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4植物与土壤自测题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综合测试卷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自然科学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长期单一使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下列不属于使用单一化肥引起的是()A.团粒结构破坏 B.腐殖质得到补充C.土壤容易板结D.土壤容易积水2.有时候,园林工人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树木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树干(茎)的()A.树皮B.韧皮部C.木质D.形成层3.一节废电池相当于一颗“炸弹”,一节废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主要是因为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会渗透出来造成(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C.土壤污染 D.生物污染4.水分吸收的主要部分、运输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成熟区、气孔、导管B.根毛、叶脉、气孔C.根毛、导管、气孔D.根毛叶脉、保卫细胞5.下列符合壤土类土壤性状的是( )A.通气性能好,保水能力差B.通气性能差,保水能力好C.通气性能好,保水能力好D.通气性能差,保水能力差6.下列有关植物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根系的分布只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B.植物的根有吸收和固定的功能C.主根上生出的根,称之为侧根D.直根系上有明显的主根7.小梅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入几株鲜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A.导管和输导作用B.筛管和输导作用C.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8.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A.植物的根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 B.土壤对植物生长没有作用C.植物的根吸收的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D.根只吸收水9.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冠具有保护作用B.分生区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伸长区细胞体积变大、变长,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10.按下列百分比配置的土壤中加点水,用手一搓,最容易搓成条状体的是( ) A.砂粒20% 粉砂粒40% 黏粒40%B.砂粒10% 粉砂粒40% 黏粒50%C.砂粒10% 粉砂粒30% 黏粒60%D.砂粒20% 粉砂粒50% 黏粒30%11.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D.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的散失12.做“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应选用带叶的枝条,才能观察到红墨水在导管内的运输情况,这是因为()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B.蒸腾作用是茎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叶片供给的13.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14.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下面的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检测试卷有答案

质量评估卷植物与土壤第4章分值:120分时间:90分钟分,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小王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要大1 )于铁块中的体积,则说明(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 D.土壤容易形变)2、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土壤质地土壤样品土壤名称砂土类土壤甲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类、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乙黏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均匀壤土类土壤丙A.甲甲 B.乙丙C.乙乙 D.甲乙3.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这些基本条件是()①无机盐②空气③水分④二氧化碳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如图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 ④区细胞排列不整齐B. ③区细胞排列紧密C. ①区细胞体积较大D. ②区细胞内有叶绿体5.如图,甲乙两根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C.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D. 两枝条内红色溶液是由筛管运输的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初钻出地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
这说明竹茎中的结6. )(构没有 D C.木质部.髓A.韧皮部 B.形成层“科技兴农”是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的问题。
下列生产措施中,其目的是降低农作物的蒸腾作用效率的是7. )(A.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泥土B.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C. 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D.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小明根据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8.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
)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
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A9.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B .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C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水既是植物的重要成分,也是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
(部编版)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4植物与土壤检测题新版浙教版109

第4章检测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是( D )A.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B.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C.砂粒少,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D.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2.(湘潭中考)蚕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主要依靠根尖的( C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D.根冠3.(烟台中考)今年4月底,南水北调工程首次将黄河水引到烟台,对烟台市农作物的干旱起到了缓解作用。
