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外滩建筑群的高桥营造商
上海外滩建筑
上海外滩建筑上海外滩作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其建筑风格多样,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将介绍外滩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以及各个建筑的独特之处。
一、建筑特点上海外滩建筑集中展示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欧式建筑风格:外滩建筑多以欧洲近代建筑风格为主,如哥特式、洛可可式、罗马式等。
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给人一种浓郁的欧洲风情。
2. 群楼式布局:外滩建筑群以高层、密集、连续的多层建筑形式展开,在上海市区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这种群楼式布局在外滩上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体现了城市的繁荣和活力。
3. 石库门建筑:除了欧式建筑,外滩还有一些建筑被称为石库门建筑。
这些建筑多为两层楼房,外墙使用青砖,门窗大多使用木材装饰。
石库门建筑是上海特有的传统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风格的结合。
二、历史背景上海外滩建筑的兴起源于19世纪末的中外贸易。
当时,外国强国逐渐在上海开设领事馆、银行和商行,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开始在外滩地区兴建大型建筑。
随着贸易的繁荣,外滩建筑群逐渐壮大,成为了当时上海商业与文化的中心。
在20世纪初,上海外滩经历了一系列的改建与扩建。
以上海香港上海银行大楼为例,该建筑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了扩建,并成为当时亚洲最高建筑之一。
除了银行楼,外滩还吸引了诸多国际公司和酒店的兴建,呈现出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面貌。
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战争和动荡时期,许多外滩建筑被毁坏或废弃。
直到改革开放后,外滩才得到了修复和保护,并成为了上海市重要的文化、商业和旅游区域。
三、建筑亮点1. 外滩12号外滩12号,又称汇银广场,是最具代表性的外滩建筑之一。
它是一栋红砖洋楼,建于1923年,曾经是英国集团汇丰银行的总部。
该建筑风格结合了巴洛克和文艺复兴的元素,给人一种庄重而富丽堂皇的感觉。
2. 明园外滩花园明园外滩花园是一座中式园林式建筑,建于1933年。
现代都市化的建筑风格上海外滩的现代建筑群
现代都市化的建筑风格上海外滩的现代建筑群现代都市化的建筑风格——上海外滩的现代建筑群上海外滩是中国最重要的建筑景观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博物馆”。
作为上海都市化进程的象征,外滩的现代建筑群体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立的特色成为全球瞩目的地标。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和建筑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上海外滩现代建筑群的特点与意义。
一、建筑设计上海外滩现代建筑群的设计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和体量:外滩的现代建筑群多为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在都市地标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如“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等,这些高层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壮观的高度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2. 技术创新:现代建筑群在设计上注重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以实现建筑的高效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
例如外滩上的“环球金融中心”,其外墙幕墙采用了先进的保温隔热技术,保证了建筑的节能性和环境适应性。
3. 形式多样:外滩的现代建筑群在形式上追求多样性和创新性。
不同的建筑以独特的造型和外观吸引游客的目光。
如外滩的“外滩18号”就采用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相融合。
二、建筑材料上海外滩现代建筑群在材料选择上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材料应用:1. 钢材:钢结构是现代建筑群常用的骨架结构材料,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优点,能够满足建筑的高层和大体量需求。
2. 玻璃:玻璃是现代建筑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外墙幕墙和立面设计。
玻璃外墙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效果,还能够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和景观视野。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隔热、吸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和装饰。
三、建筑功能上海外滩现代建筑群根据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采用多样化的设计和布局,既满足城市人们的日常需求,又展现了都市化的现代风貌。
1. 商业功能:上海外滩的现代建筑群大多用于商业活动,如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等。
追溯100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你都认识吗?
