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发展性学习评

合集下载

发展性评价--新课程评价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新课程评价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重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评价方式。

它不仅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态度。

新课程评价的理念是基于这种发展性评价的思想,它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高分,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新课程评价不仅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示的能力和态度。

新课程评价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积极思考、探究、创新。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课程评价是一种重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注重学生能力和态度培养的评价方式。

它旨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CETE 教 学 园 地

霸 。
摘 要 发 展 性 教 学 评价 是 一种 有 效 的评 价 形 式 ,其核 心 思想是 “ 以人 为本 ” ,注 重 个 体 差 异 ,培养 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 通 过 调查 问卷 法 ,对 山西 省 长 治 市部 分 小 学信 息技 术 课 中发 展 性教 学评 价 的应 用 现 状 进 行 研 究 ,对在 研 究 中发 现 的 问题进 行 思考 并提 出几 点建 议 。 关 键词 小学 ;信 息技 术教 学 ;发 展 性教 学评 价
中 ,教 师 没 有 统 一 的 标 准 可 供 参 传统 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使 学生认识到优点对
考 ,不 能 为 学 生 与 教 师提 供 客 观 有 自我 的促进 作用 。
效 的评 价 信 息 。 因此 ,在 教 学评 价 33恰 当运用 多样 化 的评价 方法 。适 时评 价 . 过 程 中 , 学 生 情 感 态 度 与价 值 观 的 评价 问题 需进 行进 一 步 的研 究 。
1 调研 的基本情况
调 查 以 问卷 为 主 ,访 谈 为 辅 ,
通 过 对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 可 以 眚 出大 部 分 教 师 经 常 采 用 多 途 径 方 式 评 价 学 生 的 学 习活 动 。 并 且 在 调 查 过 程 中 ,有 4 %的 学 生认 为这 种 评 2 价 方 式 能够 促 进 自 己的 发 展 和 真 实
作 者 :杨婷 婷 , 山东 师范 大 学传 媒 学 院2 1 级研 究生 ;闫莎 莎 ,华 中师范大 学信 息技 术 系2 1 级 研 究生 。 OO 0O
1 2 1
期总 期
CE TE教 学园地
课程、教法与装备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冠山联校南关学校郭荣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已有多年的时间,在这几年时间里,我们在教师的观念更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师生运用网络环境的能力、网络环境与新课程整合的实践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由此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初步的理性熟悉。

使我们教师的思维、学生的探究能力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现就以上几方面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题目的提出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之中,改革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课堂教学信息高速、及时、全面反馈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书本知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在被动、封闭、强化性学习(填鸭式)的环境下,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更不适应现代经济时代的要求。

学生参与教学,冲破封闭,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潮流。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已成为学习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的四大要素。

2005年9月,我校安装了校园网,计算机教室进行了联网改造,为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课题。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1、经历了前期预备工作阶段和实施阶段,前期预备工作阶段的具体做法是:(1)请有关信息技术权威人士到我校进行专题讲座,普及有关知识及课题发展、研究状况;(2)组织动员,组建研究队伍,为了更好的实施和落实,制定研究方案:实施阶段具体做法是:(1)利用互联网收集相关资料和相关案例材料。

新课程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研究报告doc

新课程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研究报告doc

新课程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研究报告篇一: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报告《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报告万州区沙河小学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学生评价又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

学校教育实践,特别是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急迫地需要研究现行学生评价,改革学生评价中的不合理内容,探索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公正、公平、全面、准确的评价,这将是推进和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行学生评价显得与之愈来愈不适应,突出反映在重甄别选拔,轻激励改进;重结论,轻过程;重学习成绩,轻全面发展;重纸笔测试,轻综合实践;重教师“评判”,轻学生参与。

评价的核心内容仍然是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为主,“以分数论英雄”,缺少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这对学校的教育方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极易产生误导。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小学生评价体系,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二、研究的目的1、探索和研究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评价的理念、方法与途径;2、构建新课程条件下小学生评价功能的再认识、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3、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小学生评价量表与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4、以研促培、以研促教,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1、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中的政策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概括起来讲有: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2、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中的发展心理学支持(1)发展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个体和组织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内因是发展的根本,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4全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全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全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24全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发展的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2)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3)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和应用2. 信息技术应用(1)word文档编辑与排版(2)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3)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4)frontpage网页设计与制作(5)电子邮件收发与管理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1)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3)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5)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4. 信息技术素养(1)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2)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3)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三、课程实施与评价1. 教学建议(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激情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

