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学案

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学案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学案【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这一考点知识面较广,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

通过对近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来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仍然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没有就句式单独设题,而是将这一知识点设置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中,通过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来检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这就要求考生在做文言文翻译时必须注意其中是否有特殊句式这一知识点。

【答题方法】一、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

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表判断,古汉语常常不用“是”来表判断。

主要结构形式有下列几种:(1)用“者……也”表判断。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如: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903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90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

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C项,应该理解为“(各级官员)都不能改变滕侯的主张”,“易”是“改变”的意思。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017年高考北京卷】例文略,参考9月6日典例部分。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B项中“皆封侯”在“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一句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

其中重点考查的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成分省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的相关类型)、词类活用。

本考点设题方式灵活,既可专门设题,也可渗透设题。

常见的有:(1)就考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独立设题;(2)与文言文翻译结合考查而设题。

以第二种题型最常见,如典例,A项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是判断句式。

文言句式几个常见的考查点: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3)用“者”表判断;(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6)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3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2021年整理)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3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3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3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3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高考北京卷】例文略,参考9月6日典例部分。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参考答案】B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

其中重点考查的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成分省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的相关类型)、词类活用。

本考点设题方式灵活,既可专门设题,也可渗透设题。

常见的有:(1)就考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独立设题;(2)与文言文翻译结合考查而设题。

以第二种题型最常见,如典例,A项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是判断句式。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018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018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

2017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B“不同句式"主要指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不同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以及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高考命题重点通过选择题(实词理解题)和翻译题的方式考查词类活用。

热点题型一判断句例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错误!B。

错误!C.错误!D。

错误!答案 D【提分秘籍】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在判断判断句时,首先看其标志:(1)以“……者,……也”“……也”“……者也”“……者,……”为标志。

(2)以判断动词“为"“是”为标志。

(注意:“是”一般作为指示代词“这”来使用,表判断的情况相对较少)(3)以判断副词“乃"“即”“则"“皆”“诚”“悉”“亦”“素”为标志。

(4)以否定副词“非”“未”“弗”“无”“莫"为标志。

其次,对无标志判断句,要看其谓语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如“秦,虎狼之国”,“秦”是名词,“虎狼之国"是名词性短语,对主语“秦”作出判断。

判断句翻译时一般要译成“是”或“不是”。

当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中应把副词的基本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是",如“必”“亦”“即"“诚”“皆"“则”“素”“乃”可以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便是”“确实是”“都是”“原来是”“本来是”“就是”。

【举一反三】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B.且相如素贱人C。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答案C热点题型二被动句例2。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A。

错误!B。

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①为状语后置句,②为一般句式.答案 D【提分秘籍】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这样的句式被称为被动句。

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3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3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017年高考北京卷】例文略,参考9月6日典例部分。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参考答案】B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

其中重点考查的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成分省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的相关类型)、词类活用。

本考点设题方式灵活,既可专门设题,也可渗透设题。

常见的有:(1)就考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独立设题;(2)与文言文翻译结合考查而设题。

以第二种题型最常见,如典例,A项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是判断句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高三语文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复习PPT精品课件

高三语文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复习PPT精品课件

(二)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 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 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再如“……为……所……”、“…… 于……”表被动。当然,也有一些特殊句式现代汉语中已经不 再使用,但保留在现代汉语经常运用的熟语里,如“唯利是 图”(宾语前置)、“弱肉强食”(被动句式)。那么,我们完全 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
第3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内容 能力层级:B 级(理解)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是指能 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属语法范畴。 “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 句、主谓倒装句等)、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句 考纲 式。 阐释 2.“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也 属语法范畴。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非 常灵活,一个词往往会有多种词性,有的词
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 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领悟语意,并比较辨别, 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和用法特点。如果不注意从总体观照, 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 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弄错。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的标准翻译格式分别是“使……怎 么样”、“以……为……”,如果比较生硬或累赘,可意译为 相关的词语。如“亡郑以陪邻”,按标准格式可译为“使郑国 灭亡来增加邻国的土地”,意译一下,可以将“使郑国灭亡” 转译为“消灭郑国”。
4.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方式的用“用……”来翻译,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译为“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表 示处所、时间的用“在……”来翻译,如“卒廷见相如”译为 “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表示情状的用“像……”表 达,如“吾得兄事之”译为“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江西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2.1.4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含解析

江西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2.1.4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含解析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是”作判断词是后来的事,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5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含解析)

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5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含解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017年高考北京卷】例文略,参照9月18日典例部分。

