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我国自2009年开始实施土地调查工作,至今已经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土地调查。
在此次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发现,现对此进行总结。
首先,通过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我们发现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有所增加,但土地质量的下降趋势依然存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量的耕地被转为建设用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同时,土地的污染和退化问题也日益严重,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亟待加强。
其次,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还揭示了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大幅增加,而农业用地的减少导致了粮食生产能力的下降。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力度,同时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
最后,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还为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通过对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质量、土地所有权等方面的详细调查,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机会,同时也为我们未来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希望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和成果,积极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工作,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总结第二次土地调查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三一文库()/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第二次土地调查开展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局长并检查组一行:今天,××局长及检查组一行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我局专题办公,听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汇报,并将作重要指示。
这是我们全局干部职工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喜事,首先我代表万源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和全局干部职工衷心感谢××局长及各位领导的亲临指导和关怀。
开展土地调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自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来,万源市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工作中措施得力,亮点频出。
经过一年多工作,共完成26个乡镇3500余平方公里的外业调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于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切实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我市积极响应,一场举全市之力,全面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战斗在万源市40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土地调查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土地调查工作。
20xx年10月9日,万源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动员大会,对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
市级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会议后,层层发动,层层部署,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成立了以市人民政府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国土、财政、民政、建设、水利、农业、环保、统计、林业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万源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长邓斌担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为了确保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按时完成,我市制定了《万源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万源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技术文件,为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近年来,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地
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并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遥感技术
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匮乏。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情况给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其次,我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一些地区存在着土地
过度开发和滥用的情况,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和退化。
这种现象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最后,我们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土地
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提
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土地资源将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二调成果
记者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目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已累计投入工作经费约15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落实工作经费21.16亿元,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批复经费130亿元;全国已有20多万名管理和技术人员投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总体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扎实推进,阶段性进展明显。
——农村土地调查任务全面完成。
目前,全国2859个县级调查单位全部完成了农村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都已上报国家核查。
全国土地调查办已完成全部县级成果的内业核查,并下发了核查意见。
全国2299个县级调查单位提交了内业复核成果,占应提交县级单位的80%。
其中,北京、湖北、安徽、湖南、山东、福建、河南、宁夏、天津等20个省市区完成全部县级调查成果的复核上报。
全国土地调查办还对内业复核后仍存在疑问的321个县,进行了外业实地检查。
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耕地和建设用地数据增减变化明显的10个省份,有重点地进行了实地检查,进一步核实调查成果质量。
——城镇土地调查有序推进。
城镇土地调查主要任务是查清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状况,掌握基础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以及开发园区用地等状况,了解城镇闲置用地的数量和分布,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内容。
各地在全面推进农村土地调查的同时,加大投入,有序推进城镇土地调查。
目前,全国城镇土地调查已完成7.5万平方公里,完成比例86%。
——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全面开展。
基本农田上图既是重点任务,又是难点工作。
全国土地调查办通过明确政策和程序、组织开展现场培训等措施,推进基本农田调查工作。
目前,全国所有县级调查单位都开展了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北京、天津等省市已上报了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全国预计在12月底全部完成。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各地在推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加大权属调查力度,调处大量权属纠纷,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
天津、吉林、安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省区市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或召开会议,部署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任务已经完成。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每个国家和地
区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和保护需求,我们进行了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状况。
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我们获取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数据,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部分地区存在土地过度
开发和破坏的情况,导致土地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部分地区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总的来说,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提
