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的类型、特征、命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平碉楼的类型、特征、命名

(五邑大学华侨研究所广东江门529020)张国雄

摘要:广东五邑侨乡的乡村广泛分布的数以千记的碉楼以及楼内保存的大量碉楼文书,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历史乡土地理、中国近代建筑史、华侨史、近代社会史、近代文化交流史等学科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是迄今对它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还非常缺乏,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和定义。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的考察积累,对其进行初步的分类,描述其建筑和文化特征,提出命名的意见,并揭示其独特的内涵。

关键词:碉楼乡土建筑文化交流侨乡开平

作者简介:张国雄(1955—),男,江苏宜兴人,广东五邑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移民史、华侨史研究。

碉楼在我国是一种分布较广的乡土建筑,不同的民族都有兴建。“楼”字最早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出现。最早使用“碉”字来解释这种乡土建筑的,则是唐朝人李贤。而碉楼的建造是受到古代角楼或望楼的启示,发展很早,远在汉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扎根在中国城乡了①。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村众多碉楼中的一种类型,随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的展开,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乡土建筑?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为什么广泛存在于五邑侨乡的这种乡土建筑要以“开平碉楼”命名?则是至今我们还没有深入讨论而有待确定的问题,以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本文拟就此谈一些自己的意见,以便引起人们对侨乡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视。

一,五邑侨乡的碉楼

1,碉楼的分布

五邑侨乡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缘,面积为9 28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78万(1998),海外华侨华人为215万多人(1998),加上149万多港澳同胞,相当于侨乡人口的97%。它以江门为首府,今包括三区四市,即新会、蓬江、江海三区和开平、台山、恩平、鹤山四市。

五邑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广东乃至全国目前保存碉楼这种乡土建筑最多的地区。区内各市区均有碉楼广泛分布,东边以江门市棠下镇(原属新会市)为界,西边到恩平市的那吉镇,南面抵台山市的原上川镇,北缘达鹤山市的鹤城镇,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五邑侨乡。

进一步从分布的密集情况考察,开平是五邑侨乡碉楼分布的中心区,数量最多。根据2001年开平市政府碉楼文化办公室组织全市村镇进行的详细普查结果,开平现存碉楼1 833座②,该市的十八个镇均建有碉楼,其中塘口镇、百合镇、蚬岗镇、赤坎镇最多。

台山市的碉楼数量居全区第二,2001年由该市档案局、博物馆组织的古碉楼、古建筑、古榕树“三古”普查,全市现存碉楼459座③。

其它几个市目前尚未进行普查,从博物馆日常工作调查得知,新会区以西北部的大泽、七堡、小冈、罗坑、牛湾、司前几个镇为多,鹤山市则以西南的址山、云乡、共和镇常见,恩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沙湖、牛江、君堂、良西、圣堂、东成数镇。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市碉楼较多的镇都靠近开平。

民国时期五邑侨乡的碉楼远比今天要多,据说台山县的碉楼就“数逾五千”④。即便如此,也只能说以开平、台山为中心,集中的区域仍然没有突破今存碉楼分布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时期的很多碉楼或被人为拆除,或自然頽毁,不过五邑侨乡现存的碉楼数量之多在全国仍然是罕见的。

2,碉楼的起源

碉楼在五邑侨乡广泛分布,大量存在,反映在文献上,最早是清朝宣统年间,此前的地方文献中还缺乏有关这种建筑的记载。目前笔者所见最早记载碉楼的是宣统《恩平县志》,

注释:

①参见拙作《中国碉楼的起源、类型与特征》(《湖北大学学报》2003待刊)

②开平市政府碉楼文化办公室谭伟强主任告之,已在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2001)文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版)中公布。

③黄苏照:《古楼古榕树统统来入册》,《台山报》2002年4月13日。

④《和平实现后建设新台山》(民国二十九年),存台山市档案馆。

卷四·舆地志曰:

“本邑地瘠民贫,向少楼台建筑。迩因匪风猖獗,劫掳频仍,惟建楼居住,匪不易逞。且附近楼台之家,匪亦有所顾虑。故薄有赀产及从外洋归国,无不百计张罗勉筹建筑,师古人坚壁清野之意。当夕阳西下,挈眷登楼。甚至贫苦小户,家无长物,仅有妻儿,亦通力合作,粗筑泥楼,用资守望。”

促使五邑地区兴建碉楼的原因之一,或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朝末年社会治安的恶化,侨眷或非侨眷,不分贫富,纷纷筑楼以自卫。所以,恩平有“村村有碉楼,村村有更夫”的民间俗语。

但是,碉楼实际出现在五邑侨乡的时间则要早得多。现存地方文献中记载的五邑侨乡早期碉楼都在开平。

民国《开平县志》卷四四·古蹟:

