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三不三报制度

合集下载

鼠疫防治知识宣传

鼠疫防治知识宣传

附件鼠疫防治知识宣传鼠疫是自然疫原性疾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病死率高、被WHO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法定的甲类一号传染病。

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鼠疫流行,也曾经给我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鼠疫防控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控制了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逐步了解和掌握了鼠疫发生和流行的规律。

当前,我国的鼠疫疫情与世界疫情走势一样,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新疫源地不断出现,流行范围逐步扩大;二是有些鼠疫疫源地静息多年后重新活跃;三是鼠疫疫情向城市、人口密集区逼近;四是鼠疫远距离传播的机会增加。

尤其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毒力强、侵袭力高,疫情形势更为严峻。

随着航空、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便利,拉近了大城市与各鼠疫疫源地间的距离,加大了疫情向城市、人口密集区逼近的可能。

一旦感染鼠疫,将会通过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各个城市,严重危害当地广大公众的健康安全,同时也给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一、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

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骚。

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

二、鼠疫自然疫源地在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疫菌寄生于特定的宿主,主要以跳骚为传播媒介在宿主和其它动物间传播,可以不依赖于人类而长期在自然界中循环延续,这种现象称为鼠疫自然疫源性。

具有这种自然医源性的地区就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

三、鼠疫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我国的鼠疫流行情况,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1号传染病,并先后制定了《国家鼠疫控制应急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防控鼠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鼠疫防控工作方案

鼠疫防控工作方案

鼠疫防控工作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xx 区鼠疫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冬春季鼠疫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xx 区xxxx年鼠疫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x市xxxx年鼠疫防控工作方案》,结合我旗鼠疫防控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

建立“属地管理、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科学防控”机制,扎实筑牢鼠疫防治“三道防线”,落实以监测检测为基础保护性灭鼠灭蚤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密切监测鼠疫疫情,在历史疫源地内和疫区内村屯周围环境全面灭鼠灭蚤,并适当向外扩展。

强化鼠疫疫情监测预警,提高鼠疫防治与应急处置能力。

及时发现和规范处置动物间鼠疫疫情,严防人间鼠疫疫情发生。

(二)具体目标。

鼠疫监测工作完成率xxx%;PCR鼠疫检测能力达到xxx%;动物间、人间鼠疫疫区处理率达到xxx%;医务人员鼠防知识培训覆盖率和准确率xxx%;重点地区灭鼠灭蚤达标率xxx%;重点地区群众鼠疫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xx%以上,准确率达到xx%以上;涉及鼠疫舆情处置率xxx%。

以旗医院为鼠疫患者救治定点医院,鼠疫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全部转入定点医院进行治疗,提高人间鼠疫病例安全、规范转运能力。

二、工作任务(一)加强鼠疫监测工作。

严格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x鼠疫监测方案》、《xx区xxxx年x月至x月扩大鼠疫监测工作方案》、《x市鼠疫监测工作规范》要求,完善鼠疫监测网络,加大鼠疫监测工作力度,保证工作质量。

1、人间鼠疫监测。

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全旗鼠疫监测站,各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嘎查村卫生室设鼠疫监测员,旗内所有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均有责任承担监测和防治义务,宣传鼠疫防治知识,在疫源地区开展鼠疫“三报、三不”制度的宣传。

(“三报”即“报告病死鼠(獭)、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

“三不”即为“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鼠疫防治基本知识

鼠疫防治基本知识

鼠疫防治基本知识鼠疫是鼠疫杆菌引发的致死性极高的恶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

该病发病急,传染性强.但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鼠疫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下面,为大家介绍鼠疫防治的基本知识:鼠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烧、剧烈头痛、呕吐、面部发红、眼红、皮肤有出血点等.鼠疫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

肺鼠疫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一、传染源:鼠疫主要在啮齿动物中循环进行,形成自然疫源地。

