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2015年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一、简答:
1、培养理论
2、媒介伦理失范表现
3、传播过程模式
二、论述:
1、地震灾难报道
2、两个舆论场
三、案例:湖南湘潭产妇舆论发展,谈谈看法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实务】
【公共课】
一、名词解释:隐性采访、延迟式导语、虚题、专刊
二、短评:
1、灾难报道中记者的心理准备
三、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性的挑战以及如何核实信息防止新闻失实
【广电】
一、简述:
1、广播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报道角度是什么?
2、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要要如何选作角度。

二、透析中国两会的特点和新变化(侧重主流媒体在2014年的报道。

)分析以微博、微信表达方式的社交平台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

2015 年中国传媒大学mjc真题

2015 年中国传媒大学mjc真题

2015 年中传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研真题
334一、名词解释
1.培养理论
2.简述以谋利为目的的媒介伦理失范表现4.简述四种以上重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二、简答1.我国地震报到中存在的问题2.如何处理两个舆论场之间的关系三、论述
湖南湘潭产妇死在手术台的舆论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440
新闻理论
名词解释:
1.新闻敲诈

2.新闻本源
3.
简答: 1.如何坚持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2.什么是舆论?舆论的特征是什么?新媒介环境下如何进行舆论引导?
论述: 1.简述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本质和特征
新闻史
名词解释:
1.时报

2.共产党月刊
3 爱德华莫罗
简答:
1 沦陷区伪日办报活动
2 申报副刊半月谈的改革论述五四时期副刊改革的过程及其意义
新闻业务
名词解释
1 随机新闻线索
2 体验式采访

3 描写性消息4引题
业务题:
根据材料:自来水系统的贪腐现象
1 策划广播节目

2 写140 字以内微评论。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基础真题参考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基础真题参考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基础真题参考初试动画学基础真题名词解释今敏,动画分镜稿设计简答气韵生动的的美学内涵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特点论述题举例说明合家欢电影的特点二维无纸动画和传统手绘动画的异同实践方向绘图画一个惊喜的瞬间三个角度(包括人,道具,环境)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新闻理论1新闻敲诈2新闻本源3不记得了1如何坚持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2什么是舆论,新媒介环境下如何进行舆论引导?论述新闻出版自由新闻史1时报2共产党月刊3爱德华莫罗1沦陷区伪日办报活动2申报副刊半月谈的改革论述五四时期副刊的作用新闻业务1随机新闻线索2体验式采访3描写性消息4引题策划广播节目写140字以内微评论本文系统介绍中传传播学考研难度,中传传播学硕士就业,中传传播学考研辅导,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中传传播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传播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一、中传传播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传传播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2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3人,考研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传播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传播学硕士考试科目里,传播历史与理论和传播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传播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传播学专业就业怎么样?中传传播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传播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2014—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2014—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712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新华日报》2.《纽约时报》3.伯明翰学派4.社交媒体5.沉默的螺旋二、简答题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2.简述史量才的报刊从业活动。

3.简述英国BBC的体制。

4.简评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题1.试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

3.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并论述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参考答案: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712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新华日报》【分析】本题较简单,书上可直接找到答案,像一些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名词解释都有套路可循,一般围绕创办时间、创办人、宗旨或者性质、编辑方针、内容特征、历史地位这个几方面作答。

答:《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后,报社迁往重庆继续出版,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报。

在国统区,《新华日报》通过“开天窗”等方式反对国民党的新闻检查,揭露国民党摧残新闻自由的行径。

该报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以及毛泽东等提出的游击战争理论,无情地揭露日寇的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

2.《纽约时报》【分析】较为简单一道题,注意这类名词解释的答题要点:创办时间、地点、宗旨、内容特征、历史地位等。

另外要注意答题要点要全面,可以不深入分析。

答:《纽约时报》原名《纽约每日时报》,1851年9月18日年由雷蒙德与两位同仁创办。

对开四页,较为庄重,主张客观报道,国际新闻丰富,风格与《泰晤士报》类似。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真题

传播学一)传播学的建立与发展传播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于四五十年代形成一门学科。

(一)社会基础: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2、报业加上电影、广播、电视业,初步形成了传播业;3、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两次科技革命,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学说日益多样化。

