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案教例分析系列
优秀教案的案例分析与解读
优秀教案的案例分析与解读教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份教学计划,更是教师对于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具体指南。
优秀教案能够提供教师教学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通过分析和解读优秀教案的具体案例,探讨其特点和对于教学的启示。
案例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这份优秀教案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全文整洁美观,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教案首先对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目标进行了准确的分析,明确了知识点和技能的重点和难点。
随后,教师详细设计了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同时,教案引入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讨论、分组合作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最后,教案对教学评价和反思进行了详细安排,为教师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有效的衡量和改进方法。
通过分析这个教案,我们可以看到优秀教案的一些重要特点。
首先,教案具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性。
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安排,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衔接紧密。
其次,教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度。
教案中融入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次,教案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实现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最后,教案突出了对于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和反思,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案例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这个案例是一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同样具有优秀教案的特点。
教案的整体排版整洁美观,内容丰富详细。
教案首先引入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后,教案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案中还设置了小组合作和展示环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最后,教案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知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优秀教案注重启发性教学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教案巧妙设置了学习任务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案、教例分析系列(3)
案例3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系列课)浙江省象山中学 蒋 亮一、教案描述: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包括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椭圆的第二定义等等,教材中单独地把它分成几块拿出来讨论,显得极不自然。
特别是椭圆的第二定义,教材通过一个例子给出,思路不蹈常规,这一切都是教材的简洁性决定的。
我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了问题情境,把这些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整个过程如同一次重大战役,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促进学生思维的展开,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过程如下:(一)、以问题为中心,注重过程教学。
首先,设计如下情境,提出反常规的问题。
师:上几节课,我们导出了椭圆的标准方程,整个过程严谨周密,现摘录如下: 设M ()y x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焦点F 1和F 2的坐标分别是()0,c -,()0,c (图1)。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 ()())1(22222a y c x y c x =+-+++ 将这个方程移项,两边平方得 ())2(222y c x a cx a +-=- 两边再平方,整理得)3()0(12222>>=+b a by a x 问题1:为什么将(3)式作为椭圆的标准方程?对于这一问题学生首先会感到奇怪,似乎(3)式作为标准方程那是顺理成章的,进而会展开热烈的讨论,教师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理由:1、(3)式简捷,具有对称的美感。
2、(3)式为我们提供了求椭圆轨迹的标准方程,方便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轨迹的方程。
3、根据解析几何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这一特点,(3)式方便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
针对上述理由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如何利用(3)式从整体上把握椭圆的曲线的形状,展开讨论。
这样便自然引出: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课文要求的内容。
若要进一步研究椭圆的曲线,自然需要列表、描点、连线等常用手段,于是课文中的例1便自然出来了。
上述讨论需要一个课时左右。
(二)以探究为热点,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有了第一节课的基础,本节课教师的问题设计显然容易且自然多了。
名师教案课堂实录一等奖《老王》特级教师
名师教案课堂实录一等奖《老王》特级教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0课《老王》。
本文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时与邻居老王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的记叙文。
主要内容包括:老王给自己送来香油和鸡蛋、老王帮自己家拉车、去世前给作者送来香油和鸡蛋。
通过这些具体的事情,表现了老王是个善良、厚道、诚实、乐于助人的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王的怀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关爱他人,珍惜身边的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王的怀念之情。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事例,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导入语:同学们,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关爱我们的人,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课文《老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1: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问题2:作者对老王有什么样的感情?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讨论话题:从课文中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老王是个善良、厚道、诚实、乐于助人的人?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老王的特点。
练习题2: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老王是个善良、厚道、诚实、乐于助人的人。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老王》善良、厚道、诚实、乐于助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写你对老王的印象。
2. 作业答案:略。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案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案(一)教学科目: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课文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课文的意境描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2.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学(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并尝试解释它们的意思。
