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诗词对联月考试题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1.对仗工整:上下联语意相对,字数相等或相近,音韵相呼应,形成对仗关系。
2.平仄协调:上下联的平仄声调要相对应,形成韵律和谐的效果。
3.首尾呼应:上下联的尾字要呼应,形成整体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4.意义明确:上下联的语意要清晰明了,传达出明确的信息或情感。
5.美感突出:对联要求语言精炼,形式美观,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对联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民间的桃符俗,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首尾呼应、意义明确、美感突出等基本规则,这些特点和律诗有相似之处,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下联,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一、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注解:上联忘八,谐音王八,下联打无耻。
改写:上联数数玩,下联品德高。
二、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改写:联中字拆开,造词新奇。
三、上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下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注解:上联唐伯虎出。
下联祝枝山对。
改写:扇子扇起风,水车车运水,车停水止流。
四、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141岁生日联)改写:年华不老,岁月增辉。
五、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乾隆纪晓岚)改写:天然客居高,人过佛寺佛高过。
六、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改写:僧人难成佛,婢女身份低。
七、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下联: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改写:思国思家思亲人,赏风赏月赏秋香。
八、上联: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下联: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这联写的哪个人)改写:取川定蛮,排阵出擒,明灯照五丈,一心酬三愿。
平西东和,定南北拒,变卦土木金,水火相济。
九、蒲松龄落第自勉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
对联复习题

对联课复习题对联定义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以强调其文学性质。
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可以包括文字游戏。
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
对联是由两行对仗、成文的汉字符号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
对仗亦称“对偶”。
诗文按照字词的类别,字音的节奏、平仄,两两相对。
对仗,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说,要对仗工整,平仄合律;有的定义说要“等长”(字数相等),对仗自然等长,不等长怎么对仗?成文,是说联语有意义,或可以理解;符号,指标点等;独立,强调对联是独立的文体,不是其他文体的附庸。
符合这些条件才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无情对”也是对联。
楹联需要一定长度而言,如果短到一字、二字,性质上就会起变化。
按照传统习惯,一字可写“斗方”,不需成对,例如“福”字,“寿”字,“喜”字。
二字可作“题额”,例如北京颐和园东宫门前一座牌楼的题额,外侧是“涵虚”,内侧是“罨秀”,虽然成对,却不称对联。
三字可作“门对”,例如“平为福/居之安”(《楹联三话》卷下)但不多见。
楹联每边通常需要四字或四字以上。
楹联非诗(韵文)①诗句一般规整;楹联句可任意长短②楹联无韵;中国传统诗歌(韵文)押韵③楹联须对仗(词性,音节);传统诗歌未必④楹联尾字讲平仄;传统诗歌随意⑤楹联字义忌重复;传统诗歌却不拘⑥诗中对偶句,如不能“独立”,算不得楹联。
即便律诗中的“联”(如颔联、颈联),若不能真正独立出来,也算不得对联。
律诗之“联”与对联,有联系又有区别。
律诗之“联”转化为对联,尚需一定条件。
这一点,香港梁羽生先生在其《律诗之“联”不同于对联》的短文中,以杜甫《蜀相》等两诗为例,作过具体分析。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说:“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可说是囊括了武侯生平,因此可以抽出来,‘独立’作为武侯祠的楹联;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首联,进而描写祠堂的景物的,它就不如颈联之有独立性了,不过,可以用作表现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联。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当地蓝印布创作受张謇文化的,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当今人们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为中国印布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②在游子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熟悉并且,它犹如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了千里之外的异地。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B.滋养多姿多彩顽固锁定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D.滋养绚丽多彩稳固锁定2.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数仅限于四言和六言B.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B.凡事不可能总不成功,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C.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像古诗中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
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
①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②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③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④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⑤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A. ①③②④⑤B. ①④⑤②③C. ④①③②⑤D. ④⑤②①③5. 下列交际用语表达完全的体的一项是(3分)A.您寄呈的大作,我已经收到,拜读再三,激动不已。
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初中是我们学习阶段中一个重要阶段。
