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合意合角度看英汉衔接连贯手段差异——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手段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手段[摘要]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语篇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缺乏衔接和连贯手段的使用。
本文通过对语篇连贯和衔接理论知识的讲述,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传授的一些连贯和衔接手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衔接手段;连贯手段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行文不够连贯,条理不清、中心不突出,缺乏语篇的逻辑结构和布局的能力,缺乏英语的多种衔接手段。
这些问题在行文中具体表现在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两个方面。
1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1 语篇的衔接衔接指一段话中各部分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有联系或两方面都有联系。
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句子之间,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句子的几个部分之间。
衔接是语段、篇章的重要特征,是语篇研究的核心。
Halliday和Hasen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当语篇中的某一成分的解释依赖于另一成分时,便产生了衔接。
他们指出,衔接通过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实现。
因此,他们将衔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法手段,另一类是词汇手段。
其中语法手段有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而词汇衔接属于词汇衔接手段。
1.2 语篇的连贯所谓连贯就是要求段落中各句的组织与安排以一种明晰的,合乎逻辑的顺序进行,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连贯可以把一篇文章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连在一起。
英文写作教学中的连贯具体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构思上是连贯统一的。
文章中所有的句子都是为全文的中心服务。
就各段而言,每一句都是围绕着该段的主题句进行,不能出现与主题句无关的句子。
只有内容观点一致才能让一篇文章连贯顺畅。
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
文章的段落之间和段落中各句之间要有一定的衔接。
这样才能使文章连贯紧凑、层次分明。
连贯即语篇在信息传达方面的流畅与贯通上的一致性。
1.3 二者关系对于连贯的标准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个话题,许多语言学家都有过讨论。
从形合与意合谈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差异及翻译策略
科技信息
0高校讲坛0
S IN E&T C O OG N O MA I N CE C E HN L YIF R T O
20 0 8年
第1 期
从形 与 合 英 语 接 段 异 翻 策 合 意 谈 汉 篇衔 手 差 及 译 略
彭 明强 ’ ,
c a a trsi s o e t o l g a e . h r c e itc ft w a u g s h n
【 ywod ]yoai;aaai;oei e i st nlt n Ke rs hp t sprt sch s edvc ;a s i x x v e r ao
英 汉 各 自特 点 . 正确 处理 。
【 关键词 】 形舍 ; 意舍 ; 衔接手段 ; 翻译 【 s a tE hssi li p ntefr i nl hw i nC ieeu o h a ig T i dsai htE gi shp t i— rmiet Abt c] mp ai s a u o h o nE gi hl i hn s p ntemenn 、 hs i ryta n s i yoa s po nn r d m s e p t l h x w i hn s aaai— rm nn srf ce naltxu oeiedvcs n ldn eeec , u s tt n e is ,cnu ci ,ad lx a hl C ieep rt s po ieti e et o l eta ch s eie,icu igrfrn e sbtui , lpi ojnt n n eil e x l d l v i o s o c ch s n T eeoe i t s t n bt e n ih ad C iee hsdsic o hud b e twt rpr n acra c i h iu oei 、 hrfr n r l i e n E g s n hns,ti i nt n sol e da i p el i codn ewt te u q e o a ao n we l t i l h o y h n
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
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形合与意合的特点。
形合是指句子内部的连接依赖于语法和词汇手段,而意合则更注重语义和语境的内在。
本文将从词汇、语法、句式和篇章结构等方面探讨汉英两种语言在形合与意合方面的差异。
在词汇方面,汉语倾向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汇,而英语则更注重使用抽象、概括性的词汇。
例如,要表达“美丽”的意思,汉语可能会用“花朵般美丽”等形象化的词汇,而英语则可能使用“gorgeous”等较为抽象的词汇。
英语中有很多抽象名词和介词,这些词语在汉语中往往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
在语法方面,汉语句子内部的连接往往通过语序和虚词实现,而英语则更多地依赖时态、语态、数和格等手段。
例如,“他来了”这个简单的汉语句子,英语需要用“he comes”来表达,同时还需要注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英语中的从句、分词、动名词等复杂句型也常常是汉语所没有的。
在句式和篇章结构方面,汉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和短句,强调并列关系,而英语则更注重复合句和长句,强调主从关系。
这种差异使得汉译英时需要将原文的短句、简单句进行扩展,而英译汉时则需要将原文的复合句、长句进行简化。