三、讲解(20分钟)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分析课文的结构层次。
四、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解题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分析课文的意境描绘。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课后学习的重点。
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对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案(二)教学科目:数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本节课的知识点。
2. 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2. 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介绍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的简介、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及成果。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余映潮教学理念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余映潮的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有新的认识。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教学理念,包括“以学生为本”、“注重阅读”、“培养思维能力”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三、余映潮教学风格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余映潮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教学内容:介绍余映潮的教学风格,包括“生动有趣”、“严谨扎实”、“富有激情”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四、余映潮教学方法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五、余映潮教学成果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余映潮的教学成果,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余映潮的教学成果,包括所教学生的优异成绩、所获荣誉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六、余映潮的阅读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阅读教学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阅读教学策略,包括“快速阅读”、“深度阅读”、“阅读笔记”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七、余映潮的写作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写作教学策略,包括“观察生活”、“思维拓展”、“修改润色”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八、余映潮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4.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4.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三、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详细解读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2. 写作技巧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文化素养培养:讲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 审美情趣培养:分析课文中的审美要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重点、难点。
3. 写作技巧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文化素养培养:讲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 审美情趣培养:分析课文中的审美要素,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进步情况。
4. 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解答和调整。
2. 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写作能力反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反馈: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背景和审美要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1. 课文文本:提供准确的课文原文,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权威的学习材料。
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
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文课在学生的眼中,语文课可能是一门干巴巴的学科,但优秀的教师却能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以下是某位优秀教师在语文课上的案例:一、案例背景这节语文课的主题是古代诗词鉴赏,教师在备课时发现学生对于古代文化了解匮乏,对诗词鉴赏缺乏兴趣,因此决定设计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教学案例。
二、案例设计1. 导入环节:教师先播放一段有关古代文化的视频,包括古代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每天生活中都在接触古代文化的哪些方面?”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教师再次强调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并与当代文化进行对比。
3. 介绍诗词:教师介绍一首经典的古代诗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师生动地讲解了诗词中的意境、描写手法等内容,让学生对诗词有初步了解。
4. 分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通过合作研究、解读和背诵,展示给全班同学。
5. 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古代文人的书法,教授基本的书写技巧,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写下自选的古代诗词,将其制作成精美的书法作品。
三、案例效果通过以上案例的设计,教师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对古代文化和诗词的兴趣。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并展示了自己的创作才能。
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情趣和艺术追求,进一步培养了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二:激发学生思考的数学课数学是一个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优秀的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培养思考能力。
以下是某位优秀教师在数学课上的案例:一、案例背景这节数学课的主题是平面几何中的面积计算,教师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注重计算答案而缺乏思考,因此决定设计一个启发性的教学案例。
二、案例设计1. 导入环节:教师将一幅绘有几何图形的图片投影到黑板上,学生观察图片并写下自己认为图形的面积。
2. 学生讨论:教师请学生互相交流对图形面积的猜测,并给出理由。
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与分析
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与分析教师是一种光荣而神圣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成才的使命和责任。
优秀的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李老师是一位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备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师。
在她的课堂上,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她温和亲切的声音和充满激情的教学态度。
