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解读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范图集解读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范图集解读

规范解读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在预制构件中有螺旋箍筋约束 的孔道中搭接的技术,称为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 接。
规范解读
另外比较成熟的还有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 技术。
规范解读
灌浆施工机具配备
规范解读
用模板密封水平缝
规范解读
用封缝坐浆料密封柱水平缝
规范解读
规范解读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及浆锚连接接头的预留钢筋应采用专用模具进行定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定位钢筋中心位置存在细微偏差时,宜采用钢套管方式进行细微调整; 2定位钢筋中心位置存在严重偏差影响预制构件安装时,应按设计单位确认的技术方案处理; 3应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控制连接钢筋的外露长度,以满足设计要求。 预留钢筋定位精度对预制构件的安装有重要影响。
规范解读
JGJ355-20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2.1.6灌浆料拌合物—— 灌浆料按规定比例加水搅拌后,具有规定流动性、早强、高强及硬化后微膨胀等性能的浆体。 1. 套筒灌浆连接的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且不宜大于40mm。 2. 灌浆套筒灌浆端最小内径与连接钢筋公称直径的差值:12~25的钢筋不小于10mm; 28~40的钢筋不小于15mm。用于钢筋锚固的深度不宜小于插入钢筋公称直径的8倍。 3.2.2(强标)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且破坏 时应断于接头外钢筋。 4.0.3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符合本规程规定的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时,全部构件纵向受力钢 筋可在同一截面上连接。 5.0.1接头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报告超过4年。
规范解读
留槽 拉毛
露骨料 凿毛
规范解读
(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6.6.2叠合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进行设计,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 2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3跨度大于3m的叠合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4跨度大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装配式建筑的法规政策与标准规范解析

装配式建筑的法规政策与标准规范解析

装配式建筑的法规政策与标准规范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然而,在实践中,装配式建筑需要依据一系列法规政策与标准规范进行实施。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的法规政策与标准规范进行解析,从而使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国家层面的法规政策1. 《关于鼓励和引导企业兴办产业化房屋(阳光房)项目的通知》该文件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兴办产业化房屋项目,并对产业化房屋项目在审批、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住宅工程设计技术标准》该标准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旨在统一住宅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其中针对装配式建筑包括了设计要求、材料选用、结构要求等内容,保证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产业和产品标准化工作的意见》这份文件明确要求推动建筑产业向绿色、智能、节能方向发展,并鼓励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同时,文件还指出要完善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二、地方政府的法规政策1. 称号东京都市政府制定的《卡拉廉价大楼生产经营现场技术指导书》该指导书是日本东京都市政府制定,旨在规范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经营过程。

涵盖了施工环境、材料选择、检验标准等内容,保证了装配式建筑在东京都市区内的质量与安全。

2.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广州市行业版公共租赁住房装配式轻型钢结构预制集成体系设计技术指南》该指南是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制,主要用于规范公共租赁住房中使用的装配式轻型钢结构预制集成体系的设计。

指南内容包括技术要求、设计规范、施工方法等,确保装配式建筑在公共租赁住房中得到正确应用。

三、标准规范1. GB/T 15102-2017《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个国家标准针对节能建筑进行了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并提出了装配式建筑中的相关技术条款。

通过合理的热防护措施和高效供热系统,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标准综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标准综述

理,讨论相关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关键技术问题,并
1引言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装 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11.21 0建筑工程中采用装配 式混凝土结构,具有工业化水平高、建造速度快、施工 质量佳、减少工地扬尘和减少建筑垃圾等优点,可以 提高建筑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效实现“四 节一环保”的绿色发展要求p。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 构(下文简称“装配式结构”)在美国、欧洲、日本、新 西兰等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都有广泛应用。近 年来,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应用也开始摆脱低谷,并呈 上升趋势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 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圉办发120 1311 号)中,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一项重要任务,并明确指出要“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 丁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 平”悔l。本报告对装配式结构相关的国内外标准进行梳
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外墙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深#IISJG 24—2012 辽宁DB21/T1868—2010 辽宁DB21/T1872—201 1 黑龙江DB23/T1400—201 0 安徽DB34/T810-2008 江苏DGJ32/TJl25—201 1 江苏DJG32/TJl 33—201 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暂行) 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暂行】 预制装配式房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规程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
GB/T 14040—2007
JGJ 1 JGJ 1—91
行业标准
JGJ 3—2010 JGJ 224-201 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已经成为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其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建造任务,降低施工噪音、污染,从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涉及到众多的规范、法规和标准,因此本文将对其有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简要说明。

