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试题1

合集下载

刑法试题 试卷

刑法试题 试卷

刑法试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罪刑法定原则。

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 罪责自负原则。

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解析: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责自负是刑法的一个基本理念,但不是基本原则。

所以本题答案为C。

2.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刑罚惩罚性。

C. 社会危害性。

D. 主观恶性。

解析: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

其中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所以本题答案为C。

3.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 盗窃罪。

B. 抢劫罪。

C. 诈骗罪。

D. 抢夺罪。

解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所以本题答案为B。

4. 甲欲杀乙,误将丙当成乙而杀死。

甲的行为属于()A. 对象错误。

B. 打击错误。

C. 手段错误。

D. 因果关系错误。

解析: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

本题中甲欲杀乙,却误将丙当成乙杀死,属于对象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A。

5. 下列犯罪中属于结果犯的是()A. 放火罪。

B. 故意杀人罪。

C. 脱逃罪。

D. 危险驾驶罪。

解析: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故意杀人罪必须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既遂,属于结果犯;放火罪是危险犯,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既遂;脱逃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脱逃行为就构成既遂;危险驾驶罪是抽象危险犯,只要实施了危险驾驶的行为就构成犯罪。

所以本题答案为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属于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的原则有()A. 属地原则。

刑法经典练习题

刑法经典练习题

刑法经典练习题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 构成犯罪的行为B: 一切违法行为C: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D: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答案: A试题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A: 宪法B: 民法C: 行政法D: 侵权法答案: A试题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A: 有期徒刑B: 管制C: 剥夺政治权利D: 拘役答案: C试题4:刑事诉讼法属于()。

A: 程序法B: 实体法C: 特别法D: 临时法答案: A试题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

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

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 市公安局B: 区治安联防队C: 区公安分局D: 李某答案: C试题6:甲方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

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

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甲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B: 意外事件C: 过失致人死亡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 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 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C: 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D: 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答案: C试题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 A试题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

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

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

A: 杀人中止B: 杀人未遂C: 杀人预备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第一题:罪犯A因犯下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两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A重新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请分析 A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可以享受的法律地位以及A再次犯罪的刑罚确定原则,并说明依据。

答案: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A可以享受刑罚免除的法律地位。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8条的规定,经法律规定可以对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宣告缓刑的,可以对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裁定缓刑。

法律明确规定,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案件执行机关应当对判决决定作出终结,并为罪犯免除刑事责任。

因此,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A可以免于服刑。

然而,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A再次犯罪,则需要受到重新刑罚的确定。

根据刑法第63条第1款的规定,凡是受过缓刑判决,缓刑考验期限届满后又犯新罪的,可以判处原判决的刑罚。

依照该条规定,罪犯A因重新犯罪,应当受到判决刑罚的制裁。

总结: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A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如果在此期限届满后再次犯罪,需要重新受到判决刑罚。

这是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所确定的。

第二题:请简述“必要防卫”的法律要件以及适用条件,并结合案例说明。

答案:必要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防止或者抵制非法侵害而采取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必要防卫的情节必须符合以下要件:1. 非法侵害:必要防卫行为只允许在受到非法侵害的情况下进行。

非法侵害包括他人对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的非法侵害。

2. 立即必要:必要防卫的行为必须是立即必要的,即不能使用过度的武力。

防卫行为必须是用于抵制或防止非法侵害的最低限度的行为。

3. 被侵害者:必要防卫只允许被侵害者采取行动,而不能由第三人代替被侵害者采取防卫行为。

以上是必要防卫的基本要件。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必要防卫的适用条件。

案例:甲在家中休息,突然发现一名陌生人翻墙进入自己的院子,并试图破门而入。

甲为了防止陌生人进入并对自己及家人造成伤害,持家中的防狼器械击伤了陌生人。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合法性原则- B. 公平原则- C. 适用性原则- D. 惩罚性原则正确答案:A2.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 犯罪与刑罚必须有法可依原则- C. 犯罪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原则- D. 犯罪以法律为依据,刑罚以行政法规为依据原则正确答案:D3.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是()。