供了重要数据支持,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篇一:杭州市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报告杭州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工作报告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二○○八年十一月杭州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项目工作报告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XX]3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浙政发[20XX]15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XX]132号)的要求,为全面查清市区耕地等各类农用地、城乡各类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的权属、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我局自20XX年底以来,历时一年,开展并完成了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项目的土地调查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此次市区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涉及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和滨江区六个区,覆盖土地总面积达706平方公里,涉及1:1万标准图幅45幅,图斑19764个。
在调查中,对全部图斑进行了内业检查,对1849个批而未用图斑及622个批而已建和未批先用的图斑进行了外业核实。
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本次项目主要成果:外业调查成果图件45幅及外业调查记录表,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45幅,各级行政区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各类土地利用面积数据,各区土地利用数据库及遥感影像数据库,图幅理论面积和控制面积结合图表,各区民政部门盖章确认的勘界成果图,以及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项目技术要求、技术方案等文字成果。
通过调查,一是摸清了市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
据调查统计,市区土地总面积1059463亩,其中耕地150845亩,园地29888亩,林地155287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93109亩,交通运输用地74193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4659亩,其他土地1483亩(详见附表)。
二是更新了国土资源基础空间数据。
第二次土地调查推进情况工作汇报
第二次土地调查推进情况工作汇报土地调查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土地调查工作组的成员,今天我向大家汇报我们进行的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情况。
自从第一次土地调查以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土地信息,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分析。
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结果,发现土地利用的问题较为突出,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现象。
因此,我们决定进行第二次土地调查,旨在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状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前期准备、实地调查和数据整理与分析。
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们首先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团队,包括土地测绘人员、农业专家、经济学家和环境保护专家等,以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调查计划,明确了调查的范围和目标,并安排了各项工作任务。
同时,我们还准备了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仪器、相机和录音设备等。
实地调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要环节。
我们选取了几个典型地区进行调查,包括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和工矿区。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以全面了解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
我们还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土地测量和样本采集,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录像,以作为后期数据分析和研究的依据。
数据整理与分析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最后一步。
我们将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归档,并使用专业的统计软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我们发现,在我们调查的地区中,农用地大量荒废,有的地区甚至被弃置多年,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
另外,城市用地和工矿区的用地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有些地方的用地规划和分配并不科学,造成了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改善土地利用的现状。
首先,我们建议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我们提倡农田环境保护,鼓励农民进行合理的耕作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另外,我们还建议加强城市用地和工矿区的规划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并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
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
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2013-12-30 | 来源:地籍管理司| 【大中小】【打印】【关闭】(2013年12月30日)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并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二次调查数据。
二次调查首次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
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一、全国主要地类数据耕地:13538.5万公顷(203077万亩)其中,有564.9万公顷(8474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还有431.4万公顷(6471万亩)耕地位于25度以上陡坡。
上述耕地中,有相当部分需要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耕地休养生息的总体安排作逐步调整。
全国基本农田10405.3万公顷(156080万亩)。
园地: 1481.2万公顷(22218万亩)林地:25395.0万公顷(380925万亩)草地:28731.4万公顷(430970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873.9万公顷(43109万亩)交通运输用地:794.2万公顷(11913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269.0万公顷(64036万亩)另外为其他土地。
二、全国耕地分布与质量状况(一)耕地分布全国耕地按地区划分,东部地区耕地2629.7万公顷(39446万亩),占19.4%;中部地区耕地3071.5万公顷(46072万亩),占22.7%;西部地区耕地5043.5万公顷(75652万亩),占37.3%;东北地区耕地2793.8万公顷(41907万亩),占20.6%。
(二)耕地质量全国耕地按坡度划分,2度以下耕地7735.6万公顷(116034万亩),占57.1%;2~6度耕地2161.2万公顷(32418万亩),占15.9%;6~15度耕地2026.5万公顷(30397万亩),占15.0%;15~25度耕地1065.6万公顷(15984万亩),占7.9%;25度以上的耕地(含陡坡耕地和梯田)549.6万公顷(8244万亩),占4.1%,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见表1)。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 副本
**省**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省**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一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及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为全面、准确、真实地掌握**市土地基础数据,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满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地籍基础业务建设,全面提升土地管理工作水平,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任务由****(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作业单位从2008年***月开始调查至2009年***月圆满完成农村土地调查任务。
现将**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如下:一、工程概况1、调查区概况**市隶属于**省**市。
位于**山脉中段东麓,***西南隅。
距省会***约***公里。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北纬***°***′-——***°***′之间。
北与***市毗邻,西北与***县相依,西与***县接壤,南与***县相连,东南与***市隔河相望。
全市境域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2、主要目的本工程的实施将查清**市范围内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现状,形成权属清晰、界线明确、分类准确、数据可靠、图数一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使土地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其主要目的是:①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各类土地的数量和分布,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耕地保护、农用地转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②通过调查,查清权属,为农村土地产权管理提供依据;③通过调查,摸清家底,分析土地利用增量空间和存量潜力,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据;④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快捷、高效、准确的土地利用动态管理。