汉英两种语言在形合与意合方面的差异表现为:汉语倾向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汇,注重语序和虚词,使用简单句和短句,强调并列关系;而英语则更注重使用抽象、概括性的词汇,依赖语法和词汇手段,使用复合句和长句,强调主从关系。
翻译时需要注意两种语言的特点,根据语境进行灵活处理。
在汉译英时,要注意将原文的意象词汇转化为英语中的抽象词汇,适当增加连接词以使句子更加流畅;在英译汉时,要注意简化英语的长句和复合句,适当使用动词使汉语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通过理解形合与意合的差异以及相应的翻译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翻译这两种语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汉英两种语言在形合与意合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两种语言之间就没有共性。
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审视英汉差异
模 糊的意合特征 。 随着对 比语言学研究 的深入 , 越来 越多 的人开 始关 注英汉 3 形合意合与英汉互译操作 两种语言的 比较研究 。如英 语重 物称 , 汉语 重 人称 ; 语 重被 3 1 连接词的增译和减译 就英汉两种语言 比较 而言 , 英 . 重形 和 动, 汉语重主动 ; 语重抽象 , 英 汉语重具 体 等。但其 中英语重 形 的英语 注重 句子形式 , 注重结构 完整 , 注重 以形显义 , 语句各成 合, 汉语重意合被不少人 认为 是最根本 的差 异 。关 于这一课 题 分 的相互结 合常用适 当的连接词语或 各种语 言连接 手段 , 以表 已有不少 论述 。本 文试 图从 语 言学 的角度加 以思 考 和讨论 , 以 示其结构关 系。汉语重 意合 , 中各成 分 之间或 句子之 间的结 句
[ 关键词] 英汉差 异 形舍 意舍 思维模式
[ 中图分类号] G4 0 [ 2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1 o 6 3 (0 8 o o 8— 6 3 2 o ) 6—83—0 7 2
体观照 , 种整体观照经历 数千年 的沉积 、 这 凝炼 和升华 , 汉民 使 族在思维运作上形成 了长 于综合 , 善于提纲挈领 , 以纲统 领全局 的“ 综合性 ” 维优势 , 内省 和体悟 , 思 重 因而 汉语呈现 简约 、 意义
的基 础 。
能力 的缺 失。
4 4 通过利用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后废弃 的动物 , 动物缺氧 . 对
通过 以上 实验 , 使学生 全过程 跟踪观察 疾病 状态 下导致 的
后各内脏 器官形态组 织结构的观察 , 了以下 效果 : 加实 动物机体各 系统机 能、 达到 ①增 代谢 及各重 要脏器组 织形 态 的病 理学改 验教学 内容 , 提高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 的综合运用 能力 , 发学 变 , 激 提高学生对疾 病变化特点的综合认知能力 , 同时在业余时 问 习和科研创新热情 ; 习巩固解 剖学 、 复 组织 胚胎学 知识要 点 ; ② 学习- f实用 实验技术 ( 3 组织切 片制作 技术 ) 和实验 室试 剂 的 对病理状态 下动物从机 能 、 谢 、 代 形态学 的 改变全过 程 观察 , 强 配制方法 , 提高学生 实验操 作和动手能力 , 取得 了预期 的实验 目
浅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差异
浅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差异摘要: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是一个客观而显著的现象,本文运用韩礼德与哈桑所著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关于语篇衔接的相关理论,从照应这一衔接方式的角度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揭示英汉语篇衔接手段运用的不同方式,总结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关键词:语篇衔接;照应;差异中图分类号:H315;H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2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无论从表象的文字构成到深层的语义表达方式等众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其中,两者的语篇衔接手段的不同是最显著的差异之一。
在语篇衔接手段差异的讨论中,概括较全面、认可度较高的是韩礼德和哈桑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进行的总结。
在书中,韩礼德与哈桑将语篇衔接手段主要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语法衔接主要包括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和连接(conjunction),其中照应又包含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和比较照应(comparison reference)(Halliday&Hasan, 1976:30)。
本文将通过一些语篇实例,从照应这一衔接方式的角度详细分析在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
一、人称照应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将某一句话与对应的语境或上下文连接起来。
英语和汉语有各自的人称照应系,所以两者在人称照应上有很大差异。
人称词包括三种:人称代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
英语中的第二人称“you”并不像汉语中的“你”和“你们”有单复数的区别,也没有“您”和“你”之间尊敬程度的不同;第三人称复数“they”也不能像汉语中的“他们”、“她们”或“它们”区分出性别的差异。
此外,汉语中还有第一人称复数“咱们”和“别人”、“人家”、“大家”都具有照应功能。
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审视英汉差异
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审视英汉差异随着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
如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英语重被动,汉语重主动;英语重抽象,汉语重具体等。
但其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被不少人认为是最根本的差异。
关于这一课题已有不少论述,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加以思考和讨论,以期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一、形合与意合的语言学界定“所谓‘合’就是组合,是语言符号由‘散’到‘集’的手段,即组织手段。
