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探索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新思路
教师教育改革顶岗支教实习”模式
背景
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学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无法快 速适应工作岗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教育界开始探索“教师教育改革顶 岗支教实习”模式,旨在通过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理解理论知 识,提高教学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教育工作。
模式
“教师教育改革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感谢观看
教师教育改革顶岗支教实习” 模式
01 引言
03 模式
目录
02 背景 04 优点
05 应用
07 总结
目录
06 挑战与应对策略
引言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柱,不断深化的教师教育改革是提升教育质量 的关键。其中,“教师教育改革顶岗支教实习”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实践方 式,越来越受到广泛。这种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让学生参与一线教 学工作,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也为推动教育行业的发展做出积 极贡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用
要将“教师教育改革顶岗支教实习”模式成功应用于实际教学,需要采取以 下措施:
1、加强实习前培训:在实习开始前,应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使其了解实 习目的、内容和要求,为顺利开展实习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完善实习过程管理:实习期间,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顺利 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学校和实习单位应保持密切,共同学生的实习进展。
1、实习时间:实习期一般为一学期或一学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进行安排。
2、实习地点:实习学校通常为基层学校或教育欠发达地区学校,以充分利 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
3、实习方式: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教学、班级管理和教研活动,全面了解教 育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实习任务,如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学生评 价等。
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的构想——“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启示
实 践 性 很 强 的 改 革 课 题 。 近 年 来 各 地 开 展 的 高 校 选
派 高 年 级 优 秀 师 范 生 到 农 村 中 小 学 实 习 支 教 , 置 让
换 出来 的 教 师 离 岗 培 训 的 “ 岗 实 习 , 换 培 训 ” 顶 置 活
( 州学 院 , 西 钦 广 钦州 550 ) 3 0 0
摘 要 : 应 新 时期 教 育发 展 对 教 师 的要 求 , 师 教 育应 构 建“ 师 教 育 合 作 共 同体 ” 适 教 教 ,以培 养 高质 量 的 师 范 生 , 就 未 来 优 秀 的 造
教 师 ; 进 教 师 的 专业 发 展 , 断提 高 教 师 职 业 适 应 性 。教 师教 育一 体 化 的研 究 、 育 部 相 关 的 文件 和 “ 岗支 教 , 换 培 训 ” 促 不 教 顶 置
高 教 论 坛 21 0 0年 4月 第 4期
Hi e gh r Educ to r m a i n Fo u A p .2 1 . o r 0 0 N .4
・
院校长 论坛 ・
教 师教 育模 式创 新 的构 想
— —
“ 岗实 习置换 培 训” 顶 的启 示
黄 家 庆 , 书 业 徐
的 发 展 , 成 为 学 习 与 发 展 的 共 同 体 它 是 一 种 把 并 教 师 职 前 培 养 与 职 后 培 训 有 机 紧 密 结 合 起 来 的 教 师
教育 新模 式 。 “ 师 教 育 合 作 共 同 体 ”与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学 校 教
动 , 失为教 师教 育改革 的一个 尝 试 。这 一 活动 , 不 既 是 高 校 提 高 教 师 教 育 质 量 , 养 未 来 中 小 学 教 师 教 培 育 实 习 的 制 度 改 革 , 是 高 校 与 地 方 共 同 开 展 中 小 又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模式创新
3 6
}
科技与教育 {l }l
包 括讲 座 、观看 英 文 电影 等 ,按 班级 为单 位进 行 。 时 又费 力 ,严 重伤 害 了教 师的利 益 。 ( )师 范类 学生教 育 实 习工 作 面临着难题 二 外 国语 学 院根 据 培 训 内容 的要 求 征 定 了学 员培 高 师 院校 肩 负着 为 基础 教 育输 送 合 格 师资 的 重 训 的 公共 课 程 教材 和 专业 课 程 教材 ,并 制定 了 《 学 任 。鲁 东 大学 是 一所 由师范 院 校 发展 起 来 的地 方 性 员培 训 登 记 表 、 学 员管 理 规 定 等 , 求培 训 要
一
一பைடு நூலகம்
育 学 院 和 教 师进 修 学 校 等 经 费 拮 据 ,在 师资 、 教 加 培训 的积极 性和 培训 效果 。 5 缺 乏有 效 的管理 机 制也 是教 师培训 效率 不 高 . 学 设 施 、 管 理 条件 等 方 面 远 远 赶 不 上 一 些 普 通 高
中 。 另外 ,现 行 的 教 师 教 育 体 系 也 发 生 了很 大 变 的 原 因 之 一 当前 有些 地 方对 中小学 教 师 的培 训没 有做 到 统 化 ,教 育 学 院 和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由于 合 并 等 原 因 , 其 功 能 逐 渐 淡 化 ,远 远 满 足 不 了农 村 基 础 教 育 师 筹 兼 顾 ,教 师培 训部 门搞 培训 ,教 研 部 门 、电教 部 门 、仪 器部 门也 搞 培训 ,大部 分 内容 重 复的 培训 费 资 的培 训 要 求 。
