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20年编物理精选复习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5讲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73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课件
(向1上)碰运后动瞬的间1部小.分5球继×的续速1上度0升3大的k小高g;(度,2为)木两h板2 车的长与度。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
(解2:01(81·)全A到国时B卷过Ⅱ间程)汽,极车由A运短在动水,学平公在冰式雪碰路面撞上后行驶车.驾轮驶均员发没现其有正滚前方动停有,汽重车B力,立加即采速取度制动大措施小,但g取仍然1撞0上m了/汽s车2.B求. :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是高考必考点
学习目标
●透彻理解力学三大观点的具体内容,并能形 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能熟练、灵活选择相关观点来解决问题,提 升物理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动力学 观点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匀变速直线 运动规律
v v0 at
x v0 v t 2
设P点的高度为h,则A上滑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解:(1)碰后,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B g mBaB
由运动学公式 vB2 2aB xB
解得 vB 3.0m / s
(2)碰后,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由运动学公式
mAg mAaA
v
2 A
2a A xA
解得 vA 2.0m / s
AB与弯曲滑道BC平滑衔接,滑道BC高h=10 m,C是半径R=20 m圆弧的 最低点,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 a=4.5 m/s2,到达B点时速度vB=30 m/s.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L; (2)求运动员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I的大小; (3)若不计BC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点时的 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N的大小.
专题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力学三大观点综合应用高考定位力学中三大观点是指动力学观点,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动力学观点主要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动量观点主要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观点包括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此类问题过程复杂、综合性强,能较好地考查应用有关规律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考题1 动量和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例1 (2014·安徽·24)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凹槽A,中央放一小物块B,物块与左右两边槽壁的距离如图1所示,L为 m,凹槽与物块的质量均为m,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开始时物块静止,凹槽以v0=5 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设物块与凹槽槽壁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且碰撞时间不计,g取10 m/s2.求:图1(1)物块与凹槽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2)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刚相对静止物块与右侧槽壁碰撞的次数;(3)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及该时间内凹槽运动的位移大小.答案(1) m/s (2)6次(3)5 s m解析(1)设两者间相对静止时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v= m/s.(2)解得物块与凹槽间的滑动摩擦力F f=μF N=μmg设两者相对静止前相对运动的路程为s1,由功能关系得-F f·s1=12(m+m)v2-12mv20解得s1= m已知L=1 m,可推知物块与右侧槽壁共发生6次碰撞.(3)设凹槽与物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有mv1+mv2=mv1′+mv2′1 2mv21+12mv22=12mv1′2+12mv2′2得v1′=v2,v2′=v1即每碰撞一次凹槽与物块发生一次速度交换,在同一坐标系上两者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根据碰撞次数可分为13段,凹槽、物块的v—t图象在两条连续的匀变速运动图线间转换,故可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时间.则v=v0+ata=-μg解得t=5 s凹槽的v—t图象所包围的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凹槽的位移大小s2.(等腰三角形面积共分13份,第一份面积为 L ,其余每两份面积和均为L .)s 2=12(v 02)t +,解得s 2= m.1.如图2所示,倾角45°高h 的固定斜面.右边有一高3h2的平台,平台顶部左边水平,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静止小球B ,右边有一半径为h 的14圆弧.质量为m 的小球A 从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从斜面最高点飞出后恰好沿水平方向滑上平台,与B 发生弹性碰撞,碰后B 从圆弧上的某点离开圆弧.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 、B 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图2(1)求斜面与平台间的水平距离s 和A 的初速度v 0; (2)若M =2m ,求碰后B 的速度;(3)若B 的质量M 可以从小到大取不同值,碰后B 从圆弧上不同位置脱离圆弧,该位置与圆心的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求cos α的取值范围.答案 (1) h 2gh (2)23gh (3)23≤cos α≤1解析 (1)设小球A 飞上平台的速度为v 1,小球由斜面顶端飞上平台,可看成以速度v 1反向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得:12h =12gt 2,s =v 1t ,tan 45°=gtv 1解得:v 1=gh ,s =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 20=32mgh +12mv 21解得:v 0=2gh .(2)设碰后A 、B 的速度分别为v A 、v B ,由动量、能量守恒得mv 1=mv A +Mv B12mv 21=12mv 2A +12Mv 2B v B =2m m +M v 1=23gh .(3)由(2)可知,当M ≪m 时v B ≈2gh >gh 从顶端飞离则cos α=1 当M ≫m 时,v B =0,设B 球与圆弧面在C 处分离,则:Mgh (1-cos α)=12Mv 2CMg cos α=M v 2C h ,cos α=23,故23≤cos α≤11.弄清有几个物体参与运动,并划分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 2.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各过程的运动特点.3.光滑的平面或曲面,还有不计阻力的抛体运动,机械能一定守恒;碰撞过程、子弹打击木块、不受其他外力作用的两物体相互作用问题,一般考虑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 4.如含摩擦生热问题,则考虑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考题2 应用动力学、能量、动量解决综合问题例2 如图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 kg 的足够长的木板C ,在C 上放置有A 、B 两物体,A 的质量m A =1 kg ,B 的质量为m B =2 、B 之间锁定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 p =3 J ,现突然给A 、B 一瞬时冲量作用,使A 、B 同时获得v 0=2 m/s 的初速度,速度方向水平向右,且同时弹簧由于受到扰动而解除锁定,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原长,之后与A 、B 分离.已知A 和C 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1=,B 、C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滑动摩擦力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求:图3(1)弹簧与A 、B 分离的瞬间,A 、B 的速度分别是多大(2)已知在C 第一次碰到右边的固定挡板之前,A 、B 和C 已经达到了共同速度,求在到达共同速度之前A 、B 、C 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及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多少(3)已知C 与挡板的碰撞无机械能损失,求在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A 在C 上滑行的距离 审题突破 (1)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列方程组求A 、B 分离时的速度;(2)由牛顿第二定律求三者的加速度,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只需求出三者达到的共同速度便可以由能量守恒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联立求解. 答案 (1)0 3 m/s (2) J m/s (3) m解析 (1)在弹簧弹开两物体的过程中,由于作用时间极短,对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 A +m B )v 0=m A v A +m B v BE p +12(m A +m B )v 20=12m A v 2A +12m B v 2B联立解得:v A =0,v B =3 m/s.(2)对物体B 有:a B =μ2g =1 m/s 2,方向水平向左 对A 、C 有:μ2m B g =(m A +m )a 又因为:m A a <μ1m A g故物体A 、C 的共同加速度为a =1 m/s 2,方向水平向右对A 、B 、C 整个系统来说,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 B v B =(m A +m B +m )v Q =12m B v 2B -12(m A +m B +m )v 2 解得:Q = J ,v = m/s.(3)C 和挡板碰撞后,先向左匀减速运动,速度减至0后向右匀加速运动,分析可知,在向右加速过程中先和A 达到共同速度v 1,之后A 、C 再以共同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B 一直向右匀减速,最后三者达共同速度v 2后做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做负功,故C 向右不能一直匀加速至挡板处,所以和挡板再次碰撞前三者已经达共同速度.a A =μ1g =2 m/s 2,a B =μ2g =1 m/s 2 μ1m A g +μ2m B g =ma C ,解得:a C =4 m/s 2 v 1=v -a A t =-v +a C t解得:v 1= m/st = s x A 1=v +v 12t = m ,x C 1=-v +v 12t =- m故A 、C 间的相对运动距离为x AC =x A 1+|x C 1|= m.2.(2014·广东·35)如图4所示,的水平轨道中,AC 段的中点B 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 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P 1沿光滑轨道向右以速度v 1与静止在A 点的物体P 2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 ,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t 1=2 s 至t 2=4 s 内工作.已知P 1、P 2的质量都为m =1 kg ,P 与A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 段长L =4 m ,g 取10 m/s 2,P 1、P 2和P 均视为质点,P 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图4(1)若v 1=6 m/s ,求P 1、P 2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 和碰撞损失的动能ΔE ;(2)若P 与挡板碰后,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B 点,求v 1的取值范围和P 向左经过A 点时的最大动能E .答案 (1)3 m/s 9 J (2)10 m/s≤v 1≤14 m/s 17 J解析 (1)设P 1和P 2发生弹性碰撞后速度为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1=2mv 2①解得:v 2=v 12=3 m/s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ΔE =12mv 21-12×2mv 22②解得ΔE =9 J.(2)P 滑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2ma =-2μmg③可以把P 从A 点运动到C 点再返回B 点的全过程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3L =v 2t +12at2④由①③④式得v 1=6L -at2t①若2 s 时通过B 点,解得:v 1=14 m/s ②若4 s 时通过B 点,解得:v 1=10 m/s 故v 1的取值范围为:10 m/s ≤v 1≤14 m/s设向左经过A 点的速度为v A ,由动能定理知 12×2mv 2A -12×2mv 22=-μ·2mg ·4L 当v 2=12v 1=7 m/s 时,复合体向左通过A 点时的动能最大,E =17 J.根据题中涉及的问题特点选择上述观点联合应用求解.一般地,要列出物体量间瞬时表达式,可用力和运动的观点即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如果是碰撞并涉及时间的问题,优先考虑动量定理;涉及力做功和位移的情况时,优先考虑动能定理;若研究对象是互相作用的物体系统,优先考虑两大守恒定律.知识专题练 训练6题组1 动量和能量的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1.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物块B ,B 的下端连接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与挡板相连接,B 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0,O 点为弹簧的原长位置.