3、工作依据3、1土地利用调查依据2004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08年国务院第518号令《土地调查条例》;✧2007年国土资源部第40号令《土地登记办法》;✧《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TD/T 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补充技术规定》;✧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国土资源部2003年17号令《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办法》;✧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制定《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GB/T 17941.1✧《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8315✧《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土地基本术语》GB/T 19231✧《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 1016-200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 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 1:10000、1:50000数字栅格地图》CH/T 1010-200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国务院二调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土地登记办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199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技术规定》(定稿)二、项目组织实施从2008年***月份开始,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统一了技术标准、统一了数据标准、统一了计划安排、统一骨干培训,确保了成果的一致性。
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2023版)
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一、引言馆陶县是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是农业大县。
为了了解馆陶县土地利用现状,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特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本报告主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土地利用现状⒈农用地⑴旱地●旱地面积:亩●旱地利用率:%●主要作物种植情况:●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花生等⑵水田●水田面积:亩●水田利用率:%●主要作物种植情况:●水稻:亩⒉林地●林地面积:亩●林地类型:●人工林●天然林●灌木林⒊草地●草地面积:亩●草地类型:●放牧草地●垦植草地三、土地利用变化分析⒈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镇扩张对农用地和林地的占用情况●城市建设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动情况⒉工业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工业用地的增加对农用地和林地的减少情况●工业污染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⒊农业现代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对农田利用率的提高情况●温室种植对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四、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策⒈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⒉保护农用地和林地●加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实●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五、附件●附件1:土地调查数据清单●附件2:调查样本照片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土地利用规划:指国家或地方进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分区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规定。
⒉城市建设用地:指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主要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⒊农用地保护政策:指国家对农用地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⒋农田水利设施:指用于农田灌溉、排水和防洪的设施,包括水库、水渠、水泵站等。
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馆陶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县域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馆陶县全域范围,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城市建设用地等各种土地类型。
3.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等。
4. 调查结果4.1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调查结果,馆陶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其中,农田占总土地面积的70%,林地占15%,草地占8%,建设用地占7%。
4.2 土地利用方式在农田利用中,馆陶县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种植。
还有一部分土地用于养殖业和果园种植。
4.3 土地利用强度根据调查结果,馆陶县土地利用强度较高。
农田利用强度主要体现在高效农田面积的增加、农作物种植密度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等方面。
4.4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根据对比分析,馆陶县土地利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农田面积的减少,建设用地的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变化相对较小。
5. 分析与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和建议:馆陶县农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农田利用强度较高,需要合理调配土地资源,避免农田过度利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农田面积的减少说明馆陶县面临城市建设压力,需要加强土地规划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6. 结论,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农田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较高的土地利用强度以及面临城市建设压力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科学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措施,将有助于实现馆陶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县级土地调查地方复核成果的通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县级土地调查地方复核成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09.05.18•【文号】国土调查办发[2009]17号•【施行日期】2009.05.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县级土地调查地方复核成果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9〕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为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地方复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和统一地方复核成果,全面、准确反映地方复核情况,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成果核查总体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8〕57号)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规定》(国土调查办发〔2008〕55号)的有关要求,结合当前各地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国家级内、外业核查工作的重点内容,现将报送县级土地调查复核成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程序方法县级土地调查地方复核成果报送工作,由省级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
各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在收到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地方复核通知后,组织县(区、市)有关人员15日内完成地方复核工作,并对复核结果把关,检查合格后,将地方复核资料报送全国土地调查办。
报送的复核调查成果资料不全或存在问题的,由省级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县(区、市)补齐所缺成果资料。
二、报送内容(一)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复核修改后的数据库成果,主要包括原始矢量数据格式、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元数据和权属代码表等。
(二)表格成果。
1.××县(区、市)图斑一致性核查记录表。
2.××县(区、市)非疑问图斑一致性核查记录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实施方案
