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文学
名词解释
1、“五四”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批判封建传统的思想革命运动,又称思想启蒙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1卷(原名《青年杂志》)创刊,是这一运动开始的标志。
它的目标是以革新思想来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它的主要口号是“拥护德先生(民主)、拥护赛先生(科学)”和“打倒孔家店”等。
它的主要内容,一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旧思想旧道德;二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因此,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是这一运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俄国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核心,逐步形成了由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组成统一战线的文化革命运动,在思想上为五四运动作了准备
2、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倡导文学革命,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俄国的“十月革命”对文学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但改变了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展进程,而且还决定了新文学的发展方向。
文学革命的开始,宣告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3、“学衡”与“甲寅:五四时期著名的复古主义文化流派。
它们分别得名于《学衡》杂志和《甲寅》杂志。
《学衡》1921年1月创刊于南京,它以昌明国粹为宗旨,主要从事攻击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复古活动,其代表人物是留学欧美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
《甲寅》由章士钊主编,1914年创刊于日本东京,不久即停刊。
1925年由月刊改为周刊在北京复刊。
章士钊是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其复古活动带有官方性质。
它主要攻击文学革命和白话文,是所谓东方文化派的组成部分。
学衡派和甲寅派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主要人物都是留学生,学衡为西洋派,甲寅为东洋派,是穿着西装的复古派,在社会上有很大的迷惑作用。
而且,他们在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同时也反对马克思主义
4、文学研究会:“五四”时期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孙伏园等12人共同发起。
这时期先后参加的著名作家还有冰心、朱自清、庐隐等,会员达170人左右,是这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
主要刊物有沈雁冰接编并加以改革的《小说月报》,以及新创办的《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月刊等。
该会的宣言称:“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反对封建文学、“鸳鸯蝴蝶派”文学和“礼拜六派”文学,因而被称为“人生派”。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因《小说月报》停刊而自动解散。
5、创造社:创造社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文学社团。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由留日学生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等共同发起。
主要刊物是1922年在国内创办的《创造季刊》和后来陆续创办的《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报》等。
他们主张把文学看作是自我表现的形式,是作家内心要求的自然流露,其文学主张受到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以及表现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出与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被称为“艺术派”。
他们以既反对封建文学、也不同意人生派文学的姿态崛起于文坛,被看作是“异军突起”。
1928年后,文学主张发生变化,成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后期创造社”。
1929年因国民党的封闭而自行解散。
6、湖畔诗社:“五四”时期著名的诗歌社团。
1922年成立于杭州,由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共同发起。
他们出版有四人诗合集《湖畔》。
应修人、潘漠华和冯雪峰还出版有三人诗合集《春的歌集》。
四人中以汪静之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
他于1922年出版的《蕙
的风》以直率地表达男女爱情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蕙的风》是汪静之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以爱情诗为主体的诗集。
7、“新月诗派”:二十年代著名的诗歌流派。
得名于1924年夏成立的新月社。
他们以提倡新格律诗而独树一帜,故又称“格律诗派”。
其代表诗人是闻一多和徐志摩。
该诗派的形成以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的创办为标志。
这时期的主要诗人还有朱湘、饶孟侃、孙大雨、于庚虞、刘梦苇等。
该诗派的结束以1931年陈梦家编选的《新月诗选》的出版为标志,这时期又出现了方玮德、林徽音、方令孺等新诗人。
该诗派在诗歌艺术方面的追求,对推动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8、乡土文学派:二十年代在鲁迅影响下形成的文学流派。
代表作家有王鲁彦、许钦文、王任叔、许杰、彭家煌,蹇先艾等。
他们在鲁迅影响下,以自己家乡的农村生活为题材,“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写出了一批既怀念家乡的风土人情,又对家乡的日益衰败充满惆怅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当时文坛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9、“语丝”文体:二十年代由语丝社创造出来的一种杂文文体。
其主要特点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风格泼辣幽默。
最能代表“语丝”文体的是鲁迅的简短随感和批评性文章
10、“爱美”剧:二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话剧演出形式。
“爱美”是法语Amateur的音译,意即“非职业的”、“业余的”。
这是民众戏剧社成员受欧洲“小剧场运动”的影响,为使新兴的戏剧不再重蹈“新剧”的覆辙,摆脱资本家的操纵,防止商业化的重新出现而提倡的一种非职业化的小型戏剧。
11、、“左联”:三十年代著名的文学社团。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
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
是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等“五四”元老作家在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后,在中国共产党的促使下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
