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翻译角度析古诗《落叶哀蝉曲》两英译本——以庞德和韦力的

合集下载

李白《月下独酌》两种英译本的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两种英译本的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两种英译本的赏析发表时间:2018-10-15T10:07:47.54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吴欣[导读] 《月下独酌》一共四首,本文只对其中的第一首诗的两种英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人称“诗仙”的代表作之一。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月下独酌》一共四首,本文只对其中的第一首诗的两种英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人称“诗仙”的代表作之一。

此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千年传诵,因此出现了多种英译本以传译其艺术魅力。

其中,著名的汉学家阿瑟威利和许渊冲先生都在此诗的英文翻译上进行了尝试。

笔者在本文中将以这两位大家的译本为对象,从宏观角度来分析译诗中的意象与意境;从微观的角度对两译本的思想内容及音律进行分析和鉴赏,以期与各位共享交流,对诗歌的翻译有所启发。

关键词:意象与意境;选词;韵律;赏析一、引言斯蒂芬•欧文曾说:“诗歌是一种工具,诗人通过诗歌让人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

”诗人李白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是一个能真正能够广泛地从民间艺术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汲取营养,集中提高,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风貌的伟大诗人。

本文中的这首诗为一首抒情诗,抒写了作者孤独寂寞、以酒浇愁的苦闷心情。

虽然是以饮酒上月为题材,但是作者是通过这些题材来抒发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的。

它和那些帮闲文人所写的风花雪月的诗作有根本的不同,在那狂歌醉饮的后面隐藏着“愁多酒更少,酒倾愁不来”的忧郁、愤懑的情绪,这情绪多少体现着李白不与封建统治者合作的反抗精神。

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在诗歌的翻译研究中,很多译者将其译成英文,本文选阿瑟威利先生和许渊冲先生两位翻译大家的译本,从意象与意境、选词及音律韵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赏析。

二、原诗的创作及背景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

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

英汉互译练习4

英汉互译练习4

英汉互译练习4 (周五交)1. Translating the following 2 passages, paying attention to Note.提示:原文中的某些语句实际上是翻译,注意还原。

1.It Takes Years to Learn English WellConfucius said, “Since the age of 15, I have devoted myself to learning; since 30, I have been well established; since 40, I have understood many things and have no longer been confused; since 50, I have known my heaven-sent duty; since 60, I have been able to distinguish right and wrong in other people’s words; and since 70, I have been able to do what I intend freely without breaking the rules.”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t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s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was, according to some research, about 19 years. Confucius lived 72 to 73 years, a rare god of longevity indeed. It was even hard for those with power and leisure to reach such an age. Therefore, Confucius could be very well learned, far from what an ordinary people could expect at his times.The latest statistics in 2001 shows that the world life expectancy is 62.27 with the Japanese taking the lead to be 79.66 while China gaining a position surpassing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by its 69.98. However, the Chinese have not yet reached the age to do what they intend freely without breaking the rules. Thus, rules are hard not to be broken.Calculated in the terms Confucius set for us in learning, those of us who have been learning English for ten years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reaching the time to be established. To have no confusion, one has to spend 25 years. To truly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English learning, one has to do it for 35 years. It takes 45 years if one wants to distinguish right and wrong in other people’s words, and 55 years to manipulate English language freely without breaking the rules.2.维纳斯和猫有只猫爱上了一个青年,恳求爱神维纳斯把她变成个姑娘,好得到他的爱慕。

诗歌翻译分析

诗歌翻译分析

翻译分析(一)蛇 Snake冯至——Feng Zhi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My loneliness is a long snake静静地没有言语。

With no words quiet.你万一梦到它时, If by any chance dream about it,千万呵,不要悚惧。

You must, don't be scared.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It is my loyal companion,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Who tortured by homesickness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Like me tortured by lovesickness;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It yearns for the lush grassland -- 它月光一般的轻轻地 What likes the thick hair on your head.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It just likes the moonlight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Gently pass from your side;象一只绯红的花朵。