一、政策法规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该条例是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全面规范,其中包含了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规定,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并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该条例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科学规范,其中包括了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质量管理要求,要求在建筑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质量控制,确保其建筑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城市居民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该标准是我国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遵循的规定标准,其中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都进行了细致的规范和说明,对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来说是非常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该规范是国家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要求与规范进行的全面的规范,其中包括了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要求在建筑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确保施工和验收的质量。

二、行业标准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该技术规程是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方面进行的详细规范,其包括了设计建筑时的技术详细规范、施工时的技术操作措施、施工安全方案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的规定,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该规范主要是围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和验收作出规定,包括了施工时的监测和验收标准、施工质量评定和质量验收要求等方面,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造质量和安全性能。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测试规范》该规范主要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进行的测试进行规范,其包括了对现场试验时的设备要求、测试方法说明和测试结果判定等方面的规定,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科学施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是一种沿用了工业化思想、采用集约化制造方式,以充分利用工厂生产条件来组建建筑物结构的技术体系。

该技术体系以模数化、标准化、工艺化、信息化为主,以配合建造组合件化预制作流程,采用局部拆卸、延伸分段施工等新型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更加得心应手的整体施工中,把装配式混凝土技术体系化、法规化,遵循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把关要求,能够按照经济、质量、安全的三位一体要求进行施工管理。

一、技术准备1、建筑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设计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及标准等施工文件计算、设计。

2、按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标准,重视模板、支撑与支加固结构平衡抗力计算,确定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及装置的抗力和刚度的要求。

3、按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标准,重视混凝土和钢筋组合构件配筋选用,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工程要求。

4、按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严格执行大角度穿梁、支撑交点处柔性无接缝处理性能要求,确定承重构件拼接接头处的要求,维护建筑物的总体稳定。

二、技术实施1、按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重视大模板顺拼拆装作业,按照技术要求施工,进行的总体拼装装配作业。

2、按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制定时间节点表,确定施工进度,对未达到施工要求的,及时终止,返工改正,确保施工质量。

3、按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组织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教育,建立安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实施质量检查制度,加强安全把关,确保施工安全。

4、按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严格按照施工文件的规定,进行现场的施工质量检查,重点检查主体构件的施工尺寸,总体结构的受力状况以及材料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总的来说,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要求施工方在实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标准等施工文件,确保结构抗力平衡与回稳,配筋与材料型号符合设计要求,组件施工尺寸准确,现场施工安全及质量要求,最终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详解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详解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详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集工程设计、制作、运输和安装于一体的先进建筑技术。

它通过将钢筋预埋在模板中,然后将混凝土浇注到模板内,最后形成整体的预制构件,并在现场进行拼装安装。

这种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并具有绿色环保、品质可控等优点。

一.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势1. 提高施工效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大部分施工工作在工厂完成。

这样可以避免现场因天气等原因造成的延误,同时也能够大幅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

相对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约了很多时间。

2. 降低劳动力成本传统的现浇混凝土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各项施工任务,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则利用了机械化设备,如龙门架、塔吊等,在生产环节替代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3. 构件品质可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在工厂内生产,因此可以进行精确的质量控制。

模板和钢筋的预埋可以使混凝土结构更加均匀和牢固,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4. 环保节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了预制技术,在模块化设计过程中可以精确计算材料使用量,并进行优化设计。

这样既能够减少材料浪费,又能够降低对环境资源的消耗。

另外,由于大部分施工工作在工厂内完成,现场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也相应降低。

二.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步骤1. 设计和预制首先,需要进行整体建筑设计,并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相应的模板、钢筋等施工材料。

这些材料将在工厂内进行预制加工,确保质量可控。

2. 运输和拼装当所有预制构件完成后,将它们运送到施工现场。

在现场进行吊装和拼装,安装到预先设计好的位置上。

在进行吊装和拼装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如龙门架、塔吊等。

3. 浇筑混凝土在完成构件的拼接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这个过程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类似,需要确保混凝土均匀浇注,并及时进行养护。

4. 施工验收最后,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包括检查构件连接是否牢固、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等。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1. 施工质量检测标准:包括检测固定件的安装质量、构件几何尺寸和平整度、连接节点的质量等。

国内外常用的标准有
GB/T 50352-200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检验规范》、GB/T 50081-2002《工程土建抽样检验与质量控制规范》等。

2. 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主要用于评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

常用的标准有GB/T 50080-2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82-2009《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标准》等。

3. 构件连接质量检测标准:主要用于评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质量,包括抗剪强度、泄漏检测等。

