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资源 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挖掘乡土资源 开展农村幼儿园户外特色游戏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开展农村幼儿园户外特色游戏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农村幼儿园户外特色游戏活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让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更具特色和丰富性,我们需要更多地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户外特色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农村的美好与丰富。

一、挖掘乡土资源1.田园风光农村幼儿园周围一般都是田园风光,有着大片的绿色和丰富的农作物。

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亲身去接触这些田园风光,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乡村文化农村有着丰富的乡村文化,包括民俗、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去了解和体验这些乡村文化,让他们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魅力和魅力。

3.土地资源农村有着大片的土地资源,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勤劳和耕作意识。

我们可以在户外游戏中引入一些农耕类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土地的耕作和种植过程。

二、开展农村幼儿园户外特色游戏活动1.田野探险组织孩子们去田野里探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他们可以观察春天的农作物生长,体验秋天的丰收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和美丽。

2.农耕体验安排孩子们去田间体验农耕的乐趣,可以让他们去挖土、种地、浇水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农民的辛勤和耕作的乐趣。

3.乡村游园会在农村幼儿园举办乡村游园会,吸引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

可以举办一些乡村特色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和了解乡村的魅力。

4.乡村美食品尝组织孩子们去品尝当地的乡村美食,可以让他们了解当地食材和手工制作的特色。

让他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感受乡村的美好和丰富。

5.乡村民俗表演。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对于幼儿园的特色主题活动的构建,可以借鉴乡土资源进行挖掘。

乡土资源是指一个地方独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乡风、民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

通过挖掘乡土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园的特色主题活动中,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增强他们的地方意识和文化自豪感。

一、挖掘乡土资源1. 地理环境:幼儿园周围的地理环境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利用周围的山水、植被、动物等资源,开展户外探索和观察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历史文化: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可以组织参观当地的历史古迹、博物馆等,让幼儿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

3. 乡俗民风:乡俗民风是乡土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舞龙舞狮、杂技表演等,让幼儿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 探索自然:借助幼儿园周围的自然资源,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和探索。

可以进行自然摄影、采集昆虫、植物等活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传统手工艺:引导幼儿学习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如编织、陶艺、剪纸等。

可以邀请当地的手艺人来园授课,让幼儿亲自制作手工艺品,感受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3. 本地特色美食:通过举办厨艺比赛、品尝本地特色美食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培养他们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

4. 乡村运动会:组织幼儿园的乡村运动会,设置当地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斗牛、拔河、爬竹竿等。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乡土绘画:引导幼儿用画笔记录当地的美景和人物,开展乡土绘画比赛,并举办画展。

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些特色主题活动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土资源逐渐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在幼儿教育领域,如何利用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乡土资源的价值乡土资源指的是生长于乡村的植物、动物、风土人情等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这些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教育价值。

挖掘乡土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地域文化认同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

二、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1. 采用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进行特色主题活动时,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农田、果园,让他们亲身体验耕种、采摘的乐趣;也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传统的乡村游戏,如骑牛、蛐蛐掐架等,使他们感受传统乡村文化的魅力。

2. 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竹编、草编、木雕等,让幼儿通过动手制作,认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开展乡村美食体验活动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制作乡村美食,如饺子、麻花、豆腐等,让他们了解乡村的饮食文化,体验制作的乐趣。

4. 参观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幼儿观赏当地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表演,比如民间舞蹈、民歌演唱等,让他们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

5. 科普教育活动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植物和动物资源,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如山水画、植物识别、动物观察等,增强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三、设置活动课程针对乡土资源特色主题活动,幼儿园可以设置相应的活动课程,具体包括:1. 乡村游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农田、果园、田间劳作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乡村的美好。

3. 美食制作活动:组织幼儿参与当地美食的制作,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创建乡土资源教育环境在幼儿园中,应该创造一个浓厚的乡土资源教育环境。

可以在幼儿园周围划出一块小型的农田,让幼儿亲自体验耕作的乐趣;可以在幼儿园内设置乡村游乐场,供幼儿参与传统乡村游戏的活动;可以在幼儿园内设置乡村美食制作区,供幼儿参与美食制作的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劳动教育与乡土资源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乡,爱家乡,在动手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家乡人民的淳朴民风民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劳动教育融入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的思想上提高认知度,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努力成为一个知乡情、爱劳动、爱生活、爱家人的智慧型好少年,在劳动的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劳动硕果与喜悦。

