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止有一扬雄——扬雄生平及学术思想评议

合集下载

试论语言学家扬雄

试论语言学家扬雄

试论语言学家扬雄【摘要】扬雄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语言学家,一生具有颇丰的文学著作、理论著作。

本文就扬雄的生平、学术经历以及成果、代表性学术成果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评述扬雄的传奇的一生,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位伟大语言学家的语言学著作《方言》给后世留下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扬雄、语言学、《方言》据《汉书》本传记载,扬雄的祖先扬季官至庐江太守,却在“汉元鼎间(前116—前111)避仇,复朔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避仇迁居说明扬氏一族并非庐江首屈一指的大户,其经济状况自叙为:“有田一垄,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这样的出生给扬雄以清新寡欲之心,对于官场的险恶总是能看之欲淡,因而扬雄能够专心著作,成就颇丰,尤其是那本最富学术价值的作品《方言》给后世的方言研究提供了及其宝贵而又极富价值的理论依据。

本文就从扬雄的生平、学术经历、成果及其评价说起去探讨扬雄传奇的人生。

一、扬雄的生平分期①在蜀居乡时期:首先受文翁倡导的儒学之风的影响,使得他早年有可能受到严格的儒学教育。

其次随以治《老子》著称的严君平游学,他不仅受严君平道家思想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对其人生态度的推崇,严君平的处世哲学是“不为石,不为玉;常在玉石之间”,“不为有罪,不为有功”,“遇时而伸,遭世而伏”动摇于入世与出世之间。

然而这种矛盾的人生态度也同样深刻的体现在扬雄身上,而后司马相如和王褒的文学创作与实践为扬雄指明了一条以辞赋求取功名的途径。

因此,就形成了他“清静无为,可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缴名当世”的人生态度。

入京时期:这一时期扬雄做了官,原因在于他出众的才华与宏丽的文采。

当时的汉成帝好文辞,扬雄得以同乡,时任宿直郎的杨庄推荐之《绵竹颂》,扬雄对司马相如的力摹显出成效,成帝一听:“此相如之文”大获帝心,再加之当时皇室大规模的活动需文学侍臣的歌功颂德,粉饰增采。

因此,立命扬雄待诏承明之庭,真正任命其为黄门侍郎要等扬雄上《甘泉赋》之后。

略说扬雄的思想自由与学术独立

略说扬雄的思想自由与学术独立
的 “ ”的哲学范畴 与基本原理 ,说明 “ 玄 有生者必有
死 ,有始 者必有终 ”的 自然规律 ,将 天 、地 、人 的对

立统 一 与和谐 发 展视 为世 界 的理想 模式 。更 为重要
的是, 扬雄认为 “ 其动也 日 造其所无, 而好其所新 ;
其静也 日减其所有 ,而损其所 成 ”,提 出运动乃是 一 切事物产生并得 以强大的根源 ,而静止 则导致 事物衰
是 自为生 成 ,自然而 然 的 ;强 调 主观 能动 性在 矛 盾
义” ( 意即自 然而然就行仁行义 , 行仁行义没有人为
扬雄 本 人其 实也 是 一个 优秀 的教育 工 作者 。他
说 明 天地 万物 并 非天 命所 赋 ,亦不 是政 教所 为 ,而 造作 ) 之说 ,成为魏晋玄学的滥觞 。
才定居岷山之阳的郫县 。 语 类 》卷一百 三十七 );又 说 : “《 太玄 》之说 ,只
扬雄在不惑之 年以前 ( 四十 余岁后则 出蜀宦游京 是 老庄 。” (《 子语类 》卷六 十七 ) 在细读 《 朱 现 太 师 ) 以说 一直承受着文 翁兴学雨露 的沾溉 。他青少 玄 》,可 以发 现扬雄思想 里不仅贯穿 了老 、庄 “ 可 道法 年时 曾在成 都求 学 ,拜在 严遵门下 ,深得老师学 问真 自然 ”的观点与 “ 清静无 为”的政 治观 ,而且还 绽开
谛。
着 人 本 主义 的花 瓣 。扬 雄忧 心忡 忡地 评 论时 政说 :
怀威满虚 ,道德 亡也” ,告诫统 治者忽滥施 刑罚 , 严遵著 《 老子 指归 》,阐述 宇宙演化模 式 : “ 道 “ 为之元 ,德 为之始 ,神明为 宗 ,太和 为祖 ”; “ 道体 视人之生命如草芥 。这与他在 《 长杨赋》里讽谏汉 合和 ,无 以物为 ,而物 自为之化 ”。他从 宇宙的演化 武帝 时所 说的 “ 君以玄默为神 ,淡泊为德 ”是一致 人 是遵循无 为这一根本规律 出发 ,导 引出万物 自生 白化 的。他高扬 “ 玄”之旗而广言 “ 无”,提出 “ 自然仁 的法则 ,进而提 出 “ 非有 政教 ,物 自然也 ”的观 点 ,

扬雄的历史哲学与人物评论

扬雄的历史哲学与人物评论

作者: 杨福泉
作者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出版物刊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2-58页
主题词: 扬雄 历史哲学 人物评论
摘要:扬雄虽无史学专著传于后世,但他曾经续修《史记》,历史知识相当丰富。

扬雄的历史观和政治观深受儒道思想影响。

他十分注重“时”的观念,并从哲学高度深刻论证了社会历史和政治制度是一个不断因革、损益的发展变化过程。

他还提出了“立事”、“品藻”、“实录”的史书体例及著述原则,倡导“立政中和”、“为政思敦”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扬雄关于当代人物的简要评论,直接对班固《汉书》产生了重要影响。

怎样评价杨雄的文艺思想

怎样评价杨雄的文艺思想

怎样评价扬雄的文艺思想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西汉后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语言家。

在文学上,扬雄的思想核心是倡导文学创作必须合乎儒家之道,以圣人为榜样,以六经为楷模,即所谓原道、征圣、宗经的原则。

他认为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都应当以圣人为标准并从圣人书中懂得什么是圣人之道,从而找到自己言论行动的标准。

