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摘要:1.诗词曲五首原文概述2.五首诗词曲的内容及作者简介3.五首诗词曲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4.五首诗词曲的文化价值及影响正文:【诗词曲五首原文概述】诗词曲五首原文是指《九下诗词曲》中的五首经典作品,这五首作品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
这五首作品分别为《将进酒》、《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鹳雀楼》、《春夜喜雨》和《长恨歌》,分别出自李白、白居易、王之涣、杜牧和白居易等著名诗人之手。
【五首诗词曲的内容及作者简介】1.《将进酒》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把酒临风的性格,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2.《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古原草地上与友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情之珍贵。
3.《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春夜降雨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5.《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这首诗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爱情的感慨。
【五首诗词曲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这五首诗词曲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们在形式、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各具特色,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多样性。
从历史背景来看,这五首作品均诞生于唐代,这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首诗词曲的文化价值及影响】诗词曲五首原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们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二)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张养浩(1270—1329),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二、故事背景《过零丁洋》当作于 1279 年(宋祥兴二年)。
1278 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被俘,第二年正月,囚禁文天祥的船队经过零丁洋时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天历二年 (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民,他赴陕途中,目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救灾,终因操劳过度而殉职,这首散曲是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所作。
三、理解诗意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干戈: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冷清。
指宋朝抗元战争逐渐消歇。
四周星:四周年。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
这里指史册。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破碎的山河,就像被狂风吹卷着的柳絮,自己一生动荡不安,就像被雨击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惊慌不安,在零丁洋叹息自己孤苦无依。
《诗词五首》
• 写作背景 •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
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809年(元和四 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 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 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 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 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 17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理解诗意
•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 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 感伤国事,看见花儿,也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 离愁别恨。
•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 两黄金。
合Hale Waihona Puke 探究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 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 具体说明。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 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 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 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
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 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作者简介: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 省巩县),因曾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居,仕进无门,困顿 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 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 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 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 漂泊鄂、湘一带,后贫病而死。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一、作家作品1、刘禹锡(72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贞元年间考上进士,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遭贬。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其诗笔锋犀利,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
有《刘梦得文集》。
2、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山西省西安市)人。
他是晚唐着名诗人,诗风独树一帜,尤其是抒情绘景的绝句,写得清丽生动。
3、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南宋政治家和诗人。
二十岁中状元,官至江西安抚使。
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军围逼临安(今浙江杭州),他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出使元营,“抗词慷慨,上下颇惊动”。
被元军扣押,被迫北上。
到镇江乘夜逃跑,历尽艰辛,九死一生,才得南归。
公元1278年,遭元军袭击,兵败被俘,拒不投降,终遭杀害。
他的作品大多洋溢着爱国激情。
有《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吟啸集》,总为《文山先生全集》。
4、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宋代文学家。
他写的诗、词、散文达到了北宋时期的最高水平,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成就卓着的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仅词存留下来的就有三百四十多首。
他的词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
苏词表现为题材新、形式新、风格新,多具有豪壮、雄浑的风格,使词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苏东坡集》。
水调歌头,词牌名。
5、张养浩(公元1270~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元代散曲作家。
曾任监察御使,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被免官。
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不久辞官归隐,屡召不赴。
天历二年(公元1328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被征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救,见饥民困苦万状,为之痛哭。
诗词曲五首
山坡羊 题目 潼关怀古 曲牌名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 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 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 做了土。 百姓苦; 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 姓苦! 姓苦! 元代散曲家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 1329)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 (1329)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 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 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西 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 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 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 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一个历史的主题: 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一个历史的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 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无论怎样改朝 换代,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的生活。 换代,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的生活。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 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 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 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 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 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 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 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 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 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 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之广, 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之广,这是人们对元曲的体 式感到陌生缘故,我们在此对其予以简略介绍。 式感到陌生缘故,我们在此对其予以简略介绍。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 琶四弦定为宫、 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 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 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 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 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 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 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 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往往有一定的习 如王骥德在《曲律》中说: 用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 惯。如王骥德在《曲律》中说:“用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如游赏则用 仙吕、双调等类;哀怨则有商调、越调等类。以调合情,容易感人。 仙吕、双调等类;哀怨则有商调、越调等类。以调合情,容易感人。” 每一宫调都有不同曲牌。 每一宫调都有不同曲牌。套数则由两支以上周一宫调的不同曲牌联缀 而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03