常用的标准有GB 50675-2011《建筑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等。

4. 构件防水性能检测标准:用于评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包括施工质量要求、防水层的工艺和材料技术要求等。

常用的标准有JGJ/T 215-2010《屋面防水卷材施工与验收规范》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该技术的检测标准。

因此,上述提到的标准主要是根据现有的建筑工程检测标准进行的参考,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在未来,随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发展,相应的检测标准也将逐步完善和规范化。

8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关标准解析

8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关标准解析
23
Ø连接设计
PC构件之间
干式连接:通过预埋件焊接或螺栓连接、搁置、销栓等方式 湿式连接:钢筋连接、后浇混凝土或灌浆结合为整体
干式连接:节点构造应符合计算简图要求;按实际内力验算螺栓、焊缝、钢板截面、 牛腿或挑耳企口弯剪、销栓受剪、局部承压等承载力。
参考: 《钢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PCI Design handbook Chapter 6 fib Bulletin 74 Planning and design handbook on precast building struetures chapter 5
n主要标准介绍
Ø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逐步完善,为近年来我国PC住宅发展提供可靠支
撑设计标准基本完善,各地方标准是在行业标准基础上的编制的,反应
部分地方特色;
Ø在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需要专业标准:
1、专项技术的应用技术规程 2、技术突破的尝试 3、各类关键产品的产品和应用技术标准
ü外墙板、隔墙板等部品部件 ü密封胶 ü各种连接件 ü吊装件 ü各种试验方法
柱顶:粗糙面,凹凸深度>6mm 预制墙顶底面:粗糙面,凹凸深度>6mm
侧面:粗糙面,凹凸深度>6mm。也可设键槽
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
Ø连接设计
键槽的要求
1 1 2
2 1
2
3t≤w≤10t
≤30°
3t≤w≤10t
≤30°
1
t≥30
2 ≥50
t≥30
1-1
2-2
(a) 键槽贯通面
(b) 键槽不贯通截面
JGJ 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Ø02年立项,07年开始编,13年报批,14年发布,16年获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 Ø内容以结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为主,有部分建筑设计的内容。 Ø主要以国内05~13年间的研究和实践;国外标准及工程经验等为依据。 Ø近年来国内绝大部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审图及验收的依据。 Ø为强制性标准。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最终产品,根据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打分,把装配率作为考量标准,可以较简捷地判断一栋建筑是否是装配式建筑.本标准设置五章二十八个条文,其中总则4条,术语5条,基本规定4条,装配率计算13条,评级等级划分2条.一、《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特点本标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十”1、一个概念:装配率,采用一个指标综合反应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以装配率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化程度进行评价,使评价工作更加简洁明确和易于操作.2、两种评价: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方式,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槛”,达到最低要求时,才能认定为装配式建筑,再根据分值进行等级评价.预评价与项目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但不是强制要求,在竣工验收后,可依据验收资料进行项目评价.3、三类指标:计算装配率主要有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装配比例.本标准拓展了装配率计算指标的范围.例如,评价指标既包含承重结构构件和非承重构件,又包含装修与设备管线.再例如,衡量竖向或水平构件的预制水平时,将用于连接作用的后浇部分混凝土一并计入预制构件体积范畴.4、四大基础: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标准以控制性指标明确了最低准入门槛,以竖向构件、水平构件、围护墙和分隔墙、全装修等指标,分析建筑单体的装配化程度,发挥《标准》的正向引导作用.1)装配率:综合评价大于等于50%2)主体结构:最低得分大于等于20分3)围护墙和内隔墙:最低得分大于等于10分4)全装修:全面实施百分之百5、五类结构:本标准包含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结构的装配式建筑评价.6、十分差值:在装配式建筑的两种评价方式间存在十分差值,在项目成为装配式建筑与具有评价等级存有一定空间,为地方政府制定奖励政策提供弹性范围.二、适用范围1.0.2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可参照执行.三、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1.0.3本标准采用装配率评价建筑的装配化程度.2.0.2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采用单一指标评价,以前有些地方的规定,将评价指标分为预制率、预制装配率、装配化率等概念,此次标准将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统一为“装配率”,明确了装配率是对单体建筑装配化程度的综合评价结果,装配率具体定义为: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四、计算单元本标准要求将主楼与裙房分开评价,因为裙房建筑面积较大,而且群房建筑使用功能或主体结构形式与主楼存在较大差异.3.0.1装配率计算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应以单体建筑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2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和评价.3单体建筑的层楼不大于3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时,可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组团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五、评价阶段:项目评价和预评价3.0.2装配式建筑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2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按竣工验收资料进行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项目评价应在竣工验收后,依据验收资料进行,主要工作有:对项目实际装配率进行复核,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认定;根据项目申请,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等级评价.在设计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本标准用的是“宜”,也就是说不是必须程序.预评价作用有:对项目设计方案做出预判与优化(3.0.3条+表4.0.1);对项目设计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等的评价方法进行论证和确认;对施工图审查、项目统计与管理等提供基础性依据.六、装配率计算法一)竖向和水平构件的应用比例竖向构件的应用比例为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除以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水平构件的应用比例为预制构件水平投影面积之和除以建筑平面总面积.