(二)学科基础:主要是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等。

1、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随着新闻实践的深化,新闻事业扩大到大众传播业,大众传播进一步深化的结果便是“传播学”,即从大众传播这一个别传播规律上升到普遍的传播规律。

因此,传播学的基本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

新闻学以实务为导向,大众传播学注重理论建设,而传播学则是对传播本质的研究,讨论其核心问题。

2、社会学:(1)传播学借用许多社会学研究范例,如孔德的集体有机体观念;斯宾塞的有机体及社会进化范例;滕尼斯的社会契约理论;库利、米德的象征互动理论:(帕森斯等人的结构功能论范例;达伦多夫等人的冲突论范例;大众社会,社会分化范例)(2)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大部分来自社会学,如(3)早期的传播学先驱也大多是社会学家,如拉扎斯菲尔德、韦弗、赖特等3、心理学:(1)传播学借用了许多心理学研究范例,如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和模仿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论范例、实验图式范例、知行不和范例;实验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范例(2)传播学借鉴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霍夫兰和勒温—实验法)4、“三论”【见传播内容—信息】传播学的七种传统立场:1、修辞学传统:把传播学看作一门实用艺术。

传播者设计一些策略来达到感动受众的目的。

典型特征是充分利用逻辑和情感的力量。

根据这一传统,传播者的工作成效取决于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基本信条有:言辞具有相当大的力量;信息有益于人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对传播进行评估,并逐步改进它。

2015年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财经新闻)真题回忆版

2015年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财经新闻)真题回忆版

三跨二战复旦新闻MJC全纪录超详细先报一下成绩:第一年:英语77 政治71 专业一(理论)98 专业二(实务)105 总分350第二年:英语83 政治77 专业一(理论)113专业二(实务)99 总分372本文从笔试写到复试,针对复旦新闻专硕的备考全方位记录。

但是自我感觉政治和英语的复习也可以为考非新闻专业的同学提供些许借鉴。

文章较长,基本是干货。

采用时间线索,分阶段写各个学科的复习情况,希望大家看完有所收获。

很久没有动笔写文章了。

回想起过去的两年,只记得那一路走得很坚定,很丰富,也很艰辛。

但是现在走完了,回忆起来却的确觉得云淡风轻。

每个经历高考的人在一段时间以后,也都会想不起当时是多么努力,为了一个知识点弄不懂而沮丧,为了解不开一道题而纠结万分,为了越来越近的大考之日而紧张担心。

所以,当你们向考上的学长学姐请教考研心得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淡淡地说:“认真准备,考研没那么难。

”但是我却想说,考研确实挺不容易,特别是考竞争激烈的学校和专业。

任何人在出发追梦前,总会充满理想主义。

正如创业者一开始总是幻想自己的公司生意兴隆,订单不断。

但是事实上,他们往往要面对刚开业的门可罗雀以及日常工作的重重问题。

理想是要有的,理性分析更是一定要有的。

所以,在决定考研前必须要好好考虑清楚。

要理性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为了考研所愿意付出的时间成本。

之所以要客观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因为每年考研的很多人都会选择名校热门专业,造成扎堆现象严重。

但是我觉得考研最重要的是考上,对于报考院校的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自己要有个底。

时间成本方面主要是选择了考研,我们基本上要放弃大四上半学期找工作、保送本校、出国留学等其他的路。

现在才四五月份,考研党一般还都挺静得下心来。

但根据我的经验,到了暑假很多考研的人就开始选择实习,踏上找工作的路。

到了九月份开学,校园招聘会一波波地开,每天可能会听说谁谁谁接到offer、又有某大企业来招人了。

这种情况下,大家往往很容易浮躁和动摇。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分数:10.00)1.新闻敲诈(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新闻敲诈是指借用媒体采访报道权力来获取利益的行为。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介绍

4.3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15*3)1、简述网络媒介的传播特征2、建设媒介制度的类型3、简述媒介产业的特点二、论述(30*2)1、论述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和原因2、论述你对广播电视频道化发展前景的看法(广播或电视)三、案例分析(45)结合犀利哥走红,利用新闻传播学知识分析原因。

