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写的诗词有哪些
《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分析和诗词鉴赏
《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分析和诗词鉴赏引言《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为其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林黛玉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角色。
她的形象复杂多变,以其独特的美貌、聪明才智和敏感性情深深吸引着读者。
本文将对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她的诗词鉴赏。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美貌和聪明才智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女性人物。
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白皙的皮肤,玫瑰般的红唇,美丽动人的容貌。
她与众不同的外貌使她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除了外貌,林黛玉还拥有卓越的聪明才智。
她具备深思熟虑、敏锐而独特的思维方式,对文学和艺术有着敏感和独到的眼光。
她在书法和诗词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对于文学的理解和创造具有极高的天赋。
她的聪明才智不仅体现在她的言谈举止中,还反映在她的诗词作品中。
敏感性情和情感世界林黛玉的敏感性情是她人物形象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她对事物的敏感和感受力很高,经常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的情绪。
她在珍视亲情和友情的同时,也有着深深的爱情憧憬。
然而,由于她的敏感和情感世界的丰富,她常常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和纷争的困扰。
林黛玉的情感世界也反映在她的诗词作品中。
她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她的诗作多以自然、季节和情感为主题,流露出她内心的忧愁、美丽和思索。
她的诗词作品既富有才华,又带有戏剧性和表现力。
不拘小节和反叛精神与传统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不同,林黛玉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独特的思想。
她不喜欢被局限在传统女性的规范中,常常表现出不拘小节和反叛的一面。
她追求真理和真实的自我,对于社会和家庭制度中的不公和虚伪持有批判的态度。
林黛玉的反叛精神也体现在她的诗词作品中。
她的诗词作品中融入了她对社会和现实的矛盾情感,表达了她对社会伦理和境遇的思索和呼吁。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审视和批判。
林黛玉的诗词鉴赏林黛玉的《葬花吟》《葬花吟》是林黛玉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也是《红楼梦》中最为人熟知的诗句之一。
红楼诗词《林黛玉咏白海棠》原文及赏析
红楼诗词《林黛玉咏白海棠》原文及赏析《咏白海棠诗四首(其四)》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李纨等出题、限韵之后,众人“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
探春、宝钗完稿之后,宝玉因向黛玉道:“你听,他们都有了。
”黛玉回答:“你别管我。
”三寸来长的“梦甜香”燃得只剩一寸了,宝玉才作了四句,心里焦急起来,又向黛玉道:“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黛玉也不理。
直到李纨催她说:“要看诗了”时,她说:“你们都有了?”说着“一挥而就,掷与众人”。
脂斋评:“看他单写黛玉。
”实有提醒读者注意黛玉构思情状之意。
她不同宝玉那样焦急不安,不象探春“又改抹了一回”,也不同宝钗“有却有了,只是不好”故作矜持。
看上去漫不经心,写成后亦不在意。
她在思索中领悟到白海棠的个性,触动了真情,来了灵感,故兴致勃发,下笔如有神,一挥而就。
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从看花人写起。
湘帘,即湘妃竹作的门窗帘子,环境勾勒中,带出诗人作为潇湘妃子之典型特色。
“半卷”、“半掩”四字,别具一格。
同宝钗那“珍重芳姿昼掩门”风调迥异,比探春、宝玉诗中“带重门”、“映重门”亦笔触不同,有一种风流洒脱之感,甚至令人不禁隐约记起《西厢记》中那句“迎风户半开”的名言来,虽用意全然不同,却也毫不忌讳。
脂砚斋评:“起的突兀别致。
”次句“碾冰为土玉为盆”,正面描绘白海棠前,作此垫笔。
殊不类探春、宝玉之“玉是精神”、“雪为肌骨”、“冰作影”、“玉为魂”等,亦不同于宝钗之“冰雪招来露砌魂”句。
黛玉其人,“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芙蓉女儿诔》),所以,冰只能碾作土,玉只能作为盆。
然而,这对咏白海棠来说,却正是从其根基着笔,白海棠之清净高洁,已不待言。
故“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这宝玉认为“不大好作”的“门”“盆”二韵,在黛玉的看似漫不经心之中,获得了新的突破。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作品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作品作者:吴小云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年第31期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寄名林黛玉所作诗词等文学作品在《红楼梦》中的基本情况,论述了林黛玉诗词等文学作品对塑造林黛玉典型形象的作用:(1)林黛玉通过诗词等文学作品哀叹了其悲惨身世;(2)诗词表现了林黛玉高尚的品格;(3)诗词表现了林黛玉冲破封建束缚的精神。
