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人工胸壁的研究

合集下载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报告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报告

3
研究展望(Research Prospect)
4
观点与总结 ( Opinions And Conclusions )
01 PART 1 研究意义与背景 Significance And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乳房重建理念的形成
在我国,接受乳房切除术的患者仍占到原发性乳腺癌 的88.8%。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
2018硕士研究生读书报告会
报告人:xxx专业:xxxx
日期: 2018年xx月xx日
目 录 Contents
1
研究意义与背景 (Significance And Background )
2
研究成果与应用(Research Results And Applications)
Background
[6]Jia-jian C,Nai-si H,Jing-yan X,Ben-long Y,Guang-yu L,Gen-hong D,Zhi-min S,Jiong W Current Status of Breast Reconstruction in Southern China: A 15 Year, Single Institutional Experience of 20,551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dicine (Baltimore).2015 94(34):e1399
Research Results
3、Kiss皮瓣
Kiss皮瓣是对传统背阔肌皮瓣进行设计改良,切取依靠同一组血管 蒂供血的多个小皮瓣,转移到受区后进行拼接覆盖创面,因设计 分叶皮瓣时,其拼接过程像“亲吻”一样生动,因此将其称为 “Kiss皮瓣”。 其目的是在修复较大创面的同时,可使供区一期直接缝合,避免第 二供区取皮,节约了手术时间,也改善了供区术后的外观效果。 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10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eer,LABC)

生物材料人工胸壁重建巨大胸壁缺损(附5例报告)

生物材料人工胸壁重建巨大胸壁缺损(附5例报告)

Re c o ns t r u c t i o n o f l a r g e c he s t wa l l d e f e c t wi t h b i o ma t e r i a l a r t i ic f i a l c h e s t
wa l l :Fi v e c a s e s r e p o r t
C h o n g — L i l - .WE NZ h e — S h e n g .WA NG J u n — Y e ,
S t a t e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 n c o l o g y i n S o u t h e m C h i n a , De p a r t me n t o f T h o r a c i c S u r g e y,C r a n c e r C e n t e r ,S u n Ya t — s e n Un i v e r s i t y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0 6 0,C h i n a , De p a r t me n t f o ho T r a c i c S u r g e y ,Do r n g g u n a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Do n g g u n a 5 2 3 0 0 0,C h i n a
者进行修复重建.结 果:采用 生物材 料人工 胸膜及 人工肋 骨
对4 例 胸壁巨大缺损的患 者进行 重建 5例胸 壁 缺损 面 积 为 ( 1 4×
1 1— 2 1 ×1 8 ) c m, 术 后 随访 6—4 0 m o , 均存 活 , 且 呼吸 动度 良 好, 无胸廓 畸形及 反常呼吸发生.结论 :生物材料人工胸壁重

人工胸壁[实用新型专利]

人工胸壁[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人工胸壁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辛定一
申请号:CN93237708.4申请日:19930930
公开号:CN2178104Y 公开日:
199409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人工胸壁,属于用外科手术移植到人体内的假 体。

由韧性膜层物及夹于其中的人造肋骨条组成,肋 骨条中有不锈钢丝。

韧性膜层物用针织涤纶布制成, 人造肋骨用低压聚乙烯制成。

手术时,所说不锈钢丝 与人体肋骨断口端缠绕,韧性膜层物与创口周围生理 组织用聚酯纤维线缝合。

本人工胸壁应用于胸壁缺 损修补,康复后可以避免胸壁畸形、胸壁功能恢复完 全。

申请人: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地址:214062 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20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无锡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聂汉钦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50%假人胸部刚度稳定性研究

50%假人胸部刚度稳定性研究

50%假人胸部刚度稳定性研究研究假人胸部刚度稳定性的文章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人类制造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有些模仿人类的外形,有些则更像动物。

其中,机器人胸部刚度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是机器人在执行某些任务时所必需的条件。

本文将研究假人胸部刚度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方案。

一、胸部刚度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胸部刚度稳定性是指假人在行走、奔跑等活动中,胸部的稳定性和刚度。

影响胸部刚度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材料的弹性模量、形状和结构等因素。

(一)材料的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受力情况下产生变形的程度。

因此,弹性模量高的材料能够更好地承受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力量。

如果假人胸部的材料弹性模量太低,那么在运动过程中胸部的变形程度就会很大,从而导致胸部的刚度不稳定。

因此,选择弹性模量大的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假人的胸部刚度稳定性。

(二)形状胸部的形状也会影响其稳定性。

一般来说,具有圆弧形状的胸部可以更好地承受各种力量。

这是因为圆弧形状与力量的传递方向比较吻合,从而可以使力量更加均匀地分散到整个结构中。

相反,如果胸部的形状不合理,如较为平板或呈现尖锐角度等形状,就会导致胸部受力不均,从而影响其稳定性。

(三)结构胸部结构决定了其在受到力量的情况下的变形情况。

如果结构不合理,则胸部容易发生过度变形,从而影响其刚度稳定性。

在选用胸部结构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受力方向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支撑结构,例如采用多个支撑点的方式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二、胸部刚度稳定性的改进方案(一)采用特殊材料如前所述,材料的弹性模量是影响胸部刚度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选择弹性模量大的特殊材料可以有效提高胸部的刚度稳定性。

