮完整,不冲刷窑皮或耐火砖。
②窑尾温度:①窑尾温度300℃—350℃,窑头温度不低于280℃(确保无烟煤完全燃烧)开始喷煤混烧②900℃—950℃脱开辅传开主传连续慢转窑,开高温风机分解炉喂煤准备投料③盘窑制度窑尾温度(℃)转窑量(圈)旋转间隔时间(min)250 1∕4 60250—450 1∕4 30450—600 1∕4 10—15600—950 1 连续辅传慢转950 1 主传慢转④在投料前要保证一级筒出口气体分析仪原则上O2>10%,出口温度>400℃;窑尾温度>1000℃。
⑤加强与巡检工的联系,及时掌握各级旋风筒翻板阀的动态。
即将投料前必须协调巡检工对各级旋风筒、下料管、撒料箱以及熟料输送各下料溜子进行检查,以确认其畅通。
窑操知识
窑系统点火升温、保温的操作及开机一、窑系统点火升温用油、用煤的操作。
(1)首先确认好窑系统是否具备点火条件,点火汇签单上各个专业及部门是否都已签好字。
(2)点火前,确认点火柴油系统及各个阀门开关情况,油抢、点火把及油箱油位情况。
(3)开一次风机,转速给至最低(一般300rpm左右)(4)开油泵、点火。
(5)点火成功后,首先将油泵压力调至:一线2.0MPa,二线13MPa,窑头负压控制在—20至—30Pa之间。
(6)20分钟后左右,窑内火焰及系统负压调整好后,即启动窑头喂煤系统,设定为0.5t/h。
若转子称总是显示过载跳停时,则可以适当给高一些。
(7)喂煤20分钟后,由于窑内已经有一定的储热,此时开始下调柴油泵的油压,一线调至2.5MPa,二线调至10MPa。
(8)尾温达到500℃后,一线柴油泵油压调到1.0MPa,二线柴油泵油压调到7MPa。
根据升温的速度,可适当加些头煤(2t左右),避免因减少柴油而导致窑尾温度回落。
(9)尾温达到750℃后窑开始连续慢转,头煤加至3.0—3.5t/h之间,待窑尾温度稳定以后。
可将柴油泵油压下调,一线调至0.8MPa,2线调至5MPa。
(10)尾温达到850℃以上时,窑头煤用量4t/h左右,油泵压力不调。
(11)尾温达到950℃以上时,窑头煤用量在4.5t/h左右,油泵压力不调。
(12)尾温达到1050℃时,窑头煤用量应该在5t/h左右,此时将柴油泵油压调至:一线2MPa,2线调至13MPa,做好投料准备。
(13)投料后头煤加至9—10t/h。
(14)当物料进入烧成带后,头煤加至10—11t/h。
(15)当窑喂料达到200t/h时,出窑熟料颗粒也比较正常后,应停止油泵,拔油抢。
二、窑系统保温的操作:(1)窑止料时,立即停止生料喂料系统设备。
(2)窑主电机运转煅烧10分钟后,停窑主电机,进行慢转操作。
(3)在窑主电机停止后,窑头煤减至2——3t/h进行保温操作,窑尾温度控制不低于800℃。
梭式窑操作50记住
1、窑炉里的火焰,把热量传给制品,使制品的温度逐渐升高,在低温阶段900℃以下,坯体经历排除机械水、结晶水,有机物氧化、碳酸盐、硫化物分解等过程。
在高温阶段900℃至烧成温度,坯体开始形成液相与固相熔融并产生结晶的针状莫来石晶体,从而变成瓷器。
所谓烧成温度,即产品量变到质变的温度,没有火就没有热量,产品就不能升温,产品不能升温,上述的一切物理化学变化就不能完成,一句话,没有火,就没有瓷器。
2、有火才有气氛。
氧化的气氛产生于完全燃烧的火焰,还原的气氛产生于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而气氛对陶瓷制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白瓷原料中都含有少量的Fe2O3德化地区原料一般在0.8%左右,优质原料0.4%以下由于Fe2O3的着色力极强,使瓷器染上赤黄、黑色,严重影响瓷器的白度。
若将陶瓷的坯体之中的Fe2O3,还原成低价的氧化物或金属铁,那么瓷器就显得更白或白里泛青,更惹人喜欢。
3、烧窑技术的关键是掌握“两点一度”,所谓“两点”就是指氧化焰转强还原焰以及强还原焰转中性焰高火保温,这两个温度点,所谓“一度”就是指还原焰气氛的浓度。
4、氧化焰转还原焰这个温度点是一个关键,由于各厂坯和釉的配方不同,这个温度点也就不相同。