啮齿动物中主要是鼠类和旱獭,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杆菌,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造成人间鼠疫流行的传染源有:一是患有或死于鼠疫病的各种动物,如旱獭等;二是动物体外寄生的跳蚤等;三是鼠疫病人.二、传播途径:人感染鼠疫菌的途径也有三种:一是接触患有鼠疫病的动物,如剥皮、煮食等;二是被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三是鼠疫病人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

四、疫情控制:鼠疫可防可控可治,早期发现疫情,早期报告,及时处理疫区是制止鼠疫蔓延的关键措施。

因此,要充分发动群众,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和各级卫生组织力量,建立疫情报告网,确定疫情报告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早治疗。

(一)、避免在鼠疫疫源地,接触鼠及旱獭、特别是病死旱獭有感染鼠疫的危险。

(二)、坚持“三不”制度:1.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及其它病死动物2.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3.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三)、坚持“三报"制度:1.发现病(死)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要报告;2.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3.发现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应立即报告.(四)、疫源地居民安置地、救援人员驻扎地选择要远离旱獭栖息地,做好防鼠防蚤。

需要在鼠疫活动地区内宿营时,最好能在宿营地周围喷洒一些杀虫药剂,杀灭可能侵袭人类的吸血昆虫.(五)、不要剥食不明原因死亡的藏系绵羊;这些动物体表的蚤类不活跃,只要人类不主动接触它们,就会减少和避免感染鼠疫的危险。

预防鼠疫健康知识

预防鼠疫健康知识

预防鼠疫健康知识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发于黄鼠、旱獭等啮齿动物并能在人间流行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传染快、病死率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为甲类1号传染病。

鼠疫本来是一种在鼠类(啮齿动物)中流行的动物病,人接触染疫动物或被染疫跳蚤叮咬可感染鼠疫。

医疗卫生人员应熟练掌握鼠疫诊断、治疗、疫情报告、疫情处理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症状:突然发病,恶寒颤栗,发热(38-41℃),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率增快。

重症患者出现表情淡漠,狂蹀谵妄,步履蹒跚如酒醉样,部分患者颜面潮红或苍白、有时出现发绀,表情痛苦,惊恐不安,眼结膜充血,出现所谓“鼠疫颜貌”。

1、腺鼠疫:淋巴结肿大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腋窝和腹股沟多见,肿大迅速,疼痛剧烈,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活动。

2、肺鼠疫:除具有严重的鼠疫一般症状外,同时出现咳嗽,胸痛,咯鲜红色泡沫样血痰或粘液血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颜面及四肢发绀。

3、败
血型鼠疫:除具有严重的鼠疫一般症状外,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出血,多数患者早期出现感染性休克。

预防鼠疫,要求广大群众做到“三报”“三不”。

“三报”:报告自然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高热或急死病人。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地动物;不剥食病死黄鼠或其它病死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制品出疫源地。

鼠疫防控中三不三报的内容

鼠疫防控中三不三报的内容

鼠疫防控中三不三报的内容一、鼠疫的基本概念和危害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啮齿类动物(如老鼠)传播。

该病在历史上曾经造成过大规模的死亡,如14世纪欧洲黑死病等。

现代医学已经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该病,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三不三报的概念和意义三不三报是指“不隐瞒、不迟报、不漏报”的原则,是指在防控传染病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部门汇报相关信息。

这个原则对于有效防控传染病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遏制传染源的扩散。

三、鼠疫防控中的三不三报内容1. 不隐瞒:所有发现或怀疑感染鼠疫的人员都应该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汇报,并配合调查和隔离工作。

此外,还需要公开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和采取相应措施。

2. 不迟报:一旦发现感染鼠疫的情况,应该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隔离、治疗和防控措施。

如果延迟汇报,会导致传染源扩散,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

3. 不漏报:所有与鼠疫有关的信息都应该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包括感染人数、病情严重程度、传播途径等。