他自比孟子,要继承孔子,发扬儒家大业,以道圣经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的基础原则,并且将这种思想系统化,反映了封建统治者要求把文学完全纳入其礼教轨道的要求。

这种文艺思想,正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之表现,并巨大的发展了儒家学说,尤其在文学创作的标准上为后来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上创造了统治人心的工具“儒术”。

从文学批评历史上来看,扬雄的文艺思想,为后来班固的文艺思想作了充分的铺垫,班固在此基础上,把儒家学说提高到很高的地位。

扬雄对儒家学说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是扬雄的只需模仿“五经”的这种主张助长了文学创作的复古模拟之风。

扬雄是汉代大赋的极为重要的代表作家,他在辞赋上的“文质相符”的文学思想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事与辞相称,文与质相符。

文与质的关系在扬雄之前的很多思想家都有过相关见解,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首先系统地提出“文质说这一重要范畴的却是扬雄”。

她的这一思想是在传统“文质”说思想的沾溉和以儒道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是为了救汉儒以文害质和汉赋家文丽用寡之病,故重
在“质”。

扬雄的这种文质相符的观念影响了以后刘勰的文学思想并是集大成者。

总之,扬雄的某些文艺观点虽然有些过于僵硬,但是不可否认他对中国的文学思想确实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扬雄的文学才能和他对汉代文学的贡献

扬雄的文学才能和他对汉代文学的贡献

扬雄的文学才能和他对汉代文学的贡献扬雄,字嗣初,汉代著名辞章家、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才能和对汉代文学的贡献在当时备受赞誉,对后世文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扬雄的文学才能和他对汉代文学的贡献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扬雄的文学才能扬雄擅长辞章和文章的创作,他对文辞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洞察力。

他的文学才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扬雄在辞章创作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他的《风雅颂》以清新婉约的风格吸引了许多读者,被誉为扬雄的代表作之一。

《风雅颂》以其流畅优美的文章风格和含蓄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命的热爱,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其次,扬雄在文学评论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对辞章和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评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学理论和批评观点。

他的《文心》一书被誉为“辞章鉴赏之经典”,影响了后世无数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

再次,扬雄在使用修辞手法方面善于运用,他的辞章作品充满了众多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引人入胜。

他的修辞手法被后来者广泛学习和借鉴,成为了汉代文学的瑰宝。

二、扬雄对汉代文学的贡献扬雄对汉代文学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与创作才华上,还表现在他对文学发展的推动和对后世影响的传承上。

首先,扬雄对于辞章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文心》一书不仅是对当时文学现状的概括和总结,更是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和引领。

这部书的出版发行为当时的文学界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对汉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扬雄的文学观点和文学理论对后世文学批评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文学批评的见解和文艺创作的思考,影响了后来文学评论家的思想和观念,对后世文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再次,扬雄的辞章作品被后世文人广泛吸收和借鉴。

他的作品精美华丽,充满了诗意和哲思,给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他的诗歌形式、修辞手法和文学思想都成为了后世文学家的借鉴对象。

扬雄及其学说之地位新论

扬雄及其学说之地位新论

扬雄及其学说之地位新论当今太平盛世,加上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使得以往三二十年才能收集得到的书籍和资料,今日一个星期内就可以办到,这些为人们重新了解、认识和传播扬雄的玄学文化的科学价值提供了可能,进而为人们重新系统公正地评价扬雄及其学说的历史地位提供了可能。

本人自幼生活在成都市郫县平乐寺和西蜀子云亭附近,从小就在扬雄当年的读书台上玩耍,经常聆听爷爷和父母讲解严君平、扬雄的传说和故事,深受严君平、扬雄事迹的影响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加上受其祖传堪舆文化的潜移默化,自幼即对扬雄创立的主要学说《太玄经》和《法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从13岁就开始接触《道德经指归》、《法言》、《太玄经》等严君平、扬雄的学说,在陆续拜罗星文、刘子华、牟明星三个师傅学习奠定一定的传统文化理论基础后,即开始对扬雄玄家学说的深入研究,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越发感觉到扬雄玄家学说的博大精深,越发感觉到扬雄的玄家学说对治理物欲横流、疾病战争、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火山、地震、海啸、泥石流、核辐射、环境生态矛盾等具有当今世界最突出的、无法替代的作用,越发敬重扬雄的人品和成就。

为此,立志要用毕生精力整理和提炼出扬雄学说中蕴含的那种非常全面、丰富和立体的“玄学”理论精髓,以期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社会和自然问题找到一种解决的“大道”,促进人们对玄学以及玄学的创始人——扬雄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公正的评价。

经过本人30多年的系统学习和积累,同时,搜罗现代书籍和网络对扬雄及其学说的评价,我发现:现代的书籍和网络对扬雄及其学说的评价除了说他是“西汉末期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艺术家、语言文字学家、辞赋家、历史学家、天文学家、易经数术宗师,也是我国最早、最著名、最杰出、最全面的多学科大师”外,其它大都只是沿袭古代典籍和名人的评价而已,具体有以下几种:1、“亚圣”王充说他具有“鸿茂参圣之才”;【见王充著的《论衡?超奇》“…阳成子张作乐,扬子云造玄…(具)鸿茂参圣之才…”】2、“大纯而小疵”的“圣人之徒”韩愈赞他是“大纯而小疵”的“圣人之徒”;【见韩愈著的《读〈荀子〉》:“…荀与扬,大醇而小疵…(亦)圣人之徒…”】;3、“西道孔子”西汉和东汉之交的著名大学者桓谭赞他是“西道孔子”。

