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用)

合集下载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描绘梦游天姥山的诗歌,全文可以分为三个段落,主要采用了以下手法和知识点:
1. 开头部分,诗人通过引子来引出天姥山的描写。

引子部分主要描述了诗人在现实社会中的遭遇,他希望能够通过神仙世界来摆脱困境。

而他对于海上仙山的描绘,其实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神仙世界的追求和幻想。

2. 中间部分,诗人开始详细描绘天姥山的景色。

这部分采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天姥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

3. 结尾部分,诗人通过描述梦醒后的感受,来结束全诗。

这部分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感慨和对于未来的期望。

此外,这首诗还采用了韵脚的变化和对比手法。

例如在开头部分,诗人采用了“烟涛微茫信难求”和“云霞明灭或可睹”的对比,突出了天姥山的神秘和壮丽。

综上所述,《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描绘梦游天姥山的诗歌,主要采用了引子、描绘和结尾三个段落,以及意象、比喻、韵脚变化和对比等手法。


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世界的追求和幻想,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和特色。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一、本篇原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文章翻译:海客们谈论着遥远的瀛洲,那里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越地的人们说起天姥山,有时候在云霞的明灭中,还能隐约看到。

天姥山高耸入云,仿佛要横断天空,它的气势压倒了五岳,遮住了赤城。

天台山高达四万八千丈,面对天姥山,似乎都要向东南倾倒。

我想要借着这个梦境游览吴越地区,一夜之间飞跃过镜湖上的明月。

湖上的月光照耀着我的身影,引领我到达剡溪。

谢灵运曾经住宿的地方现在仍然存在,清澈的水面波光粼粼,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声。

我穿上谢灵运的木屐,一步步攀登直上青天的阶梯。

在半山腰就能看到海上的日出,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

经过千岩万转,道路曲折不定,我在花丛中倚石而憩,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熊在咆哮,龙在吟唱,山谷中的泉水激荡,深林中的声音让人心惊胆战。

天空中云层密布,似乎即将下雨,湖水淡淡地升起烟雾。

突然间,雷声轰鸣,山丘崩塌。

洞中的天空突然打开,露出了神秘的石门。

青冥之中浩荡无际,深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铸成的高台。

彩虹作为衣裳,风作为马匹,云中的神仙们纷纷降临。

老虎弹奏着琴瑟,凤凰驾着车舆,仙人们排列成行,多得像麻一样。

忽然之间,我感到心惊胆战,仿佛从梦中惊醒,长叹一声。

梦游天姥吟留别【实用】分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实用】分解
梦游之景
凄清幽静
夸张 心驰神往
(一)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千岩:重叠的岩 万转:山路弯曲不断 迷花:迷恋着花 暝: 天色昏暗
意境(山上): 壮美雄奇
感情: 流连忘返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夸张
意境(山上): 壮美雄奇
殷:动词,震响。“殷岩泉”为主谓倒置句,
天马行空 想落山外
魂归枕席 起长嗟 惟枕席 失烟霞
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
世间赏心乐事也像这样(虚幻),自古以来许 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你们 东鲁诸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 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 上它去访问名山。
解题
题意: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本诗另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梦游”二字,点明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 暗示了本诗运用的是一种想象手法。“吟” 是“歌行体”诗的一种形式。“留别”则 表明了写作本诗的动机。 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 题发挥.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素有诗仙之称,在 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 主义气息的诗人。李白是 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 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 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 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对比

夸张

衬托
由现实转入梦境 点明了“梦游” (浪漫之笔)
意境(山脚): 凄清幽静
感情: 心驰神往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因:依据 飞:像飞一样 尚:还
内容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用2015.11分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用2015.11分解
这首诗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 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 态度。表现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理想 世界的追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 /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 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 /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 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 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 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文章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 是他一生的愿望。但不屑于经由 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 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 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
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 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李白对 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 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 机。”
(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在中间)
(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使动用法 栗森林兮惊层巅
(使……颤栗;使……惊)
写作思路
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写作思路
全诗三节各写何内容?归纳层意。

