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历史(2016)教案第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①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时期,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具体情况,包括遣唐使来华及其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等重要史实。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唐朝时期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史实,并结合史料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向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史料,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的学习,培养学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优秀品质,增强学生对为人类友好交往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的崇敬之情。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开放包容、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合作共赢对于今天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教学难点:遣唐使来华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的历史及现实意义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日本捐赠的抗疫物资,上面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教师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解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的内涵,进而体现出中日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引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遣唐使来华(一)唐朝对外交往概况:1、(多媒体展示图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史料解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从整体感受唐朝凭借发达的对外交通和唐朝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十分活跃,很多国家都与唐朝进行友好往来。
2、(多媒体展示图片《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师简述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流非常频繁,很多人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引出本课书中两位重要的历史和人物阿倍仲麻吕和鉴真。
(二)遣唐使来华1、概况:(多媒体出示图片《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和《遣唐使葬身大海》)教师解释何为遣唐使,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想象遣唐使来华路途的艰辛。
教师提问:既然如此,遣唐使为何还要冒死前往?(多媒体出示《日本书纪》和《“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试论东亚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中的文字资料)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并分析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遣唐使来华的目的。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和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唐朝的对外贸易、佛教传播、科技交流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唐朝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可能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念和具体内容较为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资料。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和分析历史资料,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外文化交流对唐朝社会的影响,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2.难点: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外文化交流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阐述相关历史事实和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提供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中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观点,促进互动和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料。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插图、历史资料和案例分析等,以便于教学演示和讲解。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课件演示和教学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唐朝的对外贸易、佛教传播、科技交流等,同时进行讲解和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日本派遣唐使等。
这些内容反映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以及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于唐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如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
2.难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典型事例,分析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特点。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材:准备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4课的教材。
3.学习资料:收集有关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资料,如文章、论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如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特点。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介绍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道了遣唐使的来华意图、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等史实,从中体现了唐朝的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以及开放的对外政策。也正是由于唐朝开放的政策,使得唐朝国力强盛,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也应该像唐朝那样,与各国友好往来,吸收先进文化,与世界同步发展,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内容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看图片听讲解学生看视频学生看图片听讲解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问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回答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直观容易记忆培养学生的注意从而培养学生的热爱学习的情感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贸易往来文化交流2图片展示并介绍中韩交流第一人崔致远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回答
学生看视频,了解西行的情况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学生看图片听讲解
学生探究后回答问题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本内容
检查自学情况
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直观,容易记忆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热爱学习的情感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和合作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4)图片展示玄奘西行的经过。。
(5)探究:玄奘西行的影响。
(6)合作交流: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7)思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
6.巩固提升。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看图片,听讲解
学生看视频
学生看图片听讲解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非常活跃,不仅有与周边国家的交流,还有与阿拉伯、印度等远隔重洋的国家的交流。
本课将介绍唐朝时期的一些重要中外文化交流事件,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认识到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以及世界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中国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唐朝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认识到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2.难点: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2.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3.讲解引导:教师对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概念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唐朝时期的图片,如长安城、鉴真东渡等,引导学生思考: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如何?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巡查,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目标解读】【课程标准】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1.中日文化交流。
