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2:再别康桥
高中语文鲁人版精品教案《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2 3 再别康桥》
3、通过细品词句和意象,理解“三美”新月派特色
>的音乐美
A押韵:来,彩;娘,漾;摇,草;虹,梦;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的建筑美
四行一节
单行与双行错开一格排列,错落排列
全诗每句字数基本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
回环复沓tà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一、新课导入
这是印象画家哈萨姆画的一组油画,有的人的梦就像这些油画一样,是色彩斑斓的,充满憧憬的。在梦里,人们往往赋予了它极为深刻的深情……
提问:你所了解的徐志摩是怎样的?
明确:
二、解题
现代诗人、散文家
别名:南湖、云中鹤
浙江省海宁人
追求“爱,自由和美”
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问题:你能概括出几幅图画?
金柳图、青荇图、彩谭图、寻梦图、沉默图、作别图
明确徐志摩“康桥情节”
胡适说:
““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爱,自由,美”。
这几个关键词在品味诵读诗歌的时候,是理解诗人情感的思维的主要脉络。
通过意象组成的意境来把握“绘画美”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体现学生个性展示教学)
>的绘画美
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云、
青草、星辉斑斓
巧用动词,流动的画面美:
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
阶段小结: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诗论。《诗的格律》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影响深远。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鲁人版必修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鲁人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再别康桥》全诗;(2)分析徐志摩的诗歌风格,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3)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3)提高朗读、欣赏和创作现代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和离别时的哀伤;(2)培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3)激发对诗歌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分析,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2. 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徐志摩的诗歌风格;3. 背诵《再别康桥》全诗。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2. 诗歌背景知识的掌握;3. 创作现代诗歌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 运用案例分析法,解读诗歌中的意象;3. 采用朗读欣赏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4. 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1.2 简要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风格;1.3 提问:大家对离别有什么感受?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2 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2.3 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轻轻的我走了”“挥一挥衣袖”等。
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和徐志摩的诗歌风格;3.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等;3.3 解读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如对康桥的热爱、离别时的哀伤等。
4. 课堂练习4.1 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美感;4.2 让学生分析并交流诗歌中的意象;4.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5. 课堂小结5.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美和语言美;5.2 提醒学生关注诗歌的背景知识和诗人的创作风格;5.3 鼓励学生课后背诵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1.3《再别康桥》(鲁人版必修2)
诗海探珠 《从军行》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
,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 出新的曲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诗境在一片乐 声中展开。“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作有力转
4.“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中的“箫”能否换成别的乐 器?为什么? 【提示】 此处的箫不宜换成别的乐器。一是因 为“箫”字可以与本节第四句中的“桥”构成押韵, 其他乐器的名称似都不行,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 箫这种乐器能更好地抒发出此时此刻诗人特定的 心理感受。箫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而且 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里的凄苦、深沉、厚重, 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故 常出现在抒写离别或思念之情的作品中,如李白 的《忆秦娥》:“箫声咽。”
七、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1.《再别康桥》的第一节三次用了“轻轻的”, 第七节变为“悄悄的”,这个细微的变化蕴藏着什 么深意? 【提示】 诗歌的第一节,三次用了“轻轻的”这 个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 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 不伤的基调。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 “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 情感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
笙箫(shēnɡ) 青荇(xì . . nɡ) 沉淀(dià . n) 撑船(chēnɡ) . 漫溯(sù . )
(2)多音字 悄悄qiāo 悄 . 悄然qiǎo .
记载zǎi 载 . i 载客zà . 似的shì . 似 似乎sì .
泥泞ní . 泥 泥古nì . 别离bié . 别 别扭biè .
再别康桥 高一语文鲁人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
②沉淀(dià ) . n
③漫溯( sù ) . )
④彷徨( pá huá ng ng ) ..
⑤惆怅( chó chà u ng ..
⑧笙箫( shēng xiāo ) ..