一般在釉开始熔化前150℃左右约在1000℃—1100℃之间,过早或过迟进行气氛转换,都会影响产品成色质量。
气氛转换过早,由于窑炉里温度较低,从烧成带流来的碳素难以完全燃烧,沉降在产品表面,造成低温沉碳,致坯体吸烟,同时还会造成坯体内部的碳酸盐C2CO3、MgCO3不能充分分解,一般来说,陶瓷坯体中的碳酸盐一般在1000℃左右才能基本分解结束。
5、强还原焰转弱还原焰这个温度点也是非常重要,从釉面开始成熟到还原结束后,本应转入中性焰气氛,但中性焰气氛难以控制,不是偏氧化焰就是可能偏还原焰。
一般以中性焰偏弱还原焰代替中性焰,这样可以防止坯体中的铁质重新氧化。
如果这时保持还原气氛,那么不但造成燃料浪费,还可能造成“釉面吸烟”等毛病。
窑操作员应知应会
窑操作员应知应会操作员应知简述破碎设备的种类颚式、旋回式、圆锥式、辊式、反击式、锤式破碎机。
生料率值的含义:石灰饱和系数KH=(CaO-1.65Al2O3-0.35Fe2O3-0.7SO3)/2.8SiO2KH的含义是水泥熟料中扣除与Al2O3、Fe2O3和SO3结合所需的CaO含量与全部形成硅酸三钙C3S所需要的含量之比。
相同烧成条件下,KH值越高,熟料中的C3S含量越高,C2S越低。
欧美LSF=(CaO-0.7SO3)/(2.8SiO2+1.18Al2O3+0.65Fe2O3)LSF的含义为熟料中CaO含量与全部酸性组分需要结合的CaO含量之比。
水硬率HM=(CaO-0.7SO3)/(SiO2+Al2O3+Fe2O3)HM的含义与LSF的含义基本相同,HM高时,生料难烧,HM的范围一般有1.8—2.4。
硅酸率SM(或n)=SiO2/(Al2O3+Fe2O3)铝氧率IM(或P)=Al2O3/Fe2O3球磨机衬板按材质分为几种?按形状以分为几种?按材质分:高锰钢、生铁和全多生铁、铸石、高铬铸铁、中碳铬钢合金钢衬板。
按形状分:阶梯衬板、平衬板、波形衬板。
简述磨机衬板的作用。
用来保护筒体,避免磨体和物料对筒体的直接冲击和摩擦;其次是通过不同的衬板来调整各仓内的运动状态,以提高粉磨能力和性能。
球磨机隔仓板有几种:特点是什么?球磨机隔仓板有单层和双层隔仓板两种。
单层隔仓板的优点: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占磨机有效容积小。
多为小型磨机采用。
缺点:物料流速不均匀,产品细度难控制。
双层隔仓板优点:出料均匀,它有强制物料的作用。
通过的物料量不受相邻两仓物料水平的限制,甚至在前仓料面低于仓料面的情况下,仍可通过物料,从而可控制各仓适当的“球料比”。
缺点:占磨机有效粉磨容积大,通风阻力大。
简述O-Sepa选粉机的工作原理。
出磨物料由选粉机的上部喂入,经撒料盘和缓冲板充分分散后,进入由切向管引入的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分级气流中;受笼型转子和水平分料板的作用,分选气流形成水平涡流,对物料进行分选,细粉从上部出口进入袋收尘器作为成品收集下来,粗粉在下落的过程中被下部进入的一、二、三次风多次漂选,选出的细粉被气流带到上部出口,其余的颗粒作为回料从底部出口卸出,返回磨机重磨。
窑操基础知识
窑操基础知识-旋窑的结构水泥人缘,2007-07-09 13:15:04一. 旋窑的工作原理水泥烧成设备有竖窑、湿法旋窑、普通中空干法窑、立波尔窑、预热机窑(SP)以及目前A厂较为先进的预热预锻式旋窑。
大陆目前有8000多家水泥厂,其中竖窑就有8000家左右。
预热预锻式的旋窑与传统的旋窑最大的区别是将生料的脱酸放在预热机中进行,从预热机下来的料其脱酸度有90%以上。
这样使窑的负荷减轻了,产量提高,热耗降低。
旋窑是一个有一定斜度的圆筒状物,A厂#3窑的斜度为3.5%,#1与#2窑的斜度为3%。
预热机来的料从窑尾进入到窑中,借助窑的转动来促进料在旋窑内搅拌,使料互相混合、接触进行反应。
窑头喷煤燃烧产生大量的热,热量以火焰的辐射、热气的对流、窑砖(窑皮)传导等方式传给物料。
物料依靠窑筒体的斜度及窑的转动在窑内向前运动。
二. 旋窑的结构窑体的主要结构包括有:1. 窑壳,它是旋窑的主体,窑壳钢板厚度在40mm左右的钢板,胎环的附近,因为承重比较大,此处的窑壳钢板要厚一些。