It takes back your dreamsWhat like a ruddy flowers.诗人以“蛇”这一大胆新奇的比喻,生动地刻画了自己的寂寞,恰当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其中,诗的第六句中以蛇的“乡思”谐音“相思”,借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诗中“害着热烈的乡思”、“乌丝”都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

比如,汉语中“害病”和“生病”是有区别的,“害病”更生活化,口语化,但是在翻译中却没有很准确的与之相对应的表达,所以,只能处理成“生病”。

另外,“乌丝”、“青丝”一类的,在汉语中是属于具有古典美的表达,但是同样因为英语中没有对应意义上的词语,只好译作“hair”。

诗人运用谐音手法,以蛇的“乡思”谐音自己的“相思”。

中国古诗词乃至现代诗词中有很多以谐音手法委婉地抒情的例子,这也造成了翻译上的困难。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原文赏析及翻译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原文赏析及翻译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原文赏析及翻译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原文赏析及翻译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原文赏析及翻译1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五代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译文繁茂枝头,梅花飘落千万片,落时犹多情,学着雪花随风转。

昨夜歌舞草草散,酒醒又添愁无限。

楼上清寒,寒山围四面,大雁过尽暮霭深深漫。

半晌凭栏不见人,罗帕掩泪把他思量遍。

注释鹊踏枝:即《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商调曲。

又名《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

其用为词牌始于宋。

双调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笙(shēng)歌:吹笙唱歌。

容易:轻易。

征鸿:远行的大雁。

征鸿过尽,昭示着节令的转换。

“暮景”句:远处近处,只有浓浓淡淡的烟霭装点着无边的暮色。

一晌:表示时间,有片刻多时二意。

鲛绡(jiāo xiāo):传说是南海鲛人所织之绡,这里指精美的手帕。

掩(yǎn)泪:掩面而泣。

赏析上半阕开端“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仅只三句,便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的缝缝哀伤,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

首句“梅落萦枝千万片”,颇似杜甫《曲江》诗之“风飘万点正愁人”。

然而杜甫在此七字之后所写的乃是杯且看欲尽花经眼”,是则在杜甫诗中的万点落花不过仍为看花之诗人所见的景物而已;可是正中在“梅落繁枝”七字之后,所写的则是“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是正中笔下的千万片落花已不仅只是诗人所见的景物,而俨然成为一种陨落的多情生命之象喻了。

而且以“千万片”来写此一生命之陨落,其意象乃是何等缤纷,又何等凄哀,既足可见陨落之无情,又足可见临终之缱绻,所以下面乃径承以“犹自多情”四字,直把千万片落花视为有情矣。

至于下面的“学雪随风转”,则又颇似李后主词之“落梅如雪乱”。

然而后主的“落梅如雪”,也不过只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景物而已,是诗人所见落花之如雪也;可是正中之“学雪随风转”句,则是落花本身有意去学白雪随风之双转,其本身就表现着一种多情缱绻的意象,而不仅是写实的景物了。

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一、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朱淑真《伤春》)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曹雪芹《红楼梦· 桃花 行》)
二、抒发乡愁、思念之情
杜鹃的叫声 :布谷布谷 ——不如归去
总之, 上述五个复合意象主要表达了一个这样的主 题,“ 秋———梧桐———愁”。而梧桐和其他意象一 起营造意境, 起到了烘染氛围、奠定抒情基调的作用。
1. 表现蓬勃顽强的生命力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抒发爱春惜春的情感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乡思离情的触媒 《楚辞· 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4.衬托荒凉景象,抒发国家盛衰兴亡之感慨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三、借鸿雁喻人生
1.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2.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 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 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一、梧桐的原型及比兴的审美象征“: 定之方中, 作于楚宫。揆之以日, 作于楚室。树之榛栗, 椅桐 风· 梓漆, 爰伐琴瑟。” 梧桐材质美好而高洁, 是造琴的良好木材,桐琴音质清越而悲凉。 李白《长相思》( 其二)“ 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弦”。 2、梧桐可以招致凤凰, 是祥瑞的象征。 3、丧偶

