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九上语文书人教版教案

九上语文书人教版教案

九上语文书人教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词的内涵
和思想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
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2. 词的意境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1. 词的意境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讲解法: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背景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美感。

3. 讲解重点: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 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本册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分析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解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复述。

第二章:课文讲解与分析2.1 课文讲解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和讨论。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理解课文。

第三章:阅读理解与练习3.1 阅读理解提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

3.2 练习题目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作文题等。

提供解答和解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章:写作指导与练习4.1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指导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拓展和组织的规划。

4.2 写作练习提供作文题目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提供作文评价和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第五章:口语表达与练习5.1 口语表达提供口语表达的主题和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流和讨论。

5.2 口语练习提供口语练习题目和对话情境。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培养口语表达的自信和流利度。

提供口语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六章:语法与修辞6.1 语法知识讲解和巩固九年级语文上册的语法知识。

分析和举例说明语法规则和用法。

通过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语法知识。

6.2 修辞手法介绍和讲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精选4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精选4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精选4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教学难点: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哪些?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岑参:《白雪歌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陆游:《十一月四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词也是描写边塞生活的。

(板课题)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作者简介(略)背景介绍(略)三、自读欣赏,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2、齐读3、自由读(提出质疑)四、品析词作内容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知道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的是什么吗?(一)、品析上阕的景物描写1、写了哪里的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与作者家乡的景色一样吗?2、景色的不同体现在哪一个字上?(“异”字,以异统领)3、“异”在何处?(再次自由阅读,合作讨论,找出“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紧闭4、以上的景色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荒凉、萧条、寒冷)过渡:此景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去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体味词人的思想感情1、作者和将士们长期生活在如此荒凉的边塞之地,他们的内心感想会是怎样的呢?(寂寞、孤独、思乡)2、从哪些词句的描写中,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思乡忧国,但功业未成无归期悠悠羌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无奈、凄凉、苦闷、悲愤(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

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设计五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设计五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设计五篇作为九年级语文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案,那么大家会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选择⒈写字与识字:田圃禁锢忍冬寒浅滞留喑哑丝缕喧嚷蓑衣斗笠润如油膏洗衣谣襁褓温声细语⒉理解“雨说”与“诗人说”之间的诗意转化,了解文学作品中拟人艺术表现手法与拟人修辞的区别。

⒊梳理“雨说”的内容及情感,理解“雨”与孩子的关系,联系写作背景,理解“勇敢地笑”等诗句的深层含义。

⒋诵读诗文,理解“雨”的仁慈、无私、博爱的奉献者形象,感受作者对春之生命和希望的赞美,即诗人对祖国儿童的关爱和祝福。

⒌运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方法选择仿写诗意的情境画面,进行口语交流训练和诗歌写作小练习:⑴“雨说:四月的大地等待久了”⑵“雨说,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⑶“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请跟我”⑷“雨说,我要教你们,”⑸“雨说,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了,要记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⒍将本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诗与散文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或将本诗与朱自清《春》中的春段落比较,体会诗歌与散文语言的不同。

二、教学安排⒈充分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雨”的形象;⒉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意的深邃;⒊要以知识为先导,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⒋拟用2课时授完。

三、教学设计㈠导入新课“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而诗人郑愁予化身为雨,悄悄地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说了些什么呢?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雨说》。

㈡作家简介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教师归纳、概括: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

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

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9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9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9篇)九年级语文教学通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2.理解这首诗词的主要意思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代诗词教学难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并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二)师生互动,了解李白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李白的生平情况。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生谈师小结,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了解李白。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大家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出示课件:(教师讲解)《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2009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009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坡家初中周占芳我在本学期担任九年级二班语文、七年级一、三班生物的教学工作,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现作如下计划:一、学生成绩回顾,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八(2)班语文合格率为94..8%,优秀率为1.9%,平均分为67,从以上数据看出,该班成绩不是很理想。

八(2)班生物合格率100%,优秀率为67% 平均分为78.9,八(3)班生物合格率为93%,优秀率为54%,平均分为76.87。

1、语文方面本班为九年级二班,是平行班之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就当小和尚,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

