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21页
2. 盐析 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大量高浓度强
电解质盐如硫酸铵、氯化钠、硫酸钠等, 可破坏蛋质分子表面水化层,中和它们电 荷,因而使蛋白质沉淀析出,这种现象称 为盐析。
而低浓度盐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中,会 造成蛋白质溶解度增加,该现象称为盐溶。
盐析机理:破坏蛋白质水化膜,中和表面 净电荷。
灵敏度高,能检测1微克蛋白,重复性好。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48页
蛋白质纯度判定
各种层析单峰,电泳单带,双向电泳单点, 末端氨基酸测定一个,溶解度曲线单转折。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49页
盐溶盐溶—盐析
• 等电点沉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Cl后沉淀 溶解—盐溶
• 原因?
分子在等电点时,相互吸引,聚合沉淀,加入少
许盐离子后破坏了这种吸引力,使分子分散,溶
于水中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9页
盐析 盐析((NH4)2SO4)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硫酸铵后蛋白质 会沉淀析出
• 原因?
蛋白质脱去水化层而聚集沉淀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46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Ⅱ
3.Folin-酚法(Lowry法) 蛋白质中酪氨酸或半胱氨酸,能与Folin-酚试
剂起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500nm比 色测定。
Folin-酚试剂配制比较复杂。 4.BCA法
蛋白质还原Cu2 +成Cu+,与4,4’-二羧基-2,2’-二 喹啉(BCA)形成配合物,显紫色,比色测定。
到达最高值。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13页
三、蛋白质分离纯化普通标准
总目标:增加制品纯度或比活 1.前处理:因动/植物/细菌而异 2.粗分级分离:采取盐析/等电点沉淀/有 机溶剂分级分离等方法 3.细分级分离:采取凝胶过滤、离子交换 层析、吸附层析以及亲和层析等 4.结晶
蛋白质纯化方法总结

分离纯化某一特定蛋白质的一般程序可以分为前处理、粗分级、细分级三步。
1.前处理:分离纯化某种蛋白质,首先要把蛋白质从原来的组织或细胞中以溶解的状态释放出来并保持原来的天然状态(如果做不到呢?比如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不丢失生物活性。
为此,动物材料应先提出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种子材料应先去壳甚至去种皮以免手单宁等物质的污染,油料种子最好先用低沸点(为什么呢)的有机溶剂如乙醚等脱脂。
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将组织和细胞破碎。
动物组织和细胞可用电动捣碎机或匀浆机破碎或用超声波处理破碎。
植物组织和细胞由于具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组成的细胞壁,一般需要用石英砂或玻璃粉和适当的提取液一起研磨的方法或用纤维素酶处理也能达到目的。
细菌细胞的破碎比较麻烦,因为整个细菌细胞壁的骨架实际上是一个借共价键连接而成的肽聚糖囊状大分子,非常坚韧。
破碎细菌细胞壁的常用方法有超声波破碎,与砂研磨、高压挤压或溶菌酶处理等。
组织和细胞破碎后,选择适当的缓冲液把所要的蛋白提取出来。
细胞碎片等不溶物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除去。
如果所要的蛋白主要集中在某一细胞组分,如细胞核、染色体、核糖体或可溶性细胞质等,则可利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收集该细胞组分作为下步纯化的材料。
如果碰上所要蛋白是与细胞膜或膜质细胞器结合的,则必须利用超声波或去污剂使膜结构解聚,然后用适当介质提取。
2. 粗分级分离:当蛋白质提取液(有时还杂有核酸、多糖之类)获得后,选用一套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蛋白与其他杂蛋白分离开来。
一般这一步的分离用盐析、等电点沉淀和有机溶剂分级分离等方法。
这些方法的特点是简便、处理量大,既能除去大量杂质,又能浓缩蛋白溶液。
有些蛋白提取液体积较大,又不适于用沉淀或盐析法浓缩,则可采用超过滤、凝胶过滤、冷冻真空干燥或其他方法进行浓缩。
3.细分级分离:样品经粗分级分离以后,一般体积较小,杂蛋白大部分已被除去。
进一步纯化,一般使用层析法包括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吸附层析以及亲和层析等。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根据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纯化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并且不同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不同,因此可以利用一些较简单的方法使蛋白质和小分子物质分开,并使蛋白质混合物也得到分离。
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有透析、超滤、离心和凝胶过滤等。
透析和超滤是分离蛋白质时常用的方法。
透析是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中,再浸入透析液进行分离。
超滤是利用离心力或压力强行使水和其它小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被截留在半透膜上的过程。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将蛋白质大分子与以无机盐为主的小分子分开。
它们经常和盐析、盐溶方法联合使用,在进行盐析或盐溶后可以利用这两种方法除去引入的无机盐。
由于超滤过程中,滤膜表面容易被吸附的蛋白质堵塞,以致超滤速度减慢,截流物质的分子量也越来越小。