下列有关水与植物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B.植物主要依靠根毛吸收水分C.无机盐溶解在水中才利于植物体吸收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4.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植物的叶片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由根尖根毛区吸收C.植物的茎都能逐年加粗D.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钙的无机盐5.如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A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A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寒冷地区 D.温暖地区,第5题图) ,第6题图) 6.(茂名中考)将两株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1号为土壤浸出液,2号为蒸馏水)。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D )A.此实验的变量是水B.该实验需在暗处进行C.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D.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了无机盐7.关于根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根的功能是吸收,因此没有贮存养料的可能B.根的功能是固着物体,因此没有进行繁殖的能力C.根的功能是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固着物体,不可能有输导的功能D.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存功能8.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B )A.成熟区、气孔、导管 B.根毛、叶脉、气孔C.根毛、导管、气孔 D.根毛、叶脉、保卫细胞9.小梅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入几株鲜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 A )A.导管的输导作用 B.筛管的输导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10.小柯将一根新鲜的黄瓜切成若干薄片后,分别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如图所示),则哪种液体中的黄瓜薄片会失水变软( B )A.只有清水 B.只有浓盐水C.两者都会 D.两者都不会11.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D.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的散失12.(黑龙江中考)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什么的无机盐( B )A.钙、镁、锌 B.氮、磷、钾 C.铁、硼、锌 D.铁、碘、硼13.(泰安中考)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C )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14.(德州中考)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D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运输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5.根将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顺序是( B )①土壤溶液②导管③根毛细胞④根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16.关于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的结论,正确的是( B )A.根和茎的导管是不连接贯通的B.被掐断的豌豆幼苗,断面有汁液从导管中流出C.根尖的根毛区生有根毛减小了吸收面积D.树木被剥皮后因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而死亡17.小明学习了叶片的结构后,很想进一步观察保卫细胞和气孔,你认为他最好选用( B )A.小麦叶片的上表皮装片 B.小麦叶片的下表皮装片C.小麦叶片的横切片 D.小麦叶片的纵切片18.在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菜庄果蔬专业合作社,赵文琦等几名村官引入了无土栽培大棚,无土栽培番茄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能结果,加上免除草、免施肥、免施农药,果实个大肉厚,一个大棚年产10万斤以上。
(部编版)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4植物与土壤自测题新版浙教版111

4 植物与土壤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大白菜增产实验,结果收获时每棵大白菜重约4千克。
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C)A. 土壤中的无机盐B. 土壤中的有机物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结构是(A)A. 保卫细胞B. 气孔C. 叶片D. 根毛3.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经过的途径是(A)A. 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B. 土壤→导管→叶脉→气管→表皮→大气C. 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D. 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4.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C)A. 气孔、导管、根毛B. 根毛、气孔、导管C. 根毛、导管、气孔D. 导管、气孔、根毛5.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A)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6.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
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
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来实现的?(B)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7.斑竹长成后茎不能逐年增粗,而香椿树却能逐年增粗。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A.斑竹茎中无形成层,而香椿茎内有形成层B.斑竹茎中无木质部,而香椿茎内有木质部C.斑竹茎外部无粗糙的外树皮,而香椿茎的外部有粗糙的外树皮D.斑竹茎内无导管和筛管,而香椿茎内有导管和筛管【解析】形成层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使茎增粗。
斑竹为单子叶植物,无形成层。
春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植物与土壤》测试题2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自然科学试题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 )(A)矿物质 (B)氧气 (C)水(D)臭氧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 (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C)微生物分解 (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3.如右图所示,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 )(A)小细砂 (B)蛋白质(C)无机盐 (D)金属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5、下列各项中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 (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C)焚烧作物秸杆后土壤无须再施肥 (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6、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 )(A)乱石堆里 (B)干硬的土堆中 (C)小水洼 (D)湿润的草地7、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开始就有土壤(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8、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A)甲,甲 (B)甲,乙 (C)乙、乙 (D)乙、丙9.小明同学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结构有关(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C)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10.