2.鉴真东渡。
3.玄奘西行。
难点:玄奘西行。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
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让我们一起进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了解这些问题。
【新课探究】1.唐朝对外交往概况(1)观察《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制作简单的对外交往示意图(如下图)(2)观察下列图片,感受唐朝在世界上的深远影响2.遣唐使(1)概念: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2)史料链接: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政府派遣唐使来中国的原因。
答案提示:密切中日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3)依据下列图片并根据所学,概括遣唐使对日本的影响。
答案提示:①城市建筑:日本的京都、寺院建筑、雕刻绘画都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
8世纪后期,日本迁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都城的建设规模依照唐朝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
②文学艺术: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白居易的诗为日本人民喜爱。
日本天皇、士大夫还热衷学习中国书法。
日本原没有自己的文字,官府文告、文人们的诗赋文章都使用汉字。
后来仿照唐朝文字创造了日文,日文的创造和使用,有力地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③生活习尚:日本铜钱的样式,与唐朝铜钱相仿。
日本人民的饮食、服装和日常生活,至今还保留着唐朝的某些风尚。
日本人当时的衣、裙、带、鞋等服饰及发型,饮茶习惯多仿唐朝。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 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识读《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 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难点: 玄奘西行。
[教学设计思路]1.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三部分内容中, 既有外国学习中国文化的事例, 也有中国学习外国文化的事例。
遣唐使、鉴真东渡从不同角度叙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 玄奘西行则介绍了中印文化交流。
2. 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科举制, 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参照隋唐律令, 制定了《大宝律令》。
材料二日本的和同开珎唐朝的开元通宝日语中使用的汉字材料三中国茶文化日本茶道唐服日本和服以上可见日本深受唐朝文化影响。
当然唐与日本的交往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
那时候, 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 其中最有影响是高僧鉴真。
以上可见日本深受唐朝文化影响。
当然唐与日本的交往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
那时候,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是高僧鉴真。
析材料, 回答问题。
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 鉴真东渡主要目的是( )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 加强两国友谊D. 求取佛教精义2.六次东渡日本, 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 鉴真B. 吉备真备C. 玄奘D. 阿倍仲麻吕3. 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 )A. 《大唐西域记》B. 《西游记》C. 《马可·波罗行纪》D. 《史记》4. 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内容包括: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遣唐使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地图,使学生了解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如对唐朝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遣唐使等重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遣唐使等史实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图片、地图、多媒体等教学资源。
3.学具: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唐朝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图片、地图和多媒体等手段,生动地展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本节课的主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提供图片资料,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探究日本和新罗受唐文化影响的史实(2)利用视频、文字等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玄奘西游形成全面的认识(3)通过探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鉴真和玄奘事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坚定的信念和个人的奋斗,这些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5)通过探究对外交活跃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唐朝的强盛,树立民族自豪感(6)联系现实,教育学生有鉴别地吸收外来文化课程标准: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大屏幕展示一组有关“唐人街”的图片导语:大屏幕展示的是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在当今的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新加坡、古巴等国,都有华人聚集的地方,这些地方被称为“唐人街”。
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唐人街”?和唐朝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唐朝和各国交往的历史,去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唐人街”是学生熟悉的名词,但大部分学生只知美国有“唐人街”,不知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足以说明唐文化影响之广、影响之深。
鲜活的图片既能唤起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又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教师:我们首先来学习唐与日本、新罗这两个国家的交往一、唐风洋溢海外1、唐文化对日本和新罗的影响创设情境一:多媒体展示下列有关服饰的图片。
日本服饰唐朝服饰问题:仔细观察上述服饰,你觉得这些服饰有哪些相似之处?(学生能答出一二即可,比如领子的样式、腰部的装饰等)教师总结: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传达了一种意气风发的信息,就连服饰也被日本和新罗所模仿。
当今日本、朝鲜的传统服饰依然保留着唐朝服饰的流风遗韵。
创设情境二:多媒体展示下列有关文字的图片。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活泼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表达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开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唐朝对外交往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幻灯片显示〕旧金山唐人街: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幻灯片显示〕唐朝壁画?礼宾图?反映了唐时对外交往的一个场面。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三、讲授新课(一〕遣唐使(出示幻灯片〕同学们,上图是一艘遣唐使船的模型。
隋唐时期曰本人到中国乘坐的就是这样的船。
“遣唐使〞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已经被中日两国人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曰本“遣唐使〞来华情况。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倍仲麻吕〔晁衡〕。
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节课通过讲述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以及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兴趣,但同时也可能觉得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难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讲述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4.图片展示:运用插图和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
4.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提问:你们知道唐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对外交往事件吗?2.呈现(10分钟)讲述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两个历史事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找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3.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鉴真东渡
教学难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思考:唐朝时期,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把华人在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英国唐人街
日本唐人街
美国
美国唐人街
吗?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遣唐使
学习与探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究讨论以下问题,老师给出总结。
1.什么是遣唐使?
2.遣唐使团的地位和成员构成有什么特点?
材料
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
”
——《日本书纪》结合材料分析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呢?意义?
鉴真东渡
结合课件图片展示,教师讲述鉴真东渡的经历及影响
玄奘西行
学习与探究
1.玄奘西游的时间是?