“左联”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已进入到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文学”的崭新的历史阶段。
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要点,通过了组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国际文化研究”、“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十多项提案。
鲁迅在会上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著名演讲。
会上还选举了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七人为常务委员。
“左联”成立后,先后出版了《拓荒者》、《萌芽月刊》、《巴尔底山》、《世界文化》、《十字街头》等刊物,并先后在北平和日本东京建立了分盟,在广州、南京、武汉、天津建立了小组。
参加者初为50余人,后来发展到270多人,是三十年代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
1936年为建立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
12、中国诗歌会:三十年代著名的诗歌社团。
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柳倩等。
主要刊物是1933年创办的《新诗歌》。
他们主张“捉住现实”,歌唱“反帝反日”的“民众的高涨情绪”,歌唱“新世纪的意识”,在形式上应简明易懂,努力运用工农听得懂的语言文字,使诗歌普及到群众中去。
他们的主张和实践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精神,对革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会最活跃的诗人是蒲风,《茫茫夜》是他的第一部诗集。
他的《六月流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该会在国内许多城市和日本东京都设有分会,其成员后来大多成为“国防诗歌运动”的主要人物。
13、现代派:三十年代著名的诗歌流派。
得名于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
代表人物是戴望舒。
现代派诗歌是二十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诗歌的延续与发展,其创作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
戴望舒诗歌在借鉴法国象征派诗歌的表现艺术的同时,还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是晚唐诗词的影响,追求抒情性和情调的感伤性、意象的新颖和朦胧,早期代表作有《雨巷》等。
该派的重要诗人还有卞之琳等。
14、新感觉派:三十年代著名的小说流派。
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所以其小说又称“现代派小说”。
其代表人物有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
他们主要受日本“新感觉
派”的影响,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和意识流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内心冲突,以快速、跳跃的节奏来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该派最有成就和影响的作家是施蛰存。
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石秀》等。
此外,穆时英的《上海狐步舞》、《白金的女体塑像》、《夜总会的五个人》、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的也是该派有影响的作品。
15、“论语”派:论语派是三十年代著名的散文流派。
得名于1932年林语堂在上海创办的《论语》杂志。
主要人物除林语堂外,还有周作人等。
他们以“知识”和“趣味”为号召,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主张游离于现实斗争之外,标榜中立,给一些不满现实、又缺乏斗争勇气的作者和读者造就了一个“避风港”,同时也攻击左翼作家。
鲁迅、茅盾等与他们围绕散文创作的思想与形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16、南国社:二十年代著名的文学社团。
1927年冬正式成立。
其前身是“南国电影剧社”(亦称“南国社”)。
主要成员为田汉等。
设有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五部,以戏剧活动为主。
其宗旨为“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
1929年创办《南国月刊》。
该社演出过田汉创作和改编的《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剧,对中国话剧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1930年因演出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卡门》而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17、上海艺术剧社:三十年代著名的戏剧社团,又称“艺术剧社”。
1929年秋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郑伯奇、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邨、孟超、陈波儿、司徒慧敏等。
主要刊物有《艺术》、《沙仑》(均只出一期)。
他们主张建立无产阶级戏剧,实现戏剧的大众化,并首次提出建立“新兴戏剧”(又称“普罗戏剧”,即“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是国统区第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戏剧团体。
他们还组织各种“移动演出队”到工人中间演出。
1930年3月,它与摩登剧社发起成立了“上海剧团联合会”,为“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即“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前身)的成立做了直接的准备。
18、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40年代著名的综合性文艺社团,简称“文协”。
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汉口)。
500多位文艺界人士出席成立大会,郭沫若、茅盾、老舍、丁玲、郁达夫、田汉、巴金、胡风、张道藩、沈从文、曹禺、朱自清、朱光潜、许地山、夏衍、张恨水、施蜇存、冯玉祥等45位代表被推选为理事,老舍被推选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
“文协”的任务是“团结一切不愿作日本帝国主义者底奴隶的文艺作家,从文艺的道路上参加这个光荣的民族解放事业。
”它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组织了作家战地访问团,帮助作家深入前线和民间,以反映抗战现实。
它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坚持最久的刊物之一。
它的成立是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
1939年和1940年,是它最为活跃的时期。
抗战胜利后,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19、延安文艺座谈会:四十年代著名的文艺思想运动中的一次重要的座谈会,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整风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1942年5月,在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中,根据解放区文艺发展的现状和新文学诞生以来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在延安开展了文艺界的整风运动。
座谈会5月2日开始,5月23日结束,共举行了三次,七八十人参加。
座谈会回顾了“五四”运动以来文艺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联系延安文艺界的思想和创作实际,进行了检查、讨论和批判。