窑壳的内部砌有一层200mm左右的耐火砖。
窑壳在运转的时候,由于高温及承重的关系,窑壳会有椭园型的变形,这样就会对窑砖产生压力,影响窑砖的寿命。
在窑尾大约有一米长的地方为锥形,使从预热机进料室来的料能较为顺畅地进入到窑内。
2. 胎环、支持滚轮、轴承、胎环与支持滚轮都是用来支撑窑的重量用。
胎环是套在窑壳上,它与窑壳间并没有固定,窑壳与胎还之间是加有一块铁板隔开,使胎环与窑壳间保留一定间隙,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小。
如果间隙太小,窑壳的膨胀受到胎环的限制,窑砖容易破坏。
如果间隙太大,窑壳与胎环间相对移动、磨擦更加利害,也会使窑壳的椭圆变形更加严重。
通常要在二者间加润滑油。
我门可以通过窑壳与胎环间的相对运动来凭估计窑壳的椭圆变形程度。
窑壳与胎环之间存在着热传导率的差异,必需借助外部的风车来帮助窑壳散热,平衡减小两者间的温差。
否则窑壳的膨胀会受到胎环的限制。
中控窑操作应知应会简答题(一)
中控窑操作应知应会简答题(一)1、影响回转窑火焰形状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影响因素是煤粉燃烧速度和窑内气流运动速度。
包括:〔1〕煤粉质量及其用量;〔2〕喷煤嘴位置及形状;〔3〕一次风的风量、风速、风温;〔4〕窑尾排风及二次风的影响;〔5〕窑内温度、生料和空气量的影响;〔6〕窑内物料成分合理时火焰形状良好。
2、生料均化的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消除或缩小入窑生料成分的波动,使生料成分均匀稳定。
它对稳定熟料成分、稳定窑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的产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降低f-CaO的工艺措施有哪些?答:〔1〕配料要合理,KH不要太高。
〔2〕合理控制生料细度。
〔3〕生料均化要好。
〔4〕物料煅烧时要保证一定的液相量和液相粘度。
〔5〕熟料急冷,以免产生体积膨胀。
4、急冷能使熟料质量好的原因是什么?答:〔1〕可防止或减少C3S的分解。
〔2〕能防止B-C2S转化为r-C2S,导致熟料块的体积膨胀。
〔3〕能防止或减少MgO的破坏作用。
〔4〕使熟料中C3A晶体减少,水泥不会出现快凝现象。
〔5〕可防止C2S晶体长大,阻止熟料完全变成晶体。
〔6〕增大了熟料的易磨性。
5、气体在回转窑内的流动作用是什么?答:〔1〕为了使燃料完全燃烧必须不断向窑内供应适量的助燃空气。
〔2〕及时排出窑内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烟气和生料分解出来的气体。
6、对烧成带耐火材料有哪些要求?答:〔1〕要承受最高的高冲击和最强的化学侵蚀。
〔2〕要有足够的耐火度。
〔3〕要在高温下易于粘挂窑皮。
7、为什么液相量多、粘度小有利于C3S的生成?答:当液相时多时,CaO和C2S在其中的溶解量也多;当粘度小时,液相量中CaO和C2S分子扩散速度大,相互接触的时机多,有利于C3S生成。
8、简述熟料中四种氧化物的答:CaO主要CaO含量过高或过低将直接影响煅烧的难易程度。
SiO2含量直接影响到C3S和C2S生成,其含量高时烧成困难,不易结块,粘性低,不易挂窑皮。
Al2O3含量高时C3A生成最多,易烧,粘性大。
窑操作员操作技巧大全(五)
窑操作员操作技巧大全(五)12.3 看火操作和煤粉细度对窑内结蛋的影响【——专家】在回转窑操作中,风、煤调配不当有时是很难避免的。
当窑内通风不良时,就会造成煤粉不完全燃烧,煤粉跑到窑后去烧,煤灰不均匀地掺人生料,火焰过长,窑后温度过高,液相提前出现,容易在窑内结蛋。
另外,煤粉细度、灰分和煤灰熔点温度的高低也都会影响回转窑的操作。
煤粉粗、灰分高,容易引起煤灰与生料混合不均匀。
当窑尾温度过高时,窑后物料出现不均匀的局部熔融,成为形成结蛋的核心,然后在窑内越滚越大形成大蛋。
