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浅予、丰子恺、张乐平漫画中的上海社会

合集下载

我国连环画之最

我国连环画之最

我国连环画之最最早定名为“连环图画的”的出版物: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三国志》、《水浒》、《西游记》、《岳传》、《封神演义》。

影响最大的连环漫画:是张乐平画的《三毛流浪记》。

作品于1947年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后,主人公三毛的遭遇受至广泛同情,编演话剧木偶戏,以至拍成电影。

我国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漫画:叶浅予画的《王先生》。

作品最先发表在《上海漫画》,先后连载历时10年。

第一家出版连环画的国营出版社:1948年成立于石家庄的前大众美术社。

最早出版连环画专刊:195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创办的连环画报。

第一本介绍连环画发展史的专著: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的阿英编著的《中国连环画史话》。

第一本用连环画故事出版的挂历: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吴声、于水画的《天宝传奇》。

我国收藏连环画最多的图书馆:中国出版局版本图书馆,解放后出版的连环画基本上都有藏书。

个人收藏连环画最多:北京连环画爱好者王家龙,现有藏书10000余册。

篇幅最多的连环画套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的《三国演义》,计60册近7000余幅。

规模最大的连环画系列丛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于1986年至1988年先后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欧美部分和亚非部分),共15册,约1300余幅。

最早用外文出版的连环画:外文出版社于1953出版的《鸡毛信》。

最早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连环画:内蒙古出版社于1951年出版的《小顽皮》。

参加编绘人数最多的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著名连环画套书《中国成语故事》,全书收集成语500条,计6356幅,参加编文作者37文,绘画作者244人。

连环画最早以图书形式参展并获“图书金奖”的国际书展:1959年在莱比锡举办的国际图书博览会。

我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奖的连环画家:刘继卣。

他的彩色连环画《武松打虎》于1956年在莫斯科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获奖。

以笔做刀枪的抗战漫画

以笔做刀枪的抗战漫画

以笔做刀枪的抗战漫画“七七”战起,中国漫画大本营的上海,漫画家率先行动,组成抗日漫画宣传队,誓言要进行一场“殊死的漫画战”。

在总领队叶浅予、领队张乐平、特伟带领下,漫画家们先后到南京、镇江、武汉、长沙、上饶、台儿庄、桂林、重庆和东南战区广大地域。

所到之处,画大牌、办展览,常常冒着敌机的疯狂轰炸,从事宣传。

他们还通过国际组织,把漫画送到国外,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战壮举。

漫画宣传队到武汉后,接受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创办了《抗战漫画》半月刊。

发表了大量极富战斗力的作品。

刊物及时担负起领导全国抗战漫画运动的历史责任。

由于该刊是当时唯一的全国性美术刊物,在整个美术界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榜样作者:华君武1945年春,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枪毙并暴尸米兰街头。

此事极大地鼓舞了当时还在浴血奋战的中国抗日军民,也极大地震惊了当时还未投降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

华君武先生抓住这一事件,创作了这幅非常经典的抗日战争题材的漫画———《榜样》。

漫画运用跨越时空的手法,将倒吊在米兰街头路灯杆上的墨索里尼改画在绞架上,摆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其警告和预示侵略者同样下场的创作意图明确而清晰。

画面处理简洁,但人物形象特点抓得很准,夸张到位,线条有力度,构图高低错落,视点集中,在艺术效果上堪称完美之作。

幻想中的无敌空军作者:张乐平这幅科幻漫画作品刊登在1938年初出版的《抗战漫画》杂志上。

在原画旁,张乐平用充满想象力的文字写道:假如我们有了这样巨大的海陆空三用的“无敌飞机”六架,数小时内即可以消灭倭军的一切武器。

因为“无敌飞机”可以喷射消铁药水,熔化他们的大炮;巨型磁石可以抵御炮弹,并吸去倭兵的枪械;空降伞放下的狮虎可以消灭他们,这就是以暴易暴的报复。

还有电网可以捕捉他们的飞机;一种先进的炸弹能非常精确地轰炸他们的兵舰和阵地……这幅漫画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对祖国国防现代化的渴求。

全民抗战的巨浪作者:蔡若虹此画将高举刺刀、手榴弹和拳头愤怒呐喊的中国抗日军民比作汹涌咆哮的“巨浪”所吞没,背景有闪电划过夜空,整个画面有气势。

民国讽刺漫画:那个时代的“叫兽”、“单身狗”、潜规则…

民国讽刺漫画:那个时代的“叫兽”、“单身狗”、潜规则…

民国讽刺漫画:那个时代的“叫兽”、“单身狗”、潜规则……1932年9月16日,林语堂主编的现代文学刊物《论语》在上海创刊,后成为1930年代上海文坛三大刊物之一(《现代》、《论语》、《文学》)。

它同时也是一本优秀的漫画杂志,集合了民国最好的漫画作者,包括丰子恺、叶浅予、张乐平、黄尧、丁聪等。

“论语”这一刊名是章克标偶然从林语堂的姓名中想出来的。

“从‘林语’两字想到了声音相近似的‘论语’,心里想大家不是又论又议,有论有语?干脆借用中国人全不生疏的孔夫子的《论语》来做刊名,岂不很好?”遂定名。

《论语》杂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陈子善认为,《论语》的创刊在当时是异军突起,又因倡导‘幽默’而备受争议,但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主办的文学刊物,它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路。

“《论语》的问世,也为林语堂提倡‘幽默’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林语堂一直是‘幽默’的身体力行者,把英文Humour译成‘幽默’就出自林语堂之手。