例如,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很高弹性模量的材料,可用于制作假人的胸部。

(二)采用复杂的结构复杂的结构可以提高胸部的稳定性。

通过采用复杂的结构,能够让假人胸部在受力时得到更好的平衡,从而增加矫正外力的能力。

一种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胸部支撑结构_CN109623791A

一种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胸部支撑结构_CN109623791A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外骨骼机器人上的胸部支 撑结构,具有多方向的自由度以贴合人体,使用舒适方便,支撑可靠。 [000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胸部支撑结构,包括一体式胸托、胸部转 接件和胸部支撑杆 ,所述 胸部转接件安装在所述一体式 胸托的 两端部分 ,所述 胸部支撑杆 的 一端安装在所述 胸部转接件上 ,另一端可连接在 用户髋部上 ,所述一体式 胸托包括支撑 底板、转动轴组、基体、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底板通过所述转动轴组与所述基体铰接,所述 胸部支撑杆通过所述 调节机构与所述 胸部转接件 相连 ,所述 胸部转接件与所述基体铰接 , 所述转动轴组一端具有外表面呈球面轮廓的接合端部,所述接合端部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 基体上,所述接合端部与所述基体组成球面副。 [0006]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组包括胸部旋转轴、旋转轴铜套、橡胶垫圈、基板和胸部外 壳 ,所述胸部旋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的中间 ,所述橡胶垫圈穿过所述胸部旋转轴 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基板间 ,所述胸部外壳的中间安装有球形轴承 ,所述胸部旋转 轴通过固定螺母连接在所述球形 轴承上 ,所述支撑底板与基板 和胸部外壳间组成球面副 , 所述旋转轴铜套套设在所述胸部旋转轴上并位于所述支撑底板和橡胶垫圈之间。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胸部转接件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胸部外壳的两端,所述胸部 转接件与所述基板和胸部外壳之间通过转接件铰接螺栓铰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中间设有供所述橡胶垫圈的凹槽,所述基板的两端部分设 有与所述胸部外壳螺纹柱对应的螺丝定位孔。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胸部外壳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中间部分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 中安装有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球面副接触。 [0010]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镶件和传感器固定壳,所述外壳镶件固定盖设在所述胸部

仿生型复合式人工胸壁的实验研究

仿生型复合式人工胸壁的实验研究

仿生型复合式人工胸壁的实验研究研究背景胸壁肿瘤、放射性溃疡、感染、外伤及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广泛胸壁切除及胸部创伤均可造成胸壁缺损。

大块胸壁缺损的重建对于外科医生仍然是一个挑战,人工材料应用于胸壁缺损修复,大大拓展了可选材料来源,推动了胸壁重建外科的发展。

许多材料曾被尝试应用于胸壁重建,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完全理想的胸壁重建材料。

目前临床上可用的材料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与组织结合能力差,难以与组织有机融合,后期常可松动、移位、活动甚至脱出;长期植入后易导致血清肿、瘘管形成、疼痛、血管破坏及引发感染等并发症,部分病人后期需要再次手术取出。

而对于重建方式来说,目前应用最多的仍是MARLEX网+骨水泥+MARLEX网的三明治结构,但是其不能进行解剖和功能的双重重建,往往会影响胸廓的美观或者影响术后对于内脏器官的观察。

目前,组织工程技术的临床应用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包括骨、软骨、皮肤等多种组织的再生。

组织工程技术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即种子细胞和支架。

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已经得到了公认,其可向多种细胞分化,而对于支架材料的应用,目前种类和方式较多,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完全理想的材料和方法,对于骨缺损来说,目前只能修复短缺损,而对于长段缺损仍然束手无策。

研究目的一、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优化PDO补片,探索新编织方法,使其带有管道结构,为后期的仿生型人工胸壁提供软组织修复支架;同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组织工程人工肋骨支架,为人工胸壁硬组织修复提供支架;二、利用多段支架结合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长段肋骨缺损,证明分段融合定向成骨修复长段骨缺损的可行性;三、利用PDO补片和分段融合定向成骨方法修复大面积胸壁缺损,证明其可行性。

研究内容与方法一、仿生型人工胸壁补片的选材、设计与编织我们在前期的研究工作基础上,继续采用PDO单丝作为补片的原材料,探索其新编织方法,使其能满足以下条件:1)补片大小为8cm×5.5cm;2)补片带有两个横向的管道结构;3)补片具有较好的孔径大小。

组织工程化人工胸壁的体外构建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组织工程化人工胸壁的体外构建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组织工程化人工胸壁的体外构建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不断增多,肺移植等手术需求也随之增加。

而移植手术中所需的人工胸壁却面临一些问题,如植入体中的人工胸壁材料常常会导
致植入后产生囊肿、感染等并发症,此外,也存在对患者自身组织免疫力的拒绝反应
等问题。

如何提高人工胸壁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推动人工胸壁的组织工程化研究,成为了当今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主要旨在探究人工胸壁的组织工程化研究方法,并在体外条件下构建一种生物相容性高、强度优良的人工胸壁,并对其形态学和生物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后
续的移植手术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实验设计:利用体外培养技术,构建不同生物材料的人工胸壁,并对不同组织工程化人工胸壁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进行综合比较。

2.实验方法:选取或设计生物材料,在细胞培养重建三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生物学性能测定和材料力学性能评估,在体外评价该材料的组织工程特性、生物活性、机械强度等参数,从而探索一种优良的组织工程化人工胸壁材料。

四、预期结果
1.在体外构建了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高、强度优良的人工胸壁材料;
2.初步评估人工胸壁材料的组织工程特性、生物活性和机械强度。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提高人工胸壁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推动人工胸壁的组织工程化研究,为后续移植手术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有重要意义。

另外,通过探讨一种优良
的组织工程化人工胸壁材料,还可以为其他组织工程化领域提供参考。

制备生物可降解网状人工胸壁:性能及在胸壁缺损中的应用

制备生物可降解网状人工胸壁:性能及在胸壁缺损中的应用

制备生物可降解网状人工胸壁:性能及在胸壁缺损中的应用王新;佟箫兵;刘常明【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6(020)034【摘要】背景:传统修复胸壁缺损的材料由于无法降解,需要长期留在体内且组织反应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难以满足修复的需要。

目的:制备生物可降解网状人工胸壁,分析其性能及在胸壁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蚕丝纤维来源与聚己内酯熔融共混,制备生物可降解网状人工胸壁材料,检测其孔隙率与弹性模量。

取22只家兔,建立胸壁缺损模型,随机分2组,实验组置入生物可降解网状人工胸壁材料,对照组置入聚己内酯材料,置入后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缺损部位;置入后2个月,CT检查骨缺损部位。