泥泞 . ②泥 泥古 .
ní nì
zǎi zà i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温馨晨读篇
◆3
再别康桥
哲思短章 论拥有 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了,我们总是希望得到 的太多,让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样短暂,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不经 意地流干了。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如果你失去了太阳,你还有星光的照耀,失去了金钱,还
会得到友情,当生命也离开你的时候,你却拥有了大地的亲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4)沉淀·积淀
沉淀:a.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b.比喻
凝聚,积累。 积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 (多指文化、知识 、经验
等)。
例句:①面对不幸,我们不妨学学那只水杯,把痛苦____ 沉淀 __在杯底。 ②要打造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创 新,但是创新不能抛弃老字号的文化底蕴和历史________。 积淀
雯的;“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是描写纯洁善良的迎春 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柔顺飘
拂的荇菜用来比喻窈窕娴淑的女子。《再别康桥》在传情达意
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色彩缤纷、静谧柔美的意象来表达 浓郁的女性情思,这或许是与诗人对母校康桥情人般的痴恋、
慈母般的挚爱的情感有关,或许也与他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
【优化方案】高一语文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第3课再别康桥(鲁人版必修2)
【赏析】 这是作者离开广陵回归洛阳的途中 在船上写给元大的留别诗。诗的前四句将离情 别意的抒发寓于舟行中的景物描写中,借景抒 情,不着痕迹。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表达了诗人留恋难舍的深情,是历代公认的名 句。后四句慨叹身世浮沉,世事无常,友人难 以聚会,感情极为深沉。表现方法仍是借景抒 情,以舟的沿洄不定比喻世事无常,寓人生哲 理于景象描写中,妙语天成,含蓄深婉。
2.多音字
悄(qiāo) 悄 . 悄 然(qiǎo) 悄 . (zǎi) 记载 . 载 客(zà i) 载 . 的(shì ) 似 . 似 乎(sì ) 似 . 泞(ní ) 泥 . 泥 古(nì ) 泥 . 离(bié ) 别 . 别 扭(biè ) 别 .
例:据报道,叙利亚时局持续动荡 ____,暴力冲突 升级。埃及外长称叙局势恶化将对地区产生不 良后果。他呼吁叙政府倾听并响应人民的要求, 立即停止暴力,让和平的声音荡漾 ____在人民的心 间。
2.斑斓· 斑驳 两者都可以指色彩交杂。但在词义上有差别。 “斑斓”指灿烂多彩,多用于书面语。一般形 容色彩较鲜艳。 “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 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一般形容色彩较暗淡。
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______________。 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______________;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______________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 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
也为我沉默,__________________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 4.悄悄的我走了,_________________ 不带走一片云彩 。 一挥衣袖,________________
2016鲁人版语文必修二第3课《再别康桥》2
剑桥一景
• 作者介绍: •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15年进入北 京大学学习,1918年夏天留学美国, 1920年去英国剑桥大学。1921年开始 写诗,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 斯、拜伦、雪莱的影响。他的不少诗作 语言清新、比喻贴切、风格轻柔明丽
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 中摇荡,惬意平静, 并有向诗人打招呼 之意。 “ ”,不 仅体现物我合一, 还表达诗人对康河 眷恋 )情 永久的( 怀,愿意永远留在 康河。
写榆树下的清潭, 清泉倒映着 那榆阴下的一潭, (“ 天上的彩虹”), 五彩斑斓,浮藻间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好像沉淀着( 彩虹) 做的梦境。这里融 揉碎在浮藻里, 情入景,将人带进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梦一般的意境中。
金柳 )是 着重写( 夕阳下柳树生动色 彩的描绘,好象 “新娘 ”,写出其 形态的美好,也传 达出诗人的 (欢喜与喜爱 )之情、 “艳影、荡漾”在 “我的心头”,物我
合一,情景交融。
比喻 拟人
诗人为什么 “甘心做一 条水草”?