- A. 主体- B. 客体- C. 行为- D. 结果正确答案:D4. 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B.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C.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法律规定的情形并不重要- D.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利益,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正确答案:A5.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之客体的是()。

- A. 身体- B. 财产-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公共利益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 刑法是指国家以刑罚来保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罪与刑。

正确答案:对2. 刑法是国家施行刑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是国家行使刑事权力的依据。

正确答案:对3.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规定罪及其刑罚,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对4.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对5. 罪是指犯罪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错以上为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以上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要求编写的《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B. 行为人的年龄C. 被害人的同意D. 行为的违法性答案:A2. 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刑法只适用于我国领土范围内发生的犯罪B.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发生的犯罪,无论其在何处C.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我国公民实施的犯罪D.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外国公民实施的犯罪,但该犯罪侵犯的是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答案:C3.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正当防卫?A. 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将小偷打成重伤B. 乙在醉酒状态下,将酒瓶砸向正在抢劫的歹徒C. 丙在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丁对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行为进行反抗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 请解释刑法的空间效力。

答案:刑法的空间效力,即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和对什么人具有效力。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效力: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发生的犯罪。

(2)国籍效力: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3)普遍管辖效力: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三、案例分析题甲(17岁)与乙(15岁)共同盗窃一辆摩托车。

甲在盗窃过程中负责望风,乙负责实施盗窃。

在盗窃过程中,被失主发现并报警。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中关于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B. 行为人实施了杀人行为C. 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D. 行为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答案:D解析: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实施了杀人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

刑事责任能力是犯罪主体要件的一部分,不是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2. 下列关于盗窃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盗窃罪的对象必须是他人占有的财物B. 盗窃行为必须具有秘密性C. 盗窃罪的成立不需要有占有转移的结果D. 盗窃罪的成立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答案:C解析:盗窃罪的成立需要有占有转移的结果,即行为人通过盗窃行为实际上取得了对财物的占有。

3.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B. 防卫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的C. 对于明显不具有侵害行为的人进行防卫的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答案:C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权利,而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御的行为。

对于明显不具有侵害行为的人进行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

4. 下列关于贪污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B. 贪污罪的对象仅限于公共财物C.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吞公共财物D. 贪污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答案:D解析:贪污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行为人必须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对象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非公共财物。

5. 以下哪种情形不构成交通肇事罪?A. 驾驶人员酒后驾车导致交通事故B. 驾驶人员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C. 驾驶人员因疏忽大意导致交通事故D. 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答案:D解析:交通肇事罪是指驾驶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未经许可擅自砍伐树木答案:C解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未经许可擅自砍伐树木均可能构成犯罪。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属于正当行为,不构成犯罪。

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A、B解析: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动机和目的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

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赶时,为了逃脱,将乙推倒致其受伤B.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将甲打伤C.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用枪将甲击毙D.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用棍棒将甲打伤答案:D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侵害者采取的防卫行为。

选项A中甲的行为属于逃避,不属于正当防卫;选项B中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但选项D更符合题意;选项C中乙使用枪支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围。

4-20.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拳头击打乙,导致乙死亡B.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刀具刺伤乙,导致乙死亡C.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棍棒击打乙,导致乙轻伤D.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石头砸伤乙,导致乙重伤答案:A、B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选项A和B中的行为均可能导致他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

选项C和D中的行为虽然造成了伤害,但未导致他人死亡,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2-5.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错误)解析: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准备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犯罪预备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构成犯罪。