”(陈子善,《〈论语〉漫画图鉴》序)幽默的背后,是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而“‘幽默’是不会死的,正像‘美’是不会死的”。

(邵洵美《编辑手记》)。

那个时代的嬉笑怒骂,讨论着今日我们仍然关心的议题:税收、房产、教育、贪污、雾霾……而幽默的精神,人们在不久前的巴黎《沙利尔周刊》遇袭事件中再度温习。

或许正如藏书家谢其章所言,“世间再无《论语》,惟幽默永存。

”今日我们批判高校的学术腐败和性丑闻,民国漫画讽刺”假道学”关于随地大小便的思考:“子曰:中国是一只无需抽水的天然马桶”关于环境污染:“今天天气哈哈哈”“单身狗”的抱怨并不新鲜,民国时已经有“苦闷的象征”官场:会爬的高居在上,不会爬的慢慢地攒生活不堪重负:食衣住“人犬之间,阿作礼”“特于新刑法公布前一日赶行集团结婚典礼摄影纪念”“择肥而嫁”现代教育的弱点:虚名与实学如果黄金收归国有所谓“戎装”:一九三八年的新装圣诞老人的礼物:“孩子,这是你内战牺牲的爹爹”(张乐平作品)战争与和平(图片选自《<论语>漫画图鉴》,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1月)。

中国漫画

中国漫画

中国漫画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漫画是最活跃并取得显著成绩的画种之一。

中国漫画的发展,可划分为7个阶段。

清末民初中国古代已有以讽刺为目的、具有漫画特点的绘画,但未形成独立的画种。

到清末民初,漫画才作为独立画种迅速发展起来,当时称作讽刺画、寓意画、时画、谐画、笑画或滑稽画。

近代漫画的兴起,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人民大众的反帝斗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了富有民间年画特色的《射猪斩羊图》等漫画宣传品。

1903年上海《俄事警闻》刊登的《时局图》,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报刊漫画。

辛亥革命前后刊登漫画的报刊,有上海《神洲画报》、《民权画报》、《真相画报》,广州《时事画报》,北京《白话图画日报》,天津《人镜画报》,以及同盟会在日本出版的《民报·天讨》等。

作品有《袁世凯骑木马》(张聿光)、《内阁总理》(何剑士)、《老猿百态》(钱病鹤)、《官与民之担负》(马星弛)等。

技法上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画法。

五·四时期五·四运动中出现一些革命群众绘制的漫画传单,如《全国同志莫被日奴耻笑》、《他肯为国受苦,我们应如何?》等,具有极大的鼓动性。

漫画家的作品,有《工学商打倒曹、陆、章》(沈泊尘)、《民气一致之效果》(马星弛)等。

但杜宇的《国耻画谱》是中国最早的漫画家的个人画集。

1918年沈泊尘创办的《上海泼克》,是中国最早的专门漫画刊物,其中的《虽不中亦不远矣》一画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

鲁迅于五四运动前夕在《新青年》上已经提出讽刺画应针砭社会的锢疾,指出确当的方向,引导社会等立论鲜明的漫画理论。

20年代随着丰子恺的子恺漫画在《文学周报》上刊出,从1925年起中国正式开始使用漫画名称。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北伐革命军中的群众漫画宣传活动蓬勃开展。

漫画家黄文农、叶浅予、鲁少飞等曾投身到北伐军中,从事漫画宣传工作。

黄文农是这一时期卓有成就的政治讽刺画家,他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漫画有《丢脸》、《面和心不和》、《大拳在握》等。

上海漫画家投身抗日烽火中国漫画发祥地上海的老漫画之五

上海漫画家投身抗日烽火中国漫画发祥地上海的老漫画之五

上海漫画家投身抗日烽火——中国漫画发祥地上海的老漫画之五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武装侵占我国东北领土之后,又进犯了我国华北领土,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上海的爱国漫画家们已将漫画武器的矛头主要对准日本帝国主义。

当时上海的《时代漫画》月刊,就经常发表抗日斗争的漫画。

例如《时代漫画》第十四期封面,刊载盛公木(特伟)作的一幅题为《魔爪》的漫画,表现各帝国主义者都瞪着血红的眼睛,贪婪地望着中国;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者,青面獠牙,兽性毕露,魔爪已经伸到中国的疆土,辛辣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此时,《时代漫画》主编鲁少飞等,在《时代漫画》1936年“六月复刊号”上(因刊物发表漫画触痛国民党当局而被勒令一度停刊三个月),发起组织一个的宣传抗日救国为中心内容的全国漫画展览会的倡议,很快得到全国各地和侨居海外的漫画家的热烈响应。

接着,便以《时代漫画》编辑部为联络点,进行全国漫画展的筹备工作。

不久,征集到漫画作品千余件,选出六百余件,于1936年11月4日至8日,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楼展览厅举行中国漫画史上“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

展品中,穆一龙的《蜿蜒南下》,尖锐地揭示出日本帝国主义者这条毒蛇已突破山海关,一路蜿蜒南下,祖国大好山河正面临被大举侵吞的威胁。

作品提醒人们,必须起来抗战的时候了。

高龙生的《国破山河在?》蔡若虹的《学生救亡运动的一幕》等漫画,都是鲜明地表现抗日的主题。

第一届全国漫画展在上海展出后,移至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嘉兴等地及乡村巡回展览,广泛地进行了抗日救亡的宣传。

在此基础上,以第一届全国漫画展参展作者为基本成员,于1937年春,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会址设在《时代漫画》社,即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青海路口的同和里。

它是左翼文艺运动团结全国漫画界的核心机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华全民族掀起了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

