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清代中期的“汉宋之争”
清初《诗经》研究“汉宋兼采”现象的成因与意义
清初《诗经》研究“汉宋兼采”现象的成因与意义张明花【摘要】清初《诗经》研究的两大阵营是翼朱的宋学派和尊《序》的汉学派.这两派在学术立场上相互针对,但在经文阐释中却都存在着“汉宋兼采”的现象.宋学派开始将《小序》与朱说相提并论,择善而从;汉学派则能重新审视朱说,采摘其合理之处以修正《序》说.“汉宋兼采”的出现一则因为两派在对待《序》的问题上本身有相合之处,二则因为两派在研究方法上有互补之处,三则源于两派因相争而相渗透的客观过程.“汉宋兼采”的实质则是汉宋两派在争胜中对自身研究方法的调整,反映出了清初《诗经》研究风气的转变.【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186-188)【关键词】清初;诗经;汉宋兼采;成因;风气【作者】张明花【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I222:49伴随着清初经学的复兴,《诗经》研究从晚明异军突起的文学领域重新回归到了传统的经学领域,宋学派和汉学派仍然是《诗经》研究的两大阵营。
前者出现了孙承泽《诗经朱传翼》,黄梦白、陈曾《诗经广大全》等著述;后者出现了贺贻孙《诗触》、朱鹤龄《诗经通义》、钱澄之《田间诗学》、张沐《诗经疏略》等著述。
这两派以尊朱与尊《序》为各自的学术立场,相互争胜。
如孙承泽尊朱抑《序》,认为正是《小序》使得“三百篇之旨,一夫障之,千余岁不明于天下”,而“朱子辟之,厥功亦伟”,更言“翼朱者,翼经也”[1]。
汉学派则力斥废《序》之非,钱澄之《田间诗学》就认为“若舍序以说诗,随意做解,泛滥无归,非附会即穿凿,诗学之弊有不可胜言矣。
”[2]两派在学术立场上针锋相对,在对具体诗歌的阐释上却又出现了“汉宋兼采”的现象。
一、“汉宋兼采”现象的具体表现“汉宋兼采”现象在宋学派的表现有二:其一,宋学派在阐释诗歌时重新关注《小序》。
孙氏《诗经朱传翼》与黄、陈二人的《诗经广大全》一改元、明时人翼朱不言《小序》的传统,重新将《小序》纳入其阐释体系。
晚清及民国词学家的南北宋之论
常州词 派对南 北宋词 的论析 和 比较 在词学 史上 具有 重要 的意义 。 首先常 州派结 束“ 南北 宋之 争” 而 , 开启 了“ 南北 宋之辨 ” 清代 前 中期 的 云间派 、 。 浙西派 在论及 南北宋 词时 往往偏 嗜一端 , 或重北 轻南 , 尚 或 南 黜北 。常州 派 的南 北宋词 之辨 已经 汰去 了流 派争
词 的各 自特点 进行 了深 入 的探讨 ,并 对前 人南 北宋
之 争 的得 失进 行 了全 面的反 思 。清人关 于南北宋 词 的争 论延 续 到 民国时期 。 民国时期 的许 多词 史 、 词学 著作 几乎 都涉 及到 对南 北宋 词 的看法 。从 晚清及 民 国词 论者 的观 点来 看 ,有推 崇北 宋者 ,有力 挺南 宋 者 , 有 两宋各 有优 劣者 。 更 民国时期 有关 南北 宋 的辨
③ 朱彝尊:水村琴趣序》《 《 、鱼计庄词序》 等文,曝书亭集》 《 卷四十。
④ 彭兆荪 :小谟觞馆诗余 序》《 《 ,清名家词》上海 : 书店 , 8 年版。 , 上海 1 0 9
汉 语 言 文学 研 究 ,0 0年 , 1 第 1 21 第 卷 期
嘉 、 以后 , 道 常州词派 登上词 坛 , 惠言大 张“ 张 意 内言外 ” 帜 , 比兴 寄托 作 为论 词 的标 准 , 之 以 词学 风 尚为之一变 。 然而 在关于 南北宋词 的辨析 方面 , 张惠
响甚 大 。
关 键词 : 清 ; 国时期 ; 学 ; 晚 民 词 南北 宋
清末 民初 时期 是传统 词 学 的终 结 和新词 学 的创 始时期 , 续至 2 延 0世 纪 5 0年代 之 前 的民 国时期 , 随 着新 旧文 化 的转 型 , 词学 领域 也产 生 了深刻 的变化 。
清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虞山诗派指有钱谦益为核心的诗歌流派。
时间在明末清初,因钱谦益主要生活在虞山,故命名为虞山诗派。
其诗歌主张要写时事,反映社会,对诗歌的艺术特色无做过多要求,又因范围较广,故该派的凝聚力较弱,无鲜明统一的创作风格。
梅村体指清初吴伟业的诗歌特色,因其号梅村,故称梅村体。
梅村体的特色有,在内容上讲究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情况;二擅长七律、歌行,成就最高为七言歌行;在艺术上有创新,运用明代传奇之法进行诗歌创作,有曲折的情节,篇幅较长。
在语言上有初唐四杰的缤纷词藻,李商隐的曲婉。
元白叙事诗的铺陈。
神韵说指清代王士禛的诗歌理论主张。
其诗论承自《古画品录》、钟嵘“滋味”说,唐司空图“味外之旨”,严羽“羚羊挂角,不着痕迹”,即讲究诗歌的创作要“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诗歌审美中标举盛唐的王维,王士禛的贡献在于首次明确的提出诗歌的意境理论,对于当时只讲究诗歌社会功用的诗坛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格调说是指康乾年间由沈德潜提出的一种诗歌理论。
其主要主张为诗歌创作要有“格调”,其诗歌理论承自明代前后七子,远承皎然《诗式》和严羽《沧浪诗话》,其强调重视诗歌的风格。
沈德潜将“格调”具体表现为传统的“诗教”和“温柔敦厚”,风格为雍容典雅,这是清代王朝兴盛,文学作品需润色鸿业的体现。
肌理说指清代中期由翁方纲提出的一种诗歌理论。
其名称出自杜甫《丽人行》,是针对当时诗坛空言义理,讲究诗歌创作要有严密的针法和法度。
具体表现为“义理”和“文理”,义理即讲究诗歌创作要有温柔敦厚的特点,文理指诗歌创作有要有结构等特点。
性灵说出自袁枚,其诗论承自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讲究诗歌创作要有真情实感,要依循本心。
这种理论主张是针对当时诗坛空言诗教而来。
袁枚的诗论在当时别具一格,和其为人处世的独特性格也有关,较开明,招收女弟子,有《随缘女弟子诗选》同光体同光为光绪帝的年号,同光体指清末由陈三立,陈衍等人为核心的一种诗歌流派。
其诗论明确主张“学宋”,是在明清两代学习“盛唐”诗的大氛围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向。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时作业1姓名:学号班级; 使用时间:一、单选题1.(此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①《汉武大帝》中的刘彻设刺史监察地方②介绍清朝官员的连续剧被命名为《宰相刘罗锅》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此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中国古代曾有一个中枢机构,它是有官无吏的特殊衙门,该机构任职的,无定员,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最多时达十一人。
这一机构中的“官员”最有可能称之为()A.参知政事B.内阁大学士C.军机大臣D.同平章事3.(此题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军机处是一个顾问应对的智囊机构,起草谕旨,管理机密档案的秘书班子。
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承旨”,其使命是承认和服从这种权力。
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避免了皇帝任意妄为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C.未影响中央机构职权D.完善了皇帝独裁机制4.(此题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康熙帝为了洞悉政情民隐,令亲信官员用密折奏事,而且规定奏折必须由大臣亲自书写,不拘形式,如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正月初八,康照帝在陕西巡抚鄂海的请安折上批示:“联体安善。
以后奏折,尔亲手写来,即字不好、有错亦不妨,但不可令人知道……”这一做法旨在()A.显示君主体恤百姓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提高政府办事效率D.确保政令安全畅通5.(此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清代一位皇帝特意设立了一个临时军政机构,开始名为军机房,就设在乾清门西侧的养心殿外,当时正在西北用兵,军事上需要集中力量迅速解决,以防贻误军机。
这位皇帝还()①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②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③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④重建太和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此题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努尔哈赤在八大贝勒(旗主)会议的基础上,增设若干名理政听讼大臣,责成他们与八旗旗主一同议政。
陈澧文学思想综述
陈澧文学思想综述陈澧,晚清岭南著名学者,平生致力于经学研究,旁及历史、地理、金石、音乐、文学等,著有《声律通考》《汉儒通义》《东塾读书记》等著作,对近代广东学术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
今人一般将陈澧视为经学家、思想家,对其诗文及文学思想则较少关注。
陈澧虽无专门的文论著作,但在大量的札记、书信、文评、序跋中,他的文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并且与他的经学思想相辅相成、互相辉映。
陈澧在经学上持汉宋调和的立场,其文学思想正如他的经学主张,“本之于经”的同时对当时文坛上的各种矛盾基本上持调和折中的立场。
作为汉宋兼采派经学家的代表人物,陈澧的文学思想在近代文论转型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文论观点“本之于经”作为一名经学家,陈澧亦兼擅文学,其经学思想及其学术方法不知不觉向文学的领域延伸。
陈澧的文论观点皆“本之于经”,将《诗经口小雅》中“有伦有脊”一词作为作文指导法则,并将文学视为学术经世的手段之一。
对于作文之法,陈澧拈出了“有伦有脊”的原则,并且明确指出自己的文论观点“本之于经”:“昔时读《小雅》‘有伦有脊’之语,尝告山舍学者,此即作文之法,今举以告足下,可乎?伦者,今日老生常谈,所谓层次也。
脊者,所谓主意也。
夫人必其心有意而后其口有言,有言而其手书之于纸上,则为文。