附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实施方案城镇土地调查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全面查清全国城镇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土地基础数据的重要手段。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保证今年底按时完成调查任务,确保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要求,结合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计划,依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等有关技术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本着重点突出、确保质量、有所创新的原则,对城镇土地调查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全面掌握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等信息,为城镇内部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五个专项用地调查提供基础依据,为城镇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一)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
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国家标准,全面调查或补充调查全国各城镇汇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等数据,并按《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汇总表》(见附件1-1)要求,逐级进行数据统计汇总。
(二)编写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工作及分析报告。
各省(区、市)在完成数据汇总后,以省(区、市)为单位,编写省级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工作及分析报告,并与汇总数据一并上报。
报告编写说明见附件1—2。
二、工作程序(一)制定实施方案。
各省(区、市)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实施方案。
(二)确定汇总工作范围。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工作范围包括所有的城市和建制镇。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核定后的城市(201)、建制镇(202)图斑的范围确定本次汇总范围,并与农村土地调查范围相一致。
(三)数据逐级汇总上报。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利用部统一下发的数据汇总软件,汇总本级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并向上一级汇交汇总结果。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河南省××县二调文字成果××县第二次土地调查组织实施单位:××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程承担单位:××××××科技有限公司成果分析报告二〇一〇年四月目录一、概述 1县域概况 1 土地利用特点 1二、农村调查成果 2外业调查成果 2 数据成果 2 图件成果 2 文字成果 3 数据库成果 3三、成果分析 3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分析 3 土地利用权属结构分析 6 区域分布规律分析 7 与前成果对比分析 7 成果应用前景分析 16四、土地利用的经验及问题 17 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和建议 18 六、挖掘土地资源潜力的措施和建议 20向居民点要潜力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21 向违规用地要潜力的措施和建议 21 向低效土地要潜力的措施和建议 22七、结论 22一、概述县域概况××县位于豫东平原,…………土地利用特点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县全县未利用地仅有公顷,土地开发利用率高达%,土地垦殖率%2、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量少××县人均耕地量已接近土地承载极限××县总人口万,人口密度为人/ Km2,是河南省人口密度的近一倍,人均土地资源量仅为公顷;人均耕地量为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量(公顷)的%,河南省人均耕地量(公顷)的%3、城镇村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大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比重较大,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高于河南省平均比重约4个百分点;纯农村居民点用地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人均居民点用地公顷,远远超出了《河南省实施办法》规定的农村居民用地标准14、土地后备资源匮乏,资源潜力有限××县由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极高,土地后备资源稀缺未利用地极少全县未利用地共公顷,其中河流水面公顷,湖泊水面公顷,内陆滩涂公顷,裸地公顷主要土地资源潜力分布在农村居民点内,但潜力有限二、农村调查成果外业调查成果幅调查底图及《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2土地权属有关成果 3《土地权属协议书》数据成果1、各类土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2、不同权属性质面积统计数据3、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数据4、基本农田面积统计数据图件成果1、1: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2、土地利用挂图3、基本农田分布图24、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文字成果1、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2、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3、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4、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5、基本农田调查报告6、第二次土地调查自检报告数据库成果按有关技术规定和要求,完成了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三、成果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主要是在调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澄清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为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进行农业区划、规划、因地制宜的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土地统计、登记制度,全面管理土地等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基础依据和建议3XX年××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单位:公顷序号 1 2 3 4 5 6 7一级分类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它土地合计各类面积XX年××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单位:公顷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级分类水浇地旱地果园有林地其他林地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铁路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坑塘水面内陆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用地设施农用地裸地总面积4各类面积XX年××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表单位:公顷序号 1 2 3 4 5 6 7一级分类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它土地总计国有总面积集体总面积合计这次调查成果显示:全县土地面积为公顷,其中:①耕地总面积为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②园地总面积为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③林地总面积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④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总面积为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⑤交通运输用地总面积为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为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⑦其他用地总面积为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其现状结构如下图所示5XX年××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结构图% % % % %% %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其它土地从上述土地利用现状看,××县的土地结构主要有五部分组成其中耕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人均公顷;建设用地占%;林地面积占%;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占%;交通运输用地占%××县二调成果还显示,-XX年的基本农田规划保护面积为公顷,相对于耕地总面积公顷的保护率高达%土地利用权属结构分析调查显示,××县集体土地较多,有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国有土地只有公顷,仅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全县没有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土地6淮阳县二次调查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结构图%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区域分布规律分析从区域分布规律看,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耕地,分布在全县广大农村;占全县总面积%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集中分布在城镇、村庄和独立工矿所在地;占全县总面积%的园地主要分布在××乡、××乡和齐老乡;占全县总面积%的林地,多依河流、沟渠、道路两侧和农村居民点周围分布;交通运输用地主要是高速和各级公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自然河流、坑塘和沟渠地类变化趋势分析XX年至XX年××县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对比表单位:公顷行政区域名称XX年数据 XX年数据耕地 01园地 02林地 