此时,以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的母体,于8月14日组成了“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接着又组建了抗日漫画宣传队,开展抗日漫画宣传活动。

小画面里大时代——漫画家与他们的上海

小画面里大时代——漫画家与他们的上海

走近14你喜欢上海吗?喜欢上海的理由又是什么?沪上漫画家用一个公益展览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2021年岁末,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主办的“喜欢上海的理由——漫画艺术大展”在上海美协创作中心·马利美术馆开幕。

这里原本是“马利颜料”的生产车间,中国的第一支水彩颜料、第一支油画颜料、第一支蜡笔……全都出产于此。

现在,这里则变成了一个艺术展览空间,电影《爱情神话》中,老白在“外滩十八号”开的画展,就是在这里取景的——对于“喜欢上海”,展陈空间本身似乎就构成了一条理由。

说回漫画艺术大展。

展览对标了国际上通行的“大漫画”概念,既有传统漫画,又有动画、动漫、绘本、插画、连环画、当代艺术等参与,不同品种的“混搭”带来的艺术多样性,让整个展览异彩纷呈:166件(组)国内投稿作品、28件(组)海外作品,以及丰子恺、张乐平、张光宇等18位海上漫画家前辈的代表作品荟萃一堂,看似各抒己见、各领风骚,却又在“上海”这个主题之下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这里展现的数百个‘喜欢上海的理由’,是艺术家们通过上海的历史与现在、城区与乡野、社区与商圈、硬件与软件、动态与静态等视角,从魔都风貌、海派文化、社会生活、建设成就、科技发展、未来愿景中寻找并发掘出的,各自喜欢上海的理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漫画家郑辛遥说,“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家们别具一格的观察记录创作,让观众能够在漫画的小天地、小细节、小角度中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大场景、大世界、大上海,从而发现更多的上海值得被喜欢的理由。

通过讲好漫画里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虽然之前也有过预期,这个基于上海的主题和“大漫画”概念的展览应该会在本地专业圈内形成比较好的反响,但市民观众、漫画爱好者们的反响之积极热烈却大大超出了漫画家们的设想。

“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这是我现在最大的感受。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漫画动漫艺术委员会主任、漫画家孙绍波是此次漫画艺术大展的策展人。

20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第一位女漫画家

20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第一位女漫画家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曾有过这样一段往事:一个有妇之夫和另一个女子相爱并同居。

不久后,上海某小报刊登了这位才子离家出走、“为情失踪”的消息,一时成了坊间八卦,向该报“报料”的是男子在乡下时迎娶的原配夫人。

原配还派出奶妈,四处搜寻丈夫的住处,并屡屡上门捉奸。

她并没有打骂丈夫与“小三”,而是将他们带回家里,以大太太自居,视“小三”为姨太太。

这是一种策略,她希望借此确立主从地位。

可是,男子对这段婚姻已彻底失望,“小三”也是不甘受辱的新女性,二人再度私奔,前往南京……这原本是那个新旧碰撞的时代常常上演的戏码,但它又非寻常的男欢女爱故事,因为那是中国漫画的黄金时代,主角则是叶浅予和梁白波。

前者是中国漫画和速写的奠基人,后者是上世纪30年代唯一的中国女漫画家,也许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漫画家。

相识1935年的一天,叶浅予在《时代漫画》杂志社见到了前来投稿的梁白波。

梁白波并不美貌,但颇具艺术家气质,还有健康的麦色肌肤和大波浪头发,话不多,语调沉缓。

那时的漫画家多是男性,叶浅予还是第一次见到女性同行。

漫画的质量也不错,名为《母亲花枝招展,孩子嗷嗷待哺》。

这个题材让叶浅予感同身受,因为他的妻子正是漫画所讽刺的那种人,将孩子扔给奶妈,自己终日流连于麻将桌。

于是,他和她认识了,而且第一印象极佳。

梁白波祖籍广东香山,出生于上海——那时的香山人以能闯著称,漂洋过海赴美者极多。

上海早年买办多为香山人,并称“四大百货”的永安、先施、新新和大新,创办人均来自香山。

梁白波的父母也在上海摸爬滚打,但曾是铁路职员和洋行经理人的父亲早逝,因此家境困窘。

母亲一个人带大了梁白波四姐妹,一家人生活在上海的一个废品店楼上,但因母亲精打细算,每个孩子都有读书机会,作为长女的梁白波曾就读艺专,妹妹甚至还能读贵族学校。

因为思想激进,不为当局所容,梁白波一度流亡菲律宾。

返回上海后,生活难以为继,有人便介绍她向《时代漫画》投稿。

梁白波出众的才华、叛逆的性格和跌宕的经历,于叶浅予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发生的漫画血案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发生的漫画血案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发生的漫画血案作者:贾向红吴继金来源:《蓝盾》2014年第09期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撤退到后方的漫画家陆续返回上海,与留在上海的漫画家重新汇合。

上海又成为我国重要的漫画阵地。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上海的漫画家有:丰子恺、米谷、张乐平、叶浅予、张光宇、鲁少飞、沈同衡、特伟、丁聪、张文元、余所亚、陶谋基、王乐天、洪荒、方成、胡亚光、乐小英、陈惠龄等。

他们都充分发挥战斗智慧和漫画艺术的创造力,针对国民党的黑暗独裁统治、迫害民主人士和发动全面内战等罪恶,进行巧妙的讽刺和揭露,同时也反映和讴歌人民群众对反动当局的反抗斗争,创作发表了大量的漫画作品。