在斜面顶端另有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A ,距物块B 为3x 0,现让A 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A 与B 相碰后立即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恰好回到O 点(A 、B 均视为质点).试求:图1(1)A 、B 相碰后瞬间的共同速度的大小; (2)A 、B 相碰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3)若在斜面顶端再连接一光滑的半径R =x 0的半圆轨道PQ ,圆轨道与斜面相切于最高点P ,现让物块A 以初速度v 从P 点沿斜面下滑,与B 碰后返回到P 点还具有向上的速度,试问:v 为多大时物块A 恰能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答案 (1)123gx 0 (2)14mgx 0 (3)20+43gx 0解析 (1)设A 与B 相碰前A 的速度为v 1,A 与B 相碰后共同速度为v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3mgx 0 sin 30°=12mv 2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1=2mv 2解以上二式得v 2=123gx 0.(2)设A 、B 相碰前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 p ,从A 、B 相碰后一起压缩弹簧到它们恰好到达O 点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E p +12·2mv 22=2mgx 0 sin 30°解得E p =14mgx 0.(3)设物块A 与B 相碰前的速度为v 3,碰后A 、B 的共同速度为v 4 12mv 2+3mgx 0 sin 30°=12mv 23 mv 3=2mv 4A 、B 一起压缩弹簧后再回到O 点时二者分离,设此时共同速度为v 5,则12·2mv 24+E p =12·2mv 25+2mgx 0sin 30° 此后A 继续上滑到半圆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 6,则12mv 25=12mv 26+2mgx 0 sin 30°+mgR (1+sin 60°)在最高点有mg =mv26R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 =20+43gx 0.2.如图2所示,质量为m 1的滑块(可视为质点)自光滑圆弧形槽的顶端A 处无初速度地滑下,槽的底端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左传导轮顶端的B 点,A 、B 的高度差为h 1= m .传导轮半径很小,两个轮之间的距离为L = m .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右端的轮子上沿距离地面高度h 2= m ,g 取10 m/s 2.图2(1)若槽的底端没有滑块m 2,传送带静止不运转,求滑块m 1滑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v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在m 1下滑前将质量为m 2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停放在槽的底端.m 1下滑后与m 2发生弹性碰撞,且碰撞后m 1速度方向不变,则m 1、m 2应该满足什么条件(3)满足(2)的条件前提下,传送带顺时针运转,速度为v = m/s.求出滑块m 1、m 2落地点间的最大距离(结果可带根号).答案 (1) m/s (2)m 1>m 2 (3)(6215-3) m解析 (1)滑块m 1滑到B 点有m 1gh 1=12m 1v 2解得v 0=5 m/s滑块m 1由B 滑到C 点有-μm 1gL =12m 1v 2-12m 1v 2解得v = m/s.(2)滑块m 2停放在槽的底端,m 1下滑并与滑块m 2弹性碰撞,则有m 1v 0=m 1v 1+m 2v 212m 1v 20=12m 1v 21+12m 2v 22 m 1速度方向不变即v 1=m 1-m 2m 1+m 2v 0>0则m 1>m 2.(3)滑块经过传送带作用后做平抛运动h 2=12gt 2当两滑块速度相差最大时,它们的水平射程相差最大,当m 1≫m 2时,滑块m 1、m 2碰撞后的速度相差最大,经过传送带后速度相差也最大 v 1=m 1-m 2m 1+m 2v 0=1-m 2m 11+m 2m 1v 0≈v 0= m/sv 2=2m 1m 1+m 2v 0=21+m 2m 1v 0≈2v 0= m/s滑块m 1与传送带同速度,没有摩擦,落地点射程为x 1=v 1t = m滑块m 2与传送带发生摩擦,有-μm 2gL =12m 2v 2′2-12m 2v 22解得v 2′=221 m/s落地点射程为x 2=v 2′t =6215mm 2、m 1的水平射程相差最大值为Δx =(6215-3) m. 题组2 应用动力学观点、能量观点、动量观点解决综合问题3.如图3所示,质量M =4 kg 的平板小车停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表面高h 1= m .水平面右边的台阶高h 2= m ,台阶宽l = m ,台阶右端B 恰好与半径r =5 m 的光滑圆弧轨道连接,B 和圆心O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53°,在平板小车的A 处有质量m 1=2 kg 的甲物体和质量m 2=1 kg 的乙物体紧靠在一起,中间放有少量炸药(甲、乙两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小车上A 点左侧表面光滑,右侧粗糙且动摩擦因数为μ=.现点燃炸药,炸药爆炸后两物体瞬间分开,甲物体获得5 m/s 的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离开平板车后恰能从光滑圆弧轨道的左端B 点沿切线进入圆弧轨道.已知车与台阶相碰后不再运动(g 取10 m/s 2,sin 53°=,cos 53°=.求:图3(1)炸药爆炸使两物体增加的机械能E ; (2)物体在圆弧轨道最低点C 处对轨道的压力F ; (3)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L 和平板车运动位移s 的大小. 答案 (1)75 J (2)46 N ,方向竖直向下 (3)1 m 解析 (1)甲、乙物体在爆炸瞬间动量守恒:m 1v 1-m 2v 2=0E =12m 1v 21+12m 2v 22=75 J.(2)设甲物体平抛到B 点时,水平方向速度为v x ,竖直分速度为v yv y =2g h 1-h 2=4 m/sv x =v ytan θ=3 m/s合速度为:v B =5 m/s物体从B 到C 过程中:m 1gr (1-cos θ)=12m 1v 2C -12m 1v 2BF N -m 1g =m 1v2C rF N =46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 =F N =46 N ,方向竖直向下. (3)甲物体平抛运动时间:t =v yg= s 平抛水平位移:x =v x t = m > m甲物体在车上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1=μg =2 m/s 2甲物体在车上运动时间为:t 1=v 0-v xa 1=1 s甲物体的对地位移:x 1=12(v 0+v x )t 1=4 m甲物体在车上运动时,车的加速度为:a 2=μm 1g M=1 m/s 2甲离开车时,车对地的位移:x 2=12a 2t 21= m车长为:L =2(x 1-x 2)=7 m 车的位移为:s =x 2+(x -l )=1 m.4.如图4所示,光滑的水平面AB (足够长)与半径为R = m 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BCD 在B 点相切,D 点为半圆轨道最高点.A 点的右侧等高地放置着一个长为L =20 m 、逆时针转动且速度为v =10 m/s 的传送带.用轻质细线连接甲、乙两物体,中间夹一轻质弹簧,弹簧与甲、乙两物体不拴接.甲的质量为m 1=3 kg ,乙的质量为m 2=1 kg ,甲、乙均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固定乙球,烧断细线,甲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并可以通过D 点,且过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等于甲的重力.传送带与乙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甲、乙两物体可看做质点.图4(1)求甲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2)若甲固定,乙不固定,细线烧断后乙可以离开弹簧滑上传送带,求乙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3)甲、乙均不固定,烧断细线以后,求甲和乙能否再次在AB 面上水平碰撞若碰撞,求再次碰撞时甲、乙的速度;若不会再次碰撞,请说明原因.答案 (1)4 3 m/s (2)12 m (3)甲、乙会再次碰撞,碰撞时甲的速度为2 3 m/s ,方向水平向右,乙的速度为63m/s ,方向水平向左解析 (1)甲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为v 0,运动至D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2m 1v 20=m 1g ·2R +12m 1v 2D , 在最高点D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m 1g =m 1v2D R联立解得:v 0=4 3 m/s.(2)甲固定,烧断细线后乙的速度大小为v 乙, 由能量守恒:E p =12m 1v 20=12m 2v 2乙,得v 乙=12 m/s之后乙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μm 2g =m 2a 得a =6 m/s 2乙的速度为零时,在传送带滑行的距离最远, 最远距离为: s =v2乙2a=12 m <20 m即乙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12 m. (3)甲、乙均不固定,烧断细线后, 设甲、乙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 甲、乙分离瞬间动量守恒:m 1v 1=m 2v 2 甲、乙弹簧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E p =12m 1v 20=12m 1v 21+12m 2v 22解得:v 1=2 3 m/s ,v 2=6 3 m/s之后甲沿轨道上滑,设上滑最高点高度为h , 则12m 1v 21=m 1gh 得h = m < m则甲上滑不到同圆心等高位置就会返回,返回AB 面上时速度大小仍然是v 2=2 3 m/s乙滑上传送带,因v 2=6 3 m/s <12 m/s ,则乙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后向左匀加速.由对称性可知乙返回AB 面上时速度大小仍然为v 2=6 3 m/s故甲、乙会再次相撞,碰撞时甲的速度为2 3 m/s ,方向水平向右,乙的速度为6 3 m/s ,方向水平向左.。
高中物理高考 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科学思维篇1活用“三大观点”解析力学综合问题课件
小.设这种情况下,冰球和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 和 a2,所用的时间为 t.由运动 学公式得
v20-v21=2a1s0
③
v0-v1=a1t
④
s1=12a2t2
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
a2=s1(v12+s02 v0)2.
答案:见解析
2.(2019·上海嘉定区二模)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倾角 θ=37°,质量 m= 1 kg 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的力 F 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如 图乙所示(以平行于斜面向上为正),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5,最大静摩擦力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 g=10 m/s2,sin 37°=0.6,cos 37°=0.8.
(2)第 2 s 内物体有平行斜面向下的速度,故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f,物体还受到竖 直向下的重力 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N,由图乙可知力 F 平行斜面向上,合力沿斜 面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0.9mg+μmgcos 37°-mgsin 37°=ma2 解得 a2=5 m/s2. (3)物体在第 1 s 末的速度大小 v1=a1t1 Ek1=12mv21=50 J.
(1)物体倾斜部分 BC 的长度; (2)滑块的质量; (3)运动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析] (1)对滑块在倾斜部分 BC 上的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ma1 解得 a1=6 m/s2 斜面 BC 长 x1=12a1t21=3 m. (2)物体对传感器的压力为 F1=mgcos θsin θ,由题图乙可知 F1=9.6 N 解得 m=2 kg. (3)设 1 s 后物体 AB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对物体由平衡条件有 f=F2 =4 N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2 解得 a2=2 m/s2
应用力学的“三大观点”解题
分类 力的瞬时
作用 力的空间 积累作用
力的时间 积累作用
对应规律 牛顿第二定律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规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 成反比,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在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 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增量 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系统的总动 量就保持不变.(在某个方向上系统所受外力之和 为零,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分量就保持不变)
令 h 表示 B 上升的高度,有 h=v′2g22④ 由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h=4.05 m⑤ 【答案】 4.05 m
动量、能量、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 例 4 如图的水平轨道中,AC 段的中点 B 的正上方有一探 测器,C 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 P1 沿轨道向右以速度 v1 与静止 在 A 点的物体 P2 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 P,以此碰撞时刻为计 时零点,探测器只在 t1=2 s 至 t2=4 s 内工作.已知 P1、P2 的质 量都为 m=1 kg,P 与 A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1,AB 段长 L =4 m,g 取 10 m/s2,P1、P2 和 P 均视为质点,P 与挡板的碰撞 为弹性碰撞.
(1)物块 C 的质量 mC; (2)墙壁对物块 B 的弹力在 4 s 到 12 s 的时间内对 B 的冲量 I 的大小和方向; (3)B 离开墙后的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Ep.