扬雄论兼论扬雄学术和文学对六朝的影响

扬雄论兼论扬雄学术和文学对六朝的影响
认识论
扬雄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 天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 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 认识宇宙的规律,从而获得真理。
扬雄的政治思想
政治主张
扬雄主张实行“法治”,认为只有通 过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才能实现 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历史观
扬雄对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 历史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他主张通 过学习和借鉴历史经验来指导现实政 治。
扬雄的伦理思想
道德观
扬雄认为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础。他主张人们应该遵守道德规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与进步。
教育观
扬雄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提高人们的道德 水平,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扬雄的文学成就
扬雄的诗歌创作
扬雄的赋创作
赋体的发展
扬雄的赋作在赋体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既有楚辞 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汉代文学的严谨风格。
描绘自然风光
扬雄的赋作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风光,展示了汉代壮丽的景观和多 彩的文化。
抒发个人情感
扬雄的赋作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 自然的敬畏。
扬雄的散文创作
扬雄的学术思想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注重实际应 用和经世致用。
对后世的影响
扬雄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 为“汉赋四大家”之一。
02
扬雄的学术思想
扬雄的哲学思想
宇宙观
扬雄认为宇宙是由“太玄”所构成, 这是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抽象概念。 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太 玄”所派生,并受其支配。
对扬雄在六朝影响的评价

扬雄辞赋创作变革及其赋学思想

扬雄辞赋创作变革及其赋学思想

扬雄辞赋创作变革及其赋学思想扬雄是西汉末年一位在诸多方面有着杰出成就的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和语言学等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流传的著作相对较多,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因其在王莽称帝时期,写作了为后世所诟病的《剧秦美新》,并且他的很多重要著作都是模仿的产物,故其人品和作品引起较大的争议,褒贬不一。

单就扬雄辞赋创作而言,褒之者称赞其:“大抵汉人之赋,首长卿而翼子云”,认为扬雄的赋作代表着继司马相如之后汉赋创作的极高水准;贬之者痛斥其:“规仿太切,了无新意”,属于蹈袭模拟之作毫无创新可言。

扬雄自己也经历了一个从“少而好赋”到“辍不复为”的转变。

本文从扬雄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入手,将其置身于社会历史环境和学术思潮不断变化的背景中,来探究其在辞赋创作变革上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并分析扬雄在辞赋创作变革再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成熟的赋学思想。

第一章介绍扬雄辞赋创作背景与前期创作追求。

作家及其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术氛围以及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时代环境影响着作家人格、思想的形成,进而影响着其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又反映着时代环境的特征。

西汉末年,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士人的身份和地位较先秦有着明显的变化,同时帝王更迭频繁,宦官外戚专权,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痛苦不堪,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随着皇权的集中,帝王开始加强对思想的控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的思想,并在政治环境的压迫下出现经学化倾向。

扬雄受蜀地浓郁儒风、个人独特的经历以及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思想特征和文学追求。

第二章探究扬雄辞赋创作上的变革和失败。

在两汉之际社会大环境下,汉赋创作呈现出重称颂轻讽谏,重模拟少创新,美刺功能渐失的特点,扬雄面对两汉之际汉赋创作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在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支配下,积极地进行汉赋创作变革。

出于对汉末危机重重的忧患意识,故而在赋中加强了讽谏力量。

扬雄对汉文化的贡献与影响

扬雄对汉文化的贡献与影响

扬雄对汉文化的贡献与影响扬雄,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文化人,是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为汉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扬雄的贡献在于他对文学的推动和发展。

扬雄是一位多产且广泛涉及文学领域的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尤其以他的散文和诗歌最为出色。

他的散文作品《法言》发扬了儒家的思想,主张“日日行,不怠己”,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他也通过散文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扬雄的诗歌作品则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而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往往能够通过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出他的思想和感受,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扬雄的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汉代文学的内涵,也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和创作,成为后世文人竞相效仿的对象。

其次,扬雄在文化思想方面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他致力于文化思想的研究和推广,提倡各个学派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他的学说体系比较独特,他认为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可以相互融合,借鉴对方的优点,从而达到学术上的共同进步。

他反对教条主义,主张思维的灵活和多元化,提倡从不同角度和学派中获取知识和智慧。

这种开放的学术态度和思想观念在当时是颇具创新性和先进性的,为后来学术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扬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对周礼、韩退之的学说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加以阐述和批判。

他对旧有文化进行了评析和整理,帮助后人理清各种学术思想的脉络和关联。

他的学术著作《法言》就是一部关于礼制和政治性思考的重要著作。

此外,他还在音乐、律书等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创新,为当时音乐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最后,扬雄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后世。

他的思想和作品为后来的文化人追捧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范本。

他的文艺成就和学术精神在中华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散文和诗歌被后世文人广泛引用和模仿,成为一种优良的文学传统。

扬雄对辞赋的批评表现了他怎样的文学观?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扬雄对辞赋的批评表现了他怎样的文学观?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扬雄对辞赋的批评表现了他怎样的文学观?你
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扬雄是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他在《法言·论辞》中对辞赋进行了批评,表现出他对于辞赋的一种批判性观点。

他认为辞赋过于追求华丽的辞章,缺乏真实的情感表达和深度的思想内容,过分强调修辞技巧和表面形式,忽略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内在的气质。

我的看法是,扬雄对辞赋的批评体现了他对于文学的追求真实和深度思考的观点。

辞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本应以情感表达和思想表达为核心,追求真实和深刻的艺术表达。

然而,扬雄认为当时的辞赋过于注重辞章的华丽和修辞技巧,而忽视了情感的真实性和内容的深度。

他对辞赋的批评表明他希望文学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人性、社会和时代的特点,具有深度思考和意蕴。

这种观点对于文学创作是有价值的。

在追求文学表达时,我们应该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内容的深度,而不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修辞手法的巧妙。

文学作品应该以情感和思想为核心,深入探索人性、社会和自然,通过真实而深刻的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扬雄对辞赋的批评提醒我们,在创作和欣赏文学作品时,不只是追求表面的美丽和技巧,更要关注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汉赋四大家之一扬雄的生平简介