在一次讲解古诗词的课堂上,李老师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情感上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形象,向学生讲述了《静夜思》这首古诗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思考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李老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中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张老师是一位用心教学的数学老师。
他深知数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他总是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一次初中代数的课堂上,张老师提前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并设计了一些与代数相关的解决方法。
在课堂上,他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互动,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还能够提高彼此之间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王老师是一位高中物理教师,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他的物理实验课上,他总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和实践的空间,让学生们根据实验的要求,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王老师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实验探究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和应用,还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以上教师的教学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老王》,使学生了解老王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老王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 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
3. 领悟作者对老王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2.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内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老王》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快速阅读: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讨论老王的性格特点。
4. 关系探讨: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关系,探讨作者塑造这些人物的目的。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文本中的情感。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文本,深入挖掘内涵。
7. 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8.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情感教育: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其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品质。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老王的性格特点、命运遭遇等。
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案、教例分析
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案、教例分析案例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黄安成一、教案例描述教学目标1.从熟知的生活中的事物中提炼、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进而结合图形用抽象化的数学语言总结、表述出这些内容;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辩论证的理性精神和迅速认识事物本质的直观能力;3.通过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实际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真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这一哲学理念;4.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能自觉地运用“数学地”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目标是教师预期的,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实现的内容.掩盖教育意图是实现教育意图最好的途径,也是科学加艺术的教育技艺的体现,所以笔者一向不采用在进行新课前将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的做法,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于不知不觉间实现这些目标.教学过程1.引言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对直线和平面是非常熟悉的,就拿学校旗坛中的旗杆来说,它与地面的关系给我们的印象是“互相垂直”的,请大家再列举一些生活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具体事例,….不过我们现在要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分析、研究这些事物,将旗杆(是许多事物的代表)看成直线l ,将地面(也是许多事物的代表)看成平面α,今天就来研究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的有关知识.2.进行新课如图1,直线l 代表旗杆,平面α代表地面,那么你认为l 与α内的直线有什么关系?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以前的知识完全可以判断是“互相垂直”关系.在引言部分指出将“旗杆看成直线l ,将地面看成平面α”,但现在面对抽象图形反过又来又将直线l 看成旗杆,将平面α看成地面,意图是运用抽象与具体的结合,引导学生平稳而迅速地完成抽象与具体之间的相互转换.在教学中,教者试图用三角板来度量从而判断l 与α内的直线是否垂直,学生往往会发出会意的笑声,教者说:“是的,立体几何中直线的互相垂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看’不出来的,也是度量不出来的,而是用心‘想’出来的.”这既复α习了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特别是异面垂直)的观察、想象、判断、识别和论证,又为后继的学习准备了条件.反过来,如果l (旗杆)与α(地面)内的直线都垂直,那么l 与α是什么关系?要求学生在不看课本的前提下总结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尽管总结的语言很可能不太理想,教者也不要“着急地”去照本宣科或越俎代庖,相信学生在经历了一番“挫折”后会逐步完善他们的表述语言,这样形成的知识也就能形成更加牢固的记忆.麻烦大了,要判断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必须确定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所有(或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人们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是想采取简便的方式,现在我们追求的就是找到一种简易可行的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下面我们来模拟植树的活动,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其他学生在课桌上同时演示,观察判断如何确定“树”是否与地面垂直,既充分又逐步体验简化了的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方法的形成过程.提出下面的系列问题:(1)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能判定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吗?(2)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垂直,能判定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吗?(3)直线与平面内的一万条直线垂直,能判定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吗?(4)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能判定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吗?(5)要想让直线与平面垂直,这条直线至少要与平面内的几条直线垂直?(6)要想让直线与平面垂直,这条直线要与平面内的两条什么样的直线垂直?