只有全面了解情况才能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四、鼠疫防控中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除了三不三报原则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卫生管理:要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老鼠等啮齿类动物滋生。

2. 个人防护:在处理可能感染鼠疫的物品或场所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如戴口罩、手套等。

3. 隔离患者:对于已经感染鼠疫的患者要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其他人。

4. 接种疫苗: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从事鼠类防治工作的人员,应该接种鼠疫疫苗,增强免疫力。

五、结论鼠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三不三报原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做到不隐瞒、不迟报、不漏报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鼠疫的传播。

同时还需要加强卫生管理、个人防护、隔离患者和接种疫苗等措施,全面提高防控能力。

鼠疫防控中三不三报的内容

鼠疫防控中三不三报的内容

鼠疫防控中三不三报一、什么是鼠疫鼠疫,又称为黑死病,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它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食用感染的动物肉类而传播给人类。

鼠疫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欧洲,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口死亡。

尽管现在已经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然需要高度重视鼠疫的防控工作。

二、鼠疫的三不三报鼠疫防控中的”三不三报”是指不漏报、不迟报、不瞒报。

这是一种重要的防控原则,旨在及时掌握鼠疫疫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控。

1. 不漏报不漏报是指发现疫情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

在鼠疫防控中,各级卫生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及时传递。

同时,各地区的医疗机构和实验室也要积极配合,及时上报相关疫情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 不迟报不迟报是指在发现疫情后,要立即向上级报告。

鼠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报告,将会导致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因此,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上报。

3. 不瞒报不瞒报是指在疫情报告中要如实提供相关信息,不隐瞒或歪曲真相。

在鼠疫防控中,准确的疫情信息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因此,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规定报告疫情,不得隐瞒或歪曲真相,以免给防控工作带来困难。

三、鼠疫防控措施鼠疫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早期预警建立健全的鼠疫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信息。

通过监测跳蚤、鼠类等潜在传染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 严格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和病死动物,要进行严格的隔离处理,防止疫情的扩散。

同时,要加强对可能的传染源的管控,如加强对跳蚤和鼠类的灭鼠灭蚤工作。

3.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通过媒体、宣传册、宣传栏等方式,向公众普及鼠疫的知识,告知预防措施,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4. 接种疫苗鼠疫疫苗是防控鼠疫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从事鼠类防治工作的人员,应及时接种鼠疫疫苗,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鼠疫的防控 PPT

鼠疫的防控 PPT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易感人群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高危人群 1.鼠疫自然源地居住的人群 2.从事动物屠宰、皮毛运输的人群 3.进入疫区的人群:如旅游人员等
鼠疫的“三报”“三不”制度 三报:在鼠疫疫源地内
1.报告病(死)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 2.报告疑似鼠疫病人; 3.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
治疗:对直接接触者单独隔离状态下进行 医学观察,对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治疗9天。
四)鼠疫密切接触者的处理原则
1.采取就地隔离观察,如就地隔离观察有困难,可由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交通工具运送到指定地点进 行隔离观察。
2.医学观察期限为9天。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医学 观察期间应采取如下措施:
(1)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人员每日 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视察,并给予健康教育和指导;
三不:在鼠疫疫源地内 1.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
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2. 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咬伤。 3.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或死
者家中吊丧。
鼠疫可防可控可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防控、早治疗,是制止鼠疫蔓延的关键 措施。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多为2-3 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
2、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 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及尘 埃经呼吸道传播,造成人间鼠疫流行。
3、经皮肤黏膜传播,接触剥食染疫的鼠类 及其它啮齿动物的皮肉、内脏、血液和病 人的痰液、脓血分泌物,均可经破损的皮 肤和黏膜感染。
4、疫鼠疫蚤还可随交通工具传到外地造成 鼠疫流行。
罩和眼镜更换成全面型呼吸防护器。适用 于对病人近距离操作