鲁东大学五大举措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鲁东大学五大举措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鲁东大学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加强校地合作,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一是探索服务地方新思路。
6月11日隆重召开了对外开放与服务社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服务社会工作思路。
已与烟台市的6个县市区政府、2个市直部门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500余项;提出了与芝罘区政府共建青年科技创业大道的构想,并已付诸实施,推动烟台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发展;设立专项基金,启动“教授、博士进企业”行动,服务企业发展。
二是搭建科技服务新平台。
围绕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领域,搭建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等25个科技服务平台。
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与烟台氨纶集团联合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对位芳纶(PPAT)纤维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与烟台舒驰客车公司联合开发“汽车排气制动与行车制动智能联动控制系统”。
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帮助烟台孚信达双金属有限公司进行数控生产线的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为蓬莱安源水产养殖公司、东方海洋集团等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为烟台格润集团开发新产品;为栖霞大易工贸公司研制第二代智能搏击训练机,降低生产成本50%,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重视和加强成果转化,学校的“工厂化生产不饱和脂肪酸”项目成功实现转化,由北京先锋集团投资2000万元在海阳市设立海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市创业投资公司已决定投资1500万元推动“采用光生物反应器技术工业化生产活性生物菌剂”项目转化为生产力。
三是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与烟台市教育局合作开展“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活动,破解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两大难题;与市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将蓬莱师范、莱阳师范的专科教育纳入鲁东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使烟台市师范教育实现了从三级向两级的过渡;组织开展“千名外语教师暑期培训计划”、“农村骨干教师脱产学习计划”、“教授送教下乡计划”等系列智力帮教工程,推进地方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启示,——基于鲁东大学“顶岗实习”个案研究
院根据培训 内容 的要求征订 了学员培训的公共课 地制宜地使用各种知识、 技能、 手段的能力。 程教材和专业课程教材 , 并制定了《 学员培训登记
() 3 发展 了教 师 的教 育 科 研 能 力 。鲁 东 大 学
的这些 教 师 到 鲁 东 大 学 进 行 2个 月 脱 产 专 业 学 学有 关 的论 文 和感 想 。另 外 , 训 班 学 员 除 了参 培 习。参训学员培训费 由烟台市教育局和鲁东大学 加 必听课 程 的专 业 学 习 , 可 以任 意 选 修 全 校 各 还 外 国语 学 院承 担 , 宿 费 ( 学生 公 寓 ) 住 住 由教 师 所 年 级课程 。 在 学校 承 担 , 食 费 由教 师个 人 负担 。 日常生 活 伙 用 品 自备 。
一
及工 学 矛盾等 , 而促进 教 师 的专 业 发展 , 高 教 式 、 言教学 流 派 、 学 研 究 论 文 写 作 、 课 程 标 从 提 语 教 新
师的素质 , 是当前探索教师培训实践的重大课题 。 准的理解等。讲座共开设 6次。第 四, 西方 文化 作 为一 种 中小 学教 师在 职 培 训 模 式 的 “ 岗实 习 模块 。此模块 也 以讲 座 的形 式 进 行 , 要 介 绍 英 顶 主 置换 培 训 ”对 此进 行 了有益 的探索 。 , 语国家 的文化 习俗 。共安排六 次讲座 , 每次一小 时左 右 , 由外 教 完 成 。第 五 , 算 机 辅 助 教 学 模 计 “ 岗实 习置换 培训 ” 顶 模式解 读 块 。此模块 在学员 的业余 时 间完成 , 在计 算机 房 由 “ 岗实 习置换 培 训 ”作 为一 种 新 的小 学 教 专人辅导 , 顶 主要培训课件制作、 网上信息获取等。
善 这 一 模 式 , 该 加 强 评 估 , 高质 量 , 立合 理 的 教 师 继 续教 育成 本 分 担 机 制 。 应 提 建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选择及实现
师培训提高的一个好模式 、 好措施 。
( )市县 专 门教 师 培 训机 构 资 源缺 四
乏 , 不从心。 力
( ) 费短 缺 , 学 矛盾 难 解 决 。 二 经 工
、
“ 换 培 训 ” 村 中 小 学 教 师 的 置 农
据围家教育督导组织 的抽样调查显
示 ,9 %的 校 长 反 映 目前 没有 稳 定 的 教 5. 3 师 培 训 经 费 来 源 。 这 种 状 况 不 能 满 足 教
1 5个 百分点 。另据 国家教 育督导抽样 . 4 调查 , 学 、 中教师周平均 工作时间 为 小 初
4 . 小 时 ,班 主 任 周 平 均 工 作 时 间 达 2 4个
近些年来 ,校本 培训成为在职教师
培训提 高的途径 和教师专 业发展的一项 重要措施。 但是 , 校本培训 需要 以有一定 的教师数量和相应 的师 资水平 及教育资 源为前提 。农村 中小学师 资水 平较低且 每所学校 的教师数量有 限 ,教 育资源除 上级教育行政 部门规定 的几本资料外, 其 它资源寥 寥无几 , 上网条件也有 限。 而且 农村地 区经济等条件又相对落后, 中小学 校难 以筑巢引风, 引来和 留住高水平的教 师 。诸多 因素 制约 了校 本培训的有效实 施。 同时 , 校本培训往往还因引领不力或