037城镇村及交通运输工矿用地用地20水域及其它土水利设地施用地 111012差值---XX年至XX年一级分类面积变化情况图0XX年数据XX年数据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从XX年的变更数据与XX年的二调数据对比表和变化情况图可明显看出××县的地类变化趋势,7个一级类中有3个一级类处于减少趋势,4个一级类处于增加趋势各地类的具体变化趋势和原因分析是:1、耕地变化趋势和原因趋势分析XX年-XX年耕地变化趋势图水浇地旱地XX年数据年数据8XX年变更数据与二调数据对比,耕地总量减少公顷,减少率为%其中水浇地增加公顷,增加率为%,旱地减少公顷,减少率为% 原因公析××县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城镇建设规模扩大;二是村庄外延扩张严重;三是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弃农务工,在承包的耕地里植树所至XX年的变更数据与XX年二调数据对比发生的耕地减少量,并非一年所至,事实上减少的耕地应是详查以来的多年形成的,原因是年度变调查不到位2、园地和林地变化趋势及原因趋势分析XX年-XX年园地和林地变化趋势图XX年数据年数据园地林地XX年变更数据与二调数据对比,园地减少公顷,减少率9为%;林地减少公顷,减少率为% 原因分析园地和林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县地处平原,土地资源量不足,加上园、林经济效益不好和农业结构调整致使园地、林地减少 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变化趋势和原因趋势分析10XX年-XX年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变化趋势图村庄建制镇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年数据年数据XX年变更数据与二调数据对比,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总量增加公顷,增加率为%其中,建制镇增加公顷,增加率为%;村庄增加公顷,增加率为%;采矿用地减少公顷,减少率为%;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减少11公顷,减少率为% 原因分析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总量增加的原因有二,一是城镇建设规模扩大;二是村庄外延扩张严重其中,村庄用地面积增加说明近年来××县村庄整治工作力度不够;采矿用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县整治、拆除粘土砖瓦窑场的结果;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的减少,主要是近年来的殡葬制度改革致使大量墓地消失所至 4、交通运输用地的变化趋势和原因趋势分析XX年-年09交通运输用地变化趋势图铁路公路农村道路年数据XX年变更数据与二调数据对比,交通运输用地总量增加公顷,增加率为%其中,铁路用地减少公顷,减少率为%;公路用地增加公顷,增加率为%;农村道路增12加公顷,增加率为% 原因分析交通运输用地总量增加的原因与近年来大力发展交通有关其中,铁路用地减少与行政区划调整有关,如区内有铁路用地的原××县××乡在这次土地调查前划给了×××××区,致使铁路用地量减少;公路用地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大广高速和周商高速公路建设;农村道路增加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河南省村村通工程建设所致 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变化趋势及原因趋势分析13XX年-XX年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变化趋势图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坑塘水面内陆滩涂沟渠水工建筑XX年数据XX年数据XX年变更数据与二调数据对比,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量增加公顷,增加率为%其中,其中河流水面减少公顷,减少率为%;湖泊水面增加公顷,增加率为%;坑塘水面增加公顷,增加率为%;内陆滩涂增加公顷,增加率为%;沟渠增加公顷,增加率为%;水工建贡减少公顷,减少率为% 原因分析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沟渠、内陆滩涂和坑14塘水面的增加,次要原因这次调查是与详查时的地类认定不一致有关,如XX年变更数据中××县就没有沟渠这一地类的数据6、其它土地的变化趋势和原因趋势分析XX年-XX年其他土地变化趋势图年数据设施农用地田坎盐碱地沼泽地裸地XX年变更数据与二调数据对比,其它土地总量减少了公顷,减少率为%其中,设施农用地增加公顷,增加率为%;田坎次少公顷,减少率为%;盐碱地减少公顷,减少率为%;沼泽地减少公顷,减少率为%;裸地增加公顷,增加率为% 原因分析15其它土地综合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详查与这次调查对田坎定义的不同,导致田坎地类消失;二是土地综合整治导致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盐碱地和沼泽地消失;三是设施农用地的增加与农业结构调整有关;四是极少量裸地的增加原因是废弃工矿所致上述地类变化趋势的分析中,XX年变更数据与XX年二调数据对比,之所以在一年间多数地类数据发生大量变化,除了极个别地类是因详查与二调的地类认定不一致导致外,多数地类一年间发生大量变化的一个共同原因是年度变更调查不到位所致成果应用前景分析作为国土资源管理起基础支撑作用的土地调查工作及其成果,其作用越来越明显,应用前景是广阔的它既是确定土地产权和管理土地市场的基础,更是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本保证成果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这次调查的图件成果,既反映了当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又为今后的年度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奠定了基础,为始终保持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势性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2、这次调查的数据成果,将为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及国土资源的监督管理提供基本保证3、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对保护农民集体土地权益、解决土地纠纷、16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4、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建设,对依法管理土地和政务公开,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社会监督力度具有重要作用四、土地利用的经验及问题土地调查的法制化是摸清土地家底,真正掌握土地基础数据的法律保证《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和土地统计制度《土地调查条例》第六条规定,“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XX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根据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每年进行土地变更调查”这就使得我国的土地调查步入了法制化进程这次土地调查,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按时完成,并取得了真实可靠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了法律作保证改进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程序及技术方法,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有效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是进行土地多用途管理的根本保证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尽可能做到*、公开并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一经颁布就具有法律权威,且非经法律程序不能随意修编或改动在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上,应同样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把基本农田保护块精确到地类图斑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界线,应与路、沟、渠、地类图斑边界一致基本农田规17划图比例尺一定要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一致,这样才便于规划的实施与操作严格执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依法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有偿的标准,以保证原土地所有者的处境和失地后的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原则,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农民权益,遏制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发生明确土地执法监察队伍的工资待遇,是解决土地执法人员后顾之忧,确保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执法人员没有生活保证,难免造成执法过程中的不法现象建议有关上级把执法人员的待遇问题提上日程、落到实处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控制,严格执行城镇用地规模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和法定宅基地标准,是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有效途径××县的耕地后备资源极少,要满足既要建设又要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战略目标,控制着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扩张,并从居民点内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是本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好途径但这次调查成果显示,××县的农村居民点近年来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和建议要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改变当前本县农民宅基地严重超标,居住松散,致使居民点大速度外延扩张的现状,改变林地逐步进入耕地的现象,致使耕地在慢慢减少对18此,我们的想法和建议是:通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依法给居民点划定外围红线,且规定居民点范围只能逐渐缩小,不能向外扩张,加大空心村整治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依照建设部门的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有计划、分步骤的对农村居民点实施归并整理严格执行《河南省实施办法》关于农村一户一宅和平原地区一宅不得超过约公顷的面积规定注重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在用地审批上,坚决控制小项目大圈地现象,科学把握建设项目用地量在农用地经营方式上,要注重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粗放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向规模经营的方式发展建立县、乡、村、组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执法监察体系,对违法用地实施时时监察特别是对村民违规建住宅、以养殖、园地看护等临时建筑为名建永久房屋进行时时监控,发现苗头及时制止,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保护由于本县耕地后备资源有限,加强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数量保护是基础和前提,否则再好的农业结构、再高产的品种、再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必须加强耕地数量保护,严格限制村庄向耕地延伸,严格限制耕地中栽种树木致使一些质量较好的耕地慢慢变为林19地,实行节约集用地;质量保护,是满足今后对耕地产品数量需求不断增加的唯一途径,为此,必须加大物质和政策的投入力度,通过土地整理等一系列措施,改造中低。
