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彩色的中国教学目标: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
有感情2、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3、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雄浑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1、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2、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
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谢谢!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二、新授部分:1、说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播放音乐,说说3/4拍的节拍特点或者说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生:强弱弱师:嗯,很好!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
很好,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学3、学习这首歌曲,注意重音符号与休止符。
4、欣赏《歌唱祖国》。
设问讨论:1、你听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2、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旋律中那些乐理符号是什么?3、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有哪些?三、拓展与延伸分析讲解演唱形式:在《走向复兴》下课。
第二课达古拉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风情,学唱《达古拉》2、通过学唱歌曲《拉古拉》,让学生领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感。
3、欣赏《森吉德玛》的主题音乐,体验由于音乐速度的改变,音乐性格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唱好附点节奏及一音多词的小节。
3、欣赏音乐体验音乐速度变化带来的音乐性格变化教具准备:扩音器、节奏卡片、节奏乐器、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三、学唱歌曲《达古拉》:1、看图导入新课: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位小朋友,看看哪位同学认识她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一首四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经典曲目,它以优美、舒缓的旋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情的呵护和关爱。
这首歌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同时,他们对于较为复杂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受其表达的温暖和亲情。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2.难点:掌握音乐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以及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以情感的渲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摇篮曲》乐谱、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展示母亲呵护孩子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
然后,播放《摇篮曲》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摇篮曲》的背景、作者以及音乐特点。
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有更深入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节奏、音高、表情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演唱,相互观摩、交流,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改编《摇篮曲》的歌词或旋律。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摇篮曲》所传达的亲情温暖。
音乐湘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音乐湘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案标题:音乐湘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四年级下册音乐湘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2. 能够运用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Unit 1: 音乐的语言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动听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是一种语言,能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学生参与的方式,教授一首简单的歌曲,并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4. 拓展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向同学展示。
Unit 2: 音乐的节奏1. 导入:通过打节奏的游戏,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能够通过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
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学生参与的方式,教授一段简单的节奏,并让学生跟随节奏进行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演奏。
4. 拓展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创作,每个小组设计一段自己的节奏,并向全班展示。
Unit 3: 音乐的旋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旋律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旋律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旋律,能够通过嗓音演唱简单的旋律。
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学生参与的方式,教授一首简单的歌曲,并引导学生用嗓音演唱旋律。
4. 拓展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用嗓音演唱旋律,并向同学展示。
Unit 4: 音乐的表情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音乐表演,引起学生对音乐表情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表情,能够通过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演绎音乐的情感。
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学生参与的方式,教授一段具有表情的音乐,并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演绎音乐的情感。
4. 拓展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表情创作,每个小组设计一段自己的音乐表情,并向全班展示。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范唱》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富有诗意,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并教育他们学会感恩和珍惜母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摇篮曲这种体裁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学生在歌唱技巧方面,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摇篮曲-范唱》,提高歌唱技巧。
3.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母爱,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摇篮曲的节奏和旋律。
2.学会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体会母爱的伟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摇篮曲的特点和歌唱技巧。
3.互动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4.情感教育法:通过歌曲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母爱。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唱。
