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隔离性的简介
数据库中的事务处理与并发控制
数据库中的事务处理与并发控制事务处理和并发控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确保数据库在多用户环境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事务处理和并发控制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以及常用的实现方式和技术。
一、事务处理1. 事务概述事务是数据库操作的基本单位,它表示一个逻辑上的操作序列,要么完全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
事务有四个基本属性,即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2.事务的ACID属性- 原子性:事务中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不存在部分成功的情况。
- 一致性: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的状态保持一致性。
- 隔离性: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相互之间是隔离的,互不干扰。
- 持久性:事务一旦提交,其结果将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不会因为系统故障而丢失。
3. 事务的并发控制并发控制是确保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数据库一致性的重要手段。
并发控制的目标是解决脏读(Dirty Read)、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和幻读(Phantom Read)等问题。
二、并发控制1. 锁的概念与分类锁是一种用于控制对数据的访问的机制。
根据锁的粒度可以分为共享锁(Shared Lock)和排他锁(Exclusive Lock)。
共享锁可以被多个事务同时持有,适用于读操作,排他锁则只能被一个事务持有,适用于写操作。
2. 一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是最简单的封锁协议,它要求事务在修改数据前先获得排他锁,并在事务结束后释放锁。
这种协议可以解决脏读和不可重复读问题,但无法解决幻读问题。
3. 两段封锁协议两段封锁协议是解决并发控制问题的较为常用的协议。
它分为两个阶段,即封锁生长阶段和封锁释放阶段。
事务在生长阶段会不断获取和释放锁,直到需要提交或回滚。
这种协议可以解决脏读和不可重复读问题。
4.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是一种现代的并发控制技术,它通过为每个事务分配唯一的时间戳,实现了非阻塞的并发操作。
事务的四个特点
Distributed locks(分布式锁):用于OPS(并行服务器)中。
PCM locks(并行高速缓存管理锁):用于OPS(并行服务器)中。
在Oracle中最主要的锁是DML锁,DML锁的目的在于保证并发情况下的数据完整性。在Oracle数据库中,DML锁主要包括TM锁和TX锁,其中TM锁称为表级锁,TX锁称为事务锁或行级锁。
6.5行级排他锁(RX锁)
当进行DML操作时会自动在被更新的表上添加RX锁,或者也可以通过执行lock命令显式的在表上添加RX锁。在该锁定模式下,允许其他的事务通过DML语句修改相同表里的其他数据行,或通过lock命令对相同表添加RX锁定,但是不允许其他事务对相同的表添加排他锁(X锁)。
6.6共享行级排他锁(SRX锁)
不可重复读(UNrepeatable Read):事务T1读取一行数据,T2修改了T1刚刚读取的记录,T1再次查询,发现与第一次读取的记录不相同,称为不可重复读。
幻读(Phantom Read):事务T1读取一条带WHERE条件的语句,返回结果集,T2插入一条新纪录,恰好也是T1的WHERE条件,T1再次查询,结果集中又看到T2的记录,新纪录就叫做幻读。
6.4行级共享锁(RS锁)
通常是通过select … from for update语句添加的,同时该方法也是我们用来手工锁定某些记录的主要方法。比如,当我们在查询某些记录的过程中,不希望其他用户对查询的记录进行更新操作,则可以发出这样的语句。当数据使用完毕以后,直接发出rollback命令将锁定解除。当表上添加了RS锁定以后,不允许其他事务对相同的表添加排他锁,但是允许其他的事务通过DML语句或lock命令锁定相同表里的其他数据行。
如何使用事务处理解决跨数据库操作问题
如何使用事务处理解决跨数据库操作问题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开发中,当涉及到跨多个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成为了一个挑战。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使用事务处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事务处理事务处理是一种用于管理和保证多个操作按照一组逻辑规则一起执行的技术。
在数据库中,事务是一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的操作。
原子性指的是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不允许部分成功。
一致性表示事务在执行前后数据库状态必须保持一致。
隔离性指的是多个事务之间要相互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持久性是指一旦事务提交成功,对数据库的修改就是永久的。
二、跨数据库操作问题在实际开发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同时修改多个数据库。
例如,一个在线购物网站可能需要同时更新库存数据库和订单数据库,以确保库存和订单的一致性。
然而,如果在执行这些操作时出现故障,导致其中一个数据库的修改成功而另一个数据库的修改失败,就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事务处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使用事务处理解决跨数据库操作问题1. 数据库支持事务处理首先,要解决跨数据库操作问题,我们需要使用支持事务处理的数据库。
大多数主流数据库,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都支持事务处理机制。
这些数据库提供了相关的API和语法,可以让我们在代码中使用事务处理。
2. 开始事务开始事务是事务处理的第一步。
在大多数数据库中,我们可以使用BEGIN TRANSACTION语句来开始一个事务。
