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复习重点
建筑环境学整理复习
第一章绪论1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树居和岩洞居.....,......,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来二者发展成为巢居和穴居成为人类建筑的雏形。
2人类的发展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扩展的。
3建筑物能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4通过学习建筑环境学,我们要完成这样的任务:1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2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3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5建筑环境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七个部分组成。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太阳方位角是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夹角。
2影响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的因素:赤纬,时角,地理纬度。
3太阳辐射波长范围:0.1um的X射线到100m的无线电波。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0.38---0.76um.波长0.38um以下的事紫外线。
4大气透明度:以透过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的比值表示。
大气层质量:5室外空气温度:室外气温一般指距地面1.5米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6影响地面气温的主要因素:1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热量(决定性)2地面的覆盖面及地形对气温的影响;3大气的对流作用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
7什么是空气湿度?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的表示;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量。
2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湿度的比值;3含湿量:湿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的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
8城市微气候的特点:1城市风场与远郊不同。
除风向改变外,平均风速低于远郊来的风速。
2气温较高,形成惹到现象;3城市中的云量比郊区多,大气透明度低,太阳总辐射照度也比郊区弱。
9城市热岛:由于城市覆盖物多,发热体多,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市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这称为城市惹到现象。
建筑环境学期末复习重点
建筑环境学复习重点16建能---闲饕第一章1.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树居和岩洞居,最后发展为巢居和穴居2.人们希望建筑物能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3.建筑环境学的目标:创造和控制人工因素形成的物理环境,包括建筑室内环境、建筑群内的室外微环境、以及各种设施、交通工具内部的微环境。
4.建筑环境学的任务:1)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2)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3)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第二章1.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2.太阳方位角: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
3.太阳辐射照度:指1m³黑体表面在太阳辐射下所获得的辐射能通量,W/m²,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
4.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的年平均距离处,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太阳的辐射照度Io=1353W/m²。
5.太阳辐射波长的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的主要是可见光和红外线6.太阳的总辐射能:7%波长0.38μm以下的紫外线,45.6%波长0.38~0.76μm的可见光,45.2%波长0.76~3.0μm的近红外线,2.2%波长3.0μm以上的长波红外线。
7.大部分的长波红外线则被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温室气体所吸收,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是可见光和近红外线部分,即波长为0.32~2.5μm部分的射线。
8.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大气行程的长短及大气层质量。
9.P=I L/Io=exp(-a),称作大气透明度,衡量大气透明度的标志,P越接近1,大气越清澈。
10.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照度大小取决于地球对太阳的相对位置以及大气透明度。
11.空气的分子数随高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减少,所以气压大体上也是随高度按指数降低的。
空气的密度有温度成反比,所以在陆地上的同一位置,冬季的大气压力比夏季的高。
建筑环境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尹喆)1、建筑环境学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任务: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舒适标准,以便有效合理的利用能源;(2)由于合成材料对于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任务:研究和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起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
2、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室外气候、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七个主要部分组成。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焦念鹏)1、什么是平均太阳时?平均太阳时就是以子午线时为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2、确定太阳位置常用的两个角度是太阳高度角β和太阳方位角A。
3、分析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