那么在这里为初中生的你准备了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的练习和答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 ___(2)上联:品千古美文下联:___ ____(3)上联:____ _ 下联:花静鸟淡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 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 _____(6)上联:海安花鼓,誉满神州下联:___________ _( 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品王佳酿、海林内衣、中洋河豚。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下联:______________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
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
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下联:名成_______4.徐特立先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仁联:有关家国书常读下联:______________5.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
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
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
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
对联知识及训练题语文试卷

对联知识及训练题语文试卷对联的基本知识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句可以是“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或者“人参貂皮鹿茸,莫非东北珍宝”。
但若对“唐诗宋词元曲,莫非祖国文化”就让人觉得别扭和生硬。
我们学过的对联都是内容密切相关的,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这是从语法上来要求的,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与“梅花”是名词,“锋”与“香”是形容词,“自”与“从”是介词,“磨砺”与“苦寒”是名词,“出”与“来”是动词。
3、节奏相应,平仄和谐一副对联中,上联一共有几个音节的停顿读法,下联也必须对应。
上下联还要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例如“书山\\有路勤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径”读仄声,“舟”读平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读仄声,“流”读平声。
对联的节奏相应,平仄和谐,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
二、内容上的要求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
我们看下面的两副“对联”。
①反对侵略/学习下棋②图书馆里查资料 /动物园中看虎狼从对联的形式要求来看,词性、句式似乎都无可挑剔,平仄亦合,可是上下联意思毫无关联。
这样的“对联”,只能算是“对句”。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要求彼此相关,不能毫无联系。
通常有三种类型:1、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如上文中的对联。
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资料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对联探究活动一、对联简史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二、对联的特点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
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
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三、对联的基本规则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对联1、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写在下面方格里。
(书写要求规范、工整)(2分)上联:登长城览神州风貌下联:□□□□□□□□示例:游故宫品华夏文明2、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
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
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
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表现天池之美。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下联:本文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下联应以天池为内容,应化用古诗文名句,宽对即可。
(共2分,内容、形式各1分)示例:①天池水浮光跃金②天池水波澜不惊③三江源水尤清洌06广西贵港3、贵港素有“荷城”之称,群众十分喜爱咏荷的对联。
现在有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请你为它选出对仗最好的下联。
()(2分)3、AA、梁上蛛丝燕子帘B、岸上麻叶伸绿掌C、半场杨柳拂楼台D、山上新月半亭风06温州4、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3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4.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06温州(课改区)5.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2分)【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5、例: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06兰州24、结合已学过课文《出师表》的有关内容,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本题答案只要与《出师表》内容相关,句式基本一致即可。
示例: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古诗词楹联大赛决赛试题(1)

古诗词楹联大赛决赛试题一、选择题题库一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A、琵琶B、古筝C、扬琴D、箜篌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 B )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张籍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的题目是(B)A、《嫦娥》B、《乞巧》C、《七巧》D、《七夕》4.4《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A、《诗经》B、《陌上桑》C、《楚辞》D、《孔雀东南飞》5.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A、张飞B、关羽C、卫青 D 、李广6.“安能摧眉折腰(A)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的诗句。
