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五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总-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五年高考真题精编——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08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1.(2015·海南卷.5)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 B.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C.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答案】C【考点定位】细胞凋亡2.(2015·海南卷.6)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答案】B【考点定位】造血干细胞与细胞分化3.(2015·江苏卷.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B. 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C. 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D. 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答案】B【考点定位】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等4.(2015·课标II卷.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癌变的影响因素等知识。
5.(2015·山东卷.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答案】A【考点定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癌变6.(2015·上海卷.22)图7显示成纤维细胞在调控过程中的定向转化,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A.分裂、分化、去分化B.分裂、转分化、分化C.分裂、去分化、转分化D.分化、去分化、转分化【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的增殖、去分化和转分化即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
《细胞的生命历程》近5年高考题总结及2020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细胞的生命历程》近5年高考新课标卷总结及命题趋势分析东安一中龙小波【说明】永州市2020年高考研究生物学科核心团队正在对近5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的考点进行总结,旨在解读各考点的分布,对照考纲内容,进行命题趋势分析,做好备考。
一、选择题1.(2019·全国卷Ⅰ·T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答案】B2.(2018·全国卷Ⅰ·T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方法规律】(1)由曲线图分析知:乙组细胞数增加较快,乙组应加入了促进细胞增殖的药物。
(2)经曲线对比知:丙组细胞数开始一段时间内增加速度同乙组,所以丙组先加入药物X(促进),培养一段时间后较乙组细胞数增加速度慢,加入药物D(抑制),继续培养。
【答案】C3.(2018·全国卷Ⅱ·T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
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方法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有:(1)熟记细胞癌变的特点,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细胞的增殖: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2.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例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细胞周期B.细胞从上一次分裂期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期之前为一个细胞周期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时间一定比分裂间期的时间短D.只有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解析】细胞从上一次分裂期结束到下一次分裂期之前为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B项错误。
故选B3.细胞增殖的意义: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4.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1)间期:完成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3)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4)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随机均匀分配到细胞两极。
(5)末期: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核膜和核仁出现。
5.有丝分裂的意义(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 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例2:关于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异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活动不同B.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相同C.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方式相同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解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是相同的。
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从中央凹陷缢裂均分细胞质,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分隔细胞质形成两个子细胞。
专题03细胞的生命历程-五年(2016-2020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详解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裂、分化;细胞衰老死亡后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补充,细胞数量不会减少;细胞体外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传代次数取决于细胞的分化程度。
多选题部分
1.(2020•江苏卷22)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中的DNA和RNA与MSC中的相同
B. MSC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
C. 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
D.不同诱导因素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答案】ABC
【分析】
据图分析,MSC为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先进行细胞分裂产生了更多的MSC,在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和成骨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B
【考点定位】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要求学生理解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关系,理解细胞衰老的特点,理解细胞凋亡的意义。
5.(2016•江苏卷3)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衰老死亡的结果
社会责任: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认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9
4
2、11
细胞分裂、细胞衰分化老凋亡癌变
2018
4
23、25
细胞分化凋亡、细胞分裂
2017
12
16、18、30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细胞的生命历程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体内也会有许多细胞发生凋亡B.正常细胞中也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细胞体积小更有利于细胞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大肠杆菌的端粒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2.白血病患者可通过输入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治疗,输入的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形成多种正常白细胞。
形成多种白细胞的原因包括细胞的分裂和()A.细胞的分化B.细胞的衰老C.细胞的凋亡D.细胞的坏死3.研究发现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受阻,糖类代谢出现障碍和肌肉发育异常,除此之外长期熬夜还与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风险的升高有密切联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端粒变短,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导致细胞衰老B.人体细胞糖类代谢正常时,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C.长期熬夜可能提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率D.癌变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癌变后的细胞一般不会正常凋亡4.从多肉植物的植株上掰下的叶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长出新的根和叶片,以下生命活动与该过程无关的是()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D.细胞癌变5.研究表明,氧气浓度较低时线粒体数量会降低,线粒体受损时会释放自由基。