3.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他们学习和演唱。
4.教学视频:关于母爱的感人短片,用于情感教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感人短片,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摇篮曲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摇篮曲-范唱》的乐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把握以及摇篮曲特有的节奏。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其余学生观看并学习。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酒歌》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酒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酒歌》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了饮酒作乐的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歌曲共四句,每句四小节,结构简单明了,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积极性,但同时也可能对一些音乐技巧和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酒歌》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欢乐和愉悦的情感。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2.歌曲情感的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等问题。
3.情境教学法:创设饮酒作乐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的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素材。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示范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伴奏。
4.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一个饮酒作乐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氛围。
同时,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酒歌》,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展示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演唱)酒歌》教学设计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演唱)酒歌》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篇教学设计是根据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演唱)酒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精神,设计而成。
本节课程主要让学生感受盛唐时期文化的魅力,了解文化传承。
通过歌曲形式学习古代宴请礼仪,体验古代文化魅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理解歌曲背后的古代文化和历史;•学习古代宴请礼仪,进一步了解文化传承。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重视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关注人与文化环境的和谐发展。
3.学习策略与方法:•合作学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如:声乐、舞蹈、朗诵、艺术欣赏等。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1.1.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互动问:“听过盛唐时期的音乐吗?”“最著名的盛唐乐器是什么?”引导学生逐渐接触到盛唐时期的音乐文化。
1.2.听歌赏析:播放音频《(演唱)酒歌》的原唱版,让学生感受古代音乐的魅力,介绍盛唐时期与音乐强关联的文化现象。
进一步了解酒歌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内容。
2.核心内容讲解2.1.文化背景:通过PPT讲解,宣传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以盛唐时期为例,让同学们学习盛唐时期的风俗习惯。
2.2.歌曲介绍:通过学习歌曲节奏、调式、唱法等技巧,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古代文化魅力。
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学唱、体验。
2.3.礼仪观察:通过实物或者图片让学生了解当时盛行的宴请礼仪,进一步了解文化传承。
3.练习3.1.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小组学习,让他们互相合作,创设音乐背景,培养听、唱、说、读等能力。
3.2.艺术欣赏:结合艺术欣赏方面的知识,带领学生分别欣赏古代盛唐人民所创造的建筑、绘画、书法等,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找到文化传承的价值。
4.课堂总结通过总结,让同学们归纳掌握今天学到的知识,学习方法,并且吸收好的学习经验。
5.家庭作业5.1.音乐实践:要求学生完成唱歌的习惯,争取进行声乐进一步的感性体验。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精选16篇)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精选16篇)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篇1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根据学校的安排,在这个学期中我担任四年级的音乐教学,为了更好的做好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我制定以下一、教材分析四年级这学期的音乐教学有课本教学和校本教学。
课本教材有十二个单元即《我长大啦》、《春》、《草原上》、《大海摇篮》、《音乐家舒伯特》、《家》、《江南小曲》、《月夜》、《歌唱二小放牛郎》、《地球村》、《团圆》、《音乐万花筒》。
每个单元的学习都安排有欣赏,唱歌;在这个学期中主要是以欣赏为主,欣赏教学占本学期的教学比例较大,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欣赏乐曲,融入乐曲中,领悟乐曲的真谛。
校本教材有学习竹竿舞,在上个学期已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会跳,能跳竹竿舞,并在此基础上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跳竹竿舞。
本学期的音乐课学习主要是以这两大块教学模块为主,在教学时,我结合音乐课程标准的特点和理念为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在音乐课中漫步,让音乐慢慢渗透入学生的心中,学生因此而走进音乐,融入音乐。
二、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音乐课对他们已经不陌生了,在上个学期的学习中,他们对音乐课很感兴趣,每一节音乐课,他们都很喜欢,很积极配合老师,师生在课堂中和谐共处。
那么在这个学期的音乐课的学习中,如何去保持学生这一份兴趣呢?我想,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提高总体水平,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学生发展的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音乐课程理念和特点来制定的教学目标,以便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本学期我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1、通过唱歌教学,培养学生能正确的掌握唱歌姿势和唱歌技能;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歌曲,融入歌曲。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知识)乐句》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知识)乐句》教案一. 教材分析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乐句》教案,主要让学生了解乐句的概念,掌握乐句的构成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歌曲和实例,让学生感受乐句的长短、强弱、音高等特点,使学生能够辨别不同乐句的表现形式,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乐句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乐句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乐句的概念,知道乐句的构成要素。
2.培养学生对乐句的欣赏能力,能够辨别不同乐句的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运用乐句进行音乐创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乐句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2.乐句的辨别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歌曲和乐曲,让学生感受乐句的特点。