【解析】 (1)由图知,C 与 A 碰前速度为 v1=9 m/s,碰后 速度为 v2=3 m/s,C 与 A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解析】 设物块受到水平冲量后速度为 v0.滑环固定时12 Mv02=MgL 得 v0= 2gL.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6.3 专题4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基础夯实
多维课堂
考点二
考点三
-16-
解析:在0~3 s内,以向右为正方向,对P由动量定理有
F1t1+F2t2-μmg(t1+t2)=mv-0, 其中F1=2 N,F2=3 N,t1=2 s,t2=1 s, 解得v=8 m/s, 设P在B、C两点间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ma, P 在 B、C 两点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 v2-������12=2al, 解得v1=7 m/s。 答案:8 m/s 7 m/s
������ 1+������ 2+������ 3
把2������(v���、���1 +v1���代������2���)入1(2���������③���102+式������可2 +得������h3=) 2������(������
������ 12������02 1 +������ 2 )(������ 1 +������
t=������0t���a���n
������,水平位移
x=v0t=������0
2 tan ������
������,故选项
A
正确。
关闭
解析 答案
考点一
第六章
专题4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基础夯实
多维课堂
考点二
考点三
-12-
解题探究画小球的运动示意图。
考点一
第六章
专题4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代入数据可得 F≈5.27 N。
(3)由数学知识可知 F=co������s���������������+��� +���������s���in������������ = N(1()其4 m中/stan(2φ)=5μ.2)7。N (3)58255 N
专题六 力学中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1)最终A、B、C的共同速度为多大;
(2)求运动过程中A的最小速度; (3)整个过程中A与C及B与C因摩擦所 产生的热量之比为多大? 图3
解析
(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2mv0=5mv1
3 得 v1= v0 5 (2)设经时间 t,A 与 C 恰好速度相等,此时 A 的速度最小. aA=-μg aC=μg
(3)滑块经过传送带作用后做平抛运动 1 2 h2= gt3 2 当两滑块速度相差最大时,它们的水平射程相差最大,当 m1≫m2 时,滑块 m1、m2 碰撞后的速度相差最大,经过传送带后速度相差 也最大 m1-m2 v1= v0=v0=5.0 m/s m1+m2 2m1 v2= v0=2v0=10.0 m/s m1+m2
即学即练1 如图2所示,一水平面上P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
质量为m的劈A在水平面上静止,上表面光滑,A右端与 水平面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 物块B恰好放在水平面上P点,物块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一质量为m的小球C位于劈A的斜面上,距水平面
的高度为h.小球C从静止开始滑下,然后与B发生正碰(碰
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
图2
已知M=2m,求:
(1)小球C与劈A分离时,A的速度; (2)小球C的最后速度和物块B的运动时间.
解析 (1)设小球 C 与劈 A 分离时速度大小为 v0,此时劈 A 速度
大小为 vA 小球 C 运动到劈 A 最低点的过程中,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水平 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有 mv0-mvA=0 1 2 1 2 mgh= mv0+ mvA 2 2 得 v0= gh,vA= gh,之后 A 向左匀速运动
即学即练2 如图4所示,圆管构成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水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3.13 三大动力学观点的综合应用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3.13 三大动力学观点的综合应用【专题诠释】1.本专题是力学三大观点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高考对本专题将作为计算题压轴题的形式命题.2.学好本专题,可以帮助同学们熟练应用力学三大观点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3.用到的知识、规律和方法有:动力学方法(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一、力的三个作用效果与五个规律二、常见的力学模型及其结论【高考领航】【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A =l.0 kg ,m B =4.0 kg ;两者之 间有一被压缩的微型弹簧,A 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 =1.0 m ,如图所示。
某时刻,将压缩的微型弹簧释 放,使A 、B 瞬间分离,两物块获得的动能之和为E k =10.0 J 。
释放后,A 沿着与墙壁垂直的方向向右运动。
A 、 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 =0.20。
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²。
A 、B 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为弹性 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1)求弹簧释放后瞬间A 、B 速度的大小;(2)物块A 、B 中的哪一个先停止?该物块刚停止时A 与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A 和B 都停止后,A 与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v A =4.0 m/s ,v B =1.0 m/s (2)B 0.50 m (3)0.91 m【解析】(1)设弹簧释放瞬间A 和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以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和题给条件有0=m A v A –m B v B ①22k 1122A AB B E m vm v =+②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A =4.0 m/s ,v B =1.0 m/s ③(2)A 、B 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因而两者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等,设为a 。
(课标版)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二第5讲应用“三大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课件
图(a) 图(b)
(1)求物块B的质量; (2)在图(b)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停止运动后,改变物 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从P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刚好能与B再次 碰上。求改变前后动摩擦因数的比值。
答案 (1)3m (2) 2 mgH (3)11
1.(2019山东济南高三二模)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的左侧静止放置一长木 板AB,右侧固定一足够长光滑斜面CD,木板的上表面与斜面底端C处于同一 水平面。木板质量M=2 kg,板长l=7 m。一物块以速度v0=9 m/s冲上木板的A 端,木板向右运动,木板B端碰到C点时被粘连,且B、C之间平滑连接。物块质 量m=1 kg,可视为质点,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5。取g=10 m/s2。 (1)若初始时木板B端距C点的距离足够长,求物块第一次与木板相对静止时 的速度大小和相对木板滑动的距离;
答案 (1) 3 mg 5gR (2)m 23gR (3)3 5R
4
2
2
5g
解析 (1)设水平恒力的大小为F0,小球到达C点时所受合力的大小为F。由力
的合成法则有
F0 =tan α ①
mg
F2=(mg)2+F02 ②
设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v2 ③
R
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15
9
解析 本题通过两物块在粗糙轨道上的滑行与碰撞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等相关规律,考查了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
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等核心素养要素。
(1)根据图(b),v1为物块A在碰撞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三大力学观点的综合应用
(2)设 A 车的质量为 mA,碰后加速度大小为 aA,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有
μmAg=mAaA④ 设碰撞后瞬间 A 车速度的大小为 vA′,碰撞后滑行的距离 为 sA,由运动学公式有 vA′2=2aAsA⑤ 设碰撞前的瞬间 A 车速度的大小为 vA。两车在碰撞过程中 动量守恒,有 mAvA=mAvA′+mBvB′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vA=4.3 m/s。⑦
(1)求物块 M 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2)若平台表面与物块 M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物块 M 与 小球的初始距离为 x1=1.3 m,求物块 M 在 P 处的初速度大小。
[解析] (1)碰后物块 M 做平抛运动,设其平抛运动的初速 度为 v3,平抛运动时间为 t,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h=12gt2① x=v3t② 得:v3=x 2gh=3.0 m/s。③ (2)物块 M 与小球在 B 点处碰撞,设碰撞前物块 M 的速度 为 v1,碰撞后小球的速度为 v2,由动量守恒定律: Mv1=mv2+Mv3④
解析:(1)由题图乙可知: 长木板的加速度 a1=12 m/s2=0.5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物块施加给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 Ff= m1a1=2 N 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mF2fg=0.2。 (2)由题图乙可知,小物块的加速度 a2=42 m/s2=2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μm2g=m2a2 解得 F=4 N。
碰后小球从 B 点处运动到最高点 A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 小球在 A 点的速度为 vA,则12mv22=12mvA2+2mgL⑤
小球在最高点时有:2mg=mvLA2⑥ 由⑤⑥解得:v2=6.0 m/s⑦ 由③④⑦解得:v1=mv2+MMv3=6.0 m/s⑧ 物块 M 从 P 点运动到 B 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μMgx1=12Mv12-12Mv02⑨ 解得:v0= v12+2μgx1=7.0 m/s。 [答案] (1)3.0 m/s (2)7.0 m/s
专题(29)专题五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必热考点整合回扣练专题(29)专题五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解析版)知识点一力的三个作用效果与五个规律知识点二常见的力学模型及其结论命题热点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选择力学三大观点的一般原则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球,其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两球在t 0时刻发生正碰,并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m a >m bB .m a <m bC .m a =m b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由图象知a 球以一初速度向原来静止的b 球运动,碰后a 球反弹且速度大小小于其初速度大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a 球的质量小于b 球的质量。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盒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 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 )A .两者的速度均为零B .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C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mv 0M ,方向水平向右D .盒子的最终速度为mv 0M +m ,方向水平向右【答案】D【解析】由于盒子内表面不光滑,在多次碰后物体与盒相对静止,由动量守恒得:mv 0=(M +m )v ′,解得:v ′=mv 0M +m,故D 正确。
3、(多选)A 、B 两球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的x -t 图象记录了它们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其中a 、b 分别为A 、B 碰撞前的x -t 图象。
c 为碰撞后它们的x -t 图象。
若A 球质量为1 kg ,则B 球质量及碰后它们的速度大小为( )A .2 kg B.23kgC .4 m/sD .1 m/s【答案】BD【解析】由图象可知碰撞前二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 a =4-102 m/s =-3 m/s ,v b =4-02 m/s=2 m/s ,碰撞后二者连在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v c =2-44-2m/s =-1 m/s 。
2020高考物理知识归纳动量和能量复习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 ---------------动量和能量1.力的三种效应:力的瞬时性(产生a )F=ma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牛顿第二定律 时间积累效应(冲量)I=Ft 、⇒动量发生变化⇒动量定理 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 ⇒动能发生变化⇒动能定理 2.动量观点:动量:p=mv=K mE 2 冲量:I = F t 动量定理: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 合t = mv ’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I=F 合t=F 1t 1+F 2t 2+---=∆p=P 末-P 初=mv 末-mv 初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守恒条件、不同的表达式及含义:'p p =;0p =∆;21p -p ∆=∆P =P ′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ΔP =0(系统总动量变化为0)如果相互作用的系统由两个物体构成,动量守恒的具体表达式为 P 1+P 2=P 1′+P 2′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ΔP =-ΔP '(两物体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实际中应用有:m 1v 1+m 2v 2='22'11v m v m +; 0=m 1v 1+m 2v 2m 1v 1+m 2v 2=(m 1+m 2)v 共原来以动量(P)运动的物体,若其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量(-P),是导致物体静止或反向运动的临界条件。
即:P+(-P)=0 注意理解四性:系统性、矢量性、同时性、相对性矢量性:对一维情况,先选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速度取正,反之取负,把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
相对性:所有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惯性参照系。