无意则无言,更安得有文哉!有意矣,而或不止有一意,则必有所主,犹人身不止一骨,而脊骨为之主,此所谓有脊也。
意不止一意而言之,何者当先?何者当后?则必有伦次。
即止有一意而一言不能尽意,则其浅深本末又必有伦次,而后此一意可明也。
……虽然,伦犹易为也,脊不易为也,必有学有识而后能有意,是在乎读书而非徒读文所可得者也。
仆之说虽浅,然本之于经,或当不谬。
”[1所谓“有脊”,是指文章必须要有思想、有内容。
所谓“有伦”,是指文章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也就是要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然而,“伦犹易为也,脊不易为也”,如何才能做到文章“有伦有脊”?陈澧提出“必有学有识而后能有意,是在乎读书而非徒读文所可得者也。
章学诚与清代“汉宋之争”
位 ,如 以宋 儒 中最注重 “ 问学 ”的朱熹 为例 , 道
命题的 “ 辩论境域”已有所转换 ,在朱 、陆之
辨 中 ,尽 管 就知识 的地位 问题 论点有 别 ,但道 德
理”的认识 ,而这一 “ 本体之理”则是一伦理道 德的范畴。换言之 ,对于如朱熹一类的宋学家来
说 ,“ 问学 ”是手 段 ,“ 德性 ”才是 目的 ,离 道 尊
收 稿 日期 :2 0 —2 1 0 90 . 6
要 :清代 考据 学反 对宋明理 学的形上思维方法 ,主张回归汉儒 ,以训释字义、考证典章制度 的方法
发明六经之大义 ,由此引发 了清代 思想界所谓的 “ 汉宋之 争” 。章 学诚既反对纯粹空谈 心性的宋学 , 不赞成 也 考据 学者对 宋学的过分责难。他主张 “ 因事寓理” ,以调和 “ 虚理 ”和 “ 实事”的关 系,并在 宋学之思辨 、汉 学之考据之外提 出了 “ 史学明道 ”的思想方法,实现 了对 “ 宋之争”的超越 ,同时也预示 了清 中期学术发 汉
言 ,所谓 “ 朴学 ” 汉学 ” 考据 学 ”这三 者是 、“ 、“
体 的, 是同一事物的三种不同称谓 , 朴学” “ 言 其学 风朴 实无华 ,汉 学 ” “ 言其 学术 趋 向归宗汉 儒 ,
一
“ 据 ”则 指 出其方 法进 路 。总之 ,这 一学 术形 考
态 与宋 明理学 有着 极大 的差 异 ,宋 明理 学在 思想
戴震认为 ,所谓 “ 德性”和人的 “ 形体”一
清代中期诗词文
第三讲:清代中期的诗、词、文乾隆时期至鸦片战争前(即乾隆至道光十九年,1735一1839)的文学作为一个阶段来探讨。
这一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学者研治经史注重训诂、考订,力图以此法达到通经,由通经达于治世,文人也多重学问,在文坛上,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说”倡于前,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说”随其后,翁方纲别出新意,提出“肌理说”,实际上与宋人“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有相通之处。
其间,既有以厉鹗为代表的浙派力主宋调,影响延至清末,也有郑燮、黄景仁等以才情傲立于诗坛,自成一家。
清中叶古文和骈文均有繁荣之势,桐城派总结传统古文理论,倡“义理”、“考据”、“辞章”,影响盛于一时;骈文则在前代的沉寂之后,重又复苏,涌现出诸如汪中等骈文大家。
从词坛看,厉鹗承朱彝尊继续倡导清婉深秀的词风,张惠言的常州词派尊词体,重寄托,则与清中期重学问之风相联系。
一诗1、xx“格调说”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并编选了《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即《清诗别裁集》)等书。
沈德潜的诗论,一般称为“格调说”。
所谓“格调”,本意是指诗歌的格律、声调,同时也指由此表现出的高华雄壮、富于变化的美感。
其说本于明代七子,故沈氏于明诗推崇七子而排斥公安、竟陵,论诗歌体格则宗唐而黜宋。
但沈氏诗论的意义和明七子之说实际是不同的。
因为他论诗有一个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求有益于统治秩序、合于“温柔敦厚”的“诗教”。
其《说诗晬语》第一节就说:“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
”这首先是从有益于封建政治来确定诗的价值。
沈德潜的诗论是以汉儒的诗教说为本,以唐诗的“格调”为用,企图造成一种既能顺合清王朝严格的思想统治而又能点缀康、乾“盛世气象”的诗风。
但唐诗的“格调”同它的激情是分不开的,这种主张有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汉宋之争”及其演进
“汉宋之争”及其演进嘉庆时期,伴随着清王朝世运的潜移,学术思想界也随之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在乾隆朝曾经极一时之盛的考据之风逐渐发生嬗变,潜心考据的汉学家们开始关注风俗人心;沉寂多时、颂法程朱义理的理学家们则吸收汉学之长,开始讲究朴实之功;湮没近二千年、善于用危言耸动舆论的今文经学重新复兴,一度沉寂的清初经世致用学风再度昂扬起来,并蔚然成为一股气势磅礴的时代潮流,从而构成当时知识界绚烂多彩的学术画卷。
(一)乾嘉汉学及其成就清代汉学,是指清代中期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一个以考证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文、舆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逸等等”[1]为内容的学派。
它崇尚、提倡汉代对经学的解释,采用汉代学者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用汉儒之训诂以说经,及用汉儒注书条例以治群书”[2]。
与致力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因而有汉学、考据学之称。
又因其治学严谨,学风朴实,故有“朴学”之称。
当时学者皆以此种学风相矜尚,以致“家家许、郑,人人贾、马”[3]。
考据之风充满国中,学术界遂成一“汉学专制”之局。
在当时的学者们看来,“但当正文字、辨音读、释训诂、通传注,则义理自现,道在其中矣”[4]。
清代汉学的出现首先是中国学术内在逻辑发展的一个必然历史阶段,是宋明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理学自宋以来,统治思想学术界已经五百多年,明显暴露出自身的缺陷,不断受到精神的、物质的双重批判。
尤其是明清之际,社会的急居动荡,及其在理论思维领域所反映出的理学瓦解,形成了清初的反理学思潮。
这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思潮,一方面,它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对理学进行了批判和总结。
这对于打破几个世纪以来理学对思想界的束缚,无疑是具有历史积极意义的。
而另一方面,清初的反理学思潮又是一个具有复古倾向的思潮。
这种复古倾向,导致清初知识界在方法上逐渐撇弃宋明理学的哲学思辨,走向了朴实考经证史的途径。
从而,为尔后乾嘉学派的形成,在理论思维上提供了内在的逻辑依据。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说课稿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四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
1、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的第二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前面是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后面是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
本课上承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动,中国古代社会逐渐到达鼎盛;下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暗含危机。
既有贯穿中国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通过本学期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史有初步的了解,逐渐掌握了高中历史学习中所需要的史料分析能力,再加上初中阶段学习过康乾盛世的大致表现,有利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清前中期鼎盛的部分。
但由于对于“盛世”的普遍认识,对盛世下暗含的危机所知不多,缺乏对这一时期的辩证认识。
因此需要对这一时期的鼎盛与危机进一步深入学习,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
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前中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了解清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了解清前中期危机的内外原因过程与方法:分析《清朝形势图》,加深自身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
根据图片、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清朝后期由盛转衰主要原因,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关于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记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与经略边疆的大致过程2.能够列出统治危机出现的主要表现,用自己的话阐述危机产生的内外原因。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课件)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本主义经济,近代自然科学
中国礼制。
——整理自张宏杰《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二、帝国之危:内部忧局与外部隐患
探究:与欧美相比,康乾盛世“黯然失色”的表现有哪些?