2.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乐句的构成和表现方法。
3.创作法:鼓励学生运用乐句知识进行音乐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乐句的图片、歌曲和乐曲。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音频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感受乐句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介绍乐句的构成要素,如长短、强弱、音高等。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乐句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分析并表演歌曲中的乐句。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播放一些不同类型的乐曲,让学生辨别其中的乐句。
学生回答正确,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乐句知识,进行音乐创作。
可以单独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乐句的概念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乐句,并撰写观后感。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酒歌》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酒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酒歌》是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了浓郁的民间风格,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节奏、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间音乐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民间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酒歌》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重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酒歌》的音频、视频资料。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酒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民间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强调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演唱结束后,引导学生跟唱,体会歌曲的旋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在此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歌曲默写,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教师播放其他民间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民间音乐的看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演唱)彩色的中国-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彩色的中国-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清晰准确地演唱《彩色的中国》这首歌曲;2.能够理解歌曲背后的含义和意义;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4.通过唱歌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2.歌曲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
三、教学准备1.教材: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2.音响设备;3.人物卡片、图片等相关辅助教具。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来为学生热身,例如:指挥游戏、音乐接力等,让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
2. 歌曲学习学生按照歌谱上的节奏和旋律练习演唱,注意发音准确、清晰;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同时,老师也可以讲解歌曲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背后的文化和意义。
3. 视听学习老师播放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彩色的中国,在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唱歌来深入感受和体验。
同时,老师也可以以人物卡片等形式来让学生记忆歌词和歌曲中的意义,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4. 课堂练习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练习。
在练习中,老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及时调整教学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总结通过全面回顾课程,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上取得了哪些进展,在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以此来落实教学效果。
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课后,老师可以通过交流、问答等方式来系统性地评价教学成果。
同时,老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练习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素养,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和反馈。
六、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的年龄、音乐水平不同,需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2.老师要有耐心和热情,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3.教学课程需要有系统性和持续性,不能零散漫无目的地进行;4.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完成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 摇篮曲
《摇篮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3.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学方法: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介绍音乐家舒伯特,引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
(链接视频)师:在维出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
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请大家打开书30页了解一下《少年舒伯特》1、看后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师小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更重要是我们了解到舒伯特创作的作品是他生命长度的三十二倍,被称为是歌曲之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舒伯特创作的一首《摇篮曲》,(播放舒伯特《摇篮曲》)。
师:这首曲子并不长?可是就这样一首不长,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短小精练的乐曲,居然能卖到4万法郎,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名字和来历?教师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
(舒伯特《摇篮曲》的由来:舒伯特是19 世纪世界闻名的伟大作曲家,然而却常常衣食无着。
一次,他饥饿难忍,虽身无分文,也走进了维也纳一家饭馆。
他的目光偶然落到桌子上的一份报纸上,那上面登着一首小诗,看着它,舒伯特眼前浮现出母亲的慈爱,他就配上乐曲,交给店主,换了一份土豆牛肉面吃。
舒伯特死后30 年,这乐曲手稿以4 万法郎的高价在巴黎被拍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摇篮曲》。
)三、学唱摇篮曲:1.认真聆听,感受歌曲的宁静,温柔。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执教教师:陈婷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唱《彩色的中国》教材分析:这首歌的歌词从环保的角度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