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到会讲话。
毛泽东的两次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长时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拟定文艺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20“孤岛文学”:抗战时期重要的爱国主义文艺运动。
指从1937年11月上海沦入日本帝国主义手中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或“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侵入英法租界这四年又一个月的时间里,一部分进步作家在如同“孤岛”般的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开展的爱国主义文艺运动。
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出版、戏剧和散文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左联”时期革命文学的传统,出版了许多进步作品和刊物,如《鲁迅全集》、《西行漫记》,以及瞿秋
白、方志敏的著译等;二是创作并演出了阿英(化名魏如晦)的“南明史剧”,包括《明末遗恨》(又名《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于伶的《大明英列传》、《夜上海》等戏剧;三是杂文创作风行一时,唐弢、巴人、周木斋、孔另镜等青年杂文家追随鲁迅风格,出版有杂文合集《边鼓集》、《横眉集》等,展开了如何继承“鲁迅风”的讨论,创办了专门的杂文刊物《鲁迅风》,形成了颇有影响的“鲁迅风”杂文。
在散文方面还出版了大型报告文学集《上海一日》,这是继《中国的一日》后,又一群众性报告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21、“七月”诗派:四十年代著名的诗歌流派,得名于抗战初期由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
是“七月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十年代诗坛上最重要的诗歌流派。
其成员多在《七月》、《希望》上发表过诗作,或在《七月诗丛》中出版过专辑,主要有胡风、阿垅(亦门)、艾青、田间、鲁藜、绿原、冀汸、邹荻帆、孙钿、天蓝、庄涌、彭燕郊、芦甸、曾卓、牛汉、化铁、杜谷、艾漠(贺敬之)、方然、苏金伞等。
他们在创作上以艾青和田间的成就最高,或多受艾青、田间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多表现抗日战士的英勇、国土沦陷的耻辱和敌人的残暴,以及对国统区黑暗的愤慨,对解放区光明的向往,政治抒情诗占有很大比重。
其诗歌形象多带有象征性,形成了质朴、粗犷、奔放的艺术共性,而又各具个性,对自由体诗在四十年代的再度兴旺起到了重要作用,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诗歌主流。
22、第一次文代会:全称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
朱德代表中央致祝辞。
毛泽东作了简短的欢迎讲话。
周恩来作了政治报告。
郭沫若作了题为《为建设新中国的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
茅盾和周扬也分别作了报告,对国统区、解放区的文艺运动作了总结。
大会通过了决议和宣言。
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华文艺界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大会确立了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今后文艺工作的总方针,确立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是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里程碑。
23、“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简称。
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旨在促进我国科学和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繁荣的正确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同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中对“双百”方针进行了系统阐述。
“双百”方针的提出完全符合文学艺术与科学的特点和规律,给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带来了勃勃生机,全面促进了文化艺术工作的蓬勃发展。
24、新辞赋体:由诗人郭小川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他从楚辞、汉赋中吸取营养,对新诗诗体进行革新,采用长句作为基本句式,每一行都包括两个以上短句;每节四行,句式和谐,长短相近;行与行、节与节之间大致对称;全篇押韵。
多采用辞赋的铺陈、排比、复沓、对偶等手法,形成节奏自由、气势浩荡、富于韵律感的效果。
25、“人像展览式”:“人像展览式”是老舍在《茶馆》一剧中采用的独特的戏剧结构形式,是老舍对话剧创作的创新和贡献。
这种戏剧结构突破传统戏剧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的方法,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让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产生联系;其他人物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
这种结构形式使得众多人物主次分明,面貌清晰,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凸显出各种不同人物的个性和命运。
26:、伤痕文学:当代重要的文学潮流。
1977年末之1979年间,以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滥觞,文坛上涌现出一批直面人生苦难,对十年“文革”浩劫进行血泪控诉,揭露极左路线给人们精神上造成的内伤的作品,形成了一股创作潮流,被称之为“伤痕文学”。
此命名源自卢新华的同名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陈国凯的《代价》等小说,苏叔阳的《丹心谱》、宗福先的《于无声处》等话剧,巴金的《怀念萧珊》等散文。
“伤痕文学”标志着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
起到了思想解放运动先声的重要作用。
27、“反思文学”:当代文学潮流,在“伤痕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观察和思考过去的教训,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再认识、再评价,扩充和深化了文学的历史内容,在题材开拓、思想主题深化、人物塑造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
代表性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贤亮的《灵与肉》等小说。
28、改革文学:新时期文学潮流。
70年代末开始,以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先声,出现了大批反映我国建设四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阻力的小说。
这些小说及时而敏锐地触及了改革事业中的现实问题,塑造了一批有开拓精神的改革者的形象,表现了改革的艰难和希望,反映了我国历史转折期纷纭的社会生活。
代表性作品有蒋子龙的改革系列小说、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水运宪的《祸起萧墙》等小说。
29、新诗潮:新时期诗歌的一种潮流。
70年代末80年代初活跃于诗坛,其诗作被称为“朦胧诗”,在当时引起过广泛的论争。
“新诗潮”源于一代青年在“文革”中痛苦迷惘的经历、思考和情感。
在新的历史更替时期,他们由于思想上的探索和追求,大胆借鉴西方象征派、超现实主义,尤其是意象派等现代诗的表现艺术,探索以新的诗艺来表达复杂的情感与个性。