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猜想:如果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通过演示和对上述系列问题的研讨,学生会慢慢领悟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本质:如果直线垂直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也不能判定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因为这无数条直线有可能是互相平行的,这时这无数条直线只代表着一个方向,它只“相当于一条直线”.但是如果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虽然只有两条,而它们是相交的,它们代表着不同的两个方向,人们在植树时判定树是否与地面垂直运用的就这个原理.猜想不能代替证明,我们还要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证明这个结论.…通过转化问题归结为:若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证明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直线垂直,进而转化为(如图2):由l ⊥m l ⊥n m α⊂ n α⊂ ⇒ l ⊥g m ∩n =Ag 是α内的 任意直线这样处理的意图是:抓住本质,排除干扰,使下面的目标能集中浓缩于证明l ⊥g .具体过程略.在教学时必须指出,这里应用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法和最简单的平面几何知识,消除学生的神秘感.3.小结:(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编成诙谐的口诀:“线不在多,相交就行”,传神地点出问题的实质);(3)将和(1)与(2)综合起来,得右面的重要数学模式:所谓数学模式,就是揭示事物本质的,具有相对固定格式的数学形式.模式由于它形式的简洁性,内容的深刻性,所以十分有利于理解、记忆、掌握、组装、检索、提取和运用.上述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次重复、强化,并与有关知识融合组装成有机的知识系统.该模式将成为立体几何中最重要、应用最频繁的得力“武器”.用方框围起来意在突出它的重要地位,再结合三种外显语言和大脑中的内部语言努力使该模式成为学生直观上的显然,以便运用时更加灵活自如、游刃有余.4.A 组练习(1)将一本书掀开一点,直立在桌上(图略),那么书脊与桌面是什么关系?为什么?(2)屋面是由两个矩形组成的(图略),那么屋脊与山墙所在的平面是什么关系?为什么?(3)设△ABC ,若直线l ⊥AB ,l ⊥BC ,求证:l ⊥CA.(4)做一个三角架,使三条腿中的任意两条腿都互相垂直(如图3),那么PA 与BC 、PB 与CA 、PC 与AB 分别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以上系列练习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组成了一个使学生能力稳步增长的训练链条.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增强训练的效果.如先口述,继而写出规范的论证过程,再用黑板擦将图形擦得 模糊一些,要求在这种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下说出论证过程.若学生的基础较好,还可以将图形和字母全部擦去,借助于想象,运用动作和语言表述出论证过程.还可以运用“双簧”的表演形式,一个学生做动作,另一个学生口述.总之让上面的模式牢牢地在学生脑中扎下根来,并逐步能熟练的写出规范化的思辩论证过程,使《立体几何》的学习从这里走上阳光大道.虽然从本质看,这些都是重复性练习,但由于运用了多样化的形式,学生仍然乐于投入这样的教学活动,且能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4.B 组练习(5)在(4)的条件下,作PH ⊥平面ABC 于H ,则H 是△ABC 的什么心?为什么?(6)如图3,若PA ⊥BC ,PB ⊥CA ,则PC 与AB 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若l ⊥m ,l ⊥n ,相交直线m 、 n 确定平面α,则l ⊥α.又 g 是α内的任意直线,则l ⊥g图3(7)如图3,若PA⊥BC,PB⊥CA,作PH⊥平面于H,则H是△ABC的什么心?为什么?A组练习是以B组练习为铺垫,同时又是B组练习的拓展延伸.在(5)中,将上述模式重复运用了两次,题中给出了平面ABC的垂线PH,正好给(6)的证明以一定的暗示量.但在解决(6)时,应先将PH擦去,让学生感到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者问:“估计到结论是PC⊥AB,问题是如何证明.关键是如何建立几条线段之间的联系,…”经思考后,在上题的启示下,学生定会感悟到作PH⊥面ABC于H,那么问题便迎刃而解.教者说:“我们在学习《平面几何》时,感到最为困难的是作辅助线,似乎辅助线是从天而降,非常神秘,难以捉摸.怎么样,现在在《立体几何》中,我们不是顺利地作出了一条关键性辅助线,从而使解题取得重大突破了吗!将已知与欲证分析透彻了,辅助线就能自己‘蹦’出来,一点也不神秘,我们完全可以熟练驾驭它.辅助线PH好似一座桥,架桥铺路是解数学题的永恒的法则.除了辅助线外,我们以前曾引进过,今后还将引许多辅助‘角色’,如辅助圆、辅助体、辅助球、辅助角、辅助元、辅助函数、辅助数列、辅助不等式…等等这些辅助‘角色’都将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和合作伙伴.”为今后的教学设下了良好的伏笔.做了这番工作后,解决(7)已是水到渠成之事.学生通过积极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学生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最终达到高潮,在获得成功感、满足感、喜悦感中下课,并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热切地盼望着再上下一节课.二、教案分析《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1]在《立体几何》部分有独特的要求:“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这是确定这部分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程序的重要指导原则.直线与平面垂直是人们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实,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感悟,经过提炼、概括形成抽象化的数学语言,并准确运用这些语言进行逻辑推理或计算,以解决数学和现实中的问题,是这节课的主线.这部分内容中,既有严密的、理性化的思辩论证,又需要利用数学悟性实现直观判断、猜想,所以这部分内容是理性与悟性完美结合的交汇点,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大好时机.学生开始学习立体几何往往有各种障碍,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画图、识图、辩图能力,三种数学语言(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运用转化能力的不理想,严重地阻碍着前进的脚步.而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应该是扫除这些障碍,从根本上提高这些能力的转折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地设计并合理地实施这节课的教学程序,是学生从此走向《立体几何》学习的阳光大道的关键.依据上述原则与精神,笔者设计和实施了如上的教学方案,并在有关之处作必要的剖析或说明.此节课可算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一节课,如何“出新”又“出彩”,确实是不容易的. 笔者在四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孜孜以求的就是用科学加艺术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一节课也上过几十遍,特别是在学习、执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的过程中,更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来思考,从而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下面就这一节课再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供方家参考,并请教正.(1)理性与悟性数学文化最光辉灿烂的就是其理性精神,但这种理性精神应该与悟性思维方式融合,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文[1]中,除了上面所引外,还在许多地方提到“领悟、内化”、“猜想”、“几何直观能力”等词语,可见新教学理念决不排斥悟性.这里所说的“悟性”应该是指“数学悟性”,笔者在文[2]中将其描述为“逻辑简约、直观洞察、预见猜想、灵感顿悟”,这在《立体几何》中体现得更加充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如果没有数学悟性的参与就不可能使学生形成“直觉上的显然”(德国著名数学家克莱因语).解立几问题时,最终依靠的当然是思辩论证,但在探索、突破的过程中,却处处离不开悟性思考.因此,在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将数学悟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应用放在相当显著的位置上.(2)模式与创新提到“模式”,很可能使人联想到“思维定势”,认为它是创造思维的障碍.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文[1]说:“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当然“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数学模式就是揭示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普遍规律的,具有相对固定样式的形式.它具有两重性,对创造思维确会产生一些束缚作用,但它又是创造思维的原型.