12.4 开、停窑越频繁,喂料喂煤不稳定,系统塌料越严重,窑内热工制度波动越大,窑内越容易结大蛋。
综上所述,为避免或减少窑内结大蛋的问题,理化中心应该合理调整熟料率值,严格控制人窑生料的有害成分和煤粉质量,提高人窑生料的均匀性。
窑操作员应该精心操作,把握好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匹配,稳定烧成系统的热工制度,这样窑内结大蛋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13 结圈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13.1 结圈形成的原因【——专家】当窑内物料温度达到1 200℃左右时就出现液相,随着温度的升高,液相粘度变小,液相量增加。
暴露在热气流中的窑衬温度始终高于窑内物料温度。
当它被料层覆盖时,温度突然下降,加之窑简体表面散热损失,液相在窑衬上凝固下来,形成新的窑皮。
窑继续运转,窑皮又暴露在高温的热气流中被烧熔而掉落下来。
当它再次被物料覆盖,液相又凝固下来,如此周而复始。
假如这个过程达到平衡,窑皮就不会增厚,这属正常状态。
如果粘挂上去的多,掉落下来的少,窑皮就增厚。
反之则变薄。
当窑皮增厚达一定程度就形成结圈。
形成结圈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3.1.1 入窑生料成分波动大,喂料量不稳定实际生产过程中,窑操作员最头疼的事是人窑生料成分波动太大和料量不稳定。
窑内物料时而难烧时而好烧或时多时少,遇到高KH料时,窑内物料松散,不易烧结,窑头感到“吃火”,熟料fCaO高,或遇到料量多时都迫使操作员加煤提高烧成温度,有时还要降低窑速;遇到低KH料或料量少时,窑操作上不能及时调整,烧成带温度偏高,物料过烧发粘,稍有不慎就形成长厚窑皮,进而产生熟料圈。
窑培训教材培训资料课件
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窑培训教材
• 四、各级旋风预热器性能的配合
• 1.预热器各级旋风筒分离效率(η)对换热
效率的影响:
• 一般要求η1> η2,
• 2.各级旋风筒表面散热损失的影响: • 越往下,旋风筒及连接管道的表面温度越高,
第三页,共四十四页。
窑培训教材
• 第一节悬浮预热器 • 一、预热器的分类 • 1.按热交换工作原理分类: • 以同流热交换为主、以逆流热交换为主和以
混流热交换为主; • 2.按制造商命名分类: • 3.按预热器组合分类: • 多级旋风筒组合式、以立筒为主组合式、旋
风筒与立筒组合式。
第四页,共四十四页。
化碱含量很高,而在硫酸钾、硫酸钙和氯化 钾多组分系统中,最低熔点温度为650~700℃, 因此窑气中的硫酸碱和氯化碱疑聚时,会以 熔融态形式存在,并与入窑物料和窑内粉尘 一起构成粘聚性物质,而这种在生料颗粒上 形成的液相物质薄膜,会阻碍生料颗粒的流 动,从而在预热器内造成粘结堵塞。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化旋风筒的三个功能,即悬浮、换热和分离。 • 1.料粉悬浮分散 • 物料从下料管进入旋风筒上升管道,与上升
的高速气流相遇。在高速气流冲击下,物料 折向随气流流动,同时被分散。 • 为使物料在上升管道内均匀、迅速地分散、 悬浮,应注意以下主要问题:
第十页,共四十四页。
窑培训教材
• 影响旋风筒分离效率的因素 • a.旋风筒直径:筒径小,分离效率高。 • b.旋风筒进口型式及尺寸:切线入筒,减少
• 六、冷却带(物料温度1300—1000℃)
窑 操 应 知 应 会 中 级
窑操应知应会中级一.名词解释:1.一种物质从无水状态变成含水状态的过程称为(水化)。
2.(石灰饱和系数)是指熟料中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钙所需的氧化钙含量与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三钙所需氧化钙最大含量的比值。