乾隆时代的中国(18世纪)
乾隆时代的西方世界(18世纪)
乾隆五十八年(1793) 英国使团来华,看到的是“士 兵鞭打试图逃跑或以年老体弱 为由要求免役的民夫的事,几 乎没有一夜不发生。”
改土归流,取消 土司世袭制度, 任命有任期、可 调动的流官。
中俄雅克萨之战, 迫使沙俄谈判: 1689年签订 《尼布楚条约》
1662年郑成功收 复台湾; 1683年清军远征 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一、帝国之盛:内政建设与边疆治理
(二)边疆—— 辽阔版图的基本奠定
思考:清朝经略边疆的方式有哪些?其边疆治理模式有何特点?
的望远镜
区别。 • 天文地理大表,是用来测算节气的,
与以前见过的钟表并无区别。 • 乾隆看了一眼气压计的气泵,临走时
冒出这么一句话:“这些东西只配给 儿童玩。” • 弹簧减震的马车的形制不合中国规矩,
马车小车农夫经的济座位,“传高统高自在然上科”,学不合
• 蒸汽机、吊灯、座钟、韦奇伍德 瓷器
• 特种钢制作的刀剑、榴弹炮、连 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
朝祭,早膳,读圣训 处理政务
听学者讲解经史 晚膳,处理政务
统治者的勤政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保障。
一、帝国之盛:内政建设与边疆治理
(一)内政——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1.实行奏折制度
思考:奏折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题本
收交 通政司传递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孙克强:清代词学的南北宋之争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孙克强:清代词学的南北宋之争一南北宋词因时代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风貌,这一点早在南宋就已有人指出。
柴望《凉州鼓吹自序》云:“词起于唐而盛于宋,宋作尤莫盛于宣、靖间,美成、伯可各自堂奥,俱号称作者。
近世姜白石一洗而更之,《暗香》、《疏影》等作,当别家数也。
……余不敢望靖康家数,白石衣钵或仿佛焉。
”(注:《彊村丛书》。
)这里已将周邦彦、康与之生活的宣和、靖康年间的北宋与姜白石的南宋区别开来。
并将北宋视为不可企及的范本。
明代为词学的中衰期,正统文人视词为“小道”、“鄙体”,习词者多将词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词坛以《草堂诗余》最为流行。
《草堂诗余》是南宋人编的一部词集,集中多选晚唐五代北宋的作品,风格独尚婉丽柔靡(注:参阅拙文《试论〈草堂诗余〉在词学批评史上的影响和意义》,《中国韵文学刊》1995年第2期。
)。
明人的审美趣味选择了《草堂诗余》,反过来《草堂诗余》又影响了明人的词学观念。
明人并未集中讨论南北宋词的优劣和取舍,但明人重北宋、轻南宋的态度还是相当明确的。
如杨慎评南宋词人冯艾子词云:“有北宋秦、晁风味,比南宋教督气、酸馅气不侔矣。
”(注:《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引。
)李元玉《南音三籁·序言》:“赵宋时,黄九、秦七辈竞作新声,字戛金玉;东坡虽有‘铁绰板’之诮,而豪爽之致,时溢笔端。
南渡后,争讲理学,间为风云月露之句,遂逊前哲。
”皆认为南宋不及北宋。
明代末年,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云间派为了改变词坛颓靡的局面,要求端正词人的创作态度,强调词的风骚之旨,明确提出学习南唐、北宋的主张。
陈子龙《幽兰草词序》云:“自金陵二主以至靖康,或秾纤婉丽,极哀艳之情;或流畅澹逸,穷盼倩之趣。
然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
繁促之中,尚存高浑,斯为最盛也。
南渡以还,此声遂渺,寄慨者亢率而近于伦武,谐俗者鄙浅而入于优伶。
”云间派的另一位词家宋征璧也说“词至南宋而繁,亦至南宋而蔽”(注:《词苑丛谈》卷四引,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高一上学期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精编课件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康熙曾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
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清宗室、史学家昭梿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严大权无从旁假。
——《清高宗实录》清西陵泰陵隆恩殿祖宗家法:乾纲独断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
他们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地方具体事务,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详加过问,在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同时,也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1、建立奏折制度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官员亲手批阅奏折返回所谓的密折……为保密起见,在纸封外绑以木夹板,并贴以印花,后来甚至用带铜锁的特质皮匣包封密折,然后通过驿站,或由专差交兵部捷报,或遣亲信之人专程送至奏事处,由奏事官接受登记之后,交奏事太监直送皇帝亲自拆阅。
——《中国历史新编》1、建立奏折制度(2)作用:迅速、机密①使皇帝能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②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特点:2、设立军机处No ImageNo Image No Image养心殿军机处内阁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
——(清)赵翼 “办理军机处大臣(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内特简,无定员),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清会典》卷三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抄写)撰,而不能稍有赞画(指手画脚)于其间也。
——(清)赵翼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奏折制度(2)作用:迅速、机密①使皇帝能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②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特点:2、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8隋唐宋明清确立三公九卿制巩固中外朝制 发展 一省两院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二府三司制元 顶峰明:废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奏折制度(2)作用:迅速、机密①使皇帝能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②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论方东树的六朝诗观
学校代码:10385分类号:研究生学号:1300210014密级:论方东树的六朝诗观A Study on Fang Dongshu’Six Dynasties Poetry Theory作者姓名:钟美玲指导教师:黄河教授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所在学院:文学院论文提交日期: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摘要作为清中期诗学界的重要人物,方东树受到了家学的熏染,继承了方苞、姚鼐、刘大櫆等桐城派先贤的诗论文论,并加以开拓、创新。
同时,在清代“汉宋之争”的学术背景下,一方面,方东树极力抨击汉学的弊病,宣扬程朱理学,并使其构成他诗学思想的重要内涵。
另一方面,他采取汉宋兼采的清醒观念,注重吸收汉学训诂考据的治学方法,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表现真实情感。
方氏以独特的视角形成了自己的诗学理论,成为桐城派诗学的集大成者。