4.4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简答(15*3)1、简述网络媒介的传播特征时效性和全时性海量性和开放性互动性和个人性化多媒体化2、简述媒介制度的类型集权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自由主义和社会责任)社会主义制度(苏联和我国公有制)3、简述媒介产业的特点双重属性社会性:公益性、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

产业型:信息产业、媒介产品、市场竞争二、论述(30*2)1、论述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和原因表现:虚假新闻泛滥有偿新闻现象低俗新闻增多人文关怀缺失原因:媒体在市场经济中体制和法规不健全媒介产业竞争激烈,过度重视商业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部分新闻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2、论述你对广播电视频道化发展前景的看法(广播或电视)(解释核心词)电视频道化是指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定位划分,是节目内容较为集中。

(现状)目前,我国电视专业频道节目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有所上升(前景)体现出电视产业化发展、体制创新的趋势。

是受众对电视节目多元化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

(看法)符合媒体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服务意识的体现是电视发展的必然之路存在一定的壁垒,如技术、人员等。

三、案例分析(45)结合犀利哥走红,利用新闻传播学知识分析原因。

(解释核心词)犀利哥走红事件概述(分析)作为一个热点网络事件,成因包括:多种传播类型相结合:(人际、大众、群体等),二次传播,多次传播。

议程设置:议题的广泛设置意见领袖:二次设置热点问题,提出观点舆论走向:个人报道——网民舆论——媒体报道——舆论高潮——公共话题——舆论消退网络炒作:网络文化符号,符合网民心理期待(总结)多方面成因,作为网络“走红”,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也反映出网民的窥探心理等,网民提升媒介素养,正确对待。

中国传媒大学近10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近10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2011新闻传播学考研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也叫“新闻”。

它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

内容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信息较灵通,时效性较强,大多是尚未公开的“朝廷机事”。

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朝廷政事和各方面信息的需求。

小报出现后,一直被统治者看作是一种非法出版物而受到查禁。

2、媒介权力指的是新闻传媒通过新闻传播行为对社会所起的支配作用。

这种支配作用,一是通过新闻报道的内容安排,形成人们的注意中心;二是通过选择和评价事实,表达和引导舆论;三是对政府和社会进行舆论监督。

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在新闻工作者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行为准则,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和表达本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

4、“有偿新闻”是我国当前新闻行业风气不正的突出表现。

其特征是谁给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

5、第四媒体,也叫国际互联网,英文名称为INTERNET,简称为“互联网”或“因特网”。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把互联网定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二、简答1、简述社会责任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责任新闻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20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

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2、简述新闻真实性的双重涵义。

新闻真实是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统一。

对单篇新闻作品来说,不仅要确保个别事实的准确无误,做到微观真实,还要求在事实的总体和相互联系上也符合客观实际,力求宏观真实。

对新闻媒体来说,首先要做到每篇新闻真实可信,但每篇新闻真实未必等于真实地反映了整个现实世界。

所以还必须对实际情况做全面、客观的正确估计,通过控制报道量和连续报道等方式,做到宏观真实。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以上内容由凯程集训营保录班学员回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

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凯程老师。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一.简答1.自媒体。

自媒体概念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

网络的出现不仅让传者和受者界限模糊,而且使更多受众拥有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自媒体是指,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可以使非专业的传播者,以一定的信息发布平台为媒介,自己采集、把关、制作和发布信息的媒体。

常见的自媒体有个人主页、博客、微博等。

人们使用自媒体的目的多样,如记录信息、社交需要、形象塑造等。

自媒体让“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到来,随之出现了公民记者的概念,由于其极高的时效性和无所不在的采集发布者,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专业媒体信息发布的不足。

但是自媒体的发布者不是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士,缺乏专业传播能力、专业素养、新闻伦理与专业精神。

信息质量和真实性难以保证,而且易出现情绪化、个人化、极端化的内容。

自媒体的发展也让网络时代的舆论领袖的地位更加凸显。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自媒体也越加伴随化。

尼尔波茨曼曾说,人们创造媒介,反过来媒介也重新塑造人。

“随时随地,信息由我。

”这在过去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想象,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这种状态已不再是纸上谈兵。

自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日常信息获取的方式。

(实际答得比这个多,大概是这样)2.涵化理论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

是由格伯纳等人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有助于社会成员形成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并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强调大众媒介对社会的宏观影响。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大众媒介持续发展。