侧重写( ) 康河的水草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棵水草。
徐志摩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 称为“情才”和“奇才”。他一生留下 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一夜》 《猛虎集》《云游》。徐志摩是个个性 主义者。他有“单纯的信仰”,信仰个 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 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灵性的表现, 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再别康桥》选自《猛虎集》,因音节和 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济南号”飞 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 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 难..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 谶语,他真的化作了一片“云彩”,年 仅36岁。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 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二《3 再别康桥》(一等奖课件)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在我的心头荡漾。 但我不能放歌,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在康河的柔波里,
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音乐:舒缓、轻柔、低沉 语调:委婉、细腻、轻慢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 物象。物象中包含了诗人的构思, 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 象互相交融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 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是构成 建筑的砖瓦。
一.合作品读
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节
或两节品读一下,注重赏析每小节中的 意象和情感,说说你们喜欢它的原因。 通过品读体悟朗诵的特点。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再别康桥
语文 高一年级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高级中学 刘敏
教学目标
1.品读品味诗歌的意象和作家情感; 2.美读理解三美理论,了解现代诗常识; 3.悟读诗歌学习鉴赏、写作方法。
重难点
1.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2.诗情的领悟。
弗雷德里克-蔡尔德-哈萨姆
剑 桥 大 学
——朱自清《荷塘月色》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赏析:“但”是诵读的 重点,要有抛物线从高到低 的转化,情绪的忽然之间的 “低落,寂寞和痛苦”要表 现恰当、充分。把悄悄比作 “笙箫”,是一种悲剧色彩 较浓得乐器。要读出“凄苦, 深沉,厚重”之意,兼有 “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 之苦,相思之苦。
鲁人版必修二《再别康桥》说课稿
鲁人版必修二《再别康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信息•课文名称:《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1.2 教材背景《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歌作品,被收录在《徐志摩诗全集》中。
这首诗歌是徐志摩对离别情感的深切表达,充满了作者对青春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1.3 教材内容《再别康桥》以“康桥”为背景,通过描写离别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精细的意象描写,展示了徐志摩独特的诗歌风格。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动机;•熟悉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理解诗歌中表达的离别情感和对未来的展望。
2.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题;•能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分析其他诗歌;•能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离别情感的关注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再别康桥》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
3.2 教学难点•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表达效果;•理解诗歌中的深层意义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离别情感(10分钟)•讲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发学生对离别情感的思考,比如:你们有没有离别的经历?离别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4.2 课文讲解:《再别康桥》(30分钟)•讲师以读诗的形式呈现课文,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讲师对诗歌的结构和意义进行解读,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讲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歌,理解诗人对康桥的离别情感和对未来的向往。
4.3 讨论与思考:探究诗歌的深层含义(4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阐述诗歌的表达效果;•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诗歌解读和深入思考。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3再别康桥 (共37张PPT)
切都变得美好。
❖ 但生活毕竟是现实的,小曼留恋于交际圈,宴
游,打牌、应酬,不但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浪费了 自己的天赋,也在生活上给徐志摩带来了许多困难, 甚至染上了烟瘾,一掷千金,为了维持生计,志摩 不得不身兼数职,在上海、北平两地疲于奔命,最 终使他的心底渗满了冰凉。
13
徐志摩,为爱为美为诗歌而生活的人。
18
再别康桥
徐志摩
19
走进康桥:
1.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朗 读时语调柔和、舒缓.
2.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感
受诗人对母校的深情. 3.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 身临其境、声情并茂.
20
河 畔 ( pàn ) 青 荇( xìng ) 揉 碎( róu ) 长 篙( gāo )
斑 斓( lán )
荡 漾(yàng) 榆 阴( yú ) 浮 藻( zǎo )
24
分 析:
《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 诗并不哀婉沮丧,一系列意象如 “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 抒发了对康桥浓烈的爱 ;“在康河 的柔波里”诗人“甘做一条水草,” 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 ;“夏虫 也为我沉默”交织着依恋、无奈、 惆怅等复杂感情。
25
整体感知: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
❖ 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 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 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 地、泣鬼神的。
14
❖ 作为“新月派”的重要诗人,徐志 摩的诗追求“三美”——绘画美、建筑 美、音乐美。虽不少诗作朦胧、感伤、 颓废,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 风格轻柔明丽的诗歌。主要作品有诗集
2欢喜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鲁人版】语文必修二:第3课《再别康桥》ppt
• 文中运用了暗喻手法的还有哪几句?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 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 可人。
•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诗人固执地寻找着 “彩虹似的梦”,希望在“ 星辉斑斓里放歌”,但为什么又不能放歌呢?