白居易作品风格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实、通俗、直白、明快,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
直率。他的诗歌以反映人民生活、批评时弊、表达个人感慨为特点,具
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人民性。
02
理解诗词曲内容
《观沧海》
总结词
描绘壮阔的大海景色,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海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曹操的豪情壮志和胸怀天下的抱 负。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出大海的磅礴气势和无垠广阔, 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情和追求。
《山坡羊·潼关怀古》
总结词
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世的悲悯之情。
详细描述
这首散曲通过描绘潼关的险要地势和历史遗迹,引发诗人张养浩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世的悲悯之情。 曲中运用生动的意象和有力的语言,展现出历史的沧桑和人世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类命运 的关注和思考。
03
探究诗词曲主题
主题思想
创作背景
李白创作背景
李白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色、人情世态为题材,情感 真挚,意境深远。他的诗歌创作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创作背景
杜甫的诗歌多以社会现实为题材,反映了唐代社会 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儒家思想 影响,表现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
白居易创作背景
白居易的诗歌多以人民生活、政治时弊为题材,语 言平实,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佛教思想影 响,表现出通俗易懂、直抒胸臆的风格。
音韵特点
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平仄和韵脚,使作品在朗读 时更具音乐美感。同时,作者还通过巧妙的用韵 手法,使作品在传达情感和意境上更加传神。
04
拓展与提升
相关作品推荐
8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课文详解预须知研究目标:1.把握五首古诗词曲中的相关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2.品味五首诗词曲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略五位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怀与志趣。
4.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词曲。
知识重点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XXX?”“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XXX。
中庭生旅谷,XXX。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XXX。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作品链接《乐府诗集》是一部诗歌总集,由北宋XXX所编。
其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XXX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二、背景与主题根据《乐府古题要解》,本诗在晋代已入乐。
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
此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乡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控诉了战乱和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诗歌赏析1.参考译文(少年)刚满十五岁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同乡的人,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同乡的人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12.赏析:“兔从狗窦入,雉从XXX。
中庭生旅谷,XXX”。
此处景物描写,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以哀景写哀情,以冷落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和绝望。
3.品味本诗的写作特色。
①以叙述抒发所见所感。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叙述,尽情渲染了老兵的不幸遭遇和内心无法忍受的悲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一)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岑参(约 715—770),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 , 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深刻的体会。
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史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
辛弃疾现存词 600 余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二、故事背景《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题目是后人加的。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泪下。
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唐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第二次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 ( 唐代协助地方长官处理事务的文官 ),住在轮台幕府 , 天宝十四年秋,友人武判官回归京城长安,诗人便作了这首诗送别。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版)。
在 1203 年(宋宁宗嘉泰三年)6 月末,辛弃疾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三、理解词义十五从军征原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诗词曲五首前三首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 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用典
辛酸、愤懑
悲痛、怅惘
比喻
富有哲理
豁达、进取
积极、昂扬
辛 酸 愤 懑 、 坚 定 乐 观
思想感情: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 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 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 经书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 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 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 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 人亡,孤苦伶仃。
诗 歌 赏 析
资料: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 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 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 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 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 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 史家的评论,诗人这样写是有其 用意的。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 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 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 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 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 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 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由叙事引 发议论。
诗词曲五首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 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 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 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 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 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 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 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 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 “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和乡土风味。
诗词曲五首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文: 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词: 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书法: 为“书法四大家”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词是一种配合乐曲 用来歌唱的诗体。 豪放词派与婉约词 派是我国古代词的 两大流派。婉约词 派的代表人物有欧 阳修、李清照等。 苏轼则开创了豪放 派,表现出大气豪 迈风格。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 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回应题目,共勉,虽遇挫折而意 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如何体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一句?