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比较差。

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6人。

从八年级期末检测及入学考试成绩来看,本班学生语文成绩是四个班中最差的。

主要原因是男生偏多,偏科现象较严重,而且不及格的有8人,全班最低分仅45分。

从平时语文课堂上的观察以及平时谈话、调查了解到:本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良好的语文习惯(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尚未养成,而且只有五至八个同学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较强,其他学生在课堂上属于“沉默的一族”,有几个学生作文文理不通,错别字到处俯拾即是,病句随处可见,甚至比不上语文好一点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而且我尝试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时,老是几个成绩好的女同学在充当主力军。

所以,接手这个班,了解到了以上情况,我越发觉得肩上担子之沉重。

2、生物方面由于七年级刚接触生物这门学科时学习的兴趣很高,气氛活跃。

上学期的生物期末成绩与全县比差距很大,班与班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原因是学生习惯了原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注入式教学方式,对新课程下的新教学方式一时还不适应,形势非常严峻。

二、教材分析:1、语文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第一课:汉字——历史的记忆
教学目标:
- 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了解汉字的演变规律,了解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 学生了解《说文解字》的作者、历史背景,并认识该书的重要性;
- 学生能正确识认并书写8个生僻字。

教学重点:
- 汉字的演变规律;
- 《说文解字》的作者、历史背景,以及该书的重要性;
- 8个生僻字的识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
- 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识写生僻字的意义。

教学方法:
- 教师介绍法;
- 合作研究法;
- 视觉教学法;
-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1. 教师以图像形式,介绍汉字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
2. 教师讲解《说文解字》的作者、历史背景,并引导学生认识该书的重要性;
3. 学生合作研究,识别8个生僻字,并在小组内讨论其意义;
4. 整合讨论结果,教师解读生僻字的字意,并示范书写;
5. 学生跟读教师,练书写生僻字;
6. 学生在不看字帖的情况下,尝试写出所学生僻字。

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历程、演变规律和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及《说文解字》的作者、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学生通过
合作学习,识别和讨论8个生僻字,并掌握其正确书写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本质和文化价值。

201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精品范文】

201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精品范文】

201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1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60 人,其中男生30 人,女生30 人。

从八年级期末检测及入学考试成绩来看,调查了解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良好的语文习惯(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有待加强,学生作文文理不通,病句随处可见。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下两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

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

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

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

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

四、教学目标:(一)、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时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

那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新学期在热烈的期盼中拉开了帷幕,我们九年级的全体师生又开始了新的工作与学习生活,成绩是昨天的句号,前进是永恒的主题,新的学期,意味着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们决心在教学工作中突出两在宗旨:终身学习,长远发展;着重两个提高:提高教师个人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盯住两个过程:备课的过程,学习的过程。

总之,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严肃的作风,严格的管理,做到:管理再细一点,注重过程;做法再实一点,注重成绩;思想再新一点,注重方法。

保证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有工作必检查,有检查必总结,有总结必公布。

一、常规管理,创新方法,求实效。

教学的常规管理工作经常而持久,要想使常规的教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注重方法的创新,新学期我们要采用新的管理方法,使常规教学工作切实有成效。

1、躬亲管理,层层负责。

九年级教学由王校长总负责,采用躬亲管理的方法,工作必亲自规划,每天必亲自检查,成绩必亲自跟踪,做到心中有数、有底、有效,下面由三们主任分兵把口,刘雪华主任负责语文组和政史组,姜忠媛主任负责数学和物理组,区岩主任负责英语组和化学组,日常工作各有分工,焦江和杨柳两位干事也各有分工,负责日常查课、排课及资料收集、保管、装订。

2、立规立矩,注重规范。

(1)制订《九年级教师课堂规范》。

(2)每个办公室一块成绩通告板。

(3)开学第一天给每位教师发一本会议记录本,开会必须记录。

3、集体备课,创新形式。

在原有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创新备课方式:(1)除了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外,各组均再加两节集中备课的时间。

(2)各组备课均有领导参与。

(3)备课形式采取说讲评议上的形式。

(4)新教师必须上课前进行说课过关。

4、规范上课,六步教学。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读懂*,梳理思路脉络。

2.品味语言,把握中心观点。

3.理清层次,分析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用现实主义笔法表达了一个朴素的愿望——居者有其屋。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了现实中有一个栖身之所,我们的精神还要有一个栖身之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诗意地栖居。