不我正悄 带挥如悄 走一我的 一挥悄我 片衣悄走 云袖的了 彩,来, 。;
思考:诗人先写“轻轻的我走了”,后写 “悄悄的我走了”试分析“轻轻”“悄悄” 的妙用?“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走一
片云彩”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由于诗人对康桥世界的无限依恋,百般珍 惜,不愿其完整受到人为损伤,不愿其纯洁受 到半点污染,不愿破坏这种心境和氛围,故用 轻轻和悄悄。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 走一片云彩”,意在告白“康桥理想”的破灭, 隐喻诗人游历英国而一无所获,折射出一个进 步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
自由朗诵,体悟情感。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意象------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 的客观物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 “金柳”改成“柳树”或者是“杨树”,如何?
• 1.与“夕阳”相映,给柳树披上金似的。 • 2.金色是最富贵的颜色。 • 3.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 • 4.柳的意象:离别。 • (1)折柳送别。 • (2)“柳”的谐音“留”。 • (3)西安灞桥,是古代的送别之地。伤心不过灞
——自己心中的“康桥理想”已经幻灭,物是 人非,无限的惆怅。1927年,梦想破灭,与小 曼不合。
——马上就要再次离开康桥,离别时的不舍压 得诗人无法放声高歌。最后只能够“悄悄”地 离去,微妙的苦闷尽在不言中。
鲁人必修二 第3课《再别康桥》 课件(64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再别康 桥徐志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 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 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重点: 新诗的鉴赏。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难点 :诗的欣赏方法。
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偶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人入不敷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陆小曼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徐 志 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徐 志 摩 与 陆 小 曼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胡适
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徐志摩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胡圣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家世身世
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 宁县,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志摩是 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给另取的名 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 ,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 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
徐志摩是徐门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 优裕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想的徐志摩,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3再别康桥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素养提升
UYANGTISHENG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S素养提升 UYANGTISHENG
(2)斑斓 斑驳 辨析:两者都可以指色彩交杂,但在词义上有差别。“斑斓”指灿烂 多彩。多用于书面语,一般形容色彩较鲜艳。“斑驳”指一种颜色中 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一般形容色彩较暗淡。 例句:①美丽的线条和那黄澄澄的油菜花,铁路与梯田、民居相 互映衬着,春色斑斓,犹如天然“调色板”。 ②穿过狭长的青石板弄堂,触摸苔绿斑斑的墙壁,推开油漆斑驳 的大门,走进这幽深而古老的院宅,我的老家就在其中。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字音
加点字 青荇. 笙.箫
软泥. 泥
拘泥. 悄.悄 悄 悄.然
读音 xìng shēng ní nì qiāo qiǎo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S素养提升 UYANGTISHENG
加点字
浮藻. 长篙.
3 再别康桥
-1-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素养提升
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一单元+山水神韵3再别康桥+Word版含答案
3再别康桥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倩.影(qiàn)青荇.(xìng)栉.风沐雨(jié) 呕.心沥血(ǒu)B.漫溯.(suò) 笙.箫(shēng)桀骜不驯.(xùn) 从.容不迫(cóng)C.彳亍..(chìchù) 颓圮.(sǐ)无济.于事(jì) 载.歌载舞(zài)D.长篙.(gāo) 斑斓.(lán)荒谬.绝伦(miù) 味同嚼.蜡(jiáo)解析:A项,“栉”应读“zhì”。
B项,“溯”应读“sù”。
C项,“圮”应读“pǐ”。
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有能望其项背....的。
②诗人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笔涂鸦....,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③日前,一名小伙子为了让自己的网络直播更火,铤而走险....去直播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蜇成重伤,住进了医院。
④余震导致滚落的大石堆叠如山,挡住了赶赴灾区的救灾车辆和志愿者。
武警官兵一到,疏通工作如.汤沃雪...,道路很快畅通无阻。
⑤西汉诸侯国南越国第二任国君赵昧的陵墓被称为史上最好的帝王陵,盗墓贼只能对着其坚固的防御工事望洋兴叹....。
⑥庭审中,周律师不仅观点鲜明,论证清晰,而且深文周纳....,旁征博引,将一位优秀律师过人的辩护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A.①④⑤B.②④⑤C.④⑤⑥D.①③⑥解析:“信笔涂鸦”,随便涂画。
后形容书法的拙劣或胡乱写作。
第②句使用有误。
“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用在第③句中不合语境。
“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
高中语文 第3课 再别康桥课件 鲁人版必修2
认为是一切动力的源泉,他自己也曾经说过 “生命之所在,就是为了爱”。
一是美。他的诗歌有三美的追求:音乐美、
建筑美和绘画美。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 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作品简介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集》、《云游》,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 《秋》, 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 曼合写),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带着难以割舍的眷恋,我们的诗人走了!挥一挥衣袖, 别了,康桥!别了,云彩!我们的诗人走了,没带走 一片云彩,只带着伤感的无奈和决绝!