一、从家乡特产中挖掘素材在我们的家乡比较出名的特产有:大姜、茶叶、牡蛎,特别是牡蛎全国闻名。

劳动教育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乳山三宝相联系,融入它们的特色开发接地气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进牡蛎实践基地,了解牡蛎的繁殖过程以及它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好好的利用这一乡土资源,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会收获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有兴趣去研究,去发现,去探索的,在劳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致,这样不仅我们开发了校本课程,还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创造了很多的宝贵财富。

大姜,是我们周围许多乡镇农村长期种植的植物,我们的劳动人民在种植与收获的岁月里,积累了很多种植经验,同时也为家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大家的生活过的越来越美好。

利用这一乡土资源,让学生走到田野地头,亲自体验一回大姜的种植过程,记录大姜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同时感受到收获后的喜悦。

走进茶园,让学生看一看,学一学采茶的技巧,揉捻、烘焙、紧压等诸多工艺步骤,懂得品茶也是一门艺术。

二、从地方特色中获取素材在我们的家乡地方性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大喜饼”。

巧借“大喜饼”的“名气”,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学校的班级种植园,在播种的季节里,带领学生走进种植园,亲自动手种植麦子,在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的过程中,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时让学生们在收获之后进行麦子的晾晒,磨面等程序,懂得在经过一系列的工序之后,然后再进行了烹饪操作过程,才能吃上美味可口的“大喜饼”,制作“大喜饼”的一道道工序也可以让学生在劳动课上进行尝试,或者让学生在家里和家长一起进行。

幼儿园乡土资源 教案

幼儿园乡土资源 教案

幼儿园乡土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乡土资源和社区文化的重要性,发掘和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培养探究、观察、想象、表达能力和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乡土资源的概念通过比对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介绍乡土资源的概念,范围和种类,并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具体的乡土资源。

2. 社区文化介绍社区文化的概念,包括民俗、风情、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实物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社区文化的实际表现。

3. 乡土资源的保护通过引导孩子们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让他们明白保护乡土资源对整个社区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保护乡土资源的意识。

4. 乡土资源的利用通过搜寻、挑选、分析乡土资源,并在实际活动中展示其作用和价值,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激发其对乡土资源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乡土资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认识到保护乡土资源的重要意义,并从实际活动中发现乡土资源的实际价值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示范引导、形象教学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观察力、分析能力,让其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步骤:1.开场引入:通过展示乡土资源的图片和物品等,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介绍乡土资源和社区文化:通过视频、图片、实物等形式,介绍乡土资源和社区文化的概念、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小组探究:分组让学生探究身边的乡土资源,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展示该资源的特点和作用。

4.活动展示:让学生通过合作,展示其乡土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5.总结和归纳:通过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价:通过实际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反馈和总结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和反思本课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原始农耕生活地理教案

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原始农耕生活地理教案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全球化,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文化底蕴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学校开设了地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乡土资源,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

本文就是一份原始农耕生活地理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参观和了解本地区的农村,了解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而扩大知识面和丰富文化底蕴。

一、教学目的1、通过参观了解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并了解农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制图能力;2、了解原始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背景,扩大知识面和文化底蕴;3、通过实地考察,给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社会文化变化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是关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教案,通过参观和了解本地区的农村,了解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制作地图,使学生了解关于农村和农耕文化的详细信息。

三、教学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并了解农业的发展历程;通过制图,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四、教学过程1、实地考察教师引领学生参观本地农村,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并了解农业的发展历程。

2、制图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的内容,制作地图,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通过图示了解本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资源等情况。

3、讲解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背景在考察现场,教师讲解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背景,使学生了解关于农村和农耕文化的详细信息。

五、教学评价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制图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了解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背景,从而扩大知识面和丰富文化底蕴。

通过参观了解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并了解农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制图能力;让学生了解关于农村和农耕文化的详细信息,扩大知识面和文化底蕴,并通过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方式,学生在过程中了解到了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了解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背景,并通过实地考察得到了参与感和体验感,加深了对农村和农耕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乡村地区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挖掘乡土资源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对于幼儿园来说,乡土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用来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乡土资源的挖掘乡土资源是指乡村地区固有的物质、文化和社会资源。

乡土资源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等方面。

具体来说,挖掘乡土资源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掌握本土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2、了解本地的民族风情,挖掘民俗文化价值,发现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等。

3、了解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探索自然资源等。

4、注重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掌握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