”刘禹锡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身居陋室,却道:何陋之有?可见,物质世界家徒四壁,精神世界却能富丽堂皇。

小屋里有爱,有着温暖的色彩;小屋里有信念,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小屋里有回忆,是生命中的美好。

在精神小屋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精神小屋里,“一水一心法,一石一禅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看看作者的精神世界都有哪些东西?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提问】第1-5自然段讲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第1和2段说,我们很难达到两句名言所讲的有雄浑宽阔的胸怀,但这两句名言恰恰又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

接下来,顺势提出“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的问题。

作者再由现实中人们的两居室三居室,引出第6段所讲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所以其作用是:前5段分析名言中关于人的心灵空间的阐述,引出关于人的心灵活动空间(精神小屋)的思考。

换句话说,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应有哪里东西?【提问】在作者的眼中,我们应该有哪三间精神小屋?【明确】第一间(7-9段):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第二间(10-14段):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15-18段):安放我们自身。

三、重点赏析,理解特色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提问】作者认为这间小屋有哪些爱和恨?【明确】首先讲人的心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爱与恨。

【提问】作者如何评价这些爱与限?【明确】运用比喻、拟人,形象地评价这些爱与恨如同“古老乐器”会在某个金戈铁马之夜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计划-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计划-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计划-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

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

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

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计划-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中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语文教学计划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计划作者: 加入日期:09-09-10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计划初三是学校的窗口,是检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否提高人气的最重要时期。

为了让学生毕业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课题。

为此,新学期伊始,认真地思索和总结了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特制定初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一、基本情况分析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上学期要结束一学年(上下两册)的新课任务。

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学生方面:初三3、4共有100个学生左右,由于是重新分班,所以两个班的水平应该没有差距。

另外,从上学期县里的水平测试来看,整体水平处在全县的的前列,基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依据以前的惯例,语文视野狭窄,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等等现象还是存在的。

3、教材分析: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

全册书分六个单元,包括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一个文言文单元,它们构成了“学会读书”系列,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009-2010学年度上期语文.

2009-2010学年度上期语文.

三年级上期教学目标
•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 • • • • • 整体推进 培养兴趣 学会学法 文化积累 上不封顶下保底 体现发展的过程 / / / / 防止片面性走回头路 人的主动精神 避免繁\难 避免深 透 全 / 有差异的发展 / 不追求一步到位
A 积累 认字230个;写字220个 阅读 主体课文27篇 自读课文16篇 古诗 8篇 背诵(≥ 15篇/段) 名言警句、谜语、谚语、对句
开卷有益 单元内容的拓展,阅读教学的延伸
运用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畅所欲言 • 清楚、明白地讲述 • 有条理地表达 • 学会倾听 所有“畅所欲言”都可作为 练笔内 容。
初显身手
• • • •
引导学生: 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生活, 有目的地收集资料, 尝试运用解决简单问题 学会合作
笔下生花
作为习作栏目,不再以指令性 的形式出现,而是和其它栏目 紧密结合,在具体的问题情境 中自然引出,成为语文实践活 动的延伸。 体现从说到写,从读到写
5-5
5-6 5-7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读错了及时纠正 读说明书提取信息
学习写公约
写鸟(运用学 过的词) 写购物经历
自我介绍
评价小评委
评选鸟类能手
介绍商品
5-8
5-9 学习读报纸,复述
请同学评习作 自己最 _ 的 收集安徒生资 一件事 料
仿写 猜谜语
5-10
5-11
怎样读一本书
认识对联 想象,习作
交 流 报 刊 编写手抄报 栏目 轮流讲新 闻 整理资料
2009-2010学年度上期语文
第五册教材分析
青羊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黎红
回 顾 :
北师大教材编排特点及目的

九年级上语文版教案

九年级上语文版教案

九年级上语文版教案九年级上语文版教案应该怎么写?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九年级上语文版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上语文版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

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1、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2、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2、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点: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2、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导入。

(导语)这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点光明,令人遐思。

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星星”便成了点燃他灵感源的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