结果与结论:①生物可降解网状人工胸壁材料孔洞分布较均匀,孔隙率为54.4%,直径200-300μm,材料中纤维分布相对稳定,弹性模量高于聚己内酯(P 〈0.05);②CT显示,实验组材料与肋骨断端紧密接触,胸壁板与脏层胸膜之间出现新生组织;对照组材料与断端处接触,边界不清,存在高密度影;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有大量纤维细胞,胶原纤维较疏松,炎细胞数少;对照组纤维肌膜与肌肉边界不清,存在水肿,有较多炎细胞浸润;④结果表明:生物可降解网状人工胸壁可促进缺损胸壁的修复。

【总页数】6页(P5064-5069)【作者】王新;佟箫兵;刘常明【作者单位】[1]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省南阳市473000;[2]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834099;[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中厚皮片移植在局部晚期乳腺癌胸壁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J], 宋文哲;郭萌;梁骁;李莹;祝志强2.人工材料在胸壁大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J], 柳阳春;方功德3.制备生物可降解网状人工胸壁:性能及在胸壁缺损中的应用 [J], 王新;佟箫兵;刘常明4.生物可降解人工胸壁的生物相容性与体内降解研究 [J], 龚志云;徐志飞;秦雄;赵学维;王文祖5.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壁穿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余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J], 胡世军;吴勤;金万存;赵天力;游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酯纺织品在人工器官配件中的应用