此外线粒体中某些酶的异常可以诱发细胞癌变,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情况下也会优先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获取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线粒体受损易导致细胞衰老B.细胞通过细胞自噬消除过多线粒体导致细胞坏死C.细胞内线粒体长期代谢受阻,可能导致细胞癌变D.通过对体内大量消耗葡萄糖的区域进行定位可以帮助识别癌变部位6.正常细胞的DNA损伤后,可由BRCA基因和PARP基因独立进行修复,细胞能存活;给BRCA基因突变细胞施加PARP蛋白抑制剂,细胞会发生凋亡。
另外,BRCA基因还可以防止细胞过度增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都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B.BRCA基因可能是抑癌基因,癌变可能与突变后表达产物的增多有关C.给PARP基因突变细胞施加BRCA蛋白抑制剂,细胞也可能凋亡D.BRCA基因和PARP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与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1.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所有的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自然的生理过程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细胞种类增多B.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C.物质运输效率随细胞的生长而降低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3.下列关于生物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均会发生基因的表达B.所有细胞都会经历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过程C.细胞分裂过程都有DNA的复制和染色单体形成D.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生命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生物的①过程的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B.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②过程能够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C.③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增加,酶活性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D.④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没有积极意义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1.下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细胞的生命历程1、(2023·湖北)“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该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岁月催人老的正常现象。
人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人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下列哪项不是衰老细胞所具有的特征()A.细胞核的体积增大B.细胞内的水分减少C.细胞呼吸的速率增加D.细胞内的色素积累【答案】C【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细胞衰老后,细胞体积减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A正确;B、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水分减少,B正确;C、细胞衰老后,细胞呼吸速率减慢,C错误;D、细胞衰老后,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D正确。
故选C。
2、(2023·湖北)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可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下列属于有丝分裂后期特点的是()A.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丝B.染色质丝螺旋缠绕成为染色体C.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C【分析】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丝发生在末期,A错误;B、分裂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且此时核膜、核仁解体,B错误;C、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D、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错误。
故选C。
3、(2023·湖北)每年的4月21日是“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是骨髓移植。
高考生物总复习——真题汇编之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参考答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真题汇编之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参考答案)1.(2018全国Ⅲ卷,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答案】A【解析】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分裂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细胞的核膜、内质网和细胞膜中都属于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都含有磷元素,B正确;两个相邻细跑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c正确;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D正确。
2.(2018全国Ⅱ卷,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答案】A3.(2018江苏卷,23)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Sc),下图为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细胞中的DNA和RNA与Sc中的相同B.Sc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c.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D.不同诱导因素使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答案】ABc【解析】组织细胞中的DNA与Sc细胞中的DNA相同,但是RNA不同,A错误;组织细胞是Sc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因此组织细胞比Sc细胞更容易衰老,B错误;当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说明该细胞早就已经开始凋亡了,c错误;不同诱导因素能够使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D正确。
4.(2018全国Ⅲ卷,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5.(2018全国Ⅰ卷,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一、考纲要求知识内容细胞的无丝分裂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衰老、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减数分裂高考要求ⅠⅠⅠⅠⅠⅠⅠ二、考题规律细胞的生命历程属于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方向主要是:1.细胞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属于常规考题,一般围绕染色体的特殊形态变化和数目变化进行考查;2.与遗传和变异等内容联系;3.细胞分化的实质,细胞的全能性、与细胞工程等内容联系;4.细胞癌变的机理、特征等考查频率越来越高;5.细胞的坏死和凋亡是新课标的新增考点,值得重视。
三、考向预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因此对细胞的考查属于重点内容。
在细胞生命历程这部分中:1.关于细胞增殖——各种增殖方式的特征、遗传物质数目、染色体组数目变化、识图等相关题目依然会保留;分裂过程与变异的联系、各种细胞结构在分裂中的作用分析属于中等难度题目。
2.关于分化——分化的本质,细胞全能性,与细胞工程技术综合也是重要出题趋势,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
3.关于癌变——在综合有关生产生活实践的题目中还会出现。
考点梳理考点一:细胞表体比与物质运输结论: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也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考点二: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生命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包括分裂间期【长】和分裂期【短】)方法名称表示方法说明扇形图分裂间期+分裂期直线图a+b或c+d分裂间期=2C及柱形图2C-4C分裂期=4C、2C★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或结构:受精卵、形成层、分生区、生长点、动物干细胞等。
★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动物的神经细胞、精子、卵细胞。
(2)有丝分裂过程及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区别: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去,维持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020年高考生物考题--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1.(2020·高考江苏卷)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B.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C.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2.(2020·高考江苏卷)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多选)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D.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3.(2020·高考山东卷)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4.(2020·高考安徽卷)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5.(202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6.(2020·高考江苏卷)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7.(2020·高考四川卷)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DNA的半保留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高考生物《细胞生命历程》高考题