在诗歌发展体格论上,方东树继承桐城派的思想传统,坚定站在儒学的基本立场上,用古文的章法布局对诗歌提出各项要求,如诗歌的开端、中间部分和结语部分,并在创作技巧上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
鉴于清代诗歌的学问化倾向而导致虚浮炫博的风气,方东树还在其六朝诗论中提出立诚有物的观点。
在审美方面,方东树充分借鉴前人的观点,提出以气论诗、以力论诗、以奇论诗的六朝诗审美论。
方东树继承了刘大櫆的“神气”说,又拓展了“气”的范畴,要求诗作流露自然之气,涵养诗歌章法之元气,在诗中体现气韵豪宕而又意蕴隽永的六朝诗之“气”。
同时,方东树要求诗作要有雄奇健美之力,并推崇笔力精当,最终达到无力之痕迹的天然境界,这就是方氏所论的六朝诗之“力”。
至于“奇”,方氏要求诗歌的风格、境界、情感等各方面都喷发出奇崛之形态。
气、力、奇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方东树对六朝诗歌审美的理想境界。
方东树以论六朝诗体格特征、审美特征、六朝诗人的独到性,建立起自己的六朝诗观,他的六朝诗观也深刻影响着对其他朝代诗人诗作的评析。
方东树的六朝诗观与六朝诗批评的体制化是他整个诗学批评的缩影,他的六朝诗观代表着桐城派诗学的精华,他的诗论也在诗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清朝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案设计
清朝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案设计清朝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清朝中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2. 分析清朝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的原因。
3. 掌握清朝中期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清朝中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2. 清朝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的原因。
3. 清朝中期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
1. 清朝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的原因分析。
2. 清朝中期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理解和归纳。
四、教学过程。
1. 清朝中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清朝中期,即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清朝最为鼎盛的时期。
在政治上,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是明君,他们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外交的控制,使得清朝的政治稳定和统一。
在经济上,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实行海禁、开疆拓土、改革税收制度等,使得清朝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社会上,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科举制度、实行农田水利政策、改革军队制度等,使得清朝的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 清朝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的原因。
清朝中期的鼎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明君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清朝政治稳定和统一;二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使得清朝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三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使得清朝的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清朝中期的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封建统治政策,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二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封建经济政策,使得清朝的经济日益落后;三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封建社会政策,使得清朝的社会日益不稳定。
3. 清朝中期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在清朝中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康熙、雍正、乾隆的改革,如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金田起义等。
汉学与宋学
汉学与宋学中国经学发展的历史,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或派别。
但是,既然经学是一种学术思想,那么,按照学术思想“风格”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清代人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但“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
他们把整个中国经学的历程看作汉学与宋学两家互相争胜负的过程,就是以学术思想“风格”的差异,来对中国经学史进行的分期和分派。
因为汉学与宋学是传统中国学术中两种具有很大差异的经学研究方法。
一、汉学与宋学的差异二者作为学术思想主流思潮的时期:/西汉—唐宋学宋、兀、明\清如果以现代学术概念来概括汉学与宋学,则二者大致具有以下的主要区别:1、学术范围不同:汉学研究的是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很少学者达到哲学理论的高度,甚至很少学者有理论上的兴趣;宋学是道德学、伦理学,即“修、齐、治、平”之道,研讨心、性、理、气等概念,近似于今天所谓的哲学。
二者之间互相争正统、争道统,声称是孔子的嫡传。
2、研究方法不同:汉学家多采用归纳法,认为史料本身可以真实的历史,所以他们反对孤证,重视搜集许多资料,强调根据大量资料才能得出结论;宋学家多采用演绎法,从一个思想推演出各种说法,甚至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他们更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得出的结论其实往往是他们自己的思想。
汉学家常常斥责宋学家“空疏”,宋学家常常斥责汉学家“琐碎”。
3、学术重点不同:汉学的重点是“五经” ,后来演化成“九经”、“十三经” 等;宋学的重点是“四书”,“四书”的成立及其发展是宋学的最大特点。
从根本上说,所谓经学史上汉学与宋学的区别,实际上就是人类两种最主要的思想方式的区别。
因而这种区别并不是汉代以降“经学”正式形成之后才产生,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类似的现象。
先秦孔门内部,已经有“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两种不同的风格。
此事徐复观先生有言及之,可谓明了:由孟子以下的人物(今按,指荀子、陆贾等人), 都是属于思想家型的。
《四库全书总目》所见“汉学”“宋学”考--对清代“汉宋之争”一个新的解释
作者: 刘辰[1]
作者机构: [1]苏州大学,江苏苏州571101
出版物刊名: 兵团党校学报
页码: 88-9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汉学;宋学;训诂考证;义理解经
摘要:“汉宋之争”作为清代学术史上的关键之处,自产生后备受学者关注。
虽陈说纷纷,但到目前为止,学界普遍认为汉学为经学考据,宋学为宋明理学,似乎已成定论。
而以往对“汉学”“宋学”的研究,大都以个别精英学者为对象,往往忽视与“汉宋之争”密切相关的《四库全书总目》。
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代表,《四库全书总目》之中提及“汉学”“宋学”,更能反映出真正的“汉宋之争”。