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在某个原型的启发下实现的,这就叫“原型启发”(巴甫洛夫的经典理论).问题的关键是处理好模式与创新两者间的辨证关系.上面方框中的模式是解决千百道立几问题的“利器”,从本质上掌握它,再处理好立几图形的变形和变位问题,就可以出神入化地解决要求较高的问题.(3)课堂容量课堂容量大好还是小好?其实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学生基础较好、教案设计科学合理、教师启发引导得法、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潜智得到充分开掘、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加盟等条件下,课堂容量就是越大越好.上述教学内容,在过去是用两个课时完成的,但现在只用一个课时,从知识的发生、发展到应用,一切都显得十分自然、流畅与和谐,学生感到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实在.(4)主体与主导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启发量”的概念.用字母“λ”表示启发量,则有“λ∈[0,1]”,“λ=1”表示完全靠教师讲解,“λ=0”表示完全让学生活动,教师必须寻求λ的最佳值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但λ的值并不是越小越好,要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λ的值.如果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你教师干什么?像本节课中(图2),运用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由“l⊥m ,l⊥n”证明“l⊥ g”,λ的值就要适当地大一些,完全让学生去探索、发现、证明是不现实的.(5)例题练习例题的讲解与练习的训练,都是尽量让学生活动,也就是尽量减小 的值,所以没有必要将两者截然分开,而是实行例题与练习的一体化.这样也可使教案在层次和结构上显得简洁明快.(6)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计算机走进课堂是大势所趋,它在许多方面为提高教学效益起到了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必须认识到,多媒体课件永远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永远也不能取代黑板和粉笔.这一节课在一些地方也运用了课件,如图1、图2、图3就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的优越性,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效果.但在其他地方除了利用实物外,灵活机动地利用黑板和粉笔的特长也是取得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2]《谈数学悟性》黄安成数学教学(沪) 1999,3作者简介黄安成,1941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196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分配至睢宁县任教至今,曾任徐州市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睢宁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1988年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199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学特级教师”称号,现仍在睢宁县高级中学任教。
教案的示范与分析优秀教案案例解读
教案的示范与分析优秀教案案例解读导言: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指导教师教学行为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清晰地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通过对优秀教案案例的分析与解读,探讨教案的示范与分析。
优秀教案案例一:语文《小猫钓鱼》教案概述:本教案以课文《小猫钓鱼》为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并且通过小猫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
教案分为导入、呈现、讲解、操练和拓展五个环节。
教案分析:这份教案的导入部分采用了生活化的方式,通过引入中秋节的传说和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呈现环节,教师设计了多媒体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同时,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讲解环节,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对生词和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并进行多次的反复训练。
在操练环节,教师设计了配套的练习册,让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环节则引导学生参与到小猫保护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优秀教案案例二:数学《简便计算》教案概述:本教案以简便计算为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加减法口诀和计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案分为导入、讲解、操练和拓展四个环节。
教案分析:这份教案的导入环节采用了“早操加法口诀”这样的方式,既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又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讲解环节,教师通过图表和实例,生动地解释了简便计算的原理和技巧。
在操练环节,教师设计了多种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并提供了个别辅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拓展环节则引导学生把简便计算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结语:通过对这两个优秀教案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导入活跃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详尽清晰,能够明确指导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多样灵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内容生活化贴近,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特级教师课堂教学案例
特级教师课堂教学案例以下是一个特级教师课堂教学案例:案例名称: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的数学课**教师: *特级教师李老师**年级: *二年级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一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李老师首先通过展示一些与长度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然后,她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长度是多少吗?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长度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出本课的主题一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二、讲解概念(10分钟)李老师拿出一把尺子,向学生介绍尺子的用途和刻度。
她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刻度,引导他们认识1厘米、2厘米等的长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厘米的概念,李老师还让学生用手指比划1厘米的长度,并让他们记住这个长度。
三、实践活动(20分钟)1.测显图钉的长度:李老师让学生拿出图钉,用尺子测量图钉的长度。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
2.测虽线段和手指宽度:李老师安排了一个让学生测虽线段和手指宽度的活动。
她让学生用尺子分别测量一条线段和自己手指的宽度,并记录测显结果。
这个活动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 以加深对厘米的认识。
3.测量纸条的长度:李老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条,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
通过这个活动。
学生学会如何量物体的长度。
四、小组合作(10分钟)李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测显结果和经验。
她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五、总结评价(5分钟)后,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她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同时,她还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指导和纠正。
