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2:再别康桥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鲁人版精品教案《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2 3 再别康桥》

高中语文鲁人版精品教案《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2 3 再别康桥》
再读本诗,注意韵脚和句式排列。
3、通过细品词句和意象,理解“三美”新月派特色
>的音乐美
A押韵:来,彩;娘,漾;摇,草;虹,梦;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的建筑美
四行一节
单行与双行错开一格排列,错落排列
全诗每句字数基本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
回环复沓tà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一、新课导入
这是印象画家哈萨姆画的一组油画,有的人的梦就像这些油画一样,是色彩斑斓的,充满憧憬的。在梦里,人们往往赋予了它极为深刻的深情……
提问:你所了解的徐志摩是怎样的?
明确:
二、解题
现代诗人、散文家
别名:南湖、云中鹤
浙江省海宁人
追求“爱,自由和美”
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问题:你能概括出几幅图画?
金柳图、青荇图、彩谭图、寻梦图、沉默图、作别图
明确徐志摩“康桥情节”
胡适说:
““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爱,自由,美”。
这几个关键词在品味诵读诗歌的时候,是理解诗人情感的思维的主要脉络。
通过意象组成的意境来把握“绘画美”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体现学生个性展示教学)
>的绘画美
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云、
青草、星辉斑斓
巧用动词,流动的画面美:
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
阶段小结: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诗论。《诗的格律》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影响深远。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鲁人版必修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鲁人版必修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鲁人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再别康桥》全诗;(2)分析徐志摩的诗歌风格,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3)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3)提高朗读、欣赏和创作现代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和离别时的哀伤;(2)培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3)激发对诗歌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分析,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2. 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徐志摩的诗歌风格;3. 背诵《再别康桥》全诗。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2. 诗歌背景知识的掌握;3. 创作现代诗歌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 运用案例分析法,解读诗歌中的意象;3. 采用朗读欣赏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4. 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1.2 简要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风格;1.3 提问:大家对离别有什么感受?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2 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2.3 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轻轻的我走了”“挥一挥衣袖”等。

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和徐志摩的诗歌风格;3.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等;3.3 解读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如对康桥的热爱、离别时的哀伤等。

4. 课堂练习4.1 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美感;4.2 让学生分析并交流诗歌中的意象;4.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5. 课堂小结5.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美和语言美;5.2 提醒学生关注诗歌的背景知识和诗人的创作风格;5.3 鼓励学生课后背诵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1.3《再别康桥》(鲁人版必修2)

1.3《再别康桥》(鲁人版必修2)
第3课 再别康桥
诗海探珠 《从军行》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
,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 出新的曲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诗境在一片乐 声中展开。“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作有力转
4.“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中的“箫”能否换成别的乐 器?为什么? 【提示】 此处的箫不宜换成别的乐器。一是因 为“箫”字可以与本节第四句中的“桥”构成押韵, 其他乐器的名称似都不行,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 箫这种乐器能更好地抒发出此时此刻诗人特定的 心理感受。箫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而且 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里的凄苦、深沉、厚重, 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故 常出现在抒写离别或思念之情的作品中,如李白 的《忆秦娥》:“箫声咽。”
七、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1.《再别康桥》的第一节三次用了“轻轻的”, 第七节变为“悄悄的”,这个细微的变化蕴藏着什 么深意? 【提示】 诗歌的第一节,三次用了“轻轻的”这 个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 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 不伤的基调。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 “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 情感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
笙箫(shēnɡ) 青荇(xì . . nɡ) 沉淀(dià . n) 撑船(chēnɡ) . 漫溯(sù . )
(2)多音字 悄悄qiāo 悄 . 悄然qiǎo .
记载zǎi 载 . i 载客zà . 似的shì . 似 似乎sì .
泥泞ní . 泥 泥古nì . 别离bié . 别 别扭biè .