2. 评价建议(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兴趣、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等。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评价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评价的发展

综述·专著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10月 下旬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评价的发展孙聘(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117)【摘要】评价本质上是价值判断。

从学习理论,特别是认知信息加工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角度,以及从现代学生评价的发展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支撑环境下的教学评价特别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2013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

同时提出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学生学业质量又是教育质量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学业质量评价对推动基础教育转型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习理论 学生评价 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8-02一、背景知识评价研究的关键是要依据目标,利用收集的资料做出价值性的判断。

[1]评判者是评价过程中最主要参与者之一,也就是说在对评价对象做出判断与决定的整个过程中也就是价值判断的过程。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的机制。

当代认知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奈瑟(Neisser,1967)认为:“认知是指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

”奈瑟理论观点中最重要的一个术语是建构,他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2]上世纪90年代是联结主义融入认知心理学的时期,在联结主义学派看来,一切知识都是由节点以及节点构成的网络来表征。

因此认知过程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由计算机来类比,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往往是并行的,不是信息加工论所认为的是串行的。

[3]在此同时,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适应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新要求而日益完善。

对于建构主义包括两方面的立场: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认知建构主义基于皮亚杰强调个体和知识的内部构建,注重主体在学习中的能动性,认为学习者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积极检验和修正知识框架;社会建构主义主要受Vygotsky研究影响,认为知识首先是在社会环境下构建的,然后在个体中适当分配。

《小学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小学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小学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读后感国庆假期我通过认真学习《小学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思路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全学段素养设计确定素养培养目标信息科技课程的素养设计遵循分学段螺旋上升的方式,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分学段素养目标,包括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

各学段目标的设计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也考虑了互相之间的联系。

以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段目标中的数字设备内容为例:第一学段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利用数字设备及数字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丰富学习手段,改进学习方法;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利用在线平台和数字设备获取学习资源,开展合作学习,认识在线平台对学习的影响;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在学习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利用恰当的数字设备规划方案、描述创作步骤;第四学段则要求学生主动利用数字设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同样是针对数字设备的使用,但使用的情境、难度、目标指向都有所不同。

这不仅考虑了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使用数字设备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关键能力指标,同时也保证了学段间的互相联系,从而实现数字素养的螺旋式提升。

同时,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素养虽然分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主要维度,但各个维度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紧密关联的。

以第一学段中数字设备在四个核心素养维度的目标设计为例:信息意识的学段目标要求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主动使用数字设备的兴趣和意识,知道数字设备使用的基本规范;计算思维的学段目标要求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按照操作流程使用数字设备,并能说出操作步骤;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学段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利用数字设备及数字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丰富学习手段,改进学习方法;信息社会责任的学段目标则要求学生在公共场合文明使用数字设备,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报告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报告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报告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二、教学过程的评价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为主,采用了项目制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情境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我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视频教学和在线教学平台,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三、教学资源的评价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了校内外的现有资源。

我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查询和自主创作等方式,准备了课堂所需的教学资料和案例分析。

此外,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还有机会参观和实践一些实际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增强了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

尽管在资源利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上资源的使用和开发还是比较充分的。

四、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大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

他们对新知识和新技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合作中。

同时,他们能够主动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并勇于尝试和探索。

尽管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总体上学生学习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五、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考试、调查和作业评价等渠道,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信息技术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软件、网络和数据分析等技能进行学习和工作。

此外,学生通过完成课堂任务和项目实践,培养了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

因此,可以说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六、教学建议尽管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

首先,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可以加强与企业或社会资源的合作,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可以多样化教学评价手段,通过综合评价和实践评估等方式,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信息技术的效果及评价

信息技术的效果及评价

信息技术的效果及评价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同样不能说什么是绝对的标准,但我们可以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因素加以分析,以明晰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或者避免什么。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择法,首先前提是认可存在一定的方法,本文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打算直接讨论这些方法,而是透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因素分析,探究上好信息技术课的一些要素,从而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提供方向。

一、体现高认知水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的传承文明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因此,毋庸讳言,知识传授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观察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学生知识建构是否有支撑,也就是说给思维和推理搭“脚手架”。

这可以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观察,引入新课无论采用复习相关旧知识引入、创设信息技术发展情景引入、创设问题情景引入等的哪一种方法,都应做到充分利用新课的引入过程,提供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支架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迅速进入状态。