A、事B、侍C、仕D、视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8、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A、酒窝B、眼睛C 、嘴角D 、腮帮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 C )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格尔盆地题库二1、《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A、《汉书》B 、《史记》C 、《三国志》D 、《左传》2、"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A、左思的《三都赋》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C 、班固的《两都赋》D 、张衡的《二京赋》3、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A、司马相如B、崔莺莺C、白居易D、杜甫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A、诸葛亮B、周瑜C、曹操D、刘备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 B )A.降水垂直变B.热量垂直变化C.光照垂直变化D.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6.被苏轼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是( C )A欧阳修B王安石C.韩愈D.柳宗元7.“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双岘初级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月考考试题语文(A卷 10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提示,将对联工整地写在空格中。
(5分)Shū shān yǒu lù qín wéi jìng,xué hǎi wú yá kǔ zuò zhōu.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洗礼阔绰水波粼粼问心无愧 B.虔诚晨曦面面相觑断壁残垣C.锦嶂萧索忧心冲冲鞠躬尽萃 D.拆散头衔芊芊细草通宵达旦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提速,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
现在看来,有些楼房的质量是不过关的。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C.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期间,搜寻工作可谓周而复始....。
....,此起彼伏D.由于经营亏损原因停业的兰州古籍书店引经据典....,遍稽群籍....,经过一段对闯的筹划又开门营业了。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据了解,我省汉简发现早、数量多、研究历史长、在海内外影响大。
B.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甘肃选拔赛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兰州代表队、陇南代表队,张掖代表队分别获得团体组前三名。
C.随着Windows XP的退场,对于操作系统行业及安全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或一次机会。
D.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暨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办。
5.结合语境,填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___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
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一、了解对联知识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联也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
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3. 意义相关。
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 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另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二、解题技巧如果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要求另写一联的题型,需要从具体的每个字、词上认真推敲。
做这类题,一般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句意,据此在头脑中寻找并确定好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然后再对所给出的对联细细分析,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紧接着根据所想好的要写的对联的内容,与该对联在位置相同的地方的找出词性相同、词语结构特征相同的词语与之相对,就这样一个一个词语搜寻下去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最后再从整体上把握,做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防患于未然:三、对联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品千古美文(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花静鸟淡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联:安塞腰鼓,誉满神州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妙法禅寺、长城遗址、南海湿地。
《汉语言文学》诗词对联月考试题

《汉语言文学》第二次月考题时间60 分钟总分100 分姓名:一判断题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传统诗歌可以追溯到相传为远古尧舜时代的民谣《击壤歌》2《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
3 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4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又有古体诗,近体诗,自由诗,民歌等5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和格律诗,是在唐代发展成熟的,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6 律诗一般四韵八句,分为四联,第一联叫做首联,第二联叫做颔联,第三联叫做颈联,第四联叫做尾联。
7 上句和下句的平仄关系,叫“对”,前联和后联的平仄关系,叫做“粘”8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是一种依照乐谱曲调来填写的诗歌体裁9 词有诗余,长短句,乐府,乐章,曲子,歌曲,琴趣等别称10 光绪二十六年,从敦煌莫高窟中发现了词的抄本,王重民辑为《敦煌曲子词》,这是最早的文人词选集11 在晚唐五代,出现了一些专门创作词的作家,这就是花间词人,因《花间集》而得名12 自苏轼以来,词坛上便形成了婉约,豪放两大流派。
13 按照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14 词可以根据分段的不同分为单调,双调,三调,四调15 一般认为,保留至今的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后蜀主孟长写在桃符上的春联16 堂联也叫堂对,指厅堂墙壁或楹柱上的对联。
17 挽联是哀悼死者的对联,内容大都是评价死者业绩,颂扬死者情操,表达作品哀思。
18 交际联即用于酬赠的对联19 名胜古迹联是指镌刻或悬挂在风景名胜或历史名人,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20.对联的上下联应竖写,如果是长联,一行写不完,可以另起行写,一般从两边向中间书写,最后一行要空几格,形成“门"字形,称为“龙门写法"。