汉赋四大家之一扬雄的生平简介

汉赋四大家之一扬雄的生平简介扬雄字子云,汉族成都人。

扬雄少时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辞赋,可惜有点口吃,说话不利索。

因仰慕司马相如,前期的赋多参考司马相如的风格;后对司马相如呈否定态度,文章风格有了很大变化,与司马相如合称“扬马”。

扬雄在跟随汉成帝时经常写一些讽谏的赋,委婉的指出汉成帝穷奢极侈的做法与先帝相悖,其中以四大赋最有针对性。

可惜扬雄所作的赋多运用华丽的辞藻,汉成帝关注到赋描写的场面宏大却没有注意到赋内在的思想。

王莽篡位时,扬雄被捕。

扬雄当时在天禄阁上走投无路,投阁自缢。

扬雄投阁的事情传出,一片哗然。

晚年,扬雄很少与人结交。

自己专心在学术中,先后作《太玄》、《法言》、四赋。

扬雄著《蜀都赋》,对四川地区进行了系统、完整的描写,不仅反映了地域特征、经济状况和城市面貌,还有烹饪原料、技艺、筵宴及饮食习俗。

当时有人瞧不起他,扬雄作《解嘲》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才被压抑的现状。

扬雄小时耳濡目染,对方言收集十分感兴趣,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历时20多年完成《方言》这部著作。

后因病免职,在七十一岁时逝世。

如今的扬雄墓在郫县子云村供后人敬仰。

扬雄是西汉继司马相如之后伟大的文学家,所著的四大赋非常有名,分别为《河东赋》、《甘泉赋》、《羽猎赋》和《长杨赋》。

扬雄早期十分敬佩司马相如,以其为榜样,作赋时多仿照司马相如。

但是到了后期,扬雄对司马相如呈否定态度,甚至提出司马相如在卓文君家“偷赀”,作赋的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

《河东赋》描写了汉成帝的出行规模宏大。

扬雄将宏大的出行与帝王的丰功伟绩联系在一起,委婉的让帝王自省自己的言行得失。

《甘泉赋》描写了甘泉宫的富丽堂皇。

辞藻华丽夸张,笔下的甘泉宫甚至可以跟仙境的宫殿相比拟。

汉代的甘泉宫本来就十分奢华,可是成帝又增修了很多宫殿,可谓是穷奢极侈。

扬雄作此赋旨在委婉的指出王朝的奢侈以及汉成帝与宠妃之事。

《羽猎赋》和《长杨赋》都描写了成帝打猎的场景。

汉成帝喜爱打猎,且每次狩猎都耗费很多资源。

扬雄生平、作品评价及其他有关问题

扬雄生平、作品评价及其他有关问题

作者: 张震泽
出版物刊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1-95页
主题词: 战国时期;山西洪洞;汉书·艺文志;王莽;扬雄;公元前;班固;大司马;六卿;有关问题
摘要: <正> 一、扬雄生平扬雄(公元前五三——公元一八),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汉书》卷八十七有传。

《汉书》这篇传记是班固全部移录扬雄自序而成,没有增改一字,故所记事实是比较可靠的。

扬雄祖先出自周朝姬姓。

不知西周哪位王的庶支有名伯侨者受封采地于晋之杨邑(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称杨侯,子孙即以杨为氏。

战国时期,杨侯为了避晋六卿之。

西汉文学大家杨雄,在其作品中隐藏了怎样的政治诉求?

西汉文学大家杨雄,在其作品中隐藏了怎样的政治诉求?

西汉文学大家杨雄,在其作品中隐藏了怎样的政治诉求?《诗经》《礼记》书影中国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前秦的《诗经》开始,中国就有了对于文学的独特审美体系。

而且中国文学呈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性,在每个年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形式并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这也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又一个文学高峰交替出现,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学瑰宝。

西汉文学家杨雄而在两汉时中国最为独特的文学形式就是汉赋了,无论是西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还是东汉末年曹植的《洛神赋》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藏。

而西汉末年的杨雄也是汉赋大家,在文学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不比司马相如的赋华丽,但是却有着更深刻的政治内涵。

这让以文笔见长而进入政坛的杨雄逐渐升迁到了较高的职位,并且对于国家的政治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进谏方式。

今天我就将从杨雄的几篇作品入手,分析其朴素的政治理念以及高洁的品行。

汉成帝刘骜现今的子云亭但是在杨雄出生之后,其对于农活儿却不是十分感兴趣,反而对读书十分喜爱。

自小他就手不释卷,阅读了大量经史典籍。

不过与那些希望通过读书来谋求职位的学子不同,杨雄对于当时流行的章句学派不是十分热衷,其读书只为了了解书中的大意,这一点与前秦时期的学子十分相似。

而这也培养了杨雄高洁的品行,他对于钱财等身外之物并不是十分看重,虽然家中十分贫寒,但是他也能做到晏然自得,有名士的风范。

此事在《汉书·杨雄传》中有如下描述:"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而且杨雄自小就有一点口吃,这让他很不喜欢与别人进行争辩,因此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比别人更加深入,在得到完善的观点之前,杨雄不愿意轻易开口。

这让其思想逐渐变得深邃,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其淡泊名利,不愿与他人争斗的性格特点。

中国文学名家:杨雄的文学传承

中国文学名家:杨雄的文学传承

中国文学名家:杨雄的文学传承中国文学名家杨雄的文学传承杨雄(1902年-1985年),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他以其扎实的学术素养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杨雄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致力于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本文将从杨雄的创作思想、文学批评,以及对中国文学的传承三个方面来探讨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杨雄的创作思想杨雄的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秉承了儒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相信一个作家应该对社会负责,文学应当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

在他的作品中,他经常以社会正义和人道关怀为主题,探讨人类的苦难和命运。

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人生哲理,让人们深思。

二、杨雄的文学批评杨雄在文学批评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以独特的文学眼光和精准的文字分析能力,对许多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批评。

他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尤为突出,他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进行了剖析,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他的文学批评观点深入浅出,既注重理论,又富有实践经验,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杨雄对中国文学的传承杨雄对中国文学的传承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影响,二是他在文学教育方面的贡献。