地球对太阳的相对位置、太阳高度角和路径、大气透明度。
4、分析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的传播机理。
一部分为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即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成为散射辐射,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对地面的总辐射。
辐射能量的强弱取决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天空中各种气体分子、尘埃、微粒水粒对阳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共同影响。
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大气中射程的长短和大气质量。
6、日照的标准用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来衡量;对南北朝向的建筑物,若要求的日照时间相同,则间距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若建筑在同一纬度上,要求的日照时间越长,南北间距越大。
7、什么是空气温度?影响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有哪三个?定义: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影响因素: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地面的覆盖面、大气对流作用。
8、是空气温度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为什么?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建筑环境学复习要点
普通玻璃:对 3μm 以下的近红外线来说几乎是透明的。长波红外线辐射会被玻璃反射和吸
收
Low-e 玻璃:可见光透过率 70%~80%,较低的长波红外线发射率和吸收率,反射率很高
普通玻璃和 Low-e 玻璃区别 见上。此外,low-e 玻璃对波长为 0.76~3μm 的近红外线的透射率比普通玻璃低得多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考虑了太阳辐射的作用对表面换热量的增强,相当于在室外气温上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 效温度值。是为了计算方便推出的一个当量的室外温度。 夜间辐射 夜间无太阳辐射,而天空背景温度远远低于空气温度,因此建筑向天空辐射的辐射放热量是 不可以忽略的。故长波辐射 Qlw 也称为夜间辐射或有效辐射 地表有效辐射:地面与大气层之间的辐射换热 QR 内遮阳和外遮阳区别 内遮阳遮阳设施吸收和透过部分全部为得热,外遮阳只有透过和吸收中的一部分成为得热 围护结构的湿传递
第四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热舒适 ASHRAE Standard 55-2010:人体对热环境表示满意的意识状态 Thermal comfort is defined in the ASHRAE Standard(ASHRAE,2010)as “that condition of mind which expresses satisfaction with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一般计算中不考虑时差。所求的就是当地的地方平均太阳时,即钟表时间 T0
太阳时角 h:用角度表示的真太阳时,正午为 0°,每小时为 15°,
上午为负,下午为正
太阳高度角β: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
角的因素:赤纬角,时角,地理纬度)
太阳方位角 A: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的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当
建筑环境学概论重点
建筑环境学概论重点第⼀章1、真太阳时是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的计时⽅式。
2、建筑对⽇照的要求的根据是建筑的使⽤性质、当地的⽓候条件。
3、建筑物的阴影和建筑物⾃⾝阴影在墙⾯上的遮蔽情况与建筑物的平⾯体形、建筑物⾼度、建筑朝向有关。
4、太阳位置是地球上某⼀点所看到的太阳⽅向,常⽤太阳⾼度⾓和⽅位⾓来表⽰。
5、太阳⾼度⾓是太阳⽅向与⽔平线的夹⾓。
6、太阳⽅位⾓是太阳⽅向的⽔平投影偏离南向的⾓度。
7、影响太阳⾼度⾓和⽅位⾓的因素有:⾚纬(季节的变化)、时⾓(时间的变化)、纬度(观察点所在位置)。
8、“民⽤建筑热⼯设计规范” (GB50176-93)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5个分区,⽬的在于使民⽤建筑的热⼯设计与地区⽓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能⽅针。
9、建筑热⼯设计分区的主要指标是累年最冷⽉和最热⽉平均温度,辅助指标是累年⽇平均温度<=5度和>=25度的天数。
10、建筑⽓候区分为七个⼀级区,适⽤于⼀般⼯业建筑和民⽤建筑,其划分的主要指标是⼀⽉七⽉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辅助指标是年降⽔量、累年⽇平均温度<=5度和>=25度的天数。
11、热岛现象指城市⽓温⾼于郊区的现象,且市内各区的温度也不⼀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线极为相似,⼈们把这种⽓温分布称为“热岛现象” 。
热岛强度会随⽓象条件和⼈为因素不同出现明显的⾮周期变化。
防治:第⼆章1、热湿环境四要素:温度、湿度、风速、环境辐射温度2、建筑热湿环境形成影响因素:外扰、内扰3、内扰含有室内设备、照明、⼈员等室内热湿源4、外扰主要包括室外⽓候参数包括有室外空⽓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变化以及邻室的空⽓温湿度进⼊室内。
5、外扰和内扰对室内环境的作⽤形式包括有对流换热、导热和辐射。
6、得热量是某时刻在内外扰作⽤下进⼊房间的总热量。
7、得热量与外扰之间存在衰减与延迟的关系8、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房间的构造、围护结构的热⼯特性和热源的特性。
建筑环境学期末复习资料重点总结
建筑环境学1、自然通风优点:1)经济;2)通风空气量大;3)不需空调机房;4)不需维修人员2、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树居和岩洞居;后来变为巢居与穴居。
3、人类对建筑的要求:1)安全性:能够抵挡各种自然灾害所引起的危害和人为的侵害。
2)功能性:满足居住、办公、营业、生产等不同类型建筑的使用功能。
3)舒适性:保证居住者在建筑内的舒适与健康。
4)美观性:要有亲和感,反映当时人们的文化追求。
?4、建筑环境学的任务:1)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2)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
3)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方法与原理5、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地理经度与纬度来表示。
6、地球中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赤纬 ;赤纬从赤道平面算起,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春分与秋分时,赤纬为0;夏至最大,为+23.45;此时太阳直射地球北纬23.45(北回归线);冬至最小;为-23.45(南回归线)7、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时间。