聚酯纺织品在人工器官配件中的应用

聚酯纺织品在人工器官配件中的应用摘要: 介绍了PET 在人造器官配件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医用聚酯纺织品采用的织造方法及其特点,对人工器官配件用聚酯纺织品的发展方向和策略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聚酯; 人工器官; 织造方法; 用纺织品生物医用材料作为一个高新技术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 大量新型医用材料用于制作人造血管、人造心脏瓣膜、人工肾等,目前除了大脑以外,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都可以用人造器官替代,因此,医用纺织品产业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 据美国对1980~2000 年20 年间的一项调查表明:医疗纺织品正以11 %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 1993 ~2001 年间,我国医疗用纺织品总的增长率为25 % ,预计到2010 年需求量将达到34 万t ,因此医用纺织品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光明[ 1 - 2 ].众多生物医用材料中,随着人们对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的认识不断深入,其在生物材料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PET 作为一种惰性材料,可以应用传统的杀菌技术对其进行杀菌而不改变其本体性质;其次PET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低吸水性,对人体的体液具有高抗渗透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 ]. PET 在医用纺织品中的应用面很广,本文以人造器官为主,介绍PET 在医疗中的一些应用,并结合纺织品的特点介绍医用聚酯纺织品采用的织造方法及其特点.1 聚酯纺织品在人工器官配件中的应用111人工血管自1952 年世界上开始用高分子材料做人造血管进行动物试验以来,人造血管作为广泛用于临床的材料在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去30 多年间,人造血管已成功地植入很多人体中,美国生产人造血管的工厂有新泽西州的Meadox 医药公司、佛罗里达州的Corvita 公司和马萨诸塞州的C. R. Bard 公司等[ 4 ].在国内,上海市胸科医院从1958 年开始与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苏州织带厂和江苏纺织工业厅丝绸研究所等单位协作,以聚酯为基材,试制了多种不同口径和类型的人造血管;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与东华大学纺织工程系采用机织方法合作研制腔内隔绝用人造血管,已得到013~216 cm 不同口径聚酯纤维人造血管,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5 ].人造血管替代人体血管作为输送血液的通道,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一定的机械性能. 生物相容性方面,要求其不引起异常的免疫、排异和过敏反应,对细胞的生长无不良影响,没有致畸、致变作用;机械性能方面,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缝接强度,一定的弹性,其变形能力应和所替代的器官或组织相一致,具有长期使用的稳定性,无明显的生物降解现象,具有合理的孔隙度[ 6 ].惰性柔韧的PET 纤维制成的人工血管能较好满足上述各项要求,在人工血管中获得了广泛使用,但目前PET 材料人工血管常限于6 mm 以上直径;为了制作小口径人工血管,各国研究者开展了深入地研究,如日本科学家用甲基丙烯酸乙基磷酸胆碱酯( M PC) 对嵌段聚氨酯表面进行改性后将改性聚氨酯包附在直径为2 mm 的涤纶血管内壁,90 min 未发现凝血[ 7 ].112 人工心脏瓣膜[8 ]人工心脏瓣膜用于替换病变的心脏瓣膜保证心房与心室间的血液输送和人体的血液循环,其核心技术是先进的材料和瓣膜结构,它可以实现高度的抗凝血性能. 人工心脏瓣膜一般包括瓣膜、瓣环和缝合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生物瓣是由美国Baxter Healt hcare 公司Edwards CV S 部生产的Carpentier2Edwards 猪主动瓣,其瓣架采用弹性合金钢丝,包以PET 织物以使瓣膜同周围组织缝合,也可使组织在瓣架上生长.人工心脏瓣膜缝合环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主要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PET 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缝合环也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如世界上最成功的双叶瓣———St . J ude Medical 双叶瓣即由全热解碳制成,采用PET 为缝合环.113膜间隔缺损封堵器膜间隔缺损封堵器用于动脉导管未闭合房、室间隔膜缺损的介入疗法,通过股静脉插管将封堵器送入病变部位,将未闭的动脉导管或缺损的房、室间隔封闭,以达到治愈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聚酯纤维是封堵器中使用封堵隔膜材料最普遍的一种原材料,上世纪90 年代末美国的A GA 公司发明的Amplatzer 封堵器,用有记忆性的镍钛合金材料密集编织而成,网内有3 层聚酯纤维片. 聚酯纤维片能有效阻挡血液通过封堵器,封堵器释放后短时间内可有微量血液通过聚酯纤维片的孔隙,随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粘附在聚酯纤维片上,聚酯纤维片的孔隙被封闭,分流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 9 - 10 ].2003 年, Thrill 发明的封堵器中,采用22 dtex 的聚酯长丝针织物作为封堵隔膜材料,比普通的平针织物体积小将近50 % ,适用于更小的传送导管[ 11 ].114人造气管气管因肿瘤、外伤、炎症及先天性疾病等需做环形切除及气道重建时,由于气管解剖学上的特点,如果切除长度超过直接吻合限度50 mm ,则需用代用品———人造气管来重建气管,以保证气道的连续性和通畅.著名气管外科专家Neville 教授指出,理想的气管替代物应该具备如下特征:管腔密封不漏气;易弯曲成形,但不致塌陷;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与宿主组织紧密结合;炎症反应最小,无致癌性;内壁光滑,防止成纤维细胞和细菌的侵入;有利于气管粘膜上皮的生长[ 4 ].自20 世纪50 年代起,人们先后使用玻璃管、塑胶管、硅胶管及陶瓷材料等作为气管的代用品,但这类代用品无孔隙,腔内无上皮再生,不能直接缝合,易脱落引起窒息;不锈钢网管、钽丝网、Marlex 网(聚丙烯为原料,不可被人体吸收) 作为代用气管,虽有利于纤维组织长入,固定作用好,但易发生管内狭窄、内膜生长不全及渗漏、感染等并发症[ 4 ].为此,国内外的专家们进行了多种材料和结构的网状器官的尝试,如用聚酯织物制成网状假体并以聚脲醚热固定,将聚酯2聚氨酯网制成人工气管或单纯用聚酯纤维制成网状人工气管;东华大学已初步研制出采用针织结构编织管道骨架的生物复合材料人工气管,并在动物实验中获得基本成功[ 12 ].115人造韧带人造韧带指为修复伤残韧带而制作的代用假体. 人造韧带为条带状,两端多有环,以利于用皮质骨螺钉固定在骨体上,随人体组织长入条带结构的纤维间而与人体结合为一体,进而可以充分发挥韧带的功能. 生物聚酯人工韧带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的柔韧性和强度,复位固定确实,可使骨折断端及肩锁关节完全复位,诱发新韧带的形成,增强和巩固远期疗效[ 4 ,13 ].116人造皮肤传统的人工皮肤由合成纤维制成,一般由基底层和织物层结合而成,如织物层由PET 纤维组成,将纤维制成具有特殊的丝绒状或毛絮状表面,以使人体组织可以长入并固定[ 2 ].2 人工器官配件用聚酯纺织品的织造方法211机织[14 - 15 ]机织物是以经纬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其布面呈经向和纬向之分,结构紧密.通过调整机织物组织、经纬纱密度和收缩率的变化,可以得到无孔隙或微孔隙的结构,如能适应人体伸缩性的孔径均匀的蛇腹状织物;加工直径8 mm 以上的人造血管,空隙度低于经编血管,但较硬挺,拉伸变形能力差,常用于心脏周围高压区域.机织的隔膜材料空隙小,能减少血液从缝隙处渗漏,但同时也会妨碍组织生长,且机织物的厚度较大.在人造韧带、人工气管中,机织可作为其织造方法之一但并非最佳选择.212针织[11 ,14 - 15 ]在人工器官的生产中常用的织造结构为经编. 经编针织物是利用经编的方法,将纱线加工形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质地松软,与机织物相比具有较大的延伸性、弹性,相对高的空隙度. 经编针织结构人造血管外观比较粗糙,表面有规律性的凹凸圈状结构,管壁比机织物略厚,具有弹性、手感柔软、不脱散性,结构稳定、缝制时扭曲现象少、管壁孔眼小、失血现象少、手术成功率高等特点. 特别是对于分叉人造血管,其分叉接头处可以利用多把梳栉轮流编织,使其既牢固又光滑,也能提高致密度,减少漏血量. 经编针织物适于加工成直径10 mm 以上的人造血,通常在编织中将其内外表面拉绒来填满孔隙以避免移植时可能会引起血液渗出.人造韧带需经受疲劳、磨损和骨质切割,对生物机械性要求较高,包括生理递增应力应变特性、低蠕变性、高剪切强度等;由于经编织物的应力应变性能和人的韧带相似,是人造韧带最合适的织造结构.针织的隔膜材料具有多孔结构,使得它与新组织能相容,但也可能导致血液从间隙中渗透出来,产生残余分流;针织物具有抗脱散性能差、自我支持结构不良、易塌陷、纵向和径向的顺应性差等缺点,随着非织造布的兴起,国内外开始使用聚酯非织造布作为新型封堵器内的隔膜材料.在用于人造心脏瓣膜及缝合环中时,经编为其适宜的织造方式.213非织造非织造布可得到毛绒外观,有利于白蛋白附着,能促进假内膜生成,近年来其应用非常受人重视.在人造血管中,内皮细胞在内壁的生长可能会影响到血液的正常流动,且由于阻力增大血流受到限制,因此,对于内径小于6 mm 的人造窄腔血管,其内壁必须设计成微结构表面,使内皮细胞在表皮上依附. 非织造织物的组织符合这一要求[ 5 ].对于人工韧带而言,非织造布因强度不足,不宜采用.近年来,新研制成的封堵器开始采用非织造方法. 与相同面密度的梭织物或针织物相比,非织造材料的密度大且厚度薄,有利于减少封堵器的收缩体积和提高隔膜缺损处血液封堵的现象[ 11 ].214复合结构随着拉舍尔经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生产具有一定强度和伸长特性的三维结构织物.在人造血管中,这种复杂织造结构的研究更为显著和深入.德国亚琛莱因・威斯特法伦高等技术学校( RW TH Aachen) 所属的纺织技术研究所( I TA) 利用德国卡尔・迈耶公司生产的专用拉舍尔经编机,采用不同材料和不同粗细的纱线,生产出经编分枝管状织物;采用不同针距( E18 或E30) 的设备和不同粗细的纱线,得到了不同外观结构和厚度的织物;使用特殊的材料组合加工得到天鹅绒表面. 双梳栉拉舍尔机可根据所需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生产可调节延伸率和多孔性的经编织物[ 16 ].美国新泽西州奥克兰的医疗研究所研制了3 层结构的人造血管,即将几个二维的编织层粘在一起或缝在一起. 3 层组织若由3 种材料组成,可在组织的内外表面实现所需的不同结构和功能特性. 人造血管内壁孔洞相对较小而外壁孔洞相对较大;内壁光滑且有较低的孔隙率,可阻止血液渗透,减少血栓和血凝块的形成;外壁的孔隙增进联结组织的生长,性能远远优于传统的单层编织组织[ 6 ].Cardial 公司采用环形编织和针织两种互补技术制造织物衬底:利用针织提高植入物的立体稳定性“丝绒”, 编织方法减少针织量,有助于更好地合成植入纺织品,使其有一定的柔韧度,使缝合更为方便. 