而且,考虑到目前国标推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预制构件间连接必须用到后浇混凝土,将预制构件连接为一个装配式整体,本标准将预制混凝土体积的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计入预制构件内.而且将免支模的楼屋盖,包括金属楼承板和木楼屋盖等都计入预制构件都水平投影面积.注意,这里的竖向构件是只针对主体结构的竖向构件.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中主体结构竖向构件评分值可直接得到30分.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建筑主体结构竖向构件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预评价中进行确认.连接部分的现浇混凝土计入预制构件计算的基本要求:①连接部分的尺寸、配筋构造、做法等采用标准做法②现场的施工操作和模板等实现标准化4.0.2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主要采用混凝土材料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a=V1a/V×100%式中:q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V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符合本标准第4.0.3条规定的预制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也可计入计算;V──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4.0.3当符合下列规定时,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可计入预制混凝土体积计算.1预制剪力墙板之间宽度不大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和高度不大于300mm的水平后浇带、圈梁的后浇混凝土体积.2预制框架柱和框架梁之间柱梁节点区的后浇混凝土体积.3预制柱间高度不大于柱截面较小尺寸的连接区后浇混凝土体积.4.0.4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b=A1b/A×100%4.0.5预制装配式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可包括:1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2预制构件间宽度不大于300mm的后浇混凝土带水平投影面积;3金属楼承板和屋面板、木楼盖和屋盖及其他在施工现场免支模的楼盖和屋盖的水平投影面积.二)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应用比例计算墙体构件的应用比例为各楼层墙体采用非砌筑或管线装修一体化做法墙体的面积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等的面积),除以墙总面积之和;非承重围护墙以及内隔墙采用非砌筑方法是装配式建筑重点发展的内容之一,非砌筑墙体一般是指以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干法施工为主要特征,常见类型有大中型板材、幕墙、木骨架或轻钢骨架复合墙、新型砌体等.注意,这里的围护墙非砌筑只针对非承重围护墙体.4.0.6非承重围护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a=A2a/Aw1×100%4.0.8内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c=A2c/Aw3×100%三)围护墙和内隔墙集成建筑墙体的设计集成和集成产品对装配式建筑是重要的,目前的工程实践主要体现在设计集成方面,从长远发展的需求看,集成产品是一个必然的发展结果.在集成产品的研究和应用中要重视产品的指标和性能的一致性,需要有完整的安装工艺和质量标准等配套,应解决好所有的细节问题.4.0.7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b=A2b/Aw2×100%4.0.9内隔墙采用墙体、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d=A2d/Aw3×100%四)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4.0.10干式工法楼面、地面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a=A3a/A×100%4.0.13管线分离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d=L3d/L×100%装配式建筑要求全装修的应用是指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考虑工程实际需要,纳入管线分离比例计算的管线专业包括电气(强电、弱电、通信等)、给水、排水和采暖等专业,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由于管线的维修和更换对建筑各系统部品等的影响是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故表4.0.1中计入“干式工法楼面、地面”、“管线分离”评分项的应用项.表中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两项应用的重点是“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和“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五)集成厨房和集成卫生间4.0.11集成厨房的橱柜和厨房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b=A3b/Ak×100%4.0.12集成卫生间的洁具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c=A3c/Ab×100%2.0.4集成厨房integrated kitchen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厨房.2.0.5集成卫生间integrated bathroom地面、吊顶、墙板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卫生间.这里重点是“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和“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七、配式建筑的最低要求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计算方法详表4.0.1及第4.0.2条~第4.0.5条要求)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计算方法详表4.0.1及第4.0.6条~第4.0.9条要求)3.采用全装修.(参表4.0.1,此项得6分)4.装配率不低于50%.八、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本标准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槛”:3.0.3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3采用全装修.4装配率不低于50%.1.装配式建筑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2.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的项目,必须满足要求:2.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且要求表4.0.1中主体结构中竖向构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以前只做水平预制构件,不做竖向预制构件的做法都不能叫装配式建筑.2.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2.3采用全装修;2.4装配率不低于50%.3.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3.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5.0.1当评价项目满足本标准第3.0.3条规定,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5.0.2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设计标准与规范解读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设计标准与规范解读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设计标准与规范解读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装配式建筑施工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现场施工,装配式建筑具有工期短、质量可控、节能环保等优势。