21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莫22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4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5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2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若虚《望月怀远》2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8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王维《咏柳》2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0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二单选题1 词起源于()A 隋B 唐C 魏晋D 宋2 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作家是()A 李白B 温庭筠C 李煜D 柳永3 近体诗有()种主要形式A 种类很多B 四种C 五种D 六种4迄今最为完备的词谱著作是( A 《词律》清万树撰 B 《白香词谱》清舒梦兰撰 C 《钦定词谱》清陈廷等撰 D 《唐宋词格律》今人龙榆生撰5下列这幅对联断句正确的是()大江东去浪淘沙试问江上春山年年常住江头曾记否六朝时四百八十梵宇 钜苑西开金现粟最喜苑中绿水处处倒涵苑景救能得一池间万千亿兆生灵A 去丨山 1头 1宇 开丨水 1景 1灵B 沙丨上1 头1 宇 粟丨中1 景1 灵1C 沙丨山丨住1 宇 粟丨水丨涵丨灵D 沙丨山 1头1宇 粟丨水 1景 1灵 6下列这幅对联断句正确的是()苍茫四顾俯吴楚剩水残山今古战争场只合吹铁笛一声唤醒沧桑世界 凭吊千秋问湖湘骚人词客后先忧乐事果谁抱布衣独任担当日夜乾坤7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中“帝子”指的是( A 乾隆皇帝 B 梁武帝 C 陈后主 D 李元婴8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初中语文中考《对联诗词格律》练习50题

《对联诗词格律知识》1、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D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欲知别后思今夕,溪水东流是寸心。
2、说出下列对联中的相关历史人物。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
四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指李白。
从诗句理解,李白当年在李隆基前吟诗,醉后,让高力士帮他脱靴子,让杨玉环帮他端着砚台。
说这可以媲美其他优秀的将臣。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项羽和虞姬项羽当年被刘邦派韩信十面埋伏围困在垓下,韩信命人唱楚国的歌谣。
当时是在深夜,结果军心涣散,虞姬为项羽最后歌舞,后自杀殉情。
后不久项羽随其后刎颈自杀。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是湖南岳阳楼的对联,咏的是范仲淹,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知乐而乐。
3、下列10句诗可以组成五副对联,正确的一组是( B )上联尾是仄声,下联尾是平声。
1,阴平; 2,阳平;[统称为平声]3,上声; 4,去(入)声[统称为仄声]《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①东洲//云海//落/樽前②四面荷花//三面柳③泼墨/为山//皆/有意④一幅/湖山//来/眼底⑤别出新意成一家⑥万家/忧乐//注/心头⑦西岭/烟霞//生/袖底⑧追慕古人得真趣⑨一城山色半城湖⑩看云出岫本无心A、⑦①/⑨②/⑩③/④⑥/⑤⑧B、⑦①/②⑨/③⑩/④⑥/⑧⑤C、①⑦/②⑨/③⑩/⑥④/⑧⑤D、①⑦/⑨②/⑩③/④⑥/⑤⑧4、“人行/柳色/花光/里”是一副对联的上句,下列句子中能与之组成一对的选项是()A.地出/灵泉/润/海表B.杂花/生树/倚窗/看C. 身在/荷香/水影/中D.藤长/古木/绕/岩扉5、从下面的短语中挑选若干短语组成一副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内容合理,符合对联的特点,不得拆分短语,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对联试题(1)

对联试题(1)说明为摸清骨干教师对联知识学习情况,更有效地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切实提高对联的创作及分析鉴赏水平,按照市楹联学会的要求,特依据《联律通则》及前一阶段学习的内容,拟定如下《对联知识考试题》。
参加考试的对象是湖滨区申报诗词楹联特色学校的骨干教师;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考试;考试的时间从2013年9月18日至9月27日。
希望各位参加考试的老师认真思考,独立答题,按时交卷,并认真研究考试内容,出题方式和做题思路,为年底闭卷考试打下基础。
市楹联学会教育委员会2013年9月17日对联知识考试题学校: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联律通则》起到了为楹联艺术“_正芳名、_定地位、整规矩、”的作用。
2、对联的基本特征是_词语对仗和_声律协调,核心是对立统一。
3、对联的六要素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_形对意联。
4、声律的声即__声调,是汉语声调的概括;律即平仄_分布的规律。
5、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6、词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等; 虚词包括:_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
7、结构对应要求上下联_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__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規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也就是要求上下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对应。
8、、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之间_对应节奏点上的字,平仄是__相反的。
9、上下联重点字平仄要相对,否则为__失对。
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否则为__失替。
10、对联三忌是:_忌合掌、忌不规则重字、_仄收句式尽量避免三仄尾;平收句式忌尾三平。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1、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诗词大会对句题(共五则)

中国诗词大会对句题(共五则)第一篇:中国诗词大会对句题对出上句1.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2.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3.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4.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5.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6.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7.散入春风满洛城(谁家玉笛暗飞声)8.古来征战几人回(醉卧沙场君莫笑)9.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10.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11.天下谁人不识君(莫愁前路无知己)12.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王谢堂前燕)13.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14.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15.恨不相逢未嫁时(还君明珠双泪垂)16.还来就菊花(待到重阳日)17.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堪折直须折)18.草色遥看近却无(天街小雨润如酥)19.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20.农夫犹饿死(四海无闲田)21.