所以在使用超滤方法时要选择合适的滤膜,也可以选择切向流过滤得到更理想的效果离心也是经常和其它方法联合使用的一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当蛋白质和杂质的溶解度不同时可以利用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开。
例如,在从大米渣中提取蛋白质的实验中,加入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进行预处理后,再用离心的方法将有用物质与分解掉的杂质进行初步分离[3]。
使蛋白质在具有密度梯度的介质中离心的方法称为密度梯度(区带)离心。
常用的密度梯度有蔗糖梯度、聚蔗糖梯度和其它合成材料的密度梯度。
可以根据所需密度和渗透压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密度梯度。
密度梯度离心曾用于纯化苏云金芽孢杆菌伴孢晶体蛋白,得到的产品纯度高但产量偏低。
蒋辰等[6]通过比较不同密度梯度介质的分离效果,利用溴化钠密度梯度得到了高纯度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伴孢晶体蛋白。
凝胶过滤也称凝胶渗透层析,是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分离蛋白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凝胶过滤的原理是当不同蛋白质流经凝胶层析柱时,比凝胶珠孔径大的分子不能进入珠内网状结构,而被排阻在凝胶珠之外,随着溶剂在凝胶珠之间的空隙向下运动并最先流出柱外;反之,比凝胶珠孔径小的分子后流出柱外。
蛋白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习不同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技术,包括:材料预处理、细胞破碎、离心分离、沉淀分离、膜过滤分离和色谱分离等,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细胞、质粒DNA、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PCR产物、琼脂糖、电泳缓冲液、考马斯亮蓝R-250等。
2. 实验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离心机、移液器、玻璃棒、培养箱、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提取(1)将大肠杆菌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收集细胞,用玻璃棒搅拌,加入预冷的提取缓冲液,低温条件下进行细胞破碎。
(3)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即为蛋白质粗提液。
2. 蛋白质沉淀(1)向蛋白质粗提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铵,搅拌溶解。
(2)离心分离,收集沉淀,即为蛋白质沉淀。
3. 蛋白质溶解(1)将蛋白质沉淀溶解于适量的缓冲液中。
(2)调整pH值,使蛋白质处于适宜的溶解状态。
4. 蛋白质分离纯化(1)离子交换色谱:将蛋白质溶液上样至离子交换柱,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目标蛋白峰。
(2)凝胶过滤色谱:将蛋白质溶液上样至凝胶过滤柱,用缓冲液进行洗脱,收集目标蛋白峰。
5. 蛋白质鉴定(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分离纯化的蛋白质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分子量。
(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观察蛋白质条带,判断蛋白质纯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提取:通过细胞破碎和离心分离,成功提取出大肠杆菌细胞中的蛋白质。
2. 蛋白质沉淀:硫酸铵沉淀法成功地将蛋白质从粗提液中分离出来。
3. 蛋白质溶解:调整pH值后,蛋白质成功溶解于缓冲液中。
4. 蛋白质分离纯化: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成功地将目标蛋白从粗提液中分离出来。
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定量

实验一氨基酸的别离鉴定——纸层析法实验目的1.学习氨基酸纸层析的根本原理。
2.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
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滤纸和水的亲和力强,与有机溶剂的亲和和弱,因此在展层时,水是固定相,有机溶剂是流动相。
将样品点在滤纸上〔原点〕,进展展层,样品中的各种AA在两相溶剂中不断进展分配,由于它们的分配系数不同,不同AA随流动相移动速率就不同,于是将这些AA别离开来,形成距原点距离不等的层析点。
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比移〔rate of flow ,Rf〕来表示Rf=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Y)只要条件〔如温度、展层剂的组成〕不变,*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
可根据R f 作为定性依据。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构造、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样品中如有多种AA,其中有些AA的Rf值一样或相近,此时只用一种溶剂展层,就不能将它们分开,为此,当用一种溶剂展层后,将滤纸转90度再用另一种溶剂展层,从而到达别离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双向层析。
仪器、试剂1、扩展剂:是水饱和的正丁醇和醋酸以体积比4:1进展混合得混合液。
将20 ml正丁醇和5 ml冰醋酸放入分液漏斗中,与15 ml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放出下层水层,漏斗内即为扩展剂。
取漏斗内的扩展剂约5 ml置于小烧杯中做平衡溶剂,其余的倒入培养皿中备用。
2、氨基酸溶液⑴.单一氨基酸:5%赖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⑵.混合氨基酸:各5 ml混合。