追溯100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你都认识吗?外滩(The Bund),位于上海市中⼼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
外滩⼜名中⼭东⼀路,全长约1.5公⾥。
东临黄浦江,西⾯为52幢风格各异的⼤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接下来就让我们⼤家去认识⼀下百年的万国建筑吧!中⼭东⼀路1号:亚西亚⼤楼位于上海市延安东路外滩,中⼭东⼀路1号,上海解放后由上海市冶⾦设计院使⽤,⼀般也叫'冶⾦设计院⼤楼',⽽年纪稍⼤⼈仍习惯称它为'亚细亚⼤楼'。
此楼建成于1916年,⾼7层,是当时外滩最⾼的⼀幢建筑,且⼜取得中⼭东路1号的门牌,故当时也有⼈称它为'外滩第⼀楼'。
现在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
亚细亚⽕油公司中⼭东⼀路2号:上海总会上海总会⼤楼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的⼀座著名建筑,位于上海外滩2号。
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创设于1861年。
1864年建楼。
建于1910年以前是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纽约华尔道夫酒店。
华尔道夫酒店外滩天⽂台外滩天⽂台由西班⽛建筑师阿托奴博(ATONOBO)设计,在全球仅有两幢,⼀幢就是外滩⽓象信号塔,另⼀幢在挪威。
圆柱形的建筑雄伟挺拔,线条简洁,风格优雅。
室内装饰采⽤16世纪意⼤利⽂艺复兴时期的均衡式风格,华丽⽓派,古典优雅。
1993年10⽉,在外滩综合改造⼯程中,被整体向江边移动了22.4⽶,⽴于现址。
天⽂台中⼭东⼀路5号:⽇清⼤楼建于1921年,2006年被改造成⾼级餐厅。
经过整修后的外滩5号,成为集世界国际著名餐厅、酒吧为⼀⾝的顶级综合消费楼。
中⼭东⼀路6号:中国通商银⾏建于1906年,2006年投资3000万美元改成了外滩6号,采取的仍旧是顶级服装品牌旗舰店加⾼档餐饮的模式。
中国通商银⾏⼤楼中⼭东⼀路7号:泰国盘⾕银⾏泰国风格建筑中⼭东⼀路9号:轮船招商总局⼤楼建于1901年,现在是外滩唯⼀的独栋的单⼀时尚品牌(夏姿·陈服饰)精品旗舰店。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是上海的一处著名景点,也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于1908年开始兴建,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位于上海黄浦江南岸外滩,是一座以西方各国建筑风格为原型的建筑群。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是由上海著名建筑师高瑞宇设计的,它结合了法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各国的建筑特色,反映了外滩当时西方建筑特色的缩影,形成了独特的外滩建筑风格。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共有14座建筑,分别是法国、英国、俄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捷克、瑞士、挪威、芬兰、瑞典、荷兰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体现的是不同国家的建筑文化,从中可以看出各国的建筑风格的细微差别。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最能反映这一历史的是外滩纪念碑,它是外滩的标志,也是外滩建筑群的中心。
外滩纪念碑是由法国建筑师设计的,以纪念上海外滩的重建,它的建筑风格深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是上海外滩建筑中的精粹。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不仅体现了上海外滩的多元文化,而且是上海历史的一部分,是上海发展历史的见证。
今天,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成为上海的重要旅游景点,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震撼华尔街的壮丽建筑群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震撼华尔街的壮丽建筑群上海外滩金融中心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壮丽建筑群,位于中国上海市中心的黄浦江畔,与著名的外滩历史建筑遥相呼应。
它不仅是中国金融业的重要中心,也是世界金融界的焦点之一,备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赞赏。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由一系列高耸入云的超高层建筑组成。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这座高度达到468米的塔楼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外滩金融中心的周边,还有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它们高耸入云的造型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觉冲击力。
外滩金融中心的建筑群不仅外观震撼,内部也体现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舒适的办公环境。
这些建筑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设备,满足了金融机构的需求。
建筑内部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人体工学和绿色环保的原则,为员工提供了舒适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外滩金融中心作为一个金融中心,承载着重要的金融功能。
这里聚集了众多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等。
各个金融机构可以在这里进行业务交易、金融产品创新和研发等活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
同时,外滩金融中心也吸引了大量的金融从业人员和投资者,成为了全球金融业的重要聚集地。
外滩金融中心的崛起离不开中国金融改革的推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金融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入驻上海,并在上海建立了各自的总部和分支机构。
这为外滩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市场需求和支撑。
外滩金融中心的建设也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它为上海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许多优秀的金融人才。