再别康桥 高一语文鲁人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

再别康桥    高一语文鲁人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

②沉淀(dià ) . n
③漫溯( sù ) . )
④彷徨( pá huá ng ng ) ..
⑤惆怅( chó chà u ng ..
⑧笙箫( shēng xiāo ) ..
泥泞 . ②泥 泥古 .
ní nì
zǎi zà i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温馨晨读篇
◆3
再别康桥
哲思短章 论拥有 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了,我们总是希望得到 的太多,让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样短暂,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不经 意地流干了。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如果你失去了太阳,你还有星光的照耀,失去了金钱,还
会得到友情,当生命也离开你的时候,你却拥有了大地的亲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4)沉淀·积淀
沉淀:a.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b.比喻
凝聚,积累。 积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 (多指文化、知识 、经验
等)。
例句:①面对不幸,我们不妨学学那只水杯,把痛苦____ 沉淀 __在杯底。 ②要打造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创 新,但是创新不能抛弃老字号的文化底蕴和历史________。 积淀
雯的;“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是描写纯洁善良的迎春 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柔顺飘
拂的荇菜用来比喻窈窕娴淑的女子。《再别康桥》在传情达意
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色彩缤纷、静谧柔美的意象来表达 浓郁的女性情思,这或许是与诗人对母校康桥情人般的痴恋、
慈母般的挚爱的情感有关,或许也与他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

【优化方案】高一语文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第3课再别康桥(鲁人版必修2)

【优化方案】高一语文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第3课再别康桥(鲁人版必修2)

【赏析】 这是作者离开广陵回归洛阳的途中 在船上写给元大的留别诗。诗的前四句将离情 别意的抒发寓于舟行中的景物描写中,借景抒 情,不着痕迹。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表达了诗人留恋难舍的深情,是历代公认的名 句。后四句慨叹身世浮沉,世事无常,友人难 以聚会,感情极为深沉。表现方法仍是借景抒 情,以舟的沿洄不定比喻世事无常,寓人生哲 理于景象描写中,妙语天成,含蓄深婉。
2.多音字
悄(qiāo) 悄 . 悄 然(qiǎo) 悄 . (zǎi) 记载 . 载 客(zà i) 载 . 的(shì ) 似 . 似 乎(sì ) 似 . 泞(ní ) 泥 . 泥 古(nì ) 泥 . 离(bié ) 别 . 别 扭(biè ) 别 .
例:据报道,叙利亚时局持续动荡 ____,暴力冲突 升级。埃及外长称叙局势恶化将对地区产生不 良后果。他呼吁叙政府倾听并响应人民的要求, 立即停止暴力,让和平的声音荡漾 ____在人民的心 间。
2.斑斓· 斑驳 两者都可以指色彩交杂。但在词义上有差别。 “斑斓”指灿烂多彩,多用于书面语。一般形 容色彩较鲜艳。 “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 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一般形容色彩较暗淡。
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______________。 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______________;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______________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 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
也为我沉默,__________________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 4.悄悄的我走了,_________________ 不带走一片云彩 。 一挥衣袖,________________

2016鲁人版语文必修二第3课《再别康桥》2

2016鲁人版语文必修二第3课《再别康桥》2

剑桥一景
• 作者介绍: •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15年进入北 京大学学习,1918年夏天留学美国, 1920年去英国剑桥大学。1921年开始 写诗,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 斯、拜伦、雪莱的影响。他的不少诗作 语言清新、比喻贴切、风格轻柔明丽
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 中摇荡,惬意平静, 并有向诗人打招呼 之意。 “ ”,不 仅体现物我合一, 还表达诗人对康河 眷恋 )情 永久的( 怀,愿意永远留在 康河。
写榆树下的清潭, 清泉倒映着 那榆阴下的一潭, (“ 天上的彩虹”), 五彩斑斓,浮藻间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好像沉淀着( 彩虹) 做的梦境。这里融 揉碎在浮藻里, 情入景,将人带进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梦一般的意境中。
金柳 )是 着重写( 夕阳下柳树生动色 彩的描绘,好象 “新娘 ”,写出其 形态的美好,也传 达出诗人的 (欢喜与喜爱 )之情、 “艳影、荡漾”在 “我的心头”,物我
合一,情景交融。
比喻 拟人
诗人为什么 “甘心做一 条水草”?
侧重写( ) 康河的水草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棵水草。
徐志摩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 称为“情才”和“奇才”。他一生留下 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一夜》 《猛虎集》《云游》。徐志摩是个个性 主义者。他有“单纯的信仰”,信仰个 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 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灵性的表现, 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再别康桥》选自《猛虎集》,因音节和 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济南号”飞 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 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 难..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 谶语,他真的化作了一片“云彩”,年 仅36岁。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 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二《3 再别康桥》(一等奖课件)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二《3 再别康桥》(一等奖课件)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在我的心头荡漾。 但我不能放歌,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在康河的柔波里,
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音乐:舒缓、轻柔、低沉 语调:委婉、细腻、轻慢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 物象。物象中包含了诗人的构思, 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 象互相交融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 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是构成 建筑的砖瓦。
一.合作品读
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节
或两节品读一下,注重赏析每小节中的 意象和情感,说说你们喜欢它的原因。 通过品读体悟朗诵的特点。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再别康桥
语文 高一年级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高级中学 刘敏
教学目标
1.品读品味诗歌的意象和作家情感; 2.美读理解三美理论,了解现代诗常识; 3.悟读诗歌学习鉴赏、写作方法。
重难点
1.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2.诗情的领悟。
弗雷德里克-蔡尔德-哈萨姆
剑 桥 大 学
——朱自清《荷塘月色》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赏析:“但”是诵读的 重点,要有抛物线从高到低 的转化,情绪的忽然之间的 “低落,寂寞和痛苦”要表 现恰当、充分。把悄悄比作 “笙箫”,是一种悲剧色彩 较浓得乐器。要读出“凄苦, 深沉,厚重”之意,兼有 “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 之苦,相思之苦。