它基本有两种情况: 1.依附形式(如词的屈折变化) , 此为形合; 2.仰仗意义(即内在逻辑关系) , 此为意合”。
[ 1 ]形合(hypotaxis)是指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等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重形合的语言注重以形显意,句子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靠关联词等显性连接手段来直接标示,句子的结构较严谨。
意合(parataxis)是指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重意合的语言注重以意役形,句子各成分之间靠隐性连贯,以逻辑关系和叙述的事理顺序来间接显示,不用或少用关联词,句子结构比较松散。
[ 2 ]二、形合意合源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通常具有深层的文化根源。
不同的民族基于不同的生存环境、生活经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心理倾向,即思维方式。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重形合。
英民族极度推崇逻辑与理性,其根源可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亚里士多德相信,一切严格的演绎推论都是三段论式的。
现代西方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哲学的研究都证实了它们是以“三段论”为基础而衍伸出来的各种领域学科。
西方逻辑范畴观使语句中各成分按逻辑关系依次排列,显示它与其他成分的位次关系。
英语等西方语言在按照严格的“形式逻辑”演绎方式进行表述时,必然使用和依赖可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连接词,因而呈现出形合的外在特征。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重意合。
综合性思维是汉语意重于形的理性根源,是从宏观整体上去把握认知对象特征,认识认知对象属性的思维认知方法。
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手段差异分析
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手段差异分析近年来,随着汉英语文化的交流,以及英汉语篇状尤其是文学文献的深入研究,对英汉语篇中语言衔接手段存在的差异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将研究英汉语篇中照应衔接手段的差异,以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以及衔接的重要性和作用。
关于照应衔接的定义,学者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此外,照应衔接也被称为对映衔接,这类衔接涉及两个或多个句子之间的内容重叠,这种衔接是衔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句子连接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有以下显著特点:首先,英语篇章中照应衔接注重突出句子之间语境上的连续性,而汉语篇章则重视句子之间在内容上的重叠性,以突出衔接特征;其次,英语篇章中照应衔接采用了更多的连接词,如although、however等,汉语篇章则更主要是利用代词体或“也”字句来进行衔接;第三,英语篇章中照应衔接更偏重考虑句子的连贯性,让句子之间更加通顺,而汉语文献更着重于上下文的重叠性,衔接内容更为丰富。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英汉语篇中照应衔接手段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源于英汉文化的不同,也可能源于翻译和写作的不同方式。
但无论如何,衔接手段在表达主题和支持论述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
许多文献认为,照应衔接对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有助于构建具有层次感的句子,使句子之间更有条理性,使文章更具美感。
在英汉文化交流过程中,使用照应衔接可以有效地降低任务解释时可能出现的文化偏差,也有助于提高文化交流的效率。
因此,照应衔接是英汉语篇应用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它有助于语言表达的通顺性,也有助于提高句子的一致性和充实性。
在英汉文化交流中,使用照应衔接可以有效地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助于英汉文化的交流。
因此,任何一种语言应用中,照应衔接手段的使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需要注意照应衔接的文化差异,以便有效地利用照应衔接提高句子的表达能力,改善文学文献的表达效果,以及提高文化交流的效率。
总之,本文讨论了英汉语篇中照应衔接手段的差异,分析了其中的文化差异及衔接的重要性和作用。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论文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论文目前国内多数学校英语写作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模式,利用展示新的写作内容——范文分析——学生自己命题并写作——教师讲评这样的流程。
教师只注重结果无视教学过程,难以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法能力强,但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普遍较差,写出来的篇章构造上没有连贯性,也缺乏逻辑性。
因此,本文将从语篇语言学的角度,从衔接连贯这一方面来谈如何进展英语写作教学,试图探索出一种实用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中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
Harris指出,“语言并非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语句,而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
”有了对语篇的定义,语篇分析理论也随之不断开展。
本文主要从衔接和连贯的角度来讨论语篇分析对英语写作的指导作用。
在Cohesion in English中,Halliday和Hasan提出“当话语中的某个成分的解释取决于话语中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就出现了衔接” ,二人把衔接归纳为五种: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连贯是指篇章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无关语句的堆积。