同时,外滩金融中心周边的商业配套也得到了发展,酒店、购物中心、餐饮等服务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外滩金融中心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推动了整个上海的经济增长。
除了经济效益,外滩金融中心也为上海的城市形象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外滩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优秀历史建筑1)亚西亚大楼(中山东一路1号)亚西亚大楼曾被称为“外滩第一楼”,因为当时它确为外滩地区最高的一幢大楼。
亚西亚大楼由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七层,竣工于1916年。
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面为巴洛克式,六、七层有爱奥尼克双柱,整幢建筑平面呈回字形。
1939年大楼又加高一层。
亚西亚大楼原址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后来转让给美商旗昌洋行。
1891年旗昌洋行停业,一度归轮船招商局所有,后又几经易主。
1913年由麦克信恩公司投资,重建了新大楼,故原名为麦克信恩大楼。
1917年,大楼被英商亚西亚石油公司收购,遂名亚西亚大楼。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石油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
世界三大石油垄断组织,美孚排名第一、亚西亚排名第二、得士古排名第三,纷纷看上中国的市场,并分别于1900年、1907年和1914年在上海设立公司。
外国石油公司采用卖油送油灯的促销手法,很快在上海打开了销路,抢占了中国市场。
亚西亚石油公司的油产品销售数量,占当时中国的四分之一。
1950年,亚西亚大楼由华东石油公司接管。
此后大楼分别有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丝绸公司使用。
1996年房屋置换,该楼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办公楼。
原有西文名称:McBain Building,Asia Petroleum Company上海总会(中山东一路2号)当您一走进上海总会,就能看到一条长达34米的酒吧吧台,这条大理石吧台黑白相间,豪华、壮丽。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二楼300多平方米的餐厅中竟无一根柱子。
早期的上海总会旧址,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英国式的改进建筑,兴建于1864年。
该建筑除保存英国传统建筑风格外,在二楼和三楼还增加了宽敞的长廊式内阳台。
1905年总会筹备重建,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塔朗特(T.Tarrant)设计,1909年奠基,由英商聚兴营造厂施工,1910年竣工启用。
新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六层,底楼高26.9米,十分引人注目。
上海外滩建筑的历史介绍
上海外滩。
在这里,一场历经百年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从未落幕。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自19世纪四十年代上海被辟为商埠后,就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云集于此,一幢幢商业大楼拔地而起。
联合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众多经典交汇成上海乃至世界独特的风景。
#1麦克倍恩大楼→亚细亚大楼→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建成于1913年。
1966年前,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幢大楼的底层。
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至今。
大楼为一幢7层的巴洛克式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风格大楼,设计者为英资马海洋行。
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立面构图规整,正面有爱奥尼柱式的4根石柱,但在入口处设计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
#2上海总会大楼→日军海军武官府→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曾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重要的社交场所。
平洋战争爆发后,总会被关闭。
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
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雨蓬。
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该楼建成于1864年,是外滩著名的建筑,建筑设计师为H. Tarrant,建筑立面为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
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3友宁大楼→有利大楼→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外滩3号建成于1916年,随即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
租赁者于1922年出资重建。
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租用该楼。
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此楼产权。
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外滩3号”。
如今,1楼有阿玛尼中国首家旗舰店,2、3楼是依云水疗(Evian Spa,全球除法国外的第二家店),6楼有澳洲名厨David Laris所开前卫餐馆陆唯轩(Laris)。
外滩建筑介绍
外滩建筑介绍外滩建筑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群,位于黄浦江畔,与陆家嘴金融区隔江相望。
它是上海近代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象征。
外滩建筑群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外来文化和商业都涌入这座城市,外滩成为了各国商会和银行的聚集地。
因此,外滩建筑群充满了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子。