2.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
3.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课件
五、巩固练习
请结合本课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以及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二、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及隋唐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一、导入新课:唐朝时期,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把华人在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导入本课。
二、内容学习:(一)遣唐使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2、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弘法大师空海是日本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他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绝对不仅局限在佛教界,在精神文明、文化乃至实务的贡献上,空海的地位都相当崇高。
3、含义:日本遣唐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跟随使节来华的,好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人等。
日本派出的遺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4、作用: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风格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1、鉴真的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鉴真,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应日本留学僧请求东渡日本,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一、备课标1、内容标准:以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核心概念:知道,说明,理解二、备教学重、难点1、教材分析:本课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为主题讲述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的历史。
重点是唐朝对外交往中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内容,理解对外交往活跃的根本原因是唐朝的先进和繁荣对周围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也是唐朝在世界上享有了很高的声望。
学习时首先要注意使同学们理解好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区别,还有在学习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是要抓住传播文化和学习文化的不同特点来掌握。
通过学习理解盛世时期对外开放的时代特征。
2、教学重、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过程中注重从地理方位、传播和学习等角度把握。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领会“繁荣”与“开放”单元特征中两个重要因素的内在联系(社会强盛促进了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备学情1、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基础知识:9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85%学生能够掌握难点知识:80%学生能够掌握2、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部分同学对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容易混淆,学习的过程中应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把握。
部分同学对国家强盛和对外开放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存在难度,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带来的外交新局面,与当今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来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备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等史实,培养阅读、提炼、归纳、表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唐朝时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时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归纳比较日本、天竺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领先地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华等。
教材通过介绍这些史实,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尚不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历史素养。
同时,学生对鉴真、玄奘等历史人物的事迹有所了解,但对遣唐使、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等史实认识较少,需要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
2.难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为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分享学习心得。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案例分析:以鉴真东渡为例,让学生分析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和措施。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短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课内容涵盖了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等国的文化交流,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背景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背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认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图片、视频、历史文献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唐朝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世?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展示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直观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 一单元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第4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理念引领】自主合作探究感悟实证【核心目标】1.明线:以课本教学内容唐朝与日本、天竺友好交往的历史史实为内容分为四大篇章:篇章一遣唐东来学法度篇章二弘法日本僧东渡篇章三赴印西行求真经篇章四开放盛名扬世界让学生感知唐朝的强盛,领会“交流促发展”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暗线:在本课中贯穿图像史料证史法,以强化学生史料实证的证据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
2.掌握唐朝与日本、天竺友好交往的具体史实,知道遣唐使,掌握鉴真、玄奘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3.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唐朝主要交通图》,让学生学会观察历史地图,总结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通过话文化探源头活动让学生学会从图片中感知从史料中印证中日之间的文化渊源,知道遣唐使对日本的影响。
3.通过历史视频和微课让学生从鉴真玄奘的事迹中感悟其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
2.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材地位】本课属于人教版(2016)七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它上承盛唐的经济繁荣,下启唐朝的由盛而衰。
在内容上侧重于唐朝的对外开放,重点讲述了唐朝与日本、天竺等国家的友好往来史实。
她以拨打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华,同时又把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唐朝的威名远扬四方,出现了自西汉以来中外交往的第二个高潮。
学习本课将更加有助于全面完整的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教学重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难点: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的影响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学方法】情景引导法、讲授引导法、问题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图片史料分析法、比较迁移学习法、感受体验法【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玄奘西行》,问:他是谁?去了哪里?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收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去寻找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4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唐朝对外交往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事实,认识到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中外文化交流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准备相关的历史地图和图片,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唐朝历史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吗?在唐朝时期,我国与外国有哪些文化交流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唐王朝的对外交流情况;
技能目标: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的良好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情况吗?它有哪些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地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鉴真东渡:
师:课件出示鉴真东渡的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鉴真东渡的目的是什么?鉴真东渡的意义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
【学情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的第四课,讲述唐朝的中外交流。
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发挥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师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精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4课,本课通过对唐朝时期对外交往历史的介绍,突出的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其立足点在友好往来上。
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繁荣对周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以及唐文化的世界地位。
同时,周边国家也将他们的文化思想,民俗民风等带到中国。
学生们应该知道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世界文明,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此外,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今天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
【课标要求】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的具体历史史实及其影响。
3.知道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唐朝时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
【能力培养】
1、通过识记《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招提寺》、《鉴真坐像》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
2. 通过对对日本遣唐使来华的自主归纳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 通过将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4、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
【核心问题】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评价任务】
1、结合课文的相关史事和《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图,通过问题集结号,让学生阅读课本,标画出知识点。
(对应学习目标1)
2、结合课件图片展示,教师讲述鉴真东渡的经历及影响。
(对应学习目标2)
3、通过设计学习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玄奘西行,分析唐时期中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