_归化_异化_理论下的_天净沙_秋思_英译文赏析

_归化_异化_理论下的_天净沙_秋思_英译文赏析

一、 引言 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 是元朝散曲中的杰作, 这是一 首咏写秋天景物的小令, 文章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被世代文 人誉为 “秋思之祖” 作者以凝练的笔法, 。 苍凉的情调, 富有诗 意的图景, 烘托出天涯游子、 失意文人, 倦于漂泊的思乡之情。 一向脍炙人口, 广为传诵。要将这首高度凝练隽永的古诗译 成英文, 并最大限度地保持或再现原作的意境与神韵, 绝非易 事。此诗有好几种英译本, 本文选择了许渊冲和叶维谦两位 先生的译本, 并试图从两译本的翻译方法, “归化法” “异 即 和 化法” 的角度对两种译本进行赏析。 二、 “归化” “异化” 关于 和 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 1813 年,德国古典语言学家、 《论翻译的方法》 中提到: “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 一种是尽可 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 另一种是尽可 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在这里, ” 施氏 只是描述了他所说的两种方法,并未授之以名称。1995 年, 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 The Translator's Invisi将第一种方法称为 “异化法” (foreignization), bility 一书中, 将第二种方法称为 “归化法” (domestication) 听上去很神秘, 。 其实,异化法” “ (foreignization) “归化法” 和 (domestication) 大 致相当于我们传统上所说的直译和意译。 异化法要求译者向 作者靠拢, 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 原文的内容; 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 采取目 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转达原文的内容。 “归化” “异化” 与 作为文字处理上的两种技巧, 在翻译文 学、 艺术作品时早已被翻译家们所采用,归化” 异化” “ 、 “ 之争 也一直伴随着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持续着。在当今, 韦 努蒂可以说是异化的代表人物, 《译者的隐身》 他在 中指出: 其 所以要用异化的翻译方法 (foreignization) 来取代归化的翻译 方法 (domestication) 其宗旨是为了提倡一种不以目的语文 , 化价值观为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以便在译本中体现 外国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事实上, “归化” 法也有一定的 好处, 尤其从表达方式、 习惯上看, 它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产生 隔膜, 读起来顺畅, 快当, 并能够如同接受本土文化一般。 Nida 一直主张 “归化” 他提出了 法, “功能的动态对等” 并坚持译文 应该是与源语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其实, “归化” “异 与 化” 只是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的两种指导原则和手段, 它们具 有不同的作用与优势, 因此分别在这两种翻译策略下译出的 译文就各具特色。 三、 原文分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第一篇: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翻译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

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

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

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注释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月华:月光。

练:白色的丝绸。

无由:无法。

明灭:忽明忽暗。

欹:倾斜,斜靠。

谙尽:尝尽。

都来:算来。

赏析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

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

“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

陨叶唐诗赏析(1)份

陨叶唐诗赏析(1)份

陨叶唐诗赏析(1)份(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陨叶唐诗赏析(1)份陨叶唐诗赏析 1别林遗宿鸟,浮水载鸣虫。