行踪: 来康桥 游康河
脉 络 小 结
金柳 青荇 潭水
寻好梦
别康桥
情感: 依恋
爱慕向往
一美在形式,即建筑美: 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 近、 回环呼应。 其二美在语言,即音乐美: 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 。 其三美在意境,即绘画美: 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
比较探异:《再别康桥》与传统写离别的
诗歌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
1、 离别的对象特别。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 这首诗离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 如 :
作业:
1 1、
1、读一读、背一背
2、下面是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 拉》,请与《再别康桥》对比阅读,尝试写篇短 小的赏析文章。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鲁人版】语文必修二:第3课《再别康桥》课件
鉴赏技巧点拨:意象和意境。
意象: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 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 境界。
再别康桥
感哪 变些 化词 应应 该该 体重 现读 在? 哪诵 些读 地的 方情 ?
再别康桥
探究一
1、带着刚才朗读的印象,能不能从诗歌的字里 行间,发现诗人主要想抒发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徐志摩
再别康桥
1.通过诵读体会韵律,理解诗中浓
郁感情 。
2.了解意象,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语言美 意境美 情感美
3、能初步鉴赏现代诗歌。 再别康桥
知识补给: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富商家庭。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
康桥:即“剑桥”(Cambridge), 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 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 他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我在康桥 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 到那样甜蜜的洗礼……我的眼是康桥 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 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 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1924.5.
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 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 情怀,“不胜凉风”的水 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 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
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
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
再别之康中桥。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4/12021/4/12021/4/12021/4/14/1/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3.诗人为什么用“轻轻”、“悄悄”来描绘他来到和离开康 桥时的情景呢?
【提示】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他 唯恐惊破心中之梦,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 意,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 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 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 学 , 1920 年 赴 英 国 , 就 读 于 剑 桥 大 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 外爱恋林徽音,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 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 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1927年 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 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 幸遇难,时年35岁。
全诗感情线索
第一节: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 分难舍的离情,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二~五节:写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 情;
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 低落下来;
第七节:跟开头呼应,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 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绘画美
七节诗,几乎每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语言上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波 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描绘出一 幅幅清新、明丽的画面,创设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 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 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的写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920 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 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 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 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 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 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 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 流连忘返,写下此诗。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 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 点是中国海。
课文小结 赏析现代诗歌的三个角度
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情感线索 诗歌的形式
云彩
作
者
悄
悄
星辉
地
走
作别
水草
依
金柳
依
惜
别
之
柔波
情
青荇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再别康桥》。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 赏析文,不少于200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扬娜拉!
【提示】“招摇”写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 头致意,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在这诗情画意中,他甘心 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热烈的爱恋。
2.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
【提示】“新娘”既是一种景象,也是“我”心中之旧情的流 露,把“金柳”比喻成“新娘”,表现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
再别康桥
1 情境导入
2 学习目标
3
整体感知
4
研读课文
5 课文小结
6 布置作业
情境导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 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 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 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 进诗人内心。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相关常识; 2.品味诗歌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培养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及鉴赏方法。
【提示】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一般离别诗的告别对象, 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描绘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的境界,营造出一种清新感,以此来表现康桥秀美风 光和自己对康桥的眷恋。
分析情感
1.“招摇” 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用在这里恰 当吗?“甘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 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 美感。
思想内容
感情真挚,意境深邃
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 烟似的情绪,社会投影很模糊,表现不出五四时代的 时代精神。然而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邃。诗人很 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 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 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总
结愁
(再到康桥)
(看到康桥)
喜
愁
(告别康桥)
诗歌形式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音乐 美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萧、桥; 来、彩。每节押韵,逐节换韵,音律和谐。)
B.节奏舒缓、悦耳,音节和谐、优雅。
C.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 应的结构形式。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 /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 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欣赏意象
研读课文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找出本文的意象 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诵读指导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 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 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 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 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 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