—
豢 Biblioteka 蕊 顶 岗 实 习 , 换 培 训 置
农村 中小学教 师培训 的选择及 实现
口 钦 州学 院 黄 家庆
陈锦 山 口 钦 州 市教 育局
当前 ,加强农村 中小学教师 的培训
正 日益 引 起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和 学 校 的 重 视 。 面对 新 课 程 改 革 的新 理 念 、 标 准 、 新 新 要 求 ,需 要 有 与之 相 适 应 的 教 师 培 训
顶岗实习-助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顶岗实习:助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摘要:高校推行顶岗实习是基于对基础教育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的角色需要,也是基于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推行顶岗实习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及信息沟通平台的构建。
高校要从单纯教育实习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展,从“管制”倾向向竖立“服务”意识拓展,从过于突出预岗支教向注重置换培训拓展,从学校主导向社会力量参与拓展,通过创新实践方式,带动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顶岗实习;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以及鼓励师范生到农村地区进行顶岗支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如何创新性地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助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更是师范院校必须正视的重大责任。
一、研究现状概述在已有的研究中,谈及师范生项岗实习或实习支教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间关系的文章较少,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不多,笔者梳理了一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解读相关政策文件,分析顶岗实习由来及意义:第二类,分析顶岗实习概念,汇报学校经验及事迹;第三类,顶岗实习的理论与实践概述。
以上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以一所学校且多为中职院校的经验谈及琐碎事迹,视角偏狭窄;没有探讨师范生内在素质的提高与欠发达地区教育整体质量提升之间的联系;没有深入分析影响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的深层次原因;没有提及从实习方式的转变带动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或者说没有从教育实习向教学改革和教育服务拓展。
二、高校推行顶岗实习的原因分析1.外因:基于对社会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的角色需要大学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还必须服务社会。
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师范生由基础教育输送,所培养的毕业生又大都回归基础教育。
在短时间内,让大批师范毕业生回归农村或欠发达地区任教,并不现实。
“顶岗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模式探析
获 得 较 好 的 实践 效 果. 中以 广 东 外语 艺 术 职 业 学 院 为 例 , 索 构 建 以 教 师 能 力 发 展 为 中心 的 “ 岗 实 习 支教 , 文 探 顶 置换
教 师 培 训 ” 模 式. 的
关 键 词 : 师 能 力 ; 岗 实 习 ; 换 培 训 教 顶 置
中图分 类号 :7 8 G 1. 5
“ 岗实 习支教 , 顶 置换教师培训" 模式探析
李 曲生
( 广东外语艺术 职业学院 , 广东 广州 5 0 4 ) 6 0 1
摘 要 :顶 岗实习支教 , 换教 师培训” 模 式本着 “ 之 以渔” 理念 , “ 置 的 授 的 以促 进 教 师 能 力发 展 为 中心 , 以提 高教 师 能 力 为核 心 . 师 范 生 通 过 顶 岗 实 习 获 得 教 学 能 力 , 置 换 的 基 层 教 师 通 过 量 身 订 制 的培 训 活 动 获 取教 学 新 理 念 , 让 让 可
件 精 神 , 20 从 0 8年 7月 起 , 在全 省 范 围 内率 先开 展 了师 范生 “ 岗实 习支教 , 顶 置换 教师 培训 ” 工作 . 中先 3年
后 分 9批 。 组织 6 9名 师范 生赴 粤北 和 粤 东贫 困地 区学校 顶 岗实 习 , 置 换 出 4 8名 小学 英语 教 师进 行 共 4 共 0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校和教育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为此,学校需要引导教师开展“研训教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围绕研训教一体化模式进行探索和讨论。
一、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研训教一体化”是指将教师的个体学习、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专业发展体系,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科研究能力。
该模式的实施需要学校建立健全的教学研究机构和支撑平台,为教师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该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推进教育改革都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通过“研训教一体化”模式,教师能够有效整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科知识的最新发展,掌握当前教学法的最佳实践,使得教学活动更为针对性和高效率。