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A)根冠 (B)根毛区 (C)分生组织 (D)侧根11.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A)营养过多 (B)因阳光过强(C)因细胞失水而死 (D)水分蒸发过多12.下列根组织中,能使根生长的部分是()(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D)根冠13.某一植物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则缺:()(A)氮元素 (B)磷元素 (C)钾元素 (D)硼元素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是()(A)使用无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化肥(C)注意不把生活垃圾倒入水中 (D)小区内禁止机动车驶入15.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树木因缺氧而死 (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C)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16、上壤中水分进入到植物体内,主要是由哪个器官和组织完成运输的()(A)叶,营养组织 (B)茎,分生组织(C)果实,营养组织 (D)根,输导组织17.小明为了探究叶片中的输导组织功能,把芹菜叶片浸在红墨水溶液中30分钟后,用眼睛仔细观察,发现呈红色部分的是 ( )(A)只有叶的边缘 (B)整个叶片 (C)叶脉 (D)只有叶尖18.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A)木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19.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与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扩散作用20.下列各项中哪种物质不会引起土壤污染()(A)农药 (B)化肥 (C)枯草 (D)病菌21.小明从资料中了解到,清晨割橡胶产量高,主要的理由可能是()(A)清晨植物的呼吸作用最弱,但水分最多,膨压最大(B)清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中的水分多,膨压最大(C)清晨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最多,膨压最大(D)清晨植物蒸腾作用最弱,细胞中水分最多,膨压最大22.以下哪个结构与植物体内输送有机物密切有关()(A)导管 (B)叶脉 (C)根毛 (D)筛管23.收割小麦的时候,甲地的农民用镰刀或机械割麦,乙地的农民则用双手把麦株连根拔起,带回到麦场脱粒,比较这两种收割方式,说法有错误的是 ( )(A)收割小麦时,机械操作比手工效率更高(B)割麦比拔麦更能保持土壤中的肥力(C)拔麦将会造成小麦的减产,因此割麦比拔麦好(D)拔麦可同时完成收获和灭茬两道工序,应该提倡24.中午时分,强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原因是 ( )(A)温度过高,植物生命活动下降 (B)光过强,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C)蒸腾作用强,导致气孔关闭 (D)呼吸作用过强,影响了光合作用25.小明为观察叶细胞吸收水分后的变化,在一株植物上取相同的两片叶,把甲叶片放在阳光中曝晒10分钟,乙叶片放在清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分别做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细胞内变化最大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液泡 (D)叶绿体二、填空题:26.把生活在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土壤生物。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测试题(含答案)

第4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A)A. 保卫细胞B. 气孔C. 叶片D. 根毛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B. 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C. 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D. 土壤中腐殖质占固体局部的95%3.如下图,能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是(D)4.小明为观察叶细胞吸收水分后的变化,在一株植物上取相同的两片叶子,把甲叶片放在阳光中曝晒10分钟,乙叶片放在清水中浸泡10分钟。
然后分别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细胞内变化最大的结构是(C)A. 细胞核B. 细胞壁C. 液泡D. 叶绿体5.学习了根的相关知识后,你认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C)A. 根尖的根毛区能吸收水和无机盐B. 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能分裂C. 根的导管能运输有机物D. 移栽植物要注意保护幼根和根毛6.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培养液中有(A)A.无机盐 B.水C.维生素 D.有机物7.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A)A. 根毛、导管、气孔B. 气孔、筛管、根毛C. 根毛、筛管、气孔D. 气孔、导管、根毛8.以下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C)A. 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B. 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C. 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D.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9.不同作物缺少无机盐种类不同,表现出不同病症: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
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D) A.氮、磷、钾 B.钾、磷、氮C.磷、氮、钾 D.氮、钾、磷10.旱地作物如玉米等适宜在较枯燥的旱地上生长,假设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那么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烂根〞。
以下土壤中,最适宜玉米生长的是(C)【解析】玉米适宜在枯燥的旱地上生长,那么排除B,而A水分太少,不适宜。
【2019-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4植物与土壤自测题新版浙教版(1)

教学资料范本【2019-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4植物与土壤自测题新版浙教版(1)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4 植物与土壤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大白菜增产实验,结果收获时每棵大白菜重约4千克。
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C)A. 土壤中的无机盐B. 土壤中的有机物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结构是(A)A. 保卫细胞B. 气孔C. 叶片D. 根毛3.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经过的途径是(A)A. 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B. 土壤→导管→叶脉→气管→表皮→大气C. 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D. 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4.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C)A. 气孔、导管、根毛B. 根毛、气孔、导管C. 根毛、导管、气孔D. 导管、气孔、根毛5.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A)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6.20xx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
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
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来实现的?(B)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7.斑竹长成后茎不能逐年增粗,而香椿树却能逐年增粗。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A.斑竹茎中无形成层,而香椿茎内有形成层B.斑竹茎中无木质部,而香椿茎内有木质部C.斑竹茎外部无粗糙的外树皮,而香椿茎的外部有粗糙的外树皮D.斑竹茎内无导管和筛管,而香椿茎内有导管和筛管【解析】形成层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使茎增粗。
