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_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1)(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_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1)(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1)(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一、第1节土壤的成分1.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D.岩石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变成了土壤2. 植物的生活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其中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指()A.土壤中的有机物B.土壤中的水分C.土壤中的无机盐D.土壤中的微生物3. 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A.有机物的含量B.矿物质的含量C.微生物的含量D.空气和水分的含量4. 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

两周后现象如图,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A.水B.无机盐C.阳光D.温度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某些农田附近通常会有一些池塘,塘底淤积的泥土在土壤的分类中最有可能属于()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三类都不是在“用手搓土壤”实验完毕后,必须要反复冲洗双手的原因是()A.土壤很脏B.土壤很臭C.土壤中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D.土壤有毒下列特征不能构建黏土类土壤模型的是()A.矿物质颗粒占土壤固体部分的比例较大B.土壤固体部分占土壤体积的比例较大C.空气比例显著大于水分比例D.水分比例比空气比例大如图所示是三类土壤的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模型,其中通气、透水能力最强的土壤是()A.甲B.乙C.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

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A. B. C. D.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A.成熟区、伸长区B.成熟区、分生区C.伸长区、分生区D.根冠、伸长区如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根毛区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生长形成根毛B.图中乙成熟区细胞出现液泡,能迅速伸长C.图中丙区域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D.图中丁位于根尖顶端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土壤中的水分到达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顺序是()①根的导管;②根毛细胞;③茎、叶肉的导管;④根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⑤叶肉细胞。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综合测试卷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自然科学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综合测试卷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自然科学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长期单一使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下列不属于使用单一化肥引起的是()A.团粒结构破坏 B.腐殖质得到补充C.土壤容易板结D.土壤容易积水2.有时候,园林工人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树木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树干(茎)的()A.树皮B.韧皮部C.木质D.形成层3.一节废电池相当于一颗“炸弹”,一节废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主要是因为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会渗透出来造成(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C.土壤污染 D.生物污染4.水分吸收的主要部分、运输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成熟区、气孔、导管B.根毛、叶脉、气孔C.根毛、导管、气孔D.根毛叶脉、保卫细胞5.下列符合壤土类土壤性状的是( )A.通气性能好,保水能力差B.通气性能差,保水能力好C.通气性能好,保水能力好D.通气性能差,保水能力差6.下列有关植物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根系的分布只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B.植物的根有吸收和固定的功能C.主根上生出的根,称之为侧根D.直根系上有明显的主根7.小梅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入几株鲜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A.导管和输导作用B.筛管和输导作用C.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8.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A.植物的根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 B.土壤对植物生长没有作用C.植物的根吸收的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D.根只吸收水9.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冠具有保护作用B.分生区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伸长区细胞体积变大、变长,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10.按下列百分比配置的土壤中加点水,用手一搓,最容易搓成条状体的是( ) A.砂粒20% 粉砂粒40% 黏粒40%B.砂粒10% 粉砂粒40% 黏粒50%C.砂粒10% 粉砂粒30% 黏粒60%D.砂粒20% 粉砂粒50% 黏粒30%11.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D.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的散失12.做“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应选用带叶的枝条,才能观察到红墨水在导管内的运输情况,这是因为()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B.蒸腾作用是茎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叶片供给的13.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14.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下面的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检测试卷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检测试卷有答案

质量评估卷植物与土壤第4章分值:120分时间:90分钟分,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小王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要大1 )于铁块中的体积,则说明(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 D.土壤容易形变)2、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土壤质地土壤样品土壤名称砂土类土壤甲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类、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乙黏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均匀壤土类土壤丙A.甲甲 B.乙丙C.乙乙 D.甲乙3.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这些基本条件是()①无机盐②空气③水分④二氧化碳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如图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 ④区细胞排列不整齐B. ③区细胞排列紧密C. ①区细胞体积较大D. ②区细胞内有叶绿体5.如图,甲乙两根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C.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D. 两枝条内红色溶液是由筛管运输的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初钻出地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

这说明竹茎中的结6. )(构没有 D C.木质部.髓A.韧皮部 B.形成层“科技兴农”是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的问题。

下列生产措施中,其目的是降低农作物的蒸腾作用效率的是7. )(A.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泥土B.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C. 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D.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小明根据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8.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

)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

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A9.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B .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C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水既是植物的重要成分,也是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训练试题.doc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训练试题.doc