鼠疫疫情报告制度

鼠疫疫情报告制度

鼠疫疫情报告制度根据《鼠疫疫情报告制度》,为了及时有效地掌握和应对鼠疫疫情的发展,确保公众健康安全,各级卫生部门和相关机构需要按照制度要求,进行鼠疫疫情的报告工作。

该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快速、准确、透明的鼠疫疫情报告机制,以便迅速识别和响应鼠疫疫情的爆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面将介绍鼠疫疫情报告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

一、报告对象和内容1. 报告对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测站、医疗机构、实验室等单位是鼠疫疫情的报告对象。

2.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包括鼠疫病例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等)、确诊时间、传染途径、暴露史、治疗情况等。

二、报告方式和时限1. 报告方式:可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电话、在线系统等渠道进行报告。

2. 报告时限:从发现鼠疫疫情之日起,各报告对象需在24小时内向上级卫生部门提供初步报告,并在48小时内提供详细的鼠疫疫情报告。

三、报告流程1. 发现疑似病例:一旦发现疑似鼠疫病例,报告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初步调查,并尽快确诊。

2. 初步报告:在完成初步调查后的24小时内,报告对象需向上级卫生部门提供初步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疑似病例的基本信息、初步调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3. 详细报告:在完成详细调查和确诊工作后的48小时内,报告对象需向上级卫生部门提供详细的鼠疫疫情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病例的详细信息、传播途径、暴露史、治疗情况、采取的防控措施等。

4. 报告追踪:上级卫生部门将对接收到的疫情报告进行追踪和核实,确保鼠疫疫情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

必要时,将启动紧急响应机制。

四、数据管理和保密1. 数据管理:相关卫生部门应建立健全的鼠疫疫情报告数据管理系统,并定期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供给决策者参考。

2. 保密措施:报告对象在进行鼠疫疫情报告时,要确保病例的相关信息得到保密处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

总之,鼠疫疫情报告制度的执行可以提供及时的疫情信息,有助于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减少鼠疫传播的风险,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鼠疫的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要点

鼠疫的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要点

鼠疫的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要点根据国家卫生部办公厅2011年下发的《鼠疫诊疗方案(试行)》的通知中第八部分“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报告、隔离、防护和消毒,具体要求如下:(一)报告我国人间鼠疫监测和救治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凡发现可能感染鼠疫的患者,应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务处。

(二)隔离1.疑似或确诊病例:坚持就地、就近原则,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分别予以单间隔离;条件不允许的,可对同类型鼠疫病例进行同室隔离。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建立临时隔离病房。

2.直接接触者:是指在无有效防护状态下与疑似、确诊病例或相关病例尸体近距离接触且有可能感染鼠疫的人。

应对直接接触者单独隔离状态下进行医学观察。

(三)个人防护凡接触鼠疫或疑似鼠疫患者的人员,应采取加强防护。

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应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主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N95口罩、手套、鞋套等。

当需要对肺鼠疫患者近距离护理操作,有分泌物等喷溅的风险时,推荐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眼罩、面罩等防护。

如遇到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高感染风险操作时,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根据诊疗工作需要,或对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时,相关人员应穿着隔离衣或防护服。

近距离护理,或有高感染风险操作时,应选用防护服。

隔离衣应选用背后开口款式,尽可能遮盖住使用者的全部衣服和外露皮肤。

进入隔离病房时,应佩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鞋套。

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在指定的区域脱卸个人防护用品。

口罩应是最后一个脱卸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推荐在安全的区域脱卸,避免吸入因脱卸其他防护用品时产生的大量的微生物气溶胶。

脱卸防护用品后,应立即实施手卫生。

(四)手卫生按WHO“手卫生5时刻”规范实施手卫生。

当手部有明显污染时,应采用肥皂和流动水下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物时,宜使用速干手消剂消毒双手。