8、国际规定,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称为“世界时”。
全世界共分为24个时区,每区15度,1个小时。
我国早于世界时。
9、真太阳时是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
10、太阳时角:当时太阳入射的日地中心连线在地球赤道平面的投影与当地真太阳时12点时,日地中心连线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
真太阳时为12点时的时角为零。
11、地球上某一点所看到的太阳方向,称为太阳位置。
可以用太阳高度角β与太阳方位角A 来表示。
太阳高度角β: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A :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的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
12、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1)赤纬(δ); 2)时角(h ) 3)地理纬度(ϕ)δϕδϕβs i n s i n c o s c o s h c o s s i n += βδc o s s i n h c o s s i n =A 13、太阳辐射热量的大小用辐射照度来表示。
建筑环境学考试重点
1建筑环境学的课程内容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混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光环境。
2地球中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赤纬,全年赤纬在+23.45 ——23.45之间变化。
3所谓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4真太阳时是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地球自转15度为一小时。
5地球上某一点所看到的太阳方向,称为太阳位置。
太阳位置用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和太阳方位角(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来表示。
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赤纬(表明季节的变化),时角(时间的变化),地理纬度(观察点所在位置)。
6太阳辐射热量的大小用辐射照度来表示。
它是指1平方米黑体表面在太阳辐射下所获得的辐射能通量,单位为W/m27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为,被称为太阳常数。
10=1353W/M28 a=KL值乂称为大气层消光系数,大气层消光系数a的大小与大气成分,云量等有关。
9大气透明度: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照度大小取决于地球对太阳的相对位置。
地球上气候的形成,是由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决定的。
B海平面大气压力称作标准大气压,为101325pa10.北纬40。
全年各月水平面、南向表面和东西向表面每天获得的太阳总辐射照度。
对于水平而来说,夏季总辐射照度达到最大;而南向垂直表面,在冬季所接受的总辐射照度为最大。
(图P14)11.建筑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大气压力、风、空气温湿度、地温、有效天空温度、降水等。
12.在陆地上的同一«位置,冬季的大气压力要比夏季的高,但变化范围仅在5%以内。
13.气象台一般以距平坦地面10m高处所测得的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察数据。
14.为了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地方的风向和风速,通常用当地的风玫瑰图来表示。
15.山谷风:白天风从谷地吹响温度较高的山坡,夜间风乂从降低了温度的山坡吹向谷地。
建筑环境学复习
第2章建筑室外环境一、基本概念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室外综合温度、真太阳时、温室效应、逆温层、霜洞太阳高度角: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平线间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指太阳直射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向所夹的角。
室外综合温度:室外综合温度是在室外气温度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aI/hout,并减去建筑物表面与坏境进行的长波辐射的等效温度值Qlw/hout。
显然综合温度是为了计算方便推出的一个当量的室外温度,并非实际的空气温度。
真太阳时:太阳真时是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地球自转15°为1h,地球自转一周又回到正南时为一天。
计算公式为T=Tm ±L−Lm15+e60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逆温层:是指在接近地面的大气层中,有时在某个高度范围内,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热空气在上,冷空气在下,极大地抑制了自然对流作用,使得这时空气层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扩散。
霜洞:空气流入洼地在没有空气扰动时冷空气聚集造成气温低于地面上的空气温度,这种温度局部倒置现象的极端形式称为“霜洞”。
二、思考题1.试解释我国北方住宅为何要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晴朗天气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的原因是什么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建筑环境学复习资料
复习提纲1地理位置的确定(经度,纬度)2赤纬:地球中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3时角:太阳入射的日地中心连线OP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真太阳时12点时,日地中心连线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
4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5太阳位置(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
6影响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的因素:1、赤纬,它表明季节的变化,2、时角,它表明时间的变化,3、地理纬度,它表明观察点所在的位置。
7辐射照度:指1m2黑体表面在太阳辐射下所获得的辐射能通量,单位为W/M2。
8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的年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为I0=1353W/M2。
9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规律:一部分被大气层反射到宇宙空间;一部分被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分子、尘埃、微小的水滴散射;一部分被大气层中的氧、臭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吸收。