开始事务后,所有的数据库操作都将被视为一个整体,并且只有在提交事务之后才会对数据库进行实际的修改。
3. 执行数据库操作在开始事务之后,我们可以执行各种数据库操作,例如插入、更新、删除等。
这些操作可以涉及多个数据库,但在事务处理中都被视为一个整体。
4. 保持事务的一致性在执行事务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错误或者异常,我们可以使用回滚操作来撤销之前的修改。
数据库事务、事务隔离级别以及锁机制详解
数据库事务、事务隔离级别以及锁机制详解以下主要以MySQL(InnoDB引擎)数据库为讨论背景,纯属个⼈学习总结,不对的地⽅还请指出!什么是事务?事务是作为⼀个逻辑单元执⾏的⼀系列操作,要么⼀起成功,要么⼀起失败。
⼀个逻辑⼯作单元必须有四个属性,称为 ACID(原⼦性、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属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个事务。
数据库事物的四⼤特性(ACID):1)原⼦性:(Atomicity)务必须是原⼦⼯作单元;对于其数据修改,要么全都执⾏,要么全都不执⾏。
2)⼀致性:(Consistency)事务在完成时,必须使所有的数据都保持⼀致状态。
在相关数据库中,所有规则都必须应⽤于事务的修改,保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
事务结束时,所有的内部数据结构(如 B 树索引或双向链表)都必须是正确的。
3)隔离线:(Isolation)由并发事务所作的修改必须与任何其它并发事务所作的修改隔离。
事务查看数据时数据所处的状态,要么另⼀并发事务修改它之前的状态,要么是另⼀事务修改它之后的状态,事务不会查看中间状态的数据。
这为可串⾏性,因为它能够重新装载起始数据,并且重播⼀系列事务,以使数据结束时的状态与原始事务执的状态相同。
4)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系统的影响是永久性的。
该修改即使出现系统故障也将⼀直保持。
事务并发时会发⽣什么问题?(在不考虑事务隔离情况下)1)脏读:脏读是指在⼀个事务处理过程⾥读取了另⼀个未提交的事务中的数据。
例:事务A修改num=123------事务B读取num=123(A操作还未提交时)事务A回滚此时就会出现B事务读到的num并不是数据库中真正的num的值,这种情况就叫“脏读”。
2)不可重读:不可重复读是指在对于数据库中的某个数据,⼀个事务范围内多次查询却返回了不同的数据值,这是由于在查询间隔,被另⼀个事务修改并提交了。
例:事务A读取num=123(事务A并未结束)------事务B修改num=321,并提交了事务事务A再次读取num=321此时就会出现同⼀次事务A中两次读取num的值不⼀样,这种情况就叫“不可重读”。
数据库事务处理的隔离级别选择与应用场景
数据库事务处理的隔离级别选择与应用场景数据库事务处理的隔离级别是指在多个并发事务执行过程中,一个事务对其他事务的可见性以及对其他事务的影响的程度。
隔离级别的选择对于数据库的性能、一致性和并发控制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业务特点选择适合的隔离级别非常重要。
1.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隔离级别:读未提交隔离级别是最低级别的隔离级别,也被称为脏读(Dirty Read)。
在该隔离级别下,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另一个未提交事务的数据,可能导致读取的数据是不一致的。
该级别主要用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低的场景,例如某些简单的查询场景以及只读数据的报表生成。
2.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隔离级别:读已提交隔离级别是默认的隔离级别,在该隔离级别下,一个事务只能读取已经提交的数据,不能读取其他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这样可以避免脏读的问题,但是可能会导致重复读(Duplicate Read)问题。
该级别适用于大多数的业务场景,可以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并发性能。
3.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隔离级别:可重复读隔离级别通过锁定读取的数据行保证了在同一个事务内多次读取同一数据时结果的一致性,避免了重复读的问题。
在该隔离级别下,一个事务读取的数据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其他事务的修改而改变。
这种隔离级别适用于涉及到大量读操作和少量写操作的业务场景,如金融行业的交易记录。
4. 串行化(Serializable)隔离级别:串行化隔离级别是最高级别的隔离级别,通过对事务进行序列化执行来避免脏读、重复读和幻读(Phantom Read)的问题。
在该隔离级别下,事务之间完全串行化执行,虽然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但同时也影响了并发性能。
该级别适用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如医疗行业的病历管理系统。
不同的隔离级别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正确的选择合适的隔离级别可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数据的一致性。
事务的四种隔离级别
事务的四种隔离级别数据库四⼤特性:原⼦性:要么全部执⾏,要么全部回滚。
⼀致性。
“确保⼀致性是⽤户的责任,⽽不是DBMS。
”,“DBMS假定每个事务都保持⼀致性”。
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通过其他三个特性来保证⼀致性。
即是:从⼀正确的状态转换到另⼀个正确的状态隔离性:⼀个事务在另外⼀个事务完成后或者完成前完成。
持久性:物理化信息。
1,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ed。
指的是⼀个事务读取到另外⼀个事务还没有提交的内容。
这种情况是必须要避免的。
因为其他事务未提交的数据,是随时有可能进⾏回滚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允许程序读取到某个事务还未提交的数据。
如果读取到了别的事务未提交的数据,这种情况称为脏读。
要想解决脏读的问题,可以提⾼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把事务隔离级别设置为读已提交。
2,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