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前后,均需要进行手卫生。

预见可能接触患者血液、排泄物等污染物时,应戴清洁手套。

传染病报告制度

传染病报告制度

传染病报告制度一、报告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报告二、传染病分类(一)法定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要求2小时内报出传报卡(1)鼠疫(2)霍乱2、乙类传染病:要求24小时内报出传报卡(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艾滋病(3)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4)脊髓灰质炎(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6)麻疹(7)流行性出血热(8)狂犬病(9)流行性乙型脑炎(10)登革热(11)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12)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13)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14)伤寒(伤寒、副伤寒)(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6)百日咳(17)白喉(18)新生儿破伤风(19)猩红热(20)布鲁氏菌病(21)淋病(22)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23)钩端螺旋体病(24)血吸虫病(25)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26)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疾病:要求2小时内报传报卡(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脊髓灰质炎(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4)肺炭疽(三)丙类传染病:要求24小时内报出传报卡(1)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包虫病(9)丝虫病(10)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手足口病(二)重点监测传染病1、水痘2、尖锐湿疣3、衣原体性尿道炎4、生殖器疱疹5、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O-157大肠杆菌感染)三、常见传染病的传报要求(一)诊断传染病的医生是传染病报告的责任人。

(二)不论是上海还是外地患者,一旦发现上述传染病均应及时按照传染病报告方式报告,不得瞒报、漏报和迟报。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全面,要求将项目逐条填写,字迹认真、不能潦草,其中现住址是指发病时的住址,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鼠疫三不三报制度

鼠疫三不三报制度

什么是鼠疫“三不”“三报”制度鼠疫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类以及其他野生啮齿类动物(如旱獭)为主要传染源,可以通过带有病菌的鼠蚤为媒介,经人的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临床以腺鼠疫最多见。

肺鼠疫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很快,病死率最高。

潜伏期为数小时到3天。

各型鼠疫早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似,有急起的高热、衰竭、出血倾向、意识模糊、头痛及四肢剧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防控鼠疫疫情,要严格实行“三不”、“三报”制度。

“三不”即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三报”即发现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

发现患者或疑似患者时,要及时报告当地防疫部门,严格隔离控制并消毒,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鼠疫病人的尸体要经防疫人员严密消毒包裹后焚烧深埋,死鼠和扑杀的可疑动物也要焚烧深埋。

鼠疫防治十问十答

鼠疫防治十问十答

鼠疫防治十问十答一、什么叫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

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蚤。

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

二、我市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有哪些?在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疫菌寄生于特定的宿主,主要以跳蚤为传播媒介,在宿主和其它动物间传播,可以不依赖于人类而长期在自然界中循环延续,这种现象称为鼠疫自然疫源性。

我市有四子王旗、化德、商都、察右后旗四个自然疫源地旗县。

三、鼠疫传播流行的特点有哪些?人间鼠疫流行前,一般先有鼠间流行,可见鼠类成批死亡。

鼠蚤是主要传播媒介。

“鼠一蚤一人”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续发或原发性肺鼠疫可以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等,借助飞沫经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可迅速造成肺鼠疫流行。

鼠疫可由疫区借交通工具向外传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

鼠疫的流行季节多在4-11月份,这和鼠、蚤的繁殖季节有关。

四、鼠疫的防治措施有哪些?1.实施灭鼠、灭蚤,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保证安全有效。

2.提高警惕,监视鼠疫疫情。

在疫源地的群众要做到“三报三不”。

五、怎样预防人间鼠疫?1.在鼠疫疫源地区的居民,严禁打猎,严禁剥食鼠、狐狸、旱獺、野兔等动物,禁止小孩玩鼠。

2.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如在外发现病死鼠或其他动物发现症状与鼠疫相似或原因不明的高烧昏迷病人,应及时报告就近的卫生院、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就地隔离治疗。

3.对已判定为“疫区”的地区,积极做好疫区处理(消毒、灭鼠、灭蚤)和家屋及周围环境的灭鼠灭蚤,并搞好环境卫生。

六、发现鼠疫病人后怎么办?鼠疫虽然凶险,但它是一种可用特效药治愈的疾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战胜鼠疫的重要措施。