在整首诗中,都透着淡淡的伤感。“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改前面低沉的情调,作 者自比像一只快要沉没的破船,而身旁却有千百只 帆船疾速驶过;又像一株枯老的病树,没有生气, 而前面的各种树木却欣欣向荣。在“沉舟”、“病 树”与“千帆过”、“万木春”的对照中,进一步 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这两句诗深刻反映 了事物的变化发展,给读者以新的意境,说明事物 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春”字是整句乃至整首诗的亮点之一。“春’与 “病树”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得整句诗于惆 怅之中展现了诗人豪放、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
千 里 共 婵 娟
但 愿 人 长 久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 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 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 \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 \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 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 忧国之痛和原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 情壮志。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叙事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比喻 对偶
抒情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追忆抗元经 历,表现忧国 之痛和以死 明志、为国 捐躯的豪情 壮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参考译文】 谪居巴山楚水之地,使人倍觉凄凉,算来已有二十三 年的时光。怀念故人,徒然吟诵《思旧赋》,此番归 来,真如那在山中观棋烂了斧柄的王质返回家乡,恍 如隔世,人事沧桑呵!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千 帆齐扬!病树之后,会有姹紫嫣红、万树春光!今日 听到你的一曲高歌,令人意兴焕发,更有一杯美酒, 令我精神豪兴、百倍增长。 返回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 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 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 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 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 赠。
刘禹锡( 772 ~ 842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 贞元九年( 793 )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 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 805 ),因辅助 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 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 年( 827 ),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 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 836 ),改任 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 841 ),加检校礼 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 自传》。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 评价甚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 重要的地位。
诗词曲五首 总结
诗词曲五首总结
《诗词曲五首》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组课文,包括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宋代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也即是《游蕲水清泉寺》)、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及明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们各有特色,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思想。
《商山早行》是唐代温庭筠的作品,描绘了旅人在黎明时分离开旅馆,行
走在山路上的情景。
诗歌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旅人的心情,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宋代苏轼的作品,是一首游山玩水的诗。
诗歌描绘了清泉寺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豁达乐观的思想。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李清照的作品,通过回忆一次愉快的
郊游经历,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感慨。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马致远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天的黄昏,一个漂泊
在外的游子在古道上骑着瘦马踽踽独行的情景。
诗歌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明代张养浩的作品,通过对潼关险要地形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这五首诗词曲各有特色,但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家乡的热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遗产。
《诗词曲五首》
刘禹锡被贬到什么地方? 刘禹锡被贬到什么地方?在那里度 过了多长时间?请用《 过了多长时间?请用《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的原句回答。 初逢席上见赠》的原句回答。
巴山楚水凄凉地,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二十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弃置身。
上页 返回 下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的千古名句是: 的千古名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上页 返回 下页
“到乡翻似烂柯人”含有什么意思? 到乡翻似烂柯人”含有什么意思? • 回到故乡,只觉人事全非,自己恍 回到故乡,只觉人事全非, 若隔世的陌生人。 若隔世的陌生人。 • 暗示贬谪时间之长。 暗示贬谪时间之长。
上页
返回
下页
哪一句是千古名句? 哪一句是千古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树前头万木春。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举起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 你为我举起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 我为你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我为你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哪怕你诗才高堪称国手也是无用, 哪怕你诗才高堪称国手也是无用, 命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 命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 放眼而望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 放眼而望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 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岁月蹉跎。 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岁月蹉跎。 你的才名太高遭点不幸不算什么, 你的才名太高遭点不幸不算什么, 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太多了。 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太多了。
《诗词曲五首》课文说明
《诗词曲五首》课文说明《诗词曲五首》课文说明【过零丁洋】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作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第2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词的上片写诗人在“天上”、“人间”之间的徘徊、矛盾与难以抉择,下片写对月怀人。
词前小序是我们理解这首词的重要线索:“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小序虽然只点明了词的一个主旨“兼怀子由”,其他就语焉不详,或者说是略而不谈,但从透着作者的肆意与张扬的两样吧!至此,作者那想飞天探月的出尘之思终于可以暂时得到安顿。
下片写对月怀人。
开头仍然承上写月,并由月而及月下的人。
“转朱阁,低绮户”──月光的移动,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为什么不能入睡?因为“别(离别、分别)”。
心中满是对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对月亮也不免心生怨怼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偏在人们的分别时才圆呢?问得无理,可是有情。
“人有”三句是推开一层来说。
人事固多变化,月轮也有盈亏。
这原是从古以来就难得完全的事啊!这三句表现了作者从心有所结到尽力开释的心理过程,作者再将眼光放开去,将人与月、古与今都纳入视野与心胸,就不得不发现,“此事古难全”,对于人事自然也会作达观之想了。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贞元九年中进士。
任监察御史,与柳宗元等人参加了王叔文、王伾领导的革新运动,旋即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后又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
后入集贤殿学士、太子宾客。
与柳宗元相交甚厚,世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人称“刘白”。
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他的诗大都自然流畅,简炼隽永。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佑之孙。
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史、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
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后人称为“小杜”。
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
著有《樊川文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宋理宗时中进士第一名。
德祐二年(1276)奉命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解送北方。
后来在镇江脱险,由海路南下,坚持抗元。
祥兴元年(1278),在五坡岭兵败被俘。
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始终不屈。
至元十九年(1283)英勇就义。
文天祥一生著述颇丰,有《文山先生全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名著称,而他的成就最大。
少时博通经史,才气俊发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
初任开封推官,写出大量策论,主张改革政治。
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又上疏反对新法,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哲宗即位,高太后用守旧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为相,全部废弃新法,苏轼被召回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
由于他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新法的施行仍有可取之处,主张保留某些新政,又为守旧派所不容,再度出任杭州、颍州、扬州等处地方官。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苏轼再一次遭贬,先到惠州(今广东惠阳),续贬琼州别驾,居昌化(今海南岛昌江县)。
《诗词曲五首》
“沉舟侧畔……万木春”有什么含义? “沉舟”、“病树”比喻什么?