这个隔离级别可以解决脏读的问题。
在该隔离级别下,允许在⼀个事务执⾏的过程中,另外⼀个事务得到执⾏并提交。
这样,会出现⼀种情况,第⼀个事务前后两次select出来的某⾏数据,值可能不⼀样。
值改变的原因是,穿插执⾏的事务2对该⾏数据进⾏了update操作。
在同⼀个事务中,两次select出来的值不相同的问题称为不可重复读问题。
要想解决不可重复读问题,需要把数据的隔离级别设置为可重复读。
3,可重复读。
Repeatable Read。
在这个隔离级别下,可以解决不可重复读的问题。
在该隔离级别下,在⼀个事务使⽤某⾏的数据的过程中,不允许别的事务再对该⾏数据进⾏操作。
可重复读应该是给数据库的⾏加上了锁。
这种隔离级别下,依旧允许别的事务在该表中插⼊和删除数据,于是就会出现,在事务1执⾏的过程中,如果先后两次select出符合某个条件的⾏,如果在这两次select直接另⼀个事务得到了执⾏,insert或delete了某些⾏,就会出现先后两次select出来的符合同⼀个条件的结果不⼀样,第⼀次select好像出现了幻觉⼀样,因此,这个问题也被成为幻读。
使用事务的注意事项
使用事务的注意事项一、事务简介。
事务是数据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特性。
理解事务的这些特性是正确使用事务的基础。
(一)原子性(Atomicity)1. 含义。
- 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单元。
例如,在一个银行转账事务中,从一个账户扣款和向另一个账户收款这两个操作必须作为一个整体。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操作失败,整个事务就应该回滚,就好像这个事务从未发生过一样。
2. 注意事项。
- 在编写事务相关代码时,要确保所有相关操作都被正确包含在事务的开始和结束标记之间。
例如,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使用SQL语句时,要准确地使用`BEGIN TRANSACTION`(开始事务)、`COMMIT`(提交事务,表示事务成功完成)和`ROLLBACK`(回滚事务,表示事务失败,撤销所有已执行的操作)语句。
如果遗漏了某些操作,可能会破坏原子性,导致数据不一致。
(二)一致性(Consistency)1. 含义。
- 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
例如,数据库中有一个约束是账户余额不能为负数。
在转账事务中,如果从一个账户转出的金额会使该账户余额变为负数,那么这个事务就不应该被允许执行,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2. 注意事项。
- 开发人员需要熟悉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规则。
在设计事务时,要考虑到这些规则并编写相应的验证逻辑。
例如,在应用程序中,在执行转账操作之前,应该先检查转出账户的余额是否足够,而不仅仅依赖数据库的约束。
因为数据库约束可能在事务执行到一半时才触发,导致部分操作已经执行而产生数据不一致的中间状态。
(三)隔离性(Isolation)1. 含义。
- 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例如,有两个事务同时对同一个账户进行操作,一个事务是查询账户余额,另一个事务是更新账户余额。
事务的基本概念
事务的基本概念
事务的基本概念是指一个执行单元,它包含一系列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回滚。
事务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机制。
事务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性:
1.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作为一个整体被执行,要么全
部成功完成,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如果事务中的任何操作失败,则事务将回滚到最初状态,之前的所有操作都将被撤销。
2.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状态转移到另一个一致状态。
在事务中的操作,必须满足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
3. 隔离性(Isolation):事务的执行不能受到其他事务的干扰。
每个事务在执行期间的中间状态对其他事务都是不可见的,直到提交完成。
4.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提交,其所做的修改将永
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即使系统崩溃或断电,修改也不会丢失。
事务由事务开始(BEGIN)、执行操作、提交(COMMIT)
或回滚(ROLLBACK)结束。
通过事务,可以确保数据库中
的数据操作是可靠、一致和持久的。
transactional默认隔离级别
transactional默认隔离级别
事务隔离级别是提供给数据库事务一致性,来防止在多个事务中
出现数据混乱的机制。
常见的事务隔离级别有四种:读未提交、读已
提交、可重复读和串行化。
Transactional 默认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
可重复读是指在同一
个事务中,多次查询会得到相同的结果集。
它能保证在同一事务内,
可以多次读取同一数据而不会被其他事务修改;同时,它还能保证事
务在读取数据时,可以看到已提交事务所做的更新,但是不能看到未
提交事务所做的更新。
可重复读的隔离级别比读已提交稍高,也是一种事务隔离的中等
程度,既能保证幻读的问题,又能控制不必要的锁,保证效率。
但是
由于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会容易出现事务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数据的完
整性要求比较高的时候,又比较适合使用串行化隔离级别。
Transactional 是 SpringTransaction框架默认的隔离级别,它能够帮助开发者将数据库事务处理集成到Spring 应用中,让数据库事务处理更轻松,更快速。
Transactional 默认的隔离级别为可重复读,可以保证一定程度的数据一致性,同时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数据库的事务的实现原理
数据库的事务的实现原理
数据库事务是用来确保数据库操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一种机制。