衔接是达成语义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连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语篇的连贯应该具备三个特征:(1)连续性,即在语篇中相邻的小句要彼此照应,或由某个连续成分使他们在形式上彼此相连;(2)一致性,即前后句子在逻辑上保持统一;(3)相关性,即每个句子必须与语篇话题和上下文彼此相关。
1、衔接手段的运用在以上提到的五种衔接手段中连接最复杂。
黄国文将连接手段命名为“逻辑联系语”,并将其定义为“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 ,既包括连词也包括副词或介词短语。
根据它们所表示的不同语义关系,可分为增补型、转折型、因果型和时间型,每一类又可分为很多小类。
因此英语中逻辑联系语的正确使用是写作中的一大难点。
下面举两个例子:A.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munication, we must learn English well.B. No one will wele a man with bad manners. Otherwise,a man who always acts politely will get on well with others.在A句中缺少连接词,两个完整的英文句子不能用逗号隔开。
形合与意合——浅析英汉在语篇衔接上的差异
言之 . 他们认为女人 的感情平时只能零 星发泄 , 有了丈夫和孩子 , 必须
情感 收聚起来有 了归宿 , 自己才能得到满足。” 通过比较这段汉语文字和上段英语文字 . 能够看到汉语 变英语的 复合句为小分句 , 且省去 了许多连接词。 22 照应 的使用 . 照应是指在语篇 的某个部位 出现参 与者或情景部分 可成为它在 另一个部分出现的参 照成分 。 英语 中大量使用参照手段 , : 如 指示照应 和人称照应 . 而汉 语却 相对较少地使 用照应 . 汉语往往 使用原词重复 或零照应来表达照应关 系 . 达到语篇衔接与连贯的 目的。胡壮麟认 为 “ 零照应指在语篇中本该 出现 的照应词被省略了。 来看两个英汉对 比 ” 的例子 :
纯理论的教育不能加强职工的认识而且很容易忘记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将日常工作的违章行为一一记录在案将记录的内容定期分析定期汇总总结通过个人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学会认识每一项工作的危险点因为每一活动场所的危险点都不同甚至同一项工作在不同的进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危险点都不一样着重通过提高学生自己的认识来防范现场的安全隐患是安全工作的最有效途径
“ ro s atc scn s a etefu d to so u ig s ul ig , Terr t t k a h k h o n ain fo rbg etb idn s i a
1 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
b t h yc n o tu h f n aino me c . h s cs h t r te, u u e a n t o c u d t f t o o A r a T ee a t s at e l b t i es
【 要】 摘 因为英语重“ ”汉语重“ 形合 , 意合”所以造 成了在语篇衔接方面的差异。从连接词 的使 用、 , 照应语的使用和省略语的使 用这三 个 方面, 结合一些 实例 , 来对比英汉语在衔接方面的差异 , 在 更好地 阅读英语文章和进行 英汉翻译 。 旨 【 关键词 】 ; ; 形合 意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衔接
从“意合”与“形合”的角度看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上)
从“意合”与“形合”的角度看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上)【摘要】全文共分上下两篇,本文为上篇。
上下两篇文章力求从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不同特征入手,通过语言-表现法-思维三个层次的分析,从而揭示汉英两种语言鲜明的异质性特征。
其中上篇主要是对汉英两种语言各自语言系统本身的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下篇则是重点放在对两种语言文化思维形态方面的对比分析上。
无论是上篇或是下篇,都基于汉英两种语言意合与形合的分别不同特征,对汉英两种语言进行一系列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汉英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的语言现象及其差异。
【关键词】形合;意合;异质性;语言系统【Abstract】The paper is classified into two parts sharing the same title, and this is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As for Chinese and English, in many aspects, there exist several different and distinguishabl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 In short, Chinese is considered as a parataxis language while English a hypotaxis language. Our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intends to reveal, through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urface of the language or the language system itself, ways of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and language culture or mode of thinking, the heterology of Chinese and English.【Key words】hypotaxis; parataxis; heterology; languagesystem语言虽然都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在这个基本功能上,所有的语言是一致的,但具体到某一种语言而言,它与另一种语言之间却必然存在着某种异质性(heterology),如果没有这种“异质性”,那么人类的语言就不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差别。
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