当时,上海的进步报刊,诸如《周报》、《文萃》、《民主》、《消息》、《文汇报》、《群众》、《新民报》等,都发表了大量漫画作品,漫画成为报刊不可少的内容,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郭沫若在1947年1月9日的《文萃》周刊上发表了《新缪司九神礼赞》。

他写道:“和新闻记者一样,我要礼赞漫画家。

特别在这一两年的期间,漫画界朋友们的努力是怎样惊人啊!他们的脑筋是精神上的原子弹。

别的地方暂且不说,上海的几份进步的民间报纸和杂志,有哪一天哪一期能够离得开漫画!漫画不仅等于我们的烟,我们的茶,而且等于我们的饭了!我佩服那机智的锐敏,深刻,丰富而健康。

我惊讶于出版家们为什么没人收集起来出它几部《漫画大全》,那应该是可以使不识字的大众读者们把它当成食粮的!”上海是白色恐怖很严重的地方。

这些进步报刊,连同它们发表的政治讽刺画,自然成为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就在上海制造了多起漫画血案,漫画作者及相关人员遭到威胁、逮捕和迫害的事件也为数不少。

米谷是当时非常活跃的一位漫画家。

他在《群众》周刊、《文汇报》、《新民报》、《文萃》、《周报》、《时代日报》、《光化日报》、《新申报》、《联合晚报》、《时与文》、《大众》和《什志》上发表了大量讽刺美、英、日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政治漫画作品。

随笔:细腰肥臀,犹如蜜蜂

随笔:细腰肥臀,犹如蜜蜂

随笔:细腰肥臀,犹如蜜蜂作者:王凯浩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7期摘要:梁白波是民国漫画家中较为特殊的一位。

她以其女性体验创作了大量女性主题漫画作品,展现了这时期深受解放思想影响的知识女性的生活、观念、态度,具有典型意义。

1935年上海《立报》上连续刊登漫画,画中女郎细腰肥臀,犹如蜜蜂。

这位上海大都会的时髦女郎,会为成功减肥一磅而雀跃,也会假装柔弱以博心仪男人的关心。

关键词:梁白波漫画叶浅予蜜蜂小姐梁白波的漫画根植于艺术场域以外。

一方面,她对社会问题具有敏感性,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于20年代末考进了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油画系学。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左翼美术家联盟;在学院里,梁白波通过专业学习掌握了油画创作所必须的技巧与知识,又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从学院毕业后,她加入过苔蒙画会、決澜社等油画团体,后来为上海的一些商业杂志创作都市漫画、小说插图,还有杂志封面。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位见惯了十里洋场风花雪月的上海小姐,毅然拿起画笔,跟随一批男性漫画家到抗战前线去宣传抗日。

1937 年,响应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号召,与叶浅予、张乐平、特伟等人一起组织“救亡漫画宣传队”,奔赴南京、武汉,编绘抗战宣传品,举办抗敌漫画展,出版《抗战漫画》,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战漫画宣传活动,创作了《到军队的厨房去》、《军民合作,抵御暴敌》、《新的长城》、《站在日军面前的巨人游击队》等影响较大的抗战系列漫画,在漫画家群体中“尤其显得突出”。

梁白波以女漫画家的身份为人所知,其成名作是 1935 年在上海《立报》上连载的《蜜蜂小姐》。

梁白波的《蜜蜂小姐》、叶浅予的《王先生》和黄茅的《牛鼻子》这三部漫画在那个年代是家喻户晓的作品。

梁白波家境小康,从小衣食无忧,较早接受学校教育。

从她求学时期积极追求政治进步,到毕业后追随爱情理想、选择与叶浅予同居来看,早期梁白波对于进步女性身份和未来生活是乐观的。

这在她 30 年代为上海《立报》创作的《蜜蜂小姐》系列漫画中可以看出。

漫画赏析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漫画赏析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漫画赏析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漫画具有讽刺与幽默的艺术特征。

()A:对 B:错答案:对2.漫画的艺术性,体现在构思的巧妙和造型的夸张。

()A:错 B:对答案:对3.漫画是幽默的艺术,幽默是漫画的第一属性,是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主要特征。

()A:对 B:错答案:对4.漫画是通过幽默体现思想的一种艺术,漫画是幽默的艺术,也是思想的艺术。

()A:错 B:对答案:对5.漫画的娱乐性,要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走向单纯的低俗搞笑,甚至是恶搞。

()A:错 B:对答案:对6.漫画的创作方法有矛盾倒错、夸张变形、借喻比拟、对比冲突,还有联想假设、巧合误会、相似特异等方法。

()A:错 B:对答案:对7.鲁迅先生在《漫谈漫画》的文章中,曾经写过“漫画的第一紧要事是诚实”。

()A:错 B:对答案:对8.漫画的评议性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漫画艺术语言,对社会现实,表达观点,发表评论。

()A:对 B:错答案:对9.漫画的构思需要丰富的联想能力,以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从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构思和创作。

()A:对 B:错答案:对10.矛盾是构成漫画内在幽默的基本要素,现实中越是矛盾的事物越能产生幽默感。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对绘画作品的社会功能有“成教化、助人伦”的论述。