在数据库中,事务由一系列操作组成,这些操作在逻辑上被视为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数据库事务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实现原子性的关键在于使用日志来记录每个操作的执行结果,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进行回滚。
2.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的执行不能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
在每个操作之前和之后,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必须始终保持一致,否则事务会被回滚。
3. 隔离性(Isolation):事务的执行过程应该与其他事务相互隔离,使得每个事务都感觉不到其他事务的存在。
为了实现隔离性,数据库使用锁机制来保证每个事务的读写操作不会相互干扰。
4. 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一旦提交成功,所做的修改将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即使在系统发生故障时也不会丢失。
持久性的实现依赖于将事务的变更写入到磁盘,并确保在系统故障后能够成功恢复。
数据库事务的实现通常依赖于日志(Log)和锁(Lock)这两个关键技术。
日志(也称为事务日志或重做日志)用于记录事
务的操作和执行结果,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进行回滚或恢复操作。
锁机制用于实现隔离性,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事务能够访问数据,并防止并发操作导致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实现数据库事务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并通过使用日志和锁机制来实现这些目标。
通过这些技术的组合应用,数据库可以有效地管理并发事务,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事务的实现原理
事务的实现原理事务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1.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实现原理主要通过日志记录和回滚操作来实现。
在执行事务操作时,先将相关的数据操作记录到日志中,然后进行数据修改。
只有所有操作都成功执行,才将日志持久化到磁盘,否则会进行回滚操作恢复到事务执行前的状态。
2.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在执行前和执行后,数据库的状态必须保持一致。
实现原理是通过事务的隔离性和持久性来保证。
隔离性通过锁机制来实现,保证多个事务之间的操作不会相互干扰。
持久性则是通过将事务的最终结果写入磁盘中来实现。
3. 隔离性(Isolation):事务的执行是相互隔离的,一个事务的执行不应该影响其他事务的执行结果。
实现隔离性的主要手段有锁机制、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和串行化执行。
锁机制通过对数据对象加锁来控制并发访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隔离性。
MVCC通过给每个事务分配一个唯一的事务ID并记录数据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时的事务ID来实现。
串行化执行则是将事务按照确定的顺序依次执行,避免了并发访问的问题。
4.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提交,其结果必须是永久性的,即使系统发生故障也不能丢失。
实现原理主要是将事务的最终结果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如磁盘),以保证数据的持久性。
同时,还需要对写入磁盘的数据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恢复,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故障。
事务的实现原理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保证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确保了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
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和策略,但核心原理是相通的。
各个数据库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
各个数据库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你有没有遇到过在数据库里搞事情的时候,突然就被数据搞得一团糟?比如,你明明刚提交了一个操作,结果别人却在你眼皮底下做了更改,最后弄得你就差点哭出来,啥都不想干了。
其实呢,这些问题大部分都和事务隔离级别有关系。
简单说,事务隔离级别就是数据库保证你操作不被其他人的操作影响的方式。
好像你去餐厅吃饭,如果你旁边那桌吃得比你还快,还总是抢先拿到最后的甜点,那多不舒服啊,对吧?所以,数据库也得想办法避免这种“抢甜点”的情况。
今天,就让咱们来聊聊不同数据库的默认事务隔离级别,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保护”我们吃这顿“数据库大餐”的。
首先啊,说到事务隔离,得从最基础的四个等级开始。
第一个呢,就是“读未提交”这种级别。
说实话,这个级别就像是一个大马路上,随便一个小贼就能把你兜里的钱给掏走的节奏。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到别的事务还没有提交的修改。
就像你正在做数学作业,前面的人还没交卷呢,但你却偷偷看了他写的答案,结果错得一塌糊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轻松读到未提交的脏数据,风险高得不行。
大多数数据库,不会把这个当作默认选项。
然后,咱们来看看“读已提交”级别。
这个级别就像是在你做作业的时候,老师已经走到你身边,看到你还没交卷,他才会给你检查你的答案。
也就是说,你读到的,都是已经被提交的数据,其他人正在做的修改,你是不知道的。
这下好了,至少能保证你看到的数据是有点靠谱的,但问题也来了。