首先,杨雄的文学创作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优秀的作品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他的作品以细腻的言语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社会的百态。

他的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其次,杨雄在文学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尝试将西方的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相结合,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文学教育体系。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文学人才。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后来的文学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综上所述,杨雄作为中国文学名家,通过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文学批评,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儒者陵夷此道穷 千秋止有一扬雄 意思

儒者陵夷此道穷 千秋止有一扬雄 意思

儒者陵夷此道穷千秋止有一扬雄1. 儒者陵夷此道穷自古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

儒家思想强调礼义廉耻,主张仁爱之道,提倡孝道忠信,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行为规范。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儒家思想逐渐走向了衰落。

在一些人看来,儒家思想已经陵夷,其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2. 千秋止有一扬雄然而,在儒家思想式微的当下,仍然有一些人在努力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

扬雄便是其中之一。

扬雄是我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法治”思想,并强调了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作用。

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法家之祖”。

在儒家陵夷的时代,扬雄的思想依然焕发着生机,对后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思想的较量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

儒家重视礼法道德,讲究人伦之道;而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和谐。

两者的思想在当时往往是对立的,但也有许多交汇之处。

在今天,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之间的较量仍在继续,儒家思想的价值是否被超越,是否还有可能在现代社会有所作为,这都是当下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4. 当代价值与意义在当代社会,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具有深厚的影响力。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如何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儒家思想虽然陵夷,但千秋止有一扬雄,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借鉴现代思想,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

这是当代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5. 结语回顾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它的辉煌与衰落,也看到了它在当代社会中的挑战与机遇。

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如何在当下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遗产,发扬其光大精髓,成为了当代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需要借鉴古人的智慧,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交融中,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汉朝文学巨匠:杨雄的文学贡献

汉朝文学巨匠:杨雄的文学贡献

汉朝文学巨匠:杨雄的文学贡献杨雄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汉朝时期的文学巨匠。

他对汉朝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作品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至今被学界广泛研究。

本文将主要论述杨雄在汉朝文学中的贡献以及他的作品特点。

一、杨雄的生平及作品简介杨雄,字长文,桂陵人,生卒年不详。

他在汉朝担任过官职,但仅凭他的文学才华,已经成为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

杨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辞章等。

他的作品广泛涉及政治、哲学、艺术等领域,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二、杨雄对汉朝文学的重要贡献1. 风格独特的诗歌创作杨雄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他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深入的思想内涵使他的诗歌成为汉朝文学中的亮点。

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寄托了他对人生、世界的独特见解。

杨雄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节奏韵律感强,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2. 深入探讨政治和哲学问题的散文作品杨雄的散文作品对政治和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既有批判现实的锐气,又有追求理想的豪情。

他通过散文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对社会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杨雄的散文饱含着他对人类命运和社会道德的思考,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 辞章的创新和发展杨雄对辞章的创新和发展也为汉朝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在辞章创作中积极倡导“古文之美”,推崇古人的文风,努力在辞章中体现出优雅和深沉的气质。

杨雄的辞章作品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杨雄作品的特点1. 情感真挚、抒发深沉杨雄的作品首先给人的感受是情感真挚、抒发深沉。

他对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描写充满了激情和感人力量,读者在细品他的作品时往往会被他的情感所打动。

2. 思想深邃、文化内涵丰富杨雄的作品思想深邃,他关注社会现象,对人类命运和社会道德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外,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颇为深入,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和文化元素,使其作品更具审美价值和学术深度。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摘要】扬雄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经学家,他的政治倾向主要体现在支持中央集权和主张封建制度。

扬雄深受儒家经学的启发,师承孟子和荀子,对当时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在学术上提出了“功利思想”和“儒林”,为后世学者所推崇。

扬雄的学派传承主要包括“儒家”和“法家”,其学术成就影响深远。

结论中指出扬雄在政治和经学领域的独特地位,对后世的启示是崇尚儒家经学,注重实践与治国。

扬雄的思想和学说在中国古代政治和学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值得后人深入研究。

【关键词】扬雄、政治倾向、经学师承、影响、学术贡献、学派传承、独特地位、后世启示、生平背景、研究意义1. 引言1.1 扬雄的生平背景扬雄(前53年-约前18年),字千里,汉代学者、政治家,人称大司马扬雄。

扬雄出生于汉武帝时期,出身于豪族世家,家境富裕。

自幼聪颖好学,有着很高的政治抱负和学术追求。

在少年时代,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领导才能,备受人们的赞誉。

扬雄自幼喜欢读书,深谙经史典籍,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曾师从著名经学家申不害,学习经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深入研究《春秋》等经典著作,对于儒家学说有着深刻的理解。

后来,扬雄还结交了众多名士学者,深受启迪和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

扬雄年少成名,很快就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被汉武帝看重,多次受到重用。

他担任过郎中、尚书等重要职务,参与了许多重大政治决策,对汉朝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扬雄在政治与学术上的双重身份,使他在当时社会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扬雄的生平背景丰富多彩,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对于后世的政治思想和经学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识和才华,为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经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1.2 研究意义扬雄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政治倾向和经学师承对于当时的政治和学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扬雄的政治倾向和经学师承,可以更好地理解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特点和演变过程,揭示扬雄在当时政治和学术领域的独特地位。