以KH表示。
也表示熟料中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形成硅酸三钙的程度3.各物料间凡是以固相形式进行的反应称为(固相反应)。
4.物料不易烧结,在烧成带料子发粘,冷却时料子发散,产生砂子状的细粉,这种熟料称为粘散料,又称为(飞砂料)。
5.水泥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原料脱水、分解、各氧化物固相反应,通过液相C2S和CaO反应生成C3S温度降低,液相凝固形成熟料,此过程为(烧成过程)。
6.(阿利特)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是硅酸三钙中含有少量的其它氧化物的固溶体。
7.在熟料中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称为(游离氧化钙),记作f-CaO。
8.燃料煅烧时其中的可燃物质完全氧化生成CO2、水蒸汽、SO2等称为(完全燃烧)。
9.回转窑内燃料从着火燃烧至燃烧基本结束的一段流股为燃料与空气中氧气激烈化合的阶段,此时产生强烈的光和热辐射,形成一定长度白色发亮的高温火焰称为(白火焰)。
10.(熟料的单位热耗量)指生产每千克熟料的热量。
11.当烧成温度过高时,液相粘度很小,像水一样流动,这种现象在操作上称为(烧流)。
12.(菏重软化点)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温下对压力的抵抗性能。
13.(硅酸率)表示水泥熟料中氧化硅含量与氧化铝、氧化铁之和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例。
通常用字母n或SM表示,其计算式如下:SiO2SM(n)= —————Al2O3+Fe2O314.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与少量校正原料经破碎后,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并调配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此过程称为(生料制备过程)。
15.(筒体)是回转窑的躯干,用钢板事先做成一段段的圆筒,然后把各段衔接或焊接而成筒体外面套有几道轮带,座落在相对应的托轮上,为使物料能由窑尾逐渐向窑前运动,因此,筒体一般有3%~5%的斜度,向前倾斜,为了保护筒体,内砌有100~230mm厚的耐火材料。
窑操作必知1
T 调节项 预出口 篦速 头排 鼓风 引风 尾煤 头煤 生料量 窑速 ↓ ↓ ↗ ↓ ↓ ↗ ↓ ↗ ↓ ↗ ↓ 出炉 窑尾 烧成带 火焰 二次风 ↓ ↗ ○ ↓ ↓ 三次风 头排 ↗ ↗ ↓ 熟料 ↗ ↗ 预热器
P负压 分界线 窑头罩 篦下 ↓ ↗ ↓ ↗ ← ← → ↗ ↓ ↓ 二次风 ↗ ↓
Q 三次风 头排 预出口
过剩空气 窑尾料层 分解炉 窑尾 ↗ ↗ ↗ ↓ ↓ 入窑分解率 烧成长度 窑负荷 f-Cao 篦床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调节项 预出口 篦速 头排 鼓风 引风 尾煤 头煤 生料量 窑速 ↓ ↓ ↗ ↓ ↓ ↗ ↓ ↗ ↓ ↗ ↓ 出炉 窑尾 烧成带 火焰 二次风 ↓ ↗ ○ ↓ ↓ 三次风 头排 ↗ ↗ ↓ 熟料 ↗ ↗ 预热器
P负压 分界线 窑头罩 篦下 ↓ ↗ ↓ ↗ ← ← → ↗ ↓ ↓ 二次风 ↗ ↓
Q 三次风 头排 预出口
过剩空气 窑尾料层 分解炉 窑尾 ↗ ↗ ↗ ↓ ↓ 入窑分解率 烧成长度 窑负荷 f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窑操作专业基础知识1、烧成温度的判断(1)火焰温度高低窑内的热流是靠燃料燃烧,产生火焰发出热量,而使窑温升高,因此火焰温度高,窑温也高。