其余的直接照射到地面上。
由于反射、散射、吸收的共同作用,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大为减弱。
辐射光谱也会发生变化10消光系数:11大气质量:12风(风速:单位时间风所行进的距离。
风向:风吹来的地平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
)13描述风特征的要素:风向和风速。
14室外气温:一般是指距地面1.5米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15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有年变化和日变化。
气温日变化中有一个最高值和最低值。
最高值通常出现在下午14时附近,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6影响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1、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热量。
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地面的覆盖面,以及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3、大气的对流作用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
17地温的变化:日变化,温度日变化的层的厚度在1.5米左右,年变化,年变化的层能够达到10-15米,有的地方能达到15-30米。
(完整word版)建筑环境学复习(重点+解答+课后思考题+补充习题)
第一章绪论1.何谓建筑环境学?P5所谓建筑环境学,就是指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等及其相互间组合后产生的效果, 并对此作出科学的评价,为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2.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P5建筑环境学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室内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气流环境、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等若干个部分所组成。
3.建筑环境学的任务是什么?P5任务一: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外环境任务二: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任务三: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原理4。
至今人们仍希望建筑能满足人类的哪些要求?P2安全性:能够抵御飓风、暴雨、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说引起的危害或认为的侵害。
功能性:满足居住、办公、营业、生产等不同类型建筑的使用功能。
舒适性:保证居住者在建筑内的健康与舒适。
美观性:要有亲和感,反应当时人们的文化追求。
5。
建筑环境学在本专业学科中的地位是什么?P4专业基础平台之一,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第二章建筑外环境室外气候的七个参数:大气压力、地层温度、空气温度、有效天空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1。
何谓地方平均太阳时、真太阳时、时角、时差、世界时、北京时间。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P9—P10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该地的子午线时为正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真太阳时: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地球自转15度为一小时。
北京时间:东8时区的时间,即以东经120度的平均太阳时为中国的标准。
(北京时间=世界时+8h)时角h:时角是指当时太阳入射的日地中心连线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前时间12点时日、地中心连线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
建筑环境学
建筑环境学复习要点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 . 与建筑有关的外部环境要素有哪些?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天空辐射、土壤温度等第三节1.什么是风玫瑰图为了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地方的风向和风速,通常用当地的风玫瑰图来表示,风玫瑰图包括风向频率分布图和风速频率分布图。
2.逆温层的定义在某个高度范围内,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他对自然对流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时空气层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空气层称为逆温层3.室外气温定义一般指距离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4.影响地面附近其温度的因素1.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起决定性的作用2.地面的覆盖面。
例如草原、森林、沙漠、河流等,一集地形对气温的影响3.大气的对流作用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5.室外气温霜洞效应寒冷、晴朗的夜晚,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地会出现温度局地倒置现象,其极端形式成文霜洞效应。
第四节1.城市气候的特点1.城市风场与远郊不同。
除风向改变以外,平均风速低于远郊的来流风速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现象3.城市中的云量特别是低云量比郊区多,大气透明度低,太阳总辐射照度也比郊区弱。
2.风场:指风向、风速的分布状况3.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大量伪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市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相似。
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第一节1低辐射玻璃的特点看上去无色,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可见光透过率保证在70%~80%,但具有较低的长波红外发射率和吸收率,反射率很高。
低达0.1.对波长为0.76~3μm的近红外线辐射的透射率比普通玻璃低得多。
2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基本定义式指综合表达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围护结构外表面与天空和周围物体之间的长波辐射的一个综合热作用3夜间辐射的定义,如何估算夜间没有太阳辐射的作用,而天空的背景温度远远低于空气温度。
因此建筑物向天空的辐射量是不可以忽略的,尤其是在建筑物与天空之间的角系数比较大的情况下。
建筑环境学复习.