八年级科学(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习题

八年级科学(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习题植物与土壤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 )(A)矿物质 (B)氧气 (C)水 (D)臭氧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 (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 (C)微生物分解 (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3、如右图所示,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 )(A)小细砂 (B)蛋白质 (C)无机盐 (D)金属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 (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5、下列各项中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 (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C)焚烧作物秸杆后土壤无须再施肥 (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6、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 )(A)乱石堆里 (B)干硬的土堆中 (C)小水洼 (D)湿润的草地7、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8的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PU值的测定:(1)把适量土样放人烧杯,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得到土壤浸出液;(2)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_______上;(3)将其与_______________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性。
29、最初,地球外层的地壳都是由岩石组成的,并没有土壤,在长期的自然条件作用下,岩石被风化,最后形成了含有砂粒、_____________、水和____________等物质的土壤。
30、如果土壤黏性差,表示土壤中___________性能好,但_____________性能差。
31、植物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_____________状况和__________状况等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植物与土壤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1.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大白菜增产实验,结果收获时每棵大白菜重约4千克。
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C)A. 土壤中的无机盐B. 土壤中的有机物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结构是(A)A. 保卫细胞B. 气孔C. 叶片D. 根毛~3.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经过的途径是(A)A. 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B. 土壤→导管→叶脉→气管→表皮→大气C. 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D. 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4.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C)A. 气孔、导管、根毛B. 根毛、气孔、导管C. 根毛、导管、气孔D. 导管、气孔、根毛5.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A)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6.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
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
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来实现的(B)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7.斑竹长成后茎不能逐年增粗,而香椿树却能逐年增粗。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A.斑竹茎中无形成层,而香椿茎内有形成层B.斑竹茎中无木质部,而香椿茎内有木质部C.斑竹茎外部无粗糙的外树皮,而香椿茎的外部有粗糙的外树皮@D.斑竹茎内无导管和筛管,而香椿茎内有导管和筛管【解析】形成层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使茎增粗。
斑竹为单子叶植物,无形成层。
8.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其原因是(D)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③内有输导组织④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比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A. 只有①④B. 只有①②C. 只有②③D. 全部都是9.“兰溪白枇杷”是金华的品牌水果。
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白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
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错误..的是(C)A. 带土移栽幼苗能防止根毛受损,提高成活率B. 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提高总产量C. 移栽时剪去幼苗所有叶片能减弱蒸腾失水,提高成活率,D. 以白枇杷枝或芽为接穗进行嫁接能保持白枇杷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解析】C中移栽幼苗时,应剪去幼苗部分叶片。
10.旱地作物如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若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则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烂根”。
在下图所示土壤中种植玉米,最适宜玉米生长的是(C)【解析】玉米适宜在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则排除B,而A水分太少,不适宜。
11.某植物茎横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图甲,其叶片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图乙,整株植物体内物质运输方向的示意图如图丙。
则下列有关水分运输的部位与箭头所示的运输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C)(第11题)`A. 甲和丙;运输方向如戊所示B. 甲和丁;运输方向如戊所示C. 乙和丁;运输方向如己所示D. 乙和丙;运输方向如己所示【解析】水分在木质部导管中自下而上运输,所以运输部位是乙、丁所示。
12.陆生植物叶的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原因是(B)A. 可加快水分蒸腾B. 可减少水分散失C. 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D. 利于氧气逸出叶片13.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B)A. 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B. 植物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C. 土壤对植物生长并没有作用D. 根只吸收水和含氮、磷、钾的三类无机盐14.做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实验时,配制过第一种营养液的烧杯、玻璃棒等器皿,在配制第二种营养液前必须要清洗干净后才能重新使用。
下列关于清洗器皿的原因的解释和配制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B)A.确保含有某些营养元素、蒸馏水B.确保缺少某些营养元素、蒸馏水C.确保缺少某些营养元素、自来水D.确保缺少某些营养元素、清水【解析】清洗器皿可有效防止第一种液体污染第二种液体,用蒸馏水不会引入其他杂质。