目前判断火焰温度高低的方法是通过比色高温计结合计算机,可测出比较接近实际温度的数据,除此之外,在正常操作时,对火焰温度高低的判断,还可通过火焰的颜色。
火焰的颜色及相对应的温度如表所示,表中所列数据是实际火焰温度颜色,不是通过有色玻璃看到的颜色,通过钴玻璃所看到的颜色相对应的温度数值要比表中的温度高。
正常火焰的温度通过钴玻璃看到:最高温度处于火焰中部发白亮,最高温度两边呈浅色,前部发黑。
火焰颜色相对应的温度(2)熟料被窑壁带起高度正常情况下,物料随窑运转方向被带到一定高度而后下落,落时略带黏性,熟料颗粒细小均齐温度过高时,物料被带起来的高度比较高,向下落时黏性较大,翻滚不灵活而颗粒粗大,有时呈饼状下落;烧成温度低时,熟料被带起高度低,顺窑壁滑落,无黏性,物料颗粒细小,严重时呈粉状,这主要是因为温度增高使物料中液相增加,温度降低液相减少。
温度增高还会使液相黏度降低,当温度过高时,液相黏度很小,像水一样流动,这种现象,操作上称为“烧流”,会危及窑衬和篦板。
(3)熟料颗粒大小正常的烧成温度,熟料颗粒绝大多数直径在5~15㎜左右,熟料外观致密光滑,并有光泽。
温度提高,由于液相量的增加而使熟料颗粒粗,结大块;温度低时,液相量少,熟料颗粒细小,甚至带粉状,表面结构粗糙,疏松,呈棕红色,严重时甚至会产生黄粉,属于生烧的情况。
(4)熟料立升重和游离CaO的高低熟料立升重就是每升5~7㎜粒径的熟料质量。
烧成温度高,熟料烧结得致密,因此熟料升重高而游离CaO低;若烧成温度低,则升重低而CaO高;当烧成温度比较稳定时,升重波动范围很小,正常生产时升重的波动范围在±50g之间,各厂的控制指标不一。
2、窑与分解炉用燃料比例的掌握窑、分解炉用燃料比例的掌握应根据以下原则:(1)窑尾及出分解炉的气体温度都不应高于正常值;(2)在通风合理的情况下,窑尾和分解炉出口废气中的氧含量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应尽量避免一氧化碳的出现;(3)在温度、通风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分解炉用燃料比例。
这些原则易于理解,多数也能得到贯彻,但也有不少人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很好地处理。
模糊认识之一,窑尾至分解炉间的区域温度偏高、结皮严重总认为是由于分解炉加燃料多引起的,因而操作上总是减少分解炉的燃料,而后增加窑用燃料,结果此区域温度进一步升高,结皮更加严重,窑况进一步恶化。
实际上除了窑气、炉气分开的双系列窑外分解窑外,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窑用燃料过多引起的。
众所周知,分解炉是一种高效交换器,在分解炉内多加燃料,废气温度既不会过高而炉内物料又能获得较高的分解率。
但如果把本应加到分解炉的燃料加到窑内,则入窑物料的分解率必然低下,从而增加窑的负担。
由于窑内热交换率低,为了保证熟料的正常煅烧,就需在窑内再加燃料,但受燃烧空间和热交换效率的限制,窑尾至分解炉间的区域温度就必然过高。
而这一区域又正好是“料稀区”,且物料易在此区部分角落产生循环,有很好的结皮条件,易造成严重结皮。
物料在完全分解之前其本身温度不会超过当时的平衡温度(一般850℃左右),所以在分解炉内适当的多加燃料既不会引起上述区域的废气温度过高也不会引起入窑物料温度过高,而只有在炉内物料分散不好、分布不均的情况下才会造成炉内及其出口废气温度高。
因此,当窑尾及其上升管道温度高时,不能轻易认为是分解炉燃料加多了,而应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正确操作方法。
通常只要逐步减少窑用燃料,同时将其减少量的一部分增加到分解炉内,情况就会逐渐好转。
模糊认识之二,烧成温度低熟料欠烧总认为是窑用燃料少造成的。
即使当窑的燃烧能力已到极限时,仍增加窑燃料用量,结果造成窑头温度进一步降低,窑尾系统温度则过高。
这一错误的操作方法还会引起窑内还原气氛,造成系统结皮严重,结长厚窑皮甚至结圈。