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

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参考答案】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

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

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

【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包括:①从内容上看,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

②从表达上看,抒情性和议论性语句。

③从结构上看,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的领起性、总结性语句等。

④从修辞上看,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

常见的提问方式:①如何理解“×××”这句话?②作者为什么反复说“×××”这句话?③请你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④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或者文章标题“×××”的含意是什么?⑤“×××”这句话里的“×××”词语的含意是什么?⑥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⑦如何理解“×××”词语(句子)的丰富内涵。

答题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思想内容上”:①联系本句的含义。

②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③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④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二是从“结构上”:①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的作用,②语句位于文章的中间的作用,③语句位于文章末尾的作用。

(引起下文、承上启下、总结上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B.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中心语+之+定语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D.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语后面。 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例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 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 就问道:“莫不是吕徽之吧?”
“得非· · · · · · 乎”是常见的固定结构,可以翻译为“莫不是· · · · · · 吧”。类似 机构还有“得无· · · · · · 乎”,可翻译为“恐怕· · · · · · 吧”或者“是不是· · · · · · 呢

C.对话省。 (曹刿)对曰:“(此)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从速。”
D.自称省。 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 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 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 竭。
4〃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例如: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鸿门 宴》) 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总之,文言文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的句式 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熟悉和了解这些不同 于现代汉语的文言文句式特点,有助于文言文 的阅读和理解。
随堂练习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 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 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 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 词前作状语。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05周)鸿门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05周)鸿门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鸿门宴(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7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鲰(zōu)生逢(féng)孙佚(yì)之狐共(gōng)其乏困B.目眩(xuán)拊(fǔ)心王(wàng)关中变徵(zhǐ)之声C.骨髓(suǐ)忤(wǔ)视被八创(chuāng)数(shù)目项王D.参乘(shèng)氾(fàn)南樊於期(wū)毋(wú)从俱死【答案】D【解析】A项,逢(páng)孙;B项,目眩(xuàn);C项,数(shuò)目项王。

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令将军与臣有郤【答案】B【解析】A项,“倍”同“背”;C项,“蚤”同“早”;D项,“郤”同“隙”。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沛公军.霸上②素善.留侯张良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⑤秋豪不敢有所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A.①⑦/②③⑤/⑧/④⑥⑨B.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C.①②⑤⑦/③⑧/④⑥⑨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答案】D【解析】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沛公居山东..时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答案】D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侯、秦伯围郑”中“晋侯、秦伯”指的是晋文公和秦穆公;“侯”和“伯”指的是爵位,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9月5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解析

9月5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解析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高考北京卷】例文略,参考9月4日典例部分。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B项中“皆封侯”在“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一句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

其中重点考查的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成分省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的相关类型)、词类活用。

本考点设题方式灵活,既可专门设题,也可渗透设题。

常见的有:(1)就考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独立设题;(2)与文言文翻译结合考查而设题。

以第二种题型最常见,如典例,A项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是判断句式。

一、课内阅读阅读李密的《陈情表》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明白得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明白得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明白得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因此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那么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曰:“此君子之作也,能够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那么谋其始也精,故能使劲少而为功多。

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意外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那么滕侯之惠利于人物,能够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那么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因此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

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能够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能够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以下对文中语句的明白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因此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因此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确实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明白得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明白得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博学那个称号,莫非是现在说的含义吗?宏辞那个称号,莫非是现在说的含义吗?若是真的让古代的 好汉之士如屈原、孟轲、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人,参加这种考试,(我)明白(他们)必然会怀着 羞惭,心甘甘心退出考试算了。若是(让他们)与现今那些惯会以考进士、举宏辞而取得官位的人进行那 种蒙昧无聊的竞争,我明白他们必然会失败受辱。可是那五位先生,若是让(他们)生在现今,他们的思 想主张即便不能显扬于天下,(但)他们的自信会怎么样呢!(他们)怎么肯和才识短浅的小人在庸夫俗子 眼前一争高低,为此忧伤或欢乐呢!因此我几回急切地求进为官的缘故是,若是做小官,可能是用来解决 自己的衣食之需,供养困厄孤苦的人;若是做大官,可能是想让他人和我享受一样的欢乐。其他路子可行 与否,(我)自己已经考虑得超级成熟了,实在没必要等待他人(指点)然后才明白。
今足下乃复比之献玉者,以为必俟工人之.剖,然后见知于.天下,虽两刖足不为病。诚足下相勉之意厚也,然 仕进者岂舍此而无门哉?足下谓我必待是而后进者,尤非相悉.之辞也。仆之玉固何尝献,而足固何尝刖,足下无 为为我戚戚也。
方今天下风俗尚有未及于古者,边境尚有被甲执兵者,主上不得怡,而宰相以.
为忧。仆虽不贤,亦且潜究其得失,致之乎吾相,荐之乎吾君,上希卿医生之位,下犹取一障而乘之。假设
器:意思是实施购买兵器的策略。 以下对文中语句的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钱必然翻倍
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率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今日收成如何? 总结一下吧!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