2-10.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内容。

刑法学试题1

刑法学试题1

刑法学一、单项选择题1、甲为了杀死乙,举枪向乙射击,第一枪未击中,在能继续向乙开枪的情况下,甲不再开枪,停止射击。

甲的行为是(B )。

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犯罪预备2、甲某晚跳墙进入一女村民家,企图实施强奸行为,入屋后,即站在窗前,用螺丝刀撬窗子,在其中一扇窗刚打开之际,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呼喊“抓坏人”,甲一看灯下的妇女,竟是自己小学同学,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便跑。

甲的行为属于:( C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3、甲与乙有仇,甲欲杀死乙,而误把丙当作乙杀死。

对甲( D)。

A、应当进行数罪并罚,其对乙是故意杀人未遂,对丙是故意杀人既遂B、应定故意杀人未遂,因甲对丙的死亡主观上没有故意C、应数罪并罚,其对乙是故意杀人未遂,对丙是过失杀人D、只是一个故意杀人罪4、某甲蓄意杀害某乙,某晚潜入某乙的院子,见墙角有个黑影,便以为是乙,举枪射击,后来发现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一头牲畜,对甲的处理( A )。

A、按故意杀人未遂处理B、按故意杀人预备处理C、如果打死牲畜情节严重,可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处理D、因打死的是牲畜,不构成犯罪5、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

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 D )。

A、不构成犯罪B、属于意外事件C、故意杀人预备D、故意杀人未遂6、犯罪分子给被害人服下毒药后就逃走了,不久后悔,赶回来抢救时,发现被害人已被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脱离危险。

对犯罪分子按( C )处理。

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7、张某潜入某财务室,把保险柜打开一看,巨款早已提走,便失望地离去,他的行为是( B )。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8、某甲故意向某乙传授盗窃方法,某乙没有按某甲传授的方法去盗窃,甲的行为是( A )。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9、杨某与张某积怨较深,杨某伺机报复张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预备的行为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 正确B. 错误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3. 以下哪种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自卫致人死亡B. 因过失致人死亡C. 因故意致人死亡D. 因正当防卫致人死亡4.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死刑?A.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的罪犯D. 犯罪后立功的罪犯5.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盗窃B. 贪污C. 受贿D. 捡到遗失物不归还6.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自首D. 犯罪后拒不认罪7.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A. 行为人在被攻击后反击B. 行为人在预见到攻击后反击C. 行为人在攻击发生时反击D. 行为人在攻击结束后反击8.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财物D.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私人财物9.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紧急避险?A.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损害他人的财产B. 为了保护他人的财产,损害自己的财产C. 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损害他人的财产D. 为了保护他人的财产,损害他人的财产10.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犯罪未遂?A.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B. 行为人尚未着手实施犯罪C. 行为人已经完成犯罪D. 行为人已经放弃犯罪答案解析:1. A. 正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条,犯罪预备的行为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总论习题集与答案(1)

刑法总论习题集与答案(1)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 年5 月生,1998 年6 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 余元;1999 年8 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 余元;2001 年10 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 年,执行 4 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 5 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新罪:先减后并) A 、10 年以上15 年以下B、5 年以上15 年以下C、5 年以上11 年以下D、6 年以上11 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 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 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刑法试题及答案(一)

刑法试题及答案(一)