同时性:表达式中v 1和v 2必须是相互作用前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和v 2’必须是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专题十二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第七章 动量守恒定律专题十二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核心考点五年考情命题分析预测动量与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2022:广东T13,湖北T16;2021:湖北T15;2020:山东T18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往往以高考压轴题的形式考查,综合性强,难度大,常与曲线运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或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等知识点相结合进行考查.预计2025年高考可能会出现三大观点应用的计算题.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2023:山东T18,广东T15,辽宁T15,浙江6月T18,浙江1月T18;2022:浙江6月T20;2021:北京T17,湖南T14题型1 动量与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1.两大观点动量的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2.三种技巧(1)若研究对象为一个系统,应优先考虑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2)若研究对象为单一物体,且涉及功和位移问题时,应优先考虑动能定理.(3)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都只考查一个物理过程的初、末两个状态有关物理量间的关系,对过程的细节不予细究,这正是它们的方便之处,特别对于变力做功问题,就更显出它们的优越性.1.[2024江西九校联考]如图所示,质量M =4kg 的滑块套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质量m =2kg 的小球通过长L =0.5m 的轻质细杆与滑块上的光滑轴O 连接,小球和轻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O自由转动.开始时轻杆处于水平状态,现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 0=4m/s ,以初始时刻轴O 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在竖直平面内建立固定的直角坐标系xOy ,取g =10m/s 2.(1)若锁定滑块,求小球通过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2)若解除对滑块的锁定,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动能E k ;(3)若解除对滑块的锁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求出小球从出发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的轨迹方程.答案 (1)4N (2)4J (3)(32x -14)2+y 2=14解析 (1)若锁定滑块,则小球从开始运动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有12m v 02=12m v 12+mgL小球在最高点时,设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 ,则有mg +F =mv 12L联立解得F =4N(2)若解除对滑块的锁定,由于小球与滑块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因此小球与滑块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2,此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v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有0=mv 2-Mv运动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有12m v 02=12m v 22+12Mv 2+mgL又E k =12m v 22联立解得E k =4J(3)若解除对滑块的锁定,在小球上升的过程中,滑块向左运动,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向右运动,设小球的位置坐标为(x ,y )时,滑块向左运动的位移大小为Δx ,则由人船模型有m (L -x )=M Δx由几何关系可知(x -Δx )2+y 2=L 2联立可得小球运动的轨迹方程为(32x -14)2+y 2=14.题型2 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1.三大基本观点动力学观点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解题,可处理匀变速运动问题能量观点 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动量观点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2.三大观点的选用原则力学中首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从两个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看出多项都是状态量(如速度、位置),所以守恒定律能解决状态问题,不能解决过程(如位移x 、时间t )问题,不能解决力(F )的问题.(1)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2)若物体(或系统)涉及速度和时间,应考虑使用动量定理.(3)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时间,且受到恒力作用,应考虑使用牛顿运动定律.(4)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速度,应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系统中摩擦力做功时应用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动能定理解决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问题特别方便.2.[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2021湖北]如图所示,一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光滑水平面在Q 点相切.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以某一速度向质量也为m 的静止小物块B 运动.A 、B 发生正碰后,B 到达半圆弧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压力恰好为零,A 沿半圆弧轨道运动到与O 点等高的C 点时速度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忽略空气阻力.(1)求B 从半圆弧轨道飞出后落到水平面的位置到Q 点的距离;(2)当A 由C 点沿半圆弧轨道下滑到D 点时,OD 与OQ 夹角为θ,求此时A 所受力对A 做功的功率;(3)求碰撞过程中A 和B 损失的总动能.答案 (1)2R (2)mg sin θ√2gRcosθ (3)√10mgR解析 (1)设B 到半圆弧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 2',由于B 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为零,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v 22'RB 离开最高点后做平抛运动,则在竖直方向上有2R =12gt 2在水平方向上有x =v 2't联立解得x =2R(2)对A 由C 到D 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cos θ=12m v D2由于对A 做功的力只有重力,则A 所受力对A 做功的功率为P =mgv D sin θ解得P =mg sin θ√2gRcosθ(3)设A 、B 碰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v 1、v 2,对B 由Q 到最高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 22=12m v 22'+mg ·2R解得v 2=√5gR对A 由Q 到C 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 12=mgR解得v 1=√2gR设碰前瞬间A 的速度为v 0,对A 、B 碰撞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mv 1+mv 2解得v 0=√2gR +√5gR碰撞过程中A 和B 损失的总动能为ΔE =12m v 02-12m v 12-12m v 22解得ΔE =√10mgR .3.[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2023浙江6月]为了探究物体间的碰撞特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水平直轨道AB 、CD 和水平传送带平滑无缝连接,两半径均为R =0.4m 的四分之一圆周组成的竖直细圆弧管道DEF 与轨道CD 和足够长的水平直轨道FG 平滑相切连接.质量为3m 的滑块b 与质量为2m 的滑块c 用劲度系数k =100N/m 的轻质弹簧连接,静置于轨道FG 上.现有质量m =0.12kg 的滑块a 以初速度v 0=2√21m/s 从D 处进入,经DEF 管道后,与FG 上的滑块b 碰撞(时间极短).已知传送带长L =0.8m ,以v =2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滑块a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其他摩擦和阻力均不计,各滑块均可视为质点,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12kx 2(x 为形变量).(1)求滑块a 到达圆弧管道DEF 最低点F 时速度大小v F 和所受支持力大小F N ;(2)若滑块a 碰后返回到B 点时速度v B =1m/s ,求滑块a 、b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 ;(3)若滑块a 碰到滑块b 立即被粘住,求碰撞后弹簧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之差Δx .答案 (1)v F =10m/s F N =31.2N (2)ΔE =0 (3)Δx =0.2m解析 (1)滑块a 以初速度v 0从D 处进入竖直圆弧管道DEF 运动,由动能定理有mg ·2R=12m v F 2-12m v 02解得v F=10m/s在最低点F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 =m v F2R解得F N =31.2N(2)碰撞后滑块a 返回到B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g ·2R -μmgL =12m v B 2-12m v a2解得v a =5m/s滑块a 、b 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F =-mv a +3mv b解得v b =5m/s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12m v F 2-12m v a 2-12·3m v b 2=0(3)滑块a 碰撞b 后立即被粘住,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F =(m +3m )v ab解得v ab =2.5m/s滑块ab 一起向右运动,压缩弹簧,ab 减速运动,c 加速运动,当abc 三者速度相等时,弹簧长度最小,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3m )v ab =(m +3m +2m )v abc解得v abc =53m/s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 p1=12×4m v ab 2-12×6m v abc2解得E p1=0.5J由E p1=12k x 12解得最大压缩量x 1=0.1m滑块ab 一起继续向右运动,弹簧弹力使c 继续加速,使ab 继续减速,当弹簧弹力减小到零时,c 速度最大,ab 速度最小;滑块ab 一起再继续向右运动,弹簧弹力使c 减速,使ab 加速,当abc 三者速度相等时,弹簧长度最大,其对应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最小时的弹性势能相等,由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可知最大伸长量x 2=0.1m所以碰撞后弹簧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之差Δx =x 1+x 2=0.2m.方法点拨深化观念、建构模型,解决力学综合难题1.[2023浙江1月]一游戏装置竖直截面如图所示,该装置由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θ=37°的直轨道AB 、螺旋圆形轨道BCDE 、倾角θ=37°的直轨道EF 、水平直轨道FG 组成,除FG 段外各段轨道均光滑,且各处平滑连接.螺旋圆形轨道与轨道AB 、EF 相切于B (E )处.凹槽GHIJ 底面HI 水平光滑,上面放有一无动力摆渡车,并紧靠在竖直侧壁GH 处,摆渡车上表面与直轨道FG 、平台JK 位于同一水平面.已知螺旋圆形轨道半径R =0.5m ,B 点高度为1.2R ,FG 长度L FG =2.5m ,HI 长度L 0=9m ,摆渡车长度L =3m 、质量m =1kg.将一质量也为m 的滑块从倾斜轨道AB 上高度h =2.3m 处静止释放,滑块在FG 段运动时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摆渡车碰到竖直侧壁IJ 立即静止,滑块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1)求滑块过C 点的速度大小v C和轨道对滑块的作用力大小F C;(2)摆渡车碰到IJ 前,滑块恰好不脱离摆渡车,求滑块与摆渡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在(2)的条件下,求滑块从G 到J 所用的时间t .答案 (1)4m/s 22N (2)0.3 (3)2.5s解析 (1)C 点离地高度为1.2R +R cos θ+R =3R滑块从静止释放到C 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mg (h -3R )=12m v C2-0 解得v C=4m/s在最高点C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C+mg =m v C2R解得F C=22N(2)从静止释放到G 点,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 -0.2mgL FG=12m v G2由题可知,滑块到达摆渡车右端时刚好与摆渡车共速,速度大小设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2mv =mv G由功能关系可得μmgL =12m v G 2-12×2mv 2综合解得μ=0.3(3)滑块从滑上摆渡车到与摆渡车共速过程,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μg设滑块从滑上摆渡车到共速的时间为t 1,有t 1=v G -v μg=1s共速后继续向右匀速运动的时间t 2=L 0-L -12vt 1v=1.5st =t 1+t 2=2.5s .2.[2022广东]某同学受自动雨伞开伞过程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滑杆上套有一个滑块,初始时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当滑块从A 处以初速度v 0为10m/s 向上滑动时,受到滑杆的摩擦力f 为1N.滑块滑到B 处与滑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带动滑杆离开桌面一起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滑块的质量m =0.2kg ,滑杆的质量M =0.6kg ,A 、B 间的距离l =1.2m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1)滑块在静止时和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桌面对滑杆支持力的大小N 1和N 2;(2)滑块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 ;(3)滑杆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h .答案 (1)8N 5N (2)8m/s (3)0.2m解析 (1)滑块静止时,滑块和滑杆均处于静止状态,以滑块和滑杆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N 1=(m +M )g =8N滑块向上滑动时,滑杆受重力、滑块对其向上的摩擦力以及桌面的支持力,则有N 2=Mg -f',f'=f代入数据得N 2=5N(2)解法1 碰前,滑块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ma 1解得a 1=15m/s 2,方向向下由运动学公式得v 2-v 02=-2a 1l代入数据得v =8m/s解法2 由动能定理得-(mg +f )l =12mv 2-12m v 02代入数据解得v =8m/s(3)滑块和滑杆发生的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M +m )v 共代入数据得v 共=2m/s此后滑块与滑杆一起竖直向上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M +m )gh =0-12(M +m )v 共2代入数据得h =0.2m.3.[2021湖南]如图,竖直平面内一足够长的光滑倾斜轨道与一长为L 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水平轨道右下方有一段弧形轨道PQ .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水平轨道末端O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x 轴的正方向水平向右,y 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弧形轨道P 端坐标为(2μL ,μL ),Q 端在y 轴上.