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

”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

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

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

天且以齐私楚也。

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

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

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管子曰:“楚可下矣。

”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

”桓公曰:“诺。

”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

楚王果自得而求谷。

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石四百。

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

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

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

”公曰:“诺。

”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

齐修械器[4]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

”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

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

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

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

齐修械器十七月,修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

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

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

[2]芊:地名。

位于齐楚接壤处。

[3]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

[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藏谷十之六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B.天且以齐私楚也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崔立之书①斯立足下:仆见险不能止,动不得时,颠顿狼狈,失其所操持,困不知变,以至辱于再三,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下之所背而驰者也。

仆始年十六七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

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

及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

仆诚乐之,就求其术。

或出礼部所试赋、诗、策等以相示,仆以为可无学而能,因诣州县求举。

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四举而后有成,亦未即得仕。

闻吏部有以博学宏辞选者,人尤谓之才,且得美仕。

就求其术,或出所试文章,亦礼部之类。

私怪其故,然犹乐其名,因又诣州府求举。

凡二试于吏部,一既得之,而又黜于中书。

虽不得仕,人或谓之能焉。

退自取所试读之,乃类于俳优者之辞,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

既已为之,则欲有所成就。

因复求举,亦无幸焉。

夫所谓博学者,岂今之所谓者乎?夫所谓宏辞者,岂今之所谓者乎?诚使古之豪杰之士若屈原、孟轲、司马迁、相如、扬雄之徒,进于是选,必知其怀惭,乃不自进而已耳。

设使与夫今之善进取者竞于蒙昧之中,仆必知其辱焉。

然彼五子者,且使生于今之世,其道虽不显于天下,其自负何如哉!肯与夫斗筲者决得失于一夫之目,而为之忧乐哉!故凡仆之汲汲于进者,其小得,盖欲以具裘葛,养穷孤;其大得,盖欲以同吾之所乐于人耳。

其他可否,自计已熟,诚不待人而后知。

今足下乃复比之献玉者,以为必俟工人之剖,然后见知于天下,虽两刖足不为病。

诚足下相勉之意厚也,然仕进者岂舍此而无门哉?足下谓我必待是而后进者,尤非相悉之辞也。

仆之玉固未尝献,而足固未尝刖,足下无为为我戚戚也。

方今天下风俗尚有未及于古者,边境尚有被甲执兵者,主上不得怡,而宰相以为忧。

仆虽不贤,亦且潜究其得失,致之乎吾相,荐之乎吾君,上希卿大夫之位,下犹取一障而乘之。

若都不可得,犹将耕于宽闲之野,钓于寂寞之滨,求国家之遗事,考贤人哲士之终始,作唐之一经,垂之于无穷,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二者将必有一可。

士固信于知己,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

愈再拜。

(取材于韩愈《答崔立之书》,有删改)【注】①本文写于贞元十一年夏,韩愈三次上书宰相不遇,离京东归时。

崔立之,字斯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诣州县求举诣:到B.自计已熟,诚不待人而后知计:考虑,谋划C.尤非相悉之辞也悉:熟悉,了解D.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微:微小的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凡仆之汲汲于进者以为必俟工人之剖B.一既得之,而又黜于中书然后见知于天下C.进于是选,必知其怀惭其自负何如哉D.盖欲以具裘葛而宰相以为忧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下之所背而驰者也(成了)被君子和小人耻笑、全天下都背离抛弃的人B.因复求举,亦无幸焉于是又一次参加考试,也没有考中C.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主持考试的官员重在考察应考者人品的好坏D.肯与夫斗筲者决得失于一夫之目怎么肯和才识短浅的小人在庸夫俗子面前一争高低4.①请根据文本内容,写出三个恰当的成语或熟语,评价韩愈其人。

②从上一小题的三个评价中任意选择一个,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1.D【解析】D项,“微:微小的”解释错误,“微”在此句中是“如果没有”的意思,表示假设的否定,同“微夫人之力”中的“微”。