()A:错 B:对答案:对2.漫画的造型观念注重对形象的典型性特征进行概括和夸张。

()A:错 B:对答案:对3.中国漫画史研究专家毕克官在《中国漫画史》一书中,认为武氏祠汉画像石的《夏桀》像,是一幅值得重视的古代漫画。

()A:错 B:对答案:对4.击鼓说唱俑被誉为“汉代第一俑”。

其神态夸张,形象生动,具有诙谐夸张的写意之美。

()A:错 B:对答案:对5.马踏匈奴的整体风格粗犷豪迈,有着漫画般的意象夸张。

()A:错 B:对答案:对6.《一团和气图》采取了比拟象征的创作方法,巧妙传达作品的寓意,是一幅主题明确的古代漫画作品。

中国近代漫画发展的摇篮和高地

中国近代漫画发展的摇篮和高地

中国近代漫画发展的摇篮和高地文/周 晔“漫画”一词,最早出自北宋晁以道《景迂生集》中的“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觜画水求鱼”。

当时的“漫画”是指一种鸟类。

近代意义的“漫画”概念,据漫画史家毕克官考证,出现于1904年《新民日报》的“时事漫画”栏目。

而真正使“漫画”名称广泛流传的是1926年出版的《子恺漫画》。

中国的漫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清末发展至今的传统漫画,主要是指运用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来描绘、反映、突出时事政治或生活现象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性特点,篇幅短小精炼;一类是改革开放后受日式和美式漫画风格影响而产生的现代漫画,多采用分镜头方式展现一个完整故事,主题广泛,内容丰富。

纵览中国漫画史,可以发现,近代浙江漫画家大师云集,群星闪耀,如钱病鹤、张聿光、沈泊尘、叶浅予、丰子恺、张乐平、华君武,以及近代以“牛鼻子”系列红极一时的民国三大漫画家之一嘉善人黄尧,近代首创年轻人大学漫画学院的漫画界伯乐海宁人米谷,等等。

这些出生于1840至1919年的近代浙江漫画前辈所作出的开创性实践,几乎涵盖了中国漫画发展的基本要素。

可以说,浙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漫画发展的摇篮和高地之一,为中国近代漫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回溯这些浙江漫画家的经历和成就,不难发现,近代浙江漫画发展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屡开漫画界先河生于湖州南浔的钱病鹤(1879—1944年),1908年起历任《时事报》《神州日报》《民呼报》《民立画报》《民权画报》等的图画主笔。

曾加入同盟会。

初作漫画只是偶尔尝试,不料一纸风行,受到外界鼓励开始专业创作。

1913年创作长达120幅组画的《老猿百态》(又名《猿政府外史》),矛头直指袁世凯,险遭拘捕。

此后,又发表大量抨击军阀的作品,结集出版有《病鹤画丛》《病鹤新画》,成为清末民初的杰出漫画家之一,被称为中国时政漫画的“奠基人”。

张聿光(1885—1968年),生于绍兴山阴,最初以笔名“冶”在上海《新闻报》发表漫画,其中包括产生广泛影响的《袁世凯骑木马》《饭桶》等,是中国最早在报纸上发表政治讽刺画的漫画家之一,被尊称为讽刺漫画的“祖师爷”。

乱世里的大师你还记得那个可怜的三毛吗?

乱世里的大师你还记得那个可怜的三毛吗?

乱世里的大师你还记得那个可怜的三毛吗?如果从张乐平先生于1935年创作的第一幅三毛漫画在上海《图画晨报》上刊登算起,这个“光光头上三根毛,圆圆鼻子往上翘”的的三毛已是耄耋之年。

1948年《大公报》上连载的三毛流浪记插图张平乐与他笔下的三毛张平乐是浙江海盐人,作为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他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个春秋。

抗战时期,张乐平率领漫画宣传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并出任《前线日报》副刊“星期漫画”主编。

1941年,又在金华参加进步画刊《刀与笔》的筹备与编辑工作。

汉奸,张乐平他在东南地区一带坚持漫画宣传工作直到抗战胜利,期间,他创作了数以千计的抗日漫画,极大部分是用于招贴、印制传单散发、巡回展出等,而三毛这个形象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

三毛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在影视作品中,这样一个小孩的形象始终保持着鲜活。

他不像是虚构的人物,而像你在弄堂里、大街上见到的那个孩子。

不论是从军、流浪,还是迎解放、学科学,都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在我们的印象中,“三毛”是一个身世凄凉,饥寒交迫,受尽欺辱、贫穷得只剩下三根头发的儿童。

不过仔细梳理张平乐对于三毛形象的塑造过程后,我们却可以发现更多关于三毛有趣而悲惨的命运线索。

在早期的三毛作品中,张平乐没有就三毛的身世做特别交代,在创作于1935年到1937年间的《三毛外传》、《三毛从军记》等作品中,三毛只是一个寻常的弄堂里的小孩,并且从部分内容看他还是有家庭的。

《三毛流浪记》前三组孤苦伶仃渡河求生河中遇救到了1947年,三毛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三毛流浪记》问世时,对于三毛的身世终于有了一个定义。

《三毛流浪记》的第一组画叫“孤苦伶仃”,寥寥几笔就把三毛的身世交代了——就是孤儿——好多人看了第一幅就开始流眼泪。

那时的上海,几乎每条马路上都有流浪儿童。

经过连年战争和自然灾害,许多孩子失去了亲人,慈善机构又无法全部容纳,他们只好流落街头。

所以这些漫画刊登后引起很大反响也是情理之内。

中国漫画艺术鉴赏

中国漫画艺术鉴赏

中国漫画艺术鉴赏摘要:中国漫画传统及其特点,他的内蕴及其发展的背景对其风格化作的影响。

介绍了不同时期的漫画,包括风格,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漫画:以简练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质、特徵的绘画。

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习惯采用夸张、比喻、象徵等表现手法和形式。

有较强的讽刺、歌颂、抒情、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并善於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讽刺与幽默见长。