“瑞云楼,在驼駙井头里。清初关子瑞建,楼高三层,壁厚三尺六寸,全用大砖砌筑,籍避社贼之挠。

“迓龙楼,在驼駙三门里,规模与瑞云楼同,亦清初关圣徒建,以避贼者。光绪甲申,大潦,村人登楼,全活。

“奉父楼,在那囿龙田村。清初,盗熾,许龙所妻某氏被虏。子益将备金议赎。某氏语使人曰:‘母不必赎,但将此金归筑高楼以奉尔父足矣’。是夜投崖而死。益将遵命筑楼奉父。日久颓圮,后乃改为‘在平家塾’。”

这三座碉楼是五邑侨乡目前所知最早的碉楼。余棨谋编写《开平县志》根据当时的《访册》确定三座碉楼均建于清朝初年,而且都是为了防贼防盗,同时在驼駙这样的平原地区碉楼还有防御洪涝的功能。

三座碉楼,有两座已经不存在了,目前只有迓龙楼还比较完好地保存在三门里,成为开平乃至五邑侨乡现存最早的碉楼实物。

不过,余棨谋所依据的《访册》对这几座碉楼年代的确定则有误。同《志》卷三十五·人物志“列女”目中许龙所妻“黄氏”条是归入明朝,说她是“崇祯末为贼所掳”,奉父楼的兴建就应该比清初早,当在崇祯末年。既然许益将已经筹备了钱,就没有必要等几年或十几年后再建楼。如果说卷四四所记载的奉父楼兴

建年代与实际兴建年代差距还不是很大,那么迓龙楼的实际兴建年代就比《访册》所记要早得多了。

迓龙楼为关圣徒所建,这一点没有问题。现在三门里的关族乡亲还都异口同声地称,迓龙楼是他们这位十七世祖关圣徒与谭氏夫妇共同留下的遗产,是在他50岁左右时兴建的。根据清末、民国的三个《关氏家谱》的手抄本①,以及宣统《开平乡土志》(不分卷)“氏族”的记载,关氏家族在开平驼駙一带肇基繁衍的历史线索非常清楚,在今三门里立村是十四世祖芦菴公(1421—1482),兴建迓龙楼的关圣徒为十七世祖,生于正德五年(1510),卒于万历四年(1576),享年66岁。他的生卒年代距离“清初”有六、七十年,余棨谋将迓龙楼的兴建确定在清朝初年显然是错误的。迓龙楼最迟应该是建于十六世纪的六十年代,这样按照关族后人的说法,就还要早十几年。关氏后人的口碑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旁证。康熙《开平县志》卷二十二·纪事中反映,在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三十一年(1552)、三十三年(1554)、三十五年(1556),今梁金山一带多次发生土匪劫村掳民的事件。梁金山就在今天的开平市区,距关族聚居的驼駙一带只有3公里,匪患理当波及到这里。这应该就是建迓龙楼“以避贼”的社会背景。因此,迓龙楼距今应该已经有四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

注释:

①现均藏于三门里,笔者2001年七、八月在开平进行碉楼的田野调查时,由关博文老先生提供。一部是宣统年间《关氏家谱》,一部是民国十年后《关氏家谱》,另一部为民国二十二年《关氏家谱》。

因此我们据此确定,五邑侨乡碉楼的兴建最迟不晚于十六世纪的六十年代。

五邑侨乡大规模地兴建碉楼则起于清朝末期,辛亥革命以后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达到了极盛。以开平为例,1 833座碉楼中建于辛亥革命以前的有314座,占总数的17·1%;而1912年至1942有1 512座,占总数的82·5%,这其中在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的碉楼有1 490座,1921年到1926年的六年间更是接近全部碉楼的三分之一,有608座①。民国二十二年《开平县志》卷五·舆地志记载:“自时局纷更,匪风大熾,富家用铁枝、石子、士敏土建三、四层楼以自卫,其艰于赀者,集合多家而成一楼。先后二十年间,全邑有楼千余座”。这与今天普查的结果基本一致。所以,至今开平民间还流传着“无碉楼不成村”的俗语。台山县大量建筑碉楼也是从民国初年开始,到民国二十九年时已“数逾五千”了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五邑侨乡碉楼的建造基本停顿,抗战胜利以后建筑的也很少。辛亥革命以前的碉楼又主要是清朝末年的遗物。也就是说,五邑侨乡大规模建造碉楼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四十年左右,基本上是民国前期的产物。

从最迟四百多年前就建造碉楼,到大规模出现,与五邑侨乡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治安不好是兴建碉楼的必要条件之一,宣统《恩平县志》和民国《开平县志》都直接指出了这一点。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五邑人出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到清朝末年开始陆续汇回血汗钱,使侨乡有了大量建造碉楼的经济基础③。前引宣统《恩平县志》就特别提到碉楼建设与“外洋”的关系。侨汇支持是碉楼得以建造的又一重要的必要条件。

侨乡民众普遍把这种乡土建筑叫做“碉楼”,也有的称“炮楼”。具体到每座碉楼,一般都有楼名,如“迓龙楼”、“瑞石楼”;有的不称楼,称为庐,如“杏庐”、“沾安居庐”;还有的即不叫楼也不叫庐,直接以祥瑞祈福的字词取名,如“光天化日”等等。可见碉楼取名比较随意,碉楼正面上方的中式匾额起到了画龙点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