《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类活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类活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类活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它以梦游的形式来表达诗人对家园的思念和对人世间种种不公的愤懑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诗中,杜甫通过梦游的形式,将自己的心境和思绪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描述了自己在夜晚梦游至天姥山的情景,畅游于高山之巅,俯瞰着故乡的一草一木,感受着家乡的温暖与亲切。

尽管身在异乡,但他心中对家园的思念之情却更加浓烈。

诗中,杜甫还借梦游之际,抒发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他感叹人世间的种种不公,诗中用“腐儒”,“盗贼”等词语来形容时人们的行为,表达了对于社会黑暗现象的愤懑之情。

他希望能够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一起度过平静安乐的日子。

整首诗的语言流畅自然,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比如“地势极高,触目皆山”,通过对天姥山的描绘,来强调梦游者身处的高山之上;比如“此间乐,不思蜀”,通过对家乡的描绘,来表达对家
的思念之情。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杜甫晚年时期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恋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通过梦游的形式,他寄托了自己对家园的深深思念之情,并表达了对逆境和不公的愤慨。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了杜甫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教师版班级:姓名:等级: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开篇用“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难求”表现传说中的仙境虚无缥缈,令人难觅。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在入梦缘由部分,诗人先荡开一笔写“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难求”,实则为梦游天姥山做衬托,同时暗含了诗人寻仙的意向。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中用神话中的仙山来烘托天姥山神秘莫测的句子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难求”。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地势高峻、超越五岳的句子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运用对比手法,把天姥山和五岳、赤城山相对比来展现天姥山高大巍峨的诗句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姥山时隐时现的句子是“云霞明灭或可睹”,通过赤城山和五月侧面展示天姥山高大的句子是“势拔五岳掩赤城”。

7.在李白的《书名号123》中,两句“天阶百里,始于东南”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了天目山的高度。

8.在《书明号123》中进入一个梦境,诗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异的、乌托邦式的魔幻世界,那里声、色、光、影一应俱全。

“一夜飞经镜湖月,月明我影”映射在飞向天目山的诗人身上,仿佛人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飞翔。

9.《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写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10.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1.《书名号123》描写了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居住的地方,溪水潺潺,环境凄凉。

那句话是:“谢草堂还在,猢狲鸣,碧波荡漾。

1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是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1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写到达剡溪,渌水荡漾,不时传来凄清的猿啼声。

梦游天姥吟留别用分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用分解
——借“梦游天姥”及抒发梦后感慨的方 式
填 空:
•入梦的原因是:“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
失向来之烟霞”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写作思路
全诗三节各写何内容?归纳层意。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 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 半个盛唐。
--余光中
关于李白的诗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三、作者运用了什 么手法写天姥山? 有何作用?
夸张 对比 衬托
意境(天姥): 峻拔雄伟
感情: 热情向往
内 容
事件
意境特点
瀛洲 梦 难求
烟涛微茫

向天横
之 天姥 拔五岳
由 可睹 掩赤城
峻 拔 雄
倾天台 伟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联想对比
以虚衬实 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比

夸张

衬托
魂飞剡溪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 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 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 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
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 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yǎn)州不 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离家南下准备再 游吴越故地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留 赠给友人,借以排谴内心的悲愤。

《梦游天姥吟留别》(超实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超实用)