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第一章:引言
1.1 背景介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调查方法与数据收集
2.1 调查方法选择
2.2 数据收集过程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馆陶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情况
3.2 土地利用结构特点
3.3 土地质量评价
第四章: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评价
4.1 农业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4.2 工矿用地利用效益评价
4.3 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
4.4 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第五章:土地调查结果分析
5.1 土地面积变化及动态监测结果5.2 土地承载力状况及利用状况
5.3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六章:土地利用规划建议
6.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总体思路6.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具体建议6.3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附件一:调查问卷
附件二:数据处理表格
附件三:相关数据统计图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土地利用规划:指根据国家、地区或区域的经济、社会、生
态环境等发展状况和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的规划。
包括农业、工矿、建设等各类土地利用规划。
2. 土地承载力:指土地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可持续的利用能力的
极限。
3. 生态环境保护:指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查阅相关附件获取详细数据和图表内容。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旨在解释相关专业术语,方便读者理解和阅读本文。
全文结束。
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馆陶县第⼆次全国⼟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23.馆陶县第⼆次全国⼟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主持⼈:王振⼴、王瑞杰主要参与学⽣: 2006级电⼦商务完成时间:2009年作者在2009年毕业实习⼯作时参加了馆陶县第⼆次全国⼟地调查⼯作,随着第⼆次全国⼟地调查的不断深⼊,调查已进⼊成果汇总阶段。
该论⽂是根据作者实习期间通过⽹络调研和传统调研相结合收集到的⼀些调查资料,进⾏汇总整理后编写的分析报告。
⼀、第⼆次全国⼟地调查概述(⼀)调查的⽬的和意义⼟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项重要制度,是全⾯查实查清⼟地资源的重要⼿段。
第⼆次全国⼟地调查作为⼀项重⼤的国情国⼒调查,⽬的是全⾯查清⽬前全国⼟地利⽤状况,掌握真实的⼟地基础数据,建⽴和完善⼟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经济社会发展及国⼟资源管理的需要。
搞好第⼆次⼟地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地数据,是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国家粮⾷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保护农民利益等⼯作的重要内容;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地管理的决定,提⾼政府依法⾏政能⼒和国⼟资源管理⽔平的迫切需要;是科学规划、合理利⽤、有效保护国⼟资源和实施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根本⼿段。
(⼆)调查内容和时间进度1、调查内容第⼆次全国⼟地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利⽤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地的地类和⾯积,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业⽤地、基础设施⽤地、⾦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房地产以及未利⽤⼟地等各类⽤地的分布和利⽤状况;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地的所有权和使⽤权状况,掌握国有⼟地使⽤权和农村集体⼟地所有权状况;调查全国基本农⽥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块基本农⽥上图、登记、造册;建⽴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积和权属为⼀体的⼟地调查数据库;建⽴⼟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调查底图检查 : 全国调查办依据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 , 开 全国调查办依据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
检查验收的总体要求
检查验收全过程应当有记录,包括质量问题、 问题处理以及质量评价等的记录。 记录必须详细、及时、认真、规范。
检查验收的职责 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为验收主体,办公室 主任为检查验收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 检查验收工作。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成果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程序 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程序
数据库成果检查
分幅矢量:图内要素采集无错漏
现象;要素的采集与底图相吻合, 线划(点位)偏移不超过0.2mm;数 线划(点位)偏移不超过0.2mm;数 据拓扑严格无错误;数据层层名及 点线面属性结构符合要求;属性数 据值正确无丢漏。
扫描影像数据检查
分幅矢量数据检查
数据库:图层名称符合标准无丢
漏;拓扑结构无错误;图层空间关 系正确;线接边误差不超过图上 0.1mm;图斑中无碎片;属性数据输 0.1mm;图斑中无碎片;属性数据输 入正确。
材料清单
外业调查成果 图件成果 数据成果 数据库成果
县级成果提交 验收的必需材料
文字成果 重要过程记录
提交检查验收的县级调查成果和资料
外业调查成果:原始调查图件及《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原始调查图件及《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原始记录、权属调查有关成果、田 坎系数测算成果。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检查验收
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2023简版
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针对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分析报告。
土地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通过分析馆陶县的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的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背景馆陶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是一个农业县,土地资源是该县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通过全国土地调查,可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用途和利用情况,对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 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根据全国土地调查的数据,馆陶县的土地面积为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X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林地面积为X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草地面积为X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水域面积为X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来看,耕地是馆陶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但林地和草地的面积也有一定规模。
4.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馆陶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包括农用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根据全国土地调查的数据,农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林地占总土地面积的%,草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建设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
从土地利用结构的角度来看,农用地是馆陶县的主导土地利用类型,但林地和草地的面积也较为重要。
5.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数据,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根据数据分析,馆陶县的耕地面积在过去几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农村农田整治和城市扩张。
,林地和草地的面积也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林地转用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