鲁人版必修二《再别康桥》说课稿

鲁人版必修二《再别康桥》说课稿

鲁人版必修二《再别康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信息•课文名称:《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1.2 教材背景《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歌作品,被收录在《徐志摩诗全集》中。

这首诗歌是徐志摩对离别情感的深切表达,充满了作者对青春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1.3 教材内容《再别康桥》以“康桥”为背景,通过描写离别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精细的意象描写,展示了徐志摩独特的诗歌风格。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动机;•熟悉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理解诗歌中表达的离别情感和对未来的展望。

2.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题;•能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分析其他诗歌;•能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离别情感的关注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再别康桥》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

3.2 教学难点•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表达效果;•理解诗歌中的深层意义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离别情感(10分钟)•讲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发学生对离别情感的思考,比如:你们有没有离别的经历?离别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4.2 课文讲解:《再别康桥》(30分钟)•讲师以读诗的形式呈现课文,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讲师对诗歌的结构和意义进行解读,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讲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歌,理解诗人对康桥的离别情感和对未来的向往。

4.3 讨论与思考:探究诗歌的深层含义(4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阐述诗歌的表达效果;•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诗歌解读和深入思考。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3再别康桥 (共37张PPT)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3再别康桥  (共37张PPT)

切都变得美好。
❖ 但生活毕竟是现实的,小曼留恋于交际圈,宴
游,打牌、应酬,不但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浪费了 自己的天赋,也在生活上给徐志摩带来了许多困难, 甚至染上了烟瘾,一掷千金,为了维持生计,志摩 不得不身兼数职,在上海、北平两地疲于奔命,最 终使他的心底渗满了冰凉。
13
徐志摩,为爱为美为诗歌而生活的人。
18
再别康桥
徐志摩
19
走进康桥:
1.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朗 读时语调柔和、舒缓.
2.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感
受诗人对母校的深情. 3.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 身临其境、声情并茂.
20
河 畔 ( pàn ) 青 荇( xìng ) 揉 碎( róu ) 长 篙( gāo )
斑 斓( lán )
荡 漾(yàng) 榆 阴( yú ) 浮 藻( zǎo )
24
分 析:
《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 诗并不哀婉沮丧,一系列意象如 “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 抒发了对康桥浓烈的爱 ;“在康河 的柔波里”诗人“甘做一条水草,” 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 ;“夏虫 也为我沉默”交织着依恋、无奈、 惆怅等复杂感情。
25
整体感知: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
❖ 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 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 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 地、泣鬼神的。
14
❖ 作为“新月派”的重要诗人,徐志 摩的诗追求“三美”——绘画美、建筑 美、音乐美。虽不少诗作朦胧、感伤、 颓废,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 风格轻柔明丽的诗歌。主要作品有诗集
2欢喜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鲁人版】语文必修二:第3课《再别康桥》ppt