林黛玉诗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林黛玉诗词预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原貌。
关键词:林黛玉诗词;悲惨身世;高尚的品格;冲破封建束缚;艺术特色第七十回写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扬,偶或小会,诗社就发起填词,黛玉写的是《柳絮词——唐多令》。
“粉堕百花明,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或成毬。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
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在这首缠绵悱恻的词中,黛玉以柳絮自况,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
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因悲愁而青春老死,也完全切合黛玉的性格及其遭遇。
关盼盼与燕子楼的典故,明显有自况之意。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宝钗的《临江仙》同是吟柳絮,一者欢怜自信,一者悲戚缠绵,这不仅是艺术风格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身世与未来命运的差别。
另外,如《桃花行》可当作《葬花吟》的姊妹篇,同样以象征的手法哀叹身世。
在五美吟《西施》篇中,黛玉对西施这位古代美人的身世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官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黛玉嗟叹“一代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徒然令人怀恋,其命运之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
这是写她寄身贾府,虽有知己体贴,但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
黛玉的诗词最能体现其高洁性格特征。
如第三十七回写“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迎春限韵,惜春监场,黛玉做的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红楼梦著名诗十首
红楼梦著名诗十首《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插句,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艺术气息。
下面是《红楼梦》中的十首著名诗句:1."黛玉葬花"——红楼梦中最著名的诗句之一,描绘了黛玉对花的怀念和细腻感情的表达。
2."林黛玉悼亡诗赋"——描写了黛玉对自己落难境地的思念和对过往亲人的回忆,同时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3."葬花吟"——这首诗是宝玉为黛玉所作,表达了对黛玉逝去的思念和对命运的疑问。
4."秋窗风雨夕凄凉"——这是贾府诸子所作的共饮美酒时的抒发感慨,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之感。
5."蓦山溪·蒹葭苍苍"——薛宝钗对自己的思念与追忆,表达了她对宝玉深深的眷恋之情。
6."月下独酌"——宝玉在月下独饮时的吟诗,表达了他对红楼梦之虚幻现实的思索。
7."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黛玉对自己离别的情感抒发,描述了自己的悲伤与孤独。
8."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宝玉对黛玉的深情表白,表达了他们深深的情感和一心一意的承诺。
9."落花时节又逢君,夜夜风声在枕边"——这是黛玉对宝玉的思念赋予的诗句,表达了爱意与离愁。
10."无情无意觅芳踪,几度呼童借锦囊"——黛玉对宝玉的思念与失望,表现出她的柔情与坚毅。
以上是《红楼梦》中的十首著名诗句,它们凭借其美丽的意境、深邃的情感以及精炼的语言,成为了古典文学中不可忽视的瑰宝。
黛玉《菊花诗》
(2009-11-04 20:29:41)转载▼标签:分类:诗词评论秋情问菊负手《红楼梦》林黛玉杂谈《问菊》林黛玉。
曹雪芹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骨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首诗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以林黛玉的身份来写的,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是个很特别的女子,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谈此诗前,先对诗中几个词语作一下浅注。
“秋情”:字面直解便是秋天的情景,而在这首诗中,是代指菊花。
但是,作为诗的语言,天纵奇才的曹雪芹是不会如此浪费文字功能的,在诗中,秋情二字含有林黛玉对生活的感慨和思想,在这里,应视作是一种特定的情绪。
“众莫知”:即所有的人都不知道。
正因如此,那和林黛玉一样孤独的菊花,应该可以认作知己,故有下面几问。
“喃喃”:不停地、低声地自言自语;在这里,未必定作有声解,可解作是心中的默语。
“负手”:两手交放背后,若有所思状。