重力加速度为g .(1)若A 从倾斜轨道上距x 轴高度为2μL 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求A 经过O 点时的速度大小;(2)若A 从倾斜轨道上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O 点落在弧形轨道PQ 上的动能均相同,求PQ 的曲线方程;(3)将质量为λm (λ为常数且λ≥5)的小物块B 置于O 点,A 沿倾斜轨道由静止开始下滑,与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要使A 和B 均能落在弧形轨道上,且A 落在B 落点的右侧,求A 下滑的初始位置距x 轴高度的取值范围.答案 (1)√2μgL (2)x 22y +2y =4μL (0≤x ≤2μL ) (3)3λ-1λ-3μL <h ≤μL +3μL (λ+1)2(λ-1)2解析 (1)设A 滑到O 点时速度为v 0,A 从倾斜轨道上滑到O 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 ·2μL -μmgL =12m v 02解得v 0=√2μgL(2)若A 以(1)中的位置从倾斜轨道上下滑,A 从O 点抛出,假设能运动到弧形轨道上的P 点,水平方向有2μL =v 0t 1竖直方向有y P =12g t 12解得y P =μL ,假设成立所以A 落在弧形轨道时的动能E k 满足mg ·2μL -μmgL +mg ·μL =E k -0A 从O 点抛出,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x =v 1t竖直方向有y =12gt 2又y =v y22g ,E k =12m (v 12+v y 2)联立解得PQ 的曲线方程为x 22y+2y =4μL (0≤x ≤2μL )(3)设A 初始位置到x 轴的高度为h ,A 滑到O 点的速度为v A 0,碰撞后的速度为v A 1,反弹后再次返回O 点时速度为v A ,A 、B 碰撞后B 的速度为v B ,A 、B 碰撞过程有mv A 0=mv A 1+λmv B12m v A02=12m v A12+12λm v B2解得v A 1=1-λ1+λv A 0,v B =21+λv A 0A 从倾斜轨道上滑到O 点的过程有mgh -μmgL =12m v A02碰后又运动到O 点过程有-μmg ·2L =12m v A 2-12m v A12又A 、B 均能落在弧形轨道上且A 落在B 点右侧应满足v B <v A ≤v 0联立求解得3λ-1λ-3μL <h ≤μL +3μL (λ+1)2(λ-1)24.[高考新题型/2023湖南]如图,质量为M 的匀质凹槽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凹槽内有一个半椭圆形的光滑轨道,椭圆的半长轴和半短轴分别为a 和b ,长轴水平,短轴竖直.质量为m 的小球,初始时刻从椭圆轨道长轴的右端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以初始时刻椭圆中心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在竖直平面内建立固定于地面的直角坐标系xOy ,椭圆长轴位于x 轴上.整个过程凹槽不翻转,重力加速度为g .(1)小球第一次运动到轨道最低点时,求凹槽的速度大小以及凹槽相对于初始时刻运动的距离;(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求出小球运动的轨迹方程;(3)若Mm =ba -b,求小球下降h =b2高度时,小球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大小(结果用a 、b 及g表示).答案 (1)√2m 2gbM (m +M )ma M +m(2)[(M +m )x -ma ]2M 2a 2+y 2b2=1(y ≤0)(3)2b √ga+3b解析 (1)小球从静止到第一次运动到轨道最低点的过程,水平方向上小球和凹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0=mv 1-Mv 2对小球与凹槽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b =12m v 12+12M v 22 联立解得v 2=√2m 2gbM (m +M )根据人船模型规律,在水平方向上有mx 1=Mx 2又由位移关系知x 1+x 2=a解得凹槽相对于初始时刻运动的距离x 2=maM +m(2)小球向左运动过程中,凹槽向右运动,当小球的坐标为(x ,y )时,小球向左运动的位移x'1=a -x ,则凹槽水平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2=mM (a -x )小球在凹槽所在的椭圆上运动,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小球的运动轨迹满足(x -x '2)2a 2+y 2b2=1整理得小球运动的轨迹方程为[(M +m )x -ma ]2M 2a 2+y 2b 2=1(y ≤0)(3)若Mm =b a -b,代入(2)问结果化简可得[x -(a -b )]2+y 2=b 2即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半径为b 的圆小球下降h =b 2高度的过程,小球与凹槽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v'1x =Mv'2对小球与凹槽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 =12mv'12+12Mv'22由几何关系及速度的分解得v'1sin30°=v'1x联立解得v'1=2b √g a+3b.1.[2024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考/多选]一次台球练习中,某运动员用白球击中彩球,白球与静止的彩球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且台球运动时所受桌面阻力保持不变,两球质量均为m =0.2kg ,碰撞后两球的位移x 与速度的平方v 2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碰撞前白球的速度为1.64m/sB.碰撞过程中,白球对彩球的冲量大小为0.2kg·m/sC.碰撞过程中,系统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台球所受桌面阻力为0.5N解析 由题图可知,碰后白球速度v 1=0.8 m/s ,彩球速度v 2=1.0 m/s.设碰撞前白球 速度为v 0,由动量守恒得mv 0=mv 1+mv 2,解得v 0=1.8 m/s ,故A 错误;碰撞过程中,白球对彩球的冲量I =mv 2=0.2×1.0 kg·m/s =0.2 kg·m/s ,B 正确;由于12m v 02>12m v 12+12m v 22,故碰撞过程中,系统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正确;由运动学知识可知a =v 122x 1=0.642×1.28 m/s 2=0.25 m/s 2,故阻力为f =ma =0.05 N ,故D 错误.2.[2024北京海淀区期中/多选]如图所示,质量m A =1kg 、长L =9m 的薄板A 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4N 、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薄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其速率达到v A =2m/s 时,质量m B =1kg 的物块B 以v B =4m/s 的速率由薄板A 右端向左滑上薄板,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B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当A 的速率减为0时,B 的速率为2m/sB.从B 滑上A 到B 掉下的过程中,A 、B 所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从B 滑上A 到B 掉下的过程,A 、B 和地面所组成的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9JD.从B 滑上A 到B 掉下的过程,A 、B 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9J解析 B 滑上A 后,B 开始做减速运动,此时对B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2m B g =m B a B ,解得a B =1 m/s 2,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 A +m B )g +μ2m B g -F =m A a A ,解得a A =1 m/s 2,A 也开始做减速运动,假设A 速率减为0时,B 未从A 上掉下,则A 的速率减为0的时间为t 1=v Aa A=2 s ,此时B 的速度大小为v B 1=v B -a B t 1=2 m /s ,此过程A 、B 的相对位移Δx =v A22a A+v B 2−v B122a B=8 m <L ,故假设成立,A 正确;在B 滑上A 到A 速度减到零的过程中,有μ1(m A +m B )g =F ,即A 、B 所组成的系统受到的合力为零,动量守恒,当A 速度减为零时,由于μ1(m A +m B )g +μ2m B g >F ,则A 此后处于静止状态,且由平衡条件可知A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 <F ,A 、B 所组成的系统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B 错误;从B 滑上A 到A 速度减为零的过程,A 的位移为x A =v A22a A=2 m ,此过程B 的位移为x B =v B 2−v B122a B=6 m ,结合B 项分析可知,此后A 处于静止状态,B 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掉下,则对从B 滑上A 到B 掉下的整个运动过程,A 、B 和地面所组成的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 =μ1(m A +m B )gx A +μ2m B gL =17 J ,C 错误;从B 滑上A 到B 掉下的过程,A 、B 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为ΔE k =Q -Fx A =9 J ,D 正确.3.[设问创新/2024重庆南开中学校考/多选]如图所示,半径为R 、质量为3m 的14圆弧槽AB 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圆弧槽底端B 点切线水平,距离B 点为R 处有一质量为3m 的小球2,其左侧连有轻弹簧.现将质量为m 的小球1(可视为质点)从左侧圆弧槽上端的A 点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系统(三个物体)全程动量守恒B.小球1刚与弹簧接触时,与圆弧槽底端B 点相距53RC.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916mgRD.小球1最终的速度大小为√6gR 4解析 小球1在圆弧槽上运动时,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动量不守恒,故A 错误.小球1从圆弧槽的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设小球1滑到B 点时小球1的速度为v 0,圆弧槽的速度为v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1与圆弧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0=mv 0-3mv ,由能量守恒有mgR =12m v 02+12·3mv 2,解得v 0=3v =√3gR 2.设小球1到B 点时,小球1水平向右移动的距离为x 1,圆弧槽向左运动的距离为x 2,两者的相对位移为R ,因此有mx 1-3mx 2=0,x 1+x 2=R ,联立解得x 1=34R ,x 2=14R . 此时圆弧槽的B 点与弹簧之间的距离L =x 2+R =54R .小球1从B 点向右以v 0匀速运动,圆弧槽向左以v03匀速运动,小球1刚与弹簧接触时,与圆弧槽底端B 点的距离L'=L +v03·Lv 0=43L =53R ,故B 正确.小球1与小球2共速时,弹簧弹性势能有最大值,从小球1刚与弹簧接触到两球共速,由动量守恒有mv 0=(m +3m )v 共,由能量守恒有12m v 02=12(m +3m )v 共2+E p ,联立解得E p =916mgR ,故C 正确.从小球1刚与弹簧接触到两球分开,由动量守恒有mv 0=mv 1+3mv 2,由能量守恒有12m v 02=12m v 12+12·3m v 22,解得v 1=-12v 0,v 2=12v 0.小球1之后向左以12v 0匀速运动,因为圆弧槽此时正向左以v03匀速运动,故会再次和圆弧槽碰撞,以向左为正,碰撞前、后动量守恒有m ·v02+3m ·v03=mv 3+3mv 4,由能量守恒有12m (v02)2+12·3m (v03)2=12m v 32+12·3m v 42,解得v 3=14v 0,v 4=512v 0,最终小球1以14v 0的速度向左运动,圆弧槽以512v 0的速度向左运动,小球2以12v 0的速度向右运动,小球1最终的速度为14v 0=√6gR 8,故D 错误.4.长为l 的轻绳上端固定,下端系着质量为m 1的小球A ,处于静止状态.A 受到一个水平瞬时冲量后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当A 回到最低点时,质量为m 2的小球B 与之迎面正碰,碰后A 、B 粘在一起,仍做圆周运动,并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A 受到的水平瞬时冲量I 的大小;(2)碰撞前瞬间B 的动能E k 至少多大?答案 (1)m 1√5gl (2)5gl (2m 1+m 2)22m 2解析 (1)A 恰好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此时轻绳的拉力刚好为零,设A 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 1g =m 1v 2l ①A 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取轨迹最低点处重力势能为零,设A 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 A ,有12m 1v A 2=12m 1v 2+2m 1gl ②由动量定理有I =m 1v A③联立①②③式,得I =m 1√5gl ④(2)设两球粘在一起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A 、B 粘在一起后恰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需满足v'=v A ⑤要达到上述条件,碰后两球速度方向必须与碰前B 的速度方向相同,以此方向为正方向,设B 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B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2v B -m 1v A =(m 1+m 2)v' ⑥又E k =12m 2v B 2 ⑦联立①②⑤⑥⑦式,得碰撞前瞬间B 的动能E k 至少为 E k =5gl (2m 1+m 2)22m 2⑧.5.[三轨推拉门/2023江苏扬州三模]有一款三轨推拉门(如图甲),门框内部宽为2.4m ,三扇相同的门板的俯视图如图乙,每扇门板宽为d =0.8m ,质量为m =20kg ,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01.在门板边缘凸起部位贴有尼龙扣,两门板碰后可连在一起.现三扇门板静止在最左侧,用力F 水平向右拉3号门板,一段时间后撤去.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1)若3号门板左侧凸起部位恰能与2号门板右侧凸起部位接触,求力F 做的功W .(2)若F =12N ,3号门板恰好到达门框最右侧,大门完整关闭.①求3号门板与2号门板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 0.②求拉力F 的作用时间t .答案 (1)1.6J (2)①0.8m/s②2√63s解析 (1)根据动能定理有W -μmgd =0,解得W =1.6J(2)①设3号门板与2号门板碰撞后速度大小为v 1,碰后两门板位移大小均为d =0.8m从3号门板与2号门板碰撞后到大门完整关闭,根据功能关系有-2μmgd =-12·2m v 12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2mv 1,解得v 0=0.8m/s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g =ma根据动能定理有 Fx -μmgd =12m v 02【易错辨析】在关门过程中,拉力F 作用时间与门受到的摩擦力作用时间不同,不推荐应用动量定理列方程解答.根据运动学公式有x =12at 2解得t =2√63s.6.[2024湖南湘潭一中校考]如图是一游戏装置的简易模型,它由光滑的水平轨道和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组成,竖直圆轨道的半径R =0.9m ,圆轨道内侧最高点E 点装有一力传感器,且竖直圆轨道的最低点D 、D'点相互靠近且错开.水平轨道左侧放置着两个用细绳连接的物体A 和B ,其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物体与轻弹簧不粘连),烧断细绳,物体被弹出.轨道右侧M 端与水平传送带MN 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总长度L =5m ,传送带速度大小和方向均可调.已知A 物体质量m A =1kg ,B 物体质量可变,A 、B 间被压缩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30J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1)求测得的力传感器能显示的力的最小值;(2)要使物体A 冲上传送带后,均能到达N 点,求传送带与物体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大值;(3)要使物体A 在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求物体B 的质量范围.答案 (1)0 (2)0.45 (3)m B ≤37kg 或m B ≥3kg解析 (1)当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时,对E 点压力为0,所以测得的力传感器能显示的力的最小值F min =0(2)当物体A 恰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后进入传送带时速度最小,此时若传送带静止或逆时针转动,则物体A 一直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物体A 到达N 点的速度为0时,则动摩擦因数最大,即对物体A 分析有m A g =m A v E2Rm A g ·2R -μm A gL =0-12m A v E2得μ=0.45.