论扬雄的史学思想

论扬雄的史学思想

论扬雄的史学思想郑先兴【期刊名称】《南都学坛》【年(卷),期】2011(031)001【摘要】扬雄作为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史学思想上也颇有建树.他将历史学看成是研究政治培养政治家、叙述事实揭示真理的学问,其功用在于总结历史经验,提供借鉴.他认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时激"和"人事",实际有"正道"和"它道",其动力在于人类的实践尤其是圣贤的意志;历史认识的条件在于认识客体的规律属性即"神"、认识主体的主动属性即"心"和认识媒介的传播属性即"言""书",其目的是掌握历史规律,体验创造历史的自由,其验证标准为儒家思想和历史实践.扬雄讲究的是"与道神之"即按照历史发展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历史方法、将历史人物或历代王朝放在一起的比较对照方法和史学论著编纂的模仿法.政治史学中的游离性、官方史学中的民间性和人本史学中的谶纬性,构成了扬雄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总页数】8页(P7-14)【作者】郑先兴【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南阳,473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4【相关文献】1.纪念扬雄诞辰2070周年暨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第一届学术会议综述 [J], 吴会蓉;李玉巧2.辍赋拟经与扬雄《琴清英》的生成——兼论扬雄赋对\"清音\"的审美态度 [J], 王娜3.千秋止有一扬雄——扬雄生平及学术思想评议 [J], 舒大刚;王贞贞4.扬雄与汉代思想——美国汉学家戴梅可论扬雄思想的特征与地位 [J], 董铁柱5.扬雄的史学思想 [J], 郑万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千秋止有一扬雄

千秋止有一扬雄

千秋止有一扬雄历代古人像赞天府之土,秀冠华夏。

雄奇秀丽的蜀中山水孕育了辉煌灿烂、独树一帜的巴蜀文化,也培育出许多优秀的蜀中俊彦。

蜀地自古有“天数在蜀”“易学在蜀”“儒源在蜀”“文宗在蜀”的美称,西汉时期的蜀人扬雄可谓是集这四种蜀中优秀文化传统于一身的杰出代表。

扬雄(前53—后18),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末年思想家、儒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天文学家。

他文彩焕然,学问渊博,道德纯粹,妙极儒道;文学、哲学、天文、历法、音乐无一不通,堪称全才。

他是西汉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其流传下来的四赋辞章华丽,气势恢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绚丽多彩的一笔。

他又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其所著《太玄》创立了一个全新的象数哲学体系,构建了一个总括时间与空间,包容天地人的宏大的世界模式,对后世易学影响巨大。

他的儒学名著《法言》在西汉乱世重建道统,挽救儒学于危亡。

他所著《琴清音》等音乐著作曾与阳城子长的《乐经》一并被立于学官……王充说他有“鸿茂参圣之才”;韩愈赞他是“大纯而小疵”的“圣人之徒”;司马光更推尊他为孔子之后,超荀越孟的一代“大儒”;与他同时代的桓谭,说他的“玄学”思想可与伏羲之“易”、老子之“无”、孔子之“元”并称上古中国的四大哲学体系。

班固赞他:“渊哉若人,实好斯文。

”一、生平事迹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扬雄出生于蜀郡郫县一个“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的家庭。

扬雄少年时家境贫困,据其自述“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穿的是粗布的短衣,吃的是野菜粗糠,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在《逐贫赋》中,他描述了此时的境况:“扬子适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

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餮。

”[1]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扬雄依然安贫乐道,不费心追求富贵的生活,也不因为贫困而戚戚忧愁,一心研读“圣人之书”,潜心于学,一箪食一瓢饮亦乐在其中,《后汉书》称其“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颇有颜回“忧道不忧贫”的儒家风范。

扬雄:用寂寞自身重塑儒家精神

扬雄:用寂寞自身重塑儒家精神

扬雄:用寂寞自身重塑儒家精神写刘歆时,眼前就一直有另外一个人的身影在晃动。

——扬雄。

这不单单因为他与刘歆同龄,他们生活在同时代,同因自己横溢的才华而拔擢为汉成帝黄门郎,又共同以文人身份历经汉成、哀、平帝、王莽新四朝,最后共同以拥护及赞赏的姿态效力于王莽新朝,又彼此将各自生命的句点永恒地打在了天风年间。

更重要的是,当儒学在西汉末年呈现出种种驳杂、混乱景象,固陋贪鄙之徒竞相利用儒学纷纷进行篡改,以达一己升阶登庭目的,儒学被支离、曲解乃至走向歧途之时,他们选择了共同的为儒学矫枉纠偏的使命,挽狂澜于既倒,正视听于喧嚣。

所不同的是,刘歆以倡行古文经为己任,试图在经典文本的回归中正本溯源;而扬雄则是用自己的著述学说,向谶纬笼罩下“虚说传而不绝,实事没而不见,五经并失其实”的汉代经学进行挞伐,立己之论,破彼之说。

古文经学领袖刘歆虽以自己形单影只的努力向众博士发难,并最终因政治上的垂荫获得了暂时胜利,但他思想里仍受着阴阳家的深刻影响,其学说之中五行灾异论依然挥之不去。

扬雄则援道释儒,为日益走向畸形的儒学重塑精神原貌,并以纯粹的儒者形象孤标粲粲地屹立。

所以,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中说“刘歆实纯就古文经学家之见解以立言”,只是提供了一套反阴阳家的古典文本,“不杂所谓可怪之论”,而真正在思想体系上驳斥牵强附会的时学,并为儒家建立正朔之论的,则首推扬雄。

是他,使染垢的儒学重回孔孟之炉提炼,从而上启两汉纠谶纬之偏思潮。

是他,汲取道家自然观入儒,为儒学提供新的支撑力量,就此直接下育魏晋玄学风气。

应该送他一幅四字匾额——承前启后。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

生于公元前五十三年,死于公元十八年,历汉宣、元、成、哀、平帝及王莽六朝。

一个寿数七十一岁的人能走穿六个朝代,不能说这个人的生命力如何旺盛,只能说那些皇帝们是多么不经活。

在西汉王朝二百一十四年的统治历史中,汉元、成二帝在位仅四十二年,但这却是西汉王朝由盛变衰的重要转折期。

自他们开始,正像这些刘姓帝王的短祚之寿所透露出的凋敝气象一样,西汉王朝经“中兴之主”汉宣帝昙花一现般的繁荣之后,全面走向衰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纯而小疵”的“圣人之徒”;司马光更推尊他为为业”的家庭。

