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通过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数的组成,以及数的相对大小。
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字概念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具体的物品,如小棒,石头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的顺序,数的组成,以及数的相对大小。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知道11-20各数的顺序,组成和相对大小。
2.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组成和相对大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顺序,组成和相对大小。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小棒,让学生尝试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引导学生发现数的顺序。
2.新课导入: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3.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小棒,石头等物品,尝试组成11-20各个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组成。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他们对于11-20各数的认识,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问答环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古人计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
2.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古人计数法进行计数。
教学重点
1.掌握竖杠计数法的基本规律;
2.能够将古人计数法应用到实际计数问题中。
教学难点
1.辨认单位的不同;
2.熟练掌握古人计数法的基本记数方法。
教学准备
1.竖杠计数法记数卡片;
2.部分小玩具等计数物品。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老师介绍此节课的主题《古人计数》以及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2.利用竖杠计数法记数卡片,让学生数数,并了解顺序和特点。
讲解(15分钟)
1.让学生自己用手摆出1~10的古人计数法;
2.了解各种古人计数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强化古人计数法的基础记法。
练习(15分钟)
1.利用竖杠计数法记数卡片,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数练习;
2.利用数字卡片、积木等进行计数练习。
运用(15分钟)
1.将古人计数法应用到实际计数问题中,例如:用古人计数法计算10个糖果需要几个皮球的数量;
2.让学生思考并且进行计算。
总结(10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2.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古人计数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教学中,本来以为学生难以掌握,但是学生们却出乎意料的好奇,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游戏,互动等形式,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古人计数法的应用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让他们了解一下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 》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古人计数的智慧和巧妙。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可能了解不多,对于算盘的使用也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计数的智慧和巧妙,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
2.难点:算盘的使用方法,如何利用算盘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古人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观察操作:让学生观察算盘,了解算盘的构造和用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算盘的计算过程。
3.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算盘使用的理解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4.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算盘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算盘在现代数学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盘、课件2.学具:算盘、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古人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算盘,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算盘的计算过程,了解算盘的使用方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 》说课稿(5)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古人计数的方法,如算筹计数、结绳计数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感受各种计数方法的独特魅力,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计数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图片,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数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如算筹计数、结绳计数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感受各种计数方法的独特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
难点:感受各种计数方法的独特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怎么计数的。
2.新课导入:介绍算筹计数和结绳计数两种古代计数方法。
3.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算筹和结绳进行计数。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计数的方法和感受。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各种计数方法的独特魅力。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现代计数方法和古代计数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计数方法、算筹计数、结绳计数等关键词,以及各种计数方法的示意图。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计数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计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_(1)一. 教材分析《7.1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进行计数的。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计数的方法,例如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等,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数工具——算盘。
学生还将学习算盘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利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是很系统和深入。
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因此,通过实物展示和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进行计数的,知道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等方法。
2.让学生了解算盘的结构,学会算盘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代计数的方法,以及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算盘的使用方法,以及利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法:通过展示古代计数工具和算盘,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计数方法和使用算盘进行运算的方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盘,加深对算盘的认识和使用方法的掌握。
3.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和实物,如石子和结绳。
2.准备算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3.设计相关的学习游戏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计数工具,他们是怎样进行计数的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古代的计数方法,如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等,并展示算盘的结构和用法。
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计数方法和算盘的使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尝试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说课稿 (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古人计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在现代计数体系出现之前,古人是如何进行计数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数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计数这个概念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能够数数,但是对于计数的方法和原理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数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不同计数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计数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不同计数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数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古人计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古人计数的方法,如结绳计数、算筹计数等,并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3.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不同计数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互相学习和交流。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原理,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6.练习巩固:学生通过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古人计数的方法和特点,通过关键词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合作等,从不同角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一)》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的起源、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古代的计数工具。
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和智慧,同时也能够掌握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正处于启蒙阶段,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对于算盘这样的传统工具可能比较好奇,可以利用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算盘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算盘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
2.让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盘的起源和发展,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
2.难点:算盘的灵活运用,古代计数方法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算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算盘。
2.准备相关的课件和教学素材,用于讲解和演示。
3.准备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用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是怎么计数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算盘。
2.呈现(10分钟)讲解算盘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算盘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算盘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巩固他们对算盘的认识。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算盘谜语和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算盘的认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11 -20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人计数的方法,来认识和理解11到20这些数字。
教材从古人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到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计数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这些方法背后的数学原理。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11到20这些数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数数到10。
但是,对于11到20这些数字,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特别是对于十位和个位的理解,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古人的计数方法中,去理解和掌握11到20这些数字的构成和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人的计数方法,认识和理解11到20这些数字。
2.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人的计数方法,认识和理解11到20这些数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计数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11到20这些数字。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古人计数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古人计数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数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
4.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5.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注重突出十位和个位的概念,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11到20这些数字的构成。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北师大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结绳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特别强调结绳计数和刻痕计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基本概念有了较好的掌握,但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教学是不够的。课后,我需要布置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将数学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
4.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难点与重点(北师大版)
1.教学重点
-理解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结绳计数、刻痕计数等,并能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数活动。
-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符号,能够正确进行数数和识数。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人计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数数的情况?”比如,数玩具、数水果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计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古人计数》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的兴趣明显,他们对于结绳计数、刻痕计数这些古老的方法感到新奇。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计数经验,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和计数方法的特色,同时也能够掌握基本的算盘使用技巧和数码读写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和算术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可能还很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以及数码的读写规则。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知道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规则。