通过挖掘乡土资源,幼儿园可以更好地发挥乡村地区的文化特色,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增强幼儿对乡村的认知和感受,同时也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挖掘好乡村地区的资源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和特点,开展一系列与乡土资源相关的特色主题活动。

以下是几个活动的例子:1、网上找寻当地的风景照片,展开幼儿园拼图比赛,让幼儿团队合作完成,提高幼儿色彩、形状、逻辑等认知能力。

2、以当地著名的节庆活动为主题,开展制作手工、绘制画画、音乐欣赏和舞蹈等多种活动,丰富幼儿的文化素养,开拓幼儿视野,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创造性。

3、组织幼儿参访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作坊或小型农家乐,体验农业及手工艺制的生产工艺,了解本地文化并掌握相关知识。

4、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组织幼儿进行园艺活动,如种植花卉、绿植等,增加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可以更好地挖掘出乡村地区的文化和生态资源,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域环境,培养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与学习兴趣。

三、总结乡土资源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挖掘乡土资源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基础。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近年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家长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幼儿园需要不断创新,构建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

而挖掘乡土资源成为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为幼儿园提供独特的教育资源。

本文将探讨如何挖掘乡土资源来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一、乡土资源的定义和特点乡土资源是指一个地区独有的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和传统文化等资源。

它们与地域相连,承载着乡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乡土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和独特性。

不同地区的乡土资源不同,正是这种多样性和独特性使得乡土资源成为了幼儿园构建特色主题活动的理想选择。

二、挖掘乡土资源的方法1. 调查研究:幼儿园可以派遣教育专家和教师前往当地的乡村,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与当地村民交流,探讨他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手工艺和节庆活动,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乡土资源。

2. 制定活动计划: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幼儿园可以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

比如,利用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教授孩子们手工艺技能;举办农具展览,让孩子们了解乡村劳动方式;组织乡村游学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等等。

3. 教育资源整合:幼儿园可以将乡村的传统音乐、舞蹈、民间故事等纳入教育资源,并结合艺术、科学、音乐等学科进行跨学科的教学。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在学习中深入了解并感受到当地的文化。

三、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的意义1. 增加教育的亲和力:挖掘乡土资源可以使教育与孩子们的生活更加贴近,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2. 弘扬传统文化:通过乡土资源的挖掘,可以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根源。

3. 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特色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实践经验的积累。

四、具体案例分享某幼儿园位于山区,以挖掘当地的乡土资源构建特色主题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近年来,幼儿教育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家长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期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家长会选择给孩子选择好的幼儿园,希望在这里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培养。

而对于幼儿园来说,如何打造自己的特色,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成为了一种新的尝试。

乡土资源是指那些源自于地方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等资源,它们是每个地域、每个民族的独特标志和象征。

利用这些乡土资源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和文化自信,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挖掘乡土资源1.地理资源:根据所在地的地理特点,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植被等情况,让他们从小就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所了解和感受。

2.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向幼儿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如传统习俗、民俗文化、名人故事等,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3.民间艺术资源:传统手工艺品、民间音乐舞蹈等,都是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和体验的民间艺术资源,可以通过手工制作、音乐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亲身感受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上这些乡土资源,都是可以作为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的基础,通过挖掘这些资源,可以增加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和感情,同时也可以为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内容。

二、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1.家乡风情日:为了增强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和感情,可以设立家乡风情日,邀请家长和社区志愿者来给幼儿讲述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同时可以进行民间舞蹈、民歌演唱等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家乡的魅力。

2.乡土手工艺体验:通过为幼儿提供手工艺原材料和工具,引导他们亲自动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折纸、陶艺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3.传统节日庆祝: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元宵节的灯笼制作、清明节的踏青游戏等,让幼儿在欢乐中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1. 引言1.1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人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如何给幼儿园注入特色,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成为了各地幼儿园亟待解决的问题。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挖掘乡土资源,就是指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乡土的感情和归属感。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丰富幼儿园活动内容,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升教育质量。

构建幼园特色主题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挖掘当地的乡土资源,如民间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地方风土人情等,结合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活动,如乡村探险、传统手工艺体验、乡村文化节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幼儿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只有不断关注乡土资源,挖掘其潜力,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才能实现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的有效构建和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挖掘乡土资源的重要性挖掘乡土资源是指利用当地的土地、人文、历史等资源,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对于幼儿园而言,挖掘乡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资源代表了当地的特色和文化,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珍惜自己的家乡。