漫画不同於一般绘画,在刻画形象时,强调「以形写神」和笔墨的简练,不计较摹写的绝对真实和繁复华丽的风格。

讲求以寥寥数笔,勾勒人生百态。

漫画更具针砭时势、讽刺社会中的「假、恶、丑」之功能,漫画家多从政治事件、社会现象和生活百态中提取素材,融入个人观点、见解和态度,引发读者思考,使其从中受到教育。

不过,并不是全部以讽刺为内容的绘画都是漫画,因为漫画自具特殊的表现方法;同时,也不能说漫画只有讽刺和批评的作用,它同样有歌颂和褒扬的功能。

中国的传统漫画内蕴十分丰富,由於中国特定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使中国漫画别具一格,与西方的漫画、卡通以及新兴的动漫形象均有区别。

中国漫画的大部分作品产生於近代变动不安的中国社会,严峻的民族危机使中国漫画以直接的手法表达了争取民主自由与和平的渴望。

与此相应,多年的反侵略、反分裂战争使中国漫画充满战斗力和反抗性,它们自觉地承载著深重的救国救民责任。

这与以娱乐为主的卡通、动漫在本质上已迥然不同。

中国漫画的独特之处还在於善从中国文学中挖掘素材,借用典故和风俗习惯表现当前事物和现象;并引用其中的人物角色,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手法来表现,所以很易为读者接受,就算文化水平参差不等的读者,也容易领会。

中国漫画还多以中国独有的传统水墨技法创作,其特点是变幻无穷、意境悠远,表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漫画」中体现为「鉴戒」作用的讽喻特色,也由於朝代的更迭,社会制度的变迁而多有变化。

如从汉代到五代十国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讲求气势的雕塑风格和以线条为造型骨干的绘画语言已基本确立,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也日臻纯熟,艺术的发展影响了统治者的文化政策,这时较开放的文化氛围容许了绘画创作中的讽喻较为尖锐和直接;到五胡乱华至唐代统一的几百年间,再至元代的华夷交位,加上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而不惜打压文化艺术的表达自由,造成士人从政热情的冷却,绘画创作转而成为文人画家抒发个人性情、抒写胸臆的手段。

连环画的五大分类

连环画的五大分类

漫画连环画漫画连环画首先在国外出现,它是在单幅漫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产生幽默感喜剧效果是其关键所在。

我国的漫画连环画具有很长的历史,丰子恺、叶浅予、张乐平、丁聪、张光宇等画家早年都画过这类作品。

丰子恺创作于1939年的《漫画阿Q正传》、1949年的《绘画鲁迅小说》均重印过多次。

其作品笔法简练生动,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文学趣味,自谓“要沟通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叶浅予的连环漫画以犀利敏锐的笔法揭示了大都会市民生活的家庭境况、思想和行为,被称作“三十年代的上海世相图”,代表作有《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等。

张乐平的连环漫画《三毛》系列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宜。

1980年前后,其《三毛流浪记》、《三毛迎解放》等作品得以再版。

作品采取国画加铁线双钩的素描法画就,且布局黑白相间,疏密适当。

三毛头上三根毛的特征性细节描写,更是其神来之笔。

张光宇是位擅长漫画与插图装饰画的画家,作品有《儒林外史》、《林冲》、《西游漫记》等。

《西游漫记》计60幅,将《西游记》“故事新编”后用以讽刺现实。

作品中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后来成了著名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形象设计原型。

与张光宇具有同样装饰风格的董天野,以画小品式连环画见长,这种画一组可连载几日。

其画风严谨,造型略带夸张却不失真,代表作有《孔夫子》、《急不暇择》等。

至今仍十分活跃的丁聪于上世纪40年代创作了《现象图》、《现实图》、《阿Q正传图》等作品。

曹涵美原名张美宇,是张光宇的二弟。

1934年2月,上海《时代漫画》杂志创刊,曹首创在该刊画连环《金瓶梅》插图,每期一幅,并采用上图下文的形式配以《词话》本中的摘录,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注意。

不久,即出版了曹画的第一集。

原计划一集集出下去,但1937年7月抗战爆发,刊物停办,连载中止。

曹涵美创作连环画《金瓶梅》的势头并未稍减,先由《新中国报》发表,后结集出版。

他画这部600幅画面的作品历时十年,前后风格变化很大。

前期绘制手法传统,布景过于庞杂,人物不够突出,笔调柔软,缺少力度;后期线条挺拔老练,背景删繁就简,人物栩栩如生,有些场景参照了西洋素描笔法,颇具立体感。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发生的漫画血案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发生的漫画血案

史海纵横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发生的漫画血案⊙贾向红吴继金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撤退到后方的漫画家陆续返回上海,与留在上海的漫画家重新汇合。

上海又成为我国重要的漫画阵地。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上海的漫画家有:丰子恺、米谷、张乐平、叶浅予、张光宇、鲁少飞、沈同衡、特伟、丁聪、张文元、余所亚、陶谋基、王乐天、洪荒、方成、胡亚光、乐小英、陈惠龄等。

他们都充分发挥战斗智慧和漫画艺术的创造力,针对国民党的黑暗独裁统治、迫害民主人士和发动全面内战等罪恶,进行巧妙的讽刺和揭露,同时也反映和讴歌人民群众对反动当局的反抗斗争,创作发表了大量的漫画作品。

当时,上海的进步报刊,诸如《周报》、《文萃》、《民主》、《消息》、《文汇报》、《群众》、《新民报》等,都发表了大量漫画作品,漫画成为报刊不可少的内容,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郭沫若在1947年1月9日的《文萃》周刊上发表了《新缪司九神礼赞》。