刑法试题及答案(一)刑法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甲在公共场合故意放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其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放火罪C. 故意杀人罪D. 破坏生产经营罪答案:B3. 乙在没有取得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他人住宅,其行为构成:A. 非法侵入住宅罪B. 盗窃罪C. 抢劫罪D. 非法经营罪答案:A4. 丙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伤害了他人,其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过失伤害罪C. 故意杀人罪D. 过失杀人罪答案:B5. 丁在明知是赃物的情况下,仍然购买,其行为构成:A. 盗窃罪B. 诈骗罪C. 窝藏赃物罪D.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盗窃B. 抢劫C. 故意伤害D. 贪污答案:ABCD2.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一人故意犯罪,一人过失犯罪D. 一人故意犯罪,一人不知情答案:A3.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自首?A. 犯罪后主动投案B. 犯罪后被他人发现,但如实供述C. 犯罪后被他人发现,但隐瞒事实D. 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答案:AD4.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立功?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B. 协助司法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C. 为犯罪分子提供帮助D. 为犯罪分子提供隐匿场所答案:AB5.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个人的人身权利D. 为了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错误2. 犯罪中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正确3. 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一章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第一章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第一章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结果答案:D4. 刑法中关于“故意”的定义是指?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C.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D. 以上都不是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形态?A. 犯罪既遂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预备答案:D6. 刑法中的“过失”是指?A.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B.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C.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D. 以上都不是7.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D8. 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罚是?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罚金答案:C9.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阻却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犯罪中止答案:C10. 刑法中的“犯罪预备”是指?A.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B.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C.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D. 以上都不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ABC2.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结果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的犯罪形态?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预备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的犯罪阻却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D. 犯罪中止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特殊主观方的是()。

A. 故意B. 过失C. 故意和过失D. 直接故意正确答案:D2.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 客观要件B. 主观要件C. 结果要件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3.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的行为客观上要求()。

A. 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B. 限制对方的人身自由C. 违背法定程序D. 惩罚犯罪分子正确答案:B4.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观要件包括()。

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未经许可C. 惩罚犯罪分子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5.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

A. 主刑B. 附加刑C. 剥夺政治权利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两种不同的主观故意形态。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犯罪性质,但仍然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

而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由于疏忽、粗心或疏于管理等原因,未能采取必要的注意措施,致使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2. 简述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包括: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未经许可。

主观要件是犯罪人的故意,即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并有意实施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

3. 什么是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体指的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即犯罪人。

犯罪人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

4. 简述犯罪的刑罚种类。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对犯罪人直接施加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死刑等。

附加刑是在主刑之外对犯罪人的其他权利进行限制或剥夺,如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等。

5. 简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行为和客观结果。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故意或过失。

刑法习题一

刑法习题一

1.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D)。

A.各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检察院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处。

”这一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A)。

A.前段的例外B.前段的递进C.对前段的补充D.对前段的限制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B)。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4.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A.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5.某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甲在乘坐中国民航北京至法兰克福的航班上与我国公民乙接头,收买我国国家秘密,对甲应当(A)。

A.依照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其刑事责任C.由日本有关方面处理D.不予追究刑事责任6.对于下列行为,可以不适用我国刑法的有(D)。

A.中国公民甲在日本故意杀人的B.某省教育厅厅长在美国收受他人财物的C.某军人在国外泄漏国家军事秘密D.某中国公民在美国盗窃300美金7.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C)。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8.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刑罚处罚的,可以(D)处罚。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1]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答题框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认定是犯罪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事法规 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刑法。

A.中国 B.某外国 C.甲国 D.中国或者甲国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C.特殊情况才追究D.一般情况不追究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6、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