就其作用而言,编织能防止针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缺陷,如织物边缘磨散、交接等. 应用于外科植入物的编织技术使衬底不易脱散,稳定性提高,遏制了血管扩张[ 17 ].医用聚酯纺织品作为人工器官配件,为成千上万的病人解除了痛苦,但目前依然存在人体器官配件与人体组织结合的牢固性、适应性和血液相容性不够理想等缺点;其进一步发展方向应为加强生物技术,结合材料自身的生物功能化、织造结构及织物机械性能等因素开发理想的人工器官配件.311聚酯的纳米改性纳米技术的应用为功能纤维的制备开辟了新途径. 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在对聚酯纤维进行物理化学改性的同时,将纳米功能微粒(如ZnO 、TiO2) 与PET 的共混物或共聚物进行常规纺丝或复合纺丝,得到具有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的纳米功能纤维[ 18 ].笔者所在课题组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原位聚合含纳米ZnO 粉体的聚酯,结果表明纳米ZnO 改性聚酯薄膜的抗凝血性能优于纯聚酯薄膜,并率先提出了纳米微粒阻断Ca+ +的改性机理[ 19 ].312聚酯的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表面改性是提高高分子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表面改性的方法很多,其中等离子体技术凭借其改性效果显著、对材料本体无损害、装置简单等特点成为医用生物材料较为理想的表面处理技术,成为改善聚酯血液相容性的研究热点,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Piglowski 通过氩气和CF4等离子体处理PET 表面后,体外和动物体内的实验表明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提高了[ 3 ] ;Bhuvanesh Gupta 等人通过等离子体辉光放电的方法在PET 表面引入官能团并接枝丙烯酸进而固定蛋白质,并研究其表面平滑肌细胞的粘附和生长[ 20 ];Thomas Chandy 通过等离子体放电在PET 表面形成活性基团,然后接枝上胶原蛋白,再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如肝素、碳二亚胺等固定在PET 表面形成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表面[ 21 ];PA Ramires 通过氧气、氨气或它们的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处理PET 表面后,种植内皮细胞,处理后的PET 材料并没有任何毒性反应,并且提高了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 22 ].笔者所在课题组以聚酯纺织品为基材,通过等离子体技术和紫外照射接枝相结合,或等离子体技术和B PO 化学引发接枝相结合在其表面接枝丙烯酸和聚乙二醇,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聚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有了明显改善.313医用聚酯纺织品的织物结构设计生产织物人造器官配件的公司和研究者基本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聚酯的生物功能化方面,却忽略了纺织品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力学性能与其织造结构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纤维直径和截面轮廓不同,织造方法和组织结构不同,织物后整理工艺不同,纺织品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也会大不相同[ 23 - 24 ].如笔者所在课题组的实验结果表明:机织物三原组织及针织物基本组织对聚酯纺织品血液相容性的影响不同[ 25 - 26 ].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来的人造器官将不再是简单的惰性人造器官织物,而会将织物的织造结构、织物的机械性能和具有生物分子的化学衬底结合起来,通过人造器官配件与病人身体局部的相互作用,使得植入物具有生物功能性.目前,针对梭织、针织以及非织造布的聚酯纺织品的特点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同时许多公司如前所述推出了多样的复合结构,以期使得医用聚酯纺织品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4 结束语医用聚酯纺织品科技含量高,涉及学科广,是纺织技术与高分子材料学、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学和其它现代科学的相互融合及渗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纵观国内外医用纺织品的发展,尽管国内在医用材料的研发和投入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国内生产的医用纺织品中低附加值的产品占绝大多数,对于人工器官这样的高端医用纺织品市场,国外品牌占绝对优势. 为了提升我国医用纺织品的研发技术水平,需要医生、生物医学专家,纺织工程专家及从事材料研发的专家们进行密切合作、精诚合作.参考文献[ 1 ] 刘永建. 医用纺织品[J ] . 产业用纺织品,1994 ,12 (6) :33 - 38 .[ 2 ] 王春红,徐先林. 高性能医疗用纺织品的应用与发展[J ] . 纺织导报,2005 ,23(9) :40 - 44 .[ 3 ] PI GLOWSKI J , GANCARZA I , STAN ISZWSKA K J , et al. Influence of plasma modification on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polyet hylene terep ht halate[J ] . Biomaterials , 1994 ;15 (11) :909 - 915 .[ 4 ] 张艳明,邱冠雄. 医疗纺织品在人体内的应用[J ] . 产业用纺织品,2004 ,22 (6) :9 - 13 .[ 5 ] 吴长福,王文祖. 人造血管的发展与应用[J ] . 产业用纺织品,2003 ,21 (8) :4 - 7 .[ 6 ] 吴湘济. 人造血管的研制[J ] . 合成纤维,2004 (增刊) :39 - 41.[ 7 ] 张丽,王庆珠,吕宏亮. 高性能医用纺织品的新发展[J ] . 现代纺织技术,2005 ,14 (5) :51 - 53 .[ 8 ] 徐志云. 人工心脏瓣膜的进展[J ] . 继续医学教育,2006 ,20 (10) :63 - 65 .[ 9 ] 李波. 膜间隔缺损封堵器中纺织隔膜材料的发展[J ] . 产业用纺织品,2006 ,24 (6) :8 - 11 .[ 10 ] PAUL KAS. Pereutaneous cat heter directed const ricting occlusion device[ P ] . USP :5944738 A , 1999 .[ 11 ] THILL G A ,V ADNAISH M N. Septal defect occluder[ P ] . USP : 655 134 B2 ,2003 .[ 12 ] 徐艳,张佩华,王文祖. 纺织结构生物复合材料人工气管的开发[J ] . 产业用纺织品,2004 ,22 (4) :11 - 13 .[ 13 ] 赫明堂,宋树钧. 生物聚酯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术[J ]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 , 16 (5) :384 - 385 .[ 14 ] S. 阿达纳. 威灵顿产业用纺织品手册[ M ] .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 15 ] O GL E BM. Manipulation of remodeling pat hways to enhance t he mechonical properties of a tissue engineered blood vessel[J ] . J Biomech Eng ,2002 ,124 (6) :724 - 733 .[ 16 ] B ERND E ,唐思维译. 新型医用织物[J ] . 国外纺织技术,2002 , (1) :30 - 32 .[ 17 ] 法国新颖医疗织物简介[J ]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1 ,25 (6) :362 - 364 .[ 18 ] 鲁险峰,赵国,王晓春,等. 纳米ZnO 改性聚酯抗凝血性能研究[J ] . 合成纤维工业, 2005 ,28 (3) :13 - 15 .[ 19 ] 许海军,赵国,王晓春,等. 纳米ZnO/ 聚乙二醇改性聚酯的抗凝血性能研究[J ] . 聚酯工业,2006 ,19 (1) :21 - 24 .[ 20 ] BHUV AN ESH G , CHRISTOPHER P , ISAB ELL E B , et al. Plasma2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onto poly(et hylene terepht halate) films : characterization and human smoot h muscle cell growt h on grafted films [J ] . Biomaterials ,2002 ,23 : 863 - 871 .[ 21 ] THOMAS C , GLADWIN S D , ROB ER T F , et al. Use of plasma glow for surface2engineering biomolecules to enhance bloodcompatibilit y of Dacron and PTFE vascular prost hesis[J ] . Biomaterials ,2000 ,21 :699 - 712 .[ 22 ] RAM IRES P A , M IREN GHI L , ROMANO A R , et al. Plasma2t reated PET surface improve biocompatibilit y of human en2dot helial cells[J ] . J Biomed Mater Res , 2000 , 52 : 536 - 539 .[ 23 ] ROB ER T G , MAR TIN W K , DAN IEL M , et al. Textile arterial prost hesis : Is water permeabilit y equivalent to porosity[J ] .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 1986 ,21 (1) :65 - 87 .[ 24 ] MAR TIN W K. YV ES M , ROB ER T G , et al. Evaluating t he dialine vascular prost hesis knitted from an alternative source©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4 期王晓春等: 聚酯纺织品在人工器官配件中的应用of polyester yarn s[J ] .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1994 ,29 (5) :595 - 610 .[ 25 ] 许海军,赵国,王晓春,等. 涤纶织物结构与其血液相容性及生物力学[J ] . 纺织学报,2007 ,28 (5) :55 - 58 .51[ 26 ] 黄丽,赵国,王晓春. 聚酯纤维织物的抗凝血性能研究[J ] .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7 (2) :8 - 12.。