他写道:“和新闻记者一样,我要礼赞漫画家。

特别在这一两年的期间,漫画界朋友们的努力是怎样惊人啊!他们的脑筋是精神上的原子弹。

别的地方暂且不说,上海的几份进步的民间报纸和杂志,有哪一天哪一期能够离得开漫画!漫画不仅等于我们的烟,我们的茶,而且等于我们的饭了!我佩服那机智的锐敏,深刻,丰富而健康。

我惊讶于出版家们为什么没人收集起来出它几部《漫画大全》,那应该是可以使不识字的大众读者们把它当成食粮的!”上海是白色恐怖很严重的地方。

这些进步报刊,连同它们发表的政治讽刺画,自然成为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就在上海制造了多起漫画血案,漫画作者及相关人员遭到威胁、逮捕和迫害的事件也为数不少。

米谷是当时非常活跃的一位漫画家。

他在《群众》周刊、《文汇报》、《新民报》、《文萃》、《周报》、《时代日报》、《光化日报》、《新申报》、《联合晚报》、《时与文》、《大众》和《什志》上发表了大量讽刺美、英、日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政治漫画作品。

1946年7月15日,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惨遭特务杀害,米谷当即画了一幅《昆明不明》漫画,画面上两只魔爪、一对三角眼,黑暗中隐现的国民党党徽,分明透露出杀害这位民主人士幕后凶手的真相。

中国近代连环画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

中国近代连环画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街头出现了许多小人书出租摊,这些小书摊的出现正如茅盾在《连环图画小说》中所说:“这些小书摊无形中就成为上海大众最欢迎的活动图书馆,并且也是最厉害最普遍的民众教育的工具!”有感于连环画的潜在价值与意义,当时的文化界发起了一场有关连环画的论争。

以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一些文化界进步人士,全力支持发展连环画这一通俗的大众艺术形式,主张通过改良旧连环画并借助新连环画的作用以达到服务、教育、引导民众的目的。

而另一些作家却竭力反对并企图抹杀作为大众文艺形式的连环画,认为连环画缺乏艺术性,难登大雅之堂,指责连环画混淆了文学与绘画的界限,只会造成“文学不再是文学,变成连环图画之类,作家也不再是作家,变成煽动家之类”,“这样低级的形式还生产得出好的作品吗?确实,连环图画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产生不出弗洛培尔的……”。

针对这些作家关于连环画的谬论观点,鲁迅撰写了包括《连环图画辩护》《连环图画琐谈》《〈一个人的受难〉序》《看图识字》《论“第三种人”》等一系列有关连环画的文章予以回击,指出连环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明确提出连环画“可以产生出米开朗基罗、达·芬奇那样伟大的画手”,并强调“倘要启蒙,实在也是一种利器”,“大众是要看的,大众是感激的!那么,连环画就会赢得尽可能多的大众的理解和喜爱,从而达到引导和教育大众的目的”。

肯定了连环画作为一种引导和教育民众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存在价值。

茅盾也在《连环图画小说》等文中,对连环画的价值与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为那连环图画的部分不但可以引诱识字不多的读者,并且可以作为帮助那识字不多的读者渐渐‘自习’的看懂了那文字部分的阶梯。

这一种形式,如果很巧妙地应用起来一定将成为大众文艺的最有力的作品”。

这场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有关连环画的论争,对中国连环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鲁迅的倡导之下,中国的木刻版画艺术家在向德国的现实主义版画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创作了大批现实题材的优秀木刻版画作品,为中国近现代连环画朝着反映社会现实、服务社会大众、推动历史进步的正确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丰子恺的“漫画人间”

丰子恺的“漫画人间”

丰子恺的“漫画人间”丰子恺(1898-1975),原名卫鼎,字子恺,号顾恺之子,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作家、美术家、漫画家、书法家和民间文化研究者。

他的笔下刻画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百态风情,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漫画人间》堪称中国民间志怪文学和漫画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奠基之作。

本文将就丰子恺的《漫画人间》进行一番探讨,探究这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漫画人间》是丰子恺的漫画代表作,也是中国近现代民间志怪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描绘了社会的百态风情,为后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社会历史文献。

《漫画人间》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民间世界,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原貌和风土人情。

在这部作品中,丰子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以漫画的形式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怪异、滑稽和荒诞,对于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漫画人间》以其幽默诙谐的风格,丰富多彩的题材,深受读者的喜爱。

丰子恺通过自己的绘画和文字,勾勒出了各色人物和场景,以及涉及宗教、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和社会寓言等多种题材。

他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贡献尤为突出,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融合了现代艺术的创新精神,成为了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在《漫画人间》中,丰子恺展现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批判精神。

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辛辣的讽刺,挖掘出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乌七八糟的现象和人性的丑恶。

通过漫画的形式,他向读者展示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呈现了人们的各种愚昧、贪婪、自私和无知。