这些建筑既有巴洛克式、哥特式的传统欧洲风格,也有装饰艺术、新古典主义等现代派别的建筑风格。
外滩建筑群的一座重要建筑是外滩十大建筑之一的外滩洋房,这些洋房是20世纪初英、法、美等国的殖民风格建筑,体现了上海当时的国际化和开放性。
这些建筑高大宏伟,立面装饰繁复精美,是当时上海最富有的商人和外国使馆的居住地。
其中最著名的外滩洋房有"兴业太古楼"、"怡和洋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等。
这些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并成为了外滩的标志之一。
除了洋房,外滩还有很多其他的建筑,比如外滩信托大楼、南京路步行街、外滩22号等。
这些建筑风格多样,有的是古典风格,有的是现代风格,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外滩建筑群不仅仅是一些建筑物的集合,它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的繁荣和发展,也成为了上海的名片,吸引着许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和拍照。
外滩建筑群的建设和保护一直是上海市政府的重要任务。
上海市政府不仅投入大量的资金对这些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还加强了对外滩建筑的管理和规划。
如今,外滩建筑群已成为上海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商务人士前来参观和交流。
外滩建筑群是上海的一张名片,它代表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象征。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建筑,保护它们的历史价值,同时也要注重它们的功能和利用,使其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和美丽的地方。
上海外滩的历史性建筑群分析
上海外滩的历史性建筑群分析外滩历史性建筑群包括了22个建筑物,大部分建筑修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展现了当时上海繁荣的商业和金融氛围。
这些建筑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突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是外滩十八号,也称为“信托大厦”。
这座建筑高22层,是外滩最高的建筑之一,修建于1923年。
它是上海最早的摩天大楼之一,采用了新古典主义和拜占庭式的建筑风格,设计优雅庄重。
信托大厦是外滩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象征之一另一座备受瞩目的建筑是外滩15号,也被称为“公交大厦”。
这座建筑修建于1929年,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建筑师在设计时采用了多种建筑风格,包括哥特复兴式和巴罗克式。
外滩15号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建筑之一,并且是中国第一家超高层建筑。
这座建筑物在20世纪初期的上海商业和金融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除了这些著名的建筑外,外滩还有一些其他的历史性建筑物,如渣打银行大楼、中国银行大楼等。
这些建筑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是上海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滩的历史建筑群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许多老旧的建筑可能需要进行翻新和维修,以保证其长期的保存和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开发也需要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考虑到城市的增长和需要。
这需要政府和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合作和协商。
总的来说,上海外滩的历史性建筑群是上海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
这些建筑物不仅仅是城市风景的一部分,也是上海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继续发展这些建筑,将有助于更好地展示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并提升上海的国际形象。
外滩每栋建筑的由来
外滩每栋建筑的由来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曾用名:麦克倍恩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主要使用单位: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位于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口的亚细亚大楼,有“外滩第一楼”之称。
建于1913年。
原为7层,后加了1层。
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立面为巴洛克式,柱式以爱奥尼克式为主,底层拱圈用镇石,外墙用石面砖。
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外滩3号上海总会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1年由在沪英侨发起创设,当时为英国总会所用,又叫上海总会,也称上海俱乐部。
1910年1月,在原址建新楼,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
新楼建筑为横直线条三段式处理,二层至三层中段增加了6根爱奥尼克柱头,为整幢大楼增加了立体感,大楼南北两侧对称,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窗户形状变化多端,细部雕刻细腻优美。
大楼的室内装潢由日本建筑师设计,装饰华丽,长达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间的大理石装饰,在当时闻名于世。
大楼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外滩4号有利大楼曾用名:友宁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
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
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
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