从意象翻译角度析古诗《落叶哀蝉曲》两英译本——以庞德和韦力的译本为例

从意象翻译角度析古诗《落叶哀蝉曲》两英译本——以庞德和韦力的译本为例

从意象翻译角度析古诗《落叶哀蝉曲》两英译本——以庞德
和韦力的译本为例
俞丹丰;丁璐敏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中流砥柱.解读古诗即是对古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本文通过对汉武帝《落叶哀蝉曲》两英译本的分析对比,来探讨庞德和韦力对原诗的意象处理,进而为日后能更好地理解英诗奠定基础.
【总页数】1页(P102)
【作者】俞丹丰;丁璐敏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阳 322100;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阳 32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I207.22
【相关文献】
1.庞德对《落叶哀蝉曲》英译本的改写策略 [J], 黄河
2.《落叶哀蝉曲》英译中的意象传递 [J], 王欣
3.庞德《诗经》英译本动物怨刺意象的翻译策略 [J], 刘晓梅
4.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再造--《乡愁》的两个英译本简析 [J], 代天善
5.翻译塑造文化身份的“剩余”途径--以庞德翻译中国古诗的析字拆词和意象并置法为例 [J], 刘佳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二单元第8课歌词四首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二单元第8课歌词四首Word版含解析

第 8课歌词四首[学生用书P30]◎诗海拾贝采桑子晏殊光阴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美梦频惊,哪处高楼雁一声?【赏析】第一二句把光阴拟人化,暗含“多情自古伤分别”和“思君令人老”两重含意。

“多情”二字,总摄全篇。

三、四两句写词人感光阴易逝,怅情人分别,心中的烦忧无可化解,只能借酒浇愁,但是不久便又“泪滴春衫酒易醒”,可见连酒也没法使自己临时解脱。

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

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

“美梦频惊”写每当希望“美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忽然幻灭了。

情人分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方才的美梦全都打成了碎片。

“美梦频惊”四字为画龙点睛。

“哪处高楼雁一声”这一声哀凄的长鸣,把室中人的思路提高到一个巅峰。

总之,此词上片概括光阴之无情,下片写春去秋来,触景生情,相思难禁。

,◎语林撷英热爱祖国名言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来源。

——周恩来2.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走开了它,走开了他们,我就没法生计,更没法写作。

——巴金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若是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4.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5.祖国,我永久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久为你歌唱和战斗。

——肖邦热爱家乡名言1.人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最宝贵。

——柯尔克孜族谚语2.家乡的水是仙水,家乡的土是金子。

——蒙古族谚语3.一个人绝不该忘掉最先培育自己的那块土地。

——俄罗斯谚语4.在他乡看到故土的乌鸦也感觉快乐。

——俄罗斯谚语[学生用书P30]◎作者卡片姓名出生年胡宏伟1953 年籍贯辽宁沈阳国家一级编剧,今世词作家。

主要作品有《中国共青团团歌》《长江之歌》有关资料等姓名出生年叶佳修1955 年籍贯台湾花莲有关资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定人。

主要作品有《我们拥料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外婆的澎湖湾》等续表姓名出生年晓光 (陈晓光 ) 1948 年籍贯河北景县原文化部副部长,今世词作家、诗人,中国文联副主席。

一叶落·一叶落_李存勖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一叶落·一叶落_李存勖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一叶落·一叶落_李存勖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一叶落·一叶落_李存勖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一叶落·一叶落五代李存勖一叶落,搴珠箔。

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译文透过珠帘,看窗外一叶飘零;掀起珠帘,看帘外萧条的景象。

月光照到画楼使人感到寒意;秋风吹起了帘幕,触景怀人,不能不勾起往事的回忆。

注释褰(qián):揭起。

珠箔:即珠帘。

萧索:萧条、冷落。

鉴赏秋风落叶,景物萧索。

触景怀人,能不勾起往事的回忆!“思量着”,余味无限,耐人寻思。

这首小词借景抒情,睹物思人。

“画楼月影”,“落叶西风”,意境优美,情韵绵长。

这首词的作年、本事均无考。

从词中所写的景物来看,当属悲秋怀旧之作。

首句“一叶落”被用作调名,可见在全词中地位之重要。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原是,见微知著、以近论远之意。