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应严密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

同时按甲类传染病上报疫情。

鼠疫防治知识手册

鼠疫防治知识手册

鼠疫防治知识鼠疫是自然疫原性疾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病死率高,被WHO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法定的甲类一号传染病。

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鼠疫流行,也曾经给我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鼠疫防控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控制了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逐步了解和掌握了鼠疫发生和流行的规律。

当前,我国的鼠疫疫情与世界疫情走势一样,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新疫源地不断出现,流行范围逐步扩大;二是有些鼠疫疫源地静息多年后重新活跃;三是鼠疫疫情向城市、人口密集区逼近;四是随着航空、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便利,鼠疫远距离传播的机会增加。

一旦爆发鼠疫疫情,将会通过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各个城市,严重危害广大公众的健康安全,同时也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2019年11月12日,北京市发现2例输入性鼠疫病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现将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解答。

一、鼠疫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

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骚。

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

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Pestis)。

典型的鼠疫菌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短小杆菌。

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为革兰氏染色阴性。

鼠疫菌是一种强毒力的病原体,对敏感动物和人具有猛烈的侵袭力和快速传染性。

二、鼠疫自然疫源地在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疫菌寄生于特定的宿主,主要以跳骚为传播媒介在宿主和其它动物间传播,可以不依赖于人类而长期在自然界中循环延续,这种现象称为鼠疫自然疫源性。

医院鼠疫工作制度建设

医院鼠疫工作制度建设

医院鼠疫工作制度建设一、引言鼠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鼠疫疫情,医院作为鼠疫防控的重要场所,必须建立健全鼠疫工作制度,确保医院鼠疫防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有效性。

二、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1. 建立健全鼠疫防控组织架构,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 设立专门的鼠疫防控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牵头,负责 mousebreaks 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

3. 设立感染管理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负责鼠疫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协调。

4. 配备专业的鼠疫防控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并进行专业培训。

三、鼠疫防控措施1. 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发热病人进行全面的筛查和登记。

2. 制定并落实鼠疫诊断、治疗、疫情报告、应急处理及感染控制等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

3. 加强院内感染防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防护等措施,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4. 定期开展鼠疫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鼠疫的识别、诊断、治疗和报告能力。

5. 加强鼠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鼠疫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预警和应对准备。

四、鼠疫疫情报告和信息沟通1. 严格执行鼠疫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鼠疫疫情信息。

2. 建立医院内部鼠疫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

3. 与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及时接收和反馈鼠疫疫情信息。

五、鼠疫防控物资和设备保障1. 制定鼠疫防控物资和设备清单,确保医院具备必要的鼠疫防控物资和设备。

2. 建立鼠疫防控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和调配机制,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和调配。

3. 定期检查和维护鼠疫防控物资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六、鼠疫防控工作评估和持续改进1. 定期对鼠疫防控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建立鼠疫防控工作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高医院鼠疫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鼠疫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鼠疫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鼠疫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背景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菌引起的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

鼠疫患者可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人群暴发。

鼠疫的传播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传播,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

鼠疫医院是专门收治鼠疫患者的医疗机构,需采取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以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措施1. 健全预防措施:医院应建立鼠疫预防控制计划,包括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

预防措施应包括对跳蚤的防控、鼠类的防治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护培训等。

2. 患者隔离:鼠疫患者应当被单独隔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其与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接触。

患者的床位应设在单独房间或隔离病房,并加强通风换气。

3. 个人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佩戴和脱除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

4. 感染监测和报告:医院应建立鼠疫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患者的病情。

同时,医务人员也应加强自身的健康监测,一旦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立即报告。

5. 医疗废物处理:鼠疫医院的医疗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以防止鼠疫菌的进一步传播。