“叩”:原义是敲打的动作,后引伸到叫门,例如“叩门一问”,有求见的意思。
对于这个“叩”字,或者有人会认为极之不通:既是负手在后,又怎能以手叩之?其实,汉语文字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尤其在诗词中的运用,更是将汉文字的潜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曹雪芹在诗中用这个“叩”字,本意不是手敲,而是口问,应作询问解,照应喃喃二字。
“东篱”:这是出自陶渊明的诗,用“采菊东篱下”的句意,代指菊花。
“孤标”:独行特立、与世不群的孤高品格,标,即标格。
“一样”:解为同样,整句串起来:同样都是花,但你为什么这么迟才开?“底”:什么。
为底,即为什么。
“圃露”:应在东篱。
又:湖南常德有菊圃,初建于明代。
“庭霜”:借罗含庭菊之典。
“圃露庭霜”,一露一霜,一指清冷之时境,二喻情怀之高洁。
“鸿归”:鸿,候鸟,秋时南归。
黛玉家江南。
“蛩病”:蛩,蟋蟀;蛩病,解作秋虫渐老的意思。
“可”:是不是、有没有。
“解语”:能知话意、且可与之对话的意思。
第32辑:五美吟-《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
第32辑:五美吟五美吟(第六十四回)[说明]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
恰被宝玉翻见,将它题为《五美吟》。
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注】“一代倾城”一联──倾城:典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李夫人兄)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后世遂以“倾城”作为美人的代称。
这里代指西施。
逐浪花:指西施的最后结局。
其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有两种说法:《墨子·亲士篇》称其在吴亡后投水而死;唐·陆广微《吴地记》引《越绝书》逸文称其在吴亡后随范蠡隐居于五湖。
“逐浪花”用这两种说法均可通。
儿家:即女儿家,也指西施。
此联是说绝代佳人西施已经一去不返,吴宫里的人想念她也无济于事。
“效颦莫笑”一联──效颦东村女:即“东施效颦”,参见第三十回“东施效颦”注。
此联是说且莫笑东村效颦的丑女,她倒能自由自在地安度一生。
这首诗是林黛玉感叹美女比丑女更可怜,进而言之,才子比庸人更悲惨。
这是对现实社会的控诉与谴责。
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注】“肠断乌骓”一联──重瞳:指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此联是赞叹项羽的爱妃虞姬壮烈而死。
事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军被汉兵围困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大作,项羽乃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项羽坐马名)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即虞姬)兮虞兮奈若何!”一连唱了几遍。
虞姬也和唱一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于是自刎而死。
“黥彭甘受”一联──黥:即黥布,亦名英布。
此人原为项羽部将,后叛项羽而降刘邦,最后又谋反,为刘邦所杀。
高考语文《红楼梦》最经典的12首诗词,读懂了才是人生
高考语文《红楼梦》最经典的12首诗词,读懂了才是人生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
木心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
取出水,即不好。
放在水中,好看。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美的,韵味美,感情美,更为重要的是,这诗词是对应着各色人物与各种场合的。
世事如梦,百转千回。
《红楼梦》最经典的12首诗词,读懂了才知道是人生。
01《满纸荒唐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是《红楼梦》的缘起诗,道尽了世间苦涩的法则。
真正的痛苦,是无法言说的,有时候只能用一种看似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
看起来满篇荒唐,却字字沁血,辛酸难诉。
都说我沉迷儿女私情,谁又能理解我的真正心意呢?看似寻常的东西,却很难有人理解,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经历的多了,你自然就懂了。
02《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早年富足,经历了生活动荡后,晚年凄苦落魄。
一日,他听一位破足道人《好了歌》,他大笑一声,大彻大悟,和道人一起,飘飘而去。
喜了又悲,富了转贫,半生喜乐,半世苍凉。
世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到了老了,却才发现,争来争去,有些东西根本没有必要。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贪欲过多。
不强求,不攀比,远离欲望的陷阱,知足常乐。
03《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贾宝玉神游大虚境时警幻仙女邀请他聆听《红楼梦十二支曲》。
这是十二支曲子的第一首,以宝玉的口吻,倾诉与宝钗感情始终不能融洽,对黛则怀着深深的思念和眷恋。
真情,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如果错误的时间,遇上错误的人,并不想爱的两人,即使结婚,也不会幸福。
纵然举案齐眉,心中杂念丛生。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诗词的修辞艺术
2 0 0 9 .