而深入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所谓的“汉宋之争”其实是经学内部“训诂考证”与“义理解经”之争。
论《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之相合2
论《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之相合王风摘要:明末以来,有不少学者批评朱熹《卦变图》,认为《周易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不合。
实际上,这些学者未能认识到朱熹《卦变图》是用二维图表表达多维内容,从而误读了这张图。
而一旦正确解读朱熹《卦变图》,将会发现《周易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符合若契,毫无相悖之处。
关键词:易学卦变图朱熹周易本义朱熹(1130~1170)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易》学家,他的《周易本义》一书,立于元、明、清三代官学六百年,在《易》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关于这部书的著作时间、思想、内容等,数百年来存在多方面争论,大凡明末清初儒道之辨,清代中期汉宋之争,以及流行于当今学界的象数义理之判等,都无不以《周易本义》为争论话题。
其中《本义》卷首九图是否为朱熹手订,是《周易本义》论争的焦点。
清代中期,朱学大家王懋竑明确宣称九图非朱子手订,此后大多数朱熹研究者的观点都与王氏相同或接近,但是仍有不少精研象数的学者认识到,卷首九图与朱熹《易》学思想特别是其晚年《易》学思想是一致的,不能排除朱熹手订九图的可能性。
[1]《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之第九图为《卦变图》,明末以来,顾炎武、胡渭、毛奇龄、王懋竑、白寿彝等学者认为,这张图存在理论问题,朱熹早已放弃,因此《周易本义》注文没有采用这张图作为理论基础。
然而,仔细研究朱熹《卦变图》,发现该图用二维图表表达着多维卦变关系,当我们用网图恢复多维关系后,即可对之有一完整理解,从而得到这样的结论:《周易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符合若契,应当是朱熹亲手所订。
一、黄宗羲、胡渭、毛奇龄、王懋竑、白寿彝等人的“《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不合”之论顾炎武(1613~1682)在他的《日知录》里写道:‚卦变之说不始于孔子,周公系损之六三已言之矣,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是六子之变皆出于乾坤,无所谓自复、姤、临、遁而来者。
当从《程传》。
‛(卷一,第94-95页)[i]这是从考据角度否定朱熹卦变说,尚不构成对朱熹《卦变图》的严重冲击。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桐城派研究?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马延炜(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摘要:汉宋之争是清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嘉庆中叶编纂的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汉宋学术争论的实况.主张汉学的史稿编修者,效仿《明史》中只设儒林传,不为道学家立专传的体例,在具体编修中将主张宋学的桐城学者列入较为时人所轻视的《文苑传》中,以达到扬汉抑宋,为汉学争取儒学正统的目的,以致时至今日,桐城派依然被主要视为一个文学流派,桐城学者也主要被看做是文学家,他们在古文,辞章之外的其他成就,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关键词:汉宋之争;桐城派;清国史《儒林传》;阮元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5—605X(2010)04-0078-06 TheHan?SongcontroversyinMid-QingeraandtheSchoolofTongcheng——flocusedonthefirstdraftofthenafionMRulinbiographyMAYah.wei(InstituteofHistory,Hun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angsha410003,China) Abstract:TheHan—Songcontroversyis,gX1importantprobleminthehistoryofConfucianismofQingDynasty. ThefirstdraftofthenationalRulinbiographywhichcompiledintheJiaqingerareflectsthepracticalsit uationofthiscontroversy.ThecomplierswhomaintainedtheHan—learningfollowedtheexampleofcompilingofMingshi.TheyabolishedtheDaoxuebiogra- phywhichincludesscholarsofSong—learning.TheylistedtheTongchengscholarswhomaintainedtheSong—learningintheWe —nyuanbiographywhichdespisedbypeopleofthetime.Consequendy,eventothisday,thescho oloftongehengisstillbere-gardedasaschoolofliterature.theTongchengscholarsalestillberegardedasliterati.Theirach ievementsexceptpoetryandprosehadbeenoverlooked.Keywords:Han—Songcontroversy;SchoolofTongcheng;nationalRulinbiography;RuanYuan汉,宋之争是我国古代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四库馆臣曾认为:"自汉京以后,学凡六变,……要其归宿,不过汉宋两家,互为胜负."将二千余年的儒学发展史,归纳为汉,宋二派互相争胜的过程.有清一代,学者埋首董理群籍,成就蔚为大观,后人述及清代学术,亦常以"汉学"代称.然而,尽管汉学在清代,特别是乾嘉时期处于执学界牛耳的地位,但由于清朝官方始终将宋学悬为功令,宋学学问并未完全消亡,有清一代,关于汉宋学问的争论仍所在多有,学者基于各自或汉或宋的学术78宗尚,着书立说,扬己抑人,构成了学术史上颇具特色的景观.今人对清代汉宋之争的研究颇多,其中关于二家争论的核心,已有观点主要有两种:1,考据学和义理学两种不同为学方法之间的争执.这种观点产生较早,也是长期以来学界的一般看法.2,清代汉学发展出来的新义理①《四库全书总目》卷1《经部总叙》,中华书局1965 年版,第1页.?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与宋明理学旧义理之间的冲突.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张寿安,张丽珠等台湾学者为代表.她们反对传统以诂训称汉学,以义理称宋学的"二分法",认为"礼理争议"才是清代汉宋之争的核心."汉宋之争,应是义理学内部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汉宋歧见;而不是考据学与义理学两种不同形态的学术路线之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循的观点:"清代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官方,其实就是君主一人驾驭臣民的统治之'术'.因此,一方面要迎合'术'守住意识形态,一方面要通过客观历史的研究来突破义理,致用等意识形态的规范,来为'学'争取些许的自由,这两种取向的冲突,即是所谓'汉宋之争'的核心含义."②这些关于"汉宋之争"实质的不同看法,其实道出了这个问题的不同面向.其中,考据学与义理学的争论应是汉宋之争最主要的方面.近年的研究表明,清代理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信奉并从事理学研究的学者所在多有, 既非前辈学者所形容的"竭而无余华",也不简单只是帝王驭下的统治术,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⑧.而"以礼代理"固然是一种新义理,但那是汉学家经由考据这一汉学为学方式,由汉学学术生发出来的. 所以"礼理争议"是由汉,宋两种不同为学路径导致的争论,本质上仍不脱汉,宋学术之争的大范围.其实,清人基于各自学术宗尚对汉宋学术优劣的陟抑,在指出对方学问的缺略处之外,也蕴含着各以本方学问为周秦以来孔学正统的想法."