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你会选择:(共50分,每题2分)1.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B.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日于生物的排池物和死亡的生物体C. 土壤中有空气,可以供植物根呼吸D. 土壤生物仅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和植物2.下列工具中适于观察土壤生物的是()(A)显微镜(B)望远镜(C)放大镜(D)电子显微镜3.适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是()A.砂土类 13.黏土类 C.壤土类 D.以上都是4.单子11|•植物的茎不能加粗,是因为()A.木质部不发达B.韧皮部不发达C.没有形成层D.机械组织不发达5.在根尖的结构中,有一群近似正方形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咆核大,能够伸长,这些细咆位于()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6.小明为探究植物茎的物质运输,把一植物枝条作环割处理,结果发现该枝条长势不好,其原因是()A导管受损 B筛管受损 C外树皮被破坏 D木质部受破坏7.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土壤结构②土壤肥力③光照强度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8.如果植株生长得特别矮小,而且叶片呈喑绿色,则是由于体内缺少哪种无机盐()A. MB.磷C.钾D.铁9.在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A.上、下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角质层D.导管和筛管10.茎中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A.树皮B.维管束C.形成层D.髓11.果树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细胞分裂12.植物根呼吸作用所需的有机物来自()(A)从土壤中吸收(B)土壤中微生物提供(C)自身光合作用产生(D)动植物的遗体13.某地试行用“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酸性溶液)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①加强呼吸作用②加强光合作用③改良碱性土壤④加强植物蒸腾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家用洗涤剂中含有一•种叫三聚磷酸钠的化学物质,因此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儿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磷是生物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含磷污水导致水和土壤污染,必须除去(D)磷对人体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15.造成土壤的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A)医院污水(B)含某些重金属的工业废水(C)人造纤维(D)丢弃的橡胶、塑料16.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A.根毛B.根C.导管D.茎17.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途径是()(A)------------------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 ►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B)土壤溶液里的水分一►根中导管一茎中导管一►叶中导管(C)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D)土壤溶液里的水分一►叶中导管一茎中导管一►根中导管18.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燥的沙漠,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叶片大都细小,主要原因是()(A)减少风的阻力(B)减少水分的散失(C)促进光合作用(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19.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会失水,以下与之原理不同的是()(A)盐渍咸肉能存放更长时间(B)腌制蔬菜有利于保存(C)医务人员用浓盐水清洗病人的伤口(D)发热病人可用酒精擦拭降温20.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植物和土壤单元测试题精选(含答案)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植物和土壤单元测试题精选(含答案)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植物和土壤单元测试题精选(含答案)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2.小柯将一根新鲜的黄瓜切成若干薄片后,分别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如图所示),则哪种液体中的黄瓜薄片会失水变软A.只有清水B.只有浓盐水C.两者都会D.两者都不会3.蒲公英、丝瓜、草莓的茎分别是()A.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B.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C.攀援茎、匍匐茎、攀援茎D.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4.豇豆(宁波人称之为带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却有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A.缠绕茎B.匍匐茎C.攀援茎D.直立茎5.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⑤为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细胞构成B.②是栅栏组织,④是海绵组织C.③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D.⑥为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6.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

A.抗呼吸作用B.抗蒸腾作用C.增强光合作用D.增强蒸腾作用7.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B.没有及时浇水C.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对无机盐的吸收D.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8.农业生产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9.观察绿叶的颜色时,会发现一般叶片的上表面颜色较深,而叶片的下表面颜色较浅。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同步习题(全章,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同步习题(全章,含答案)

第4章植物与土壤4.1 土壤的成分(1)A组1.下列工具中最适于观察土壤生物具体形态的是(C)A.显微镜 B.望远镜C.放大镜 D.电子显微镜2.在土壤生物中,不借助观察工具很难观察到的生物是(C)A.植物 B.动物C.微生物 D.三种都是3.下列各种生物中,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D)A.蚯蚓 B.蜈蚣C.蟋蟀 D.兔子4.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C)A. 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B. 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C. 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D. 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5.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它们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的原因是(D)A. 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B. 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C. 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D. 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6.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泥土中是否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第6题)(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A和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纱布袋内的泥土是否经过强热处理。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CO2。

B组7.下列各项中,在土壤样本观测记录表中不需要...记录的是(C)A. 天气状况B. 土壤温度C. 土壤密度D. 土壤湿度【解析】土壤密度与研究土壤生物的分布没有什么关系,不需要记录。

8.对土壤样本的选取错误..的是(B)A. 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B. 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C. 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D. 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解析】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观察前先进行必要的分工,确定观察地点。

观察结束后,应尽可能地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或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

9.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生物的活动过程中,完成了下列调查表格:(1)请你完成上述调查表格。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测试题(含答案)