寂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22.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水连海平)23.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为异客)24.不敢问来人(近乡情更怯)25.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一鹤排云上)26.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月明珠有泪)27.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代代无穷已)2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2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30.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31.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相对出)32.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带雨晚来急)33.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3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3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36.万户捣衣声(长安一片月)请说出下句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1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7.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18.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1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第二篇:中国诗词大会——对句题对句题请说出上句1.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2.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3.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4.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5.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6.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7.散入春风满洛城(谁家玉笛暗飞声)8.古来征战几人回(醉卧沙场君莫笑)9.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10.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11.天下谁人不识君(莫愁前路无知己)12.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王谢堂前燕)13.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14.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15.恨不相逢未嫁时(还君明珠双泪垂)16.还来就菊花(待到重阳日)17.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堪折直须折)18.草色遥看近却无(天街小雨润如酥)19.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20.农夫犹饿死(四海无闲田)21.寂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22.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水连海平)23.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为异客)24.不敢问来人(近乡情更怯)25.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一鹤排云上)26.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月明珠有泪)27.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代代无穷已)2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2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30.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31.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相对出)32.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带雨晚来急)33.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3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3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36.万户捣衣声(长安一片月)请说出下句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1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7.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18.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1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2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2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9.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3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3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3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第三篇:中国诗词大会题选一、识别诗词:1、花落知多少2、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3、此物最相思4、往事知多少5、醉卧沙场君莫笑6、江春入旧年7、霜叶红于二月花8、难于上青天9、行到水穷处10、一片孤城万仞山11、恨别鸟惊心12、忽如一夜春风来二、题选:v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路上行人欲断魂v题目:“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牧童遥指杏花村v题目:“日暮汉宫传蜡烛”下一句是什么?答案:轻烟散入五侯家v题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诗词对联衔接题(含答案)

诗词对联衔接专项练习对联衔接题练:1.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2009湖南)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2、为2005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3、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4.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