这种一方面否定他人,一方面肯定自己的目的,显然是在恢复干余年前的两汉儒学旧传统,以取代自南宋以来六百年问理学家所建立的新儒学传统,藉以加强汉学家在学术上的正统地位."④通过编修学术史,描绘学脉,将彼方学问打成异统,是学者为己方学问争取正统时常采取的手段,清代之前已是如此.南宋朱熹撰《伊洛渊源录》,其职志即是为以二程为代表的道学争取儒学正统地位.清初学者排击陆王,亦通过学术史的编写阐发意见.而在清代中叶,汉学学者抑宋扬汉,为汉学争取正统的活动,则集中体现在这一时期清国史《儒林传》初稿的编修过程上.一,清国史《儒林传》初稿之体例'清国史《儒林传》是清朝官方修史机构国史馆编纂的一部当代学者类传,该传自嘉庆中开始编纂,前后删订续修多次,直至清末宣统年间仍有编辑,也是一部清人自撰的清代学术史⑦.该传初稿的编修,主要是在阮元的主导下进行,编纂体例则主要受到清初《明史》编纂的影响.在关于《明史》体例的最初设计中,"道学"一传也包括在内.彭孙通曾有《明史立道学忠义二传奏》,较早提出设立《道学传》.康熙二十一年徐乾学补《明史》总裁, 二十三年与徐元文撰成《修史条议》,亦主张为理学(道学)家设类传,但遭到朱彝尊,黄宗羲等的激烈反对,史馆最终采纳多数学者的意见,未立《道学传》.在这场争论中,始终蕴含着关于汉宋学术,何者才是儒学正统的不同意见.彭孙通认为宋儒直接孔孟心传,其学醇,其功巨,有不得不特为表彰者.他要求将明儒中与程朱合者(理学家),和有功于传注的学者(汉学家)区分开来,将后者与那些"学未大醇"者人之《儒林传》,认为这样才不会使大道混淆,显示出其以宋学为学术正统的倾向:"窃惟历代之史,凡儒学诸臣皆载《儒林列传》,独《宋史》于《儒林传》之前复立《道学列传》一篇,专以记大儒程颢,程颐,朱子为主,其及门弟子悉为编载.盖以道学之统自尧舜至于孔孟代相授受,孔孟殁后,千有余年,而得程子,朱子发明六经之蕴,远契列圣之心,其学至醇,其功甚巨,故特立此传以衍孔孟之真传,明正学于天下,诚非无见也.……自今纂修《明史》,合无照《宋史》例,将明儒学术醇正,与程朱合者编为《道学传》,其他有功传注及学未大醇者仍入之《儒林传》中,则大道不致混淆而圣谟独高于今古矣."㈣徐乾学则意识到载人理学传者未必皆胜儒林,并云"《宋史》程朱门人亦多有不如象山者",但仍然坚持"学术源流,宜归一是".①张丽珠:《清代新义理学——传统与现代的交会》,里仁书局2003年版,第149页.②张循:《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0-21页.(参见龚书铎主编:《清代理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④王家俭:《清代"汉宋之争"的再检讨——试论汉学派的目的与极限》,载氏着《清代研究论薮》,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页.⑤陈祖武:《中国学案史》,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4页.⑥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⑦关于清代国史馆编辑《儒林传》的具体过程,参见拙文:《清国史馆儒林传纂修活动考述》,《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25卷,第3期,2008年春.⑧(清)彭孙通:《明史立道学忠义二传奏》,栽氏着《松桂堂全集》卷3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⑨(清)徐乾学:《修史条议》,载氏着《儋园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9安徽史学2010年第4期反对设《道学传》之学者的观点正好相反.朱彝尊注意到《宋史》将言经术者人之儒林,言性理者别之为道学,又以同乎洛闽者进之道学,异者置之儒林的做法,蕴含着以程朱义理为正统的观点,"其意若以经术为麓而性理为密,朱子为正学而杨陆为歧途,默寓轩轾进退予夺之权,比于《春秋》之意".他认为经学才是儒学的正统:"然六经者,治世之大法,致君尧舜之术,不外是焉,学者从而修明之,传心之要,会及之理,范围曲成之道未尝不备,故儒林足以包道学,道学不可以统儒林."汤斌更认为经书之外无道学:"《宋史》道学,儒学厘为二传.盖以周,程,张,朱继往开来,其师友渊源不可与诸儒等耳,而道学经学自此分矣.夫所谓道学者,六经四书之旨体验于心,躬行而有得之谓也,非经书之外,更有不传之道学也."⑨这些围绕着《明史》编修问题的儒学正统之争,特别是《明史》最终只立儒林传,不再为道学家立专传的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汉学逐渐兴起,并渐渐开始占据主流的学术发展时态.众所周知,"儒林列传"最早见于《史记》,所叙次者皆为"传经之儒".后世史书仿而效之,在各自《儒林传》小序中,所描绘的也多为"经学历史".经学占据了儒学的主导地位.元修《宋史》,首度标举道学传,又加诸儒林传之上,传经之儒的地位有所下降,失去了在儒学中的正统地位.清初学者借由讨论《明史》编修问题所实欲争取的,正是传经之儒(汉学)在儒学中的正统,所采用的手段,则是取消为程朱理学家立传的道学传,而以为汉学家立传的儒林传囊而括之.因此,清初学者对《宋史》道学传的看法,并不是从纯粹的史书编纂学方面出发讨论后的结果,也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甚至也不一定是最合理的)看法.乾嘉之际的史学家章学诚就深以《宋史?道学传》之设为是:"宋史为元人所撰,疵病甚多.以史家法度而言,等于自郐无讥矣.然有特笔创例可为万世法者.……又《道学》,《儒林》分为二传,前人多訾议之.以谓吾道一贯,德行文学,何非夫子所许?而分门别户以启争端.此说非是.史家法度,自学《春秋》,据事直书,枝指不可断而兀足不可伸,期于适如其事而已矣.儒术至宋而盛,儒学亦至宋而歧.《道学》诸传人物,实与《儒林》诸公迥然分别,自不得不如当日途辙分歧之实迹以载之.……如云吾道一贯,不当分别门户,则德行文学之外,岂无言语政事?然则滑稽,循吏亦可合于儒林传乎?"④清初因修《明史》而引发的"道学"与"儒林"之争,特别是《明史》最终仅设儒林传,不再单独为理学家立传的做法,对嘉庆中清国史馆之修《儒林传》有重要影80响.阮元主导编纂的初稿,《凡例》开篇即盛赞《明史》将"道学"融会于"儒林"的做法:"《史》,《汉》始记儒林,《宋史》别出道学,其实讲经者岂可不立品行,讲学者岂可不治经史,强为分别,殊为偏狭.国朝修《明史》,混而一之,总名儒林,诚为盛轨."⑧并批评《宋史》的二传分立:"《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二传,不知此即周礼师儒之异,后人创分而暗合周道也."⑨但和清初学者明确喊出的"儒林足以包道学,道学不足以统儒林"的口号所不同的是,清国史《儒林传》的编者似乎还强调汉,宋持平的态度:"综而论之,圣人之道,譬若宫墙,文字训诂,其门迳也.门迳苟误,跬步皆歧,安能升堂人室乎.学人求道太高,卑视章句,譬犹天际之翔,出于丰屋之上,高则高矣,户奥之间实未窥也.或者但求名物,不论圣道,又若终年寝馈于门庑之间,无复知有堂室也矣."⑦尽管编者做出了如此明显的调和汉宋的表态,历来学者皆认为是传仍以汉学为重.侯外庐曾分析《拟国史儒林传序》,认为其在重视汉学的前提下,叙述中有意歪曲了清朝之前的儒学发展史."他在文字上尽其委婉曲折之能事,首述学术之流变,对于汉儒,'复兴六经',推崇备至,对于魏晋玄学,认为'儒道衰弱',对于宋儒轻轻叙过,不加抑扬,对于明儒,认为'不出朱陆,空疏甚矣',对于清朝学者谓'卓然不惑,求是辨诬','精研古义,诂释圣言','好古敏求,各造其域',……按照他的这样述学,无论如何得不出'两汉名教得儒林之功,宋明讲学得师道之益',……为什么他做出这样的矛盾文章?实在是由于他所云:'我朝列圣,道德俱备,包涵千古,崇宋儒之性道,而以汉儒经义实之'一句文化政策.所以,这篇文章是官样格式,不是他的内心话."⑧德明则认为:"从选择传主的标准来看,史书《儒林》一向是学行并重,而由阮元选择者来看,却偏重于学,尤重汉学.如毛奇龄,阎若璩等在清儒心目中德行品评不高者,因有考据着述,①②(清)朱彝尊:《史馆上总裁书》,栽氏着《曝书亭集》卷3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76,277页.③(清)汤斌:《重修苏州府儒学碑记》,载范志亭,范哲辑校:《汤斌集》,上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④(清)章学诚着,冯惠民.董校:《丙辰札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2页.⑤《儒林传稿?凡例》,载《续修四库全书》第537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8页.⑥⑦(清)阮元:《拟国史儒林传序》,载氏着《擘经室集》一集,卷2,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页.⑧侯外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三友书店1944年版,第538页.?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亦被选人."清学以汉学为主要特色,但在清代历史的不同阶段, 汉,宋学术的具体面貌则非常丰富.