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近年来,随着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增加,对比研究不同语言特点的需求逐渐增长。
其中,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重点是,汉语与英语在意合和形合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意合与形合两个方面,对汉英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这种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
首先,意合是指在表达含义时,一个词语往往不具备独立的含义,而是需要通过其他词语进行补充和限定。
这在汉语中非常常见,尤其体现在名词的修饰上。
例如,我们说“红花”、“大山”、“静夜”这样的词语,都需要通过形容词或量词来限定其意义。
而在英语中,大多数时候词语本身就具备独立的含义,不需要依赖其他词汇进行进一步的修饰。
这种意合的特点在汉语中也体现在动词和短语的构成上。
例如,汉语中的动词往往是由一个实词加上动词补语构成的,而英语中动词则是由一个实词组成。
例如,“吃饭”在汉语中是一个动词,而在英语中则是由两个词构成的动词短语“eat dinner”。
在形合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汉语的词语构造上。
汉语中的词语往往是由一个或多个汉字构成的,每个汉字都可以单独使用,具备自己的含义。
这使得汉语在表达复杂意思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组合方式形成新词语,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
而英语中的词语构造则主要靠字母的组合,一个字母很少能够独立使用。
这使得英语在形合方面相对简单明了,但也限制了其表达的灵活性。
这种意合形合的差异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也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汉语的意合特点反映了中国文化强调整体观念与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
一个字词所能表达的含义往往是多方面的,需要通过上下文和其他配合语言单位才能得以准确理解。
而英语的形合特点则反映了英美文化追求实用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倾向。
倾向于用简洁直接的方式表达思想,追求抽象与清晰。
以上只是汉英意合形合差异的一个简要介绍。
实际上,汉英两种语言在意合和形合方面的差异是非常复杂而丰富的,仅凭一篇文章难以穷尽。
从形合与意合谈英汉替代的语篇衔接手段差异
篇衔接手段上必然存 在着差异 。胡 壮麟 教授 曾在《 语篇 的衔接与连贯》中指 出“ 篇指 任何 不完 全受 句子 约 束 语
的 一 定 语 境 下 表 示 完 整 意 义 的 自然 语 言 。 另 外 根 据 黄 国 ”
句子读起来 很紧凑 。在语 篇层 面上 , 使句 群前后 的意 为 义紧密 相连 , 我们 同样更 多地 发挥 替代 的衔接 功能 。总 之 , 用替代这一手段 , 以使 句子 内部 及句群 即语 篇上 使 可
文 和 中文 的 一 些 句 子 从 形 合 、 合 角 度 对 语 篇 替 代 衔 接 意
进行对 比。
形合 与意 合
1 .名词性 替代。 名词性替代指的是可充 当名词词组 中心 词的替代词
取 代 另 一 个 名 词 词 组 。 在 英 语 中 常 用 代 词 、 词 或 词 组 名 代 替 重 复 出 现 的 部 分 , 而 避 免 重 复 连 接 上 下 文 。 在 含 从 有 替代 形式 的 句 子 里 , 有 从 上 下 文 寻找 替 代 的 主题 部 只
异。
一
构成 了语篇 的衔接 功能 , 以此使 替代具 有语 篇 的衔 接 并
功 能 。根 据 韩 礼 德 和 哈 桑 的 划 分 , 代 可 分 为 名 词 性 替 替
代 ( o ia sbtu o ,动 词 性 替 代 ( eblsbtu n mn l u sttn) ii vra ust— i t n 和小句替代 ( l sl u stt n 。本文将试 着用 英 i) o c ua sbtui ) a i o
下 文 紧 密地 联 系 在 一 起 。 因 此 , 篇 中 的 替 代 关 系 同 时 语
文的《 语篇分析概要》 的定义 , 语篇 通常指 一系列 连续 的 语段或句子构成 的语 言整 体。从上 面两个 定义 来看 , 语
从形合意合角度看英汉衔接连贯手段差异_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思想理论双月刊 125
从形合意合角度看英汉衔接连贯手段差异
—— —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许 岚
(贵州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作文缺乏衔接和连贯。这是由 于对英汉差异的认识不足造成的。 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的差异突出地表现在衔接关系上。 本文通过在教学中 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对英汉衔接手段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提高 英语作文的衔接连贯水平。
作者简介:许岚,女,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比较语言学,应 2010.5(总 129 期)
3. Students always try many ways to improve his English. (代词的错误使用)
(二)缺乏语法衔接 语法衔接的缺乏可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缺少 关系词、缺少连接词、错误的使用替代词、缺少或错 误的使用介词、时态的错误应用、主谓不一致。 如: 1. What he did is not the same with ( ) he said. (缺少关系词) 2. He is hard working, but he is not persistent, ( ) he can’t accomplish anything. (缺少连接词) 3. That’s possible that our country will be prosperous in recent years. (错误的使用替代词) 4. If we don’t drive our cars every day, the climate will be improved ( ) a few years.(缺少介词) 5. In reality, we found that in many cases competition goes hand in hand with cooperation. (时态的错 误使用) 6. It is obvious that there will be a new economic crisis throughout the world, but we hopes it won’t happen.(主谓不一致) 以上都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从学生习作里找 到的例子。 由于受母语的影响,类似的错误还很多。 