然而,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与规范。

本文将重点解读相关标准与规范,并分析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一、国家标准GB/T 30967-2014《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该国家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其中重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生产与加工、运输与组合以及使用阶段的维护等方面。

该标准强调了对混凝土墙板、楼板、柱等主要承重构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且明确了使用混凝土强度等指标的要求。

同时,也提出了养护期限和特殊气候条件下的防护措施。

二、行业标准JGJ/T 153-2016《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该行业标准是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基本依据,规定了装配式建筑质量验收的方法和要求。

标准从外观质量、尺寸与位置偏差、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等多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进行检测。

此外,也对关键部位如连接节点、防水措施等进行了要求,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

三、行业标准JGJ/T 152-2016《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规范》此行业标准主要针对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进行规范,包括结构体系选择、受力原理与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材料选用等内容。

该标准明确了换热性能要求,包括保温隔热层厚度、采暖设备容量等指标。

同时,在抗震性能方面,标准提出了地震活载分项系数的计算方法,并明确了地震风暴影响下对构件连接强度的要求。

四、行业标准JGJ/T 225-2016《装配式混凝土轻骨料砌块结构技术规程》该行业标准主要针对装配式混凝土轻骨料砌块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规范。

标准在墙体承载能力、竖向连接节点、地震抗震性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导要求。

其中,对墙体厚度、横向承载能力和柱与梁之间的连接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及认证要求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及认证要求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及认证要求在当前追求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装配式建筑是指通过工厂预制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建筑方式。

它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和公共建筑等领域。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

一、技术标准1. 结构标准: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需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如GB 50005-2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主要规定了装配式建筑的荷载计算、材料选用、构件连接方式等内容,并对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2. 防火标准:装配式建筑必须符合国家防火相关标准,如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这些标准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和材料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以保障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疏散人员,并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

3. 建筑节能标准: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的节能标准,如GB 50189-2015《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

这些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的外墙、屋顶、门窗等部位提出了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热量透传,提高整体的节能效果。

二、认证要求1. 公司资质认证:从事装配式建筑生产和施工的企业需要获得相应的资质认证。

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企业需要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这些认证旨在确保企业具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可靠性。

2. 产品认证:装配式建筑产品需要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如CC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等。

该认证主要从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以保证用户购买到符合标准的装配式建筑产品。

3. 施工质量认证: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来说,施工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现代化建筑的新趋势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建设效率和工程质量。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正在逐渐成为现代化建筑的新趋势。

本文将对该技术标准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人员提供参考。

一、引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是一种将混凝土构件在工厂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新型建筑技术。

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技术相比,装配式技术具有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等优点。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以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历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之后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该技术,并在90年代得到了初步推广。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建筑业的转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之一。

三、技术特点1、高效施工: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工厂预制,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周期。

2、质量稳定:工厂化的生产过程可以保证构件的尺寸和质量,从而提高了工程质量。

3、节能环保:装配式技术可以减少现场施工的噪声、尘土和垃圾等污染,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4、降低成本:通过优化设计和合理配置,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回报。

四、现状问题1、技术要求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实施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2、成本较高: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直接成本较高,部分原因是由于生产设备的投入和使用成本较高。

3、构件标准化程度低:现阶段,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构件标准化程度较低,导致不同构件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

4、劳动力短缺:装配式技术的应用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但目前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短缺现象。

五、解决方案1、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国内技术研发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满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需求。

