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原文翻译所有知识点)最全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原文翻译所有知识点)最全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原文+翻译+所有知识点)最全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七年级上册:《童趣》《童趣》主要人物简介:沈复(1763-?)字三白,江苏长洲人,清代文学家。

文章简介: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我回忆童年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极其敏锐,见到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经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叫声,我私下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样想,就有时成千上百,果然变成鹤了。

我抬看它们,脖子为此僵硬了。

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常在土墙高低不平、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自己的身体,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仔细地看,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子和蚊子当作野兽,把土地突起的地方当作山丘,低洼的地方当成山沟,精神在这个“山林”中游览,感到安适愉快而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有个庞然大物,推倒石块压倒小草冲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

当时我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让我惊叫起来。

心神安定后,我捉住了癞蛤蟆,鞭打几十下之后,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第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世说新语》作者是朝,。

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内集:家庭聚会。

讲:讲解。

论:讨论。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不如比作。

因:凭借:差可拟:差拟,相比。

【古今异义】1、儿女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练习】:阅读《咏雪》,完成1~5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等因素。

2.解释加粗的词。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3.“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______________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一)《论语》十二章【原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文言文-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白话译文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话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咏雪》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世说新语》两则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 2、与儿女..讲论文义(小辈)3、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4、何.所似.(什么;像)5、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相比)6、公欣然..(高兴的样子。

然,…的样子)7、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如;因,趁、乘)8、期.行(约定)9、太丘舍.去(舍弃)10、去后乃至..(才)(到)11、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12、相委.而去.(丢下、舍弃)(离开)13、君与家君..期日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4、友人惭.(感到惭愧)15、下车引.之(拉)16、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论语》十二章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通“悦”,愉快)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却)(生气,发怒)(道德上有修养的人)3、吾.(我)日.(每天)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谋.(谋划)而不忠.(尽心竭力)乎?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通“又”)(独立做事情)(迷惑,疑惑)6、五十而知天命..。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而耳顺听得进不同意见)(越过,超过)(规矩,规范)7、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却)(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9、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吃饭)(指冷水)(胳膊)X11、于.我如浮云(对,对于)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学问和事业)(……的人)(喜欢,爱好)(以……为乐趣)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于之,在其中);择其善者..(优点)而从.(学习)之,其不善者而改.(改正)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要点(一)咏雪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傅.(fù) 柳絮.(xù) 差.可拟.(chā)(nǐ) 无奕.(yì) 雪骤.(zhòu) 道韫.(yùn) 2.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一文。

3.解释字词:⑴内集(家庭聚会) ⑵儿女(子侄辈) ⑶俄而(不久,一会儿) ⑷欣然(高兴地)⑸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⑹未若(不如,比不上) ⑺因风起(凭借) ⑻即(是)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②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7.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8.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补充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9.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文言文

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白话译文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话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咏雪》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

七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知识点8《世说新语》两则一、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2.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动词。

今义:日期,名词。

太丘舍去:古义:离去、离开今义:前往。

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用。

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

今义:照顾或顾客。

3.一词多义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下车引之(代词,他,代元方)4.解释下列重点词语君:对对方的尊称,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相委而去委:丢下去:离开下车引之引:拉之:代词,他去后乃至乃:才则是无信则:就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家庭聚会俄而雪骤俄而:不久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欣然:高兴地似:像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差不多拟:相比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即公大兄无奕女即:就二、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及难译易错句】。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省略句)太丘不在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省略句)跟别人约定一起出行,丢下别人自己就走了。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很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4.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一起谈论诗文。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倒装句)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6.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把它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12《论语十二章》一、字词积累。

1.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古今异义词语三省吾身(三,古义:泛指多今义:表示确数)饮水(水,古义:冷水今义:指所有的水)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3.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七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七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4.《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虑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小题大做,教育弟子好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该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脚扎实地,不能够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修业识的态度是以修业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惋惜岁月易逝,以激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修业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每日反省自己道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人做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不胜其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成天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⑨当别人不认识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以为应该采用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⑩《论语》的“论”读l 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

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⑾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能够表达这种欢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世说新语》中对雪的比喻最合适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对付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论语十则》①阐述学习与思虑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提纲七年级的(语文学习)难度加大,要在预备哪些关于文言文的复习提纲来复习呢?接下来是学习啦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提纲,盼望会给大家带来关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提纲:《咏雪》一、词语积累[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兴奋的样子。

[似]相像,像。

[差(ch)]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学常识1. 《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四、阅读探究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日有什么不同?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日的"儿女'专指子女。

3.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示意欣赏她的才气。

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

它注意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需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其次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各课复习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各课复习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各课复习要点《童趣》复习要点一、重点词语解释余忆童稚时余:我童稚:童年能张目对日张目:睁开眼睛对日:直视太阳明察秋毫秋毫:比喻极细小的事物见藐小之物之:的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

察,观察其:它的故时有物外之情故;所以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私下拟:比于:在则或千或百则:就或:有时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

之:它,代蚊子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为:因为之:代词这(指观蚊)强:通“僵”,僵硬。

有留蚊于素帐中于:在素帐:未染色的帐子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以:用使之冲烟而飞鸣之:它们作青云白鹤观作:当做观:景象,景观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然。