胸壁骨架缺损重建术(附27例报告)

胸壁骨架缺损重建术(附27例报告)

胸壁骨架缺损重建术(附27例报告)辛定一;蒋锡初;徐富仁;曹子昂;常建华;金小寅;孙振宇;丁卫军;谢崇涛【期刊名称】《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年(卷),期】1995(2)2【摘要】本文报告自1980年5月至1994年6月间共进行各种胸壁骨架缺损重建27例的治疗经验。

缺损最小者2×3.5cm,最大者横跨胸腹部达23×25cm。

应用带蒂肌瓣移植者13例,绦纶片或绦纶钢丝复合体9例,有机玻璃1例,人工胸壁置换3例。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移植物移位或感染,结果满意。

作者对胸壁重建术的基本原则,重建材料的选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重点介绍了作者等研制的人工胸壁复合材料的优点,用此材料行胸壁置换术3例获得成功的经验。

【总页数】2页(P90-91)【关键词】胸壁骨架缺损;胸壁重建;人工胸壁置换【作者】辛定一;蒋锡初;徐富仁;曹子昂;常建华;金小寅;孙振宇;丁卫军;谢崇涛【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相关文献】1.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再手术时胸壁重建方法探讨(附6例报告) [J], 欧阳立志;肖高明;周晓;陈跃军;周石林2.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再手术胸壁重建方法探讨(附6例报告) [J], 欧阳立志;肖高明;周晓;陈跃军;周石林3.生物材料人工胸壁重建巨大胸壁缺损(附5例报告) [J], 张兰军;李伟阳;苏晓东;谢泽明;龙浩;戎铁华;林鹏;郝崇礼;温浙盛;王军业4.胸壁缺损修补重建(附28例报告) [J], 黄宁5.胸壁骨巨细胞瘤切除胸壁大块缺损修补重建(附1例报告) [J], 肖朴;蔡增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机器人和腔镜背阔肌乳房重建关键技术(完整版)

2020机器人和腔镜背阔肌乳房重建关键技术(完整版)

2020机器人和腔镜背阔肌乳房重建关键技术(完整版)摘要机器人和腔镜背阔肌乳房重建是目前乳房重建的重要手术方式,包括背部供区“无痕化”背阔肌乳房重建、“皮岛式”背阔肌乳房重建。

其特点为:腋窝无切口,仅做3个trocar孔,在微创视野下通过皮下隧道完成背阔肌皮瓣切取或转移,随后3个trocar孔可用于术后引流,不增加额外切口;背部供区不遗留瘢痕;微创视野下获取背阔肌肌瓣整个过程不需要拉钩。

机器人和腔镜辅助背阔肌乳房重建优势为切口隐蔽、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

阔肌乳房重建是以胸背血管为血管蒂的一种带蒂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血供可靠、获取方便、组织量适宜,是临床开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式之一[1]。