笔者拟从英汉两门语言形合意合用法差异的角度, 指导学生学习英语中的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手段, 以提高他们英语写作中的衔接连贯水平。 二、从形合意合的角度看英汉衔接手段差异 (一)词汇衔接 韩礼德和哈桑指出, 词汇的选择是体现词汇衔 接的手段。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 包含重复和搭配两种手段。 重复可以是对单词的再 现,也可是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义词等。 搭配指的是 总是同时出现的词汇的组合。 这两种手段在英汉两 门语言中都是存在的。 比较英汉两门语言所使用的重复这一手段,所 不同的是, 英语单词的形式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词 缀来实现,也可因为性、数、格、时态、语态、人称、比 较级等而变化。 只要这些单词的词根一致,他们的基 本含义就是相同的。 因此同一词根的不同词形可运 用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中。 而这一点却不能在汉语 中得以体现。 搭 配 理 论 是 费 斯 在 1957年 提 出 的 , 从 此 , 人 们 意 识到衔接关系可以通过词汇手段实现。 在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中 , Hartmann 和 Stock 指 出:每个单词在特定的语言中都有它的搭配范围,搭 配范围又限制了它的意思和用法。 同样的单词在不
英汉互译中形合与意合之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这也 是 英语 形合 性 的重 要特 征
,
所以 在
, ,
?
英 译汉 时
要将 英 语 的长 句拆 成 汉语 的短 句
,
并
参 考 文献
1 ] 陈刚 「
.
形合 与 意合 的成 因
,
对 其行 文顺 序进 行适 当调 整
。
以符合 汉语 的 表达
M ] 上海 上 旅游 英 汉互 译教 程 「
:
.
.
众所 周 知
) 语言 相
,
。
以上 例 ( 1 ) 在 翻 译 时省 略 了 连接 词
因为
”
,
刻牢 记 英语 是偏 形 合 的语 言 注 重 显 性衔 接
语
。
20 1 1 : 1 3 2
,
)
,
是一 种 形合 ( h y p o
“
t
a x
i
s
并 按 照 汉 语 的 前 因 后 果 的顺 序 将 表 示 原 因 分 句
体
接 与过 渡 的一 种写 作 技法
义 上 的连 贯
“
、
其 主 要作 用 是保 持 意
。
2
)
g
e s
f
i
n
t i
o n
,
i f
a n
y
,
现 了 英 语 的形合 特 征 三
、
。
文 句 的流 畅和 行 文 的 变化
,
英语
炙 I l u lg
U℃
pp
e n
c 以 1七l 工t s
f o
t
Ul i h
,
s
s
我们 看见 了 一只 知 更鸟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也是翻译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本文参照Halliday和Hasan对衔接手段的划分,对比了英汉语篇的衔接手段,通过举例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翻译句子,分析如何通过注意语篇衔接手段提高翻译水平。
语篇衔接翻译形合意合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英语重视“形合”,而汉语重视“意合”。
这一点美国翻译学家奈达(1982:16)早就提出“…So far as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ncerned,the most importantdifference linguistically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就英语和汉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
本文将以Halliday和Hasan关于衔接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课文实践材料,对比分析英汉句子结构在语篇衔接中的差异,旨在提醒大学生在英汉互译时应掌握英汉语言的各自特点,注意策略,提高语篇翻译的质量。
一、英汉句子的主要特征英语注重形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综合型为主要特征的语言。
综合型语言指主要通过词汇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性、数、格、时、语态等。
它常常采用表示连接意义的词语和结构来表示语言中结构与结构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而汉语重意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
而分析型语言是指语言中的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汇自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完成。
英语在选择词语,造句子及语篇上经常使用形合手段,这些手段包括使用介词,关系词和连词来实现句子的连接。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英语中频繁的使用介词是英语衔接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如up,along,towards,of,to,in,on,above 等都是常见介词。
而关系词和连接词使用的也比较多,英语主要关系词是which,that,what,how,when等,主要连接词是and,or,yet,unless等,但在汉语中却较少使用这类词。
从形合与意合的视角看英汉语差异
从形合与意合的视角看英汉语差异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
英语重形合,注重结构连接;汉语重意合,注重语意连贯。
本文从形合与意合的角度来阐释英语和汉语在语法层次、句法层次及篇章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标签:形合;意合;语言差异一、概述形合和意合是英语和汉语语言组织的常用手段。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差别之一在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指出:“任何语言的语法,总是一部分是明示的,另一部分是隐藏着的,在汉语里,明示的语法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1];翻译家Nida表明:“就语言结构而言,英语和汉语最大的区别就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2]。
二、英汉语形合与意合对比1、定义广义上的形合指句式的形态,指一切依借形式和形态手段完成句法组合的方式。
狭义上的形合指用连接词等语言形式把句中的词语或分句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广义上的意合指词语之间或分句之间的意义或逻辑关系不借助形式手段来体现。