由此而来的“一叶知秋”的成语,则包含着人们对于时序变换的特殊敏感。

李存勖是武夫,对哲理未必有兴趣,但对时序的变换是有感触的。

透过珠帘,他看到一叶飘零,立即引起了严重的.关注,以至要掀起珠帘,看看帘外的萧索景象。

戎昱《宿桂州江亭》诗“露滴千家静,年流一叶催”,也许可以借来概括此句的第一层意思。

一年的好光景即将逝去,怎能不感惜时光易逝呢?不过,“一叶落”的意象在唐代的诗词中也时常与离情别绪联系在一起。

韦应物《送榆次林明府》:“别思方萧索,新秋一叶飞。

”韩翃妻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都是显例。

尤其是韦诗,此词的前三句可能是从它化出来的,“萧索”、“一叶”等词不象是偶然的巧合。

因而有理由认为,李存勖由“一叶落”所引起的感怀,与离情别绪的关系更密切。

尽管他意中的离人是谁,已无从考索,但从“此时景物正萧索”的感慨中,可以窥见他的心境是相当苍凉落寞的;又从“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两句,可以看出他确有所思。

对月怀人,临风思远,原是人之常情。

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5篇模版)

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5篇模版)

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5篇模版)第一篇: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1齐天乐·蝉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

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

朝朝暮暮。

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

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齐宫往事谩省,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

雨歇空山,月笼古柳,仿佛旧曾听处。

离情正苦。

甚懒拂笺,倦拈琴谱。

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

译文及注释译文返照夕阳,萧条门巷,地僻城荒;蝉鸣声凄清幽怨,从树上传出,使人秋意顿生。

清秋时节,露冷风寒,可是她仍然穿着极薄的“绡衣”。

呆立枝头,独自忍受着寒冷和空寂的煎熬。

形容枯槁还要去饮风啜露,有谁能堪?只要尚有残声,不论何时何地,哀痛于心的蝉,不停地将心中的哀伤倾诉。

悲鸣不能自已,痛苦又何堪。

齐宫已成过往云烟,但古老的故事仍不时地在人们的脑子里闪现,被人谈起。

雨后空山,烟月古柳,又何处可觅踪迹。

宋陵已毁,故国不堪回首,痛彻肺肝!拂冰笺、拈琴谱只能睹物思故。

深秋时节霜风凄紧,红叶铺满地,倩影杳然,只好寻觅秋蝉亡去前脱下的外壳,以寄托自己深长的情思。

注释鬓影:指鬓发的影子。

绡:采用桑蚕丝或人造丝、合成纤维为原料以平纹或变化平纹织成的轻薄透明的丝织物。

谩:欺誑。

省:反思省悟。

齐女:蝉的别称,有齐女化蝉的故事。

冰笺: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拈:用手指搓。

赏析仇远也是由宋入元时人。

王沂孙曾有同调同题的词,影射杨琏真伽盗窃南宋帝后陵寝的暴行。

仇远这首词和其风格极为相近,也是借咏蝉寄寓了深沉的家国之思,身世之痛。

“夕阳门巷荒城曲”:返照夕阳,萧条门巷,地僻城荒,渲染了悲凉气氛。

接着把笔触转向吟咏的主体秋蝉。

“清音早鸣秋树”:蝉鸣声凄清幽怨,从树上传出,使人秋意顿生。

“早鸣”二字意谓有倾诉不尽的愁苦。

薄剪绡衣改用拟人手法摹绘其身姿:清秋时节,露冷风寒,可是她仍然穿着极薄的“绡衣”。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译文及赏析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译文及赏析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译文及赏析《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译文及赏析《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五代:冯延巳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双飞一作:晾飞)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译文碧绿的杨柳依偎着曲曲折折的栏杆,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

是谁突然弹起钿筝,惊醒那安栖的燕子,双双穿帘飞去。

然而几天时间放眼望去尽是落絮纷纷,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清明雨。

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注释偎:紧靠着。

黄金缕:形容嫩黄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

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

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

双飞,一作“晾飞”。

以上两句是写有人弹起筝来,双燕由帘内惊起飞走。

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

落絮:指飘落的柳絮。

一霎:一阵子。

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觉来:醒来。

莺乱语,一作“慵不语”。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赏析这首词是拟写闺情之作,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又衬景,因而被评为“金碧山水,一片空蒙。