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5、(2005年长沙)千年古城长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留存许多脍炙人口的对联。
下列对联中与宋代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最接近的一项是() A.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B.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忧乐总关心。
C.岳麓晴岚生万物,天心朗月映潇湘。
D.文运昌隆国兴盛,龙颜怡然民乐天。
6、《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5分) A.青面兽北京斗武 B.景阳岗武松打虎 C.急先锋东郭争功 D汴京城杨志卖刀 2、诗歌衔接题1.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012湖南)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010湖南)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_____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对仗对偶题学生版

对仗对偶题学生版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讲义——对仗、对联题一、考点解读用古诗词来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是2014年的新题型。
“对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春联、歌词、广告中普遍运用。
用律诗中的语料考查对仗,既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又与社会生活的需要相链接。
二、典题回顾1.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答案】A(本题是个综合性的考查,既考考生对联常识,也考了对仗和词性的相关知识,但难度不大。
对仗最主要的词性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结构对结构(主谓、动宾、定中等)可知:“墙头”可与“水面”和“楼上”(名词性偏正结构短语)相对,“雨细”只能与“风回”(主谓结构)对仗,做选A。
)2. 3.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A.天涯共此时B.羁危万里身C. 婵娟千里共D. 江山万里心【答案】D三、知识点拨1.对偶对偶是用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内容的修辞方法。
在古代诗文中,称为对仗。
(1)形式上分为宽对和严对。
宽对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
例:“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严对的特点: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语意相关上下句不用相同的字平仄相反。
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内容上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由意义相同或相似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心血操碎,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反对: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联意思顺连,在语法上形成一个复句,构成连贯、递进、转折、选择、假设、目的等复合关系。
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第二次月考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姓名:一判断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传统诗歌可以追溯到相传为远古尧舜时代的民谣《击壤歌》2《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
3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4从诗歌的形式来看,又有古体诗,近体诗,自由诗,民歌等5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和格律诗,是在唐代发展成熟的,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6律诗一般四韵八句,分为四联,第一联叫做首联,第二联叫做颔联,第三联叫做颈联,第四联叫做尾联。
7上句和下句的平仄关系,叫“对”,前联和后联的平仄关系,叫做“粘”8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是一种依照乐谱曲调来填写的诗歌体裁9词有诗余,长短句,乐府,乐章,曲子,歌曲,琴趣等别称10光绪二十六年,从敦煌莫高窟中发现了词的抄本,王重民辑为《敦煌曲子词》,这是最早的文人词选集11在晚唐五代,出现了一些专门创作词的作家,这就是花间词人,因《花间集》而得名12自苏轼以来,词坛上便形成了婉约,豪放两大流派。
13按照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14词可以根据分段的不同分为单调,双调,三调,四调15一般认为,保留至今的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后蜀主孟长写在桃符上的春联16堂联也叫堂对,指厅堂墙壁或楹柱上的对联。
17挽联是哀悼死者的对联,内容大都是评价死者业绩,颂扬死者情操,表达作品哀思。
18交际联即用于酬赠的对联19名胜古迹联是指镌刻或悬挂在风景名胜或历史名人,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20.对联的上下联应竖写,如果是长联,一行写不完,可以另起行写,一般从两边向中间书写,最后一行要空几格,形成“门"字形,称为“龙门写法"。
21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莫2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4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若虚《望月怀远》2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王维《咏柳》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二单选题1词起源于()A隋 B唐 C魏晋 D宋2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作家是()A李白 B温庭筠 C李煜 D柳永3近体诗有()种主要形式A种类很多 B四种 C五种 D六种4迄今最为完备的词谱著作是()A《词律》清万树撰 B《白香词谱》清舒梦兰撰C《钦定词谱》清陈廷等撰 D 《唐宋词格律》今人龙榆生撰5下列这幅对联断句正确的是()大江东去浪淘沙试问江上春山年年常住江头曾记否六朝时四百八十梵宇钜苑西开金现粟最喜苑中绿水处处倒涵苑景救能得一池间万千亿兆生灵A去︱山︱头︱宇开︱水︱景︱灵B沙︱上︱头︱宇粟︱中︱景︱灵︱C沙︱山︱住︱宇粟︱水︱涵︱灵D沙︱山︱头︱宇粟︱水︱景︱灵6下列这幅对联断句正确的是()苍茫四顾俯吴楚剩水残山今古战争场只合吹铁笛一声唤醒沧桑世界凭吊千秋问湖湘骚人词客后先忧乐事果谁抱布衣独任担当日夜乾坤A楚︱山︱争︱笛︱界湘︱客︱乐︱衣︱坤B顾︱山︱场︱声︱界秋︱客︱事︱任︱坤C顾︱山︱吹︱声︱界秋︱客︱抱︱任︱坤D楚︱古︱笛︱界湘︱先︱衣︱坤7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中“帝子”指的是()A乾隆皇帝 B梁武帝 C陈后主 D李元婴8“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此联是对何人作品高度而又恰如其分的评价()A罗贯中 B吴承恩 C吴敬梓 D蒲松龄9“诗界千年靡靡风,岳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此诗赞颂的是()A杜甫 B苏轼 C辛弃疾 D陆游10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A《离骚》 B《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C《木兰诗》 D《西洲曲》11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是()A对仗 B押韵 C平仄 D句数固定12一般情况下,对联下联的末字用()。