这一现象 ,归纳总结 了偏离的类型及使用的条件 。
( 鲁 静 辽 宁 大 连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二
( 一 )叠 音 叠 音 作 为 汉 语 特 有 的 一 种 修 辞 方 式 , 是 重 叠 同 一 个 音 节 所 构 成 的词 。 运 用 叠 音 词 不 仅 可 以增 强 语 句 的 韵 律 美
语音 修 辞是 修 辞研 究 的一 个 重要 方 面 。语 音在 突 出
高 , 好 似 花 的精 魂 ,更 似 诗 的 化 身 。 林 黛 玉 的 诗 词 作 为 一 语义 和增强音律 美方面 为修辞提供 了条件 ,丰 富 了修辞研 种 语 言 艺 术 ,体 现 了修 辞 艺 术 的 丰 富 性 。 修 辞 是 从 表 达 方 究 的 内容 ; 修 辞 则 通 过 积 极 调 动 语 音 因 素 扩 大 了语 音 的 功 式、表达 效果 的角度去研 究语音 、词汇 。本文拟从 语音 、
富性 和 唯 美 性 。
关键词:林 黛玉 诗词
修辞
《 红楼 梦》作 为世 界文 学殿堂 的瑰宝 ,具有很高 的研
究价值 。 《 红 楼 梦 》 中 的 诗 词 曲赋 有 二 百 多 首 ,其 中 林 黛
的效 果 进 行 系 统 的研 究 。
●
一
、
诗词的语 音修辞
玉笔下 的诗词共 2 2 首 ( 以前八 十回为准 ),其 艺术 价值很
限 于 篇 幅 及 个 人 能 力 有 限 ,文 中 对 小 品 语 言 风 格 及 语
言偏 离的分析只 能是浅尝辄止 ,必然会 有许多疏漏 。但小
第19讲 五美吟+桃花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这首桃花诗可以分为三段。
• 开头十句为第一段: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 诗歌的开头即展现出一幅"帘外桃花帘内人"的对比鲜明的生活画面。
• 帘便成了一种象征,一种阻隔帘内人享受春之幸福温馨势力的象征。透过诗句,不难感 受到作者对于自由幸福的新生活的向往,对于阻碍她追求自由幸福的封建正统势力的抗 议。
• 与花红热烈成鲜明反照的是人的情懒意怠。诗中时间值得留意——从帘内人"晨妆懒"到 "斜日"再到"黄昏",最后是“月痕”,从时间流程上也反映了人物阴郁缠绵的心境。
• “影蘸胭脂”的细节描写格外动人:从洗脸水中看到自己脸上残存的胭脂展开联想,把 胭脂红、桃花红、人之泪巧妙地扭合在一起,推知人的泪水应该也是红色的。
• "花解怜人花亦愁",是说花如果懂得怜悯人的话(花若有情),花也要为人发愁。这就为 后文花人交融作了感情上的铺垫。
• 中间十句是第二段: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第十九讲
五美吟+桃花行
学习内容:
73、五美吟(林黛玉)(第64回)
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
74、尤三姐自刎(第66回) 75、桃花行(林黛玉)(第70回) 76、柳絮词 史湘云、贾探春+贾宝玉 林黛玉、薛宝琴、薛宝钗
73、五美吟(第64回) 西施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写的诗文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写的诗文《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的诗文是《秋窗风雨夕》。
一、诗词原文《秋窗风雨夕》红楼梦·林黛玉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二、词句注释1.耿耿:微明的样子,也形容心中不宁。
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
2.那堪:不堪。
3.秋梦绿:秋天绿色的梦。
初秋时,人在梦中还留着夏季草木葱茏的意象;待到被秋雨惊醒,才明白已到了草木枯黄的秋季。
4.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
5.秋屏:带上秋天色调的屏风。
案:屏风的状态本与季节无关,所谓“秋屏”只是人的感觉。
6.摇摆:指烛焰晃动。
爇(ruò):点燃。
檠(qíng):烛台。
7.动离情:触动了思乡的情绪。
8.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
不奈,不耐,不能抵挡。
9.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
10.连宵,整夜。
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
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
11.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
12.滴沥,水珠下滴。
三、诗词译文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说到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的诗词曲令,你知道多少(一)
说到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的诗词曲令,你知道多少(一)写在前面:经典的林黛玉,永远的陈晓旭:斯人已逝,当永怀念。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一部《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曹雪芹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子形象,比如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秦可卿、元迎探惜四姐妹,比如袭人、鸳鸯、平儿、紫鹃、晴雯、金钏、香菱等等。
作为曹雪芹笔下所塑造的最主要人物之一,林黛玉的言行举止对于我们研究《红楼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再者,《红楼梦》的伟大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在书中的体现之一是诗词曲令的大量出现。
林黛玉这一著名人物形象的塑造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创作”的诗词以及曲令。
“宝玉作的,表现宝玉的身份、感情;黛玉、宝钗作的,则表现她们每个人的身份、感情。
是书中人物自作的诗,而不是曹雪芹作的诗。
换言之,每首诗都是人物形象的组成部分”。
况且,“黛玉在书中是个诗人形象”,所以研究林黛玉的诗、词以及酒令,对分析研究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和《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祖籍姑苏,生于扬州,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在林黛玉去荣国府前一年被钦点为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也算是开国元勋之后,到林如海的时候,业经五世。