在我国,背阔肌乳房重建已占所有自体组织乳房重建的60.8%[2]。

传统开放背阔肌乳房重建的缺陷是病人背部供区会遗留15~25 cm的瘢痕,背部创伤大、易积液、术后恢复慢。

研究显示,约22%的病人认为从心理上无法接受背部瘢痕[3]。

因此,用微创的方法行背阔肌乳房重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重点介绍机器人和腔镜辅助背阔肌乳房重建的关键技术并分享临床经验。

1 微创背阔肌乳房重建发展历程2003年,Pomle等[4]发表了其团队在2001-04-09至2001-09-30完成的8例保留皮肤的皮下腺体全切除术(skin sparing mastectomy,SSM)联合腔镜辅助即刻背阔肌乳房重建。

具体操作为:在髂棘和肩胛下角连线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取3 cm垂直切口,用于分离背阔肌前缘;在背部取三角形排列的3个trocar孔用于微创视野下分离切取背阔肌,CO2充气维持术腔压力;在直视联合腔镜视野下切取背阔肌皮瓣。

平均腔镜操作时间为113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243 min,所有病人的手术出血量<300 mL。

2007年,Missana 等[5]对52例病人实施SSM,并在术后行腔镜辅助背阔肌乳房重建。

机器人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

         机器人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

机器人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机器人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手术方法和工具,其中机器人技术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机器人辅助手术已经成为胸部手术领域的一项热门技术。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包括其优势、不同的手术程序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优势机器人辅助手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胸部手术中具有以下优势:1. 精确性和稳定性:机器人手术系统具备高度精确的操作能力,能够有效地消除人工手术的颤抖和不稳定性,提高手术精确度。

2. 放大效应: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高清晰度的显示器将手术场景放大,使外科医生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和操作,减少手术风险。

3. 灵活性:机器人手术系统的臂部灵活自由,可以帮助外科医生进行复杂和狭小区域的手术,提高手术的可操作性。

4. 减少创伤:机器人手术通过微小的切口进行,减少了创伤、出血和疼痛,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5. 提高医生对患者的安全性: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精确的运动和筛选功能,提高了医生对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减少了手术风险。

二、机器人在不同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机器人技术在胸部手术领域有多种应用,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手术程序:1. 肺叶切除术:机器人辅助的肺叶切除术是通过机器人手术系统精确控制的仪器,实施肺叶切除术。

该手术过程中,机器人系统能够提供清晰的视野和精确的操作,帮助医生完成手术。

2. 食管癌手术:机器人技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通过微创的方式进入患者体内,进行食管切除和吻合等手术,使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

3. 心脏手术:机器人技术也在心脏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机器人辅助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以通过机器人系统的精确操作,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手术风险。

4. 胸腺手术:机器人技术在胸腺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普及。

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在胸腔内操作,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以及手术中的出血等并发症。

三、机器人在胸部手术中面临的挑战尽管机器人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高昂的成本:机器人手术系统的购买和维护成本较高,这对医院和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负担。

乳房再造术新技术申报

乳房再造术新技术申报

乳房再造术新技术申报乳房再造术是一种重建乳房形态和外观的手术技术,适用于因乳腺切除手术、乳腺癌或其他乳房疾病导致乳房丧失的患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乳房再造术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乳房再造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效果。

传统的乳房再造术常常采用自体组织移植或乳房植入物的方式,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手术时间长、恢复期长、移植组织限制等。

因此,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技术来改善乳房再造手术。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在乳房再造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纤细器械和高清内窥镜等技术,使手术创伤减小、出血量减少,并能准确重建乳房形态。

其中,腹直肌皮瓣(TRAM)和背阔肌皮瓣(Latissimus Dorsi Flap)是常用的微创手术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将自体组织移植到乳房区域,可以重建乳房形态,并且术后效果自然、外观美观。

除了微创手术,乳房再造术中还涌现出了组织工程学技术。

组织工程学是一种利用干细胞、生物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来重建组织和器官的技术。

在乳房再造术中,研究人员通过培养和植入干细胞,结合生物材料构建乳房组织。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自体组织的移植,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期,同时还可以避免自体组织移植的限制,如供体组织不足等问题。

3D打印技术也被应用于乳房再造术中。

3D打印技术通过将患者乳房的CT或MRI等影像数据转化为三维模型,然后利用生物材料打印出与患者乳房相似的组织。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个体化的乳房再造,术前术后效果准确可控,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乳房的形态和外观。

除了上述技术,还有一些新技术在乳房再造术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脂肪填充术可以利用患者自身脂肪来重建乳房,不仅可以改善乳房形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身体的曲线和比例。

此外,微创吸脂技术也可以用于乳房再造术中,通过吸取脂肪组织并注射到乳房区域,实现乳房的重建和丰满。

乳房再造术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乳房再造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效果。

微创手术、组织工程学技术、3D打印技术等都为乳房再造术带来了新的突破。

蚕丝仿生人工皮肤

蚕丝仿生人工皮肤

蚕丝仿生人工皮肤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年(卷),期】2011(35)3
【摘要】苏州大学利用丝绸提取的丝蛋白,并将其与人类干细胞相结合的培育方法研制仿生皮肤。

以期满足烧伤病人植皮需要,减轻病人痛苦。

【总页数】1页(P217-217)
【关键词】人工皮肤;仿生;蚕丝;人类干细胞;苏州大学;培育方法;烧伤病人;丝蛋白【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08
【相关文献】
1.羟基磷灰石/柞蚕丝素(HA/TSF)骨仿生纳米纤维的生物学性能研究 [J], 陈晓敏;白洁;颜国华;付金芳;何建新
2.蚕丝蛋白在医用仿生材料上的应用 [J], 平瑶;张迎迎;孙京臣
3.烧伤皮肤代用品——蚕丝蛋白人工皮 [J],
4.科学家揭开蚕丝秘密人工制造蚕丝成为可能 [J], 无
5.柔性仿生触觉感知技术:从电子皮肤传感器到神经拟态仿生触觉感知系统 [J], 孙富钦;陆骐峰;张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弓 言 l
近年来 , 人们对胸壁临近结构恶性肿瘤侵及胸
壁 和胸 壁转 移瘤 的 医治做 了大量 的 工作 , 识 到这 认 些肿瘤 根 治性切 除 可 获 得 良好 治 疗 效 果 … 。但 上 述 手术 治疗后 , 常造成 胸 壁深层 组织 甚至 全层组 常
( ) 有 良好 的生 物稳 定 性 , 料 的结 构 不 因 2具 材 体液 的作 用而 变化 ;
维普资讯
产品开发
产业用纺织品
总第 17 9 期
机 织 蒌 壁 的 研 究 人
刘 剑 郑 晔 王 文祖 ( 东华 大 学 , 上 ̄ ,00 1 20 5 )