其次,研究型的教学方法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人才的要求。
在实施“研训教一体化”模式时,教育系统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研究性学习氛围。
创建多样性的学习平台,如科研课题讨论会、教师公开课、教材研讨等,以提升教师的课程知识、教育研究及教育管理知识等。
对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要经常性地讨论,共同探讨非常规的解决方案。
2. 制定全员教师培训计划。
通过学校的发展战略和专业技能要求,确定适当的培训计划和课程,使教师能够透彻了解新领域和前沿技术,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执行能力。
3. 注重实践环节。
加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建立起与理论体系相衔接的教育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反思、审视、总结,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研究水平。
4. 实行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学校可开展教师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建议教师编制个人发展计划,通过小组以及在线支持等形式提高个人专业技能。
“顶岗实习、置换研修”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
颁发的 《 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 ,培养 适应 2 1 世纪 需要 的高质量人才 的 意见 》 中,将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为 “ 学校 为学生构建 的知识 、能 力、 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 上规定 了人才培养特 征并集 中地体现 了教育思想和教 育观念 ” 。教育 部原副部 长周远清 曾 说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 ,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 目标 、培养规格和基
精心挑选师范教育专业大三与本科大四优秀学生在完成校内实习活动后到实验区龙子湖小学心怡路小学九十四中外国语学校实验幼儿园等进行顶岗实习在校内指导教师与中小学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下很快适应并能够胜任相应课程任课教师全部工作有较多机会登台讲课组织活动参与班级管理等置换后基础教育教师集中到我院参加了研修培训
2 ( ) 1 4 年 ・ 3 月・ 下 期
学 术・ 理 论 现代衾 孝
‘ ‘
顶 岗 实 习 置 换 研 修 ’ ’ 教 师教 育 专 业 人 才 培 养模 式研 究
张晓英 ( 河南教 育学院 )
百年大计 ,教 育为 本 ,教 育大计 ,教师 为本 。传 统 的 “ 师范 教 育” 逐步被 “ 教 师教育 ”所 取代 ,文字上 的变 化 ,彰 显了教 育发 展 观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师范专业 毕 业生与其他毕业生一样 ,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 ,面I 越来越大 的就业 压力 。一方面 ,师范生毕业即失业 ,找不到合适的教学 岗位 ;与此 同 时 ,基础教育 ,特别是边远 落后 的农 村 中小学 、幼儿 园教 师 相对 短 缺。究其原因 ,是多方面的 ,然而 ,在一定程度上 ,师范院校培养 的 毕业生不能满足基础教育 的需要 ,确 是不容 回避的话题 。志存高 远 , 却不能脚踏实地 ;专业知识丰富 ,但教学技能欠缺 ;热情有余 ,爱 心 不足等 ,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时挂在嘴边的话语 。在教 师教育改革 的大 背景下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教师 ,成 为高 师院校迫在眉睫的问题。 2 0 1 2年 1 1月 ,河南教育学院与郑 东新区教 育文化体 育局联合 申 报 “ 校 一地协同创新”教 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 区,成为首批河南省教 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 区之 一。实验 区在 教师专 业人 才 培养模 式改 革 上 ,以教师专业化理念和教师教育一体化实践 为指导 ,不断创新教 师 培养模式 ,建立高校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 中小学 、幼儿 园合作 培 养师范生的新机制。在一 年多 的建设 过程 中 ,经 过不断 学习 、研讨 、 实践 、修正 ,逐步探索出 “ 顶 岗实习、置换研修 ”教师教育专业人才
师范生顶岗实习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探讨——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
20 0 8年 , 了推进师 范教 育教学 改革 , 化 为 强
为实 现顶 岗实 习师 范生 培养 和 顶 岗实 习基 地县 市教 师 培 训 的 双赢 , 南 省教 育 厅 下 发 了 湖 《 于师 范生 顶 岗实 习试 点县 ( ) 师 培训 有 关 市 教
利用 高校教 育资 源 、 教育 教学 理 念 、 育 教学 方 教 法 和手 段 等 的优 势 , 强 对 顶 岗实 习 基 地 教 师 加 的“ 职后培 训 ” 。根 据我 省农村 县市 中小 学教 育 现状, 拟从 四个方 面考 虑 职后 培 训 的 内容 : 学科
础 教 育 的 发 展 与 改革 , 进 高 师 教 育 和基 础教 育 的有 效 对 接 。 促
[ 关键词 ] 高师教育改革 ; 岗实 习; 顶 置换 培训 ; 小学教师
[ 图分 类 号 ] G 5 . 中 683 [ 献标识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7 6 4—83 2 1 )6— 0 4一 4 9 X(0 0 0 0 9 o
[ 金项 目 ] 湖南 省 教 育 厅 教 学 改 革研 究 项 目 (0 8 3 1 ,0 9 43 ) 基 20 [ 1 ] 20 [ 2 ]
[ 者简 介 ] 朱承 学 (9 2一) 男 , 作 17 , 湖南 l 人 , 南 第 一 N 范学 院副 教 授 , 要 研 究 方 向 : 临湘 湖 - 主 高等 教 育 管 理 , 据 挖掘 数