通过参与挖掘乡土资源的活动,幼儿可以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魅力,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挖掘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

在参与乡土资源的挖掘过程中,幼儿可以体验到发现、探索、创造的乐趣,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挖掘乡土资源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通过参与乡土资源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提高技能,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乡土资源课题实施方案

乡土资源课题实施方案

乡土资源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背景。

乡土资源是指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

乡土资源开发利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

因此,制定乡土资源课题实施方案,对于加强乡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目标。

本课题的目标是全面调查、评价和规划乡土资源,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促进乡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内容。

1. 调查乡土资源现状,对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水资源分布、气候条件、人口分布、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情况。

2. 评价乡土资源价值,对乡土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进行评价,分析其潜在利用价值和风险。

3. 规划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乡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明确发展方向、重点项目和政策支持。

4. 提出政策建议,根据调查评价和规划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土地管理、资源保护、产业扶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四、实施步骤。

1. 组织调查评价,成立乡土资源调查评价组,制定调查评价方案,组织实施。

2. 制定规划方案,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结合调查评价结果,制定乡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方案。

3. 提出政策建议,根据规划方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形成政策文件。

4. 宣传推广,组织专题报告会、宣传推介会,向社会公众宣传乡土资源课题实施方案,争取社会支持。

五、实施效果。

通过乡土资源课题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潜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效。

六、总结。

乡土资源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加强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为乡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地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

乡土资源作为乡村地区最具特色的宝贵财富,应该被挖掘出来,为乡村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乡土资源是指乡村地区所特有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来看,乡土资源包括乡村的山川、水源、植被等;从人文资源的角度来看,乡土资源包括村庄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工艺品等;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来看,乡土资源包括乡村的社团组织、农民合作社、老乡会等。

这些乡土资源都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教育价值的,可以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乡村的自然资源可以为幼儿园的户外探索活动提供丰富的场所和主题。

幼儿园可以带领孩子们到附近的农田、山区、河流进行采集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农田的田野气息,山区的青山绿水,河流的清澈碧波,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乡村的人文资源可以为幼儿园的文化体验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

幼儿园可以邀请当地的老师、艺术家、工艺师傅等进行授课,教孩子们学习当地特有的文化技艺,如织布、捏泥人、编织竹筛等。

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和民俗风情,让孩子们了解乡土文化的源远流长,培养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乡村的社会资源可以为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机会。

幼儿园可以带领孩子们参观当地的社团组织,了解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和作用;幼儿园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参观老乡会,了解乡亲们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风貌。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责任感。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既可以传承乡村文化,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又可以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予乡村幼儿园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为乡土资源的挖掘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乡村幼儿园也应该加强与当地社区和乡村的联系,发挥自身特色,为孩子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乡土资源是指特定地域内所存在的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的资源。

在乡村幼儿园教育中,挖掘乡土资源并构建特色主题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乡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以及如何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第一部分:乡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乡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是将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机结合,通过特色的活动来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 自然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在乡村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如农田、山川、河流等。

可以通过农耕活动、野外探索、采摘水果等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农田的翻土、播种和收割,让他们了解农田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责任心。

2. 人文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乡土文化是乡村地区独具魅力的一部分,包括民俗、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

可以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和接触当地特色文化。

可以组织幼儿学习传统舞蹈、传统手工艺制作、听取长辈的故事等,让他们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3. 经济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乡村地区特有的经济资源,如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也可以用于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可以开展农产品展销会、手工艺品制作比赛、农产品加工示范等,让幼儿了解当地的特色产业,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部分: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在挖掘乡土资源的基础上,幼儿园可以构建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形式提供综合性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 自然主题活动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探索、植树造林、自然观察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昆虫观察活动,在自然环境中寻找昆虫、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文化主题活动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民俗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培养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可以组织幼儿学习传统舞蹈、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并举办小型的文化表演,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学习成果。

挖掘乡土资源教案

挖掘乡土资源教案

挖掘乡土资源教案教案标题:挖掘乡土资源教案目标:1. 了解乡土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2. 探索乡土资源在地方文化、经济和环境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乡土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利用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乡土资源的图片,如传统建筑、特色食物、手工艺品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乡土资源的定义和意义。

知识讲解:1. 介绍乡土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方面。

2. 分析乡土资源对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实地考察:1. 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乡土资源,如历史古迹、传统手工艺作坊、农田等。