5.1.14.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

5.1.14.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关技术标准及主要名词解释
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关名词解释
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 预制外挂墙板: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各种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 泥基灌浆料形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同现浇”原则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预制墙板构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 战争损坏大量房屋,战后欧洲经济迅速发展, 人口向城市集中,房荒严重 - 劳动力不足, 传统技工特缺 - 传统的建筑施工效率很低, 不能适应当时所面临的房屋增长的迫切需要。 ➢ 技术基础 - 工业的底子厚,战后恢复和发展都迅速 - 充裕的水泥、钢材和施工机械等,为建筑工业化的推行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 英国莱茵建筑体系、瑞典的哥腾堡公寓建筑体系、法国的卡缪大板住宅建筑、 苏联的盒子结构建筑等。 ➢1970年代欧洲住宅建筑工业化水平 - 东欧: 东德、匈牙利、捷克、前苏联等工业化水平达到50%--90% - 西欧: 英国、丹麦、荷兰、挪威、法国等工业化水平达到20%--40%。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标目题 标
能力标目题标
素质标目题标
熟悉装配式混凝结构的发展 现状;掌握装配式结构的分类、 特点及其应用;掌握装配式结构 构件的生产、储运、施工工艺。
具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 工能力,现场管理能力。

装配式建筑材料的规范与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材料的规范与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材料的规范与标准解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高效和可持续性建筑的追求,装配式建筑材料逐渐成为了主流选择。

装配式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还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并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然而,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材料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解读。

一、国家标准:GB/T 20971-2014《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领域,GB/T 20971-2014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涵盖了各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施工、检验以及运输等方面。

其中包括了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轻质骨架柱等多种类型。

根据该国家标准,首先,在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变形控制以及使用寿命要求等。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预制构件的准确度、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施工空间的尺寸控制等。

此外,在检验环节,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需要进行强度、耐久性、阻燃性能以及维修隐患等方面的检测。

二、行业标准:JGJ/T 377-2017《装配式钢结构技术规范》对于装配式建筑材料中的钢结构部分,JGJ/T 377-2017可以被视为行业标准。

该标准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等环节提供了相关要求和指导。

根据该行业标准,在钢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荷载计算、稳定性分析以及拼接缝连接特殊设计等。

在制造过程中,相关部位的尺寸和质量控制是关键,包括焊接接头和紧固件的要求等。

而在安装阶段,需要确保钢结构件与地基或其他支撑体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三、企业自控标准:ISO9001和ISO14001除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企业自身也可以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标准来建立一套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材料的规范和标准。

这些标准要求企业从产品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质量控制,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管理。

在质量管理方面,ISO9001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进行持续改进。

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与规范详解

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与规范详解

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与规范详解概述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它通过在工厂中将建筑构件预制好,然后再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

这种施工方式具有高度标准化、快速施工、环保节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和推崇。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施工标准与规范。

一、装配式建筑项目前期工作标准在开始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之前,需要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的准备。

这些准备包括调查勘测、设计方案编制、开展技术研究等内容。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标准与规范,明确了前期工作所需遵循的程序和要求。

1. 装配式建筑项目调查勘测标准调查勘测是确定土地可行性和选择合适位置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查勘测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调查勘测标准包括土地性质分析、地质勘探、水文地质调查等内容。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编制标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需要充分考虑结构强度、施工工艺、防火防水等因素。

各国都有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来引导设计人员进行方案编制。

例如,中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明确了装配式建筑设计所需满足的要求,包括模数一致性、构件连接方式等规定。

3. 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和工艺技术不断涌现。

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开展了相关的技术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例如,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了大量关于装配式建筑相关科研项目,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技术指南和标准。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标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与传统施工有着明显的区别。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过程标准。

1. 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标准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制造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材料选用、加工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

例如,在欧洲,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制造需要符合《EN 14509:2018 预制聚氨酯保温夹芯板》等相关标准。

新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修订内容(十六)

新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修订内容(十六)

新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修订内容(十六)
最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是对《装配式混凝土钢管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的技术内容和条文进行补充完善,丰富发展了装配式宽广混凝土结构的成熟新技术、新工艺。

那新标准到底增加和修改了哪些内容?这里简单列举部分主要条款。

增加了:双面叠合复合式结构房屋
双面叠合旧楼剪力墙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m)
明确了其结构设计的计算和构造承诺,进一步丰富了现有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在我国的应用相对较少,在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的前提继续加强下,为确保结构安全,《标准》中对双面叠合剪力墙斜度的最大适用高度和相关构造措施采取了偏于安全的规定。

梳理了:外挂墙板相关技术要求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不仅要考虑自身刚度、承载力和可靠性要求,还要适应主体结构变形能力,同时要考虑接缝处构造措施,如百分之百的胶缝宽度、构件之间的活动连接件。

《标准》中在外挂墙板防渗设计时,对外挂墙板的变形本领提出要求,使其能在地震积极作用下适应主体结构的变形,避免结构外挂铸铁参与主体结构受力。

在验算地震作用下的外挂墙板连接承载力时,将效应标准值调整系数放大,以提升外挂墙板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储备。