(3)物体A 不脱离圆轨道有两种情况:①过最高点的速度v E ≥√gR对物体A 从被弹簧弹出开始到到达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 A g ·2R =12m A v E 2-12m A v A2得v A ≥√5gR =3√5m/s②到达圆轨道的圆心等高处时速度恰好为0,对物体A 从被弹簧弹出开始到到达圆心等高处,根据动能定理有-m A gR =0-12m A v A2得v A ≤√2gR =3√2m/s因为物体A 是通过释放弹簧的弹性势能获得速度,且A 与B 反向弹开,由动量守恒有m A v A =m B v B由机械能守恒有E p =12m A v A 2+12m B v B2得m B =v A260-v A2kg代入数据得m B ≤37kg 或m B ≥3kg.7.[2024河北唐山摸底演练]如图所示,一圆弧轨道AB 与倾角为θ的斜面BC 在B 点相接.可视为质点的两个形状相同的小球a 、b ,将小球b 置于圆弧轨道的最低点,使小球a 从圆弧轨道A 点由静止释放,两小球在最低点发生弹性正碰,整个系统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 =1m ,圆弧过A 、B 两端点的半径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均为θ=37°,小球a 的质量m 1=4kg ,小球b 的质量m 2=1kg ,重力加速度g =10m/s 2,不计一切阻力,sin37°=0.6,cos37°=0.8.求:(1)与小球b 碰前瞬间,小球a 的速度大小v 0;(2)碰后瞬间小球b 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 ;(3)小球b 从B 点飞出圆弧轨道后,距离斜面BC 的最远距离h ,√6.24取2.5.答案 (1)2m/s (2)20.24N (3)0.36m解析 (1)对小球a 从静止释放到与小球b 碰撞前瞬间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 1gR (1-cos θ)=12m 1v 02代入数据解得v 0=2m/s(2)小球a 与小球b 发生弹性正碰,则有m 1v 0=m 1v 1+m 2v 212m 1v 02=12m 1v 12+12m 2v 22对碰撞后瞬间小球b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 2g =m 2v 22R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F N =20.24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b 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 =F N =20.24N(3)对小球b 从碰撞后到飞出圆弧轨道瞬间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 2gR (1-cos θ)=12m 2v 32-12m 2v 22代入数据解得v 3=2.5m/s由几何关系可知,此时小球b 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为α=74°小球b 在垂直斜面方向做类竖直上抛运动,则有v'0=v 3sin α,a =g cos θ对小球b 从B 点运动到距离斜面最远的过程,由运动学规律有2ah =v '02代入数据解得h =0.36m.8.[板块模型+弹簧模型+新信息/2023辽宁]如图,质量m 1=1kg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右侧的竖直墙面固定一劲度系数k =20N/m 的轻弹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质量m 2=4kg 的小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 0=54m/s 滑上木板左端,两者共速时木板恰好与弹簧接触.木板足够长,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与形变量x 的关系为E p =12kx 2.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结果可用根式表示.(1)求木板刚接触弹簧时速度v 1的大小及木板运动前右端距弹簧左端的距离x 1.(2)求木板与弹簧接触以后,物块与木板之间即将相对滑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 2及此时木板速度v 2的大小.(3)已知木板向右运动的速度从v 2减小到0所用时间为t 0.求木板从速度为v 2时到之后与物块加速度首次相同时的过程中,系统因摩擦转化的内能ΔU (用t 0表示).答案 (1)1m/s 0.125m (2)0.25m√32m/s (3)(4√3t 0-8t 02)J解析 (1)小物块从滑上木板到两者共速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2v 0=(m 1+m 2)v 1解得v 1=1m/s两者共速前,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 2g =m 1a解得a =4m/s 2由运动学公式有2ax 1=v 12。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台最右端 N 点停下,随后滑下的 B 以 2v0 的速度与 A 发
图1
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 A、B 恰好落在桌面上圆盘内直径的两端。已知 A、
B 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2m,碰撞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为碰撞前瞬间总动能的14。A 与
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重力加速度为 g,A、B 在滑至 N 点之前不发生碰撞,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2)碰后瞬间的速度v;
解析 设B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时的速度为vB0,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 x=vB0t-21gt2 解得vB0=6 m/s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碰撞前瞬间A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A=gt=2 m/s 方向竖直向下
碰撞前瞬间B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B=vB0-gt=4 m/s 方向竖直向上
mgLsin θ=21mv20
解得 v0= gL。
(2)设a、b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3mv2-mv1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12mv20=21×3mv22+12mv21
解得 v1=v2=12v0= 2gL。
(3)由于 v2=
gL 2<
gL,因此物块 b 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2.力学规律的选用原则 (1)如果要列出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关系式,可用牛顿第二定律。 (2)研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时,一般用动量定理(涉 及时间)或动能定理(涉及位移)去解决问题。 (3)若研究的对象为一物体系统,且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一般用动量守恒定律 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去解决,但需注意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 (4)在涉及相对位移问题时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 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即转变为系统内能的量。 (5)在涉及碰撞、爆炸、打击、绳绷紧等物理现象时,需注意到这些过程一般均 含有系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作用时间都极短,因此用动量守 恒定律去解决。
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五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专题五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力学的三个基本观点:①动力学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②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定律);③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熟练应用三大观点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是本专题要达到的目的.考点一碰撞模型的拓展模型1“弹簧系统”模型1.模型图2.模型特点(1)在能量方面,由于弹簧的形变会具有弹性势能,系统的总动能将发生变化,若系统所受的外力和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2)在动量方面,系统动量守恒.(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4)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例1. (多选)如图甲所示,物块a、b间拴接一个压缩后被锁定的轻质弹簧,整个系统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中a物块最初与左侧固定的挡板相接触,b物块质量为1 kg.现解除对弹簧的锁定,在a物块离开挡板后,b物块的v 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的质量为1 kgB.a的最大速度为4 m/sC.在a离开挡板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5 JD.在a离开挡板前,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模型2“滑块—木板”模型1.模型图2.模型特点(1)当滑块和木板的速度相等时木板的速度最大,两者的相对位移也最大.(2)系统的动量守恒,但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摩擦力与两者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例2.如图所示,两块相同平板P 1、P 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P 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 与弹簧的自由端B 相距L.物体P 置于P 1的最右端,质量为2m 且可看作质点.P 1与P 以共同速度v 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 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 1与P 2粘连在一起.P 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 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 与P 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P 1、P 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 1和P 的最终速度v 2; (2)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 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 p . 教你解决问题第一步:审条件 挖隐含①“与静止的P 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隐含→ P 的速度不变. ②“碰撞后P 1与P 2粘连在一起”隐含→ P 1、P 2获得共同速度. ③“P 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 点”隐含→ P 1、P 2、P 三者有共同速度及整个碰撞过程中的弹性势能变化为零.第二步:审情景 建模型 ①P 1与P 2碰撞建模→ 碰撞模型.②P 与P 2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模→ 滑块—滑板模型. 第三步:审过程 选规律 ①动量守恒定律―→求速度.②能量守恒定律―→求弹簧的压缩量x 及弹性势能E p .模型3“子弹打木块”模型 1.模型图2.模型特点(1)子弹打入木块若未穿出,系统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即mv 0=(m+M)v,Q热=fL相对=12mv02-12(M+m)v2.(2)若子弹穿出木块,有mv0=mv1+Mv2,Q热=fL相对=1 2mv−0212mv−1212Mv22.例3.(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m2=0.25 kg的平顶小车,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3=0.30 kg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与车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现有一质量m1=0.05 kg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8 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若使小物体不从车顶上滑落,g取10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物体在小车上相对小车滑行的时间为13sB.最后小物体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3 m/sC.小车的最小长度为1.0 mD.小车对小物体的摩擦力的冲量为0.45 N·s跟进训练1.[黑龙江哈尔滨模拟](多选)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大小相等,质量分布均匀,分别为m1、m2,m1<m2,A、B与轻弹簧拴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第一次用锤子在左侧与A球心等高处水平快速向右敲击A,作用于A的冲量大小为I1,第二次两小球及弹簧仍静止在水平面上,用锤子在右侧与B球心等高处水平快速向左敲击B,作用于B的冲量大小为I2,I1=I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次锤子敲击完成瞬间,A、B两球获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p1和p2,则p1=p2B.若两次锤子敲击分别对A、B两球做的功为W1和W2,则W1=W2C.若两次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则L1<L2D.若两次弹簧压缩到最短时,A、弹簧、B的共同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则v1>v2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3.0 kg的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t=0时,两个质量均为1.0 kg的小物体A和B同时从左右两端水平冲上小车,1.0 s内它们的v 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1)小车在1.0 s内的位移为多大?(2)要使A、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会相碰,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考点二力学三大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1.三大力学观点的选择技巧根据问题类型,确定应采用的解题方法.一般来说,只涉及作用前后的速度问题,考虑采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涉及运动时间与作用力的问题,采用动量定理,考虑动能定理;涉及变化情况分析时由于涉及变量较多,一般采用图象法等.2.三大解题策略(1)力的观点解题:要认真分析运动状态的变化,关键是求出加速度.(2)两大定理解题:应确定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量(动能),分析并求出过程中的冲量(功).(3)过程中动量或机械能守恒: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初、末状态,列守恒关系式,一般这两个守恒定律多用于求某状态的速度(率).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M=100 g、带有光滑弧形槽的滑块放在水平面上,弧形槽上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θ=60°,半径R=0.2 m,与其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半圆轨道cd的半径为r=0.2 m,c、d两点为半圆轨道竖直直径的两个端点,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c点,已知b点左侧水平面光滑,b、c间的水平面粗糙.