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
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红楼梦》的情节和人物,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通过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小说《红楼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Step 2:学习
1. 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指定章节,提出问题和疑惑。
2. 阅读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3. 阅读理解:教师提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自主解答,并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Step 3:巩固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Step 4:展示
学生自行撰写一篇小说《红楼梦》的读后感,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2. 数学课:加减法
主题:学习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方法。
Step 2:学习
1. 视频教学:教师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介绍加减法的应用场景和运算方法。
2. 练习:教师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熟悉运算方法,并能够快速准确地解答问题。
3. 实践应用:教师提供一些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Step 3:巩固
通过小组竞赛、个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算能力。
Step 4:展示
学生自行设计一道加减法题目,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二)
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二)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二)2、《11到20各数的认识》片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电脑:机器猫]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猫: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快儿学习,你们愿意吗?猫: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叮当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
[数到10][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二、实践操作,初步认识11—20各数。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师: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就在小盆里,数一数你有几根小棒,在桌上排成一排。
(小盆里都是12根小棒)学生汇报,指名2人把小棒拿到讲台上数一边。
……思考:1、很多时候,我们都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但是正当学生饶有兴趣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却嘎然而至,匆忙把学生引入另外一个话题。
教学中,我们能否把一个话题做充分一点,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孩子切切实实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素材变来变去。
为什么这样变,只有教师知道,学生反正跟着后面跑。
2、无疑,数到10,对于学生来说是旧知识了。
但是数到11、12,就一定是新知识吗?书本上是新知识点,但孩子的认知结构却未必如此。
如果我们试着让孩子数下去呢?至少我们会了解他们真实的知识储备。
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教学,需从每个细节做起。
3、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价值是抽象的、相对的和发展的,我们很难给有价值的数学下个准确的定义。
但是通过对一些案例的比较分析,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启发与感悟。
一、是目的,还是手段?[案例1]《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教学(老师出示例题:草地上有9只白兔,5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A教学:师:同学们会列式吗?谁来试试?生:9-5=4(只)师:真好!(板书)谁能说说这里的数字9表示什么吗?生:9表示9只白兔。
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
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如下知识点: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及其优缺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并就其中的难点进行澄清和讲解。
2.出示一幅计算机网络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谈谈自己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理解。
二、正文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即由若干台计算机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同时,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如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如 Arpanet 的创建,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信息的快速传递、网络经济的兴起等。
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如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等,并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如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等。
4.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及其优缺点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如教育、医疗、金融等,并就其优缺点展开讨论,如信息传递的快速性、信息安全的问题等。
三、总结1.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在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对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教学方法:本堂课采用讲授、讨论、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能够通过互动和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策略灵活,注重互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但是,有些学生的发言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特级老师教案范文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产生的原因,能够区分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2.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教学难点:1. 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
2. 实验中摩擦力的测量。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摩擦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砂纸、木板等3. 教学笔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如:走路、骑自行车、开门等。
2. 提问: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3. 引入课题:摩擦力。
二、新课讲授1. 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2. 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表面存在微观凸凹不平,相互接触时,凸凹部分相互嵌入,阻碍了物体的相对运动。
3.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a. 静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
b. 动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