代教 育技 术 4个 专业 20 成 建 制 的 4个 班 0 6级 1 2名学生 实施顶 岗实 习试点工 作 。 5 20 0 9年 , 湖南 省教育厅 在认 真 总结 2 0 0 8年 师 范生顶 岗实 习工 作 经 验 的基 础 上 , 大 了师 扩 范生 顶 岗实 习试 点 的规 模 , 实 湖 南 一 师继 续 确
“顶岗支教实习—换岗教师培训”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1预定 岗位 。通过实地考察 , . 有组织地选择基础教育薄
圈圜闰 日日 日 圈
弱、 教师短缺的中小学作为 “ 顶岗支教实习” 基地 。基地 由学 校和当地政府 、 教育局或学校共同协商建立 , 并签订《顶 岗支 ‘
教” 议 书》 同 时 协商 确 定 预 定 的支 教 岗位 。支 教 学科 涉 及 协 ,
中 小学 的所 有学 科 。 支 教 期 间 , 在 基地 学 校 的 ‘ 岗 支教 实 习” 顶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从
师范教育转变为教师教育 . 这种转变的主要内涵之一是走职 前 培 养 和 职后 培训 相 结 合 之路 。 育 部 师 范 司倡 导 各 师 范 大 教
培训教师 : 在师资力量上 ,山西师范大学充分整合 了校 内、 校外优质教学资源 。 参加授课 的教师来 自学校各 学院、 临 汾 市 教 育 局 教研 室 和部 分 重 点 中学 , 有 授 课 教 师 均 是 长期 所
在 教 学 第一 线 进 行 教 学 和研 究 且 具 有 丰 富教 学 经 验 的优 秀 教
师。为了配合 “ 岗支教实 习” “ 顶 和 换岗教I ’ 厢 培训 , 学校聘请
{ l 实 l 组 { i 结 报 ! l 墨 1 l I
1组织报名 。当地教育局组织报名 , . 在规定时 间将汇总
名 单 以 县 为 单位 报 到 学 校 分 管 培 训 的教 师 教 育 学 院 。 2报 到 注册 。教 师 教 育 学 院组 织 ‘ 岗 教 师 ’ . 换 的报 到 注册
系 、 岗文 教 实 习学 生和 换 岗教 师培 训 的管 理 和评 价 体 系 已经 建 立 。 顶 目的在 于 建 立 一个 高 等 师 范 院校 与地 方 政 府 双赢
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高校与地方中小学合作的教师教育模式探索
、
“ 顶 岗实 习、 置 换培训 ” 模 式 的必然性
当前 , 基 础教 育课 程 改革 在教 育 理 念 、 课程结构、
教学方式 、 专业素养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 带 来 了新 的挑 战。高校 师 范 教育 必 须按 照 《 教 师 教育 课
程标 准 ( 试行) 》 中 的学 习领 域 、 建议 模 块 和学 分要 求 ,
— —
高校 与地方 中小学合作的教 师教育模式探 索
单新 梅
( 陕 西理 工学 院 教 育科 学学 院 , 陕西 汉 中7 2 3 0 0 1 )
摘
要: 高校 与地 方 中 小 学合 作 推 行 “ 顶 岗实 习 、 置换培训” 是 当前 基 础 教 育课 程 改 革 的 需 求 , 也 是 教 师教 育 一 体 化 进 程
中实践教 学模式的创新。文章在分析“ 顶 岗实习、 置换 培训 ” 模 式发 展的 必然性 的基 础上 , 探 讨 了模 式 实施过 程 中的管
理、 课 程 体 系、 实施 策 略 、 运 行 机 制等 问题 。
关键词 : 顶 岗实习; 置换研修 ; 教 师教 育模 式; 实践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G 6 5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3 4 4 X( 2 0 1 3 ) 5 - 0 0 7 8 - 0 3
力 的培养 , 同时置换地方中小学教师在职研修, 提高教 师教育 水平 , 也是 落 实教育部 意见 的体 现 。
一
实践 , 没有 时间与 机会 实 施 教 育研 究 来 提 升 自己 的教 育理论 水平 , 很难 将 感性 认 识 上 升 到理 论 高 度 。教 师 专 业能 力 的提升 和发 展是 一 个 动 态 的 过程 , 在 职 进 修 是 教师 专业发 展 的基 本 途 径 。在 这样 的形 势 下 , 高 校 和地方 中小 学合 作 , 创 设 教 师教 育 共 同体 , 实施“ 顶 岗 实习、 置换 培训 ” 的模 式 , 可 有效 解 决 师范 生 教育 理 论 与实践 脱节 的矛 盾 , 中小 学 教 师可 借 助 于 大学 教 师 的
创新与发展: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创新与发展: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探索摘要:教师教育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师范类教育的现实土壤中催生了“顶岗实习”这种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
顶岗实习是一种行动参与式、实践体验式的职前教师教育新模式,而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学校教育、自主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是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强化师范类学生培养的实践环节,能够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服务民族地区的教育,实现大学、师范类学生、民族地区中小学基础教育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方面共赢。
关键词:顶岗实习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教师教育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趋向合作统一,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得到普遍接受和认可”。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民教师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话语。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师范类教育的现实土壤中,催生了“顶岗实习”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一、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2010年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数超过60万,而教育系统的用人需求量小于25万,当前形势下针对师范类学生的原有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而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下,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人们更多地聚焦于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主张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健全的个性。