建筑环境学复习.第⼀章绪论(尹喆)1、建筑环境学⾯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如何协调满⾜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盾。
任务: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舒适标准,以便有效合理的利⽤能源;(2)由于合成材料对于室内空⽓品质的影响。
任务:研究和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起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
2、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室外⽓候、建筑热湿环境、⼈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品质、⽓流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七个主要部分组成。
第⼆章建筑外环境(焦念鹏)1、什么是平均太阳时?平均太阳时就是以⼦午线时为为正午12点来计算⼀天的时间。
2、确定太阳位置常⽤的两个⾓度是太阳⾼度⾓β和太阳⽅位⾓A。
3、分析到达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什么因素。
地球对太阳的相对位置、太阳⾼度⾓和路径、⼤⽓透明度。
4、分析太阳辐射通过⼤⽓层的传播机理。
⼀部分为太阳直接照射到地⾯(即直射辐射);另⼀部分是经过⼤⽓层散射后到达地⾯成为散射辐射,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对地⾯的总辐射。
辐射能量的强弱取决于太阳辐射通过⼤⽓层时天空中各种⽓体分⼦、尘埃、微粒⽔粒对阳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共同影响。
5.⼤⽓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中射程的长短和⼤⽓质量。
6、⽇照的标准⽤⽇照时间和⽇照质量来衡量;对南北朝向的建筑物,若要求的⽇照时间相同,则间距随纬度的增加⽽增⼤,;若建筑在同⼀纬度上,要求的⽇照时间越长,南北间距越⼤。
7、什么是空⽓温度?影响地⾯附近⽓温的因素有哪三个?定义:距地⾯1.5m⾼,背阴处的空⽓温度。
影响因素:⼊射到地⾯上的太阳辐射热、地⾯的覆盖⾯、⼤⽓对流作⽤。
8、是空⽓温度改变导致地⾯温度改变,还是地⾯温度改变导致空⽓温度改变?为什么?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温度的改变对空⽓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空⽓温度的改变⼀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温度改变,因为⼤⽓中的⽓体分⼦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的长波辐射,因此,地⾯与空⽓的热量交换是⽓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建筑环境学复习重点
第二章太阳辐射热量的大小用辐射照度表示,它指1平方米黑体表面在太阳辐射下所获得的辐射能通量,单位w/m2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的年平近距离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为I0=1353W/m2云量:将天空分为10份,被运遮盖的份数。
同一位置冬季大气压力比夏季高(海洋则相反)。
风:由于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分为大气环流与地方风。
风的要素:风向,风速。
风玫瑰图:反映一个地方风向,风速,包括风向频率图与风速频率图。
大气边界层:地表500—1000m。
室外气温: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气温日较差:一年内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热月最冷月的平均气温达。
霜冻效应:洼地冷空气聚集造成气温低于地面上的空气温度,受地面反射率,夜间辐射,气流,遮阳等因素影响,离建筑物越远,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高。
霜洞:在某个范围内,温度变化出现局地倒置现象,其极端形式为霜洞。
有效天空温度:不仅与气温有关,且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云量及地表温度等因素有关,大致在230k-285k之间。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与空气水汽量有关。
相对湿度: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绝对湿度:在标准状况下,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既水蒸气密度。