【鲁人版】语文必修二:第3课《再别康桥》ppt
• 2.典型形式:甲是乙。
• 文中运用了暗喻手法的还有哪几句?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 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 可人。
•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诗人固执地寻找着 “彩虹似的梦”,希望在“ 星辉斑斓里放歌”,但为什么又不能放歌呢?
不我正悄 带挥如悄 走一我的 一挥悄我 片衣悄走 云袖的了 彩,来, 。;
思考:诗人先写“轻轻的我走了”,后写 “悄悄的我走了”试分析“轻轻”“悄悄” 的妙用?“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走一
片云彩”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由于诗人对康桥世界的无限依恋,百般珍 惜,不愿其完整受到人为损伤,不愿其纯洁受 到半点污染,不愿破坏这种心境和氛围,故用 轻轻和悄悄。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 走一片云彩”,意在告白“康桥理想”的破灭, 隐喻诗人游历英国而一无所获,折射出一个进 步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
自由朗诵,体悟情感。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意象------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 的客观物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 “金柳”改成“柳树”或者是“杨树”,如何?
• 1.与“夕阳”相映,给柳树披上金似的。 • 2.金色是最富贵的颜色。 • 3.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 • 4.柳的意象:离别。 • (1)折柳送别。 • (2)“柳”的谐音“留”。 • (3)西安灞桥,是古代的送别之地。伤心不过灞
——自己心中的“康桥理想”已经幻灭,物是 人非,无限的惆怅。1927年,梦想破灭,与小 曼不合。
——马上就要再次离开康桥,离别时的不舍压 得诗人无法放声高歌。最后只能够“悄悄”地 离去,微妙的苦闷尽在不言中。

鲁人必修二 第3课《再别康桥》 课件(64张)

鲁人必修二 第3课《再别康桥》 课件(64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再别康 桥徐志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 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 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重点: 新诗的鉴赏。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难点 :诗的欣赏方法。
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偶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人入不敷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陆小曼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徐 志 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徐 志 摩 与 陆 小 曼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胡适
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徐志摩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胡圣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家世身世
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 宁县,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志摩是 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给另取的名 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 ,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 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
徐志摩是徐门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 优裕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想的徐志摩,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3再别康桥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3再别康桥
“康桥”是写意的。诗中的意象“云彩”“金柳”“艳影”“彩 虹”等都是一些女性化的形象。诗人到康桥来寻梦,实 际上可以看作对恋情的追寻。这里“康桥”已经化作诗 人恋人的影子。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素养提升
UYANGTISHENG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S素养提升 UYANGTISHENG
(2)斑斓 斑驳 辨析:两者都可以指色彩交杂,但在词义上有差别。“斑斓”指灿烂 多彩。多用于书面语,一般形容色彩较鲜艳。“斑驳”指一种颜色中 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一般形容色彩较暗淡。 例句:①美丽的线条和那黄澄澄的油菜花,铁路与梯田、民居相 互映衬着,春色斑斓,犹如天然“调色板”。 ②穿过狭长的青石板弄堂,触摸苔绿斑斑的墙壁,推开油漆斑驳 的大门,走进这幽深而古老的院宅,我的老家就在其中。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字音
加点字 青荇. 笙.箫
软泥. 泥
拘泥. 悄.悄 悄 悄.然
读音 xìng shēng ní nì qiāo qiǎo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S素养提升 UYANGTISHENG
加点字
浮藻. 长篙.
3 再别康桥
-1-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素养提升

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一单元+山水神韵3再别康桥+Word版含答案

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一单元+山水神韵3再别康桥+Word版含答案

3再别康桥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倩.影(qiàn)青荇.(xìng)栉.风沐雨(jié) 呕.心沥血(ǒu)B.漫溯.(suò) 笙.箫(shēng)桀骜不驯.(xùn) 从.容不迫(cóng)C.彳亍..(chìchù) 颓圮.(sǐ)无济.于事(jì) 载.歌载舞(zài)D.长篙.(gāo) 斑斓.(lán)荒谬.绝伦(miù) 味同嚼.蜡(jiáo)解析:A项,“栉”应读“zhì”。

B项,“溯”应读“sù”。

C项,“圮”应读“pǐ”。

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有能望其项背....的。

②诗人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笔涂鸦....,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③日前,一名小伙子为了让自己的网络直播更火,铤而走险....去直播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蜇成重伤,住进了医院。

④余震导致滚落的大石堆叠如山,挡住了赶赴灾区的救灾车辆和志愿者。

武警官兵一到,疏通工作如.汤沃雪...,道路很快畅通无阻。

⑤西汉诸侯国南越国第二任国君赵昧的陵墓被称为史上最好的帝王陵,盗墓贼只能对着其坚固的防御工事望洋兴叹....。

⑥庭审中,周律师不仅观点鲜明,论证清晰,而且深文周纳....,旁征博引,将一位优秀律师过人的辩护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A.①④⑤B.②④⑤C.④⑤⑥D.①③⑥解析:“信笔涂鸦”,随便涂画。