他也不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他以幽默风趣的笔法,揭示了人间百态,为人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人们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漫画人间》还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内涵,为中国的漫画文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 着 全 方 位 的 批 判 , 映 了 当 时 上 海 存 在 的“ 人 与 社 会 ” “ 反 个 三
关 键 词 : 画 叶 浅 予 丰 子 恺 张 乐 平 漫
中 图 分 类 号 :21 2 J 8.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9 5 ( 0 6) 0 5—0 10 8 3 2 0 O1 3 7
画, 而且可以由不为人们所重的儿童画的 ll 1 德国学者傅克斯也认为,照我们看 , ” (0 21 ) x S “ 美术作品的意义
不仅同于文字材料 , 而且在许多方面 比后者更为重要。我们甚至把各种 图画视为生动再现过去最可靠
从而是最重要的手段, 同时也是检验 文字材料惟 一 的、 最好 的手段 。图画是 最鲜明最简单 的历史 文 献 。[ () ” Js v 基于此 , 我们在众多的漫画名家和漫画作 品中, 选择 叶浅予的《 王先生》 丰子恺的漫 画, , 张乐平的 《 三毛流浪记》 为研究对象 , 这一面是因为这些漫画都经过时间考验 , 艺术生命仍将存 留下去; 其 另一面 是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容量 , 形成 了一定的规模 , 无论在思想上 、 情节上 、 还是风格上 , 都具有联贯性 和系
统性 ; 更重要的是 , 这三部分漫画分别从“ 道德”“ 、文化” “ 、经济” 三个角度对上海进行了全方位 的批判 , 反映了上海当时存在着的“ 个人与社会”“ 、乡野与都市”“ 、贫与富” 三对矛盾。
叶 浅予 : 绘 普通 小 市 民 日常 生活 描
《 王先生》 是叶浅予从 12 年到 13 年在《 99 97 上海漫画》 晨报》 和《 连载的长篇“ 系列漫画”作者贴切 ,
毫无疑问, 上海是中国漫画 的发韧地 , 也是漫画最兴 旺发达的地方 。点石斋且不算它 , 早在 19 85 年, 就有英国人 H・ - at 在上海办《 W H ye r 饶舌杂志》T e ab )它以幽默见称 , ( h bl , R e 图文并茂 , 内容也多以
讽刺中国人为主。首先以杂志形式 出版的漫画有《 世界画报》 亚洲画报》 和《 等。
术现象, 是不 应该 的 。
鲁迅 曾慨叹道,中国没有肯下死功夫的人。无论什么事, “ 如果继续 收集材料, 积之十年 , 总可成一 学者。即如最简便而微小的旧有花纸之搜集 , 也可以观测一时的风 尚习惯 , 和社会情形的一般。_ (o ” |7 2 p9
收稿 H期:0 5 1 2 0 0一O 1
作者简介 : 占彪 , , 7 年生 , 陈 男 16 9 陕西韩城人 ,}会科学报》 《十 编辑 , 复旦 大学 中文系博 士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中国现 当代文学 , 文化 学等。

3 ・ 5
维普资讯
对由图像观测风尚习惯和社会情形的看法 , 他还有类似的表述 ,观民风是不但可以由诗文, “ 也可 以由图
11 年, 9 8 沈泊尘主持的《 海泼克》 卜 出版(泼克” “ 为当时英国一本风行世界的幽默期刊 P nh的音 uc
泽) 。对于这 份漫 而刊 物 , 贬不 一 。 褒
12 年,上海漫画》 98 《 出版 在技巧 ,上海漫画》 《 的作家群全部脱胎于西洋各种风格流派的黑 白 画和抒情丽 , 内容可大略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政治的, 讽刺 国内外的政治为主 , 第二类是社会生活的, 第
维普资讯
20 0 6年 3J I 第1 期
『京帅范大学文学 院学报 卓 j Junl f h l f hns 1 n ug n utr N ni oma Unvrt ora o ) i e . gaeadC l e aj gN r l i sy C e a o u n ei
13 年,漫画生活》 95 《 以崭新的面 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 他们最大 的好处是始终抓获到一种前进 的 中心意识.他们不以美丽的趣 味为闪烁 , 而只是恳切地朴实地暴露现实的丑恶。所以《 漫画生活》 产生
不久 , 便能获得知识思想界巨量 的喝采。…( ” ’ 订 鲁迅的《 面子” 、阿金》查禁未发)及茅盾等名家 说“ 》《 ( ,
的作 品都 在 上面 发表过 。
待到抗战以后 , 漫画就在全国各地蓬勃地发展起来 , 并作为一种有力的武器参与到民族战争中。
以上 所举为儿家影响颇大的漫画杂志, 至于其它的漫画刊物 、 报纸更是不计其数。的确, 在上世纪 前半叶的上海, 漫画是空前繁荣的, 产生 了许多漫画大家和传世的漫 画珍品, 忽视 了这一艺术形式和艺
三类是抒情类 的, 受比兹莱唯美的影响甚大
13 94年,时代漫画》 《 问世。主编鲁少飞 , 的连环漫画《 他 改造博 士》 是我 国早期的连环漫 画之一 , 《 时代漫画》 确立漫画存在的真义和在社会上的地位”“ “ ,所有作品意识 的特点是把国内外政治动向, 都
市病态 , 社会畸形现象 , 农村经济破产等问题把握住了” 。
Ma.2 0 r,06 N . o1
叶浅予 、 丰子恺 、 张乐平漫画中的上海社会
陈 占彪
( 日火学 复 _ 中文系 , 上海 203) 0 4 3
摘 要 : 世 纪 三 、 十 年 代 的 上 海 是 中 国 漫 画 最 发 达 的地 方 , 这 些 漫 画 来 “ 测 一 时 的 上 四 从 观 风 尚 习惯 ” 鲁 迅 语 ) 往 能 给 我们 打 开 了解 当 时社 会 文 化 情 态 的 一 扇 窗 户 。 本 文 以 叶 浅 予 、 ( 往 丰 子 恺 和 张 乐 平 的 漫 画 为 研 究 对 象 , 出 他 们 分 别 从 “ 德 ” “ 化 ”、 经 济 ” 个 角 度 对 上 海 进 指 道 、文 “ 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