在新课展开阶段,对于非事实性(只需要单纯记忆)的内容,都应该提供元认知的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自己悟出来,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思考得出来,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出来,而不是直接的灌输。

当然,即便如此,还应关注课堂教学效率,一是这种情景创设的简捷高效,课堂教学不是娱乐,不是马三立的相声,课堂教学的铺垫应该尽可能的简捷。

二是对于事实性的只需要单纯记忆的内容,完全可以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记熟能生巧,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还组织探究还让学生自己悟出来,那就是缘木求鱼了。

二、对重点内容的重复和强调信息技术课上也有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比如算法,比如程序结构,对于这类内容教师应该大胆的讲解反复的强调,对于重点内容的重复和强调可以让学生掌握的更牢靠,只有掌握的牢靠,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扩展学生信息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技能、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快信息技术教学建设、提高育人质量已成为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教学评价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构成要素及现实因素探索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以期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路径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对于个人发展来说,信息技术已成为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技能,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是学生获得这一技能的必经之路。

因此,加快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日益重要,而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引导小学信息技术的优化完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概述(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小学必修课程之一,是以数据、信息应用技术为教学手段的课程,同其他课程相比,有着独特的教学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已进入发展的高速阶段,这使得教学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具体来说,教师一方面要着重挑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信息技术,将其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还应着重教会学生学习探究的方式方法,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较强的应用与实践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型、工具型学科,强调通过拓展学生信息知识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经验和自主操作去体验、掌握信息技术。

第三,较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小学生对世界万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构建极具趣味性、生动性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研究 (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研究 (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研究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本论文旨在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建议,以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1.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电脑基础知识、电子邮件、多媒体应用、网络安全、计算机编程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2. 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针对初级学生,课程内容通常以图文并茂、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

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技术含量较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包含的很多知识点都与计算机技术的高级应用相关,因此课程教学需要更严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巧,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信息技术潜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建议1. 充分了解学生情况,课程内容分层次授课小学生由于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照顾学生特点的授课方式。

首先,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了解程度来确定课程内容,同时对于较为简单的知识点与操作技巧可以灵活组合,分层次分阶段分节段进行讲解。

其次,可在确定课程内容的同时充分考虑相关体验项目,例如使用大型计算机模拟讲解模拟器使用操作、视觉与听觉效果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舒适度。

2. 打造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而言,难免会存在单调乏味的情况,从而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和课堂积极性的下降。

教师可以采用以学生主导,老师协助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通过模拟场景、集体争名与竞赛、课堂调查等方式化教学过程为学习游戏,并连贯课程内容与游戏环节,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还能积极参与其中。

3. 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宜对信息技术学习置之不理。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与方法课程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下面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践谈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评价的认识:第一,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具体原则1.发展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要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应把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最高追求。

2.科学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都应科学地设计和安排。

评价方案的设计要以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指导纲要)为依据,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较强的信度。

同时,在评价方式上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每条指标都要进行个体性一个体量化一总体量化一总体定性等评价活动,使评价结论公正科学。

3.客观性原则。

在教学评价中应准确、全面地收集评价对象的信息,并进行公正的判定。

评价方案的指标体系一定要由反映课堂教学水平相关度高的指标构成,要做到每项指标的权重分配合理,标准界定明确,评价方案科学周全。

我们要避免或削弱评价人员主观因素的干扰,防止以偏概全,使评价结果富于客观性。

第二,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一、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程度评价方法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是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应用的评价。

在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要求,遵循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对信息技术课程做出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试卷测试。

试卷测试就是通过编制书面试题并根据学生的相应回答来判断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试卷测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真实情况。

使用试卷测试方法的特点是能够使用较低成本在较大范围内对多数学生同时进行测试,完成部分评价任务。

但这种测试方法也存在问题:(1)选题问题。

如何选题、怎样对试题进行编配是组卷的最大问题,为了提高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从而提高测试效果,我们通常按照测量理论进行编题组卷。

试题选择时应充分认识到不同类型试题的特点,考虑到以下原则:①目的性原则。

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教育技术新课程NEW CURRICULUM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王杰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师范附属小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新型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渐提高。

发展性教学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评价方式,需要教师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进步。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性教育评价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导致教学难度较大。

因此,教师需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探索出适合小学生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

但在落后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对发展性教学评价不够重视。

教师的评价与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不符,影响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2.教师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使用不当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开阔的眼界,并在教学中正确贯彻发展性教学思想,科学地使用评价方法,对小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真实性评价。