因此,人们对教师(师范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实践环节薄弱,从教信念模糊”,这是许多用人单位对高师毕业生的评价,反映了师范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阶段的师范教育在实践方面存在不足,师范类课程设计重专业知识的教学,轻人文精神的培养;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创新。
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粤教师〔2008〕39号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师范院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人〔2006〕2号)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精神,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组织高等师范院校(简称高师院校,包括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下同)与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共同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
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是通过组织高师院校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在一定时期内顶替现职农村学校教师的岗位,被置换出的农村教师参加由高师院校组织的短期脱产培训。
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学校、了解农村,增强师范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是帮助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必然要求。
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质量和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为重点,不断增强高师院校服务地方农村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功能,努力形成师范生培养和农村教师培训一体化、互助共羸的长效机制。
二、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的工作目标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要坚持对口支援、分级实施、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
市属高师院校与本市区域内的农村学校对口开展工作;省属高师院校在与市教育局沟通协调的基础上,自行确定区域并对口开展工作。
本科师范生主要到农村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实习支教,大专师范生主要到农村小学和初中实习支教。
“顶岗实习
二 、“顶 岗实 习 、置 换 培 训 ”存 在 的 问 题 20世 纪 8O年 代 中后 期 ,美 国 兴 起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学 校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简 称 PDS)。 2O世 纪 90年 代 以 后 ,英 国 形 成 了 “以 中小 学校 为 基 地 ”的在 职 教 师 培 训 模 式 ,其 特 征 是 以教师 任职 的 中小 学 为 主 ,中小 学 和 高 等 院校 合 作 以完 成 在 职 师 资 培 养 任 务 [3]。“英 、美 、加 、 澳 、欧洲 其 他地 区 的外 语 教 学 研 究 和 教 师 培 训 都 有 一个 共 同 点 ,重 视 理 论 与 实 践 的有 机 结 合 ,集 中 关 注 以课 堂 为 中 心 、以 教 师 和 学 生 为 对 象 的 问 题 研究 ,把 ‘训 ’做 成 集 教 、学 、研 、思 、辩 、行 为 一 体 的 ‘教 育 ’和 ‘发展 ’过 程 ,真 正 实 现 ‘教 学 相 长 、 教研 相 益 、授 人 以渔 、终 身 学 习 的 效 果 " 。 国 内外 的 在 职 教 师 培 训 经 验 给 我 们 开 展 “顶 岗 实 习 ,置 换 培训 ”工作 以有 益 的启示 和借 鉴 。 “顶 岗实 习 、置 换 培 训 ”模 式 是 对 传 统 教 育 实 习模式 和 教 师 培 训 模 式 的 重 大 改 革 。从 工 作 重 心来看 ,它从 “以 大 学 为 中心 ”、“以高 校 为 本 位 ” 转 移到 “以小 学 为 中心 ”、“以受 训 者 为 本 ”。从 人 才 培养模 式来 看 ,它 是 对 传 统 教 育 实 习模 式 和 教 师 培 训 模 式 的 重 大 改 革 ,一 方 面 解 决 师 范 生 教 育 实 习 独 立 上 岗 机 会 少 、实 战 锻 炼 不 足 等 问 题 ;另 一 方 面 解 决 农 村 在 职 小 学 英 语 教 师 培 训 机 会 少 、 培 训 经 费 不 足 等 问 题 。 从 人 才 培 养 体 系 来 看 ,它 打 破 了 原 有 的 “培 养 不 管 培 训 ,培 训 不 管 培 养 ”的 格 局 ,实现 了职 前 培 养 与 职 后 培 训 的一 体 化 ,为 提 高实 习生 和 在 职 教 师 的理 论 素 养 和 教 学 能力 提 供 了 实 践 锻 炼 与 继 续 学 习 的 机 会 ,是 一 种 “双 培”、“双 赢 ”的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尽 管 这 一 实 践 探 索受 到农 村 学 校 的 欢 迎 ,所 取 得 的 效 果 明显 ,但 经验 有待 总结 ,体 系有待 完 善 。 从 整个 实 践 过 程 来 看 ,“顶 岗 实 习 ,置 换 培
顶岗换岗培训计划
顶岗换岗培训计划
一、背景