一天中绝对湿度较稳定,相对湿度有较大变化。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地面的性质,水陆分布,季节寒暑,天气晴朗等影响,大陆低于海面,夏天高于各天,晴天低于阴天。
城市气候的特点;1平均风速低于远郊来流风速2气温高3云量比郊区低,大气透明度低,太阳总辐射照度弱。
风洞效应:在建筑群特别是高层建筑群内产生局部高速流动。
产生热岛效应原因:城市下垫面特殊的热物理性质,城市内的低风速,城市内的人为热等原因。
热岛强度:城市热岛效应强弱,热岛中心温度减法同时间同高度附近郊区温差值。
日照:物体表面被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现象。
最低日照标准:以冬至日底层住宅得到的日照时间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建筑环境学的课程内容:由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光环境七个主要部分组成2.时差:真太阳时与当地平均太阳时的差值3.真太阳时:太阳在当地正南时为12点,地球自转一周又回到正南时为一天4.太阳时角:将真太阳时用角度表示,称太阳时角。
指当时太阳入射的日地中心连线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真太阳时12点时,日地中心连线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
5.太阳方位角: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在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6.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的年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为i0= 1353W/m²。
7.大气压力定义:物体表面单位面积所受的大气分子的压力称为大气压强或气压。
气压随高度按指数降低。
海平面大气压力称作标准大气压8.气象站所记录的风速为当地10m高处的风速。
9.风玫瑰图:包括风向频率分布图、风速频率分布图①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地方的风向和风速②除圆心以外每个圆环间隔代表频率为5%类型:季节变化、主导风向、双主导风向、无主导风向、准静止风10.霜洞:在某个范围内,温度变化出现局地导致现象,其极端形式称为...11.降水:从大地蒸发出来的水进入大气层,经过凝结之后又降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分。
降水性质:①降水量:指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融化后,未经蒸发或渗透流失而积累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以mm为单位;②降水时间③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降水强度的低等级以24小时的总量来划分。
小雨<10,中雨10-25,大雨25-50,暴雨50-100。
12.城市气候特点:①.城市风场与远郊不同。
除风向改变以外,平均风速低于远郊的来流风速;②.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现象;③.城市中的云量,特别是低云量比郊区多,大气透明度低,太阳总辐射照度也比郊区弱。
13.不当的规划设计产生的风场问题:①.冬季住房区高速风场增加建筑物的冷风渗透,导致采暖负荷增加;②.由于建筑物的遮挡作用,造成夏季建筑的自然通风不良;③.室外局部的高风速影响行人的活动,并影响热舒适;④.建筑群内的风速太低,导致建筑群内的气体污染物无法有效排除而在小区内聚集;⑤.建筑群内出现旋风区域,容易积聚落叶、废纸、塑料袋等废弃物。
14.城市热岛: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不一样。
这种气温分布称为“热岛现象”形成原因:城市下垫面特殊的物理性质,城市内的低风速,城市内较大的人为热等原因,造成城市内的空气温度要高于郊区温度。
15.气候分区①.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②.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0℃;③.夏热冬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最热月25~30℃;④.夏热冬暖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最热月25~29℃;⑤.温和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3℃,最热月18~25℃。
第三章建筑热湿环境1.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①外扰:主要包括室外气候参数(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变化)以及邻室的空气温湿度。