细胞的生命历程高考题【05全国】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移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05江苏】下表所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
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十二指肠细胞13.5 1.8 15.3肿瘤细胞18.0 0.5 18.5成纤维细胞19.3 0.7 20.0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06北京】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06江苏】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06江苏】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C. 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06四川】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
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07海南】下列有关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B.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相同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间期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07山东】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4:细胞的生命历程(附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4:细胞的生命历程(附解析)考纲指导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高考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图像分析,细胞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癌变等概念的辨析。
2.在题型方面,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在命题形式方面,题目信息主要以文字、曲线、图像的形式呈现,重点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等知识常以人类健康为背景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多与细胞分化、DNA分子的复制、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化等知识综合考查。
3.2020年备考时需注意:一要重视对教材知识(包括资料分析、旁栏及小文字部分等)的理解;二是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通过比较来掌握;三是重视实验和联系生物学的实际问题来复习本专题知识。
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考点一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含减数分裂)1.判断二倍体细胞图象所处的时期2.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判断(1)首先区分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看“斜线”,曲线中存在斜线的为核DNA变化曲线,不存在斜线的为染色体变化曲线。
(2)再区分细胞增殖的方式①根据“染色体峰值”判断: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 的是减数分裂。
②根据“DNA复制和分裂次数”判断: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
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1次的为有丝分裂。
③根据“结果”判断: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3.图解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1)被标记的DNA分子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2)再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规律总结: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
4.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5.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技巧方法在复习时通过绘制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并列表比较,掌握各时期图像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特点。
高考 生物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含答案解析)
[重温考纲]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6.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7.细胞的分化(Ⅱ)。
8.细胞的全能性(Ⅱ)。
9.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10.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
核心考点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1.理清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1)甲:A→B→C→A。
(2)乙:a+b或c+d。
(3)丙:a+b+c+d+e。
提醒(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高度分化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3)细胞周期必须是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不能颠倒,且分裂间期远远长于分裂期。
(4)秋水仙素或低温都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理清有丝分裂过程中几种结构的变化(1)纺锤体的变化:前期形成,末期解体。
(2)核膜、核仁的变化:前期解体,末期重建。
(3)染色体行为变化3.理清中心体复制、分开与中心粒的数量关系(1)复制:在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复制在间期完成。
(2)分开:前期移向细胞两极。
(3)数量关系:复制前每个中心体包含2个中心粒;复制后成为2个中心体、4个中心粒。
提醒(1)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赤道板是虚拟的平面。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3)着丝点分裂是本身行为,不是纺锤丝牵引拉开的。
(4)染色单体数目在分裂间期形成,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为0。
设计1围绕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考查理解能力1.实验室培养了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B.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C.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D.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答案C解析图中是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四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无法比较,无法确定分裂间期长短和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的数目,A、B项错误;细胞分裂受到温度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C项正确;细胞在分裂后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D项错误。
2016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
1.(2016上海卷.4)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这种繁殖类型是A.出芽生殖B.营养繁殖C.分裂生殖D.有性生殖【答案】B【解析】不定芽属于营养器官,这种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的生殖方式。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殖方式的辨别。
属于容易题。
解题关键是辨别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的不同。
出芽生殖是指酵母菌细胞在母体上长出芽体的生殖方式。
2.(2016上海卷.27)十年前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发现,将四个特定基因导入处于分化终端的体细胞(如成纤维细胞等)中,可诱导其形成具有胚胎干细胞样分化潜能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这项先进技术的潜在应用前景是A. 改造和优化人类基因组结构B. 突破干细胞定向分化的障碍C. 解决异体组织/器官排斥难题D.克隆具有优良品质的动物个体【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点涉及基因工程、胚胎干细胞技术。
属于中档题。
解题关键是明确该项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相比的重要意义。
本题易错选B。
错因在于未能区分该技术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意义的不同。