后形容书法的拙劣或胡乱写作。

第②句使用有误。

“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用在第③句中不合语境。

“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

高中语文 第3课 再别康桥课件 鲁人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3课 再别康桥课件 鲁人版必修2
一是爱。徐志摩一向将爱情奉若神明,他
认为是一切动力的源泉,他自己也曾经说过 “生命之所在,就是为了爱”。
一是美。他的诗歌有三美的追求:音乐美、
建筑美和绘画美。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 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作品简介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集》、《云游》,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 《秋》, 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 曼合写),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带着难以割舍的眷恋,我们的诗人走了!挥一挥衣袖, 别了,康桥!别了,云彩!我们的诗人走了,没带走 一片云彩,只带着伤感的无奈和决绝!
行踪: 来康桥 游康河
脉 络 小 结
金柳 青荇 潭水
寻好梦
别康桥
情感: 依恋
爱慕向往
一美在形式,即建筑美: 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 近、 回环呼应。 其二美在语言,即音乐美: 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 。 其三美在意境,即绘画美: 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
比较探异:《再别康桥》与传统写离别的
诗歌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
1、 离别的对象特别。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 这首诗离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 如 :
作业:
1 1、
1、读一读、背一背
2、下面是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 拉》,请与《再别康桥》对比阅读,尝试写篇短 小的赏析文章。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鲁人版】语文必修二:第3课《再别康桥》课件

【鲁人版】语文必修二:第3课《再别康桥》课件

鉴赏技巧点拨:意象和意境。
意象: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 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 境界。
再别康桥
感哪 变些 化词 应应 该该 体重 现读 在? 哪诵 些读 地的 方情 ?
再别康桥
探究一
1、带着刚才朗读的印象,能不能从诗歌的字里 行间,发现诗人主要想抒发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徐志摩
再别康桥
1.通过诵读体会韵律,理解诗中浓
郁感情 。
2.了解意象,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语言美 意境美 情感美
3、能初步鉴赏现代诗歌。 再别康桥
知识补给: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富商家庭。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
康桥:即“剑桥”(Cambridge), 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 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 他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我在康桥 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 到那样甜蜜的洗礼……我的眼是康桥 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 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 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1924.5.
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 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 情怀,“不胜凉风”的水 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 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
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
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
再别之康中桥。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4/12021/4/12021/4/12021/4/14/1/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3.诗人为什么用“轻轻”、“悄悄”来描绘他来到和离开康 桥时的情景呢?
【提示】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他 唯恐惊破心中之梦,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 意,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 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 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 学 , 1920 年 赴 英 国 , 就 读 于 剑 桥 大 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 外爱恋林徽音,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 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 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1927年 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 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 幸遇难,时年35岁。
全诗感情线索
第一节: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 分难舍的离情,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二~五节:写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 情;
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 低落下来;
第七节:跟开头呼应,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 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绘画美
七节诗,几乎每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语言上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波 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描绘出一 幅幅清新、明丽的画面,创设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 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 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的写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920 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 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 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 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 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 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 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 流连忘返,写下此诗。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 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 点是中国海。
课文小结 赏析现代诗歌的三个角度
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情感线索 诗歌的形式
云彩




星辉


作别
水草

金柳




柔波

青荇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再别康桥》。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 赏析文,不少于200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扬娜拉!
【提示】“招摇”写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 头致意,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在这诗情画意中,他甘心 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热烈的爱恋。
2.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
【提示】“新娘”既是一种景象,也是“我”心中之旧情的流 露,把“金柳”比喻成“新娘”,表现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
再别康桥
1 情境导入
2 学习目标
3
整体感知
4
研读课文
5 课文小结
6 布置作业
情境导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 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 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 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 进诗人内心。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相关常识; 2.品味诗歌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培养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及鉴赏方法。
【提示】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一般离别诗的告别对象, 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描绘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的境界,营造出一种清新感,以此来表现康桥秀美风 光和自己对康桥的眷恋。

分析情感
1.“招摇” 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用在这里恰 当吗?“甘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 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 美感。
思想内容
感情真挚,意境深邃
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 烟似的情绪,社会投影很模糊,表现不出五四时代的 时代精神。然而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邃。诗人很 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 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 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结愁
(再到康桥)
(看到康桥)


(告别康桥)
诗歌形式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音乐 美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萧、桥; 来、彩。每节押韵,逐节换韵,音律和谐。)
B.节奏舒缓、悦耳,音节和谐、优雅。
C.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 应的结构形式。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 /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 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欣赏意象
研读课文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找出本文的意象 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诵读指导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 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 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 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 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 的/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