两质量分别为m1=100 g、m2=50 g的物块P、Q放在水平面上,两物块之间有一轻弹簧(弹簧与两物块均不拴接),用外力将轻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用细线将两物块拴接在一起,初始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 p=0.6 J.某时刻将细线烧断,弹簧将两物块弹开,两物块与弹簧分离时,物块P还未滑上弧形槽,物块Q还未滑到b点,此后立即拿走弹簧,物块P冲上弧形槽,已知/s2,两物块均可看成质点,忽略物块P冲上弧形槽瞬间的能量损失.(1)通过计算分析物块P能否从滑块左侧冲出,若能,求出物块P上升的最大高度,若不能,求出物块P和滑块的最终速度大小.(2)要使物块Q能冲上半圆轨道且不脱离半圆轨道,则物块Q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跟进训练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纸面)内固定一内径很小、内壁光滑的圆管轨道ABC,它由两个半径均为R的四分之一圆管顺接而成,A、C两端切线水平.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上静置一个光滑圆弧轨道DE,圆弧轨道D 端上缘恰好与圆管轨道的C端内径下缘水平对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某一水平速度从A点射入圆管轨道,通过C点后进入圆弧轨道运动,过C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压力为2mg,小球始终没有离开圆弧轨道.已知圆弧轨道DE的质量为2m.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从A点进入圆管轨道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沿圆弧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专题五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关键能力·分层突破例1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b 的速度最小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设此时a 的速度最大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b v 0=m b v 1+m a v ,12m b v 02=12m b v 12+12m a v 2,代入数据解得:m a =0.5 kg ,v =4m/s ,故A 错误,B 正确;两物块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b v 0=(m a +m b )v 2,E p =12m b v −0212(ma + mb)v 22,代入数据解得:E p =1.5 J ,故C 正确;在a 离开挡板前,a 、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受到挡板向右的力,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故D 错误.答案:BC例2 解析:(1)P 1、P 2碰撞瞬间,P 的速度不受影响,根据动量守恒mv 0=2mv 1,解得v 1=v02最终三个物体具有共同速度,根据动量守恒: 3mv 0=4mv 2, 解得v 2=34v 0(2)根据能量守恒,系统动能减少量等于因摩擦产生的内能:12×2mv +1212×2mv −0212×4mv 22=2mgμ(L+x)×2解得x =v 0232μg-L在从第一次共速到第二次共速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等于因摩擦产生的内能,即:E p=2mgμ(L+答案:(1)v0234v0(2)v0232μg-L 116mv02例3 解析:子弹射入小车的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m2)v1,解得v1=3 m/s;小物体在小车上滑行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m2)v1=(m1+m2+m3)v2,解得v2=1.5 m/s,选项B错误;以小物体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得I=μm3gt=m3v2,解得t=13s,选项A正确;小车对小物体的摩擦力的冲量为I=0.45 N·s,选项D正确;当系统相对静止时,小物体在小车上滑行的距离为l,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m3gl=1 2(m1+m2)v−1212(m1+m2+m3)v22,解得l=0.5 m,所以小车的最小长度为0.5 m,选项C错误.答案:AD1.解析:由动量定理I=Δp可知,由于I1=I2,则两次锤子敲击完成瞬间有p1=p2,故A正确;由于两次锤子敲击完成瞬间两球具有动量大小相等,由E k=p 22m可知,A球获得的初动能更大,由动能定理可知W1>W2,故B错误;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0=(m1+m2)v,得v=m1v0m1+m2,由能量守恒有12m1v02=12(m1+m2)v2+E p,得E p=m1m22(m1+m2)v02,由于p1=p2,则质量越大的,初速度越小,即A球获得的初速度较大,则敲击A球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较大,即L1<L2,故C正确;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0=(m1+m2)v=p,得v=m1v0m1+m2=pm1+m2,则两次共速的速度大小相等,即v1=v2,故D错误.答案:AC2.解析:(1)由v-t图象可知:A、B的加速度大小为a A=2 m/s2,a B=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A=2 N,f B=2 N所以平板小车在1.0 s内所受合力为零,故小车不动,即位移为零.(2)由图象可知0~1.0 s内A、B的位移分别为:=3 m,=1 m1.0 s后,系统的动量守恒,三者的共同速度为v,则mv A=(M+2m)v,代入数据得:v=0.4 m/s1.0 s后A减速,小车和B一起加速且a车=23+1m/s2=0.5 m/s2车的长度至少为l=x A+x B+例 4 解析:(1)弹簧将两物块弹开的过程中弹簧与两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弹簧恢复原长后P、Q两物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有0=m1v1-m2v2,E p=12m1v+1212m2v22解得v1=2 m/s,v2=4 m/s物块P以速度v1冲上滑块,P与滑块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假设P不能从滑块的左侧冲出,且P在滑块上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 ,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 ,则有m 1v 1=(m 1+M )v ,12m 1v 12=12(m 1+M)v 2+m 1gh解得h =0.1 m由于h =R(1-cos 60°),所以物块P 恰好不能从滑块左侧冲出,假设成立,之后物块P 沿弧形槽从滑块上滑下,设物块P 返回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为v 3、滑块的速度为v 4,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1v 1=m 1v 3+Mv 4,12m 1v 12=12m 1v +3212Mv 42 解得v 3=0,v 4=2 m/s.(2)若Q 恰能经过d 点,则Q 在d 点的速度v d 满足m 2g =m 2v d2rQ 从b 点运动到半圆轨道最高点d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μm 2gx bc -2m 2gr =12m 2v −d 212m2v 22解得Q 恰能经过半圆轨道最高点时μ=0.3若Q 恰好能运动到与半圆轨道圆心等高点,则由动能定理得-μm 2g 解得Q 恰能运动到与半圆轨道圆心等高点时μ=0.6 若Q 恰能到达c 点,则由动能定理得-μm 2g 解得Q 恰能运动到c 点时μ=0.8分析可知,要使Q 能冲上半圆轨道且不脱离半圆轨道,应使0<μ≤0.3或0.6≤μ<0.8.答案:(1)见解析 (2)0<μ≤0.3或0.6≤μ<0.83.解析:(1)小球过C 点时,有2mg +mg =m v C2R,解得v C =√3gR .小球从A 到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 02=12mv C 2+mg·2R,联立解得v 0=√7gR(2)小球冲上圆弧轨道后的运动过程,在水平方向上,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C=(m+2m)v共.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 C2=12(m+2m)v共2+mgh,联立解得h=R.答案:(1)√7gR(2)R。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1.本专题是力学三大观点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高考对本专题将作为计算题压轴题的形式命题.2.学好本专题,可以帮助同学们熟练应用力学三大观点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3.用到的知识、规律和方法有:动力学方法(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力的三个作用效果与五个规律】分类对应规律公式表达力的瞬时作用效果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力对空间积累效果动能定理W合=ΔE kW合=12mv22-12mv12机械能守恒定律E1=E2mgh1+12mv12=mgh2+12mv22力对时间积累效果动量定理F合t=p′-pI合=Δp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常见的力学模型及其结论】模型名称模型描述模型特征模型结论“速度交换”模型相同质量的两球发生弹性正碰m1=m2,动量、动能均守恒v1′=0,v2′=v0(v2=0,v1=v0)“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两球正碰后粘在一起运动动量守恒、能量损失最大v=m1m1+m2v0(v2=0,v1=v0)“子弹打木块”模型子弹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木块中并最终一起共同运动恒力作用、已知相对位移、动量守恒F f x相对=12m1v02-12(m1+m2)v2“人船”模型人在不计阻力的船上行走已知相对位移、动量守恒、开始时系统静止x船=mM+mL,x人=MM+mL一动量与动力学观点的综合应用1.解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1)力的观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解题,可处理匀变速运动问题.(2)能量观点: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3)动量观点:用动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2.力学规律的选用原则(1)如果要列出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关系式,可用牛顿第二定律.(2)研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时,一般用动量定理(涉及时间的问题)或动能定理(涉及位移的问题)去解决问题.(3)若研究的对象为一物体系统,且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一般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去解决问题,但需注意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4)在涉及相对位移问题时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即转变为系统内能的量.(5)在涉及碰撞、爆炸、打击、绳绷紧等物理现象时,需注意到这些过程一般均隐含有系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这种问题由于作用时间都极短,因此用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例题1】(2018·全国卷Ⅱ·24)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1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 m,A车向前滑动了2.0 m.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2.0×103 kg和1.5×103 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答案】(1)3.0 m/s(2)4.25 m/s【解析】(1)设B车的质量为m B,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 B g=m B a B①式中μ是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设碰撞后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为v B′,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s B.由运动学公式有v B′2=2a B s B②联立①②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v B ′=3.0 m/s ③(2)设A 车的质量为m A ,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 A g =m A a A ④设碰撞后瞬间A 车速度的大小为v A ′,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s A ,由运动学公式有 v A ′2=2a A s A ⑤设碰撞前的瞬间A 车速度的大小为v A .两车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 m A v A =m A v A ′+m B v B ′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v A =4.25 m/s【例题2】(2018·重庆市上学期期末抽测)如图甲所示,质量m 1=4 kg 的足够长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 2=1 kg 的小物块静止在长木板的左端.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 ,小物块和长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2 s 后,撤去F ,g 取10 m/s 2.求:(1)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力的大小F ;(3)撤去F 后,小物块和长木板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 . 【答案】 (1)0.2 (2)4 N (3)3.6 J 【解析】 (1)由题图可知: 长木板的加速度a 1=12m/s 2=0.5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物块施加给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F f =m 1a 1=2 N 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 fm 2g =0.2(2)由题图可知,小物块的加速度a 2=42 m/s 2=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μm 2g =m 2a 2 解得F =4 N(3)撤去F 后,小物块和长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最终两者以相同速度(设为v )运动m 1v 1+m 2v 2=(m 1+m 2)v 代入数据解得v =1.6 m/s则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 =⎝⎛⎭⎫12m 1v 12+12m 2v 22-12()m 1+m 2v 2=3.6 J 二 动量与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1.两大观点动量的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2.解题技巧(1)若研究对象为一个系统,应优先考虑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2)若研究对象为单一物体,且涉及功和位移问题时,应优先考虑动能定理.(3)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都只考查一个物理过程的初、末两个状态有关物理量间的关系,对过程的细节不予细究,这正是它们的方便之处.特别对于变力做功问题,就更显示出它们的优越性.【例题1】 (2019·全国卷3·25).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A =l.0kg ,m B =4.0kg ;两者之间有一被压缩的微型弹簧,A 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 =1.0m ,如图所示。
高考2020年编物理精选复习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5讲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73
aA2=μ1m+MMg+μ2mg=3.5 m/s2 若小滑块滑到滑板左端时,两者相对静止,相对滑动的距离为 Δx2 由相对运动得:(vA-vB)2=2(aA2+aB)Δx2⑥ 由题意得:Δx1+Δx2=L⑦ 联立③④⑤⑥⑦代入数据,解得:t=3 s. 答案:(1)9 N (2)3 s
1.分析“滑块—木板”模型时要抓住一个转折和两个关联 (1)一个转折——滑块与木板达到相同速度或者滑块从木板上滑下 是受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转折点. (2)两个关联——转关联.