今天,我们就—起学习这首诗歌。

(板书文题、作者)同学们,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八十年代蔚为大观的朦胧诗潮,无疑填补了那个动乱的历史年代中诗意的空白。

舒婷,顾城等无数富有才情的青年诗人的歌声渲染出时代的色调,建构起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诗人江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作《星星变奏曲》,去体悟朦胧诗独特的审美特征。

1、朦胧诗简说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革命”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三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编整理了九年级上册语⽂教案模板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出师表》教学⽬标 1、学习本⽂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的写法⽅法。

2、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本⽂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理清⾏⽂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2、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民智慧的化⾝。

“三顾茅庐”、“⽕烧⾚璧”“六出祁⼭”等脍炙⼈⼝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才韬略令⼈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流杰作,⽂章质朴诚挚,为后⼈所景仰。

“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介绍⽂体和写作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事的⼀种⽂体。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事呈⽂。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能,听信*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章,以恳切的⾔辞劝说后主⼴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

三、范读课⽂ 注意⽣僻字词及长句的断句。

四、由同学朗读课⽂ 1、参照提⽰和注释粗通⽂意。

2、辨析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业;本⽂中的古义是开放、扩⼤。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和遗憾。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3篇)九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一《孔乙己》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运用“与手相关”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与手相关”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与形象。

【教学主要步骤】:【环节一】忆读明点;集体忆读有关手的文学作品,并出示细节的定义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面》竹枝似的手《甜甜的泥土》母亲“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的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小亮“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

”“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的凝望着。

一会二,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

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环节二】再读找点:请同学们再度《孔乙己》,找找文中有哪些“与手有关的细节【环节三】精读品点分组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分析其作用。

把写到手的相关内容加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适当加入想象用具体的文笔描写出来,配图画。

老师板书主要的四种手,文图呈现。

剖析人物。

【环节四】熟读悟点:造成孔乙己如此性格命运的,难道真是这只“手”之罪吗?还有哪些无形的手将孔乙己推向死亡之路呢?挖掘主题。

出示“有形的手”“无形的手”【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上一堂关于“手”的课,崔老师有一双手,请前排同学观察,说说这双手的特点。

这是一双白胖的手,一双沾满粉笔灰的手,一双因长期写字变形的手,一双因粉笔灰而粗糙的手,一双温暖而有爱的手·····体型偏胖,职业教师,性格外向,可爱,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那么我们来看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手,你读出了手背后怎样的深意?《一面》一双为革命辛勤工作身体瘦削的手《甜甜的泥土》中离婚妈妈对孩子的思念,母爱的体现。