3、显色剂: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4、层析缸、滤纸〔14*17〕、喷雾器、电吹风实验步骤1.放置平衡溶剂:用量筒量取约5 ml平衡溶剂,放入培养皿中,然后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
2.准备滤纸:取层析滤纸〔长17㎝、宽14㎝〕一*。
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处用铅笔划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每间隔1.5㎝作一记号——点样线。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胰岛素的分离纯化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的 分离纯化通常采用离子交换色谱
和结晶法。
胰岛素的分离纯化对于治疗糖尿 病具有重要意义。纯化的胰岛素 可以用于注射,帮助糖尿病患者
控制血糖水平。
在胰岛素的分离纯化过程中,需 要特别注意避免蛋白质的聚集和 变性,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
利用半透膜,根据不同物质之间的分 子大小和形状差异进行分离。
色谱分离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吸附、分配等作用力差异进行分离。
蛋白质的纯度鉴定
化学分析
电泳分析
利用蛋白质中的特定化学基团进行定量分 析,如测定氨基酸组成和序列、测定肽键 等。
利用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率差异进 行分离,再通过染色或放射自显影等技术 进行检测。
有机溶剂沉淀法
利用有机溶剂降低水的介电常数,使 蛋白质发生沉淀。常用的有机溶剂有 乙醇、丙酮等。
离心法
高速离心法
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溶液中 的悬浮颗粒沉降,从而实现蛋白质的 分离。
超速离心法
在高速离心的基础上,利用密度梯度 离心技术,将不同密度的蛋白质进行 分离。
膜分离法
微滤
利用微孔滤膜,将溶液中的悬浮颗粒和微生物截留,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受pH、离子强度、温度 等因素影响。不同蛋白 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沉淀法
利用蛋白质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改变 某些条件(如pH、离子强度、温度 等)使蛋白质沉淀析出。
离心分离
利用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 根据不同物质之间的密度和沉降系数 差异进行分离。
膜分离
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通常采用色谱技术,如凝胶过滤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这些技术可以根据蛋白质 的大小、电荷和疏水性等性质进行分离。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材料的预处理及细胞破碎分离提纯某一种蛋白质时,首先要把蛋白质从组织或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保持原来的天然状态,不丧失活性。
所以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组织和细胞破碎。
常用的破碎组织细胞的方法有:1. 机械破碎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机械力的剪切作用,使细胞破碎。
常用设备有,高速组织捣碎机、匀浆器、研钵等。
2. 渗透破碎法这种方法是在低渗条件使细胞溶胀而破碎。
3. 反复冻融法>生物组织经冻结后,细胞内液结冰膨胀而使细胞胀破。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要注意那些对温度变化敏感的蛋白质不宜采用此法。
4. 超声波法使用超声波震荡器使细胞膜上所受张力不均而使细胞破碎。
5. 酶法如用溶菌酶破坏微生物细胞等。
(二) 蛋白质的抽提通常选择适当的缓冲液溶剂把蛋白质提取出来。
抽提所用缓冲液的pH、离子强度、组成成分等条件的选择应根据欲制备的蛋白质的性质而定。
如膜蛋白的抽提,抽提缓冲液中一般要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tritonX-100等),使膜结构破坏,利于蛋白质与膜分离。
在抽提过程中,应注意温度,避免剧烈搅拌等,以防止蛋白质的变性。
(三)蛋白质粗制品的获得#选用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蛋白质与其它杂蛋白分离开来。
比较方便的有效方法是根据蛋白质溶解度的差异进行的分离。
常用的有下列几种方法:1. 等电点沉淀法不同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可用等电点沉淀法使它们相互分离。
2. 盐析法不同蛋白质盐析所需要的盐饱和度不同,所以可通过调节盐浓度将目的蛋白沉淀析出。
被盐析沉淀下来的蛋白质仍保持其天然性质,并能再度溶解而不变性。
3. 有机溶剂沉淀法中性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它们的介电常数比水低。
能使大多数球状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进而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因此可用来沉淀蛋白质。
此外,有机溶剂会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促使蛋白质分子变得不稳定而析出。
由于有机溶剂会使蛋白质变性,使用该法时,要注意在低温下操作,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浓度。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

前言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一般都是以复杂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每种类型的细胞都含有成千种不同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单独的或一套现成的方法能把任何一种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但对任何一种蛋白质都有可能选择一套适当的分离提纯程序来获取高纯度的制品。