而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6.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通过对土地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馆陶县存在以下问题:- 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产量和农业发展影响较大,应加强耕地保护和农业生产管理;- 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草畜平衡产生不利影响,应加强林地和草地保护;- 建设用地扩张比例较大,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影响较大,应优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结构。
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土地资源网论坛收集一、第二次土地调查背景分析1、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增长迅速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30%,标志着全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此后10多年时间,全国城市化率以年均1.24个百分点速度递增,2009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46.6%。
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城市繁荣的同时,也给城市用地安排形成巨大压力。
面对快速增长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土地供给一直存在着两种趋向:一是盲目供地现象,导致土地的闲置浪费;二是违法用地,导致土地市场的混乱无序,土地收益大量流失。
因此,当前土地管理急需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摸清家底,了解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对症下药,预防土地供求失衡。
2、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不高,人地关系日趋紧张2008年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耕地1.22亿公顷(折合18.26亿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38亩,低于全球人均耕地2.88亩的平均水平。
从耕地资源地区分布看,许多地区耕地保护形势已相当严峻。
2007年末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有超过一半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甚至低于0.8亩的人均耕地警戒线。
耕地数量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状况也令人堪忧。
2009年国土资源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显示,全国耕地中低质量地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57%以上。
因此,当前土地管理急需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摸清家底,了解掌握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利用现状,对症下药,切实稳定耕地食物生产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3、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掀起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土资源部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列为本世纪初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重点完成的五大任务目标之一。
为改变纸质的详查和变更资料调查不迅速不及时、调用手续繁琐、资料更新效率低下、资料共享缺乏平台等问题,急需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摸清家底,强化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加快全国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外业调查)成果自查报告(完整版)
--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外业调查)成果自查报告**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外业调查)成果自查报告**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外业调查)成果自查报告一、任务概要:1、项目来源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X]38号)精神,安徽省涡阳县国土资源局通过政府采购,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承担涡阳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2、基本工作量国家民政部门确定的涡阳县行政界线范围内2109平方公里区域内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
二、检查工作的概况根据《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要求,依据《安徽省农村土地调查外业成果质量评价暂行办法》,我县二调组织相关人员于201X年2月17日--2月21日对外业调绘成果图、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土地权属协议书等资料进行检查。
此次全面检查是在作业队自查互检的基础上,进行100%的检查。
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分工,地籍测绘股负责资料的收集、协调工作;规划耕保股负责对近年来已征用土地在图上标注的位置、地类代码及使用情况等进行核查;测绘室对有关测绘质量、地类代码、图上与实地的尺寸是否相符等情况进行核查;复垦中心对已通过复垦验收的土地、已复垦尚未验收的土地及拟复垦、置换的村庄等在图上标注是否准确进行核查;监察大队对违法占地是否上图、标注是否准确进行核查。
各中心所要对本辖区内所有地类上图情况进行核查,既要对以上各股室队核查的项目再次复查外,还要对以下内容进行重点检查:1、图上标绘与实地是否一致,包括图斑代码和地类代码、线状地物的走向、宽度,零星地物的位置、地类及面积等。
2、土地权属界线位置、走向及结点确定和拐点位置的设置是否正确,权属界线、结点、拐点的文字说明是否清楚正确。
3、检查补测地物的精度和零星地物的调查是否满足要求,记录是否正确、规范。
所有参检单位检查后必须填写自查意见记录表。
使用仪器:皮尺、比例尺等。
检查人员:王正礼地籍测绘股股长王贺地籍测绘股副股长田俊伦规划耕保股股长长于水监察大队队长李长才规划室副主任崔建华土地复垦中心副主任各国土资源中心所负责人三、检查的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技术标准(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1X);(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6)《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7)《安徽省农村土地调查技术补充规定》(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8)《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耕系数测算技术方案》(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9)《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补充细则》(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0)《安徽省农村土地调查外业成果质量评价暂行办法》(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1)《关于农村土地外业调查若干技术问题的处理意见(1)》(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2) 《关于农村土地外业调查若干技术问题的处理意见(2)》(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3)《安徽省涡阳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安徽省涡阳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4)《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15)《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1X]359号);(16)《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17)《地籍测量规范》(CH5002—94)(国家测绘局);(1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X);(19)《地籍图图式》(CH5003—94)(国家测绘局);(20)本区技术设计书(21)其它有关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主持人:王振广、王瑞杰主要参与学生: 2006级电子商务完成时间:2009年作者在2009年毕业实习工作时参加了馆陶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不断深入,调查已进入成果汇总阶段。
该论文是根据作者实习期间通过网络调研和传统调研相结合收集到的一些调查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后编写的分析报告。
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概述(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搞好第二次土地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数据,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保护农民利益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土地管理的决定,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和实施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根本手段。
(二)调查内容和时间进度1、调查内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房地产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调查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2、时间进度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由国家统一部署,分步实施,重点和急需地区优先进行。
2007年1月至6月开展本次调查的有关准备工作,完成调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制订以及试点、培训和宣传等工作,全面部署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各地组织开展调查和数据库建设。