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并警醒地告诫祖国儿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学唱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一举两得。
教学目标: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教学重难点: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
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谢谢!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生:(师引导)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师:嗯,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真切的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那么,类似这种情感的歌曲很多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这就是我们彩色的中国。
)新授部分:欣赏视频:(直接播放)师:好,同学们,歌曲已经欣赏完了,那么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歌词描绘的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生:(师引导)……师:嗯,不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欢快、旋律优美,好似同学们在边歌边舞,亲切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那么,这首歌的节拍是什么?它的节拍特点或者说强弱规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再来感受下这首歌曲。
同学们,可以边听着歌曲边用手打着节拍.(播放音频)师:好!刚才啊,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通过大家刚才对这首歌曲的陶醉和投入,大家齐声告诉老师,这首歌的节拍是几几拍啊?生:3/4拍师:嗯,对的,那么谁能告诉我3/4拍的节拍特点或者说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生:强弱弱师:嗯,很好!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一首四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经典曲目,它以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呵护。
这首歌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母爱。
通过对本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善于通过模仿和参与活动来掌握新知识。
此外,他们对于关爱和感恩的主题有较高的认同感,能够产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摇篮曲》的歌词,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
3.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和珍惜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摇篮曲的特点,学会《摇篮曲》的歌词。
2.难点:理解歌词中的情感内涵,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感情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模仿。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3.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解、故事、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摇篮、娃娃等。
4.分组标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经典的摇篮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摇篮曲?它有哪些特点?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摇篮曲》的歌词,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歌词内容。
然后,教师简要讲解歌词中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摇篮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在模仿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等问题。
接着,分组进行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酒歌》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酒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酒歌》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丰收的喜悦。
本首歌曲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充满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间音乐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酒歌》的旋律和歌词。
2.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对民间音乐的兴趣。
3.通过学习《酒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酒歌》的旋律掌握。
2.理解民间音乐的特点。
3.运用音乐元素分析歌曲。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对比法:分析民间音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区别。
4.小组合作: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酒歌》的旋律、歌词和相关图片。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酒歌》。
3.乐谱:分发给每个学生,方便跟随演唱。
4.教学道具:如小酒杯、手拍等,增加课堂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酒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随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民间音乐的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酒歌》的乐谱,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
同时,讲解歌曲中的重点音符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旋律和节奏。
在演唱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个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间音乐作品,如《茉莉花》、《赛马》等,让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我长大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教学难点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CAI,学生聆听歌曲《别来接我》。
)二、进入主题1、交流、讨论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及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A、学生分别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
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3、学唱歌词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
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情感的升华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1、分组排练(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
)c、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演唱)春晓-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春晓-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唱出《春晓》歌曲的主旋律,感知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2.了解歌曲《春晓》背景知识,增强文化素养。
3.通过歌曲表现自己的情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所编写的歌曲《春晓》。
该歌曲是以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诗为基础,作曲家梁静茹将其改编成音乐的形式,并将其中的旋律、情感表达等进行了丰富的组合和展现。
三、教学过程Step 1 词曲欣赏1.教师播放《春晓》歌曲,让学生先进行初步的感受和听取。
2.要求学生准确辨认出歌曲中的主旋律。