外滩5号日清大楼又名:海运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1921年日清洋行在中山东一路5号新建大楼,1925建成,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6层钢筋水泥结构建筑,从表面上看,该大楼的基本构造与上海的其他近现代建筑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线条处理以横线条为主,具有近代日本西洋建筑的特征。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又名:元芳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此楼原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房子,东印度式建筑风格。
1906年拆旧建新,由英商玛礼逊洋行设计,为假4层砖木结构,大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是中国上海市的著名地标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部分。
这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群位于黄浦江畔,曾是上海的外滩风貌的代表。
这里有着各种风格的建筑,见证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那个时候,上海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
在此期间,许多外国洋行相继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总部或分公司,为上海的商业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外国洋行的存在,也给外滩带来了一个独特的风貌。
上海外滩的建筑风格多样,反映了当时国际间的建筑潮流和社会背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黄浦江畔的外滩十二号,这是一座双塔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温特堡。
这座建筑以它独特的造型和钟楼而闻名,曾经是上海的天际线代表之一。
而在外滩的东边,还有一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名为港务大楼。
这座建筑高耸入云,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建筑史上的瑰宝之一。
它的设计理念是以雅典卫城为蓝本,展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法国工会馆、俄罗斯总领事馆、英商洋行总部等等,也都是建筑群中的亮点。
这些建筑都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彰显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建筑艺术。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的历史并不一帆风顺。
在二战期间,由于战火的摧残,其中一些建筑遭到了毁坏。
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上海外滩得到了修复和保护。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了建筑的魅力,上海外滩还有着令人难忘的夜景。
当夜幕降临,外滩的灯光鳞次栉比,江风拂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城市。
这是个古老而又现代的结合,忍不住让人为之所倾倒。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凝聚了历史的痕迹和人们的智慧。
它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崛起,也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建筑本身,更蕴含着历史的沧桑与风云。
当我们走在外滩的石板路上,看着这些充满历史色彩的建筑群,我们不仅仅在欣赏美景,更在品味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外滩建筑介绍
外滩---优秀历史建筑1)亚西亚大楼(中一路1号)亚西亚大楼曾被称为“外滩第一楼”,因为当时它确为外滩地区最高的一幢大楼。
亚西亚大楼由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七层,竣工于1916年。
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面为巴洛克式,六、七层有爱奥尼克双柱,整幢建筑平面呈回字形。
1939年大楼又加高一层。
亚西亚大楼原址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后来转让给美商旗昌洋行。
1891年旗昌洋行停业,一度归轮船招商局所有,后又几经易主。
1913年由麦克信恩公司投资,重建了新大楼,故原名为麦克信恩大楼。
1917年,大楼被英商亚西亚石油公司收购,遂名亚西亚大楼。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石油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
世界三大石油垄断组织,美孚排名第一、亚西亚排名第二、得士古排名第三,纷纷看上中国的市场,并分别于1900年、1907年和1914年在设立公司。
外国石油公司采用卖油送油灯的促销手法,很快在打开了销路,抢占了中国市场。
亚西亚石油公司的油产品销售数量,占当时中国的四分之一。
1950年,亚西亚大楼由华东石油公司接管。
此后大楼分别有市冶金、市房地产管理局、丝绸公司使用。
1996年房屋置换,该楼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办公楼。
原有西文名称:McBain Building,Asia Petroleum Company总会(中一路2号)当您一走进总会,就能看到一条长达34米的酒吧吧台,这条石吧台黑白相间,豪华、壮丽。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二楼300多平方米的餐厅中竟无一根柱子。
早期的总会旧址,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英国式的改进建筑,兴建于1864年。
该建筑除保存英国传统建筑风格外,在二楼和三楼还增加了宽敞的长廊式阳台。
1905年总会筹备重建,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塔朗特(T.Tarrant)设计,1909年奠基,由英商聚兴营造厂施工,1910年竣工启用。
新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六层,底楼高26.9米,十分引人注目。
外观是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第三、四层中间有爱奥尼式列柱,顶层南北两端有塔楼。
外滩历史建筑文化
外滩历史建筑文化外滩,每次去都是站在栏杆边,迎风眺望,看着滔滔江水与对面的一座座现代化华丽的高楼大厦,只是觉得好看,但好看在哪里却又说不出来。