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和发展,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提高员工的能力和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公司决定进行顶岗换岗培训计划。
二、目的
•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适应公司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提高员工对新岗位的适应性和业务水平
三、培训内容
1.岗位基本要求:详细介绍新岗位的职责、要求和技能
2.业务知识培训:针对新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培训
3.技能培训:包括必要的技术技能和沟通能力等方面
4.实操训练: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情境,提升员工的操作能力和应对能力
四、培训方式
1.线下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组织员工集中学习
2.在岗培训:辅以实际工作任务,让员工在实践中学习
3.远程培训: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和课程录播
五、培训流程
1.岗前准备:准备培训材料、安排培训师资、制定培训计划
2.培训阶段:根据计划进行各项培训内容的安排和实施
3.考核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培训成果,做出调整和改进
4.岗后跟踪:跟踪员工在新岗位上的表现,提供必要辅导和支持
六、培训考核
1.知识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关知识测试
2.技能考核:经实操培训后,对员工技能进行评估
3.绩效考核:设置一定期限后,根据员工在新岗位上的表现进行考核
七、总结
通过顶岗换岗培训计划,我们相信员工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也将得到增强。
希望每位员工都能在新的岗位上展现出更加优秀的表现,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为顶岗换岗培训计划的详细内容,期待计划的顺利实施!。
课程置换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课程置换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旨在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次实习报告围绕课程置换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拓展知识面等方面的效果。
本次实习旨在加深我对课程置换模式的理解,提高我的教育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学习了课程置换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课程置换的定义、原则、实施步骤等基本内容。
同时,我还查阅了相关教育政策,掌握了我国课程置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实习过程中的具体任务(1)参与课程置换方案的制定: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课程置换方案的制定,对置换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规划。
(2)实施课程置换教学:根据课程置换方案,我负责实施了置换课程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体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参与课程置换效果评估: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课程置换效果的评估工作,通过学生反馈、教学观察等方式,对置换课程的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1.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掌握了课程置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2)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3)了解了课程置换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为学校课程置换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益经验。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课程置换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置换方案的制定需要更加精细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不够充分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完善课程置换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以充分发挥课程置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
四、总结与建议本次实习让我对课程置换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推进课程置换模式在学校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建议学校在推广课程置换模式时,注重教师培训、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课程置换模式取得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 富的 中小 学 在 职 教 师 的 培 训 变得 僵 化 呆 板 , 效 性不 强 。 实 高师教育实 习和在职教师培训存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系列问题 ,核心在 于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脱节 。 实施 “ 顶岗实习 、 置换培训” 工程为同时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推进教师教育一体 化 ,以达成 “ 合作双赢” 创造 了一种新思路 。