在媒介繁荣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不良效果。

如媒介中的暴力色情内容,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格伯纳等人开始研究大众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提出了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的大概内容包括:一、对于常看电视的人来说,大众媒介有利于人民形成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编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编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之新闻理论部分历年真题汇编一、名词解释1、新闻与信息(91)2、“有偿新闻”(91)3、新闻真实性(91)4、客观报道(93)5、客观主义(93)6、新闻来源(93)7、集体的组织者(91、93)8、新闻信息(93)9、接近性(93)10、时新性(93)11、合理想象(93)12、视听率(94)13、舆论(94、97)14、新闻政策(98)15、“社会责任”论(98)16、隐私权(98)17、新闻自由(99)18、舆论监督(91、99、05)19、新闻法(00)20、反馈(00)21、新闻体制(01)22、多媒体(97、01)23、新闻本源(93、01)24、新闻道德(94、97、01)25、舆论学(02)26、第四媒体(02)27、新闻网站(02)28、新闻批评(03)29、新闻手段(03)30、电波战(04)31、新闻理论(04)32、新闻事业(04)33、新闻客观性(93、05)34、新闻价值(06)35、《报刊的四种理论》(06)36、新闻学(07)37、新闻政策(07)二、简单题1、简述政治家办报(台)、企业家经营的含义(00)2、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02)3、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03)4、简述我国关注媒体批评研究的背景(04)5、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04)6、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05)7、简述新闻传播过程中“事实”对传播者的制约(06)8、新闻媒体实现舆论监督功能的方式有哪些?(06)9、资本主义新闻事业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区别(07) 10、新闻真实性的内涵(07)三、论述题1、试题在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90)2、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新工作必须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怎样理解“二为”方针的实质及其基本内容(90)3、概述新闻自由的阶级性、历史性、法制性和过程性。

中国传媒大学2003至2011年新闻学考研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2003至2011年新闻学考研真题

新闻史一、名词解释(5′×3)1.“定本”制度2.《万国公报》3.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二、简答题(10′×2)1.简述清政府制定的报刊出版法律2.简述美国“便士报”兴起的社会背景、传播内容与特征三、论述题(15′)谈谈你对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认识和评价。

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5′×2)1.公共新闻学2.法兰克福学派二、简答题(10′×2)1.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2.简述西方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三、论述题(20′)联系实际,谈谈网络环境下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加强舆论引导工作。

新闻业务一、简答题(10′×2)1.简述录音采访的特点及其采访要求2.简述人物通讯的特点和写作方法二、论述题(15′)结合实际,谈谈电视现场报道的特点和报道要求。

三、应用题(15′)根据下述材料,写作一篇800字左右的评论。

武汉300亿建全球第三高楼投资约300亿元,设计高度606米,8日破土动工的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将打造成仅次于阿联酋迪拜塔和上海中心大厦的中国第二、世界第三高塔。

消息一经发布,即引发了关于这幢超高建筑的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讨论。

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由上海绿地集团投资建设,位于武昌滨江商务区,是汉沪两地迄今为止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合作项目,未来它将成为武汉规模最大的现代服务业综合体。

其核心部分即为全球第三高楼绿地中心。

据介绍,绿地国际金融城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规划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特征,集商业、金融、办公、高星级酒店、文化娱乐、高档居住于一体。

整个项目计划5年后全部建成。

8日,“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暨绿地中心开工奠基典礼”举行。

绿地集团与美国万豪国际酒店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由后者进行运行白金五星级酒店。

与泰国正大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打造高端的购物中心。

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签署银企合作协议;与武汉政府签订保障性居住区合作协议,参与建设5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分数:10.00)1.新闻敲诈(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闻本源(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0)3. 新闻报道如何坚持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请简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

(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5.什么是舆论 ? 舆论具备哪些特点 ? 试分析新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如何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