15.农民伯伯在耕作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农耕问题,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C),A. 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B.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C. 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降低蒸腾作用D. 为提高产量对果树皮环割——阻止有机物向下运输【解】松土是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土壤空隙中,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
幼苗根部留土坨是为了防止损伤根尖,提高成活率。
(第16题)16.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内(B)A. 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B.根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17.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最好选择下列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B)(第17题)A. 甲和丁B. 乙和丁C. 丙和丁D. 甲和乙【解析】本实验应设置对照组,一盆有叶,另一盆无叶;同时为排除土壤中的水分干扰实验,塑料袋应扎在植物上。
(第18题)!18.如图所示为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装置中的水不蒸发),仅细管中部留有一个气泡。
根据标尺可测出气泡移动的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
这一数量代表(C)A.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B. 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C. 植株吸收的水量D. 呼吸作用消耗的水量【解析】植株吸收的水量中,用于光合作用的约占1%,用于蒸腾作用的约占99%。
19.将一定量燃烧过的土壤放入蒸馏水中制成土壤浸出液。
然后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并收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结果在蒸发皿中留下了一些白色粉状残留物。
这些物质可能是(B)A. 有机物B. 无机盐C. 砂粒D. 腐殖质【解析】可溶于水的无机盐因水分蒸发而结晶。
《20.不同作物缺少无机盐种类不同,表现出不同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
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D)①硼②钾③磷④氮A.①③④②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取2棵相同的大豆幼苗,一棵浸在蒸馏水中培养,另一棵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过一段时间后,在蒸馏水里培养的大豆幼苗变得瘦弱萎蔫了,而另一棵则长得健壮。
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生活不仅需要水,还需要无机盐。
【解析】土壤浸出液中存在大量的水分与无机盐,两棵幼苗生长环境的变量是无机盐。
(第22题)|22.为了寻找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目不一样多的证据,将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
如果下表皮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则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下表面气泡数目比上表面多(合理即可)的现象。
23.有些俗语能形象地说明一些生物现象,如“树怕伤皮,不怕空心”说明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树皮”内;“笋有多大,竹有多粗”说明竹(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不能长粗。
【解析】 树皮内韧皮部中的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伤了树皮可能破坏筛管;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不能逐年加粗。
24.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1)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
一般要求无土栽培于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
目的是减弱(填“减弱”或“增强”)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
式①中的a 是叶绿体。
式①:二氧化碳+水――→光a 有机物+氧气式②:有机物+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2)无土栽培的植物是通过根(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的。
(3)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
烧杯装有用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右(填“左”或“右”)偏转。
,(第24题))/【解析】 (1)式①表示光合作用,式②表示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
(2)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
25.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图甲所示), 并向锥形瓶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图乙所示),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第25题)(1)图甲中变红的结构是叶脉(或叶片),图乙中变红的结构是[2]导管(或[5]木质部)。
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2]导管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图乙中的[3]是形成层,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分生组织,该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向外形成[4]韧皮部。
(3)该实验中,将带叶的茎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让叶片上的气孔张开,以利于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植物的蒸腾作用,缩短实验时间。
26.如图是叶片上的气孔图,请回答问题:*(第26题)(1)写出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①表皮细胞;②保卫细胞;③气孔。
(2)在温暖的春夏早晨,植物叶片的气孔处于图中的甲;在炎热的夏天中午,植物叶片的气孔处于图中的乙,这样使得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
(3)做观察蚕豆叶气孔的实验时,一般取叶片的下(填“上”或“下”)表皮,因为下表皮气孔多。
【解析】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
春夏早晨,气孔因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而张开,蒸腾作用较强;夏天中午,气孔因保卫细胞失水收缩而关闭,蒸腾作用减弱,进行适应性的“自我保护”。
27.下表是花生在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水情况,请根据表回答:生长阶段…平均每日耗水量(立方米/亩)播种~出苗~出苗~开花~开花~结实~结荚~成熟~(1)花生的各个生长阶段中,生长最旺盛的阶段是开花~结实阶段。
!(2)花生的开花~结实阶段消耗水分最多,其主要用于C(填字母)。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开花结实(3)从表中你能获得什么结论花生在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四个生长阶段中平均每日耗水量是不同的,最多的是开花~结实期,最少的是播种~出苗期。
但无论哪个时期,植物吸水量的99%都是用于蒸腾作用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第28题)28.某同学在探究植物枝条失水的速度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序号环境条件失水速度(克/时)125 ℃、光照、潮湿14225 ℃、光照、干燥323》25 ℃、黑暗、干燥8(1)水的表面加一层油,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使实验结果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