Step 2 了解背景知识1.教师简述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诗的背景和意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要求学生在听取歌曲时,留意其歌词的内容和曲风展现的情感。
Step 3 歌曲学唱1.教师将歌曲《春晓》的歌词分两段进行演唱,并引导学生进行跟唱。
2.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音符进行训练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唱歌能力。
3.在演唱完毕后,教师可以四声相承进行整体演唱,以呈现出歌曲的完整效果。
Step 4 表现情感1.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中,尝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情感,例如可以在歌曲的中间段小声哼唱,或者在某个高潮部分用力演唱等等。
四、教学评价1.课堂中教师可以边演唱边检查学生的口型和发音,以此评估学生的唱歌水平。
2.针对学生在演唱时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拓展1.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并尝试从中学习和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2.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写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者歌词,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歌表演)脚印-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表演)脚印-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目标1.掌握歌曲《脚印》的歌词和曲调;2.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理解歌曲的寓意;3.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练习个人或集体表演的能力;4.注重团体合作,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教学内容歌曲学习1.让学生听歌曲《脚印》,体验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教授歌曲的歌词,让学生回答一些与歌曲有关的问题,以理解歌曲的含义。
3.老师唱第一段,学生跟唱;老师唱第一、二段,学生跟唱;逐渐推进到全部歌词跟唱。
舞蹈学习1.针对不同的学生程度,分开设置简单和复杂的舞蹈动作。
老师可以示范,学生跟着模仿。
2.教授舞蹈的编排,让学生了解舞蹈的流程和配合方式。
3.分组练习,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训练集体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尤其是歌曲的寓意,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进行讲解。
2.教授舞蹈动作,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动作,有一定的协调能力,便于后续配合音乐。
教学难点1.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水平教授舞蹈,需要老师的技能和经验。
2.教学逾期1 ~ 2年,老师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相符程度,因此在教学前需要对教案进行深入的评估和分析。
教学方法1.以主体教学法为主,相应的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和发现,以唤起学生的积极性;2.引导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掌握基本的技能、方法和配合;3.以交流式教学推广教与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相互沟通、探讨,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
教学评价1.通过发放反馈表,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对自己和集体的认识;2.播放录像,让学生欣赏自己的舞蹈表演和提高舞蹈表现能力。
(音乐知识)歌曲演唱形式(三) 切分音(二)-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知识)歌曲演唱形式(三)切分音(二)-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演唱歌曲《小蝌蚪找妈妈》。
2.能够掌握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和拍子节奏。
3.能够在团体演唱中准确地掌握自己的音高和时间。
二、教学重点1.歌曲中的切分音节。
2.歌曲的拍子节奏。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变调和跳跃音。
2.唱出歌曲的自然感。
四、教学准备1.歌曲《小蝌蚪找妈妈》。
2.音乐教具。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一起跳舞,放松身体,热情投入到今天的音乐课中。
2. 引入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听一遍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3. 教学1.分析歌曲的切分音节和拍子节奏,让学生跟随自己唱出切分音节和拍子,熟悉歌曲的整体结构。
2.强调歌曲中的变调和跳跃音,向学生解释这些音符的发音方式和情感表达。
3.两人一组练习,相互交流自己的音高和节奏,互相调整错漏,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4. 团体演唱让学生自由组合,展示他们的演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让教师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改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六、作业1.学生需要回家再次听一遍歌曲,加深对于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需要练习唱歌,加强对于音乐节奏和切分音的理解能力。
3.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编排自己的歌曲,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合,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学生难以掌握跳跃音和变调,需要再次强调。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长大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教学难点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CAI,学生聆听歌曲《别来接我》。
)二、进入主题1、交流、讨论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及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A、学生分别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
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3、学唱歌词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
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情感的升华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1、分组排练(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
)c、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
教学过程一、情境定向1、动一动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
2、听一听,看一看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3、演一演、唱一唱师:(播放《小树长高了》。
)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
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
“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
二、引导掌握1、听一听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
(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2、哼一哼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
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
(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A、三拍子节拍:引导学生随三拍子律动摇摆,像是随风儿飘动的小树。
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长音:引导学生将长音唱成树叶随风摇曳所发出的声音。
3、奏一奏师: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大家随琴轻轻唱一唱高声部。
师:低声部旋律也很优美,希望你们能使出自己的乐器----竖笛或口琴,用它们来吹一吹旋律。
(课件播放音乐,老师用电子琴,学生用竖笛或口琴跟奏。