如果你正在看一题,你忽然看到旁边的同学变动了自己的答案,而你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他又改了一次,结果你就不知道该信谁了。
这个情况就是“不可重复读”的问题,大家都没有解决掉。
接下来是“可重复读”级别。
这个级别听上去似乎好很多,因为它保证了你读取的数据在事务期间是稳定的,不会像“读已提交”那样突然变动。
就像你和朋友一起去玩游戏,明明约定好了分数和规则,结果在中途不时地被干扰,乱了节奏。
可是“可重复读”就不一样了,它能确保你每次查的东西都一样,不会乱改。
深入理解MySQL的ACID特性
深入理解MySQL的ACID特性数据库系统是现代信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在数据存储和管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MySQL实现了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特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MySQL的ACID特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概念。
1. ACID特性简介ACID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确保事务完整性的四个基本特性。
这些特性是:-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操作单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
如果事务过程中出现错误,所有已完成的操作将被撤销,数据库恢复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
-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结束后,数据库必须处于一致的状态。
这意味着事务必须满足所有事先定义的规则和约束,不会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 隔离性(Isolation):当多个事务同时执行时,每个事务应该被视为独立的。
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不应该相互干扰。
隔离性确保每个事务在读取和写入数据时不会受到其他事务的干扰。
-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提交成功,对于已经写入数据库的数据来说,它们应该是永久性的。
即使在系统崩溃或重启后,已提交的数据也应该能够保持不变。
2. 实现原子性MySQL使用日志(Log)来实现原子性特性。
事务的每个操作都会被记录在日志中,包括操作的类型和所影响的数据。
在事务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或回滚操作,系统将根据日志的记录进行恢复。
通过使用日志,MySQL能够保证事务的原子性,确保数据库状态的一致性。
3. 实现一致性为了保证事务的一致性,MySQL使用了各种约束和规则。
例如,MySQL支持主键、外键和唯一性约束等机制,用于限制数据的完整性。
在事务执行期间,数据库会根据定义的约束进行相应的校验,确保数据的合法性。
如果某个操作破坏了约束条件,整个事务将被回滚,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
数据库事务的四种隔离模式
数据库事务的四种隔离模式四种隔离模式主要是⽤来解决不同线程的事务造成的⼏种问题:1.修改丢失:两个事务A,B对同⼀数据同时进⾏读取与修改,出现事务B 覆盖事务A的提交结果2.脏读:事务A读到事务B修改却未提交的数据,事务B回滚数据修改操作,导致了事务A获得数据是脏数据(也可以理解为事务A获取的数据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是不⼀致的)3.(不可重复读)虚读:事务A先读取某⼀⾏数据,事务B对改⾏数据进⾏修改,事务B再⼀次读取该⾏数据时就会造成前后两次读取结果不⼀致。
4.幻读:事务A读取某段数据,事务B对其进⾏插⼊或者删除操作时,当事务A重新读取该段数据时会造成前后两次查询的数据不⼀致,出现第⼀次⽐第⼆次多或者少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的问题,出现了四种事务隔离模式1.Read uncommitted(未授权读取、读未提交):(排他写锁)同⼀时间只允许⼀个事务进⾏写操作的存在,可以允许多个事务进⾏读取。
可以解决(修改丢失)的问题,但是会出现脏读,虚读,幻读这些问题2.Read committed(授权读取、读提交):(排他写锁、瞬间共享读锁)同⼀时间只允许⼀个事务进⾏写操作禁⽌其他事务进⾏读与写,可以解决(修改丢失,脏读)不能解决虚读,幻读3.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取):(排他写锁、共享读锁)同⼀时间只允许⼀个事务进⾏写操作禁⽌其他事务进⾏读与写,同⼀时间⼀个事务读取的时不允许其他事务进⾏写(可以读取)。
可以解决(修改丢失,脏读,虚读),但不能解决幻读。
4.序列化:事务只能⼀个⼀个按照序列来进⾏读写,这样并发性性能不⾼,可以解决上⾯4个问题。
⼤多数数据库的默认级别就是Read committed,⽐如Sql Server , Oracle。
Mysql的默认隔离级别就是Repeatable read。
Oracle⽀持2种事务隔离级别:READ COMMITED,SERIALIZABLE.Mysql⽀持4种事务隔离级别。
什么是事务?事务的四个特性是什么?
什么是事务?事务的四个特性是什么?
什么是事务?
事务是指是程序中⼀系列严密的逻辑操作,⽽且所有操作必须全部成功完成,否则在每个操作中所作的所有更改都会被撤消。
可以通俗理解为:就是把多件事情当做⼀件事情来处理,好⽐⼤家同在⼀条船上,要活⼀起活,要完⼀起完。
事物的四个特性(ACID)
●原⼦性(Atomicity):操作这些指令时,要么全部执⾏成功,要么全部不执⾏。
只要其中⼀个指令执⾏失败,所有的指令都执⾏失败,数据进⾏回滚,回到执⾏指令前的数据状态。
●⼀致性(Consistency):事务的执⾏使数据从⼀个状态转换为另⼀个状态,但是对于整个数据的完整性保持稳定。
●隔离性(Isolation):隔离性是当多个⽤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时,⽐如操作同⼀张表时,数据库为每⼀个⽤户开启的事务,不能被其他事务的操作所⼲扰,多个并发事务之间要相互隔离。
即要达到这么⼀种效果:对于任意两个并发的事务T1和T2,在事务T1看来,T2要么在T1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要么在T1结束之后才开始,这样每个事务都感觉不到有其他事务在并发地执⾏。
●持久性(Durability):当事务正确完成后,它对于数据的改变是永久性的。
什么是事务?事务有哪些性质?
什么是事务?事务有哪些性质?