以清初为例,虽然就后来汉学大盛的事实上溯,基本可认定这一时期,儒学主流正处于由理学向考据学转变的过程中,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理学仍然比较兴盛.学术史的编写,应该如实反映这一时期"儒林"与"道学"并存的汉,宋学术现实.但阮元主持的初稿,虽制定了汉宋持平的写作方针,却在叙述儒学史时特别突出汉学的地位,在入传人物方面又将汉学家作为叙次的主要对象,为汉学争取正统地位.这种扬汉抑宋的取向,在处理关于主张宋学的桐城学者的人传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作家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②.百余年来,学界研究成果颇丰⑧.但这些已有研究,大多数仍将桐城学者主要视作文学家,将其作品归类为文学作品,较少注意到桐城学者在清代儒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事实上,桐城学者在经学等方面亦有造诣.嘉庆中,清国史馆纂修《儒林传》初稿时,部分桐城学者被认为可以入传,但由于主事者崇尚汉学,他们的经学成就因其理学的学术宗尚而被轻视,加之他们在辞章方面亦颇有成就,所以被史馆列入《文苑传》中.因为后者较为时人所轻视,被列入《文苑传》中类似被打入另册,所以引发了桐城学人的不满. 他们或致书史馆争之,或在私人信件中进行讨论.这些文字,既体现了当时学界对国史馆这部当代学术史应如何编纂的不同意见,也反映出清代中叶汉宋二学相互争论的学术时态,这些都是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内容.以下即以桐城学者的言论为切入点,分析该传所折射出的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二,桐城学者主张宋学的学术取向清中叶汉学大盛,流风所及,学者不仅多治考订之学,更多讥诋宋儒,宋学者,标榜汉学,诋毁宋学俨然成为时尚(垒).但同时仍有一批学者深知汉学之弊,注意对义理的阐发,姚鼐及经其所发扬光大的桐城学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姚鼐论学,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 义理尤为其所强调者.在他的笔下,被清代汉学家认为"去古未远,独得圣人真意"的汉儒,其学"承秦灭学之后,始立专门,各抱一经,师弟传授,侪偶怨怒,嫉炻不相通晓,其于圣人之道,犹筑墙垣而塞门巷也."后虽有通儒渐出,贯穿群经,然"其弊也杂之以谶纬,乱之以怪辟猥碎,世又讥之."只有到了宋代,"真儒乃得圣人之旨,群经略有定说",而"当明佚君乱政屡作,士大夫维持纲纪,明守节义,使明久而后仄",此皆"其宋儒论学之效哉!"因此,他认为:"欲尽舍程朱而宗汉之士,枝之猎而去其根,细之蔸而遗其巨,夫宁非蔽与?"姚鼐所授之徒亦多承师说,主张宋学,形成了桐城学派表彰宋学的学术取向.他们重视义理,反对《明史》取消道学传而以儒林传囊而括之的做法,要求恢复道学传在史书中的原有地位,陈用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陈用光,字硕士,江西新城人,"从(姚)鼐最久,师说尤为笃信".他对《明史》废道学传深为不满,认为当时主张废道学传的朱彝尊"纂修《明史》时所上总裁七书言多中史法,独第五书言儒林道学不宜分传,则于司马,班氏所立义例及宋元明儒之源流派别皆有考之不详者."④在他看来,宋代的理学大师远胜汉代的传经之士,"夫通天地人之为儒,称此名者,非周程张朱莫属也,彼京刘之属曷足云."只不过因《史记》,《汉书》所创之"儒林传"所传者乃在于经学,故"京刘之属有不可没者".陈用光的这一看法颇足玩味,他既以只有周程张朱等理学家才配得上"儒"的称号,实际上就将研治章句训诂的汉学家排斥在外,这种观点较之清初修《明史》①德明:《阮元史学撰着述评》,《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②周中明:《桐城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③江小角,方宁胜:《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安徽史学)2004年第6期.④据张循研究:"大量的读书人……无论对'汉学'还是'宋学',他们往往并没有很高的修养,乃至根本就是不入流的门外汉."因此,"汉宋之争并非只是少数专业学人书斋里严肃的学术问题,同时也是广泛传播于读书阶层的时髦话题".见张循:《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第22—23页.⑤(清)姚鼐:《赠钱献之序》,载氏着《惜抱轩文集》卷7,《续修四库全书》第1453册,第56页.⑥刘声木撰,徐天祥点校:《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黄山书社1989年版,第160页.按,当代学者曾认为,"(陈用光)能实事求是地对当时的学术,特别是考据之学作出客观评价,与姚门其他弟子狭隘的师门观念不同."(柳春蕊:《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圈子为中心》,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3页.)事实上,对汉学有肯定言论的并非陈氏一人,姚门其他弟子也有类似言论,但他们之肯定汉学,不过是要以汉学补宋学之罅漏,其表彰的核心仍在宋学.在崇尚宋学,排击汉学上,陈用光和姚门其他弟子并无显着不同.⑦⑧(清)陈用光:《朱锡鬯史馆上总裁第五书书后》,载氏着《太乙舟文集》卷6,《续修四库全书》第1493 册,第387,388页.81安徽史学2010年第4期时学者试图以儒林统摄道学的做法,实际上走的更远,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传经之士根本配不上儒的称号,这无疑从根本上把汉学家打翻在地.道光间,陈用光出任福建学政,正好赶上《福建通志》的编纂,他极力主张在其中设立道学传以表彰宗尚理学的闽籍学者,特别是身为福建人的理学宗师朱熹.但当时主持修纂的汉学家陈寿祺并不同意,"道学之名,创自元人,古无是称,不可以为典要,且道外无儒,儒外无道,道与之儒,将何分辨?……夫圣门四科,游,夏列于文学,孔子语子夏以为君子儒,语子游以学道,舍儒何以为道,舍学何以为儒.紫阳大贤,百世尊仰,然平心而论,正与游,夏伯仲,使紫阳而在,亦未敢自谓驾二贤而上之也. 必欲因仍《宋史》之旧,道学,儒林歧而为二,乖违旧章, 失所依据,欲崇道学,转蹈不经,恐徒供人窃笑耳."坚持不为理学家立专传,以致梁章钜说他:"墨守汉学,排挤宋儒是其故智."陈寿祺去世后,陈用光联合地方部分意见和己相近的学者,持续施压,迫使陈寿祺的继任者,同样主张不为道学立专传的高澍然辞职,并使这部志稿的刊刻被迫延迟并险些遗失,在后来对该志所进行的修改中,道学最终立有专传.在这个问题上,桐城派其他学者也多持此说,主张不可以儒林传代替道学传,方东树以《汉学商兑》一书激烈批判汉学时,更认为清初学者对于《宋史》设理学家类传的批评,其实出于"深妒"⑨.一往一还之间,体现出学术史编纂背后的汉,宋争论.史书中登载的文字,必定不可能是对时代巨细靡遗的全貌写真,它只是着作者对自己所观察(包括亲身经历和发掘文献)到的历史情况的描写.换句话说,后人经阅读史书所感触到的历史,乃是经史家过滤后的历史, 并非也无法是历史事实的全部本真面目.而那些有幸存留在史书上的人和事,必定是被史家所认为特别重要者, 因为后人乃是藉由史书的记载以了解过去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古代读书人都希望身后能在史书上留有一篇佳传,赵翼曾云,"男儿生坠地,例须~篇传".桐城学人强调恢复道学传在史书中的原有地位,也就是表彰理学的一种方式.三,桐城派的无奈由于《儒林传》出自官方修史机构,对于入传者来说,被收录其中也等于其学受到官方表彰,所以学者之门生汲汲为师谋入传者,所在多有,并将此当作表彰师说的手段.但提倡宋学的桐城学者虽多方奔走,却难以谋得一席之地.桐城学者对该传的编修一直非常关注,姚门弟子利用在史馆任职的有利条件,经常向乃师通报相关情况.82姚莹曾写信给姚鼐汇报凌廷堪入传情况,引起姚鼐强烈不满,"所言近时诸公于学问邪正之辨不明,其所品论殊非公当,诚然.吾昨得凌仲子集阅之,其所论多谬漫无所取,而当局者以私交入之儒林,此宁足以信后世哉!吾家自当力为其所当为者,书成以待天下后世之公论,何必竞之此一时哉!"这是一封写给姚莹的家书.在信中姚鼐说:"吾家自当力为其所当为者,书成以待天下后世之公论.何必竞之此一时哉!"这勉励侄孙的一句话,表面看来,似乎表达了这位桐城掌门对后世关于桐城学者可能的评论拥有充分自信,实际却显示了他对当下学界以《儒林传》形式扬汉抑宋,轻视讲求宋学的桐城派之做法的深深无奈, 即既然此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只能寄望后世"公论".姚门弟子不满国史馆《儒林传》侧重汉学,积极为本方学者谋取入传,但这些努力多以失败告终,在整个学术界如日中天的汉学氛围下,提倡宋学的他们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这更加深了他们的无奈感.姚门弟子曾试图将姚范入传,此事先由在史馆任职的姚元之致信姚范曾孙姚莹.姚元之因"史馆修儒林文苑二传,阐发幽隐",命姚莹以姚范之家集上呈史馆,以备采择.姚莹虽"因。
清朝得国“易”在哪里,为何本朝人会认为“夺取天下太过机巧”?