蛋白质提纯的总目标是设法增加制品纯度或比活性,对纯化的要求是以合理的效率、速度、收率和纯度,将需要蛋白质从细胞的全部其他成分特别是不想要的杂蛋白中分离出来,同时仍保留有这种多肽的生物学活性和化学完整性。
能从成千上万种蛋白质混合物中纯化出一种蛋白质的原因,是不同的蛋白质在它们的许多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些性质是由于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列和数目不同造成的,连接在多肽主链上氨基酸残基可是荷正电的、荷负电的、极性的或非极性的、亲水的或疏水的,此外多肽可折叠成非常确定的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和各种转角)、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形成独特的大小、形状和残基在蛋白质表面的分布状况,利用待分离的蛋白质与其它蛋白质之间在性质的差异,即能设计出一组合理的分级分离步骤。
可依据蛋白质不同性质与之相对应的方法将蛋白质混合物分离:1.分子大小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在分子大小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可用一些简便的方法,使蛋白质混合物得到初步分离。
1.1透析和超滤透析在纯化中极为常用,可除去盐类(脱盐及置换缓冲液)、有机溶剂、低分子量的抑制剂等。
透析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左右,如分子量小于10000的酶液就有泄露的危险,在纯化中极为常用,可除去盐类、有机溶剂、低分子量的抑制剂等。
超滤一般用于浓缩和脱色1.2离心分离置换缓冲液许多酶富集于某一细胞器内,匀浆后离心得得到某一亚细胞成分,使酶富集10~20倍,再对特定的酶进行纯化。
差速离心,分辨率较低,仅适用于粗提或浓缩。
速率区带法,如离心时间太长所有的物质都会沉淀下来,故需选择最佳分离时间,可得到相当纯的亚细胞成分用于进一步纯化,避免了差速离心中大小组分一起沉淀的问题,但容量较小,只能用于少量制备。
(生物化学)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摘要:蛋白质分离纯化是蛋白质产品工业化生产的关键之一。
本文分析了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特点及一般原则;综述了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传统技术: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吸附层析、亲和层析、疏水作用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层析(HPLC)、电泳法等及新型技术:亲和超滤、内含肽介导的蛋白质亲和纯化。
关键词:蛋白质分离纯化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最终控制者和直接执行者,它参与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如生长、发育、遗传、代谢、应激、能量转换、信号传导等。
以蛋白质和结构与功能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对蛋白质进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高活性的蛋白质是生物学科研人员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主要包括4个步骤:预处理、蛋白质的抽提、蛋白质的粗分级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1]。
本文针对近年来有关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今后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1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特点及一般原则1.1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特点1)大多数蛋白质产品是生物活性物质,在分离纯化过程中,有机溶剂、溶液pH值、离子强度的变化均可使蛋白质变性失活。
2)蛋白质产品在物料中含量很低,且物料组成非常复杂。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蛋白质,物料中含有大量组成复杂的培养基、菌体生产代谢物等,目标蛋白质的含量常常不到蛋白质总量的1%。
有些目标蛋白质存在于细胞内或在胞内形成包含体,为获取蛋白质,还需进行细胞破碎,结果物料中含有大量的细胞碎片和胞内产物。
3)含蛋白质产品的物料不稳定,蛋白质产品易受料液中蛋白水解酶降解。
4)很多蛋白质产品作为医药、食品被人类利用,因而要求蛋白质产品必须是高度纯化的,产品无菌、无致热源等[2]。
1.2蛋白纯化的一般原则1)蛋白纯化要利用不同蛋白间内在的相似性与差异,利用各种蛋白间的相似性来除去非蛋白物质的污染,而利用各蛋白质的差异将目的蛋白从其他蛋白中纯化出来。
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两性解离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分离基础 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 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鉴别和检验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
}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在溶液中形成的颗粒直径大约1~100 nm,属于胶体颗粒的范围,所以蛋白质是 胶体物质,蛋白质的水溶液是亲水胶体溶液。 蛋白质形成亲水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分子 表面的水化层和电荷层。 蛋白质的水溶液是稳定的亲水胶体溶液。溶 液扩散慢,粘度大,不能透过半透膜。
电泳法
离心法
离心法
+
=
返回
沉淀法
返回
透析法
返回
过滤法
返回
层析法
返回
电泳法
BACK
NOW
Welcome……
PART 3
Part 3:SDS-PAGE电泳
化1003班 宋昊东
?