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关于上海的一切宣传视频,都是夜晚高架的车水马龙,陆家嘴的东方明珠塔高高耸立,一座座高楼大厦在黄浦江对岸拔地而起,在都市的夜晚散发着它们亮丽的灯光,照耀着整个上海的夜晚。
唯一不变的是中山东一路街边的一座座的散发着欧洲古典气质的大楼,它们静静在卧在黄浦江边,像一位年迈老者,见证着上海的历史沧桑,在过去的100多年里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向每一位来到上海的观光旅游者述说着它们的故事。
1、亚西亚大楼(麦克倍恩大楼→亚细亚大楼→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地址:中山东一路1号现使用单位: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建筑风格: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面为巴洛克式,六、七层有爱奥尼式双柱,整幢建筑平面呈回字形。
位于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口的亚细亚大楼,人称"外滩第一楼",这样的称呼一是因为它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1号,二则是因它建成于1916年,高七层,建筑面积上万,是当时外滩最高大的一幢建筑。
上海开埠后,此地原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后来转让给美商旗昌洋行。
1891年旗昌洋行停业,一度归轮船招商局所有,后又几经易主。
1913年由麦克倍思公司投资,拆去旧屋,兴建大楼,1916年竣工,原名为麦克倍恩大楼(也有写作"麦边"的)。
1917年,大楼为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购下,遂名亚细亚大楼。
旧中国民间和工业所用的石油,都要从外国进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民间多舍弃以油盏灯、红烛照明的习惯,而改用火油灯(又称洋油灯),石油销路日广。
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口石油且销量最大的口岸,当时的石油均由外国洋行销往中国,其中美国洛克菲勒集团所属的美争洋行最早经营中国石油生意,当时美孚洋行从印尼运来的石油抵达上海后,都由著名商人叶澄衷包销。
1900年美军在上海设立公司,1904年又在上海建立了油栈。
上海文化景观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第一章测试1.上海地处我国东部海岸线上的长三角东端之尖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凸显了“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设计理念。
()A:对B:错答案:A2.龙华烈士陵园的前身曾是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
()A:对B:错答案:A3.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馆藏的《共产党宣言》是中国现在保存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之一。
()A:错B:对答案:B4.鲁迅在上海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9年,这也是他文学创作最辉煌的时期。
()A:错B:对答案:B5.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是目前上海唯一对外开放的毛泽东旧居。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不仅是国家5A级景区及上海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同时也是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
A:上海野生动物园B:上海科技馆C:东方明珠D:上海中心大厦答案:C2.()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的水上门户。
A:老码头B:渔人码头C:上海港D:十六铺码头答案:D3.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的三座高楼被称为“上海三大神器”,它们是()A:上海中心大厦B:上海环球金融中心C:金茂大厦D:明天广场答案:ABC4.外白渡桥历经三代,见证了外滩的百年风云。
()A:错B:对答案:B5.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庄别业,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后渐成集镇。
()A:对B:错答案:A6.汇丰楼由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所设计,大楼属于英国新古典派哥特式建筑风格。
()A:错B:对答案:A7.1928年,海关钟楼敲响了第一次钟声,并奏起了《东方红》乐曲。
()A:错B:对答案:A第四章测试1.()在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场馆——浦东馆和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城两馆”艺术生态。
A:李自健美术馆B:龙美术馆C:上海摄影艺术中心D:余德耀美术馆答案:B2.龙美术馆与西岸艺术中心均由()担纲设计。
A:柳亦春B:张斌C:童明D:张佳晶答案:A3.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将工业油罐群改造为艺术空间是全球首次。
上海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
上海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外滩英文:The Bund上海话拼音:nga thae「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
1844年起「外滩」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直至1943年收复租界后,百年外滩租界史告一段落。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外滩」百年来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建筑,最终奠定如今独具魅力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承载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无论你是否生活在上海,外滩都是一处值得探索和品位的文化地标,它的诞生,建立在百年文化积淀之上,它的繁华背后,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的沧桑历程。