列缺霹雳
洞天奇景图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 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 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意象:霹雳、洞天石扉、青冥浩荡、日月、霓衣、风 马、云君纷纷、虎鸾、仙人如麻 特点:欢乐 忽然,闪电划破夜空,惊雷震碎峰峦。神仙洞府的大 门在巨声中闪开。洞府里青空寥阔,深不见底,金银台 上,日月辉映,金碧辉煌。看谁来了?绚丽的云霞为裳, 浩荡的清风作马,云神纷纷降临了。猛虎弹起琴瑟啊, 凤鸾驾起了车,仙人济济一堂,直觉得眼花缭乱。 意境概括:这是一幅富丽堂皇、热闹盛大、和乐融融的 画面, 情感:让人惊叹艳羡,令人神往。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 愉快的心情。
●从本诗看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1.丰富的想象(天鸡、金银台、霓衣、风 马、云之君) 2.大胆的夸张(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 、倾天台)
3.瑰丽的色彩(云霞、明月、渌水、清猿 、 海日 、青冥 ) 4.奇特的构思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 (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乐), 又回到现实。
这种浪漫主义风格在他的其它诗歌里是 否有所体现?
李白生平及经历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这就是李白,有着儒家兼济天下的壮志,即使遭
遇了排挤和流放,也矢志不渝,梦是他壮志难酬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用
意境:光辉灿烂、富丽堂皇、热闹盛大
、和乐融融
感情:惊叹艳羡,令人神往。表现 了诗人极度兴奋愉快的心情。
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那么仙人的出 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诗人的幻想如神仙 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 思考讨论: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 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 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 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 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和不满 ,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 诗人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性格。
李白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mǔ):梦中游览天姥山。 吟:诗体名称,属于歌行体 留别:留诗赠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 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 义气息的诗人。李白是继屈原之后,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 歌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较多运用浪 漫主义表现手法。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天宝 元年, 经友人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 京。他以为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 稷”的政治抱负的时机到了,于是高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 躇满志到了长安。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 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 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贵妃 捧墨,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不到 三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由布衣 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
天黑了。感情:迷醉神荡,乐而忘返
山中夜景图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岩泉发出的响声,像熊在怒吼,龙在长 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 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 阵烟雾。
意境:险怪阴森
感情:悸动惊恐
洞天石府,仙人盛会

梦游天姥吟留别(实用型)

梦游天姥吟留别(实用型)
李白在政治上失意,离开长安后 ,游历各地,创作了这首诗来表 达他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 诗歌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其他代表作品
除了《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还有 许多其他脍炙人口的诗歌,如《静夜 思》、《望庐山瀑布》等。
作品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对社会的反思
批判权贵腐败
诗中通过描绘天姥山的壮丽景色 和奇幻梦境,隐喻了社会的黑暗 面和权贵的腐败,启示我们要反 思社会问题,寻求改革和进步。
倡导平等和公正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权贵的不满和 对平等的向往,启示我们要倡导平 等和公正的社会价值观。
反对压迫和剥削
诗中通过描绘梦境中的奇幻景象, 表达பைடு நூலகம்对压迫和剥削的反抗,启示 我们要反对不公和剥削,维护人民 的权益。
该诗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成为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被 广泛传颂和传承。
对现代的意义
该诗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对 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激励 我们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不畏挫 折和困难。
02
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解析
诗歌主题
梦游天姥
这首诗以梦游天姥山为主题,通过描绘天姥山的壮丽景色和奇幻经历,表达了 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个性价值
李白在诗中通过梦游的经历,表达了对个性价值的追求和坚守。这种对个性价值的追求和坚守,体现了 儒家对个体人格完善的关注和追求。
佛教思想
• 佛教思想:在《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李白也表达了佛教对生死 轮回、人生如梦的观念。诗中“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 水”等句体现了佛教对人生虚无 和空幻的看法。
通过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 化和思想,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对自然、人生 、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其强调的追求自由、独立、 真实等思想也对现代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名篇,也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词藻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文诗歌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围绕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展开讨论,希望在文章中能够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全面评估,为您呈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在词类活用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这些词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语言表达,还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极具美感和深度的意境。

比如诗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一句,运用了形容词“连天”和“赤城”,动词“势拔”,这些词语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邃感悟。