)4、合一合师:下面将你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高声部,一部分吹奏低声部,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好吗?师:有没有同学可以把乐器吹奏的旋律唱出来呢?让我们来试一试把高低声部一起唱出来。
5、唱一唱A、老师指导唱曲谱。
B、学生从头至尾唱曲谱。
C、学生填词跟琴演唱。
第四课时一、听赏表现1、说一说、听一听师:小树不怕风不怕雨健健康康地长大了,那你们呢?想不想和小树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长大了,带着幻想去飞行,让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吧。
2、画一画、演一演(学生随音乐表现)师:你们边听音乐,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长大后的美好愿望告诉大家,可以用画的方式,也可用动作造型来表现,看看你们中间有哪些“未来之星”。
四、评价总结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唱歌曲,还认识了班上这么多的“未来之星”,收获真不少。
第二单元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春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能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并积极参与活动《春天歌会》,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
教学过程一、活动激趣---找春天1、春景图导语:当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素裹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
看,冰雪消融,柳树的枝条吐着嫩芽,轻轻摇摆,花朵含苞待放,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小鸟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翱翔。
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呀!在这充满朝气的春天里,我们的春天歌会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准备好了吗?(CAI展示: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课件展示:春天的歌、春天的诗导语: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来,唱一唱。
3、唱一唱4、读一读小组朗诵后,学生自由朗读。
二、听赏感受---听春天1、初听《春》(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导语:许多歌曲和诗歌都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下面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春天的声音吗?(感受乐曲情绪,并展开想象。
)2、了解乐曲背景与作者生平A、诗歌(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
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
天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
)B、教师结合课件介绍作者及小提琴套曲《四季》3、复听《春》讨论:乐曲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模仿了什么的叫声?4、随乐哼唱三、歌曲表现---唱春天1、春风的歌(学习歌曲1、2乐句)A、听春风B、学春风C、唱春风提出声音要求2、小树、溪水和花儿的歌(学唱3、4乐句)导语:春风高兴地跑来了,小树、溪水和花儿都欢迎它的到来。
你们听,它们是怎样表示欢迎的?①、听一听②、学一学请学生学学小树、溪水和花儿欢迎春风的样子。
感受音乐形象。
③、唱一唱3、春天的问候(学唱高声部)A、教师范唱歌曲最后一乐句。
B、学唱歌曲高声部。
C、师生合作演唱声部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听赏了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学会了《春风》这首歌,从中领略了春的绚丽、春的生机、春的豪情,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这美好的春天里都有一份新的收获、新的喜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春晓》,并有感情地演唱。
2、能够用朗诵、演唱、配画来表现《春晓》的情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教学。
2、演唱歌曲《春风》。
3、让学生回忆以前所熟悉的诗歌。
二、赏析1、想一想这幅画面最象哪首诗的意境?(课件展示画面。
)2、说一说不同的意见。
3、提问:诗中的“晓”是什么意思?4、吟诵(个别学生、全班、老师)。
三、学习歌曲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
(观察老师的演唱表情。
)2、教师带唱一遍。
3、学生跟琴用lu轻声哼唱。
4、师生接唱。
5、情绪处理(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朗诵跟合唱速度一致。
)四、起舞作画1、以《春》为题,以绘画或自己喜爱的的方式表现诗歌的情感。
2、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展示《春晓》的音乐。
)3、评价(分组互相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一点……)五、小结老师小结,评奖,在乐曲中结束新课。
第三单元草原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能在《小马跑来了》的活动中采用各种身势动作正确地进行节奏表现。
2、能学会《大雁湖》,并随音乐吹奏《大雁湖》。
教学重点1、演唱《大雁湖》,吹奏《大雁湖》。
2、学习附点八分节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律动师:同学们,让我们唱着歌儿进教室吧。
(引导学生随着《我是草原小骑手》边唱边拍手进教室,在座位上站好。
)师:来跟着老师动一动。
2、师生问好二、导学铺垫:游戏“我跳你猜”师:同学们,从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和咱们律动时的动作中,知道咱们今天这节音乐课将要走进哪个民族吗?对于蒙古族,你们了解多少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师:既然大家对蒙古族了解这么多,我们来玩一个“我跳你猜”的游戏。
老师跳一个蒙古族舞蹈动作,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跟着老师学一学,那就更好了。
A、“挤奶”动作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蒙古族的舞蹈中会出现挤奶的动作呢?(课件展示草原上牛羊满地的风景,老师随风光片介绍。
)B、“抖肩”动作C、“雄鹰展翅”动作D、“骑马”的动作三、新课教学1、节奏活动《小马跑来了》A、小马跑来了(初听与模击节奏)师:蒙古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在马背上生活,马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好伙伴,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都有赛马的项目,瞧,有三匹小马过来了(课件展示:三匹小马分别拖着三条节奏出现。
)第一匹: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第二匹: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第三匹: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B、认识附点八分节奏C、节奏练习2、歌曲《大雁湖》A、初听歌曲师:刚才草原牧民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这儿有一群小牧民也唱起了他们自己的歌。
(全班同学聆听《大雁湖》。
)B、读谱C、跟唱3、吹奏《大雁湖》四、总结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歌乐声中,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美丽。
让我们在这动听的音乐中结束这堂愉快的音乐课吧。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学会演唱《可爱的羊群》这首歌曲。
2、能学会跳简单的筷子舞,并随乐表演舞蹈。
3、能认真听赏《牧歌》,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
教学重点从听《牧歌》、唱《可爱的羊群》、跳筷子舞这三个内容中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
教学难点学跳筷子舞教学过程一、清晨的草原1、听赏《牧歌》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象一下你到了哪里?A、初听第一段(感受基本情绪和意境)师:你觉得刚才的音乐美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请同学们说说聆听音乐的感受。
)B、复听全曲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其中的一个乐段,现在我们来完整地听赏一遍。
如果你觉得它很美,就随着音乐动一动。
另外,这个乐段一共被重复了三次,如果你能记住它,能否在它第三次出现时用噜轻轻地跟着它哼哼。
(全班聆听全曲,教师引导学生随乐律动,并在第三乐段时轻声哼唱主旋律。
)C、视唱主旋律,介绍《牧歌》师:这是草原牧民用歌声来描绘的美丽的草原,所以这首歌曲就叫《牧歌》,是根据内蒙古长调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