——暗示社会发展很快。 ——“沉舟”、“病树”比喻自
己。
上页 返回 下页
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境界?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 有侥幸心理
赤背诵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上页 返回 下页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民族英雄 爱国诗人
上页 返回 下页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
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 (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 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 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 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 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 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 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朗读
赤壁
j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上页 返回 下页
按课本注释自学,解释加红色词语
古代兵器
锈蚀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拿起 东风不与周郎便, 磨光洗净
铜雀春深锁二乔。 给
台名,曹操所 建,故址在现
在河北临漳
东吴美女,分别 是孙策、周瑜之
妻
上页 返回 下页
八年级语文25《诗词曲五首》
望: 西都 意: 伤心秦汉--经行处 战争连连 宫阙万间--做了土 改朝换代 兴 百姓苦 人民疾苦 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 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 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 之由 是前朝之物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若非东风之便 告诫统治者不 感慨 要有侥幸心理 咏叹 历史将会改写
七律
文天祥
作者介绍:
•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 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 西省吉安市)人。宋理宗时中状 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 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 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 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 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 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 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 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想象 联想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上阕 望月—问天—思归—恐寒—留人间 下阕 月照—无眠—恨月—悟理—愿人久 情感内涵:
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 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 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 的句子。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或是人生感悟的句 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 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 这句词也成为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导读: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自言系出中山(现在河北省定州市)。
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
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对宾客。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
《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为文长于说理。
又通医学。
重要哲学著作《无论》三篇,提出“大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
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能在于“治万物”,驳斥了当时的“因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
还提出任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
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
有《刘梦得文集》。
代表作:《陋室铭》
杜牧(803~约852),唐代诗人,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
杜佑孙。
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人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
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贵族的攻掠,诗文中多指陈及讽谕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
少数以纵酒押妓为题材的诗篇则流于颓废。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牧为“小杜”。
《阿房宫赋》亦颇
有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
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有《樊川文集》。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
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
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
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
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
嘉裿进士。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满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卒后追溢文忠。
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
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
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
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
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
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
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其文明朗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蒙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但也有些作品表现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
词具豪放风格,对后代很有影响。
擅长行、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并上溯晋、宋请名家,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水怪石。
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
画迹有《竹石图》等。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
山东历城人。
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监察御史等职。
以直言敢谏著称。
至治元年(1321),因上疏谏元夕放灯得罪辞官,隐居故乡。
至顺二年(1331),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后人尊称为张文忠公。
作为元散曲中豪放派的主要作家,张养浩的散曲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同时,在众多的散曲作家当中,他的作品又表现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特质,展示着他复杂而微妙的心境,抒发他独到的感受。
他的散曲集名《文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现存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曲两套。
这些散曲大部分是在他辞官以后写的,一方面流露出他作为一个文人学士纵情山水、隐逸森林的内心渴望;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宽
大胸怀。
如果把前者称之为休闲,后者概括为感慨的话,那么他的作品正是在这两方面的矛盾和相互撞击中迸射出火花、闪耀着光彩的。
两个方面相得益彰,成为既各开奇花又彼此补充,同时又有着内在统一的境界。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