梦游天姥吟留别在特殊句式的运用上也有着独特之处。

诗中采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手法使诗句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此地曾为汉将根,如今只是青藤老”,这个句子中的比喻“汉将根”和“青藤老”,巧妙地展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岁月变迁的深刻感慨。

总结起来,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运用,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特点。

通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灵活运用,诗人张继才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抒发对自然、历史的感悟。

这种独特的词藻和句式,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极具高质量和深度的意象。

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我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关怀,也感受到了他对生命和人生的无尽思索。

这种思想的深刻和情感的丰富,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成为了中文诗歌的经典之作。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也希望能够为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谢谢阅读。

我们将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我们可以从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角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尝试从中发现诗人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动用法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动用法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动用法1. 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动人心,引人深思。

2. 在梦中,我来到了天姥山,被其壮丽景色所吸引。

3. 这是一篇描写天姥山的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离别之情。

4. 诗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感的深切体验。

5. 诗中的动人之处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对人类生活的思考。

6. 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7. 诗人使用了意象的力量来传达他对离别和人生的思考。

8. 这首诗中的修辞手法独具匠心,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

9. 通过对天姥山的描写,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人生离别的深情怀念。

10. 诗中所运用的动用法使人读来如同亲身体验了天姥山的壮丽与离别的忧伤。

11. 平淡叙述之中蕴含着浩然之气,让人为之动容。

12. 诗人运用了微妙的语言技巧,将悲伤与壮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13. 诗中使用的比喻和象征让读者产生了共鸣,引发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14. 诗人通过描绘天姥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欣赏。

15. 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16. 诗中表达的离别之情如泉水般流淌,让人感同身受。

17. 通过对天姥山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思考和痛苦的回忆。

18. 诗中所传递的离别之情让人感到心痛,不禁让人思索人生的无常。

19. 诗人通过对天姥山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相结合,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洞察力。

20. 诗人通过对天姥山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赞美。

21. 诗人用词简洁精练,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离别的痛苦和思考。

22. 诗中所运用的意向和比喻使读者产生了共鸣,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23. 诗人通过对天姥山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奇妙之处的敬畏与欢喜。

24. 诗中的离别情感让人感到心痛,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25. 诗人用词贴切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他对离别之感的真实体验。

26. 诗中所使用的意象美丽而动人,让人忍不住为之倾心。

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梦游天姥吟留别词是唐代诗人张骞的作品,该诗所用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词类活用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词》这首诗中,张骞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词类活用,以丰富句子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1. 动词的活用在诗中,张骞运用了大量的动词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所描绘景物的思考,比如“停车坐爱枫林晚”,“迟日江山丽”,“波上莲花落”,“孤帆远影碧空尽”等,这些动词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自然景色的赞叹。

通过这些词语的活用,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加深对诗歌情感的共鸣。

2. 名词的活用诗中的名词活用也非常丰富多样,比如“天姥连天,”“波上寒烟翠,”“孤帆远影碧空尽”等,这些名词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诗句的意境,同时也在感觉上使人产生跳跃的感觉,使全诗更加富有韵味。

3. 形容词和副词的活用诗中的形容词和副词的运用也非常精准,比如“红火”,“迟日”,“碧空”,“漠漠”,“远赴”,“清香”等,这些词语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情感表达,同时也丰富了诗句的韵律和意义。

形容词和副词的活用为整个诗歌增添了几分神秘和魅力。

二、特殊句式1. 平行句式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词》中,平行句式的运用较为突出,如“天姥连天”、“波上寒烟翠”,“孤帆远影碧空尽”,这种句式的运用使诗句更加优美,也使整个诗歌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2. 复句和并列句在诗中同时使用了复句和并列句,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波上莲花落,濛濛风雨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种句式的运用使诗句更加丰富多彩,也为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更多方式。

总结回顾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词》这首诗来看,张骞的诗歌创作在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多样。

通过这些活用和特殊句式的巧妙运用,使得整首诗的印象更加深刻、丰富。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梦游天姥吟留别词》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运用精彩绝伦。