答: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一个事务可以是一条SQL语句,也可以是一组SQL语句。
性质:(1)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被看做一个单一的、不可分割的操作单元。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2)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状态。
(3)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4)持续性: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
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执行结果有任何影响。
1。
事物的四个隔离级别
事物的四个隔离级别一、物理隔离级别物理隔离级别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事物隔离开来,使其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在计算机领域,物理隔离级别主要体现在硬件层面。
常见的物理隔离手段有:1. 空间隔离:将不同的设备或组件放置在不同的空间中,以避免相互干扰。
例如,在数据中心中,服务器往往被放置在不同的机架或机柜中,以保持彼此之间的距离。
2. 电磁隔离:通过使用屏蔽材料或隔离设备,阻止电磁信号的干扰和泄漏。
例如,在电子设备中,信号线和电源线之间通常会采用屏蔽隔离,以防止干扰。
3. 时间隔离:通过时间分片或时钟同步等手段,将不同的任务或进程在时间上分隔开来,避免相互干扰。
例如,在操作系统中,多任务调度器可以通过时间片轮转的方式,使不同的任务轮流执行。
4. 能源隔离:通过使用不同的电源供应或电源管理技术,将不同的设备或系统隔离开来,避免相互影响。
例如,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不同的电机或传感器通常会采用独立的电源供应,以防止共享电源时的干扰。
二、逻辑隔离级别逻辑隔离级别是指通过软件或配置的方式将不同的事物隔离开来,使其在逻辑上相互独立。
在计算机领域,逻辑隔离级别主要体现在软件层面。
常见的逻辑隔离手段有:1. 用户隔离:通过用户账号和访问控制机制,将不同的用户隔离开来,使其只能访问自己有权限的资源。
例如,在操作系统中,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账号和用户组,只能访问自己的家目录和授权的文件。
2. 进程隔离: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和权限管理,将不同的进程隔离开来,使其在内存空间和资源访问上相互独立。
例如,在操作系统中,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和权限控制,不能直接访问其他进程的内存数据。
3. 数据隔离:通过数据权限和访问控制机制,将不同的数据隔离开来,使其只能被授权的用户或进程访问。
例如,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设置表级别或行级别的权限,限制不同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
4. 网络隔离:通过网络设备和防火墙等技术手段,将不同的网络隔离开来,使其相互之间无法直接通信。
sql准中事务的四种隔离级,mysql据库的innodb存储引擎中默认采用的
.sql准中事务的四种隔离级,mysql据库的innodb存储引擎中默
认采用的
SQL标准中事务的四种隔离级别为:
1.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允许一个事务读取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该级别最低,可能导致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的问题。
2.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要求一个事务只能读取另一个事务已提交的数据。
避免了脏读的问题,但可能导致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的问题。
3.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要求一个事务在整个过程中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即使其他事务对该数据进行了修改。
避免了脏读和不可重复读的问题,但可能导致幻读的问题。
4. 串行化(Serializable):要求事务串行执行,保证了最高级别的隔离。
可以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的问题,但牺牲了并发性能。
MySQL数据库的InnoDB存储引擎中默认采用的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这是因为可重复读级别可以避免脏读和不可重复读的问题,同时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技术,可以解决幻读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在实现可重复读隔离级别时,通过行级锁和一致性非锁定读来实现。
rr 隔离级别
rr 隔离级别RR隔离级别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种常见的隔离机制,它可以保证多个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RR 隔离级别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一、RR隔离级别的概念RR隔离级别是数据库系统中一种事务隔离级别,它是指当多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时,系统会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RR隔离级别要求事务之间具有可重复读的特性,即每个事务在执行期间所读取的数据集合都是一致的。
二、RR隔离级别的特点1. 读取一致性:在RR隔离级别下,事务在执行期间所读取的数据是一致的,即事务开始后,其他事务对数据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当前事务的读取结果。
2. 写入冲突:在RR隔离级别下,如果多个事务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写入操作,系统会进行冲突检测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 并发性能:RR隔离级别可以提供较高的并发性能,多个事务可以同时对数据库进行读取操作,不会相互阻塞。