窑内通风及燃烧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燃烧空气无富余的情况下,增加燃料窑头温度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
但有些操作人员一遇到窑头温度低却总是增加窑头燃料,尤其是在喂料量并不多,燃烧空气并不富余的情况下,仍往窑内多加燃料。
我认为窑用燃料的增加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即只要窑尾废气中有一氧化碳存在,则调整系统状态使一氧化碳消失之前,不应该增加窑用燃料。
所以如遇到窑头温度低的情况,应该首先分析其原因,如燃烧空气不足,应设法增加通风量;如风机已开到极限,则应分析是否下料量大了,是否三次风闸板没调整好,是否窑内结圈,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
如入窑分解率低,则应增加分解炉燃料而非窑头燃料;如冷却机效率低、二次风温低,则应对冷却机进行处理。
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一味增加窑头用燃料,结果适得其反。
3、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匹配煤取决于风,风取决于料,窑速取决于窑内物料的煅烧状况,这是适合于任何一种回转窑煅烧工艺的规律。
但对预分解窑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它是降低废气和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达到产量高、质量好的关键。
因此,必须通过调整操作手段使风、煤、料和窑速合理匹配。
4、风的分配对于预分解窑,风不仅要为煤粉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而且要使物料能在预热器中充分悬浮。
正常操作中分解炉和窑头用风的合理分配可通过调整窑尾缩口及三次我阀门开度来实现。
现阶段窑尾缩口听大小已基本固定,只能从三次风阀门开度来调节。
如果调整不当,我的分配不合理,易出现塌料、窜料,降低入窑碳酸钙分解率,加重回转窑的热负荷,影响熟料的产、质量。
若窑尾温度、混合室温度偏低,分解炉上部温度、斜坡温度偏高,窑尾O2含量低而混合室出口O2含量高时,说明窑内用风量小,分解炉用风量大,此时应关小三次风的闸板开度,使混合室出口O2含量在2%~3%。
若窑尾、混合室温度偏高,而分解炉温度低,混合室出口和窑尾O2含量相差不大,且窑内火焰较长,窑头、窑尾负压较大时,说明窑内通风量过大,而分解炉用风量小,此时应关小窑尾缩口闸板开度,调整窑内通风量。
若预热器内物料悬浮不好,出现塌料、窜料、窑头产生回火时,说明窑尾缩口喷腾风速不够,适当增大系统排风,提高窑尾缩口喷腾风速。
5、窑速和喂料量相适应窑内喂入多少生料就要有相当的窑速与之相适应。
入窑料多,窑速就相应的快,若料多而窑速慢,则窑内料层增厚,易导致窑尾漏料,窑尾烟道结皮。
窑速慢时,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较长,料层较厚,喷煤嘴喷出的煤易落入料层内,造成煤粉燃烧不完全,易结大块和结圈,影响熟料质量。
因此,正常操作时应保证薄料快转,保持窑速和喂料量相适应。
6、风、煤、料和窑速的兼顾调整风、煤、料和窑速四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若其中之一调整不当将打乱整个系统热工制度。
风、煤、料和窑速四者之间的配合,不但量上要合理,而且要注意配合的质量,以使煤粉燃烧快、物料吸热快,窑速最适当,能充分发挥预分解窑的优点。
这就要求通过合理的调整来保证风、煤、料混合均匀并与窑速相适应,达到物料分散、悬浮状态良好,煤粉燃烧完全,薄料快转,优质、高产低消耗。