《标准》对外挂上墙板采用点、线作出支承连接时的节点构造做出明确规定,在简化构架连接和安装的后端前提下,确保外挂墙板和主体结构的安全。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郁银泉;肖明;王赞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22()7
【摘要】标准首次构建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四大建筑集成系统,首次提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系统集成设计。

标准对构成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管线与设备系统以及内装系统进行定义,并明确了系统集成、集成设计以及部品部件的概念。

在国、行标中首次给出了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和适用于低多层建筑的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设计方法。

标准改进了“叠合楼板外伸钢筋和接缝连接构造”,新增了“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浆锚搭接连接”的技术要点,改进了“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大直径大间距配筋构造”,通过装配式内装和管线分离的实施解决了传统内装施工质量通病。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郁银泉;肖明;王赞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
【相关文献】
1.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的"四五六"特色r——《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解读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2016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解读3.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的“四五六”特色——《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编制解读4.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下装配式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5.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一、标准特点:一个概念:装配率,综合反映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两种评价方式: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预评价与项目评价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

(详见3。

0。

2)装配率评价体系三大评价指标: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

四大基本标准:装配率-——综合评价50%;主体结构—最低得分20分;围护墙和内隔墙---最低得分10分;全装修—全面实施100%五类结构: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十分差值: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之间至少存在十分差值。

满足四大基本标准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等级评价。

二、标准细则标准包括以下几部分的计算:1.竖向承重构件:详见4。

0.2与4。

0.3节2.水平构件:详见4.0.4与4。

0.5节3.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详见4.0.6与4。

0.8节4.围护墙和内隔墙集成:详见4.0。

7与4。

0.9节5.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详见4.0.10与4。

0。

13节6.集成厨房和集成卫生间:详见4。

0.11与4。

0。

12节三、术语集合(1)以下术语释义来自于本标准1.装配式建筑: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厂装配而成的建筑。

2.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3.全装修: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4。

集成厨房: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当采用干式工法应用比例大于70%时,应认定为采用了集成厨房;当比例大于90%时,可认定为集成式厨房。

5。

集成卫生间: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装配式建筑专业《3.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标准与规范》