狭义上意合指语句或篇章的连接主要通过语义串联,而不是靠语言结构形式上的表层连接。
2、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和汉语的差异一直是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们研究的主要话题,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这样阐述:“汉语句式的组成多靠意合法,这一特征在复合句中尤为明显,意合法在英语语言中是一种变态,而在汉语语言中是一种常态”[3]。
由此可以看出,在英语和汉语对比中关于形合与意合的研究有一致的看法:属于印欧语系的英语重形合,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重意合。
因此,就形合与意合方面讲,英语注重句式结构规范,其语言形式结构明显,属于形态型语言;汉语则注重语用,没有词的形态变化,语言形式结构松散,侧重意义的表达。
三、英汉语差异的体现1、词法层次英语是音形合一的拼音文字,是“词本位”的语言,单词的形态变化灵活。
英语的构词法有多种方式,就拿其中的派生词为例来分析英语单词的形合性。
表示否定的前缀“dis-:allow—disallow;approve—disapprove;appear—disappear等。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512019年35期总第475期ENGLISH ON CAMPUS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文/陈中云【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无论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语篇与衔接。
本文将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进行简要梳理,然后谈谈其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英汉;衔接手段;英语教学【作者简介】陈中云(1966.08-),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
衔接错误,对此,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听说读写活动,不要害怕出错误就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训斥,致使学生既不敢说也不敢写, 学习策略上采取回避,阻碍了学生语言的习得。
另一方面,也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而应该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比较,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做出解释,强调英语语言注重形合而汉语则注重意合,使学生针对错误加以纠正能够正确使用英语语篇的衔接手段。
2.提倡英汉语篇对比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
篇章语言学的发展给英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使是基础阶段的写作也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语篇连贯的各种衔接手段,如:省略、照应、替代等,使上下文连贯,结构紧凑。
教师在平时讲解课文、分析阅读理解、操练英语写作时,要重视语篇的分析,可以从形式上的衔接入手,强调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英语的衔接通过照应、替代等形式手段来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体现了英语形合的特点;而汉语多用重复、省略等衔接手段,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
通过对比不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扩展英汉对比分析教学的范围,突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目前外语的交际教学法和听说法搞得红红火火,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口语水平大大提高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胡壮麟认为,英语教学在听说训练方面超过读写,大部分学生流利性提高了,但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却下降了。
要解决这两对矛盾最好从英汉的对比分析入手,让学生真正从认知上而不是感性上掌握英汉语言的差异,从而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 。“ 意合 ” 依靠 意思 或 内部 的逻辑 关 系连 接 的语 是
运用 于 翻译 教 学 中 .却 很 少运 用在 中 国学 生 的 写作 教学 中 。中国学 生 由于受母 语 的干扰 , 作文 中常 缺乏
最早关 注衔接 和连 贯 的是 l 世 纪5 年 代 的哈瑞 9 0
斯 、 克等人 。哈瑞斯 提 出 : 言不 是单 词 和句 子 的 派 语 随 意组 合 ,单 词 和 句 子是 存 在 于 连 贯 的 篇章 中 的 。 17 年 , 9 6 韩礼 德 和哈桑 在《 语 的衔 接》 书 中指 出 : 英 一 语篇 的关键 构 成要 素就 是衔 接 手段 … …衔接 手 段有
( 词性 的错 误选 择)
2S k n a d a o s f h r . mo i g c n o l t o a m t p o l ’ o e pe s
Hale Waihona Puke 通过 以 上研究 ,人 们 开始 意识 到在 教 学 中运 用
对 比语言 学理论 的重要 性 。 目前 , 合 意合理 论 主要 形
中 国学 生 写作 中缺 乏词 汇 衔接 可 体现 在 三个 方
观点 , 他从 九个 方 面讨论 了语 篇 的衔接 连 贯 问题 , 其 中 四个 方 面 和形 合 意合 有关 。 它们 是 : 代 、 构 衔 指 结 接、 逻辑 衔接 和词汇 衔接 。张德禄 在2 o 年 定义 了显 00
英语 作 文的衔接 连贯 水平 。
关键词 : 合 形 意合 衔接 连贯 英 语 写 作 中 图 分 类 号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9 5 8 ( O0 0 — 0 1 5 0 H3 A 10 - 3 1 2 1 )5 o 2 — 3
我 国语 言 学家 王力 1 8 年在 《 94 中国语 法 理论 》 一 书 中提出 了“ 形合 意合 ” 理论 。 指 出 :形合 ” 通过 他 “ 是
性 衔接 和隐 性衔 接 , 指 出英 语 注重显 性衔 接 . 汉 并 而 语 注重 隐性衔接 。
面 :选 择错 误 的词 性 ,错误 的搭 配 和代 词 的 错误 使
用。
如:
1 .Su mme sa h p i e s s a o o h hid e r i a p n s e s n f rt e c l r n.