4. 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a. 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b. 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
三、实验探究1. 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步骤:a. 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记录拉力大小。
b. 在木块上放置砂纸,重复步骤a,记录拉力大小。
c. 改变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重复步骤a和b,记录拉力大小。
3.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摩擦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分类及影响因素。
2. 强调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初中物理特级教师教案范文
初中物理特级教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能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折射定律,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2. 难点:光的折射光路图的绘制,折射定律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例,让学生体会科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凸透镜成像、彩虹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的折射现象。
2. 新课: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引导学生绘制光的折射光路图。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入射角度下的折射现象,总结折射定律。
4. 应用拓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眼镜、光纤等,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绘制光的折射光路图。
2. 学生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
3. 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有一定的理解,能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法和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科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必读优秀教案案例分析
教师必读优秀教案案例分析近年来,教育领域一直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
而优秀的教案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优秀的教案案例,探讨其特点和实际运用的效果,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案设计和指导学生学习。
案例一:小学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该教案以小学数学《分数的认识》为教学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教案的结构清晰,分为导入、呈现、实践、归纳与拓展等环节。
在导入部分,教师通过展示一段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与分数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在呈现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具以图像和实物的形式展示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接下来的实践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数计算能力。
最后的归纳与拓展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特点,并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进行思考。
通过分析该教案,我们可以发现其优点:首先,教案设计合理,从导入到巩固都设置了相应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其次,教案运用了多媒体教具和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合作能力。
最后,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拓展问题的引导,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案例二: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案该教案以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为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的结构清晰,分为导入、阅读、讨论和评价等环节。
在导入部分,教师通过呈现一段短视频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并提出与阅读理解相关的问题,预热学生思维。
在阅读环节,教师提供一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词汇、句型的解读。
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观点。
最后的评价环节中,教师通过提问和小组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
该教案的优点在于:首先,教案引入了多媒体资源和真实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话题的关注度。
特级优秀教案
特级优秀教案教案标题:特级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特级优秀教案的概念和特点。
2. 提供具体的教案撰写指导,使学生能够撰写出符合特级优秀教案标准的教案。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特级优秀教案的概念和特点。
2. 解释特级优秀教案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评估方式科学准确等。
步骤二:详解特级优秀教案标准(15分钟)1. 分析特级优秀教案标准的每个要点,解释其含义和重要性。
2. 举例说明符合特级优秀教案标准的教案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特点。
步骤三:教案撰写指导(25分钟)1. 提供教案撰写模板,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估方式等部分。
2. 强调教案撰写时需注意的关键要点,如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多样性、资源的合理性等。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撰写一份符合特级优秀教案标准的教案。
步骤四:教案评估与反馈(10分钟)1. 学生交换教案,互相评估对方的教案是否符合特级优秀教案标准。
2. 教师对学生的教案进行评估和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步骤五:总结与扩展(5分钟)1. 总结特级优秀教案的要点和标准。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争取撰写出更多符合特级优秀教案标准的教案。
教案拓展:1. 学生可自行查找和分析特级优秀教案的案例,进一步了解其特点和标准。
2. 学生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撰写特级优秀教案,并与教师或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以提升自己的教案撰写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2 “球的体积”教学 南京师大附中 马明编者按:马明先生的这篇用“祖暅原理”来推导“球的体积公式” 的教案,风靡全国久矣。
然现行高中立几教材对“球的体积公式” 已不用“祖暅原理”来推导,而采用 “分割,求近似和转化为准确和”的方法。
本书之所以再次转载,是因为这篇教案魅力不减,仍极具教学参考和鉴赏阶值。