唳:鸟鸣为之怡然称快为:因为之:这(指戏蚊)怡然:愉快的样子蹲其身,使与台齐其:自己的以从草为林以:把为:当着凹者为壑壑:山沟,山谷神游其中,怡然自得高兴而满足的样子观之,兴正浓兴:兴趣盖一癞蛤蟆盖:原来(是)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被余年幼,方出神方:正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二、一词多义归纳①之:见藐小之物/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昂首观之/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词,它们;代夏蚊项为之强这,代词,代“昂首观之”这件事为之怡然称快代词,代“果如鹤唳云端”观之,兴正浓代词,代“二虫斗草间”驱之别院它,代词,代癞虾蟆心之所向舒缓语气,不译②为:为之怡然称快/项为之强(因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当作)③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把)④观: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昂首观之(看)⑤而:使之冲烟而飞鸣/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表承接)三、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童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

本文依次写了①观蚊戏蚊②神游“山林”③鞭逐虾蟆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其中“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精析咏雪一\课文译评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重点字词(1)寒雪:这里指在下着寒雪的季节,即寒冬。

(2)与:跟,和。

(3)讲论:讨论讲解。

(4)文义:这里泛指诗歌文章等的创作与欣赏的理论。

(5)俄而:不久,一会儿。

(6)骤:急。

(7)欣然:愉快的样子。

(8)纷纷:指白雪纷飞的样子。

(9)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

(10)差:差不多。

(11)拟:相比。

(12)未:不。

(13)若:像。

(14)因:乘,通过。

(15)起:飘起。

(16)乐:高兴。

(17)即:就是。

(18)大兄:大哥。

译文: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太傅谢安举行家庭聚会,跟他的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白雪纷飞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像)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谢安大笑,非常高兴。

(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评析:本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虽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由衷地欣赏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喻雪,表明了他赞赏道韫的聪敏与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与:和,跟。

(2)期:约定。

(3)日中:正午时分。

(4)中:即前句的日中时分。

(5)至:到。

(6)舍:放弃。

(7)去:离去。

(8)乃:才。

2016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2016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2016年秋季学期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备课考点知识系列清单——编者:汪建飞备课说明:2016年人教版语文变化较大,古诗文分散在现代文之中,个人认为不利于学生集中掌握古诗文,因为学习了一篇文言文,马上又学现代文,学生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很容易忘记,且先学古诗文,可以让学生先背记。

故决定先上古诗文,再上现代文。

一、古诗文部分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二)背诵默写全诗(三)文意理解:1、本诗虚实结合描写沧海景物,实写的句子有(“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虚写的句子有(“日月之行 .....若出其里”)2、实写景物中,动态描写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的句子是(“水何澹澹”、“洪波涌起”)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4、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该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5、全诗主旨句(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二)背诵默写全诗(三)文意理解:1、“杨花落尽子规啼”有什么表达作用?(点明时间,暮春时节,写“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抒发了离别的忧伤之情)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该句采用拟人的修辞,将月光拟人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次北固山下》——(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二)背诵默写全诗(三)文意理解:1、本诗属于五言律诗,首联是(1、2句);颔联是(3、4句);颈联是(5、6句)尾联是(7、8句)。

2、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江水浩渺,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之中,一叶白帆端正的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3、赏析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比喻事业发展顺利)4、形容当前中国发展形势良好,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可以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 咏 雪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编著的《 》一文。

2、解释加点的字词。

⑴内集..( ) ⑵儿女..( ) ⑶俄而..( ) ⑷欣然..( ) ⑸差可拟...( ) ⑹未若..( ) ⑺因.风起( ) ⑻即.公大兄无奕女( )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 ② ③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文中“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气氛。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B .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C .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D .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6、对 “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 .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 .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 9、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 、句:⑴⑵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⑴与友期行()⑵太丘舍去()⑶去后乃至()⑷尊君在不()()⑸待君久不至()⑹相委而去()⑺家君()⑻下车引之()⑼元方入门不顾()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②③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的人。

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4、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6.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篇。

与、、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 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七、词语活用归类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疏食饮水()6.择其善者而从之()7.温故而知新()()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狼》练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

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加粗的词。

1、一屠晚归屠:2、缀行甚远缀: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4、屠大窘窘:5、顾野有麦场顾6、苫蔽成丘苫蔽:7、弛担持刀弛:8、眈眈相向眈眈:9、一狼径去径去: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 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12、屠暴起暴:13、又数刀毙之毙:14、一狼洞其中洞: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16、止露尻尾尻:17、狼亦黠矣黠: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1、止①止有剩骨止:_____②一狼得骨止止:_____2、意①意暇甚意:_____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_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___②盖以诱敌敌:_____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__②狼不敢前前:_____5、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__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_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__④复投之之:____6、以①投以骨以:___②以刀劈狼首以:___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④盖以诱敌以:___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7、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__③屠乃奔倚其下其:____④一狼洞其中其:____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_____⑥屠自后断其股其:_____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___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__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__④故使人问之故:_____9、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__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四、划分朗读音节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

,。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一句。

6、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

8、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

9、写出含下列加粗字的成语。

(1)场主积薪其中(2)屠乃奔倚其下(3)意暇甚(4)乃悟前狼假寐10、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11、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诫子书》练习一、基础练习1.用“/”给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2.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

①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③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④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⑤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卒中往往....。

D.静以修身..语。

B.非澹泊..无以明志。

C.先帝知臣谨慎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