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指导下中学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指导下中学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徐晓梅

来源:《师道》2013年第06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小说的鉴赏能力。要求加强小说等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通过教学,“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所选的都是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以及鲁迅、郁达夫、巴尔扎克、莫泊桑等一批中外名家的力作,相比其他文体,小说更具有可读性和鉴赏力。最近几年,中、高考中小说阅读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

在中学小说教学中,有两个现象应引起反省:首先在课堂上,教师习惯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分析课文,析情节、析人物、析环境。而所谓的“分析”,大多建立在学生“看”小说的初步印象上,进行填鸭式讲解。小说教学的过程,也就变成了教师在教材和教参的提示下,想法设法让学生被动地挖掘一种主题、一种形象、一种表现手法,最后核对一种标准答案的过程。如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老师往往会迫不及待的提问:谁谁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则以几个简单形容词类修饰语回答了事,然后,学生再把这些修饰语当作标签贴到文本相应位置,最终引向的是教师或教参预设的正确答案。学生始终被看作是单纯的接收储存知识的容器。在这种独白式的教学方式下,“肢解式”的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冷静而客观的讲解使课文变得索然无味。“这种先入为主和逼人就范的小说教学模式,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自觉审美意识,封堵了学生创造性情感体验和多层面挖掘小说内涵的思维空间。”(见侯晓华:《大学语文小说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教学整合研究》)

其二,学生缺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当代中国正处于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文化形态竞相绽放。在这多元的文化格局中,中学生喜欢看小说,尤其是武侠、言情、魔幻、灵异等小说,甚至为之入迷。这种迅速崛起并日益涌现、带有浓厚“消费性”和“商业性”特征、集中满足于大众形而下感官愉悦的作品,削弱了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使学生语言感受能力日益退化,导致学生鉴赏能力日渐丧失,感受不了人物的丰富内涵,把握不了文章的丰富意蕴。小说教学课堂沉寂激不起半点漪澜。而“学”小说,阅读已定的文本,成了不得不的学习任务。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自读的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由于中、高考备考压力等因素,学生根本无暇阅读。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不灵活,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差等问题。

本文将从小说教学中必定涉及的内涵和人物两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中学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把握小说丰富内涵——多侧面多视角观照作品

传统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向来普遍注重作品与社会历史的联系,注重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与功效,从中挖掘出的思想也要求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如歌颂了什么,暴露了什么,总结了什么教训,反映了什么思想等等。比如,分析《项链》就是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揭露沙皇警察制度的毒害。一旦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偏离,常常得不到正确地评价、肯定或激励。显然,这种教学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小说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成果得不到教师赞赏之后产生思维上的惰性,满足于教师或参考书对文本分析主题的理解,从而极大地扼制了学生的思维,远离了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

实际上,伟大的作品都具有阅读的丰富性。“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在王国维看来,一个作家能否成为第一流的作家,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第一流的作品,要看其作品是否向人们提供了“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所以,“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因此,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也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也就是说,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往往不能求得答案的统一。在教学中,我们也就不应循教材和教参,一言堂,应尊重阅读主体思维的个性差异,注重多元的、创造性的解读。

时下中国处在一个思想空前活跃、多元繁荣的时代,中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并非传统意义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掌握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在充当文化传承者角色的同时也充当文化创建者的角色。在小说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视角,还可以从文化视角、心理视角、形式视角、人类学视角等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把握,多侧面、多角度地分析出作品更丰富的内涵。一种视角、一种感受分析作品内涵,是一种局限。

如对于鲁迅的《孔乙己》,茅盾抓住这篇小说最初发表于《新青年》时作者《附记》中的话:“这一篇很拙的小说,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茅盾解释说:“此处的…或一种生活‟其实是指当时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派人,这派人以孔学(孔子学说,即儒家学派)正宗自居,反对白话,拥护文言,其实连文言也没有弄通。这派人代表封建文化的糟粕,他们蔑视劳动,自视为…斯文一脉‟,高人一等,满脸正派人的神气,但却做尽了卑鄙的勾当……”由此,茅盾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在于“反映了新旧冲突的时代背景——但是只是写了一个侧面,只借孔乙己的生活片段来隐喻反对新思想的旧派的必然没落”。茅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这使他从当时时代背景出发,从阶级视角上对这篇小说的思想作出了独到的理解。叶圣陶作为一个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向旧式教育勇敢挑战的教育改革家,他以其职业的敏感认识到了这篇小说抨击旧式教育的意蕴。他说,“描写一个叫做孔乙己的人物:他读书不成,潦倒非常,终于做小偷,默默而死。其中表现出旧教育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而作者鲁迅却是站在人道主义启蒙思想家的立场创作小说《孔乙己》,意为呼唤人间温暖。他说,《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人的凉薄”。同样,如果读者从社会历史视角看《孔乙己》,是表现出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如从文化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