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时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
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是一个世代尊奉儒家文化的家族。
林如海四十岁时,林黛玉五岁,本来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但已经于林黛玉四岁时死了,所以只剩黛玉一个。
林黛玉母亲是贾母最小的女儿贾敏,在林黛玉六岁时死去。
其父亲因为职务繁身,于是将女儿送往金陵林黛玉之外祖母贾家处。
就是在贾府的大观园里,林黛玉上演了她寄寓漂泊的一生,到最后“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备课参考 略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词令《唐多令》、歌行《葬花吟》
备课参考略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词令《唐多令》、歌行《葬花吟》诗者,言志也。
纵然林黛玉的诗词都是曹雪芹模拟其声情口吻所代写的,但是却赋予了林黛玉这一人物更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一个封建贵族少女真实的情感历程,也使她的悲剧美精神更具震撼力。
一、词令:《唐多令》《唐多令》是林黛玉一首咏柳絮的词,词中弥漫着浓浓的感叹命运无奈的哀愁悲情,词令虽短,更能烘托出林黛玉悲悲戚戚、悲观幽怨的形象。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毬。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百花州”、“燕子楼”俱是林黛玉的家乡之景,柳花坠落,残香尚留,隐隐透出黛玉远离家乡的孤独悲伤之情。
“漂泊亦如人命薄”,指明了柳絮的漂泊无依,更暗含着自身命运之薄也恰似这纷纷飘零的柳絮。
“空缱绻,说风流”,柳絮空自多情,黛玉亦是如此。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无根之柳絮竟也懂得人生的愁苦,白了头,流失了青春。
多愁善感如她,悲观幽怨如她,黛玉由草木知愁联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似乎是已经预见了与宝玉爱情无果的结局,遂哀叹着“今生谁舍谁收”。
柳絮“嫁与东风”,却无人注视无人管问,任凭漂泊人间、零落成泥。
“凭尔去,忍淹留”,还怎么忍心继续留在这个世界,最后一句既是柳絮无可奈何的独白,又是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的林黛玉的独白,也更像是对林黛玉“玉带林中挂”这一凄凉命运结局的预示。
对比之下,薛宝钗的《临江仙》就写得基调高昂多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在心性敏感的黛玉眼中,纷纷飘零的柳絮,嫁与东风、随风漂泊,是命运凄苦、孤独无依的自己的象征。
而在宝钗眼中,柳絮却要凭借东风的力量,飞入天穹、直上青云。
两人诗歌的不同,代表着两人性格、形象的不同,突显了宝钗的豁达乐观、黛玉的幽怨悲观。
二、歌行:《葬花吟》《葬花吟》、《代别离》、《桃花行》是林黛玉的三首歌行体的诗,“歌行体的篇幅较长,用韵也较宽,最适合用来表达复杂、跌荡、迂回反复的心理冲击”。
红楼梦林黛玉诗词鉴赏
红楼梦林黛玉诗词鉴赏红楼梦林黛玉诗词鉴赏「篇一」(一)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诗词鉴赏】这首曲唱的是元春。
《恨无常》表示了一种痛苦深沉的遗憾。
无常,是佛教哲学的一个概念,说世上一切事物都一无例外地由存在到毁灭,没有永恒存在的东西,人的生命也是如此。
后来又编造出勾取人的魂魄的鬼,叫无常。
元春当了皇帝的妃子,贾家成了皇亲国戚,这是封建社会人们做梦都不敢希冀的荣耀。
可是在作者看来,这也丝毫没有意义。
正当你享受荣华的兴头上,突然“死”降临了,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把生前贪恋的一切全都抛掉。
“无常”一到,“哪怕你铜墙铁壁,哪怕你皇亲国戚”(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全都不留情面,一概玩完。
元春到死才明白,富贵和权势是靠不住的,在梦里劝告父母及早从强争苦夺的`名利场里抽身,免得登高跌重,将来后悔。
也就是智通寺对联说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的反意,别忘缩手。
从这首曲子的内容看,元纪死时可能要给其父母托梦,但现在高鹗的续书无此情节。
第十三回写秦可卿死时托梦给凤姐说:“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并嘱咐“将祖茎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将家塾亦设于此”。
因为这些东西即使犯罪抄家,也不没收入官。
“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
”如果元春托梦,可能也就是这类内容。
(二)通灵宝玉与金锁铭文通灵宝玉铭文: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金锁铭文: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诗词鉴赏】这四句铭文分别铭刻在宝玉佩带的通灵玉和宝钗佩带的金锁之上,出现在第八回中。
这两句铭文恰好是对仗工整的一副联语,也是所谓“金玉良缘”的根据。
从字面上看,这是两句好话,但用在“二宝”身上就带有明显的嘲讽意味。
将来一个要出家当和尚,一个要守活寡,长寿又有什么用?说是“仙寿恒昌”,宝玉并没有成佛作主;说是“芳龄”永继,宝钗同样要衰老贫病。
《红楼梦》最经典的12首诗词,读懂了才是人生
《红楼梦》最经典的12首诗词读懂了才是人生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
木心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
取出水,即不好。
放在水中,好看。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美的,韵味美,感情美。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诗词对应着各色人物与各种场合。
世事如梦,百转千回。
《满纸荒唐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是《红楼梦》的缘起诗,道尽了世间苦涩的法则。