但目前有教师虽然意识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却因方法不当,导致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流于形式。

3.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问题发展性教学评价工作能否有效展开,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性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参与,二者缺一不可。

在将发展性教学评价应用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过程的时候,教师是主体,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变化来及时调整评价方法。

但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其中,配合教师的评价,并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评价的实施过程不当,将导致教师难以准确地评价小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作用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二、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评价中的应用方法1.更新理念,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需要更新。

从目的上说,发展性教学评价不同于选拔性教学评价,后者旨在选拔,前者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 引言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教学。

2. 教学目标设定在教学过程中,准确设定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我之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我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和具体。

这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和目的感到模糊。

因此,我在未来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明确和具体的目标设定,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将学到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

3. 教学内容选择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广泛。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意识到自己往往倾向于选择简单且基础的内容来教授,而忽视了一些更具挑战性和有趣的内容。

这使得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并且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教学中更加注重选择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内容。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案例和问题,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和演示。

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往往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打算在未来的教学中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学生演示和实践操作。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将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此外,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我也发现我过于依赖教科书和PPT等传统教学材料,而缺乏一些多样化和实用性的教学资源。

因此,我将积极寻找和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和在线教育平台,以丰富教学内容,并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5. 评估和反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教学的改进至关重要。

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我主要采用传统的答题和考试等评估方法,往往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评估。

发展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

发展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

发展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作者:施建靖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9期浙江绍兴市越城区鉴湖镇坡塘小学(312000)施建靖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是否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已经逐步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随着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从以往被遗忘的角落里被重新拾起。

小学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紧迫而又与时俱进的课程,应当义无反顾地走新课程改革之路,筑起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金碑,适时改变传统注重单向的计算机刚性知识的讲解和评价,引进先进的发展性评价理念,让学生在发展的情境中,在自由励志的环境中真正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一、必要性解析1.发展性评价的本体功能发展性评价是新兴的一种课程评价方法,集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建构主义等深厚思想基础之精华炼就而成,发展是其存在于世最基本的依托和目的。

它的提出是针对传统课程评价单纯地注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单纯地指向于书本上那些硬生生的文本信息而带来的学生发展畸形的窘境。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践行发展性评价,引导教师逐渐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幸福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地投入学习,自由平等地发展个性,进而实现自身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

而且,发展性评价能够贯穿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始终,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对教师、对教材设计等进行一种全方位的过程评价,促使师生共进。

2.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接受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起步阶段,旨在培养学生认识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从而养成一种良好的信息素养,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铺垫。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经过几次期末考核就能完全明晰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是要经过无数个过程的堆集、训练、评价、改进和升华,而这些过程的恰当控制和把握又必须依靠评价信息获取,因此,发展性评价这种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的评价方式,理所应当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建构的基础和核心要素。

小班化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教学评价应用分析

小班化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教学评价应用分析

小班化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教学评价应用分析时代在发展,教育要革命。

小班化教学是当今潮流,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随着生源的逐步减少,实行小班化教学,是明智之举。

但小班化教学到底怎么进行,没有定式,万事开头难,只能摸索前进。

我们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结果,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学生的不足,着重培养学生的优势所在,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优秀信息技术人才,使社会得到良好发展。

一、发展性教学评价内涵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发现小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将独有的个性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有信心,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培养,使其可以更好地发展。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民主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仅奖励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还要鼓励学习较差的学生,评价的全过程都要坚持公开、透明。

发展性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授课态度有着较大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身的特性,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性教学就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使教师可以适时地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小学生能够良好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良好作用。

二、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评价教学应用策略1.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评价。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实际操作课程是较为重要的,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任务。

所以,教师在设置授课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较为简单的基础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信息技术《电脑能干什么》一课时,要为学生讲解如何从计算机中获取知识、如何查找学习资料。

在此之前,教师必须教授学生操作过程。

此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发展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评价,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习惯。

教师并不是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是要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加以了解,对操作不合理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新课标下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评价改进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评价改进策略研究

探索篇誗课改论坛新课标下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评价改进策略研究文|温晓盈当前新课标的整体改革方向是跨学科、项目制、综合性以及实践性。

这些新的方向,除了对各个科目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作出了创新要求外,也对教学评价的质量有了更高要求。

信息科技课程是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成果,在原有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增设了数字时代大数据技术、算法、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新的信息技术概念。