3.(2016上海卷.29)从同一个体的浆细胞(L)和胰岛B细胞(P)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L-mRNA和P-mRNA),并以此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L-cDNA和P-cDNA)。
其中,能与L-cDNA互补的P-mRNA以及不能与P-cDNA互补的L-mRNA分别含有编码①核糖体蛋白的mRNA②胰岛素的mRNA③抗体蛋白的mRNA④血红蛋白的mRNA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基因文库。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实质、cDNA构建方法。
属于中档题。
解题关键是理解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2016海南卷.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D.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引起的【答案】D【解析】人的正常体细胞最大分裂次数为50次,A项正确;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引起细胞衰老,B项正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器会被溶酶体清除,C项正确;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减慢,D项错误。
2024年高考生物三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4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专题04 细胞的生命历程一、单选题1.(2024·湖南高考真题)某国家男性中不同人群肺癌死亡累积风险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B.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因子,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C.肺部细胞中原癌基因执行生理功能时,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D.肺部细胞癌变后,癌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答案】C【分析】1、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在相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更;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更。
2、人类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整细胞周期,限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挡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不吸烟、30岁戒烟、50岁戒烟、长期吸烟的男性随年龄的增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依次上升,即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B正确;C、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整细胞周期,限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原癌基因突变后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C错误;D、肺部细胞癌变后,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削减,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简洁在体内分散和转移,D正确。
故选C。
2.(2024·河北高考真题)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须要新合成蛋白质B.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苍老C.紫外线照耀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缘由之一D.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跑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答案】A【分析】1、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确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严格由遗传机制确定的程序性调控,是一种程序性死亡;2、体内产生的自由基是导致细胞苍老的重要缘由之一;3、紫外线是物理致癌因子,长期暴露在过强的紫外线下会导致细胞癌变;4、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2016届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五年高考真题: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七
专题七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考点一有丝分裂及其观察1.(2015·安徽卷,3)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的长短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根据图示可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甲细胞的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而不是细胞板上,A错误;乙细胞中的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的两极,B正确;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是甲细胞中的2倍,DNA 含量相同,C错误;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不可计算细胞周期的长短,只可计算分裂期所用时间在细胞周期中的比例,D错误。
答案 B2.(2014·浙江卷,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解析3HTdR是合成DNA的原料,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的时期是S期(DNA 复制期),A项错误;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会使细胞周期缩短,S期变短,并且S期进行DNA的复制无核糖体的增生,B项错误;组蛋白是指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的总称。
组蛋白与DNA结合后形成染色质,有利于染色体的形成,故C项正确;M期的前期核膜解体,末期核膜重新出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3.(2014·江苏卷,12)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解析甲为中心体,是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错误;乙为染色体,成分是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很大,B正确;由于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并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判断该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C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核膜已解体,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20五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总-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2020年】1.(2020·山东卷)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
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
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
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 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 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 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在正常细胞中,DNA复制开始后,CDK1磷酸化水平升高,当细胞中DNA复制完成后,CDK1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使细胞进入分裂期,从而完成正常的细胞周期。
感染BYDV的细胞中,间期DNA复制时,CDK1磷酸化水平升高后则不再降低,使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间期,不能完成正常的细胞周期。
由此可推测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
由分析可知,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使其磷酸化水平较高,A正确;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会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会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由分析可知,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C错误;由分析可知,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分裂间期,D正确。
故选C。
2.(2020·山东卷)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
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
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 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 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 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缺失端粒的染色体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形成“染色体桥”结构,当两个着丝点间任意位置发生断裂,则可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根据以上信息答题。