2.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思考所见所闻,了解乡土资源的实际情况。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乡土资源进行研究。

2. 引导学生讨论该乡土资源的价值、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法,并形成小组报告。

展示交流:1.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分享对乡土资源的认识和感悟。

2.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问题和建议。

总结反思:1. 引导学生总结乡土资源教学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利用乡土资源。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参与程度和记录质量。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3. 收集学生的总结反思,评估对乡土资源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教案延伸:1. 组织学生开展乡土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实践活动,如参与乡村振兴计划、开展乡土资源创意设计等。

2.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乡土资源相关的研究报告或论文。

教案注意事项:1. 在实地考察中确保学生的安全,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乡土资源的意义,避免片面化的理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一个关于挖掘乡土资源的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具体教案内容可以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幼儿园大班乡土资源教案

幼儿园大班乡土资源教案

篇一:挖掘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园特色化发展挖掘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园特色化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而一些富有民间色彩的游戏、民谣、手工艺术都具有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传递民族文化的功能,也是祖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一、创设乡土特色游戏环境,促进特色教育发展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刺激,轻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产生愉快、振奋的情绪,形成愉悦、和谐、融洽的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活动的效率。

因此,我园着力打造乡土特色环境,突出亮点。

1.“特色编织”。

如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大班创设了“编织区”。

教师利用一整堵墙展示了由家长和孩子亲手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编织品,如热带鱼、小马驹、蝈蝈笼、各式手提包、各民族服装……可谓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让孩子们一进入班内便置身于编织的世界里。

我们还在“编织展”里展示了来自亲子活动中“我和爸妈来编织”的所有作品。

有用马莲编织的草鞋、有用玉米皮编织成的地垫、有用麦秸秆编织的宝塔、有用毛线编织的灯笼……一件件造型奇特的作品不仅给人们一种美的视觉享受,而且编织的材料更是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何为“创意无限。

”2.我们在中班创设了“农家粘贴区”,教师和幼儿合作完成的一幅幅种子粘贴作品,精美而富有童趣,有用各种不同的豆子粘贴的我的家园、帆船远行、熊猫玩球……有用大米粘贴的金鱼嬉戏、小兔吃萝卜、小蝌蚪找妈妈……有用玉米杆截成的段粘贴的蝴蝶、小猫、梅花鹿、乌龟等,还有用树叶、葵花籽、南瓜籽、玉米粒等制作的各类粘贴画,材料多样,制作方法不一,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培养了孩子们浓厚的动手兴趣。

3.“抓丫丫玩法大创意”。

小班孩子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全,手指的灵活性相对较差,我们组织孩子们收集果核,如杏子、李子、桃子之类的水果的核,作为抓丫丫的材料,教幼儿练习抛、抓、接的动作。

为了拓展玩法,我们布置幼儿不断地回家后跟爷爷、奶奶学习一种新玩法,要求幼儿练习熟练后,每天由一位幼儿向其他幼儿交流一种玩法,一个班四十几个孩子,一学期就有四十多种丫丫的抓法。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幼儿园的特色主题活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化。

乡土资源是我们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宝贵资源,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家乡文化,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活动设计、素材挖掘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活动设计是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的基础。

活动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来展示乡土资源的魅力。

可以设置户外拓展活动,如田野考察、农耕体验等,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和参与田园生活,感受土地的肥沃和孕育之力。

可以设置室内展览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比赛等,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来展示自己对乡土资源的理解和表达。

活动设计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素材挖掘是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的关键。

乡土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和利用这些素材来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可以利用自然景观,组织郊游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举办传统艺术表演,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特色魅力。

可以利用民间艺术,开展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乡土特色的工艺品。

素材挖掘要注重与社区资源的合作,与当地的艺术家、手工制作者等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促进乡土资源的持续更新和传承发展。

效果评估是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的必要环节。

活动效果评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来进行,如问卷调查、观摩评比、学生作品展览等。

可以设置问卷调查,了解孩子们对活动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可以组织观摩评比,让孩子们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创造能力。

可以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展示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成果和收获。

效果评估要注重鼓励和肯定孩子们的努力和成就,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动力。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乡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乡土资源是指乡村地区特有的物质文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是幼儿园开展特色主题活动的重要基础。

如何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探讨乡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的构建。

一、乡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1. 自然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自然资源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山水、植物、动物等。

幼儿园可以通过野外教学、户外活动等形式,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了解自然界的规律。