“ 岗实 习、 顶 置换培训" 改革教 育实 习和 : “ 顶岗实 习 、 置换培训 ” 即组织师范类高年级学生在学完骨 , 在 职 教 师 培 训 问题 的新 途 径 干课程 , 经过有 针对 性的系统培训后 , 中小学实 习一个学期 , 到
、
二、 顶 岗实 习、 “ 置换培训" 角 色的转换促进 : 了教师 自我教 育和 能力培养
C N SN A GA G
教
顶 街实习 置换培训
探 索教 师教 育一体化改革的新思路
李 玲
摘 要 由于教 师职前职后教 育的互相 隔绝 , 教育实 习和教 师培训都 出现 了一系列的问题。 顶 岗实习、 “ 置换培训” 工 程 强化 师范生培养 的实践环节 , 务农 村基 础教 育, 服 实现 了高师院校 、 师范生、 农村基础教 育与在 职教 师专 业发展 的多方 共赢 , 生了教师教 育新模 式。 催 关键词 顶 岗实 习 置换培 训 实践 教师教 育 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高水平教师 , 服务基础教育 , 是高等师 范 院校的根本任务 。 作为师范教育中一 门重要 的专业训练课程 , 教育实习的改革备受关注。 如何强化师 范教育的实习环节 , 提高 教师培养质量 , 同时缓解农村教师短缺 的矛盾 , 提高农村教育水 平, 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 的问题 。“ 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 ” 工程 实现了高师 院校 、 师范生 、 基础教育与在职教师专业 发展 的多方 共赢 , 催生了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 的新模式 。
教师职业 是一项专业化 、 实践性强的职业 。 教育学家舒尔 曼 承担原任教师的教 育教学工作 ,原任教师到高师院校接受一段 指 出 :专业 教育 的基 本教学 问题是理 论与实践 的关 系如何 协 时期的专业培训。 “ 这样 , 实习生入职前的“ 将 跟岗提升 ” 与在职教 调 。 师教育不管采取何种模式 , ”教 都要求培养 的教师有实际工 师 的 “ 换 培 训 ” 机 结 合 起来 。 置 有 作经验以适应工作 ,这就要求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教 ( ) 岗实 习 一 顶 育教学实践活动 。目前 , 高师教育实习和在职教师培训均存在诸 1 习安 排 。 . 实 多 问题 。 顶岗实 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本科 大四或专科大三第一学期 ( ) 一 高师 教 育 实 习存在 的 问题 进行 。 正值金秋季节 , 一方 面避开了实习生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论 教育实习作为教 育 、 教学专业实际锻炼的重要形式 , 是联 系 文 、 就业竞 争等不利 因素 的影响 ; 另一 方面正值实习学校开展多 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 , 是培养专业化教师的关键环节 。 实习效 项活动 , 教师节 、 如 国庆节 、 运动会 、 中考试 等 , 以更好 地锻 期 可 果 的好坏直接影 响师资培养的质量。 然而 , 目前高师教育实 习的 炼培养实习生的组 织管 理能力。试点基地 的选择最好是农村中 效果不容乐观。19 , 9 9年 中国高校开始扩招。 其后在连续 9年 的 小学 。因为我国城 市教 育相对发达 , 师资队伍 较强 , 师范生实习 扩招 中, 师范院校学生实 习面临困难 : 是城镇小学 师资超编 , 被视为干扰正常教学 , 一 这种课时量极 少 ,蜻蜓点水 ” “ 式的实习难 城镇的实习基地不能满足 日益增多的师范生实习之需 ;二是教 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 能。农村教师工作艰苦 , 待遇较低 , 师 教 育实习时 间普遍存在偏少的现象 ,通常仅仅局限于 6 8周 , 学 相对缺乏 , 而实习生能够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教师缺乏的压力 , 因 生在 实 习 的过 程 中缺 乏 足 够 的 教 学 初 战 经 验 和 反 思 自己 的 实 践 此农村学校往往 比较欢迎实 习活动 ,这样有利于顶岗实习的开 机会 ; 是教 育 实 习方 式 趋 向于 自 由化 , 习学 校 由学 生 自己选 展 。 三 实 择, 实习成绩仅凭加盖 了公章 的评语 , 实习走过 场。师范生教 育 2 织管理 。 . 组 实习名存实亡 , 直接的后果就是从教技能较差 , 为基础教育服务 ( ) 取 混合 编 队 , 1采 实行 双 重 管 理 。即打 破 学 生 的学 科 专 业 , 的意识淡薄 , 影响毕业时工作的选择 。 将不 同专业 的学生综合 编排 , 以有利 于文理融合 , 互相渗透 , 使 ( ) 二 在职 教 师培 训 出现 的 问题 实习生相互学习 , 取长补短 , 做到知识 的融会贯通 。以每所实习 目前 在职教师培训也 出现 了一系列 的问题 :一是政府期望 学校 为单位成立实习分 队, l 2 由 0 5名学生组 成。各分 队配一 通过有效 的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这个 目的 由于缺 名带 队教师 ,同时接受 学校和省教育厅或 当地教育行政部 门的 乏有效 的培训模式和针对性的课程 , 实效性仍然在探索之 中 ; 二 双重领 导 ; 习生作 为学生接受带队教师 的管理 , 实 同时作为 “ 全 是受 训 的教 师 普 遍 缺 乏参 与 培 训 的 动 力 。 如 果 在 正 常 工 作 日参 职教师” 接受实习地教育局和实 习学校的管理。 与培 训 , 培训 前 的调 课 和 培 训 后 的补 课 让 教 师 烦 不 胜 烦 ; 果 在 如 () 2 重视 岗前培训 , 强化教学技能。 准备阶段, 实习生在教学 节假 日 与培训 , 息调整的时间完全被 占用 , 参 休 教师身 心疲 惫 , 法教师 的指 导下 , 细研 读教材 , 仔 编写规范教 案 , 并反 复进行校 因此不少 教师 反感教师培训 , 认为培训是 “ 自己的腰包被 掏空 , 内试讲。岗前培训 内容还包 括班级事 务管理 、课堂教学组织方 时间被 占用” 三是培训方 式单调 , ; 内容陈旧。 在培训过程 中, 以 法 、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方法 以及班主任工作注意事项等 。 大课 、 听讲座为主 , 仍然采用 以往 惯用 的“ 满堂灌 ”整 体推进 的 、 () 3 加强师德修养 , 注重业务提升。 实习阶段 , 实习生顶替的 教学方法 , 忽视 了教师 学习的个性特点 , 考核 以笔试 为主 , 本应 教师岗位 可能分布于一年级 至六年级 ,课程包含 了小学开设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