外滩 1 号No.1 The Mc Bain Building外滩1号初建于1916年,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马海洋行」设计。
是当之无愧的「外滩第一楼」。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平面「回」字形中央天井,外观带巴洛克装饰。
朝向延安东路和外滩的两个立面,分别设置两排爱奥尼式立柱,柱头涡卷优美,是点睛之笔。
1917年,壳牌石油旗下「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入命名「亚细亚大楼」。
解放后成为「上海冶金设计院」所在地,1996年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
外滩2 号No.2The Shanghai Club Building外滩2号建成于1911年,由「马海洋行」设计。
作为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曾是当时上海滩最豪华的社交场所。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立面三段式设计,中部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柱廊引人瞩目。
窗楣、窗裙及墙面装饰均为巴洛克风格。
屋顶两侧各一座巴洛克式瞭望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总会」命运多舛,1941年沦为「日军海军武官府」。
1956年上海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国际海员俱乐部」。
1971年又化身「东风饭店」。
2011年,外滩2号百岁生日之际,又经历修整,恢复历史旧貌,变身为低调奢华的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浸满了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回忆。
上海外滩建筑群介绍
上海外滩建筑群是上海最著名的建筑群之一,位于黄浦江畔的外滩,由英式巴洛克建筑风格的36座灰白色的建筑组成,总面积超过7800万平方米。
外滩建筑群是上海地标性建筑群,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此山水一览,见证黄浦江边英式小镇的精美。
起源于1930年,外滩建筑在上海古老的滩涂上绘制出一笔活力四射的新篇本,建筑层出不穷,装备无比精致。
外滩建筑以建筑师曹操安,英国建筑大师查尔斯·莫恩和德国建筑专家威廉·梅耶德的经典设计而闻名,形成了壮观的国际建筑群。
这些欧式建筑充满着浓烈的过去气息,令人想起那个充满活力和传奇色彩的沿海城市。
在每一座建筑中,十分优雅的拱门窗户,精巧的雕石,浪漫散发的山脊绿化,扎实持久的生活气息。
令人惊叹的是,外滩建筑群如今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面貌和样子,叫人惊叹上海短暂又壮观的历史。
外滩建筑群毗邻多处景点,河景苑,外滩,中华艺术宫,宝古堂,外百商场,立交桥,各具特色。
游客可以在此放空心情,欣赏江畔晨雾静谧,晚上灯火辉煌,看着那放松惬意的月光景色,领略上海外滩独特的魅力。
上海外滩建筑群因其精致优雅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是中国许多城市最美丽的建筑群之一,具备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在这里,可以一睹英式巴洛克建筑的优雅,感受传统建筑的魅力,游览灿烂的斑驳建筑,抵达无尽的梦境。
现在,上海外滩建筑群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遗产之一,它是上海如此了不起的城市之一。
西式建筑营造商
西式建筑营造商文/张俭对于他们的印象,最初来自一个名词解释式的条目——中国近代第一批西式城市地标建筑营造商群落,建筑商和浦东历史上那些重量级的人物相比,似乎分量不够,可以跳过。
就在准备翻页的刹那,瞄到一行字:浦东高桥营造商,参与承建了海关大楼、和平饭店、汇丰银行、国际饭店等上海地标性建筑。
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外滩建筑群,三分之二以上由他们承建,历史上曾有“浦东人造了半个上海城”之说。
建筑是一座城市文化最有影响力的代表,我们有关 20 世纪十里洋场的印象,绝对离不开这些卓越的建筑群。
跨越黄浦江,造起这些建筑的群体,对上海文化产生的作用不可估量。
建筑商在旧上海被称为“营造商”,1949年以前,由浦东人正式注册开办的营造厂有27家。
第一家中国人开办的营造厂为杨瑞泰营造厂,由浦东川沙蔡路镇人杨斯盛在1880顾兰记营造厂承造的上海太古洋行大楼年设立。
杨斯盛出身贫寒,13岁家里变卖了一只老母鸡给他作盘缠过江来到浦西,投奔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哥哥,当了名泥水工。
因为手艺好,得到洋人赏识,他被海关聘去专门修房子。
十几年的房子修下来,他掌握了先进的建筑技术,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也结交了些友好的外国人,积累了不少优质人脉资源,从而自立门户。
1891年上海江海关(即海关)施工招标,意大利商人皮特尔中标。
对此杨斯盛不服气,他豪迈地说:“代表中国主权的海关岂能让外国人造?如此实在脸上无光。
我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和外国人争个高低。
”果然,中了标的皮特尔并没能趾高气扬多久,在遇到地下水位上涨无法打桩的难题时,便停工进行不下去了。
杨斯盛接标施工,在1893年完成了海关的建造。
这一成功,长了中国建筑工匠的志气,开启浦东营造商的光辉历史。
有着杨斯盛榜样在前,浦东一大批后生加入营造业,他也乐于提携后辈,把杨瑞泰营造厂办成了营造业经营人才的摇篮,他直接带出来的就有顾兰洲、赵增涛、李贵全、张兰堂等。
顾兰洲是川沙蔡路建光(今浦东新区合庆镇)人,出身贫困但勤奋好学,曾跟随杨斯盛参加海关二期的建设,深得汇中饭店(王发记营造厂承建,1908年落成)检察风云 PROSECUTORIAL VIEW2022年第9期杨斯盛的器重。
万国建筑群每栋楼的介绍
万国建筑群每栋楼的介绍外滩万国建筑群是上海外滩的重要景点,位于黄浦江西岸,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
这里汇聚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包括外滩1号到33号的多座大楼,每栋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背景。
下面为你介绍其中几栋大楼:-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又名华胜大楼,现使用单位为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它建于1902年,由华俄道胜银行投资,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贝克设计,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复古建筑风格,是外滩第一幢以天然石块堆砌起来的建筑。
该建筑采用爱奥尼立柱,还有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顶栅和回廊。