(分数:2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20.00)6.随机型新闻线索(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体验式采访(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描写性消息(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引题(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应用题(总题数:1,分数:30.00)2014 年 11 月,在 “ 河北省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动员暨警示教育大会 ” 上,官方通报了 8 起 “ 小官巨腐 ” 案件。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辅导班真题参考书分数线考试大纲解析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辅导班真题参考书分数线考试大纲解析
第五部分:考研笔记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 440)》(以下简称《专业基础》)是 2011 年新 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专业基础》 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 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 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 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 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循环日报、新新闻学、成舍我、廉价报纸、媒体公信力
二、简答题:
1、cnn 创办情况及节目特点
2、邹韬奋报刊活动及特点
3、评析李普曼拟态环境
4、简述媒介素养的定义和内涵
三、论述题: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1、五四业务改革
2、两个舆论场特点及相互关系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334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 2 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 2 版)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 2 版)》 邵培仁:《媒介管理学概论》 宫承波《媒介融合概论》 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红宝书》育明考研 育明教育姜老师解析:中传新闻传播硕士难度很大,很多考生看很多书,但是 抓不住重点,姜老师给大家整理的书籍是相关的书,但是如果要考高分的话就 不能只依赖参考书,我们育明教育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综合能力和基础的笔记, 大概有 300 多页,而且相关的模拟题和押题应有尽有。
新闻实务公共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解释性报道 2.新闻敏感 3.编辑方针 4.提要题 5.金字塔式结构 6.社论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报道中选择角度的意义 2.简述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的重要性 3.简述传统报刊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异同 三、论述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媒介为逐利而出现的违背伦理的表现。

3.简述4个以上比较有影响的传播模式。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你认为当前媒体地震报道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你认为应如何处理好“两个舆论场”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45分,共45分)
2001年8月12日,湖南省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

一则关于“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报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起初舆论一边倒将矛头指向医院,随后,在相关部门及当事医院的回应及人民网就原报道中“医生护士全体失踪”说法调查发表后,媒体开始梳理事件发展脉络,并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相关舆论开始出现耐人寻味的变化。

请就此事谈谈你的看法。

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

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

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新闻理论和新闻史:邸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在统治阶级内部发行,属官方报纸。

邸报始于唐,盛于宋,衰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

唐朝报纸均为手抄,由尚都进奏院发行,最早见于唐孙可之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

宋朝最早出现“邸报”一词,使用雕版印刷,由门下省领导,中央政府统一编印和发行新闻,完全具备中央官报的性质。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也是正在建设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

其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与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

1937年在延安改名为现名。

它的发展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

起初条件简陋,但是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封锁,选稿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垄断控制广播时代的结束。

在战争中激励和鼓舞着全国人民把抗战进行到底。

Radio Beijing:即北京电台。

其前身是1949年2月2日诞生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51年更名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北京电台建台之初,只有14名工作人员,为一套节目,每天播音不足9消失,发射功率不足1千瓦。

中共中央从陕北迁往北平,同时接收国民党北平电台的设备开始广播,即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北京电视台:新闻史上的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1958年5月1日创建,1978年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是中国最早的电视传媒,目前已经称为中国第一大电视台。

现在的北京电视台是以北京市观众为服务目的的电视台,1977年筹建并开播新闻与信息:新闻是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现代媒介都把采集和发布新闻作为最重要的活动内容。

信息是客观实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一切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知识、期刊、资料等。

新闻是信息的一部分“有偿新闻”:企事业单位、组织或个人以酬金或实物等方式包场新闻机构,换取一定的新闻作品、版面、播出事件,为该人或该单位及其产品、社会活动进行宣传的所谓“新闻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强大效果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最早由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利—纽曼(Elsabeth Noelle-Neumann)在《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提出。

它不是枪弹论的恢复,而是在适度效果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从受众角度出发探讨媒介间接的、潜在的、长期的影响,同时将传播过程置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多元化的宏观分析。

1.“沉默的螺旋”:最早由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利—纽曼在《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提出。

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它的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

(共鸣指对一个事件或议题的一致反映,共鸣的作用是克服选择性接触,因为共鸣的存在使得人们不能选择其他的消息,并且共鸣会造成一种印象,即大多数人看待议题的方式与媒介表现议题的方式是一样的。

)大众传媒利用这些因素,形成潜移默化的累积渗透,与受众的从众心理、适宜的传播环境等相配合,便可能让大多数人依照大众传媒所表现或指引的方向来认识事物、形成意见和采取行动。

大多数人力图避免因持有某种不同的态度和信念而陷入孤立,因而会对自己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自己是站在少数人意见的这一边,便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或者放弃原有的看法,转而与主导意见趋同;如果他们觉得舆论在远离他们的意见,他们也会倾向于保持沉默;相反,如果他们感觉自己属于主流意见群体,则会比较愿意表达。