而教学内容的迭代更新,意味着教学评价的标准、量化手段也要随之调整。

但要令教学评价的改进确有实效,我们应当先从新课标视角对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评价的现状加以审视。

一、新课标下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其教学评价要点(一)要重视事物的根本逻辑,需科学量化评价指标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新课标在制订期间,对中学生的素养表现展开了充分调查,发现信息科技课程中,最正确、最能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学科逻辑,就是顺延中学生能力发展的基本脉络,也就是以递进型、螺旋式逐步拓展学生素养,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对知识传输的次序选择,也要顺延信息科技的逻辑主线加以操作。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编排中,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基本都是专业信息技术中某个课程的缩影,这种编排方式并不符合中学信息科技教育的要点。

对学生来说,这类课程要么难度过高难以理解,要么内容过于浅显令教育失效。

而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课程,将大数据、算法技术、互联网、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和AI这几个发展较好的信息科技领域作为分类,设计了一整套课程内容,既能够有效拓展中学生对信息科技的认知范围,帮助中学生提前对信息科技的未来发展格局加以理解,也使中学生对信息科技知识的学习能够以递进式、螺旋上升式发展,借助由简到难的学习过程,逐步提升自身对信息科技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倡导以真实问题或项目为驱动,要重视成果考查信息科技课程相较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加入了许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新信息技术内容。

家长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发展性期待性评价

家长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发展性期待性评价

家长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发展性期待性评价1、她是一个善良,文静,有爱心的女孩。

她对人有礼貌,尊敬老人,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也懂得保护和教育弟弟妹妹。

她的成绩虽然不太理想,但她对于学习是自觉的,努力的,用心的。

她热爱自己的民族,常常因为一些国家时政新闻而感慨万分。

她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身边的人保护环境,爱护公物。

2、女儿从小学起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并且担任班干部多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她比较听话,让我省了不少心。

总的来说,女儿比较独立自主。

女儿爱读书,而且有主见,不盲从,我不追求她的成绩,因为她懂得取舍。

女儿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坚持,她在努力,凭她自己的信心我相信她一定能做到。

3、孩子在这一学期,总体来说比以前有长足进步,明确了学习目标,看到了发展希望,有了健康向上的心态,感谢学校!感谢老师们!4、你是个可爱、文静、多才多艺的小姑娘,学习自觉,成绩优秀。

你的字也得非常棒,但胆子很小,上课要大胆回答,希望你在下学期的'学习和以前一样棒!5、在高中短短三年生活学习,获益良多。

从不懂事小孩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照顾自己,遇到困难能自己学会解决。

从小个子变成高大的小伙子,较好的成长起来,身体也结实了。

在学习上虽然不是名列前茅,但也用功努力能听老师的话,改正许多不良习惯。

在家长心中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如果能更合理安排学习,抓紧时间,我相信会做到更好,我们更高兴。

希望在人生新阶段里,努力,奋斗前进。

我们相信会做到更好!6、希望宝贝在新学期里保持良好成绩的同时取长补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教诲改掉自己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7、你要学会独立、自强,学习方面要学会运用工作不依赖别人,目标性更强,时间安排好。

改掉拖拉的坏习惯,发挥你的优势,争取在下个学期取得好成绩。

加油!8、她从小就文静乖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做好自己的本分,很少让我们操心。

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喜欢书画,弹琴等。

思想上日渐成熟,在自理自立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而且更加懂得去理解父母。

小学期末评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思维

小学期末评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思维

小学期末评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思维在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被越来越重视。

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与时俱进的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促进终身学习和个人成长。

以下是对小学期末评语中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思维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并通过电子邮件、网站建设等学习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指学生能够通过独特而非传统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评语中,可以通过描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思维能力来评价他们的表现。

例如,可以频繁使用诸如"创造性思考"、"富有想象力"等词汇,表达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作品、解决实际问题等。

四、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思维的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方法,而创新思维则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评语中,可以通过描述学生在信息技术活动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来评价他们的综合能力。

总结起来,信息技术教育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评语中应着重关注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表现,如技能掌握程度、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此外,可以突出学生在信息技术活动中体现出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摘要】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由于过于强调以学科价值为本,以知识技能体系为目标参照,以教师为中心,重结果、求一律,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存在着许多弊端和局限性,制约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新课程强调构建侧重评价过程、强调评价对象主体参与、重视评价方法多样、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重视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