7、窑内物料煅烧进程的控制对回转窑内物料煅烧进程的控制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燃料燃烧及气流温度的控制;二是气固换热和物料升温的控制;三是物料在一定温度场内滞留时间及物理、化学反应的控制等。
窑内气固热交换、物料升温速率、物料在一定温度场内滞留时间及物理、化学反应进程,在湿法及传统干法窑内主要决定于物料在窑内的填充率及运动速度。
而在悬浮预热窑及预分解窑内,除生料的预热及相当一部分硅酸盐分解过程分别在预热器及分解炉内完成外,尚未完成的分解、固相反应及烧结过程等仍然需要在窑内未完成,仍然受到窑内物料填充率及运动速率的影响。
(1)回转窑内物料的填充率在回转窑内,物料通常在窑的横断面堆积成一个扇面。
扇面两个边缘与窑中心的两个连线的夹角称中心角。
扇面面积与窑内横断面之比,称窑的填充率。
窑内物料填充般为5%~17%。
不同的中心角与填充率的关系如表所示。
中心角与填充率的关系(2)回转窑的斜度窑的斜度与窑的填充率及转速有关。
一般来讲,当窑的填充率较大、转速较慢时,窑的斜度较大,反之亦然。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窑内物料运动速度及煅烧过程。
当窑斜度较小时,为得到同样的物料运动速率,窑速就应快些,这时窑内物料翻滚次数增多,有利于物料混合及炽热气流、窑内衬料及物料三者之间的换热。
同时,斜度较小,窑内填充率相对增加;窑的长径比较大或入窑物料分解率增大,窑的填充率亦可增加。
窑的斜度与窑平均填充率的关系如表所示。
目前,预分解窑的斜度一般在3%~3.5%之间。
回转窑斜度与填充率的经验关系(3)回转窑转速回转窑的转速同窑的斜度之间必须有良好的匹配关系。
在一定的斜度下,转速愈高,物料填充率降低,物料的翻滚及运动速度愈快。
早期,窑的转速一般很低,物料填充率较大,这虽然使窑容易操作,但对物料加热和生产效率提高都不利。
20世纪50年代初期,针对上述情况,我国水泥工业曾经学习和推广前苏联“快转窑、长火焰和烧成带水冷却”三大技术经验,扭转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慢速转窑、短火急烧的不合理状况,并且由于在窑的烧成带筒体段淋水冷却,有利于保护窑皮,提高了窑内热力强度,延长了衬料寿命,取得了显著效果。
由此证明,在窑的斜度已经固定的条件下,根据具体生产情况,保持窑在一个相对合理的速度下运转,使窑内物料的填充率及运动速度与当时的煅烧条件合理匹配,对于优质、高产是相当重要的。
过去,窑速较慢,一般仅有0.5~0.75r/min,以后逐步提高到1.0~1.5r/min。
悬浮预热器,特别是预分解窑出现后,由于入窑物料的硅酸盐分解过程在窑外已经基本完成,窑速一般可达到3r/min左右。
在这里必须指出,回转窑内的物料运动是伴随着热化学过程同时进行的,虽然窑的斜度及转速一定,窑内物料的平均运动速度大体固定,但是由于窑内各带物料煅烧进程不同,导致物料的性质变化,从而使窑内各带物料的实际运动速度不同。
特别是在湿法和传统干法窑内,生料硅酸盐分解过程全部在窑内进行,不仅使分解带热耗增大,而且由于硅酸盐分解逸出大量的CO2气体导致生料处于流体,运动速度很快,而烧成速由于温度高,物料中液相大量出现,物料发黏,物料运动速度缓慢。
过去,看火工“看火”时,重点观察过渡带后面的“黑影”及烧成带内物料结粒及随窑衬带上的高度就是这个原因。
由于分解带物料在流化状态下运动速度很快,如果在“黑影”向前逼近时,不能及时提高烧成温度或降低窑速,就会出现“跑生料”的被动状态,严重影响窑的产量和熟料质量。
同时,在此状态下提高窑温,不仅要多耗燃料,也会导致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此外,长时间的慢窑升温过程,不仅使烧成温度逐渐提高,也使分解带内的生料在这一段时间内得到良好的预热和分解。
此时,如果不能全面分析掌握窑内物料煅烧的全部进程,仅仅感觉到这一时间“易烧”,就过分加快窑速,追求产量,又会导致后部物料不能充分得到预热和分解,随之就会发生“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