结果,被认为属于“主流”的意见就越来越强势,而被认为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越来越弱势,从而形成所谓的“螺旋”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人们寻找、获得舆论信息的来源。

大众媒介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大众媒介表达支配意见,在社会上占有优势,对受众造成压力;同时又日益缺乏对异常意见的人际支持,最终使他们放弃表达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态度,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意见。

”2.其他:门德尔松、麦戈比、法夸尔等人的研究;鲍尔—若洛奇等人进行的《伟大的美国价值观测验》研究。

该实验室中真实的环境中完成的,从而在现实社会中更具说服力。

【结合近几年大众媒介关于重大事件的传播情况(如伊拉克战争、非典、奥运会、美国大选等),选择你熟悉的一种传播效果理论谈谈认识。

例:1973年诺纽曼在《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大众传播所鼓吹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是主流观点,于是持异见的人避免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支持也随之减弱,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三者综合,对民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非典”初期,人们对于这场疾病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影响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染病人数远远大于政府公布数字;有的人认为会持续很长时间,是一场世界末日般的瘟疫,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于是开始闭门不出,抢购生活用品等等;也有的人认为这就是流行性感冒一样的小病,其死亡率比感冒还要低,根本无须恐慌;有的人认为我国经济会遭到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有的人开始求神拜佛;对于防治的各种手段也流言纷起,仅仅口罩有没有用就有很多说法。

各种流言通过网络、短信、口头等人际传播渠道,引起很多人的无所适从。

我国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在政府的统一控制下,及时宣传有关非典的真实疫情、科学防治办法,提醒社会公众非典不可轻视,但也并非不治之症,广大医护人员正在努力工作,每个人都应当为抗击非典贡献力量。

非典虽然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影响,但总体发展趋势仍然是好的,经济增长速度只会稍有降低,而没有致命影响。

社会公众开始接受大众媒介的主流观点,于是人际传播中的流言减少了。

而流言的人际支持减弱进一步使人们倾向于接受主流意见。

最终我们看到,目前关于非典,我国的整体舆论倾向是统一而理性的。

这里面就显示了沉默的螺旋的舆论引导过程,验证了这个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五)其他效果研究及相关研究1、麦克卢汉媒介决定论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媒介即讯息(the media is the message),认为大众传播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媒介的重要效果来自于它的形式,而不是内容。

“媒介的内容就像破门而入的盗贼携带的一块多汁的肉,它的目的是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

”技术的效果在于改变了“感官作用的比例”或理解的形式。

传播媒介使得人们只强调一种感官,如印刷媒介强调的是视觉,因此,它使我们的思想变成线性的、重复的和逻辑的,它使人类的思考可以与感情分开。

印刷媒介带来专业和技术的分化,同时造成疏离感和个人主义。

就社会层面看,印刷媒介使国家有可能产生,并导致民族主义的高涨。

与印刷媒介相反,电视强调的更多是感觉。

它是一个视觉、听觉的媒介,它比印刷媒介需要更多的介入和参与。

电视可能恢复印刷媒介所毁坏的感官比例的平衡。

从宏观的角度看,电视正在补偿我们,将我们从单个的民族国家变成一个地球村(global village)。

2、第三者效果由戴维森(W.Phillips Davison)提出,假设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的影响。

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什么关系,但是对一般读者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人们通常认为别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大众媒介影响,但这可能是错觉,低估了媒介对他们自己的效果。

3、媒介霸权论该理论认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大众媒介是被统治阶级控制,并帮助统治阶级控制社会其他人的工具,大众媒介内容满足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

4、电视暴力的效果属于适度效果的相关研究范畴,利用了教养理论和社会学习模式。

指电视中呈现的暴力内容对受众的影响程度研究。

三种假说:(1)净化作用假说(catharsis hypothesis):认为电视中的暴力内容替代性的表达了受众的暴力倾向,可以抵制实际暴力行为发生;(2)模仿假说(initation or modeling hypothesis):受众从电视中模仿暴力行为并在现实中实施;(3)免除抑制假说(disinhibition hypothesis):电视暴力降低受众对暴力行为的抑制,促使实际发生。