其中,至2008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东部地区调查;至2008年底基本完成中部地区及西部重点城市调查;至2009年上半年,完成全国调查工作。
2009年下半年,各地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并以2009年10月31日为调查的标准时点,统一进行变更调查数据更新,向国土资源部汇交成果,由国土资源部汇总形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数据。
调查进程中形成的调查成果,可随时用于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管理。
(三)调查的组织实施1、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负责调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负责调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
对调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其中,涉及调查业务指导和检查由国土资源部牵头负责;涉及调查经费和物资保障方面的工作,由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负责协调;涉及数据统计和分析方面的工作,由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统计局负责处理。
其他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调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调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要积极吸收有资质的调查机构参与本次调查工作,及时根据调查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做好调查人员的培训和组织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经费上要给予保证。
2、明确分工调查工作按照“国家整体控制、地方细化调查、各级优势互补、分级负责实施”的形式组织实施。
国家统一购置航空、航天遥感资料,统一制作调查基础图件;地方政府负责组织专业队伍在国家提供的基础图件基础上,深入实地细化调查。
国家组织开展逐地块全面的内业检查和重点地区、重点地类的外业核查。
3、制定方案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
各地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根据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特点,编制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制订土地调查的实施细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的土地调查方案须报国土资源部批准。
各地应加强对承担调查任务的队伍资质审查和调查人员的培训。
通过资质审查的队伍和经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人员,方可承担调查任务。
本次调查要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承担单位,以合同方式规范调查行为。
4、落实经费土地调查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同分担。
各地应多方筹措,统筹安排,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保证土地调查的顺利进行。
5、确保质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的调查成果质量负责,切实保证调查成果真实、准确,严禁弄虚作假和篡改调查成果。
对虚报、瞒报土地调查数据的,一经发现,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各地要采取切实的保证措施,严格验收制度,确保土地调查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
调查结束后,逐级汇总上报调查成果。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市(地)、县级调查成果;国土资源部负责对省级汇总成果进行验收。
对调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和纠正。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数据,经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一)总则与准备工作1、目的与任务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现状,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农村土地调查。
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城镇土地调查。
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基本农田调查。
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状况图上,掌握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2、比例尺农村土地调查以1:10000比例尺为主,荒漠、沙漠、高寒等地区可采用1:50000比例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可根据需要采用1:20000或1:50000比例尺。
城镇土地调查宜采用1:500比例尺。
3、基本调查单位与计量单位以县级为基本调查单位,完整县级行政辖区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和亩。
4、准备工作制定方案。
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第二次土地调查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资料情况、技术路线、技术方法、技术流程、时间安排、经费预算、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及主要成果等。
人员培训。
在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前,应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规范调查程序,统一调查方法和要求等。
开展试点。
各地应先开展调查试点工作。
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资料准备。
基础地理资料:近期地形图、DEM,以及各等级测量控制点等资料;遥感资料:近期航空、航天资料;界线资料:包括国界线、陆地(含岛屿)与海洋的分界线、行政区域界线等资料;土地权属资料:包括《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以及宗地权属来源和土地登记等资料;已有土地调查资料:包括已有的土地调查图件、表格、文本、和数据等;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查资料:包括县级、乡级基本农田地块划定和调查图件、表格、文件、说明等资料;土地管理有关资料: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田地专用、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资料;有关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各种表格。
(二)调查地图制作1、DOM(数字正射影像图)精度指标平面位置精度。
DOM地物点相对于实地同名点的点位误差,不大于表1之规定。
特殊地区可放宽0.5倍,规定两倍误差为其现差。
镶嵌限差。
利用航空影像制作DOM时,像片或影像之间镶嵌限差,见表2。
利用卫星影像制作DOM时,景与景之间的镶嵌限差,见表3。
2、遥感资料选择航空遥感资料选择。
基于胶片相机航空摄影时,规定DOM比例尺与摄影比例尺的对应关系,见表4。
基于数码相机航空摄影时,DOM比例尺与数码相机像素地面分辨率的对应关系,见表5。
航天遥感数据选择。
根据DOM比例尺选择相应空间分辨率航天遥感数据,见表6。
表6 不同比例尺DOM与航天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对应关系航天遥感影像应层次丰富、纹理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云量覆盖应小于10%,且不能覆盖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侧视角一般小于15度,最大不超过25度。
3、DOM制作航空DOM制作。
平面控制点采用GPS等仪器实测,或从大于DOM比例尺的现有DOM、地形图上采集。
高程控制,应采用近期相应比例尺DEM(数字高程模型)为高程控制。
不同比例尺DOM 与DEM的比例尺对应关系,见表7。
图像处理。
以景为单元,采用物理模型或有理函数模型进行几何纠正。
重采样方法采用双线性内插或三次卷积,重采样像元大小等同原始遥感影像。
融合影像要求纹理清晰、光谱信息畸变小,无重影、模糊等现象。
重叠区的影像纹理应一致。
当影像时相相同或相近时,色彩应趋于一致。
(三)调查内容1、农村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覆盖完整调查单位,其中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按单一地类图版调查。
权属调查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公路、铁路、河流和国营农、林、牧、渔场、企事业单位等用地权状况的调查。
地类调查是对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等分布和利用状况的调查。
2、城镇土地调查即城镇地籍调查,是对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调查。
城镇土地调查与农村土地调查确定的城镇范围相互衔接调查;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的土地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权属调查是对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和地类等的调查。
地籍测量是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其他地籍要素、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以及编制地籍图和宗地图。
(四)统计汇总统计内容。
农村土地统计,包括通过农村土地调查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权属性质、耕地坡度分级和基本农田等统计;城镇土地统计包括城镇土地调查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权属性质等统计;专项统计包括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以及房地产用地等的统计。
数据汇总。
在县级土地统计基础上,逐级开展市(地)级、省级和全国汇总。
(五)主要成果和检查验收1、调查成果包括以下几点:调查地图以及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原始记录;土地权属有关成果;田坎系数测量成果;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统计汇总表;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图、宗地图;基本农田、耕地坡度等级等专题图;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及有关专题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