2.D【解析】 A 项,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介词,表被动。

C项,代词,他们。

D项,介词,凭借/介词,因为。

3.C【解析】C项,应该是“主持考试的官员评定应考者完全出于个人好恶”。

4.①坚忍不拔谦虚谨慎有自知之明。

②略。

【参考译文】斯立先生:我这个人遇险不知停止,行事不识时务,以至于颠沛流离、狼狈不堪、颜面丢尽,(却仍然)身处困厄而不懂变通,以至于多次参加考试均失败受辱,成了被君子和小人耻笑、全天下都背离抛弃的人。

我年纪在十六七岁时,不谙世事,读了圣贤之书,认为人们做官都是为了他人(谋利益),(而)不是(为了)对自己有好处。

到了二十岁时,(我)苦于家境贫寒,衣食不足,(只能)投靠亲友,这才知道做官不仅仅是为了他人。

等(我)来到京师后,看见那些中了进士的人,大家都对他们很看重。

我很向往那样,(就)向(他们)讨教考取进士的方法。

有人拿出礼部应试的赋、诗、策等给我看,我认为(这类东西)可以不用学就会做,于是就到(所在)州县应考。

(由于)主持考试的官员评定应考者完全出于个人好恶,(所以我)考了四次才得中,也没有很快得到官职任命。

听说吏部有用博学宏辞科考试选拔的人才,别人更加推崇其才能,而且能得到较好的职位。

(我就)向(他们)讨教考取博学宏辞科的方法,有人拿出应试的文章,也是礼部应试那类文章。

我心里感到很奇怪,但还是很向往博学宏辞科的名声,就又到(所在)州府应考。

一共两次参加吏部的考试,(其中)一次考中了,却又被中书省(从任命的名单中)除名了。

(我)虽然没有得到官职任命,(但仍)有人认为我有才能。

(我)回头重读那些应试的文章,(发现)竟然像歌舞滑稽戏艺人的语言一样,(我)脸上惭愧、心中不安了好几个月。

(但我)既然已经做了求官的事,就想要做出点成就来。

于是又一次参加考试,也没有考中。

博学这个称呼,难道是如今说的含义吗?宏辞这个称呼,难道是如今说的含义吗?如果真的让古代的豪杰之士如屈原、孟轲、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人,参加这种考试,(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怀着羞惭,心甘情愿退出考试罢了。

如果(让他们)与当今那些惯会以考进士、举宏辞而取得官位的人进行那种蒙昧无聊的竞争,我知道他们必然会失败受辱。

但是那五位先生,如果让(他们)生在当今,他们的思想主张即使不能显扬于天下,(但)他们的自信会怎么样呢!(他们)怎么肯和才识短浅的小人在庸夫俗子面前一争高低,为此忧伤或快乐呢!所以我几次急切地求进为官的原因是,如果做小官,大概是用来解决自己的衣食之需,赡养困厄孤苦的人;如果做大官,大概是想让别人和我享受同样的欢乐。

其他门路可行与否,(我)自己已经考虑得非常成熟了,实在不必等待别人(指点)然后才明白。

如今您又把我比作献和氏璧的卞和,认为一定要等待工人剖开(我的)璞玉,然后才能被天下人了解,即使是(像卞和那样)两次被砍脚也不算耻辱。

您对我的勉励之意实在是非常深切的,然而求官的人难道除此就再也没有门路了吗?您说我一定要等考取博学宏辞科之后(才能)进入仕途,(这)更不是对我熟悉了解(的人说)的话。

我的“玉”固然还未呈献(给皇帝),但我的脚也不曾被人砍去,您不必为我过于忧伤。

如今的社会风尚还有比不上古时候淳厚的情况,边境上还有披甲胄执兵器的侵略者,皇帝(还)未能心神愉悦,宰相(还在)为此忧虑。

我虽然不算贤达,也将潜心探究社会的利弊得失,呈给我们的宰相,献给我们的皇帝,高的目标是希望得到卿大夫的职位,低的目标尚且可以获取一个地方官的职位。

如果(这些)都得不到,(我)还将到宽闲之野去种地,到清静的水边去垂钓,搜求国家的遗闻佚事,考据贤人哲士的生平行事,撰写一部唐代的经书,流传后世,声讨那些死去的奸诈谄媚的人,张扬隐逸之士鲜为人知的美好品德所潜藏的光辉。

这二者之间必将有一种是可以实现的。

读书人当然相信知己,假如没有您,也不会有机会让我说这些狂话。

韩愈再拜。

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