真正的痛苦,是无法言说的,有时候只能用一种看似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
看起来满篇荒唐,却字字沁血,辛酸难诉。
都说我沉迷儿女私情,但谁又能理解我的真正心意呢?看似寻常的东西,却很难有人理解,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经历多了,你自然就懂了。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早年富足,经历了生活动荡后,晚年凄苦落魄。
一日,他听到一位跛足道人唱《好了歌》。
听完后他大笑一声,和道人一起飘飘而去。
喜了又悲,富了转贫,半生喜乐,半世苍凉。
世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到老了才发现,有些东西根本没有必要争来争去。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贪欲过多。
不强求,不攀比,远离欲望的陷阱,知足常乐。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时,警幻仙女邀请他聆听《红楼梦十二支曲》。
这是十二支曲子的第一首,以宝玉的口吻,倾诉与宝钗感情始终不能融洽,以及对黛玉深深的思念和眷恋。
真情,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如果错误的时间,遇上错误的人,并不相爱的两人,即使结婚,也不会幸福。
纵然举案齐眉,心中仍是杂念丛生。
到头来不过是错误一场,终身遗憾。
04《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红楼梦中林黛玉写的所有诗词
红楼梦中林黛玉写的所有诗词《世外仙源》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注释]1.“名园”句——程高本作“宸游增悦豫”,大大增加了颂圣的色彩。
2.别红尘——不同于人间。
别,区别。
3.“借得”二句——上句说诗歌从山川中借得秀丽。
唐代张说到岳州后,诗写得更好了,人谓得江山助。
下句说盛事使园林增添新气象。
这一联有题咏、归省等人事,但字面上不说出,是一种技巧。
4.融——融入,混和着。
金谷酒——晋代石崇家有金谷园,曾宴宾客于园中,命赋诗,不成者罚酒三斗。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这里借典故说大观园中“大开筵宴”,命题赋诗。
5.媚——对人献妩媚之态,拟人化写法。
玉堂人——指元春。
玉堂,妃嫔所居之处。
《三辅黄图》:“未央宫有殿阁三十二,椒房、玉堂在其中。
”《汉》中亦有“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的话。
这一联用典、对仗都很讲究,而小说中偏说黛玉是“胡乱作”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聪明。
两句第一字点园景。
6.“何幸”二句——邀,叨受,幸蒙得到。
以元春归省为幸事,所以说“邀恩宠”。
来贾家路上宫车马队往来不绝的情景,小说中有描写。
《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注释]1.“杏帘”二句——帘,酒店作标志的旗帜。
“杏帘”从唐诗“红杏梢头挂酒旗”来,见前宝玉题额注。
招,说帘飘如招手。
这一联分题目为两句,浑成一气,以下六句即从“客”的所见所感来写。
2.“菱荇”二句——种着菱荇的湖水是鹅儿戏水的地方,桑树榆树的枝叶正是燕子筑巢用的屋梁。
荇,荇菜,水生,嫩叶可食。
没有语法上通常构成谓语所需要的动词或形容词,全用名词组合,是“鹅声茅店月”句法。
成群戏水、衔泥穿树等等,不须费辞,已在想象之中。
3.“一畦”二句——田园中划分成块的种植地。
书中说元春看了诗后“遂将‘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但“稻香村”之名本前宝玉所拟,当时曾遭贾政“一声断喝”斥之为胡说,现在一经贵妃娘娘说好,“贾政等看了都称颂不已”。
黛玉《菊花诗》
我读《红楼梦》《问菊》一诗(2009-11-04 20:29:41)▼分类:诗词评论标签:秋情问菊负手《红楼梦》林黛玉杂谈《问菊》林黛玉。
雪芹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骨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首诗是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以林黛玉的身份来写的,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是个很特别的女子,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谈此诗前,先对诗中几个词语作一下浅注。
“秋情”:字面直解便是秋天的情景,而在这首诗中,是代指菊花。
但是,作为诗的语言,天纵奇才的雪芹是不会如此浪费文字功能的,在诗中,秋情二字含有林黛玉对生活的感慨和思想,在这里,应视作是一种特定的情绪。
“众莫知”:即所有的人都不知道。
正因如此,那和林黛玉一样孤独的菊花,应该可以认作知己,故有下面几问。
“喃喃”:不停地、低声地自言自语;在这里,未必定作有声解,可解作是心中的默语。
“负手”:两手交放背后,若有所思状。
“叩”:原义是敲打的动作,后引伸到叫门,例如“叩门一问”,有求见的意思。
对于这个“叩”字,或者有人会认为极之不通:既是负手在后,又怎能以手叩之?其实,汉语文字的涵是极其丰富的,尤其在诗词中的运用,更是将汉文字的潜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雪芹在诗中用这个“叩”字,本意不是手敲,而是口问,应作询问解,照应喃喃二字。
“东篱”:这是出自渊明的诗,用“采菊东篱下”的句意,代指菊花。
“孤标”:独行特立、与世不群的孤高品格,标,即标格。
“一样”:解为同样,整句串起来:同样都是花,但你为什么这么迟才开?“底”:什么。
为底,即为什么。
“圃露”:应在东篱。
又:有菊圃,初建于明代。
“庭霜”:借罗含庭菊之典。
“圃露庭霜”,一露一霜,一指清冷之时境,二喻情怀之高洁。
“鸿归”:鸿,候鸟,秋时南归。
黛玉家江南。
“蛩病”:蛩,蟋蟀;蛩病,解作秋虫渐老的意思。
“可”:是不是、有没有。
“解语”:能知话意、且可与之对话的意思。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经典)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经典)林黛玉精辟语录篇一1.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藏奸。
2.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
3.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
拿着我比戏子。
4.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地坐着,咋们说话儿。