衔接 连贯 性 ,这 是 由于对 英汉 两种 语 言 在形 合 意合
上 的差 异认识 不 足引起 的。
一
、
中国学 生在英 语 写作 中存在 的 问题
言 的组织形 式 。形 合与 意合 能同 时存 在 于 同一 门语
言 当中 。他 同时也 指 出了形 合法 频 繁地使 用 在英 语 中 , 意合法 则广泛 地运 用在 汉语 中 。 而 连淑 能 19 年 93
接体 现 的是 一种 语 意功 能 。 英语 中 。 分 为词 汇衔 在 可 接 和语法 衔接 , 而在汉 语 中 , 只有 词 汇衔 接而 没 有语
法衔 接 。 中国学 生在英 语 写作 中 , 出现 下 列 问题 , 常
以致 文章连 贯性 较差 。
( ) 乏 词 汇 衔 接 一 缺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 1.( 19期l 00 总 2 5
思想理论双月刊
15 2
从形合交合角度看英汉衔徭缝贯寻段羞导
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 学的实证研究
●许 岚
50 2 ) 5 0 5 ( 贵州大 学 贵 州 贵 阳
摘 要 : 写作是英 语教 学 中的一 个难 点 . 中一 个较 为 突 出的 问题 就是 学 生作 文缺乏衔 接 和连 贯。 是 由 其 这 于对 英汉 差异 的认识 不足造 成 的。英语 形合 和汉语 意合 的差 异 突 出地表 现在 衔接 关 系上 。 文通 过在教 学 中 本 运 用对 比语 言 学的理论 . 形合 意合 的 角度 对英 汉衔 接 手段 的差异 进行 对 比分 析 , 从 帮助 英语 专 业的 学 生提 高
在 《 汉对 比研 究》 英 中对 英语形 合 和汉 语意 合 进行 了
中 国学生 英语 写作 方 面总会 遇 到 如词 汇 、 法 、 语
结构 、 接连 贯 等方 面的 各种 问题 , 衔 因此 写作 也 一直 被 认 为是英语 教 学 中的一个 难点 。在诸 多方 面 中 , 由
于英 汉两 门语 言在 衔接 连贯 方 面 的差 异 ,英 语重 形
h a h f 误 的搭 配1 e l .错 t
五种 : 指代 、 代 、 替 省略 、 连接 词 和词 汇衔 接 … …篇章 中衔 接关 系是 通过词 汇语 法 手段 实现 的 。即通 过结 构 的选 择和 在结构 中的词汇 实现 的 。 9 4 . 壮麟 19 年 胡 在 《 篇 的衔接 和连 贯》 语 一书 中提 出 了多层 次 分析 的
更 为详尽 的论 述 。 并列举 了三种衔 接纽带 : ) 系词 1关 和连接词 , ) 2 介词 , ) 词形式 。 3单 语法 和概 念一 致 。 这 些 衔接 纽带 常用 于英 语 中 ,而 汉语 中很 少 或 甚至 不
用。
合, 是靠 词 汇和 语法 来表 示 衔接关 系 。汉语 重 意合 , 靠 逻 辑关 系表 示衔 接 。因此 学 生英 语 作文 缺 乏衔 接 和连贯性 的 问题显 得尤 为突 出 。 写作 教学上 , 多 在 很 老 师 往 往 重 视纠 正 学 生 在语 法 词 汇 方 面 的错 误 . 而 忽 略 了篇章 的衔 接 和连 贯 。但 要 写 出一 篇 高质 量 的 作 文 , 了好 的构 思外 , 除 仅仅 避免 语 法词 汇方 面 的错 误是 不够 的 , 还需要 较好 的运用 英语 的衔接 手段 。 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