2.能够熟练地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算盘的使用方法。
2.数码的读写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算盘,每个学生一把。
2.准备数码卡片,每个学生一张。
3.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引入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
让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拨动算珠,如何进行加减乘除等计算。
同时,讲解数码的读写规则,包括数码的顺序和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同时,让学生练习数码的读写,包括单个数码的读写和多个数码的读写。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算盘接力赛,看哪组用算盘计算得最快;数码拼图,看谁能够最快地拼出正确的数码。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使用算盘进行计算。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引言《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古人的记数方法和数码的由来,是一篇比较实用的文化课。
在本次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文特点和教材要求,设计了本文档所述的教学方案并进行了反思。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人计数,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古人计数的方法•数码的由来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学生理解数码的由来。
3. 教学难点•学生运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任务型教学、讨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三个环节。
1. 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通过将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纳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点的重要性。
本次教学选用“设计一个古人计数的流程图”作为任务,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2. 讨论学习讨论学习是指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古人计数》的内容,讨论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并进行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3.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手尝试使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流程1.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古人计数》一文,对古人计数有一个初步了解。
2.导入通过给学生一些计数题目的方式,导入本次教学。
3.任务型教学任务一:分组合作,设计一个古人计数的流程图。
任务二:展示流程图并进行评价。
4.讨论学习结合《古人计数》的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从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两个方面来讨论,以此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知识点。
5.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亲手尝试使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与反思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
学生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和智慧,同时也能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方法的了解基本上为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计数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能够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的原理及应用。
2.难点:算盘计数法的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计数方法。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筹、算盘、电脑课件等。
2.学具:算筹、算盘、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代计数工具,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怎么计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让学生观察、操作,理解两种计数方法的原理。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用算筹和算盘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计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算筹和算盘,现代还有哪些计数工具?引导学生了解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数的组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数学,对数的认识还处于基础阶段。
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1-10各数的读写法,但对11-20各数的读写法和数的组成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法,以及数的组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如何正确地读写这些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景和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11-20各数的卡片。
2.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情境图片。
3.准备计数器,方便学生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体验11-20各数的使用。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11-20各数的卡片,引导学生逐个读出这些数,并说出它们的组成。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11-20各数的掌握程度。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练习读写11-20各数。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_(1)一. 教材分析《7.1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通过认识算筹和算盘,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古代计数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国历史中的发展。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计数方法?这些计数方法有什么好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计数方法,认识算筹和算盘,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我国历史中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算筹和算盘,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2.学生能够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实践操作法等,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算筹、算盘实物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吗?”引发学生的思考。
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算筹和算盘。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算筹和算盘的来历、使用方法,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算筹和算盘的计数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询问学生:“你们发现算筹和算盘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计数的?”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筹和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算筹和算盘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算筹和算盘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掌握数的顺序,培养学生数感以及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字和计数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系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数的顺序有更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知道数的顺序。
2.培养学生数感以及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数的顺序。
2.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古人计数的图片、数数的动画等。
2.学具:小棒、圆片等。
3.计数顺序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人计数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古人是怎么计数的呢?2. 呈现(10分钟)展示数的顺序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提问:你们能看出数的顺序吗?从1到10,数字是怎么变化的?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小棒或圆片按照数的顺序进行摆放,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问:你们能用小棒或圆片表示出数的顺序吗?4. 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计数顺序表,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问:你们能独立完成计数顺序表吗?遇到问题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
5. 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提问:你们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吗?比如:我有3个苹果,你给我一些苹果,使得苹果的总数是10个。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人计数的方法,谁能来说说数的顺序是怎么样的?7.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计数顺序表,并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7单元:第1,2课时《古人计数》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7单元:第1,2课时《古人计数》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的第1,2课时《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古人计数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计数的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古人的生活方式可能有一定的好奇心,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理解和掌握计数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古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引起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学习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
3.巩固练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计数方法的实践应用。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人计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计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古人计数的方法,通过图示、文字等形式,直观地展示计数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进行;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测试、课后作业等方式来进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古人的计数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的产生、数的认识以及数的运算。
教材以古人的计数方法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背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际操作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运算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认知、简单的加减运算等,但系统的数学学习还刚刚开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数的产生和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了解数的产生背景,掌握数的认识和简单的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数,了解数的产生背景,掌握数的认识和简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自主探究数的产生和运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数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探索数的产生和运算方法。
3.巩固练习: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和算筹的使用,以及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以及不同的计数方法如何表示同一个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探索和学习古人的计数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计数方法的理解还处于基础阶段。
他们对于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学习。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有限,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算盘和算筹的计数方法,知道它们的使用原理和优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掌握不同的计数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算盘和算筹的计数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计数方法如何表示同一个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掌握不同的计数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算盘、算筹、教学图片、教学视频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个算盘,一组算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代商贩买卖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算盘和算筹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介绍算盘和算筹的计数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使用原理和优点。
同时,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尝试用算盘和算筹进行计数,感受不同的计数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选择一种计数方法,用算盘或算筹表示给定的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计数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说课稿_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
一、教材分析《7.1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读、书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读、书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对数位”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课程开始,我会通过课件展示牧羊人计数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牧羊人是如何用小石子或小棒来记录羊的数量的。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牧羊人养了多少只羊吗?”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人计数。
2. 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1)数小棒我会准备一些小棒,让学生数一数我有几根小棒。
在数的过程中,我会强调从1数到10,然后将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变成1个十。
这样,学生就能初步理解十进制数位的概念。
(2)摆一摆,想一想我会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1到20的数,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小棒摆放方式。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理解11到20的数是由10个一和几个一组成的。
3. 交流分享在学生摆完小棒后,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是如何摆出11到20的数的。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对数位的理解。
4. 总结提升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1到20的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课后作业我会布置一些有关11到20的数的读写和数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