5.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
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6.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7.宝玉,你再闹,我就恼了。
8.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身走来。
9.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10.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11.那也只瞧我高兴罢了。
12.呸!你这个黑心短命的!13.咱们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还不知那边怎么找咱们呢。
14.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15.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16.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17.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18.今儿得罪了我事小,明儿什么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都得罪了,这事岂不大了?19.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儿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话欺负我。
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20.姐姐也自保重些儿。
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我医不好棒疮!21.你且出去逛逛,我前儿闹了一夜,今儿还没歇过来,浑身酸痛。
22.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家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23.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那里就冻死了我!24.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25.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26.我不困,只略歇歇儿,你且别处去闹会子再来。
27.嗳哟,我来得不巧了!28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29.别理那老货,咋们只管乐咋们的。
30.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林黛玉诗词鉴赏
林黛玉诗词鉴赏一、林黛玉的诗词魅力1.1 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聪明、敏感、才情出众,吟诗作对,善于运用诗词表达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她的诗词充满了情感,展现了她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1.2 林黛玉诗词的背景与意义林黛玉诗词的创作背景紧紧围绕她个人的遭遇和内心的感受。
她身世坎坷,寄人篱下,受尽了生活的苦难。
她以诗词表达自己的悲伤、无奈和对世俗冷漠的反思,为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
二、林黛玉诗词的风格与特点2.1 倚重咏史抒怀林黛玉的诗词中常常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她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使得她的诗词更加深入人心,让读者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她内心世界的独特魅力。
2.2 婉约丽质情感流露林黛玉的诗词以婉约丽质为主,其情感表达细腻而真实。
她的诗词语言优美动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让读者更加能够理解她的内心世界。
2.3 冷艳幽默意境生动林黛玉的诗词有着独特的幽默感,常常以调侃和讽刺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自嘲。
她的诗词意境生动,给人以耐人寻味的韵味。
三、林黛玉诗词的经典之作3.1 《红楼梦·林黛玉咏牡丹花》这首诗以林黛玉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她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诗中的牡丹花寓意着美丽与坚强,通过描绘牡丹花的娇媚之态,林黛玉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苦痛。
3.2 《红楼梦·黛玉怨别时父母》这首诗写出了林黛玉与父母的离别之情。
她以幼年时被送往荣府的经历为素材,表达了她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命运的不满。
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者读到其中,不禁为她的遭遇感到唏嘘。
四、林黛玉诗词对红楼梦的意义4.1 补充了作品的情感色彩林黛玉的诗词为《红楼梦》这部巨著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
她的诗词充分展现了一个女性角色内心世界的细腻和痛苦,为作品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4.2 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林黛玉通过诗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痛苦和对世俗的反思,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红楼诗词《林黛玉五美吟之绿珠》原文及赏析
红楼诗词《林黛玉五美吟之绿珠》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诗词《林黛玉五美吟之绿珠》原文及赏析【导语】:《五美吟(其四)》绿珠林黛玉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林黛玉写的诗词有哪些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美丽、最生动的一个人物 ,也是一个令众读者为之痴迷、为之惋惜的悲剧性人物。