均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空气渗透使热量和湿量进入室内,对室内热湿环境产生影响。
②内扰:室内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热源。
2.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相当于室外气温由原来的室外空气温度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这只是为了计算方便推测出的一个当量的室外温度,并非实际的室外空气温度3.遮阳问题为了有效遮挡太阳辐射,减少夏季空调负荷,采用遮阳设施是常用手段。
安装位置:设置在透光外围护结构的内侧和外侧。
也有安置在两层玻璃中间的;外遮阳设施:内遮阳设施:窗帘、百叶。
透过和吸收的全部成为得热外遮阳与内遮阳各有优缺点,遮阳系数Cn:设置了遮阳设施后的透光围护结构太阳辐射得热量与未设置遮阳设施时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之比。
遮挡系数Cs:玻璃或透光材料本身对太阳辐射具有的遮挡作用。
定义是太阳辐射通过某种玻璃或透光材料的实际太阳得热量与通过厚度为3mm厚标准玻璃的太阳得热量SSG的比值。
4.通过透光外围护结构的得热量HGwind:通过透光外围护结构的瞬态总得热量等于通过透光外围护结构的传热得热量与通过透光外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之和。
5.显热散热的形式:①对流散热(直接进入空气)②辐射散热。
(进入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他表面、透过玻璃窗到室外等)二者比例跟空气温度与四周的表面温度有关辐射散热的形式:①以可见光与近红外线为主的短波辐射;②热源表面散发的长波辐射6.空气渗透带来的得热①.缝隙法:根据不同种类窗缝隙的特点,给出其在不同室外平均风速条件下单位窗缝隙长度的空气渗透量La=klal②.换气次数法:缺少足够的门窗缝隙数据时,对于有门窗的围护结构数目不同的房间给出一定室外平均风速范围内的平均换气次数。
通过换气次数可求得空气渗透量。
La=nV7.得热:某时刻在内外扰作用下进入房间的热量(显热得热、潜热得热)8.冷负荷: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显热负荷、潜热负荷)热负荷: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向室内加入的热量。
(若只考虑控制室内温度,热负荷就只包括显热负荷)9.冷负荷与得热量的关系冷负荷与得热量有关,但并不等于得热。
在常规送风空调中,如果室内不存在显著的辐射热交换,则得热量与冷负荷相等;往往由于室内各表面之间存在辐射热交换,使冷负荷相对得热量存在较明显的衰减和延迟。
10.负荷计算方法①稳态计算法;②动态计算法;③利用各种专用软件,采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计算稳态计算法:不考虑建筑物以往传热过程的影响,只采用室内瞬时或平均温差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传热面积的积来求取负荷值,即Q=KF△T特点:①简单直观,可手工计算或估算;②未考虑建筑的蓄热性能,计算结果偏大。
应用条件:①蓄热性能小的轻型、简易围护结构;②室内外温差的平均值远远大于室内外温差的波动值。
第四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1.人体的热平衡: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必须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
M-W-C-R-E-S=0式中:M——人体能量代谢率,决定于人体的活动量大小W——人体所做机械功C——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通过对流形式散发的热量R——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通过辐射形式散发的热量E——汗液蒸发和呼出的水蒸气所带走的热量S——人体蓄热率 w/m²S=0;人体正常,能量平衡S>0;体温上升,人体不舒适S<0;在冷环境中,人体散热量增加S=0并不一定表示人体处于舒适状态,因为各种热量之间可能有许多种不同的组合使得S=0,但只有能够使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的热平衡才是舒适的。
2.人体的核心温度:身体深部组织的温度。
由人体的运动强度即代谢率决定,代谢率越高,人体核心温度越高。
人体的核心温度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当窄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其正常功能。