小亮对妈妈给的烫的喜爱珍惜之情,离婚后孩子的无助被虐待的情境,小亮友善可爱的心。

九年级语文教案上全

九年级语文教案上全

九年级语文教案上全第一章:诗歌欣赏1.1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和韵律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审美能力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和分类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1.3 教学步骤引入诗歌的概念和特点分发诗歌样本,让学生朗读和感受分析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1.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进行分析和欣赏布置一篇关于诗歌欣赏的短文写作第二章:散文阅读2.1 教学目标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欣赏散文的语言和结构培养对散文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2 教学内容散文的定义和分类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散文的结构和层次2.3 教学步骤引入散文的概念和特点分发散文样本,让学生阅读和感受分析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散文的结构和层次2.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选择一篇喜欢的散文,进行分析和欣赏布置一篇关于散文阅读的短文写作第三章:小说阅读3.1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欣赏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培养对小说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3.2 教学内容小说的定义和分类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小说的环境和氛围描写3.3 教学步骤引入小说的概念和特点分发小说样本,让学生阅读和感受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小说的环境和氛围描写3.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选择一篇喜欢的小说,进行分析和欣赏布置一篇关于小说阅读的短文写作第四章:古文阅读4.1 教学目标理解古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古文的断句和翻译技巧培养对古文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4.2 教学内容古文的定义和分类古文的断句和翻译方法古文的理解和欣赏4.3 教学步骤引入古文的概念和特点分发古文样本,让学生朗读和感受教授古文的断句和翻译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文的意义和美感4.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选择一篇喜欢的古文,进行断句和翻译练习布置一篇关于古文阅读的短文写作第五章:作文写作5.1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和思考生活,提炼写作素材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写作兴趣和习惯,提高写作能力5.2 教学内容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和实践写作的评价和修改5.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和提炼写作素材教授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实践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提高写作水平5.4 作业与评价布置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展示和评价第六章:文言文阅读6.1 教学目标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技巧培养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6.2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定义和分类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方法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6.3 教学步骤引入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分发文言文样本,让学生朗读和感受教授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意义和美感6.4 作业与评价让学生选择一篇喜欢的文言文,进行断句和翻译练习布置一篇关于文言文阅读的短文写作第七章:语文综合实践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7.2 教学内容语文综合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语文综合实践的步骤和方法语文综合实践的评价和反馈7.3 教学步骤介绍语文综合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评价7.4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语文综合实践报告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第八章:语言知识与运用8.1 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8.2 教学内容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运用语言运用技巧的讲解和训练语言素养的提升和培养8.3 教学步骤讲解和巩固语言知识进行语言运用训练组织语言素养提升活动8.4 作业与评价完成语言知识练习题参与语言运用训练,展示成果第九章:考试指导与复习9.1 教学目标掌握考试技巧和方法提高复习效果增强应试信心9.2 教学内容考试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复习策略的讲解和指导应试心理的调整和辅导9.3 教学步骤讲解考试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进行应试心理辅导9.4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模拟试题,进行自我检测教师对学生的试题进行批改和评价10.1 教学目标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展望未来的学习目标和计划10.2 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反思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定10.3 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协助学生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计划10.4 作业与评价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教师进行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环节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它们是:一、诗歌欣赏的教学步骤(第一章,1.3节)二、散文阅读的教学步骤(第二章,2.3节)三、小说阅读的教学步骤(第三章,3.3节)四、古文阅读的教学步骤(第四章,4.3节)五、文言文阅读的教学步骤(第六章,6.3节)六、语文综合实践的教学步骤(第七章,7.3节)七、语言知识与运用的教学步骤(第八章,8.3节)八、考试指导与复习的教学步骤(第九章,9.3节)现在,对每个重点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一、诗歌欣赏的教学步骤:在这个环节中,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感受诗歌,来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以及意象和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教案
主备人:任焕娣
十一、学问与智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作者观点,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区别、联系。

2、把握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体会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睿智警策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的用心,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学做有智慧的人。

2、赏析睿智警策的语言,提高赏析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关键句理清议论文的思路的方法。

2、学会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弄清“学问”与“智慧”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理解文章的观点。

2、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记住警句格言。

3、学会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质疑法分析归纳法
课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备课日期:2009年9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二是弄清“学问”与“智慧”二者之间的区别。

本文的论证思路非常清晰,每一自然段作者都集中讲了一个意思,只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完成。

难点在于第二个目标,深入理解“学问”与“智慧”概念上的区别,并体会作者精妙严密的语言所起的论证效果。

这个问题需要师生在质疑、讨论、分析比较中完成。

一、设疑导入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1分钟)
“知识改变命运,智慧点亮人生”,成为一个拥有学问与智慧的人,是许多人终生的目标,更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今天,我们来学习罗家伦教授的《学问与智慧》,听听他的见解,相信会使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下面请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文中关键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2、研读第1、2自然段,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品味背诵其中形象生动又睿智警策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的读课文,读准确,读连贯,注意
生字新词的识记。

(约3分钟)
学生交流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教师适当板书:
寸积铢累融会贯通矻矻穷年鞭辟入里譬如
学生齐读板书上的字词两遍
2、出示自学指导(1):列阅读提纲。

这篇议论文结构清晰,边读边找出各段的中心句,体会各段中心句之间的关系,给课文划分层次,找出中心论点。

(4分钟)
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或指正(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指导学生使用概括性的语言):
明确:课文分为两个部分:一、(1、2 自然段)解说“学问”与“智慧”二者概念的不同。

二、(3—6自然段)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分为两层:3、4段论述“学问离不开智慧”,5、6段论述“智慧离不开学问”,最终得出结论,即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精读1、2段,理解内容,品味语言。

出示自学指导(2):1、课后探究练习1:阅读第1段,试用平实的语言解释“学问”与“智慧”,并与课文语言进行比较,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3分钟后回答)
明确: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人生的工具。