林黛玉的诗情美使她成为众读者瞩目的焦点。
林黛玉这位具有诗人气质的少女是作者尽全心力塑造的艺术典型。
那么,红楼梦林黛玉写的诗词有哪些?一起来瞧瞧吧。
《红楼梦》·林黛玉写的诗词有哪些【林黛玉葬花辞】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潇湘妃子)【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黛玉(潇湘妃子)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黛玉(潇湘妃子)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毯。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题帕】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红楼梦》·林黛玉写的诗词有哪些红楼梦卷十八: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世外仙源(匾额)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命众妹题一匾一诗,林黛玉做了《世外仙源》,首句直提宸游,将大观园比作仙境,因为元妃的到来,更为它增添了欢欣。
悦豫即指欢欣意。
源于《千字文》中“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句。
首联虽平平,静淡之中略有敷衍,却在颔联巧妙谦逊的用“借”字,添了一丝生色,但可以称好的却是颈联“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不仅没有斧凿的痕迹,且洒脱自然,真性清纯。
《世外仙源》虽是黛玉应命胡乱而做,却无阿谀之气,清新自然,洒脱自在,因此,颇得元春欣赏。
《杏帘在望》是元春省亲的时候,林黛玉作弊替宝玉而作,脂砚斋的批语是“以幻入幻,顺水推舟”。
红楼梦卷二十七: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
红楼梦卷三十四: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其一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宝玉挨打,怕黛玉担心,故以让晴雯送两块旧帕为借口,让黛玉放心。
黛玉由此大受感动,一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旧帕上题了这三首诗。
从全书来看,这三首诗应是黛玉第一次比较直接的表达了自己对宝玉的感情和对未来的忧心,也是他们感情明朗化的一个开端。
仔细阅读,将会发现,之后,他们几乎没再有象之前那样的争吵过。
红楼梦卷三十七: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
李纨评黛玉的这首诗“风流别致”,宝钗的诗“含蓄浑厚”,可见风格上绝不相混。
李纨、探春推崇宝钗,独宝玉偏爱黛玉,评诗的分歧也都表现各自立场、爱好和思想性格的不同。
红楼梦卷三十八: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风和螃蟹咏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
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
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
李纨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
红楼梦卷四十五: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ruò]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红楼梦卷六十四: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依旧龙佩五美吟•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五美吟•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hǎi],饮剑何如楚帐中?五美吟•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五美吟•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五美吟•红拂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红楼梦卷七十: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书中写到时逢初春时节,大观园群芳又萌动了诗兴,商量作诗,把宝玉找去商量。
宝玉去后,大家正在看黛玉正作这首《桃花行》。
海棠诗社建立后,只做了几次诗,大观园中变故迭起,诗社一散就是一年。
现在大家看了黛玉这首诗,提起兴来,重建诗社,改称桃花社。
但这已是夕阳晚景了。
红楼梦卷七十六:凸碧堂品低感凄凉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凹晶馆联诗(黛玉湘云)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
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
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
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
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嫒。
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
蜡烛辉琼,传花鼓滥喧。
晴光摇院宇, 觥筹乱绮园。
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
构思时倚槛,拟景或依门。
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
阶露团朝菌,庭烟敛夕棔。
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
宝婺情孤洁,人向广寒奔。
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
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
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