三、RR隔离级别的应用1. 银行系统:在银行系统中,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进行转账操作,使用RR隔离级别可以确保每个用户只能看到自己的账户余额,并且转账操作不会相互干扰。
2. 电子商务系统:在电子商务系统中,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购买商品,使用RR隔离级别可以确保每个用户只能看到自己购买的商品信息,并且不会出现商品库存错误的情况。
3. 订单管理系统:在订单管理系统中,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下单和取消订单,使用RR隔离级别可以确保每个用户只能看到自己的订单信息,并且订单的状态不会相互干扰。
四、RR隔离级别的实现方式1. 读取锁:在RR隔离级别下,系统会对读取的数据进行锁定,以确保其他事务不能修改该数据。
2. 写入冲突检测:在RR隔离级别下,系统会对写入操作进行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则会进行回滚操作,重新执行事务。
五、RR隔离级别的优缺点1. 优点:RR隔离级别可以提供较高的并发性能,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进行读取操作,不会相互干扰。
2. 缺点:RR隔离级别可能会导致读取数据的不一致性,即事务在执行期间所读取的数据可能已经被其他事务修改。
acid原理
acid原理Acid原理Acid原理,即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的缩写,是数据库事务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和标准。
它确保了数据库在进行并发操作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原子性是指事务是不可分割的最小执行单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失败。
当一个事务中的一部分操作失败时,整个事务都会被回滚到初始状态,以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
一致性要求事务在执行前后都必须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状态。
这意味着事务的执行不能破坏数据库中的完整性约束和业务规则。
例如,当一个账户从一个银行转账到另一个银行时,必须同时减少一个账户的余额并增加另一个账户的余额,以保持总金额的一致性。
隔离性是指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相互隔离,每个事务执行时都感觉不到其他事务的存在。
这样可以防止并发执行的事务互相干扰和产生不一致的结果。
常见的隔离级别有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和串行化。
持久性是指一旦事务提交成功,其对数据库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即使发生系统故障或崩溃,数据库也能够恢复到事务提交后的状态。
持久性通过将事务的修改持久化到磁盘上的数据库文件中来实现。
Acid原则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保证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数据的混乱和不一致。
在实际应用中,Acid原则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商、物流等领域,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现Acid原则的过程中,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使用各种技术和机制。
例如,事务日志用于记录事务的操作序列,以便在系统故障后进行恢复。
锁机制用于管理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的访问冲突,保证隔离性的实现。
缓冲区管理用于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尽管Acid原则在保证数据库一致性和可靠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性能损耗。
例如,隔离性的实现可能导致锁竞争和死锁问题,降低系统的并发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务的依赖
理解隔离性的最简单的方式,是根据事务的输入和输出来 理解来理解。事务要么读一个对象查看其状态,要么写一 个对象改变对象的状态。 两个不同事务对同一个对象的读操作不会破坏一致性,因 为读操作不会改变对象的状态。因此,只有写操作有可能 带来问题。 只有两个并发事务之间同写操作有关联的的交叉操作才可 能造成不一致性或是违背了隔离性。
隔离性的引入
一个状态在向另一个新的且一致性状态转换时,可能会出 现短暂的不一致。 如果事务是隔离地一次一个运行,那么每一个事务可以知 道其上一个事务所导致的一致性状态。但是,如果多个事 务并发执行,那么某些事务的输入和后续行为或许会不一 致,即使每一个隔离执行的事务都是正确的。并发事务的 执行必须加以控制以便正确的程序不会失效。
事务的依赖
图中显示了两个操作在对象e 上的事务T1 和T2 ,所可能有的三种 读写执行序列 READ->WRITE, WRITE->READ, WRITE->WRITE 没有READ->READ 依赖,因为读同一个版本的多个事务不会产生对 另外一个版本的依赖。
事务隔离性的简介
隔离性的引入 规范事务和两阶段事务 事务调度和事务依赖 隔离性的定义 SQL的隔离级
操作和事务
系统支持的操作
对象上的动作:READ 、WRITE 、XLOCK、SLOCK 、UNLOCK 一般性的动作:BEGIN 、COMMIT 、ROLLBACK 一个简化事务是由READ 、WRITE 、XLOCK 、SLOCK 、UNLOCK 组
规范事务和两阶段事务
事务隔离性的简介
隔离性的引入 规范事务和两阶段事务 事务调度和事务依赖 隔离性的定义 SQL的隔离级
事务的调度
一组事务的所有动作序列,在保持各自顺序的情 况下,任意归并成的一个单一序列,我们称之为 这组事务的一个调度事务的一个调度。 最简单的调度是首先运行一个事务的所有动作, 然后再运行另外一个事务的所有动作,如此一直 下去后再运行另外一个事务的所有动作,如此一 直下去。这样的“一次一个事务”的调度称为串 行调度。
SQL隔离级
2级隔离引起更新丢失 检索更新在好在1级或2级下都OK
游标稳定性避免更新丢失 游标稳定性避免更新丢失
三种误读