何为SDS-PAGE电泳法??
sodium dodecyl sulfate 十二烷基硫酸钠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作用: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核苷酸。 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 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SDS-聚丙烯酰胺凝 胶(SDS-PAGE)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过程中,蛋白质保持完 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 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 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 开蛋白质。该技术最初于建立1967年,在样品介质和丙 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后,蛋白质亚 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 略电荷因素)。
蛋白的分离纯化详细讲解

变性和复性
• 原理:蛋白质在一定的理化条件下失 去原有的空间结构、生物学功能及部 分理化特性等称为变性.当变性条件去 除后恢复原有的空间结构及生物学功 能即为复性.
• 方法:尿素变性复性从包涵体中纯化 原核表达蛋白
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分离纯化流程
原材料的获取
预处理 (沉淀)
纯化
细胞破碎
研磨 超声 渗透压 酶 ……
• 将上述作用体系的一方连接到层析基质上,使之 固定化,就有可能分离纯化专一作用tag <6-8 Histidine>镍离子-6
个组蛋白 T7-tag <MASMTGGQQMG> HSV-tag <QPELAPEDPED> S-tag <KETAAKFERQHMDS> VSV-G-tag <TTDIEMNRLGK> HA-tag <YPYDVPDYA>
一、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概述
与蛋白质分离纯化相关的理化特
• 分子大小
性
• 分子形状
哪些技术、原理
• 带电特性
• 溶解特性
• 与配体特异性结合不同
• 吸附性质
• 变性和复性
分子大小 重点
• 大小: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 质肽链的数目及每条肽链的氨基酸残基数 目.
• 常用方法 • 透析 • 超滤 • 凝胶过滤 • 离心
离蛋白质混合物最强大的技术,也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技术.
• 基本步骤:第一相等电聚焦后,在等电聚焦的垂直的方向进行第二
相SDS-PAGE.