在表现手法上主要有以下特点:思想倾向上注重主观抒情,追求自我价值,具有现代意识,体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忧患意识和理想主义倾向;艺术表现上注重写意,不主张直接表达思想感情,而是多用暗示获得某种象征效果,尤其注意用新奇的意象来含蓄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因此诗作内涵大多丰富多义,带有某种朦胧色调。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
30、“寻根”文学:新时期文学思潮。
出现于80年代中期。
在改革开放形势的冲击下,文学创作呈现出主题多元化的局面。
一批青年作家改变文学视角,立足于构建中国当代小说的“民族品格”,形成了一股潮流。
这些作家多从民族文化传统的角度对描写对象进行深层观照,尤其注重民族文化心理的探寻,往往以特定的地域传统文化现象为表现对象,从特定的地域色彩入手进行文化寻根,在对地域风俗人情的描绘中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神。
“寻根文学”的潮流在两三年后消退,但是其在文学视角和文学思维方式方面的探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主要代表作家由阿城、韩少功、郑义、郑万隆、贾平凹等。
31、"京派"小说
京派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他们追求文学(学术)的自由与独立,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是一群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水星》为主要阵地,以沈从文、废名、朱光潜、凌叔华、萧乾、李健吾、芦焚、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林庚等一批学者型的文人,即非职业化作家为代表,其中最重要的作家就是沈从文。
简答题
1、《狂人日记》结尾(最后一则日记)的含义是什么?
作品的最后一则(第十三则)日记写道:“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作品的主题是通过对具有现代意识和反叛精神的狂人形象的描写,揭露和批判封建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吃人”本质。
在最后一则日记里,主要寄予了作者对没有“人吃人”现象的新的社会的向往和憧憬。
2、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把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请举例说明。
对狂人形象的塑造,一方面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狂人变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虚妄的错觉幻想、荒谬的推理判断,表现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特征。
一方面又在狂人的语
言和心理上表现出清醒的认识和惊人的洞察力,赋予他象征性的意义,把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最典型的例证是狂人以“凡事需得研究,才会明白的”的态度,发现中国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此外,狂人把“我哥哥”作为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代表和象征,发现“吃人的是我哥哥”,还发现“吃人”者的本质是“狮子似的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
3、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作者这样写包含了怎样的用意?
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是:在长期的屈辱生活中,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受奴役的奴隶地位,不去寻求积极的反抗,总是用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来掩盖实际生活中的惨重失败,以求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与陶醉。
鲁迅这样写的用意,是通过对阿Q形象的塑造,通过对阿Q悲剧的一生的描写,来暴露国民性的弱点,批判阿Q的“精神胜利法”,同时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4、简要说明《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可以从五个方面回答。
第一,高度的典型化。
如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二,传神的白描手法。
如阿Q对于革命的梦想。
第三,叙述体的结构。
如作品的前三章主要表现阿Q的性格特征,从第四章起,主要表现阿Q性格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夹叙夹议的政论色彩。
如在描写阿Q的性格特征时写道:“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
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也;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Q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又如作品的结尾:“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既是故事必要的叙述,又是杂文似的议论。
第五,强烈的讽刺。
如阿Q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心里却在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等。
5、《凤凰涅槃》是如何体现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的?
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在思想内容上,作品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表现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讴歌了中国人民敢于向一切旧传统发起挑战的勇气和决心,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新生。
在艺术形式上,作品想象新颖奇特,感情热烈奔放,具有惠特曼式的雄浑粗犷的风格,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彻底冲破了旧体诗的束缚,形式自由,一气贯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体现出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为自由诗体开拓了新的天地。
6、《获虎之夜》怎样成功地设置了悬念?
作品一开始,魏福生与妻子魏黄氏就一直在讲,要打一只大一点的虎,作为莲姑的嫁妆。
为了增强作品的悬念感,作者还让魏福生不停地讲打虎的故事,并让魏家的长工去安放打虎的抬枪。
将打虎与莲姑的婚事联系在一起,既紧扣作品的主线,又埋下了黄大傻后来误中抬枪的伏线,在设置悬念方面表现得自然而巧妙。
7、简要说明《祝福》思想的深刻性?
《祝福》主要是通过旧中国贫苦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悲剧,来控诉封建时代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极大的绳索”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表明被压迫妇女在“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摧残下所处的境地。
作品思想的深刻性主要体现为作者对封建宗法制度残酷性的揭露,没有仅仅停留在客观存在造成的被压迫者物质生活的极端贫困和肉体的种种痛苦上,而是深入揭示和抨击了它在精神上对人们的严重摧残。
8、《祝福》在艺术构思上和人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在艺术构思上,作者选取了与祥林嫂有关的鲁四老爷家三次祝福的场面造成一种强烈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