清朝得国“易”在哪里,为何本朝人会认为“夺取天下太过机巧”?“君德正,然而国势隆盛之时,士大夫食君之禄报君之恩已经很多。
本朝创业太易,诛戮又太重,夺取天下太过机巧。
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
”这段话出自1867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心腹幕僚赵烈文晚间畅谈时,为赵烈文所说。
身为清朝本朝人,赵文烈却认为清朝是“创业太易”,而且还是“夺取天下太过机巧”。
这个认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也代表了当时部分人的对于清朝得国的看法,那么清朝到底得国易不易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一、清朝得国“易”也“不易”,它的“易”在于李自成摧毁了天下主心骨,使得群龙无首清朝趁虚而入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更特别的是,也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的大一统王朝,这个特别之处在明末天下争夺战之中很重要,可以说是一个关键之处。
面对垂垂老矣腐朽不堪的明朝,清朝在关外时期是自努尔哈赤起,可以说从无到有,到了第二代皇太极时期就成为一方割据政权,甚至皇太极在位期间,几次绕道打到北京城下,可谓战果辉煌,但是都铩羽而归,不是皇太极不想攻进北京,而是面对清军,北京守军即使不敌,也没有望风而降更没有放弃抵抗,在此期间各地勤王军队源源不断赶来,再不走,清军就是战斗力再强,再能打,但是数量差距在那放着呢,会被反包围甚至被歼灭。
我们再看看李自成于崇祯二年起兵反明,多年来被打的到处逃窜,最落魄的时候身边就剩下十几个,直到崇祯十三年开始才有起色,到了崇祯十六年攻下西北才算是登堂入室,到了崇祯十七年一月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才算是建立一方割据政权。
以创业时间和政权稳固来说,清朝在关外时期可谓是稳打稳扎,历经两代人而统一关外,所以才在之后能入关并且大一统中国,而李自成根基并不稳定,不是明末北方天灾人祸不断,老百姓流离失所,有着源源不断兵源,他甚至连陕西都不一定攻下,而之后山海关大败,逃离北京以后,李自成是一蹶不起更是说明他的政权不稳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卷 第 2期 20 0 6年 6月
河南 工业 大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unl f nnUnvrt f eh o g (oi c ne o ra o a i s yo cn l ySc l i c) He ei T o aS e
附加 在古 书上 的误 解 和歪 曲 。
1 汉学的形成和鼎盛
清代中期 , 考据学兴起 , 在同宋明理学斗争 的 过程 中, 考据学学者逐渐认识到理学不是承继孑 L 孟, 不是儒学 的本根。但东汉 以前人之说罕见传 世, 东汉儒者之说虽也有错 , 但毕竟学有本源 , 去 古未远 , 以学者治学, 所 越来越尊崇汉代经说 , 但 还没有打 出“ 学” 汉 的旗帜 , 并不拘 于汉代 经说。
3 清代 中期的“ 汉宋之争”
清代中期汉学 的鼎盛, 使汉宋之争全面展开。 汉学家们对汉代遗产加以全面发掘整理 , 在此基 础上对宋 明理学 的不足看得愈加真切 , 以摒斥 予 的态度也更为决绝。除了继续批判理学学风的空 疏和 内容 的虚 妄 外 , 理学 的核 心—— “ ” 对 理 的批 判更加突出, 他们重新为“ 字定义 , 理” 指出理学家 所谓的“ 违背儒家经典 , 理” 并且揭示出理学“ 以理
学烂 然 如 日中天” 的盛况 。
收稿 日期 :0 5 1 2 0 2—3 0
2 清代 中期 的宋学
汉学的兴起 , 动摇 了知识界对宋学的盲 目崇
作者简介 : 胡晓彤( 9 1 , , 1 7 一)女 江苏徐州人 , 师 , 讲 主要从事 中国 哲学 的教学与研究 。
维普资讯
别 形成 了 。汉学 已经 具有 了 自己的思想 宗 旨和学
术风格, 构筑起坚固的阵地 , 和宋学分庭抗礼了。 首先 , 汉学的治学宗 旨、 治学精神 、 治学方法 与宋学相差极 大。 由小学 以通经 明道的学术宗 旨, 是汉学区别于宋明理学 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训的研究 , 有利于专制统治 , 因而推波助澜 , 提倡 这种学术 。再 加上长期安定繁荣的社会环境 , 使 学者能够沉迷于故纸堆中, 于是汉学成为显学 , 特 别是乾嘉时期 出现 了“ 家家许郑 , 人人贾马 , 东汉
其次 , 尊信和固守汉儒 的经说。清代汉学 由
于其治学特征近于汉代, 往往褒汉学而贬宋学 , 他 们认为汉代经学去圣未远 , 最为可信 ; 汉儒家法严
谨, 学有宗主, 而宋学则空言说经 , 没有据依。 汉学形成 以后 , 很快达到鼎盛。因为清代 中 期, 文字狱迭兴 , 许多学者怵 于文 网周密, 以从 便 事古音古训 的研究 、 追求古经籍 的解释来逃避政 治高压 。清朝统治者也意识到让学者从事字义经
第2 期
胡晓彤 : 略谈清代 中期的汉宋之争
7 9
拜 , 在 学术 上 的 主导 地位 被 动摇 了。姚 莹 说 宋学
为后世之所 向慕。所以他认为 :儒者 生程朱之 后 , ” “ 得程朱 而明孔蟊之 旨。程朱 犹吾父师也 。 ”
“ 当朝大老, 皆以博考为事 , 无复有潜心理学者 , 至 有称诵宋、 、 以来儒者 , 元 明 则相与诽笑。在这种 ” 情况下 , 宋学为不少文人所鄙夷 , 几乎没有哪个学 者完全同意理学的学术主张。也没有哪个学者愿
。Vo. , . 1 No2 2 Jn2 0 u .0 6
文章编号 :63 7 12 0 )2 07 — 3 17 —15 (0 6 0 — 0 8 0
略谈 清 代 中期 的“江苏 徐 州 2 11 ) 2 16 摘要 : 清代 中期 , 汉学形成 了独立的学术派剐 , 与宋学形成 了壁垒分明的对立, 汉学对宋学大张 挞伐。但是 , 朱理学强大的思想影响力是根深蒂 固的, 程 仍有不 少人推 尊宋学, 汉宋之争越演 越烈。一些学者看到门户之争的局限, 开始提 出融合汉宋学术的主张。 关键词 : 清代 中期 ; 汉学; 宋学; 汉宋之争 中 图分类 号 : 0 G34 文献 标识 码 : A 在中国儒学史上 , 汉学 、 宋学都是其内部的不
同派别 。汉 学 比较 严格 地从 经 书的文 字 、 韵 、 音 训
、
.
考据学者不 以钦定的朱子对经书的解说为是非标 准, 而是从语 言文字 的研究入手 , 通过对古文字 、 音韵 、 训诂 、 名物 的客观研究 , 由字通 词, 由词通
诂出发, 来寻求 经书义理 , 以考证 为主要研究 方 法; 宋学则奉程朱尤其是朱熹个人 的学说为圭臬 , 其治 学方 式是 以理 贯 经 , 经学 理学 化 。 使
及至乾隆间 , 惠栋 注《 , 易》 全尊汉儒 , 不取宋 以后
之说 , 于是出现“ 汉学” 标帜, 这个主张逐渐取得学 者认同, 于是 时人 称 之为 “ 汉学 ” 。既有 “ 汉学 ”则 , 视崇宋儒者为“ 宋学” 。汉学旗帜的标 出, 明经 表 过长期的积累 , 一个 自成体系 、 别立 门户的学术派
杀人 ” 的本 质 , 中了理学 的要 害 。 打
汉学 与宋 学在 治学 风格 上 的不 同 , 导致 了汉 、 宋学 术 的分化 与 斗争 。
句, 由句通经 , 摒弃主观的臆断、 附会 , 探求经典本 义。由此形成 了汉学家“ 实事求是” 的精神。如惠 栋认为“ 汉儒通经有家法, 故有五经师 , 训诂之学 ,
皆师所 口授 , 其后乃著竹帛。……古字古音, 非经 师不能辨 , 经之义存乎训 , 识字审音 , 乃知其义 , 是 故古训不可改也 , 经师不能废也” 。这对于以朱子 学说为主的宋学无疑是很大的打击。 在治学方法上 , 汉学 家多进行具体而客观的 考证 。强调“ 无征不信” “ 、孤证不立”消除了宋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