可以组织幼儿到乡村田间地头采摘水果、蔬菜,或者去山林探险、观赏风景,让幼儿亲身体验自然资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自然探索欲望。

2. 人文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人文资源是乡土资源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

幼儿园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手工艺人等来园进行示范教学,让幼儿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了解民俗文化的魅力。

可以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举办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等,让幼儿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 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保证主题活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深入体验主题活动的内涵。

2. 特色主题活动的构建在挖掘并利用乡土资源的基础上,幼儿园可以构建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如“乡村田园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古老民俗文化体验”等。

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幼儿可以亲身感受乡土资源的魅力,了解乡土资源的价值,培养对乡土资源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主题活动的实施策略在实施特色主题活动时,幼儿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开展小组活动、组织集体游园活动、开展亲子互动活动等。

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线上线下联动活动等,提高主题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挖掘乡土资源 充实园本课程

挖掘乡土资源 充实园本课程

挖掘乡土资源充实园本课程
挖掘乡土资源充实园本课程
我园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江南小镇―申港,现在也正是新开发的临港新城。

这里有青青郁郁的田园,花卉苗圃的种植园,低态工业园,长江三鲜养殖园,还有规划有序的农民别墅生活区。

环境幽雅,自然资源丰富,既有农村的田园风味,又有本地的乡土文化,更有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

确立富有农村特色的课程体系,立足农村的自然环境,充分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优势,走进幼儿世界,关注幼儿需求,让大自然成为孩子的绿色课堂,构建并实施了以主题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整合课程。

一、利用乡土环境,选择课程内容
大自然是孩子天然的乐园,向孩子坦露着真实,它以独特的神奇和奥秘吸引着孩子、呼唤着孩子,陶冶着孩子的情操,培养了孩子的探索意识,多元化地给孩子展示了一个动静交替、美若壮锦的世界。

我们经常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所特有的现象和事物,鼓励幼儿对遇到的问题和感兴趣的事大胆探索,在直接感知中学习。

一次我带幼儿走过幼儿园的小树林,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说树叶象羽毛,有的说树叶象月亮,有的说树叶象宝剑,琪琪拾到一片有小洞洞的树叶,她非说那个小洞洞就是小虫子家的天窗。

不仅如此,他们还对树叶的名字争论不休,这时他们一起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

为了解决孩子们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 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幼儿园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打造一个有特色的幼儿园成为了广大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焦点。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成为了一种新的尝试。

本文将就该主题展开探讨,希望对相关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一、乡土资源的价值乡土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等与某一地域相关的资源。

这些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本土性和民族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教育中,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对本土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乡土资源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乡土资源的参与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接触更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促进身体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锻炼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孩子们也能够感受到身处家乡的温暖与依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和地域文化传承意识。

二、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在乡土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要选定合适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当地的节日习俗、传统手工艺、民间美食等,也可以是当地的山川河流、植物动物等。

选定主题后,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以自然为主题的户外探索活动、以传统手工艺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以当地美食为主题的烹饪体验活动等。

要合理安排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在活动的内容上,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入季节性的元素,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在活动的形式上,可以采用亲子参与、游戏化、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增加亲子互动,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

要重视主题活动的实施效果。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孩子们的反馈意见,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实施示范上述理念如何在实际的幼儿园中实施呢?以下是笔者对某幼儿园的实施经验进行的调研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乡土资源构建新课堂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选自(人教版)高中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
主要内容简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中华文化表现为各具风采的地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各地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即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文化又表现为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认知起点绝大多数都是由历史书本所得,有一定的学习兴趣。

但对于学生来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只是只鳞片甲,要学会分析传统文化,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这一课标的要求还有难度。

再则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的跳跃也有一定障碍。

同时学生在收集与筛选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三、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
(1)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特别重视乡土资源的挖掘的理念。

本节课除了充分重视历史学科、地理学科、语文学科等学科资源外,更重视充分挖掘我县所处的闽
南地区的乡土资源,增强同学的直接体验。

强调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感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2)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充分贯彻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在“交流讨论”“调查展示”“欣赏感悟”等环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

(3)鼓励学生合作探究的理念。

通过调查展示环节三小组成员充分合作,互相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

2教学原则
本节课运用启发性原则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设计闽南文化这一情境,提出要求,让学生动手进行调查、进行探索,引导同学动脑,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还运用直观性的原则选择了实物、幻灯、图像、影片片段等直观教具展示闽南文化的建筑、闽台文化的交流等。