- 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现使用单位为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它建于1924年,由日商开设的台湾银行投资,德和洋行设计,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广泛吸取各国建筑的长处,颇有一番情趣。
- 外滩17号:字林西报大楼,又名桂林大楼,现使用单位为美国友邦保险公司。
它建于1924年,由上海大地产商马立师投资,德和洋行设计,高11层,曾是当年外滩最高的大楼,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 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又名春江大楼,现使用单位为上海珩意公司,是商务楼和高级餐厅。
它建于1923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投资,公和洋行设计,属于罗马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外型端庄整齐、严谨对称。
- 外滩19号:汇中饭店大楼,又名中央饭店大楼,现为和平饭店南楼。
它建成于1908年,由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投资,玛礼逊洋行设计,属于英国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坐落在两条马路转角处的黄金地段,白色砖砌清水外墙,镶红砖腰线,装饰极具欧洲情调。
- 外滩20号:沙逊大厦,原华懋饭店大楼,现为和平饭店北楼。
它建于1929年,由犹太人沙逊洋行投资,曾被称为“远东第一高楼”,高耸挺拔,装饰艺术的线条简洁优美,墨绿色金字塔尖是整个外滩最显眼的一个标识物。
- 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建成于1944年,由公和洋行和华人建筑师陆谦受共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 惠山也是高桥早期 的营造商 ,他
造 厂 。 由于他 在 承包工 程
时在上 海山 海关 路 一家 营 造厂 做 档 手 ( 小包 工 ),后 来 又与 宁 波人 合 开仁
出身在 贫苦农 家 ,4 岁丧 父 ,从小 从师
学泥工 ,手艺好 ,人品好 ,在南浔为刘 姓大户人家修 建祖坟 ,施工精 良,深得
结 构 的高 楼 ,工 字钢 材 由德 国克 虏 伯 钢铁 厂 供 货 。 面对 着 这 个 全新 的建 筑 技术 ,他 凭 借 着参 加 过 外 白渡桥 施 工
地 ,深入 了解打桩失败原 因 ,与工人师
周 瑞庭 也是 高 桥 第 一 傅 商量探讨解决 问题 的办 法。最后 决定 批 营造 商之 一 。他 家庭 贫 用 旧棉 胎裹桩 ,在挡水坝 中加进牛粪 和 苦 父 亲 是 木 匠 , 勤 劳 仍不 能 摆脱 贫 困。他 1 岁 1
到上 海 当木 工 ,木 工技 艺 很好 ,1 岁 时 当上 木工 档 9 手 ,先后 在杨 斯 盛 、顾 兰 洲 手 下承包 工 程 。 1 9 年 85
王松云在承建爱俪 园时 ,还独 自开
设王发记 营造厂 ,承建外 滩当时 的最 高 建筑——汇 中饭店大楼 。一 开始英 国人 不放心 ,因为王松云虽然 眼下在做爱俪 园工程 ,但都是二 层建筑 ,而汇中饭 店 高达 六层 ,并且建在汀边 ,技 术难 度 高。当英国业主犹豫不决时 ,建造 江海 关大楼 的杨斯盛 在关 键时刻为朋友挺身
问题 ,杨斯 盛凭 借 着建 造
江海 关 大楼 时积 累 的宝 贵 经验 ,帮助 王松 云解 决 了 难题 ,化险为夷 。
急 ,泥 沙 流失 ,多 次打 桩都 告 失败 。 周瑞 庭 N  ̄ 滩 天 文 台 了解 了黄 浦 江潮 ' I -
汛资料后 ,携长 子周 星若将铺 盖搬到工
东家信任 。刘姓大 户在上 海购地建造大
中熟 悉 西方 近 代建 筑 ,懂
得英 文又会经营 ,很快在 营造业 中显露 头角 。他先 后承建的项 目有礼查饭 店 、 杨 树浦 发 电厂一 期 工程 、俄 罗斯 公 馆
泰 营造 厂 ,他 与杨 斯 盛 都是 浦 东人 ,
私 交甚 深 。杨 斯盛 创 设 营造 厂 时 ,他 人股 助 一臂 之 力 ,杨 斯盛 筹 办浦 东 帮
明矾 ,这个土办法果然见效 ,打桩 获得 成功 。俄 罗斯公 馆建在苏州河 口,而且
有地下室 ,同样 遇到塌方问题 ,周瑞庭
用 同样方法很快 解决 了。周瑞庭在 同行 中有很高声誉 ,曾担任 由杨斯 盛创 议的 浦 东帮和绍兴帮联合组织—— 沪绍水木
在 上海 威海 卫 路 ( 威海 公 所的董事长 。 今
积达 l7 7 l 1 平方 米 ,钢筋 混凝 土结 构 。
在施工 时由于混凝 土浇灌时必 须保持连 续性 ,才 能确保现 浇构件 的强 度 ,谢秉
衡在上海 首次采用筒 形混凝土搅 拌机 。
不久 ,他 又承接友 利银行大楼 ,由英商
公 和洋行 设计 ,楼 高6 ,建 筑面 积达 层 16 4 2 平方 米 ,这是 上海 第一 幢钢框 架 3
而 出 ,愿 做担 保人 ,英 国
周瑞庭 以敢啃硬骨头 著称。 11年 93
程 地 处黄 浦 江下 游 ,与复 兴 岛隔 江相
人 才将 汇 中饭 店工 程 发包 在 承建杨树浦发 电厂一期工 程时 ,因工
给 王发 记 营造 厂 。在建 造
过 程 中果然 发生 地 基倾 斜 望 ,水 流 特别 急 ,围 坝打 桩 时因 江水
楼 、圣i一 堂翻建和乍浦路 桥等 。
项 目全部 交给他承建 。钟惠 山施工质量 让人信得过 ,报料报价实事求是 ,声誉
传 四方 ,建造 里弄住宅从九江路 、浙江
好 ,会经 营 ,还 结 识 1西 恩科 、哈 同 广 等 外 国人 。 l 0 年 哈 同把 爱俪 同交 给 94 仁 泰 营造 厂建造 ,至 1 0 年筑 成 大小 97 楼座 8 个 、阁8 、亭 4 个 、台1 个 、 0 座 8 2 池沼 8 、水榭4 ,具有 1 个 大院9 个 个 0 条 道路 。10 年全部建成 ,爱俪 同成了海 99
批里弄住宅时 ,钟惠 山已在上海七浦路
8 号开设 钟惠 山营造 厂 ,由于过去 的 ( 苏联 领 事馆 )、扬 子 大楼 、新 闻报 3 6
水木 业 公所 时 ,他 又 积极 赞 成并 捐 资
5 0 。只读过私 塾的 王松云不 仅手 艺 0元
馆 、敬业 中学 、四行 储蓄会虹 口分会 大 人 缘 ,刘 姓 大 户建 造 大批 里 弄住 宅 的
上大观园 ,社 会各界人士都慕名 而来 ,
王松 云 由此 扬 名 。
路 、广东路 、福州路 ,扩展至闸北 、曹
家渡 。建造上海石库 门里弄使钟惠山发
迹 ,他虽然没有承建有名 的高楼 大厦 , 但是 有了积 累,于是投 资房 产 ,成了拥 有大量房 产的营造商 。正逢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 ,两方 国家处在战乱时期 ,而 上海城市却处 在迅速发展阶段 ,地皮飞 涨 ,房屋稀缺 ,钟惠山在不动产上赚 了 大钱 ,成 为高桥首富 。
周 瑞庭
民 国初 年 杨斯 盛 虽 然 已谢 世 ,但
是 浦 东 帮建 筑 施 工 队伍 已发 展 为数 万 人 。 “ 沙 、上海问 ,朝发 夕至 ,自上 川
川铁路通 车 ,一小时 即达 ,于是上海成
为容纳川 沙羡余 人 口之绝大尾 间。论其
1 2
2 1, 00 2
张裕 田以前积 累的经济实力 ,他的技术 和人 脉关系 ,1 1年 在承接英 租界工部 93 局大厦投 标 中,击 败众多竞争 对手一举 中标 ,使 人刮 目相看 。同年 ,裕 昌泰又 承揽 了麦 边洋行 ( 为亚细亚 大楼 ), 后 英商 马海 洋行 设计 ,楼 高7 ,建 筑面 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