扬雄少年时家境贫困,据其自述“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穿的是粗布的短衣,难的环境下,扬雄依然安贫乐道,不费心追求富贵之书”,潜心于学,一箪食一瓢饮亦乐在其中,《后汉书》称其 少年求学扬,︽历代古人像赞︾︶天府之土,秀冠华夏。

雄奇秀丽的蜀中山水孕育了辉煌灿烂、独树一帜的巴蜀文化,也培育出许多优秀的蜀中俊彦。

蜀地自古有“天数在蜀”“易学在蜀”“儒源在蜀”“文宗在蜀”的美称,西汉时期的蜀人扬雄可谓是集这四种蜀中优秀文化传统于一身的杰出代表。

扬雄(前53—后18),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末年思想家、儒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天文学家。

他文彩焕然,学问渊博,道德纯粹,妙极儒道;文学、哲学、天文、历法、音乐无一不通,堪称全才。

他是西汉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其流传下来的四赋辞章华丽,气势恢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绚丽多彩的一笔。

他又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其所著《太玄》创立了一个全新的象数哲学体系,构建了一个总括时间与空间,包容天地人的宏大的世界模式,对后世易学影响巨大。

他的儒学名著《法言》在西汉乱世重建道统,挽救儒学于危亡。

他所著《琴清音》等音乐著作曾与阳城子长的《乐经》一并被立于学官……王充说他有“鸿茂参圣之才”;韩愈赞他是孔子之后,超荀越孟的一代“大儒”;与他同时代的桓谭,说他的“玄学”思想可与伏羲之“易”、老子之“无”、孔子之“元”并称上古中国的四大哲学体系。

班固赞他:“渊哉若人,实好斯文。

”一、生平事迹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扬雄出生于蜀郡郫县一个“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吃的是野菜粗糠,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在《逐贫赋》中,他描述了此时的境况:“扬子适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

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餮。

”[1]在这样艰的生活,也不因为贫困而戚戚忧愁,一心研读“圣人“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颇有颜回“忧道不忧贫”的儒家风范。

少年求学 不为章句少年时的扬雄不善言辞,“口吃不能剧谈”,但好学深思,“非圣哲之书不好也”。

他读书的路径与当时人不同,一是“不为章句,通训诂而已,博览无所不见”,对当时博取功名所必须的章句之学不感兴趣,却喜好博览群书,增长见识;二是“好辞赋”,十分欣赏蜀郡乡党司马相如所写的《子虚》《上林》等赋,为其辞赋中华美的文辞和壮阔的气势深深打动。

他在辞赋上用了不少功夫,仿效司马相如所作名赋的语言和结构,先后创作了《县邸铭》《玉佴颂》《阶闼铭》和《蜀都赋》,其辞赋弘丽温雅,不输前辈。

扬雄15岁时,在蜀中拜师求学。

这一时期,蜀中“儒道皆通”的有名的贤者严君平和通晓异代方言的林闾翁孺两位老师,对其影响巨大。

严君平,名雄︵公元前53—后18选自明弘治十年刻4四川历史名人2019年·第2期千秋止有一扬雄舒大刚 王贞贞——扬雄生平及学术思想评议为求学之人讲授《老子》。

《华阳国志》对其评价:礼”的儒家思想也对扬雄的学术思想影响至深。

扬雄十分敬重这位老师,在其后来所著的《法言》中,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除严君平之外,扬雄还跟随“通明训诂,尤晓輶轩之使奏籍之书”。

輶轩之书当时藏于朝廷档案馆,从周至秦,一直保存完好;但秦亡之后,散落民间,中土“遗弃无见之者”,汉代博学如刘向者,亦只“但闻其官不详其职”。

不过,幸运的是,在当时边远的巴蜀还略存梗概,严君平保存有数千言,林闾翁孺则基本保存了其书的大部。

翁孺死后没有子嗣,其妻弃家改嫁,扬雄遂尽得林氏方言之书。

后来扬雄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就是以林氏所遗已经略有“梗概之法”的底稿为依据的。

这段经历,扬雄在《答刘歆书》中有详细记载。

苦读生涯,塑造了扬雄淡泊自守的人生境界,也为其日后著作等身打下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入仕朝廷 声京华汉成帝阳朔四年(公元前21年),32岁的扬雄从成都来到京师长安。

他少年时在蜀中所作《县邸铭》《玉佴颂》《阶闼铭》和《成都城四隅铭》等描写家乡山水景物的赋,早随着蜀中与外界的文化交流而流传到长安城,为他带来了蜚声京华的契机。

他的同乡杨庄,当时在皇帝身边担任“直宿郎”之文章。

杨庄便借此向成帝推荐了辞赋的作者扬雄。

大隐于朝 潜心学术即位。

哀帝在位的六年间,政治更加黑暗,皇帝不理朝政,外戚争权夺利,地方官吏腐败透顶,社会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

外戚丁氏、傅氏及佞幸董贤先后当权用事,一些趋炎附势之徒依附他们,多平步青云,起家为二千石大官。

扬雄对昏暗的政治环境非常失望,遂闭门著书,转向天文历法,研磨“浑天之术”,写出了中国哲学史上影响巨大的名作《太玄》。

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驾崩,汉平帝嗣位。

就在这一年,53岁的扬雄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失去了自己最喜爱的儿子扬乌。

扬乌年纪虽小,却聪慧过人,在学问上经常给父亲很多有益的启发。

扬雄写作《太玄》的时候,被算法给难住了。

9岁的扬乌提示父亲“令作九数”,以九为阶去计算其他玄数,竟然轻易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有一次,扬雄在模拟《易经·大壮卦》九三爻的爻辞“羝羊触藩”一句时,总是想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对应,扬乌见父亲苦苦思索,竟然对父亲说道:“您老人家是不是可以用‘荷戟入榛’来与它对呀?”扬雄连连称道。

遵,字君平,成都人,精通《易》和老庄之学,兼通儒学,在蜀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他的才华和名声很大,却坚持不做官,只在市集上为人占卜吉凶以维持生计;每天挣够了百钱,就收摊回家,“闭肆下帘”“君平恬泊,皓然沈冥。