装配式建筑专业《3.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标准与规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标准/规范名称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与连接设计规程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
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关技术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标准/规范名称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 混凝土钢管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
第四页,共六页。
标准/规范编号 GB50666-2011 GB50204-2015 JGJ1-2014 GB 50300-2013 CECS 28-2012 JGJ3-2010 JGJ224-2010 JGJ/T258-2011 JGJ/T355-2015 JG/T398-2012 JG/T408-2013 CECS52-2010 CECS 188-2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覆 盖全 专 业 、全 过 程 ,通 过 四 大 系统 集 成打 造 完 整 的 装
装 配 式混 凝 土 结 构 系 统设 计 力求 做 到 全 面性 、先进
性和 可实施 性 。
“ 建筑 产 品。 配式
主体结构系统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的重要技术内
1 . 1 装 配整体 式框 架 结构 大 间距配 筋构 造
《 标 准 》中 明确 了剪 力墙 结 构 边 缘 构件 区域 和 墙 身 便 利
分 布钢 筋 区域 采 用浆锚 搭 接连 接的 具体构 造要 求 剪 力墙 边 缘构 件 区域 的 浆锚 搭 接 连 接 接头 范 围 内 的 3梳理现有 技术难 点及现行技术指标 ,标 准提升 水 平约 束 加 强 构造 除 采 用 已经 普 遍 使 用 的措 施 外 ,新 增 加 了水 平 箍 筋 加 密措 施 。进 一 步 丰 富 了水 平 约 束加 强 构 造 的形式
土 建筑 技术标 准 B / 1 I 5 1 2 3 1 —2 0 1 6 ( 以下 简称《 标准 》 ) , 两者 关系协 调 ,便 于工 程技 术人 员清 晰理 解 和使 用 。 已正式 发布 并将 于 2 0 1 7 年6 月1 日起实 施 。 下面 , 对《 标 准 》进 行简 要介 绍 。 基 于 装 配 式 建筑 自身 的 特点 和需 求 ,装 配 式 建 筑 技 术 标准 更 加 注 重建 筑 的 集成 性 和 一体 化 ,在 标 准 内 容上 1吸纳最新科研成果及 成熟实践 经验 ,丰富完善
基于 理 论 和 实 验 研 究 以及 工 程 实 践 经 验 ,针 对 “ 装 配 整体 式 框 架 结 构 ” 中的 框架 梁 柱 纵 筋 间距 和 箍 筋肢 距 做 适 当调 整 和 规 定 , 以适应 实 际工 程 中预 制 装 配 式结 构
意 聚。
容, 历 来是 装配 式混凝 土 建筑相 关标 准 的重 点 内容之 一 。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解读
肖 明 中 国建 筑标 准 设计 研究 院 副总 工程 师
由住房城 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 分重 要技 术 条文 。 究院 ( 以下简称 “ 标准院” ) 牵头编制的 《 装配式混凝
因此 《 标准 》 与《 规程 》 在 内容 上避 免 了重复 和 矛盾 ,
2 0 1 7 年第5期。 工 程建设标准化 21
t _ -
盟 娶。 ㈣
1 . 3 钢 筋浆锚 搭 接连 接
规 定 的情 况 下 , 剪 力 墙 竖 向分 布 钢 筋 可 采 用 单 排 连 接 ,
浆 锚搭 接 连 接 作 为装 配 式 混 凝 土结 构 中的 一种 常用 减 少 连 接 接 头 量 。 以 上 构 造 在 保 证 结 构 安 全 、满 足 一
新补充的技术 内容仍按照《 规程 》 的技术架构来编写, 构材料要求 。以及其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装配式
确 保 两 者协 调 统 一 。 同时 为保 证 新 补 充 的技 术 内容 从 逻 混 凝 土 剪力 墙 结 构 中 的结 构 构造 规 定 ,丰 富 了现 有 装配 辑 性 和 系统 性 上 更 加 完整 ,摘录 和 指 引 了 《 规 程 》 的部 式混 凝土 结构 工程 的 钢筋 连接 形式 。
中主要 结 合近 几年 的科研 成 果和 工程 实践 经验 , 规程 》 质量 现场 可 检查 等优 点 。
的技术内容和条文进行补充完善 ,丰富发展了装配式混
凝 土 结构 的成 熟新 技术 、新 工艺 。
《 标准 》在 “ 结构系统设计” 中增加钢筋挤压套筒
连 接 形式 ,补充 其 钢 筋 连 接形 式 所 涉及 的一 般 规 定 和结
考 虑 到 现 有 的 《装 配 式 混 凝 土 结 构 技 术 规 程 》
J G J 1 —2 0 1 4( 以下简称 《 规程 》 ) 在结构设计方面已经 仅 适 用于 普 通现 浇混 凝 土 结 构 ,同 样 适用 于 装 配 式混 凝 自成体 系, 因此新编制的《 标准》 在第 5 章“ 结构系统设计” 土 结 构 中 。具 有连 接 可 靠 、施 工 方 便 、节 省 人 工 、施 工
了其结 构 设 计 的计 算 和 构 造 要 求 ,进一 步 丰 富 了现 有 装 形能 力 , 同 时要考 虑接 缝处 构造 措施 , 如 足够 的胶缝 宽 度 、
配 整体 式剪 力墙 结构体 系。 双 面 叠 合 剪 力墙 结构 在 我 国 的应 用相 对 较 少 。在 相 构件 之 间的活 动连 接件 。
钢 筋 连 接 形式 ,近年 来 在 我 国装 配 式 建 筑 中得 到 了较 多 定 要 求 的 前 提 下 ,可 明显 改 善 现 场 施 工 难 度 ,便 于 钢 的应 用 。同时也 开 展 了相 关的 系统研 究 工作 。 筋 连 接 和 节 点 区 钢 筋 布 置 ,为 现 场 预 制 构 件 安 装提 供
《 标准 》 作 为三 本重 要 的装配式 建 筑技 术标 准之 一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既 秉承 装 配式 建筑 标 准 的集 成 性 和一 体 化特 点 ,同 时又 对 大 间距 配 筋 的需 求。 兼顾 了结 构 系统设 计 的重要 性 。 1 . 2 钢筋 挤压 套简 连接 钢 筋 挤 压 套 筒连 接 是 一 种 常见 的机 械 连 接 形 式 ,不
1 . 4双面 叠合 剪 力墙结 构
外 挂 墙 板 既是 承 受 自重及 外 部 荷 载 的 结构 构 件 ,又
属于 建筑 物 的外 围护体 系 。 预 制 混凝 土 外 挂 墙 板 与主 体 结 构 的连 接不 仅 要 考虑
增 加 了双 面 叠合 剪 力墙 结 构 的相 关 设 计 规 定 , 明确 自身 刚度 、承 载 力 和稳 定性 要 求 ,还 要 适应 主体 结 构 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