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

2022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

2022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

2022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A. 犯罪动机B. 犯罪目的C. 犯罪行为D. 犯罪结果答案:A2. 下列行为中,哪一项构成故意伤害罪?A. 医生在手术中因疏忽大意造成患者受伤B.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慎导致学生受伤C. 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他人受伤D. 因私人恩怨,故意对他人身体进行攻击造成轻伤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的条件?A.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人身、财产等权利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D. 对不法侵害者造成损害答案:C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盗窃罪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A.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B. 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C. 携带凶器盗窃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D. 入户盗窃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答案:C5. 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国有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公司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答案:D6.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A.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他人个人信息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获取个人信息C. 非法监听他人电话,获取个人信息D. 在公共场所故意散布他人隐私信息答案:B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项不是单位犯罪的处罚方式?A. 单处罚金B. 处以罚金C.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D. 责令停产停业8. 下列行为中,哪一项构成非法经营罪?A.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专营、专卖物品的经营活动B. 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证券交易活动C.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D. 所有上述行为答案:D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项不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作品B. 未经表演者许可,播放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C.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使用其专利D. 未经许可,出租电影作品的复制品答案:C10. 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后,及时退还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C. 两人以上事前通谋,共同实施犯罪的D. 一人教唆他人犯罪,该他人实施了犯罪的答案:ACD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情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B. 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C. 犯罪后能够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的D. 犯罪情节较轻,对社会危害不大的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借给他人使用的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情形构成立功?A. 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B. 犯罪分子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占用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住宅答案:C2. 犯罪的主观方面通常包括哪些要素?A. 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B. 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C. 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D. 犯罪时间、地点和方法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打时,反击乙造成乙轻伤B. 甲在被乙打时,反击乙造成乙重伤C. 甲在被乙打时,使用枪支反击乙D. 甲在被乙打时,未反击,但报警答案:A4.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因误会将乙误认为丙,将乙杀害B. 甲因报复将乙杀害C. 甲在自卫过程中将乙杀害D. 甲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依法将乙击毙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甲计划抢劫乙,但在实施过程中放弃B. 甲计划抢劫乙,但在实施过程中被抓获C. 甲计划抢劫乙,但在实施过程中被乙发现D. 甲计划抢劫乙,但在实施过程中被警察制止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BC7.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后有悔改表现C. 犯罪人是未成年人D. 犯罪人是老年人答案:ABC8.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甲因争执将乙打成轻伤B. 甲因争执将乙打成重伤C. 甲在自卫过程中将乙打成轻伤D. 甲在自卫过程中将乙打成重伤答案:AB9.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A.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司财物B.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司资金C.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B10.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1)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1)

刑法分类练习题◆◆刑法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

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

A、各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检察院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判断题1.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2.我国刑法的整体框架分为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3.1997年3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作为刑法的修订说明,属于宪法解释。

()4.文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5.根据解释的效力进行区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宪法解释。