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作粗浅的探索,以促进评价改革,并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性学习评价评价体系探索研究一、课题的缘起一)、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课程改革目标中提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并且在课程评价的章节中的第十四条中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二)、传统学业评价的缺陷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工具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个性的发展、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是新兴学科,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方法、技能形成、情感等方面能力的评价而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了过程评价,主要表现为:一、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的评价过于简单、含糊,并流于形式,较为普遍的为教师的口头评价,评价语大多为“你真棒!你真行!”等;二、教师对学生平时课堂学习情况的评价不够及时,往往是一个学期结束了,教师给学生一个期末学习成绩,如优秀、合格、不合格,使学生难以明白自己到底在什么方面比较成功,那些地方需要努力;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侧重于计算机操作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整个学习过程,操作过程和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致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着眼于学习优秀的学生,表现显眼的学生,而忽视了一大批表现一般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三)、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一事实不容更改,因此这种评价现状导致学习优秀的学生在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都始终成功,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始终失败这一事实,而表现一般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同学的重视,久而久之,使这批学生的自我评价定位过低,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而这与《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的精神“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

”是背道而驰的。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小学部分)明确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由此可见,树立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评价观,构建侧重评价过程、强调评价对象主体参与、重视评价方法多样、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重视和加强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和促进学生发展上来刻不容缓。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了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进行发展性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推进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研究诠释一)、构建《信息技术》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和依据1、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

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认识世界的智力方式,即: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动作、音乐、人际和自我等。

不同的人可能擅长于特定的智力方式学习,因而人类的知识表征与学习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个别差异在教学中不可忽视。

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

如果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智力方式来学习、记忆、表征和应用知识,那么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必定是有局限性的,取而代之的方法应该是多元评价,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来衡量不同的学生。

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培养出具有分析、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让学生发挥其所长。

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认识,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

建构主义者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而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正确、丰富和全面。

建构主义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为对建构知识的评价比对结果的评价更为重要。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种评价思想的集中代表。

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来说,它包括了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教师对学生激励性评价、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

评价内容从重知识记识向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转变,评价标准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向重视个体差异个性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笔试,更多倚重多元参照系评价,评价主体由单一教师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评价转变,评价重心由关注结果向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变,即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转变。

3、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认为,长期盛行的以作为客观知识测验结果的分数的评价范围是极其有限的,它仅能就学生现有的知识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技能技巧做出评价,而无法衡量学生成长中的意志努力,刻苦勤奋和态度、动机等因素,也无法判断学生学习活动的性质。

这种外在的、机械的评价方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一方面迫使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整体人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滋长了学生的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取高分,而获得了高分就意味着某门功课的最终完成,无需再继续深入钻研了,对分数的追求掩盖了真正的求知、认识与发展。

同时,分数是由教师给出的,学生被排除在评价过程之外,既没有评价的义务,也没有评价的积极性。

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了依赖和恐惧的心理,与教师的疏远不断加深、扩大,由分数而引起的忧虑和苦恼愈来愈多,最终导致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丧失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的能力。

4、新课程评价理念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法;应该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评价的手段与形式应该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

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概念界定综合以上理论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应是“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体现尊重和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中。

”是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应用为评价基础的评价体系。

它确立受教育者评价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的参与评价过程,坚持评价的民主性,注重启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者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跨越多时间段、多空间观察受教育者的进步与改变情形,了解其动态的认知过程,给予个性化的诊断与评价。

在评价中采用静态、动态评价法相结合,采用多纬度的评价指标,发现受教育者的擅长领域,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发展性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与传统静态学习评价体系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评价体系从学习参与、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素质能力考察。

评价过程中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展览评价、动态日常记录评价等,使用多种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

2、确立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评价的积极性。

传统考核评价的方法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发展性学习评价确立了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让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成为自律者,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发展、学会合作。

学生学习前了解自己现有的基础,通过对自己日常学习中良好学习行为的记录,激发学生关注自己的优点,结合课堂学习反思表看到自己的进步,通过多方位的评价与展览性评价验证自己的学习能力。

3、重视学生进步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评价方法注重静态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良品质和潜在能力。

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价,从中发现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和潜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通过建立个人学习成长档案、学习成长日志评价让等形式关注学生日常学习中点滴积累和优良的学习品质;并通过展览评价使学生明确下阶段努力的方向;结合个人学习成长档案、课堂学习成长日志、研究性作业、展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激发其学习的潜能。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寻找较为科学的学业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评价形式,建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