A.平声 B.仄声 C.去声 D.入声1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于()A、李白《月下独酌》 B、李白《把酒问月》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刘希夷《代悲白头翁》14下列横额适合作挽联的是()A大椿千寿 B碧血千秋 C天地合德 D南极星辰15诗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中的“尺素”指的是()A服饰 B量具 C书信 D文具16下面这副对联题写的对象是()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A欧阳修 B范仲淹 C诸葛亮 D杜甫1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出自( )A.张先《天仙子》B.范仲淹《渔家傲》C.辛弃疾《水龙吟》D.苏轼《水调歌头》18《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黄发”是指()A、儿童 B、青年 C、壮年 D、老年19完成五言律定型的诗人是( )A、杨炯和杜审言B、宋之问和沈佺期C、陈子昂和张若虚D、魏征和上官仪20王维《山居秋暝》中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应该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1《滕王阁序》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下句应是()A.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B.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D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22《剑南诗稿》的作者是( )A、刘克庄B、张孝祥C、陆游D、范成大.23《陶庵梦忆》的作者是( )A.张岱B.马中锡C.陈子龙D.汤显祖2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 )A.晏几道《临江仙》B.晏殊《浣溪沙》C.黄庭坚《登快阁》D.秦观《踏莎行》2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西都”是指( )A.长安B.洛阳C.开封D.太原26中国最早描写大海的诗人是:A、谢灵运B、曹植C、曹操2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的中国古代名楼是:A、黄鹤楼B、滕王阁C、岳阳楼28柳永的《望海潮》描写的是的城市为:A、扬州B、杭州C、南京2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作者是:A、常建B、王维C、李白30作为中国旅游文学特有的题材的是:A、诗歌B、对联C、游记散文31“池塘生春草”这句诗的下句为:A、澄江静如练B、江春入旧年C、园柳变鸣禽3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此句出自:A、《与宋元思书》B、《滕王阁序》C、《前赤壁赋》33《游黄山日记》的作者是:A、陆游B、袁宏道C、徐弘祖34〔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A、关汉卿B、马致远C、张可久35《过香积寺》中“过”的意思是:A、经过B、访问C、路过36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首诗标题中“值”的意思是:A、值得 B、算得 C、遇见3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写的是什么地方景色?A、张家界B、桂林C、柳州38《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A、玄奘B、吴均C、杨衒之39《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A、朱尊彝B、姚鼐C、张岱40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A.江西诗派B.剑南诗派C.江湖诗派D.晚唐诗派三多选题不定项1从下列诗人中,选出中唐的几组诗人()A.陈子昂白居易柳宗元 B.李白白居易元稹C.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 D.韩愈孟郊李贺 E李贺元稹李商隐2下列诗句中,为宋代诗人所作的是( )。
A.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D.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3关于近体诗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诗人写作的诗,所以又叫今体诗B近体诗有四种主要形式,即五律五绝七律七绝C近体诗的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以中途换韵D近体诗都必须对仗4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A《饮酒》 B《孔雀东南飞》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滁洲西涧》5关于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说法正确的是()A一句之内,平仄两两相间 B相邻两联,平仄相反相对C一联之中,平仄相合相黏 D“孤平”“三连平”都是近体诗平仄的大忌6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从对仗来说属于()A工对 B宽对 C正对 D反对 E流水对7讲究平仄和对偶的骈体文统治文坛数百年,它孕育了()艺术形式A律诗 B对联 C汉赋 D乐府8关于《湘夫人》说法正确的是()A《湘夫人》是屈原《九章》中的一首,与《湘君》是姊妹篇B“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踏着)白薠纵目四望,与心上人相约在夕阳下”C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主人公却是湘君D此诗的作者是屈原,名平字原,是中国最早的伟大诗人9下列诗句准确无误的是()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B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C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10关于《观沧海》说法正确的是()A作者曹操,他是我国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B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C“水何澹澹”澹的读音为“dàn”,“澹澹”是指水波荡漾的样子D本诗属于四言体乐府歌辞,选自《魏武帝集》11下列作家与作品集对应正确的是()A谢灵运——《谢康乐集》 B刘长卿——《刘梦得文集》C杜牧——《后山居士文集》 D陆游——《剑南诗稿》12下列联语与景点或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灵山钟毕昴,遥连紫塞,阴阳迭起贞元——北岳恒山对联B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岳飞C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贾谊D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苏州寒山寺13下列诗句属于流水对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C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D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14下列评价中,适用于《蒹葭》一诗的是( )A、重章叠句B、以秋景衬情C、感情凄婉惆怅D、通篇四言15中古四声到现代四声的变化归纳正确的是()A上变阴阳 B浊上变去 C入派三声 D保留部分入声《汉语言文学》答题卡姓名:一判断题(30分)二单选题(40分)三不定项题(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