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7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研讨
为什么要用和平手 段解放北平?
①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 和文物不受破坏;
③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新课讲解
①辽沈战役 ③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 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 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 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
新课讲解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
探究研讨 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 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 用?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
根本性变化,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激发 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
意义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
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探究研讨
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 军队主力决战的地点 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
①东北是我军在兵力上唯一超过敌军的一个战场;
②东北敌军孤立分散,占领地区狭小,补给困难; ③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④东北的工业相对发达,可以用它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
新课讲解
辽沈战役 时间 指挥 1948.9—11 林彪、罗荣桓
2、三大战役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刘伯承、邓小平、粟裕 聂荣臻、林彪、罗荣桓 中原、华东野战军 55万余人 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 52万余人
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歼敌人数 47万余人
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 的原因是什么?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解放区的
发展,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
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新课讲解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行 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的?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制定土地改 革总路线,在解放区内进行土地革命。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114-P118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三大战役的影响
3、南京解放的意义
情境导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仅表明了人民解 放军锐不可当,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表达了统 一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独立完整这样一种心声。 渡江战役如何发起?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怎样解放的?下面我 们学习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来解决这些问题。
②淮海战役
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新课讲解 3、南京解放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 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 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 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探究研讨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的原因有哪些?
来自百度文库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 ③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理解“灾难、胜利、和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中国赢得 抗日战争胜利与材料“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的信息不符,故 A不正确。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与材料、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不符,故CD不正 确。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冲破了帝国 主义的东方战线,同时也结束了国内的第三次国内战争,B符合题意。故选B。
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新课讲解 1、千里跃进大别山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
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探究研讨 材料一 毛泽东对这一次战略部署作出的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 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
新课讲解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 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有什么变化?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新课讲解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
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 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
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
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 部分,从中间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材料二 邓小平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山东和陕北两个战
场,我们要责无旁贷的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去,我们 打出去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知道三大战役
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
行的关系。 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难点:分析国民党垮台的原因,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 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④掌握了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并进行武装斗争;
⑤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并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典型例题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 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 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指的是( B ) A、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C、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探究研讨 (1)为什么选择大别山作为战略进攻的地点? (2)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意义? 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
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
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取 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
重
点
地区唾手可得。
武汉
南京
新课讲解 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经过两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显著变化。人民解放军已由130万增至280 万人,军队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解放区面积已占全国的1/4,人口占全国 的1/3,土地改革大部分完成,后方更加巩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