此时电视起到了一种宣扬普遍规范的作用,使人们认为暴力是人际关系中可以被接受的方式。

最近研究的着眼点已转向暴力在电视上的呈现方式。

多数场景显示暴力是不受惩罚的,且暴力过程是无痛苦或没有长期消极后果的。

5、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由班杜拉提出。

早期形式是强化理论,指出某种行为得到奖励而被强化时,学习过程就发生了。

后来认识到人们具有认识和思考能力,可以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知识,这种学习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产生,显然,也可以通过大众媒介发生。

在分析电视暴力效果时特别有用,其实是大众传播效果分析的普遍性原理,霍夫兰从事陆军研究时便是这样的一种理论倾向。

6、归因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提出。

研究的是人们推断行为原因的方式,关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行为的可能性原因,阐述人们了解自己及他人行为的过程。

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控制周围的环境和行为,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三个基本假设:1、人们要倾向于尝试确定行为的原因,当遇到问题时,人们总是试图寻找能帮助其回答这一问题的信息;2、人们会系统地确定原因;3、归因的原因对知觉者自己的感情与行为产生影响;传播者的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情境的意义。

基本思想:人会试图弄清一个观察到的行为是由情境属性引起的还是由个人属性引起的。

(冲突的归因理论:解决冲突方法的前提是建立起对自己面临的冲突做出解释的“理论”,这些理论总体上是归因的结果。

人们如何处理矛盾依赖于人们如何归咎责任。

解决冲突的策略:规避行为、竞争行为、合作行为。

归因是冲突的定义和结局的重要决定因素。

)(一)认知一致与大众传播:一致概念假设,不一致会产生人类心理的紧张或不舒服感,而这种紧张和不舒服感可能导致人的内心压力,推动人们去降低或排除这种不一致的状况。

大众传播研究关注个人是如何处理矛盾或不一致的信息的,在提供这些信息时,传播者通常表现出想要改变接收者态度的动机。

态度改变是能使我们减轻或消灭不一致所带来的不舒服感或心理压力的诸多方式之一。

1、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consistency theory)——POX模式:P代表人,即分析的对象;O代表另外的某人,X代表一个物质的客体、观念或事件。

如果三者关系在所有的方面都是正面的,或者,如果两种关系是反面的,一种关系是正面的,那么平衡状态就会存在。

除此之外,所有的组合都是不平衡的。

他假定,不平衡的状态会产生紧张,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

2、奥斯古德的调和理论:调和理论是海德平衡理论的一个特例,它特别针对人(P)、信息(O)及信息来源(S)三者之间的关系。

P 对S及O是否喜欢及喜欢的程度如何,将决定调和状态是否存在。

其实,调和和平衡的含义是一样的,但调和理论能够预测态度改变的方向和程度。

3、纽科姆的对称理论——ABX模式:他同样假设,人类有对和谐的需要,即他所称的坚持倾向对称的张力(persistent strain toward symmetry)。

如果A与B对X待意见不同,则这种倾向于对称的力量就有赖于A对X的态度有多强和A对B待吸引力有多大。

当A对B的吸引力增加,A对X的态度增强,便可能导致:A竭力达到与B对X的态度的对称;很可能达到对称;A很可能加强对B有关X的传播。

(即:对于双方均属重要的一个对象,如果我们不能经过传播达成对称关系,则我们可能要么改变对对方的态度,要么改变对客体的态度,以建立起这种对称。

)纽科姆与海德的不同之处,是他强调传播。

A与B对X的看法之间的对称越不足,则A与B就x进行沟通的可能性就越大。

4、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人们试图减轻不和谐感的方法之一是积极避免接触会增加不和谐的情境及消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注意。

(要素的一致与否并不一定符合逻辑,虽然在观察者看来,有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逻辑上可能是不一致的,但在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的心理上却是一致的。

)(二)宣传与说服:[宣传]:宣传定义: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以符号或者……消息、报道、图片和其它种种社会传播方式来来控制意见”“就广义而言,宣传就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

”只有当行为对信源而不是对接受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能称为宣传。

拉斯韦尔提出的宣传单四个目标:激起对敌人的仇恨;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并尽可能达成合作;瓦解敌人的斗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