”严君平淡泊名利、清贫自守的道家处世观对扬雄一生影响巨大。

严君平所著的《老子指归》三十五篇,其书中创造出的“神明”和“太和”的宇宙观解读和“修身正法”“随时循将严君平比作“随侯之珠”“和氏之璧”那样的稀世珍宝,赞其为“蜀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见,不治苟异代方言”的远亲林闾翁孺学习文字语言之学(当时称之为“小学”)。

这段经历为扬雄后来成为一名有成就的文字学家奠定了基础。

周秦时期,朝廷曾派使者收集各地方言资料汇编成册,即为“[2]扬雄少年时在蜀中这段孜孜不倦的求学经历和官,一次为喜好辞赋的汉成帝诵读了扬雄所做的《绵竹赋》。

成帝十分欣赏,甚至以为是司马相如的于是成帝特别召见扬雄,并授予他黄门侍郎的官职。

[3]自此之后,扬雄以“待诏”的身份,参与了成帝在甘泉、河东的郊祀活动和规模浩大的羽猎、长杨的游猎活动。

在此期间,他写了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甘泉赋》《长杨赋》等“四赋”,对成帝浪费民力、好大喜功、贪恋美色的行为进行了委婉的讽谏。

遗憾的是,赋体劝百讽一,委婉不露的风格,让汉成帝只看到了四赋中对宫殿壮丽、浩大排场的赞美,并没有领悟四赋中委婉的讽谏之意。

扬雄意识到“赋劝而不止”,只能助长帝王的错误,于是彻底放弃了自己所擅长的辞赋;以后除了用以抒发自己的感受与牢骚之外,实际是“辍不复为”了。

他晚年作《法言》就对此事作过反省,认为辞赋只能供人娱乐,是“雕虫篆刻”之类的小技,“壮夫不为也”。

大隐于朝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驾崩,汉哀帝[4]这样聪慧懂事的儿子,是晚年的扬雄精神上入仕朝廷 5四川历史名人2019年·第2期痛失爱子的扬雄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这个时期,曾与扬雄同列郎官的王莽当上了大司马,位至三公,“权倾人主,所荐无不拔擢”。

王莽十分欣赏扬雄的文采辞章;可扬雄并不攀附权贵, 受诬投阁 扬雄65岁时,因为年纪大,被朝廷授予“中散光。

然而好景不长,扬雄作中散大夫不到三年,由最大的安慰和寄托。

可惜扬乌却过早夭折了。

这对扬雄的打击是无以复加的。

一心埋首于著述学问中,自成帝至哀、平年间,“三世不徙官”,做了二十多年的黄门侍郎。

班固称其“恬于势利乃如是”。

就在这一时期,扬雄继《太玄》之后,又撰写了在儒学发展史上影响巨大的《法言》一书。

受诬投阁 寂寞余生大夫”的职位,受命到天禄阁整理古书。

他潜心在天禄阁整理古书,专心著述,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于与刘歆的长子刘棻过从甚密,受到政治事件的牵连。

当宫中使者前来抓捕时,扬雄从天禄阁上跳了下去,以保全自己的尊严。

这就是当时著名的“投阁事件”。

投阁事件后,扬雄摔断了一条腿。

这件事无疑使这个垂暮老人深受创伤。

事变之后,扬雄曾“因病免”,不久“复召为大夫”,这可能是为了解决家境的极度贫困。

晚年的扬雄在家专心著述,完成了世界第一部方言研究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这部书从资料搜集到书稿完成,前前后后长达27年的时间。

少年时扬雄师从蜀人严君平和林闾翁孺,就对各地方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至京师后,又坚持数十年亲自访求各地方言俗语,随时加以增补整理。

按照汉朝的制度,各郡和各诸侯国每年都要派人将当地全年的人口、钱粮、狱讼、治安等情况上报朝廷,叫做“上计”。

四方少数民族的酋长每年也会派使者到长安纳贡和朝见。

每逢此时,扬雄便带着笔和油素前往使者们的驿馆,向其询问当地方言“异语”,并将其记录下来;回到家中,又将这些“殊方异语”进行整理,镌刻在正式的简册上。

其《答刘歆书》说:“故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二十七岁于今矣。

”如此持续了27年,增增补补,一直没有定稿,也没有向外界公布。

至王莽新朝天凤三年(公元16年)刘歆编《七略》,向他索取《方言》稿本,扬雄才在《答刘歆书》中,将搜集撰著《方言》的甘苦、曲折,原原本本地披露出来。

扬雄晚年家道窘贫,门庭冷落,嗜酒无钱,只有靠向人传授古文字学,来换取几斗白酒。

这就是“载酒问字”的典故。

幸得有一位叫做侯芭的学生,一直陪伴在老师身边照顾,跟随老师学习《太玄》和《法言》。

扬雄则将自己的毕生所得倾囊传授给这位弟子。

侯芭成为扬雄《太玄》《法言》的第一代传人,著有《扬雄法言注》六卷。

可惜这部著作没有流传下来,《法言》中许多深奥的问题也随着这部书的失传成了难解的疑问。

公元18年,扬雄终于走完了他辉煌而艰辛的人生历程,享年71岁。

弟子侯芭为其负土作坟,如当年孔门弟子一样,为老师“心丧”三年。

二、主要成就扬雄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在文章辞赋领域,他写的四赋被称为汉代辞赋的代表作之一,备受后人推崇。

在哲学研究领域,他撰写的《太玄》体现了其卓越的哲学创造力,为后世易学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在儒学研究领域,他撰写的《法言》在两汉思想动荡之际,重新构建了儒学的权威价值体系,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语言文字研究领域,他写下的《方言》和《训纂》,可称得上是中国语言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述。

这些著述对后世哲学研究和文字研究都有着巨大的明初刻本《纂图互注扬子法言》书影6四川历史名人2019年·第2期丽文高论太玄则天影响力,扬雄也因此被称为“西道孔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