幻像:当最初没有看到某个与搜索条件匹配的数据行,而在稍后的读 操作中又看到该行时,就会发生这种事件。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yes = ―blue‖ and hair = ―red‖
事务隔离性的简介
隔离性的引入 规范事务和两阶段事务 事务调度和事务依赖 隔离性的定义 SQL的隔离级
隔离性定义
定义1:事务处理系统可以并发的执行事务,但它的结果 如同顺序执行一样。 定义2:事务T与其他事务是隔离的,如果
a) b) c) d) T不会重写其他事务的脏数据。 T所写的数据,在T提交之前,不会被其它事务读或者写。 T不读脏数据。 T在提交之前,其他事务不会写T所要读的数据。
成。每个事务T,可以转化为如下一个等价的简化事务。
1. 去掉BEGIN 动作。 2. 如果事务以COMMIT 动作结束,用下面的UNLOCKS 次序来替换
<UNLOCK A| 如果SLOCK A or XLOCK A出现在事务T中>
3. 如果事务以ROLLBACK结束,用下面的WRITE 和UNLOCKS 来替换
三种误读现象: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像
SQL标准隔离级
隔离级
READ UNCOMMITED READ COMMITED 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
脏读
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重 复读 可能
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
幻读
可能 可能 可能
事务的依赖
一个依赖图可以看成一个时间序列
如果事务T1到事务T2有一条边,那么T1访问的对象随后会被T2访 问,并且这些访问中至少有一个产生一个新的版本。
隔离定理的主要结论是:任何一个没有环的依赖图都暗示 了事务的一种隔离执行方式。
如果有环,表明至少有两个事务T1和T2,既有的T1在T2之前运行, 又有T2在T1前运行。
事务的依赖
事务T有
Read Set(input): R(T) Write Set(output):W(T)
事务T1和T2冲突的条件就是
W(T2)∩( R(T1) U W(T1) )≠Ø OR W(T1)∩( R(T2) U W(T2) )≠Ø
1级隔离 2级隔离 2.99 级隔离
不可能 3级隔离
DB2的隔离级
隔离级
脏读
不可重 复读 可能
幻读 可能 可能 1级隔离 2级隔离 系统默认
Uncommitted Read 可能 Cursor Stability
不可能 可能
Read Stability
Repeatable Read
a和b排除了丢失更新,c防止了脏读,d防止了不可重复读。
封锁定理
封锁定理: 如果所有的事务是规范的且两阶段的, 那么任何一个合法的调度将是隔离的。
隔离性的级别
人们在正确性和性能之间做了妥协。 一般的SQL系统的开发商提供隔离性的选项,这些选项称 为隔离级别。
事务隔离性的简介
隔离性的引入 规范事务和两阶段事务 事务调度和事务依赖 隔离性的定义 SQL的隔离级
SQL隔离级
SQL标准定义了四个隔离级别。定义语句如下: SET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UNCOMMITED] [READ COMMITED] [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 READ UNCOMMITED 是浏览,仅仅是对只读事务而言。 READ COMMITED 是游标稳定性。 REPEATABLE READ 是2.99隔离 (没有幻像保护3)。 SERIALIZABLE是隔离。
规范事务
如果事务中所有的READ、WRITE、UNLOCK操作都是由锁覆盖 着,且每个封锁动作的后面最终都有一个相应的UNLOCK操作。
两阶段事务
两阶段事务: 如果事务中所有的LOCK操作都在UNLOCK操作之前。 一个两阶段事务有一个成长阶段和收缩阶段,在成长阶段 获得锁,在收缩阶段释放锁。
0级隔离
1级隔离 2级隔离 3级隔离
规范的
规范的且两阶段 规范的且两阶段 规范的且两阶段
这些特性的通常名称是:混乱(0级), 浏览(1级), 游标稳定(2级),隔离或可串行化或可重复读(3级) – 0级忽略了所有的依赖。 – 1级对级对WRITE-WRITE 依赖敏感。 – 2级对级对WRITE-WRITE 以及WRITE-READ 依赖敏感。 – 3级定义了隔离性级定义了隔离性
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
可能
不可能
2.99 级隔离Βιβλιοθήκη 3级隔离INFORMIX的隔离级
脏读 DIRTY READ COMMITTED READ 可能 不可重 复读 可能 幻读 可能 可能 可能 1级隔离 非日志模式唯一隔离级 2级隔离 日志数据库默认 2级隔离 3级隔离
简化事务
规范事务
锁覆盖
事务T在对象e上的一个READ或UNLOCK操作被锁覆盖,如果该操作之 前向e加可SLOCK或XLOCK,且中间没有其他对e的UNLOCK操作。 事务T在对象e上的一个WRITE或UNLOCK操作被锁覆盖,如果该操作之 前向e加可XLOCK,且中间没有其他对e的UNLOCK操作。
隔离性的引入
并发控制第一法则: 并发执行不应导致程序的失效。 并发控制第二法则: 相比于顺序执行,并发执行不应有更低的吞吐量和更长的响应时间。 一个公认可行的解决方案 — 封锁 事务处理系统对并发控制的主要贡献是,进一步提炼了原有的这 些思想,纳入了自动封锁以及把事务undo/redo算法同封锁算法结合 起来。 事务处理系统自动地申请加锁并且登录日志以维护ACID 特性, 给应用程序开发者一个极简单的并发控制和异常处理的模型。
事务的依赖
事务也可以是一系列在对象上运行的动作。 一个特定对象一次只接受一个动作。每个事务的动作要么 是读要么是写。读一个对象就隐含着查看其状态,而写隐 含着改变其状态。 对象在被这些写动作修改后,便形成一连串的版本。读不 会改变对象的版本,但是每当一次写一个对象时,它就获 得一个新的版本。 如果事务读一个对象,事务依赖于该对象的版本。 当一个事务中止或是被撤消时,所有的写操作都被撤,这 就导致对象得到新-新版本。
0级:一个0级隔离事务不会重写高一级别事务的脏数据。 1级:一个1级隔离事务不会有更新丢失。 2级:一个2级隔离事务既不会有更新丢失也不会读脏数据。 3级:一个3级隔离事务不会有更新丢失且可重复读。(这是真正 的隔离)
隔离性的级别 读操作 \ \ 规范的 规范的且两阶段 写操作
<WRITE A (UNDO)| 如果WRITE A 出现在事务T中> <UNLOCK A| 如果SLOCK A or XLOCK A 出现在事务T中>
这里的思想是
COMMIT动作简化为对锁的释放, ROLLBACK动作简化为先撤消更新(事务对对象的写操作),再释放锁。
合法的调度和锁的相容性
封锁限制规则:一个调度不应该在一个对象被另外一个事 务加上不相容的锁时,完成对该对象的加锁操作。
封锁限制了可能的调度。遵守封锁限制规则的调度称为合 法的调度。
合法的调度
合法且串行
合法且非串行
不合法且非串行
事务隔离性的简介
系统支撑部 申龙 200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