具体的处理措施和方法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6. 环境清洁与消毒:鼠疫医院应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设施和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结论鼠疫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对于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计划,并严格执行各项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鼠疫的传播风险。

中国式灭鼠案例分析题

中国式灭鼠案例分析题

中国式灭鼠案例分析题
保护易感人群
1.预防性服药:鼠疫密切接触者可运用磺胺、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

2.预防接种。

3.健康教育:重点宣传教育内容为:实行“三报三不”制度。

鼠疫“三报”是指: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患者、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

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预防灭鼠、灭蚤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制订鼠疫应急控制预案等,对鼠疫防控专业人员加强培训和演练,尤其要加强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培训;开展规范的宿主动物和媒介监测,提高监测的敏感性。

第一阶段:成立全国灭鼠工作领导组,各地成立灭鼠办,下设捕鼠队,配备专用车辆。

要求各地行政部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调合作,打好灭鼠工作歼灭战。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

各大媒体全力宣传鼠类对人类的危害,介绍有关灭鼠常识,举行各种灭鼠知识大奖赛。

第三阶段:检查督促。

成立灭鼠工作检查组赴各地检查灭鼠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

隆重表彰全国灭鼠工作先进单位,评选十大捕鼠能
手,表彰灭鼠工作科技成果奖,评选全国灭鼠宣传工作十佳好新闻等等。

(完整版)鼠疫防治知识理论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鼠疫防治知识理论试题及答案

鼠疫防治知识理论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鼠疫下列概念正确的是()A.是甲类传染病,在我国已经消灭B.是甲类传染病,城镇在诊断后6小时之内报告C.鼠疫为非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D.是乙类传染病,但应按甲类处理E.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2、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传播B.经鼠蚤传播C.经血传播D.间接接触传播E.苍蝇、蟑螂等媒介传播3、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是()A.鼠类和其他动物B.鼠类和肺鼠疫病人C.鼠类和腺鼠疫病人D.啮齿类动物和猪E.啮齿类动物和禽类4、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极高、最严重的临床类型是()A.肺鼠疫B.腺鼠疫C.败血症型鼠疫D.肠鼠疫E.肾鼠疫5、治疗鼠疫的首选抗菌药物是()A.青霉素B.链霉素C.氯霉素D.磺胺嘧啶6、对鼠疫或疑似鼠疫的患者,只要标本量许可,首先要做哪项检查()- 1 -A.尿培养B.血培养C.粪培养D.反向血凝试验7、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道的时限为()A.城市2小时内,农村4小时内B.城市4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C.城市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D.城市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E.均为2小时内8、对鼠疫患者的隔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对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都要采取严密隔离措施B.在9天内与鼠疫患者同室工作和生活的人也应该隔离C.凡已经确诊的各型鼠疫患者可在一室隔离D.以鼠疫病人的住宅为中心,划定隔离圈进行隔离9、腺鼠疫淋巴结病变的特点为()A.淋巴结肿大,但不疼痛B.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但与周围组织不粘连C.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与周围组织粘连,但不破溃D.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与周围组织粘连,1周后很快化脓破溃10、下列哪项是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B.人剥食染病动物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D.以上都不是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2 -1.鼠疫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鼠疫“三不”“三报”制度鼠疫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类以及其他野生啮齿类动物(如旱獭)为主要传染源,可以通过带有病菌的鼠蚤为媒介,经人的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临床以腺鼠疫最多见。

肺鼠疫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很快,病死率最高。

潜伏期为数小时到3天。

各型鼠疫早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似,有急起的高热、衰竭、出血倾向、意识模糊、头痛及四肢剧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防控鼠疫疫情,要严格实行“三不”、“三报”制度。

“三不”即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三报”即发现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

发现患者或疑似患者时,要及时报告当地防疫部门,严格隔离控制并消毒,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鼠疫病人的尸体要经防疫人员严密消毒包裹后焚烧深埋,死鼠和扑杀的可疑动物也要焚烧深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