由题干信息可知,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故可以在有丝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A正确;出现“染色体桥”后,在两个着丝点间任意位置发生断裂,可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其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发生改变,B正确;“染色体桥”现象使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片段的转接,不会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片段,C错误;若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a,出现“染色体桥”后着丝点间任意位置发生断裂时,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a转接到了另一条姐妹染色体上,则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D正确。
故选C。
3.(2020·天津卷)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
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 基因突变B.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 染色体变异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从图中看出一个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DT,Dt,dT和dt四种精子,而正常的减数分裂只能产生四个两种类型的精子,所以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精子。
故选B。
4.(2020·浙江卷)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B. 高等动物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C. 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D. 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答案】C【解析】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A错误;高等动物衰老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大,B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如胚胎发育过程胚柄的退化,C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多种细胞中的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错误。
故选C。
5.(2020·浙江卷)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 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B. 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C. 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D. 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答案】B【解析】核糖体的增生发生在分裂间期的G1期,环沟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均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B正确;染色单体的形成在分裂间期,着丝粒的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C 错误;中心体的复制在分裂间期的G2期,染色体组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D错误。
故选B。
6.(2020·浙江卷)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 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4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C. 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D. 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答案】B【解析】已知该二倍体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4,分析图示细胞可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两两分别移向两极,移向同一极的两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图示细胞中,分别移向两极的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分别为d和D,且除该基因外染色体形态无其他差异,可推测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3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B错误;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由于图中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说明该精原细胞至少经过2次DNA复制,则至少经历了一次有丝分裂的胞质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胞质分裂,才形成图示细胞,D正确。
故选B。
7.(2020·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B. 癌变细胞内发生变异的基因都不再表达C. 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D. 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走向坏死【答案】C【解析】高度分化的细胞能执行特定的功能,但也可能继续分裂增殖,如性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错误;癌变细胞是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形成,发生突变的基因仍能表达,B错误;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细胞分裂达到一定次数后一般都会走向衰老,C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不同,它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D错误。
故选C。
8.(2020·江苏卷)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 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C. 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D. 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答案】C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由于拟南芥的染色体数为2n=10,故知其细胞内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则甲表示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中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图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每一极均有5条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图形成了四部分,且每部分含有5条染色体,说明形成了4个配子。
由分析可知,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A错误;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正在联会,B错误;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C正确;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的分裂顺序为甲→乙→丙→丁,D正确。
故选CD。
9.(2020·江苏卷)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
图1为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
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的粘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
图2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人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吞噬病毒,并将病毒的抗原暴露在细胞表面,被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激活该细胞。
(2)B细胞识别入侵的病毒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细胞。
(3)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病毒的__________;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检测__________。
(4)据图2所示,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需先注射__________免疫小鼠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再提取激活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用HA T培养基筛选获得__________细胞。
因为同一种抗原可能激活__________细胞,还需继续筛选才能获得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
【答案】(1). T (2). 增殖、分化(3). 浆细胞和记忆(4). 核酸(5). 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6). 刺突蛋白(或S蛋白)(7). 杂交瘤(8). 多种B【解析】本题以新冠病毒为载体考查体液免疫、核酸检测和单克隆抗体的有关知识。
体液免疫包括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具体过程:1、用目的抗原免疫小鼠,使小鼠产生致敏B淋巴细胞;2 、将准备好的同系骨髓瘤细胞与小鼠脾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促融合剂聚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