这些措辞和修辞在赋予诗句深度和广度的也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用

因而我们亦可以把作者的梦境理解为是对他一年前的宫
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 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 白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而当他进入宫廷, 却发现他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是那么美好,从“熊咆 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等森然 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 争暗斗、冷 酷 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仙人们聚合的 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 却无法与 他们合拍,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 总之,无论是把梦境理解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是理 解为作者摒弃的宫廷生活,他 们所表现的主旨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一、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 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衬托,以虚衬实。 增添天姥山神话色彩, 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二.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 山?有何作用?
明确:五岳、赤城、天台。 衬托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梦游之旅
第二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描绘什么样的景 象?
月夜剡溪清幽图 白昼山中壮美图 傍晚山中惊恐图
夜晚仙府欢乐图
示范: 月夜剡溪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意象:湖、月、影、溪水、猿声
特点:清幽
表述: (我因神奇的传说,而进入梦幻的世界。)那晚在月夜清光的朗 照下,我飞度过明镜似的镜湖。皎洁的月色衬着我飞度的身影, 伴我抵达剡溪。我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歇息的地方,眼前清波荡漾,

月夜剡溪 白昼山中 傍晚山中 夜晚仙府
梦游之旅


恬静幽美 愉悦神往
壮观雄奇 迷醉神荡
惊悚震撼 悸动惊恐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的用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的用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的用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一句诗句,意为在梦中游览到天姥山,而在游览的过程中留下了离别的情感。

这句诗的用法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描述情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是表达离别的情感,可以用于述说个人离别的感受或者描述他人离别时的情绪。

比如,在个人写作中,可以使用这句诗句来表达自己对离别的思念和伤感。

例句:我站在车站,看着朋友的离去,心中不禁涌上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的情绪。

2. 表达遗憾: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也可以用于表示对某种遗憾或错失的感慨,用来描述错过或失去的机会、友谊等等。

例句:我当初没有现在这样的机会,真可惜啊,真应该抓住才对。

我真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当时真的太不明智了。

3. 形容不舍: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也可以用来形容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舍不得分离等等。

例句:每次分别的时候,我的心总是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真的好舍不得啊。

总而言之,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而可以用于描绘个人感受或者表达遗憾、不舍等情感,形容离别时的情绪和心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B 提示:本项的表述犯了拔高诗句意境的毛病 ——诗中没有激励自己“少壮不努力”的意思。
4、对末尾诗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白的游仙诗,大多只有记游,而无规范的故事情节。 本诗的结尾段,也有这一特色。 B、诗篇结尾回应了诗标题上的“吟留别”,即留给在东鲁 的朋友,因而特提出“别君去兮何时还?”的疑问。 C、诗篇卒章显志。诗人为什么梦游天姥山?为什么描摹仙 境?为什么骑白鹿访亲友?——结尾的两句诗作了回答。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前5拍,后4拍。其句式与节奏参差铿锵,且富有变化,正 展现出诗人的匠心;若改为“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句式虽整齐了,却失去了诗的韵味。
心惊梦醒,好梦不常。在梦 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下。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 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思考
总结第二段
梦 游 历 程 梦到剡溪,清幽寂静 白天景象,壮美奇绝 夜间景象,离奇险怪 神仙洞府,灿烂辉煌 仙人盛会,其乐融融 梦境消失,无限留恋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 “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 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 言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 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 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 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本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总结第一段
景----神奇巍峨 情----景仰向往
入梦缘由: 现实天姥,高大雄峻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自由自在 “照”和“送”写出什么? 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 海日,空中闻天鸡。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思考
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这里到了哪个阶段? 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 这些描写在“意”上有何作用?
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任意奔驰。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1、B 提示:本项的表述失实——“云霞明灭”,只 显其高耸入云,时而被云掩没,时而露将出来。
2、对一二自然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宝元年(742年),李白42岁奉诏入京。他本想借此行 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他只被玄宗视为“词臣”,并不 重用,且又受到权贵排挤,仅住一年便还放。这首诗便是他 的“发愤”之作,以排遣胸中块垒。 B、第二诗段为全诗核心,体现了“游仙诗”特色,尤其主体 部分“云青青……仙之人兮列如麻”,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各种角度描写仙境,给人脱俗之感。 C、诗人游仙之念,源于对社会的不满,因而他借助梦境,虚 构出万花洞般的迷离幻境,以及自己与仙人们的聚会场面, 揭示出与现实世界决不合流的高尚情怀。 D、杜甫评价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上述二诗 段,就体现出这种特质:对天姥山与仙境 的精心刻画,有正 面直接性,有侧面烘托性的;有实写的,有虚写的……其构 思,的确够“不群”;其描绘,实在够“飘然”了。 2、C 提示:诗篇虽为对现实不满的曲折反映,想象力极为 丰富,但诗人独未写自己与仙人聚会的情节,因而本项末句 评价失实。
2、填空:
•入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3、概括全诗脉络
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
——借“梦游天姥”及抒发梦后感慨的方 式
填 空: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思考 四短句的形式有什么作用?与前文有何联系?
1、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 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 2、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 后者,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 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光辉灿烂, 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壮丽非凡。
思考
怎么体现?
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1、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用,表 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使诗 “神”的特色凸显 而出。 2、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 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 名山赤城、天台相比。
3、写作手法:比较、衬托
修辞手法:夸张
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 想做好准备。
艺术特色:
1、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 (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 乐),又回到现实。 2、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 3、语言精炼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 变,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 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 的表现力。