还重视运用语言直观,用语言对闽南话、闽南艺术特色等做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给学生一感性知识。

本节课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的结合,把闽南文化、闽台文化作为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契入点,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使抽象的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重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如多媒体的操作,社会调查等。

3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讨论法(如第一环节“讨论交流”)、演示法(如第二环节中的调查成果的多媒体展示)、讲授法(如每一环节中老师对同学观点的归纳总结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理解中华文化的各种成就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位置;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参与文化生活的实践能力。

通过大量交流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闽台文化与中原文化同根同源。

通过调查环节,使学生学会运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身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及
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学会正确认识各种文化现象,提高辨识“台独文化”能力,增强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的意识,增强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并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闽南文化的成就、闽台文化交流、闽台文化与中原文化同根同源等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参与调查、展示等,并进行归纳总结,以此获得直接的体验。

并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闽南文化成就的了解,以小见大,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对闽台文化和中原文化同根同源的认识,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反“台独”的信心,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2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教学过程
大精深
调查展示-----体验中华文化之各具特色全班交流。

(3)课内与同学环坐在一
起,倾听交流,适时引领,
总结同学的观点,使同学有
话说,有想法,有收获。

(1)课前设置调查课
题(闽南文化的地域特
征;闽台文化交流;闽
台文化与中原文化)。

(2)课内与同学共同
讨论,倾听同学的想
法,引领同学从调查展
示中领会闽台文化虽
各具特色,但与中原文
化同根同源。

(3)引申出对同学具
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
讨论主题:如何看陈水
扁的“文化台独”?带
领大家思考讨论,鼓励
同学大胆发言,让同学
动口、动心、动情。

(1)通过多媒体播放
相互倾听,相互欣
赏。

话题(一):闽南的
文化艺术
话题(二):闽南的
建筑文化(图片及文
本资料)
话题(三):家乡的
闽南话
(1)(各小组推荐
一代表)
小组一调查展示:
闽南文化的地域特

小组二调查展示:
闽台文化交流(展示
图片)
小组三调查展示:
闽台文化与中原文

(2)同学引申讨论:
如何看待陈水扁的
“文化台独”?
折射出中华文化之博大
精深。

又能使同学们身临
其境,激发同学讨论的热
情,积极参与,充分调动
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本环节通过对乡土资源
的充分挖掘,拉近同学对
“中华文化各具特色”的
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
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利用
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等。

同时通过了解台湾与
闽南等地共同的文化特
征,与中原文化不可分割
的文化渊源,使同学更能
理解粉碎陈水扁的“文化
台独”的阴谋。

加强台湾
同祖国大陆的文化交流
的意义,从而激发起同学
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的
思想感情。

并提高同学透
视社会现象,辨识社会问
题的能力。

本环节通过链接欣赏“高
山族的舞蹈”,引导学生
欣赏感悟——从闽台少数民族文化看中华文化之异彩纷呈高山族的舞蹈片断,设
置了这个同学喜闻乐
见的教学情景。

(2)
引领同学思考:高山族
是台湾一个主要的少
数民族,高山族文化也
是祖国异彩纷呈的民
族文化的一部分,目前
台湾仍与祖国隔海相
望,你观看舞蹈片断后
有何感想?
(1)观看欣赏高山
族的舞蹈片断
(2)表达观看完舞
蹈后的感悟
了解少数民族舞蹈及其
特色,帮助学生了解少数
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
术成就及其对中华文化
的贡献。

同时也在潜移默
化中使同学感悟高山族
的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
化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
一和民族团结是包括中
学生在内的每个中国人
的责任。

激发同学盼台湾
回归的爱国之情。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节课通过三个教学环节(讨论交流、调查展示、欣赏感悟)充分整合了学科、网络、乡土资源,使学生能动口、动手、动脑,解放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整合。

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倾听,相互欣赏;在调查中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本节课还侧重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感悟的过程。

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以闽台文化作为学习的契入点,既能够提高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学生对自我进行一次热爱祖国文化、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政治课的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还应该加强学习,对历史、地理、乡土人情、网络知识都要有相当的了解,还应该注重把所学习的教学理念大胆地加于实践。

在本节课中应该说,大部分的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调查展示”这一环节同学完成的积极性很高。

相对来讲,对于“讨论交流”环节的时间、参与的同学的数量、内容的把握还处理的不够妥当。

对同学表达能力、筛选社会信息、辨识社会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都有待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