智慧是一种发现、创造的能力。

如第二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问”比作“原料、铁”,把“智慧”比作“熔炉、电火”,揭示二者之间的区别,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提问:作者是如何把二者间概念的区别分析得如此透彻精辟的呢?深入理解并尝试背诵。

师提示:找关键词,从内涵、途径、人生功用三方面考虑其区别。

2、阅读第2段,作者论述了哪两个问题,是如何论述的,尝试举一个课外的事例或者名言作为论据。

(就近分成两个小组讨论,2分钟后交流)
学生可能会照读文中语句,也会自己举例,但是不能使用概括性强的语言,这里要指导学生。

如:文中举了食古不化的人,西洋叫做“有学问的笨伯”,中国的“两脚书橱”等例子论述有学问的人未必都有智慧。

补充论据材料:纸上谈兵的赵括,秀才孔乙己不能进学也不会营生,以致穷困潦倒等例子都能证明这样的观点。

3、1、2段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第二段能否删去?(思考后不指名,自由作答。

)
教师点拨:第一段揭示二者概念上的区别,第二段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论述,第二段是第一段的补充。

不能删去,这样就使论述更有针对性。

四、课堂练习。

1、这篇文章的整体构思给你阅读或者写作议论文有什么帮助?(抓住几个主要的观点,理清思路,有条理的论证中心论点。


2、背诵第一段中的警策句。

3、分析《怀疑与学问》一文的论证思路。

五、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学问与智慧
罗家伦
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智慧是能力
联系: 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归纳论点: 我们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
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一是进一步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二是体会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好处,三是学会赏析警策句。

第一个目标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能达到,第二个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学生能够根据所掌握的议论文知识能够说出论证方法,体会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在具体文段中分析、总结、领会。

第三个目标应是一个难点,指导学生从句子的修辞、内涵、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复习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明白了有学问并不一定就有智慧。

那么。

“学问”与“智慧”二者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第二部分,理解“学问”与“智慧”的联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体会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3、能领会文章充满智慧的语言,能记诵名言警句。

二、阅读课文,体会写法:
出示自学指导:1、阅读3、4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证明“学问离不开智慧”的?并说说主要论证方法的好处?尝试补充一个名言或事例论据。

(任选一段,在书上标注作答,6分钟后交流)举例论证:举了孟德尔、达尔文、爱因斯坦的例子;引用论证:引用赫胥黎、爱因斯坦的话;道理论证:(作者先从反面道理论证,再从正面举例)。

举例论证的好处:真实,典范,无可辩驳,说服力强。

补充材料:一个老板让考察两个大学生,让他们上街买豆子,一个只是简单的完成了任务,另一个却带回了有关豆子的所有行情,学问离开了智慧只能当跑腿。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

——约翰〃塞尔登
2、阅读5、6段,分别说说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与
3、4段有何不同?体会其论证方法的好处?(用时3分钟)
第5段运用比喻论证,正反论证,论述智慧离不开学问。

第6段整段以建筑为喻,正反结合,从学问与智慧各自的作用证明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自然归结论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


好处:比喻论证,使论述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而且吸引读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对比论证,更能突出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使论述严谨,说服力强。

小结归纳: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手法多变,使论证严密,说理透辟,又不失生动。

三、品味语言,加深理解。

1、课后“探究练习三”:这五句话论述了什么观点?各句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此段语言形象警策,尝试背诵两句体会。

(3分钟)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完成探究练习三,更进一步理解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以及语言的精警睿智。

2、从文中再找一、两句高度概括,警策睿智的语言,在书上进行品评,并把它背诵积累下来。

(3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给方法,学生交流,可将完成情况好的全班展示。

四、思考延伸,学以致用。

1、罗家伦教授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这篇文章中,你听到了他怎样的心声?学习中你将具体如何用智慧笼罩学问?
(第二问:如要注重方法、实践,敢于质疑,有创见等)
2、制作名言卡。

摘抄本课名言警句,课外再收集一些有关的警句或名人故事,制成知识卡片,积累、拓展。

3、尝试运用两种以上的论证方法,以“勤奋”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五、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学问与智慧
罗家伦
区别:学问智慧
(是知识的聚集)(是能力)
联系: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点: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