1、对一二诗段的诗句与词语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
仙” 之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 25岁始在各地漫游 ,结交名流,希望 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 的抱负。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 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 篇。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 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
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诗歌名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对诗篇末段诗句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世间行乐亦如此”——此,指代的是上一诗段描绘的 仙人聚会的场境与情景。 B、“古来万事东流水”——可以联想到乐府诗“百川东到 海,何时复西归”的诗句,诗人意在激励自己“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C、“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从句式上 审视,似乎是一问一答;然而,下句并未正面回答上句所提 “何时还”的问题。 D、“骑白鹿,访名山。”——诗人写出了自己无拘无束的 潇洒生活;白鹿,相传古代神仙或隐士常骑着它漫游,象征 自由自在
全诗三节各写何内容?归纳层意。
一、梦游之 二、梦游之
由(起) ——叙述 景(见) ——描写
三、梦游之 吟(叹) ——议论、抒情
课文分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为何从“瀛洲”谈起? 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 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 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 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 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
为何提到“谢公”?
思考
1.人文景观,丰富内容,增添文学色彩。 2.遭遇相似,折射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
“宿处”有 何作用?
说明起点,准备登山。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思考
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 加红句使用了什么句式? 昏暗恍惚。 峰回路转, 情迷意乱, 山鸣水啸。 有何作用? 楚辞句式,使节奏变化, 增添浪漫主义色彩。

欣赏品味名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 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 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 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锵铿 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 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 ,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 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 所在。
“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两句 表现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反映 了作者的消极面。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是作者 在当时社会里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 脱。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 访名山”:是诗人向东鲁诸公表示决心,与当时 的恶势力势不两立,决不妥协。
渌水

zhuó
谢公屐 訇然 觉时
jī yǐ

倚石
dàn
澹澹 魂悸
fēi hōnɡ
luán

jiē
jué
眼 前 奇 景:
东方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莽苍的 群山。又听到桃都山顶天鸡的啼叫,它 意味着仙境即将出现。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
整体感知
1、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
解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
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 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不过本诗主要
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抒写 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读准字音
yínɡ
瀛洲
脚著 石扉 长嗟
天姥

shàn
剡溪
4、C 提示:本项的表述对诗句原意有曲解——诗中 只说“须行即骑访名山”,并未明确说访亲问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