3.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①显热交换:对流散热、辐射散热②潜热交换:皮肤散湿(出汗蒸发、皮肤湿扩散)、呼吸散湿4.影响人体与外界热交换的因素①. 环境空气温度:对流换热②. 环境表面温度:辐射换热③. 水蒸气分压力(空气湿度)④. 风速(吹风感:气流造成不舒适的感觉)⑤. 服装热阻:影响所有换热形式5.人体的温度感受系统人体能够感受外界的温度变化是因为在人体皮肤层中存在温度感受器。
即“冷点”与“热点”,人体各部位的冷点数目明显多于热点。
6.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调节体温的中枢主要在下丘脑。
下丘脑具有调节代谢、体温和内分泌功能,前部主要促进散热来降温,后部促进产热抵御寒冷散热调节方式:血管扩张,增加血流,提高表皮温度。
出汗御寒调节方式: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降低表皮温度。
通过冷颤增加代谢率。
7.热感觉①. 是人对周围环境“冷”“热”的主观描述;②. 并不仅仅是由于冷热刺激的存在造成的,与刺激的延续时间以及人体原有热状态都有关;③. 人体的冷、热感受器均对环境有显著的适应性运动状态对感觉的影响:①. 舒适感通常在静坐状态下出现,此时不出汗,温度调节工作量小;②. 运动期间,深部体温升高且皮肤通常出汗以保持平衡,降低了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度。
8.热舒适指人体处于不冷不热的“中性”状态,即认为“中性”的热感觉就是热舒适。
舒适产生于不适的消除中,“舒适”比“中性”更主观。
影响热舒适的因素:①空气湿度、②垂直温差、③气流与吹风感、④辐射不均匀性;⑤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人种。
9.预测平均评价PMV引入反映人体热平衡偏离程度的人体热负荷TL而得出。
PMV指标只代表了同一环境下绝大多数人的感觉,不能代表所有个人的感觉。
理论依据:人体热负荷值越大,人就觉得越热,负值越大,人觉得越冷。
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通过概率分析确定某环境条件下人群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百分数。
10.有效温度ET干球温度、适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或冷感影响的综合数值,该数值等效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
11.相对热指标RWIRWI是无量纲指标。
如果在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活动情况下,具有相同的RWI值,表明人在着两种情况下的热感觉是近似的。
热损失率HDR综合考虑了温度、湿度、辐射、风速、人体代谢率、服装等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反映了人体单位皮肤面积上的热损失。
12.热应力指数HSI把环境变量综合成一个单一的指数,用以定量表示热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应力。
假定皮肤温度恒定在35℃,在蒸发热调节区内,认为所需要的排汗量Ereq 等于代谢量减去对流和辐射散热量,不计呼吸散热。
HSI=Ereq/Emax X 10013.风冷却指数WCI皮肤温度在33℃时皮肤表面的冷却速率。
影响人体热损失热主要因素:空气流速和空气温度。
14.热环境与劳动效率大量现场调查证实:①高温会降低劳动效率②寒冷会影响肢体灵活性③温度偏离最佳值会增加事故发生率机理:工作本身+物理环境①中等激发时效率最高②低激发时导致人不清醒③高激发导致不能全神贯注。
第五章室内空气品质1.室内空气品质问题产生的原因①.强调建筑节能,导致建筑密闭性增强和新风量减少;②.新型合成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大量应用;③.散发有害气体的电器产品的大量使用;④.传统集中空调系统的固有缺点以及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不合理;⑤.厨房和卫生间气流组织不合理;⑥.室外空气污染。
2.室内空气污染分四类:①.物理污染:灰尘、重金属、纤维尘和烟尘②.化学污染:有机挥发性化合物、半有机挥发物、有害无机物③.生物污染:细菌、真菌和病毒④.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氡(Rn)及其衰变产物Po、Pb、Bi3.室内空气污染途径:①.室外空气污染②.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无机材料和再生材、合成隔热板材、壁纸和地毯、人造板材及人造板家具、涂料、胶黏剂、吸声和隔声材料)③.空调系统(新风口、混合间、过滤器、风阀、盘管、表冷器托盘、送风机、加湿器、风道系统)④.家具和办公用品⑤.厨房燃烧产物⑥.室内人员(呼出气、皮肤代谢作用、吸烟、大小便)⑦.其他4.不良空气引发的疾病:①.病态建筑综合征(SBS)没有明显的发病原因,只是和某一特定建筑相关的一类症状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