第4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A)A. 保卫细胞B. 气孔C. 叶片D. 根毛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B. 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C. 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D. 土壤中腐殖质占固体局部的95%3.如下图,能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是(D)4.小明为观察叶细胞吸收水分后的变化,在一株植物上取相同的两片叶子,把甲叶片放在阳光中曝晒10分钟,乙叶片放在清水中浸泡10分钟。

然后分别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细胞内变化最大的结构是(C)A. 细胞核B. 细胞壁C. 液泡D. 叶绿体5.学习了根的相关知识后,你认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C)A. 根尖的根毛区能吸收水和无机盐B. 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能分裂C. 根的导管能运输有机物D. 移栽植物要注意保护幼根和根毛6.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培养液中有(A)A.无机盐 B.水C.维生素 D.有机物7.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A)A. 根毛、导管、气孔B. 气孔、筛管、根毛C. 根毛、筛管、气孔D. 气孔、导管、根毛8.以下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C)A. 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B. 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C. 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D.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9.不同作物缺少无机盐种类不同,表现出不同病症: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

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D) A.氮、磷、钾 B.钾、磷、氮C.磷、氮、钾 D.氮、钾、磷10.旱地作物如玉米等适宜在较枯燥的旱地上生长,假设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那么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烂根〞。

以下土壤中,最适宜玉米生长的是(C)【解析】玉米适宜在枯燥的旱地上生长,那么排除B,而A水分太少,不适宜。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4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A.成熟区、伸长区 B.成熟区、分生区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伸长区2.给花浇水时,一般采用“干透浇足”的方法,即在土壤中缺水干燥以后一次浇足,水要使土壤湿透,这有利于( )。

A.根系的发展和扩展 B.根的呼吸 C.水分的吸收 D.营养的吸收3.小芳将番茄幼苗移栽后,开始几天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损伤了幼根或根毛 B.损伤了根冠或分生区C.损伤了伸长区 D.幼苗不适应新环境4.在油菜开花前营养器官旺盛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缺少的无机盐是()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硼的无机盐5.我们剥桔子时,发现其皮和肉之间有许多网络状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的主要作用是()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输导作用6.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7.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甲、乙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果实都得不到有机物不能继续长大B.乙果实能得到有机物继续长大C.枝条上部的叶片得不到水而萎蔫D.甲果实能得到有机物和水继续长大8.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9.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理论依据是( )A.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 B.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C.土壤对植物的生长不起作用 D.根只吸收土壤中的水分10.树洞画女孩王月绘树洞画轰动全国,央视称其“感动冬天”,三台郪江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11.有关植物根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C.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作用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12.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A.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C.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D.该实验中其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13.下列有关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A.盐碱物质植物不能吸收B.土壤溶液浓度小,植物吸水过多C.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吸水过多D.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答案】D2.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答案】A3.小柯将一根新鲜的黄瓜切成若干薄片后,分别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如图所示),则哪种液体中的黄瓜薄片会失水变软A.只有清水B.只有浓盐水C.两者都会D.两者都不会【答案】B4.蒲公英、丝瓜、草莓的茎分别是()A.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B.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C.攀援茎、匍匐茎、攀援茎D.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答案】B5.豇豆(宁波人称之为带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却有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A.缠绕茎B.匍匐茎C.攀援茎D.直立茎【答案】A6.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⑤为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细胞构成B.②是栅栏组织,④是海绵组织C.③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D.⑥为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答案】A7.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

A.抗呼吸作用B.抗蒸腾作用C.增强光合作用D.增强蒸腾作用【答案】B8.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B.没有及时浇水C.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对无机盐的吸收D.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答案】D9.农业生产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答案】C10.观察绿叶的颜色时,会发现一般叶片的上表面颜色较深,而叶片的下表面颜色较浅。

叶片上表面颜色较深的主要原因是()A.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体B.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素C.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D.靠近上表皮的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答案】C11.下列有关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A.根尖伸长区内的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B.根尖根毛区的根毛对根吸水的表面积没有影响C.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答案】C12.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跟下列哪些因素直接有关()A.空气湿度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C.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D.光照强度和温度【答案】C13.小彭家里后院种了一棵枣树,多年来结果率低,枣也不甜。