双向凝胶电泳的原理:第一向基于蛋白质的等电点不 同用等电聚焦分离,第二向则按分子量的不同用SDSPAGE分离,把复杂蛋白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在二维平面 上分开.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一类大分子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多种关键功能,包括酶催化、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等。
因此,对蛋白质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蛋白质研究的基础,也是后续蛋白质功能研究、结构解析和药物研发等工作的前提。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方法的创新,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以及新兴的技术,以期为蛋白质研究领域的同仁提供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首先回顾传统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如凝胶电泳、色谱分离、超速离心等,这些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分辨率和效率仍有待提高。
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近年来新兴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如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反向液相色谱等,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纯化效果,为蛋白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
我们还将讨论一些新兴的跨学科技术,如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这些技术为蛋白质分离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将对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蛋白质研究提供指导。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方法的创新,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将会更加完善,为蛋白质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传统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传统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主要依赖于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差异,如溶解度、分子量、电荷、疏水性等。
这些方法虽然历史悠久,但在许多情况下仍然被广泛应用,因为它们通常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并且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盐析法:这是最早使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之一。
通过调整溶液中的盐浓度,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从而实现蛋白质的沉淀。
这种方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初步分离,但纯度通常不高。
有机溶剂沉淀:某些有机溶剂可以降低溶液的介电常数,从而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分布,导致其溶解度降低。
这种方法常用于去除样品中的杂质。
蛋白质分离技术1

• 5) 搅拌与氧化:搅拌能促使被提取物的溶解, 一般采用温和搅拌为宜,速度太快容易产生大 量泡沫,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会引起酶等 物质的变性失活。因为一般蛋白质都含有相当 数量的巯基,有些巯基常常是活性部位的必需 基团,若提取液中有氧化剂或与空气中的氧气 接触过多都会使巯基氧化为分子内或分子间的 二硫键,导致酶活性的丧失。在提取液中加入 少量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以防止巯基氧化。
+
带正电荷蛋白质 (疏水胶体)
带负电荷蛋白质 (疏水胶体) 蛋白质聚集沉淀
⑵ 中性盐的选择
• 常用的中性盐中最重要的是 (NH4 ) 2SO4,因 为它与其他常用盐类相比有十分突出的优点: • 1) 溶解度大:尤其是在低温时仍有相当高 的溶解度,这是其他盐类所不具备的。由于 酶和各种蛋白质通常是在低温下稳定,因而 盐析操作也要求在低温下(0~4℃)进行。 由下表可以看到, 硫铵在0℃时的溶解度, 远远高于其它盐类:
(三)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一般可分为 以下几个阶段: ①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②破碎细胞及提取(有时还需要进 行细胞器的分离) ③分离纯化:包括粗分级分离和细 分级分离 其中前两个阶段为生物大分子分离 纯化的前处理。
选择材料 破碎细胞 提取 分离纯化 分析及鉴定
二、 蛋白质(酶) 分离纯化的前处理
• 4) 有机溶剂处理法:利用氯仿、甲苯、丙酮等脂溶性溶剂或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处理细胞,可将细胞 膜溶解,从而使细胞破裂,此法也可以与研磨法联合使用。
(三)细胞器的分离
• 细胞器包括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植物细胞 还有叶绿体。 • 如果要分离制备分布在这些细胞器中的生物大分子,为了 防止其他细胞组分中的物质对制备物的干扰或污染,还需 先将细胞器分离出来,然后在某一细胞器中分离某一物质。 • 细胞器的分离一般采用差速离心法,即将破碎后的细胞在 适当的介质中进行离心,常用的介质有蔗糖、甘露醇、柠 檬酸、聚乙二醇等。各种细胞组分按质量大小的不同,经 过不同速度的离心后,沉降于离心管的不同部位,经多次 分步离心后,即可获得所需组分。
提取蛋白质的4种方法

提取蛋白质的4种方法1.离心法:离心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的大小和密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是最基本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之一、在这个步骤中,样品通过离心机进行离心,这样会使蛋白质在管底或管顶形成一个沉淀或浮游。
通过离心,可以将细胞碎片、核酸和细胞器分离出来。
2.电泳法:电泳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的电荷和大小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电泳法可分为两种类型:SDS-和等电聚焦。
在SDS-中,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通过电泳进行分离,根据蛋白质的大小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
而等电聚焦则是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pI)进行分离。
3.柱层析法:柱层析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的亲和性、大小、电荷或亲水性进行分离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样品与一个固相材料(如凝胶或颗粒)进行结合,然后通过流动相沿柱上运动,以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常用的柱层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蛋白A/G层析法和亲和层析法。
4.免疫沉淀法:免疫沉淀法是一种利用抗体与蛋白质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在这个步骤中,抗体与特定的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使用磁珠或琼脂糖等材料结合抗体,使其沉淀在底部。
通过将样品离心,可以将蛋白质与抗体沉淀分离。
总结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有许多种,每一种都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
离心法可以通过离心把蛋白质从其他细胞碎片和核酸中分离出来。
电泳法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电荷差异进行分离。
柱层析法可以根据蛋白质的亲和性和大小进行分离和纯化。
而免疫沉淀法则依赖于抗体与特定蛋白质的结合能力进行分离。
根据需要和实验室资源的可用性,选择适合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可以确保蛋白质的高质量提取和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