()6.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该条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7.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1.D;2.D;二、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错;6.对;7.对;◆◆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市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市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B、甲某构成包庇罪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甲某不构成犯罪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罪刑法定原则
2.犯罪集团
3.拘投
4.破坏交通工具罪
5.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成立不作为在客观方面需具备什么条件?
2.想像竞合犯的特征及其处罚原则是什么?
3.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抢劫罪?
六、论述题(15分)试述我国刑罚的目的。
3.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件,以是否为各种犯罪必备的要件为标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4.洗钱罪,是指明知是____________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____________,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5.抗税罪,是指纳税人、____________人以暴力、____________方法拒不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
处罚原则: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认为,应按其中法定刑最重的一罪论处(或:从一重处断)。
3.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犯罪行为。
(2)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
(3)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七、丁某行窃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结果窃取了枪支、子弹,并藏匿起来。丁某的盗窃行为如系偶犯、所得赃款、赃物数额未达到500元以上,则不构成盗窃犯罪;如系多次盗窃,即使这次盗窃所得甚少,亦构成盗窃罪。误盗来的枪支、子弹,藏匿于家中的行为,依法构成私藏枪支、弹药罪。最终的处罚,依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在盗窃罪和私藏枪支、弹药罪中从一重处断。按照本案发生的情况应以私藏枪支、弹药罪处罚。本案属于目的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具有下列情节的,从重处罚()
A.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B.犯诬告陷害罪的
C.掩护、包庇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的D.犯侮辱罪、诽谤罪的
E.犯签订合同被骗罪的
2.剥夺政治权利包括()
A.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B.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C.剥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C.3个月以上2年以下D.6个月以上2年以下
7.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有的有影响有的无影响
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
8.是否成立犯罪既遂,取决于()
A.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B.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C.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
8.危害作战利益的犯罪,有()
A.遗失武器装备罪B.战时临阵脱逃罪C.战时违抗军令罪
D.盗窃军用物资罪E.逃离部队罪
9.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有()
A.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B.掌管国家救灾等项款物的会计
C.经管国家救灾等项款物的发放人员
D.国家救灾等项款物的主管人员
E.国家救灾等项款物的保卫人员
10.盗伐林木罪在主观上出自()
5.对罪犯实行劳动改造的场所有()
A.监狱B.劳动改造管教队C.看守所D.未成年犯管教所
E.拘役所
6.在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主张的原则有()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
E.折衷原则
7.根据对罪状的叙述主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
E.复杂罪状
C.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
D.按照共同犯罪入的社会危害性大小
5.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B.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D.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
6.在不实行数罪并罚时,法定的管制期限为()
A.3个月以上3年以下B.1个月以上2年以下
七、案例分析(12分)
丁某流窜到火车站候车室看到两位军人聊天兴趣正浓,不注意身边放的提包,丁顺手牵走,到僻静处打开查看,没有什么钱物,却有“五四”式手枪1支、子弹20发。丁将枪支、子弹藏在家中,直至案发后。问:丁某构成何种罪?怎样处罚?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
一、1.D2.C3.B4.B5.C6.C7.B8.B9.D10.C11.D12.C13.D14.B15.D
6.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____________或者其他____________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7.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____________,并强制____________的刑罚方法。
8.以____________为目的,使用____________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是集资诈骗罪。
二、1.ABC2.ABCE3.ACE4.ABE5.ABDE6.ABCD7.ABCD8.BC9.BCD10.BC
三、1.学理解释2.五一年
3.必备要件选择要件4.毒品收益
5.扣缴义务人威胁方法6.患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7.终身自由劳动和教育改造8.非法占有诈骗
四、1.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D.剥夺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E.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刑法的“避险不适时”是指()
A.事先避险B.事中避险C.事后避险D.假想避险
E.避险过当
4.我国刑法中属于限制责任能力的人有()
A.又聋又哑的人B.盲人C.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D.醉酒人E.限制刑事责任的障碍人
A.犯罪的主体不同B.侵犯的客体不同
C.行为的方式不同D.对他人死亡的结果能否预见不同
12.伪造货币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
A.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秩序B.社会主义国家利益
C.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D.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
13.诬告陷害罪所捏造的必须是()
A.不道德的事实B.违反纪律的事实C.行政违法的事实
D.犯罪事实
14.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是()
A.国有公司、企业的职员B.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C.公司、企业的经营人员D.公司、企业的领导人员
15.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相同点是()
A.犯罪主体相同B.客体相同C.客观行为发生的过程相同
D.主观方面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2.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3.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实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4.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5.是指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行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3.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之一是()
A.未逐犯B.防卫过当C.犯有较轻之罪面自首D.预备犯
4.把共同犯罪人分为组织犯的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的标准是()
A.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B.按照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犯罪分工
D.犯罪行为是否多次完成
9.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
A.应认为是犯罪未遂B.也应以犯罪未遂论
C.不认为是犯罪中止D.应认为是犯罪中止
10.伪证罪只能发生在()
A.立案侦查以前B.起诉之后
C.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D.判决宣告以后
11.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相区别的关键是()
A.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
B.故意,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C.故意,并有为本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故决或过失
E.故意,并有为个人谋取其他利益的目的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lo分)
1.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____________。
2.我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____________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____________。
六、刑罚目的是指国家对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在于预防犯罪。
论述:预防犯罪包括两个方面:
(1)特殊预防,即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并说明如何达此目的。
(2)一般预防,即通过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以警戒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并说明如何达此目的。
两种预防的关系,是互有联系相辅相成的,不能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否则就不可能全面达到刑罚目的。
教师考试《刑法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我国刑法13第“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五、1.成立犯罪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应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保护的客体和对象。
2.想像竞合犯的特征有两个:
(1)出于一个行为,即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的某一犯罪行为;
(2)触犯数个罪名,即在外观上或形式上同时符合数个犯罪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