请教有经验的果农后得知,可以在开花较多的枝条上进行环切树皮。

小彭实验后发现环切树皮后该枝条上结的枣确实比较甜。

所以她一高兴,把他们家枣树的树干进行环切树皮,结果没两年他们家枣树就死了。

请问小彭家枣树死亡的原因是()A.树干环切树皮后水分无法向上运输给叶子,导致枣树死亡B.树干环切树皮后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给根,导致枣树死亡C.树干环切树皮后破坏形成层,导致枣树死亡D.树干环切树皮后无法进行呼吸作用,导致枣树死亡【答案】B14.下列植物有缠绕茎的是()A.牵牛花B.草莓C.柏树D.葡萄【答案】A15.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有错的是(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答案】C16.如图是植物的根尖的四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④B.②细胞和③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C.②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开始迅速伸长D.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答案】A17.土壤中的水分到达绿色植物叶片的顺序是()①根毛细胞②根部导管③茎、叶内的导管④根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⑤叶片A.①②④③⑤B.①④②③⑤C.①④③②⑤D.④①②③⑤【答案】B18.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是根冠;④是伸长区B.根能生长是因为③区细胞不断伸长C.当施化肥过多时,①成熟区细胞吸水增加D.①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答案】D19.农谚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A.含钙、铁、锌的无机盐B.含氮、磷、钾的无机盐C.含镁、钠、氯的无机盐D.含氢、硫、氧的无机盐【答案】B20.小明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数要大于铁块中的体积数,则说明()A.土壤中含有水分B.土壤中含有空气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D.土壤容易形变【答案】B21.据报道,科学家们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了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A.“喝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冠B.“喝水”时,有机物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C.“喝”进去的水会沿着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各处D.“喝”进去的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答案】C22.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物质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洋葱根尖吸收水分主要发生在什么地方()A.成熟区B.分生区C.根冠D.伸长区【答案】A23.对“树怕剥皮,不怕空心”的解释正确的是A.“剥皮”会割断木质部中的筛管,影响有机物的运输B.“剥皮”会割断韧皮部中的导管,影响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C.“空心”是空去髓和部分木质部,不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输送D.“空心”是空去髓和全部的木质部,不影响有机物的输送【答案】C24.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同种植物新鲜叶片,做如下处理,甲组不处理,乙组上表皮涂凡士林,丙组下表皮涂凡士林,丁组上下表皮均涂凡士林,再将四组叶片同时置于通风处,则蒸腾作用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丁﹣丙﹣乙D.丁﹣甲﹣乙﹣丙【答案】B25.2018年开封第36届菊花文化节上,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彩色菊花”,一朵花上竟然有好几种不同的颜色,令游客啧啧称奇。

“彩色菊花”釆用生物炫彩素,通过控制温度、水分、光照、pH等因素,使根部对色素进行吸收,将多种色彩均匀地呈现在花瓣上。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色素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B.色素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C.色素进入花瓣的流程是根毛→根部导管→茎部筛管→花瓣D.在大棚种植菊花时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光合作用【答案】C26.森林地区多降雨,其主要原因是植物的()A.根吸水较多,消耗的水分少B.呼吸作用较强,产生的水分多C.蒸腾作用较强,空气的湿度大D.光合作用较弱,利用的水分少【答案】C27.下列有关与图中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是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的小水珠B.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其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光D.在丁装置中可以收集到一些气体,它们是氧气【答案】A28.为了提高幼苗移栽时的成活率,我们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在阴雨天或傍晩移栽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③剪去部分老根移栽④大棚内移栽时增大昼夜温差⑤尽量带土移栽⑥移栽后给植物遮阳挡风A.①②⑤⑥B.①②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A29.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用①稻田中的水、②自来水、③蒸馏水分别培养同样大小的番茄幼苗,一个月后()A.①中幼苗最壮B.②中幼苗最壮C.③中幼苗最壮D.①②③中幼苗一样壮【答案】A30.下列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A.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与降低蒸腾作用没有直接关系B.春季早播前松土和覆盖地膜,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C.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作物产量D.夏季为路边的绿化树剪枝,目的是降低绿化树的蒸腾作用,促进植物生长【答案】D二、简答题31.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不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____作用,带走了叶片的热量;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____。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

(3)小明种了一棵月季,为了让月季快点生长,小明给它施了许多肥料,结果几天后,月季却枯萎死亡,这是由于大量肥料使土壤溶液浓度____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导致月季根部____(选填“吸水”或“失水”)而出现的“烧苗”。

【答案】蒸腾作用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有机肥被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大于失水32.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A、B为根成熟区细胞的两种不同的状态,请据图回答:(1)根尖的结构图中成熟区的是指_____(填序号)。

(2)根成熟区的上部形成了中空的_____,适于运输水分。

(3)种植白菜时,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这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白菜根毛细胞处于图中_____(填“A”或“B”)状态。

【答案】①导管大于B;33.如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于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

请回答:(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_____作用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____作用产生的。

(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

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

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____作用产生的。

(4)上面实验都提出要求“迅速”,简单解释原因: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