(3)小球离开 C 点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g.设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 v⊥,从 C 点落至水平轨 道上所用时间为 t.
由运动学公式有
v⊥t+12gt2=CD⑩ v⊥=vsin α⑪ 由⑤⑦⑩⑪式和题给数据得
t=35 5gR⑫
答案:(1)34mg
5gR 2
(2)m
(1)要将滑板从滑块下抽出,施加在滑板上的水平拉力至少要大于多 少?
(2)若施加的水平拉力 F=11 N,要使滑板从滑块下抽出,F 作用的 最短时间.
解析:(1)B 在 A 上的最大加速度:aB=μ2mmg=1 m/s2 要使 A 从 B 下抽出,必须满足:aA>aB① 对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1(M+m)g-μ2mg=MaA② 联立①②代入数据解得:F>9 N.
4.复杂问题的分析一般需选择能量的观点、运动与力的观点综合 解题.
(2018·高考全国卷Ⅲ)如图,在竖直 平面内,一半径为 R 的光滑圆弧轨道 ABC 和水 平轨道 PA 在 A 点相切,BC 为圆弧轨道的直径, O 为圆心,OA 和 OB 之间的夹角为 α,sin α=35. 一质量为 m 的小球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经 A 点沿圆弧轨道通过 C 点, 落至水平轨道;在整个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及轨道作用力外,小球还一 直受到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已知小球在 C 点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且此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滑块—木板”模型的两大临界条件 (1)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 ①运动学条件:两者速度或加速度不相等. ②动力学条件:两者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2)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滑块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时速度相 同.
1.(2019·东北大联考)如图甲所示,质量 M=1 kg 的木板静止在粗 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0.1,在木板的左端 放置一个质量 m=1 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 因数 μ2=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g=10 m/s2.
(1)物体从 A 运动到 B 点所需的时间; (2)物体在传送带上产生的热量; (3)弹簧被物体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解析:(1)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后,开始的阶段,由于传送带的速度大 于物体的速度,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受力如图甲所示,
物体由静止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mgsin θ+μmgcos θ=ma1 解得:a1=10 m/s2 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需要的时间为:t1=1 s 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经过的位移为: x1=12a1t21=12×10×12 m=5 m<xAB=16 m 由于 μ<tan θ(μ=0.5,tan θ=0.75)物体将继续加速运动,当物体 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体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受力如 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动摩擦因数 μ=67
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
2gh 7Leabharlann 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 mgh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5g
解析:选 AB.由题意知,上、下两段斜坡的长分别为:s1=sinh45°, s2=sinh37°,由动能定理知:2mgh -μmgs1cos 45°-μmgs2cos 37°=0, 解得动摩擦因数 μ=67,选项 A 正确;载人滑草车在上下两段的加速度 分别为 a1=g(sin 45°-μcos 45°)= 142g,a2=g(sin 37°-μcos 37°)=-335 g,则在下落 h 时的速度最大,由动能定理知:mgh-μmgs1cos 45°=12mv2, 解得 v= 2g7h,选项 B 正确,D 错误;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的 功与重力做功相等,即 W=2mgh,选项 C 错误.
23gR 2
(3)35
5R g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为 θ=37°,长度 xAB=16 m, 以 10 m/s 的速率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上端的 A 处无初速地放上 一个质量为 0.5 kg 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传送 带的下方和一个斜面平滑相连,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是 0.5, 斜面的下端 O 固定一个轻弹簧,轻弹簧的另一端在 C 位置;物体离开 传送带后向下压缩弹簧到最短又被弹簧弹回,向上运动最高到达 D 点; 已知 xBC=20 m,xCD=8 m,取 g=10 m/s2,求:
第 5 讲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 动力学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问题涉及多过程的运动时, 要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求解:
1.分析物体的临界状态. 2.根据临界状态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相应的几个阶段. 3.分阶段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4.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出相应的表达式进行求解.
(1)物块在 A 点的速度大小; (2)水平恒力 F 的大小.
解析:(1)设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1,方向沿斜面向上, 则
x=vt+12a1t2 解得 a1=0.25 m/s2 物块在 A 点的速度为 v0=v+a1t=5 m/s.
(2)设物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 有
涉及弹簧的能量问题的解题方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以 下特点: 1.能量变化上,如果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械 能守恒. 2.如果系统每个物体除弹簧弹力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当弹簧伸 长或压缩到最大程度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3.当弹簧为自然状态时系统内某一端的物体具有最大速度.
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 上下两段高均为 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 45°和 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μ.质量为 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 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 接处的能量损失),sin 37°=0.6,cos 37°=0.8,则( AB )
②当 μ1(mg+Mg)<F≤10 N 时,木板和铁块相对静止 则有 F-μ1(mg+Mg)=(m+M)a f=ma 即 f=F2-1 N ③当 F>10 N 时,铁块相对木板滑动,此时摩擦力 f=μ2mg=4 N 故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f 随力 F 大小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1)1 s (2)见解析图
μmg=ma2 由图线可知 a2=2 m/s2 解得 μ=0.2 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设所受的摩擦力为 Ff,则 Fcos θ-mgsin θ+Ff=ma1 Ff=μFN FN=mgcos θ+Fsin θ 解得 F=mgsincθo-s θμ+mgμcsoins θθ+ma1≈10.1 N. 答案:(1)5 m/s (2)10.1 N
(3)从 B 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运用动能定理有: mgsin θ·(xBC+x)-μmgcos θ·(xBC+x)-Ep =0-12mv2B 从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向上运动到 D 运用动能定理有: Ep=mgsin θ·(xDC+x)+μmgcos θ·(xDC+x) 滑块到 B 点的速度 vB= v2+2a2x2= 102+2×2×11 m/s=12 m/s 解得:x=4 m,Ep=60 J. 答案:(1)2 s (2)12 J (3)60 J
mgsin θ-μmgcos θ=ma2, 解得:a2=2 m/s2 设后一阶段物体滑至传送带底端所用时间为 t2, 由 x2=L-x1=vt2+12a2t22=11 m, 解得:t2=1 s(t2=-11 s 舍去) 所以物体从 A 运动到 B 所用的时间为:t=t1+t2=2 s.
(2)物体第一阶段加速时,传送带的位移为: x1′=vt1=10 m, 第一段产生的热量为:Q1=μmgcos θ(x1′-x1) 代入数据解得:Q1=10 J 第二阶段加速时,传送带的位移为:x2′=vt2=10 m 产生的热量为:Q2=μmgcos θ(x2-x2′), 代入数据解得:Q2=2 J 产生的总热量:Q=Q1+Q2=12 J.
4.复杂问题的分析一般需选择能量的观点、运动与力的观点综合 解题.
(2018·高考全国卷Ⅲ)如图,在竖直 平面内,一半径为 R 的光滑圆弧轨道 ABC 和水 平轨道 PA 在 A 点相切,BC 为圆弧轨道的直径, O 为圆心,OA 和 OB 之间的夹角为 α,sin α=35. 一质量为 m 的小球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经 A 点沿圆弧轨道通过 C 点, 落至水平轨道;在整个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及轨道作用力外,小球还一 直受到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已知小球在 C 点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且此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
2.(2019·江西南昌市一模)在倾角 θ=37°的粗糙斜面上有一质量 m =2 kg 的物块,物块受如图甲所示的水平方向恒力 F 的作用,t=0 时刻 物块以某一速度从斜面上 A 点沿斜面下滑,在 t=4 s 时滑到水平面上, 此时撤去 F,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物块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已知 A 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 x=18 m,物块与各接触面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转角处机械能损失,g=10 m/s2,sin 37° =0.6,cos 37°=0.8,求:
(1)要将滑板从滑块下抽出,施加在滑板上的水平拉力至少要大于多 少?
(2)若施加的水平拉力 F=11 N,要使滑板从滑块下抽出,F 作用的 最短时间.
解析:(1)B 在 A 上的最大加速度:aB=μ2mmg=1 m/s2 要使 A 从 B 下抽出,必须满足:aA>aB① 对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1(M+m)g-μ2mg=MaA② 联立①②代入数据解得:F>9 N.
(2)设小球到达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v1,作 CD⊥PA,交 PA 于 D 点,由几何关系得
DA=Rsin α⑥ CD=R(1+cos α)⑦ 由动能定理有 -mg·CD-F0·DA=12mv2-12mv21⑧ 由④⑤⑥⑦⑧式和题给数据得,小球在 A 点的动量大小为 p=mv1=m 223gR⑨
(3)小球离开 C 点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g.设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 v⊥,从 C 点落至水平轨 道上所用时间为 t.
由运动学公式有
v⊥t+12gt2=CD⑩ v⊥=vsin α⑪ 由⑤⑦⑩⑪式和题给数据得
t=35 5gR⑫
答案:(1)34mg
5gR 2
(2)m
(1)若木板长 L=1 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F=8 N,经 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木板(足够长)的右端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 平向左的力 F,请在图乙中画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f 随力 F 大小变化的 图象.
解析:(1)以铁块为研究对象 F-μ2mg=ma1 对木板有 μ2mg-μ1(mg+Mg)=Ma2 L=12a1t2-12a2t2 解得 t=1 s. (2)①当 F≤μ1(mg+Mg)时,f=0 N 当 M、m 都运动,两者刚要相对滑动时,拉力大小为 F1 对 m:μ2mg=ma 对 M:F1-μ1(mg+Mg)=Ma 所以 F1=10 N
考点二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
对于多过程问题要做好“四选择” 1.当物体受到恒力作用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而且又涉及时间时, 一般选择用动力学方法解题. 2.当涉及功、能和位移时,一般选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题目中出现相对位移时,应优先选择能 量守恒定律. 3.当涉及细节并要求分析力时,一般选择牛顿运动定律,对某一 时刻的问题选择牛顿第二定律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