一、教案描述:通过“球的体积”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熟记球的体积公式,更要培养学生观察、估算、猜想、构造和论证能力,并注意完善学生认知结构.[若只要求学生记住有关公式,剩下的就是反复练习——解几个一元方程:已知半径求体积;已知体积求半径,……这是降低教学要求,把高中课降为初中课的做法]师:(板书)已知球的半径为R ,求V 球=?(出示小黑板——图23)[思维从问题开始]师:为了计算半径为R 球的体积,可以先计算半球的体积V 半球 .观察图23,你一定能在V 圆柱、V 半球、V 圆锥这三个量之间正确地写上不等符号(学生完成)得V 圆柱>V 半球>V 圆锥.[提供类比,让学生目测大小,温故而知新,用以强化认识过程] 师:由于 是已知的,便得双重不等式(板书):V 圆柱 =3R π、 V 圆锥=31R 3π[向“量化”过渡] 你能猜测V 半球=?[引诱学生猜想.猜想是发现的开始] 生:…… [诱导一下]师:(πR 3的系数“1”改写为“33”,得3331R >V>R 33ππ 师:可以大胆一些,准许猜错. 生: V 半球 =32R 3π 对吗?[此答案不一定出自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胆大者,思维活跃者] 师:有一定理由,因为3/3>2/3>1/3嘛!然而,这太冒险了. [既鼓励,又提出更高要求,使学生仍处于激奋境地] [用行动支持敢于大胆猜想的学生]师:我们不妨做一个试验,用以验证这个猜想.[理、化有实验,数学也可以有实验,美国盛行“数学实验教学法”,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都十分有利][取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面,再取半径和高都是R 的圆桶和圆锥各一个,都是铁皮制成的容器.将圆锥放入圆桶内(图24),再将半球容器装满细沙,然后把半球内的细沙倒入圆桶内,发现圆桶恰好被装满]师:你能将实验结果用一个等式表达出来吗?[鼓励学生将实验结果“量化”(构造一个等式)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方法]生1:[板书] V 圆柱―V 圆锥=V 半球生2:[板书] V 半球=V 圆柱 ―V 圆锥=33312R -R =R 33πππ 师:于是得(板书) V 球=34R 3π 且V 圆柱: V 半球: V 圆锥=3:2:1师:中学数学是建立在推理的基础上的,实验结果是否可靠?还要进行论证才行. [中学理、化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 [用数学工具去证明实验结果,学生兴趣盎然]师: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证明这个实验结果,或者说,是要证明图23右边充满细沙的几何体与左边充满细沙的半球是等积形.而右边几何体的体积是已知的.[板书]该几何体的体积=33312R -R =R 33πππ.如果再能证明它又符合祖暅原理中的“条件”.我们就可以将它做为半球的参照体.;[为了运用祖暅原理,所引入的几何体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它的计算公式是已知的②它符合祖暅原理的条件;该几何体与原几何体要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且用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一个平面去截时,截得的截面面积总相等.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几何体可叫做原几何体的参照体,在前面推导柱、锥的体积的多次教学中应该引用这个术语,让学生熟悉祖暅原理与该术语的关系]该几何体与半球同高(R),这说明它与半球可以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剩下的问题是要证明它与半球的等距截面的面积相等.用与底面平行的任一平面去截图24的两个几何体,截面分别是圆面和圆环面(图25).如果截面与平面α的距离为l ,那么圆面半径r =圆环面的大圆半径为R,小圆半径为l ,因此S 圆=πr 2=π(R 2 –l 2), S 圆环=πR 2–πl 2=π(R 2 –l 2), 所以S 圆=S 环根据祖暅原理,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即V 半球=所以V 球 = 343R π由此,“猜想”得到证明,可以写成定理形式:[从猜想到证明是“质”的升华!是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素质] 定理:如果球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体积是2231323R R R RR πππ-=V 球 =343R π师:你准备怎样记忆这个结论呢?[不管是意义识记或是机械识记,在这里都是有效的,都是可行的.根据各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必强求一律]生1:根据“细沙实验”V 半球=V 圆柱 ―V 圆锥=∴ V 球 =343R π生2:我保要记住 V 圆柱: V 半球: V 圆锥=3:2:1就行了.师:还有其它的记忆方法吗?例如,把球体视为拟柱体,采用拟柱体的体积公工试试看. [数学教师要不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这是有争议的.看来,数学教师有可能,也有必要去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生:[板演] V 拟柱体=()/0146h S S S ++ 对于球,202,0,h R S S S R π'====所以V 球==343R π[随时复习与应用拟柱体公式] 师:这能作为球体积公式的证明吗?生:球体不是拟柱体,不能作为证明,但可以作为一种记忆方法.师:还有其它的记忆方法吗?例如,将球体分割成许多小的锥体,球心是这些小锥体的顶点,3331323R R R πππ-=()2120406R R π++锥的底面不是平面,而是球面的一小部分(是曲面)请看图26.[是可贵的数学思想]于是V球=许多小锥体之和,而这许多小锥体的高可视为球半径R ,又因为所有小锥体的底面之和=球面积=4πR 2,所以V 球=[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样,这也不能作为球体积公式的证明.但是,使人感到兴趣的是,拟柱体\小锥体与球体的这种“默契”,这种内部的一致,给人们和谐的感觉,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记忆,还给人以和谐美的感受![升华了]师:现在再请大家自己解答一个问题[板书][不十分困难的例题由学生自己解答,然后再对照课本并进行议论,有时比教师直接讲解要收效大些,不妨一试]有一种空心钢球,重142g,测得外径等于5.0cm , 求它的内径(钢比重是7.9g/cm 3). 师:这是课本的例题,解完后自行对照课本.[同时由一位学生板演] 议论: (略)师:今天这堂课的关键是构造一个球的参照体,而“细沙实验”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能离开实验,经过分析直接构造这个参照体吗?[代替小结,将课内效果引向课外——直接构造参照体]二、教案分析()12231314343S S hR R R ππ+==这份教案显然是写给别人看的,如果只是为了自己教学,我想,只要记下教学过程就行了: 1 提出问题V 求=?2 目测圆柱、半球、圆锥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3 得猜想:V 半球323R π=4 细沙实验——验证“猜想”5 构造参照体,证明“猜想”6 得定理·谈记忆7 例题·小结·作业我为什么要采取上面这几个环节?理由如下:目前的数学教材是从少数公理和原理出发,通过演绎,将知识展开.于是,过程1~4都可以省略.并且,“参照体”也是由教材直接给出的(不需要构造).师生的任务只是用演绎法推得V半球323R π=.这就是“内化”过程.由于教材总是把知识和方法用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直接给出,内化任务很快就完成.因此,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直截了当,节约时间;缺点是学生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把知识或方法不是作为“过程”而是作为“结果”直接抛给学生.长此以往,越“抛”越多,学生头脑中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认知结构,结果成绩分化,出现大量差生.反之,插入环节1~4,则环节5的“构造参照体”(这是全课的关键)就十分自然.从“目测”到“实验”, 这是强化“发现”,而环节5则是内化.这种先发现后内化的过程又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融洽.“目测”、“大胆猜想”、“实验”等环节,所有差生都有发言权,优生也不乏味;从“实验”到“构造参照体”, 随流而下,直闯关键(出现参照体),终达彼岸(得定理).最后“谈记忆”,生动活泼,乃至升华; “小结提问”,余味不尽.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 “直截了当”则掩盖了“思维过程”,把知识和方法不是作为思维过程暴露在学生面前,而是作为结果抛给学生,这种“奉送”的做法势必回避了教学思想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素质很难得到提高.最后,还要说明一点, “构造参照体”是本课的难点,本教案采用了“细沙实验”,也就回避了“构造性困难”,因此本教案是为普通班设计的,而“好班”就不应该回避构造困难,何况“构造参照体”是运用祖暅原理的关键,也是学习这一段教材(从柱体开始)的关键所在.因此,建议根据学生情况补充下述内容:参照体与祖暅原理为了利用祖暅原理计算某个几何体的体积,常要构造另一个几何体,此几何体必须符合两个条件(1)它的计算公工是已知的;(2)它符合祖暅原理的条件,即该几何体与原几何体能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且用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一个平面去截它们时,截得的截面面积总相等.为了下面的叙述方便起见,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几何体叫做原几何体的参照体,或简称参照体.例1 旋转体的母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其方程为y=x 2(0≤y ≤H ),y 轴为旋转轴,求该旋转体的体积解 将此旋转体放在平面α上,用与平面α平行且相距h 的平面去截,得截面圆的面积=2h ππ==矩形面积(一边为常量π,另一边为变量h).这说明参照体的截面可以是一个矩形,其一边长π,另一边长为变量h,于是得参照体: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为底面(两腰长H),高AA 1=π的直三棱柱ABC-A 1B 1C 1(图27的右侧)由于参照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21122H H ππ=,所以所求旋转体的体积=212H π作者简介马明,1929年生,1951年开始参加教育工作,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及研究五十余年。
首任南京师大附中副校长,现任南京师大数学系兼职教授。
1984年被授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代表性论著有《马明数学教育论文集》等。
除本职工作外,并兼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数学学科审查委员、江苏省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