要 : 绍 了满足 生理 需求的 医用机织人 工胸壁 的性能要 求以及 它对所用材料 、 介 织物结 构的要求。综述 了 目前各种 常用的人 工胸壁 的优缺 点, 出了人 工合成 可降解 高分子 材料 和平 纹结构的人 工胸 壁是 未 指 来的发展 方向, 并介绍 了它的制作方 法。最后通过动物 实验证 明了机织人 工胸壁 的可行性 。
解。
化碳 细胞 培养 箱 中进 行 , 拟体 液是上 海 长征 富民 模
药业有限公司的复方乳酸钠注射液。
近年来 , 随着高分子生物材料和生物工程的迅 速发展 , 出现了人工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这些 材料不但具有特殊的生物 活性 和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 , 且 由 于 能在 机 体 生 理 环 境 下 , 过水 解 , 而 通 酶
的 问题 。
大块胸 壁缺 损 , 常常需 要用 一种 代用 品来重 建
胸壁 , 以恢复胸廓 的支撑强度 和弹性 , 而这种替代
品 即为 医用人 工胸 壁 。
2 目前 常 用 的人 工 胸 壁 材 料
目前 临床 采用 的修 补胸 壁缺 损 的材料 很多 , 可
1 人工胸壁材料 的性 能要求
以 目前主要 使 用 的是 人 工材料 。 以前 修 补胸 壁 缺 损 的人 工 材 料 主要 使 用 的是 金 属材 料 , 是 x射线 不 能 穿 透金 属 补 片 , 响病 但 影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基金项 目(0 7 87 。 3 5 14 ) 收稿 日期 :06— 2— 1 20 0 2 作者简介 : 刘剑 , ,9 3年生 , 男 18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 医
关键词 i 医用机 织人 工胸壁 , 人工合成可降解 高分子材料 , 对二氧环 己酮, 聚 动物 实验 中图分 类号 :S5 .7 T 16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0 3 2 0 )2— O 6— 4 10 79 (0 7 0 00 0
体内无不 良反应 , 不致癌 ;
进 口 的 Mal 网 、 R L N 网 、 四 氟 乙 烯 rx e P OE E 聚
拟降解试验 , 其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如图 1 。试
验在 上 海一 恒 科 技 有 限公 司 的 HH ・ PT型二 氧 C—
( eo ) Tf n 片和有机玻璃都是合成聚合物 , l 但是这 些合成聚合材料都有一个缺点 , 就是不能在体内降
书 { 卜

由I 蜓
解, 从高分子、 大分子物质 降解成对机体无损 害的 小分子物质 , 最后能通过机体的新陈代谢完全吸收 和排泄。但是 由于人工胸壁要求材料具有在手术 后三个月的时间内都具有较高的强力 , 目前常用 而 的人工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一般在一二个月后
强力 就会 减少 殆 尽 。所 以 还 没 有人 工 合 成 可 降解
用 纺织 品 的研 究 。
— —
人以后作 x光检查 , 而且金属材料不能降解 , 会一 直遗留在病人体 内, 可能会有安全隐患。
6 —— 维普资讯 来自20 0 7年第 2期
产 业用 纺织 品
产 品 开发
现 在应 用 得 比较成 功 的 医用 人 工胸 壁材 料 如
理 想 的人工 胸壁 材料应 满 足如 下要求 : ( )具有 良好 的生 物相 容性 和 物理 相容 性 , 1 在
以分为 自体 组织 、 异体组织 、 工材料 等三类 H 。 人 ] 其中, 体组织和同种异体组织虽然是最符合人体 自 生理的修复材料 , 但来 源有 限, 尤其是 自体组织是 以牺牲健康组 织为代价 的“ 以伤治伤 ” 的方法 , 所
图 1 P S的质 量保 持 率 D
从表 1中我们 可以明显 看 出:G P A的降解 速 度很快 。一般条件下 ,G P A在组织 内 1 后强度 4d
下 降 5 % 以上 ,8d后 下 降 9 % 一 5 或更 多 , 0 2 0 9% 这
高分子材料作为人工胸壁的报道。然而, 随着一种
最新 的有优 异性 能 的可 吸收纤 维 P S 聚对二 氧环 D(
使得它不能满足医用人工胸壁的要求 。
P A虽 然降解 时 间很长 , 是从 表 2和 图 2中 L 但
() 3 重量轻 , 硬度佳 , 能确保胸廓稳定 、 保护胸
内重要 组织 器官 和 防止反 常 呼吸 ; ( ) 稳定的理化特性 , 4有 经各 种 加 工 、 菌 不 灭 影 响其 性能 ; () 5 不影 响胸 部 x线 检查 ; () 6 具有 良好 的 材料一 组 织 界 面 , 具有 组 织 再 生诱 导性 。 临 床 上要 求 研 制 出 的人 工胸 壁 片 和人 体 正 常 胸壁 结构 特 性 相 适 应 , 移 植 物 材 料 的选 择 有 约 对
束。
织的大块缺损 , 进而破坏了胸廓 的完整性 、 坚固性
和稳 定性 , 以及 胸 膜腔 的密 闭性 ; 致胸 壁软 化 、 导 反
常呼吸 、 气胸及纵膈摆动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
严重 影响 患者 的呼 吸循 环 功 能 。 因此 对 于胸 壁 大 块缺 损 的修复 , 壁稳 定性 的重 建是 一个 十分 重要 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