”(谭献《谭评词辨》) 上阕从春光写起。

“六曲阑干”三句极力描写庭院的春日明媚风景。

曲曲红阑,被绿茵扶疏的碧树所环绕;院中的杨柳随风摇摆,如丝如缕的柔条在夕阳的晚照中轻盈飞舞,好一派静谧、优美的景色。

一个“偎”字,写出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的和谐、亲昵,一个“展”字,写尽了柳条的媚态,词的意境,就在这柔和、清雅的景物中被烘托出。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又飞去。

”三句写帘内景。

“谁把”两句从听觉写起,在这寂静的环境中突然响起了琮琮的筝声,闺中安栖的燕子,被筝声惊起,双双穿帘飞去了,词人把这些情景都写得优美、精致,用笔非常细腻,有力地表现出春光的明媚,给读者以十分深刻的印象,引发出丰富的情境联想。

诗词中鸟类意象的英译

诗词中鸟类意象的英译

诗词中鸟类意象的英译诗词中鸟类意象的英译鸟类文化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及独特载体,鸟儿以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古诗词曲融为一体。

一、前言鸟类意象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宝库中博大精深、熠熠闪光,自古以来,鸟儿便被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如人们以“喜鹊”代吉祥,以“鸳鸯”代爱情,以“乌鸦”代“孝顺”以“燕子”代春天……鸟类文化是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种类的鸟,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笔下,自然而然,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本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词中几种典型鸟类意象的英译进行浅要分析和对比。

二、中国古典诗词中几种鸟类意象的英译1、中国古典诗词中杜鹃的英译在中国古诗词中,杜鹃鸟是个经常露脸的角色,杜鹃鸟又名“杜宇”、“子规”。

相传中国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于山野,后啼血而亡,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因此,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唐朝诗人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就引用这一典故。

John A. Turner 把这句诗翻译为“The sage of his loved butterflies day-dreaming;The king that sighed his soul into a bird”。

在汉语中“杜鹃”出自典故,是凄凉、哀伤的象征,然而在目的语—英语中,杜鹃此种象征意象并不存在,因此Turner采取忽略这一典故背后的隐藏意义,直接将“杜鹃”翻译为“a bird”,虽然这一译法使目的语读者一眼便能读懂,然而,却使译文过于笼统,没有准确译出诗包含的意象。

这种译法,就如同把“男人”或“女人”直接翻译为“a human being”, 把具体“狗”或“熊”译为“an animal”。

而中国翻译家许渊冲先生采取直译方法,运用“浅化”的手段把“杜鹃”浅化为“cuckoo’s cry”—“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

柳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

柳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

柳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柳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柳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翻译塞北的《梅花落》用羌笛吹奏,淮南小山为楚辞《招隐士》作词。

请你不要再吹奏前朝的曲子,来听听新创作的《杨柳枝》。

注释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

桂树:指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招隐士》,其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翻:改编;一说演奏。

创作背景杨柳乃北方风物,诗中明言长安及洛阳金谷园、铜驼陌、炀帝行宫等,可推知是晚年在东西二京时期所作。

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组诗《杨柳枝词八首》,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

本诗即是其中的第一首。

赏析刘禹锡的乐府小章《杨柳枝词》,一共有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说是这组诗的序曲,鲜明地表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革新精神。

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行后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鲍照、吴均、徐陵、卢照邻、沈佺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词,内容都与梅花有关。

(见《乐府诗集》卷二四)这句意思说,起源于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乐曲。

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

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小山之徒作《招隐士》篇来表现对屈原的哀悼。

《招隐士》首句云,“桂树丛生兮山之幽”,下文又两处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刘禹锡诗中以桂树指代《招隐士》篇。

《招隐士》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代所传诵。

篇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尤为后世文人所赏爱,乐府杂曲歌辞有《王孙游》曲,南齐谢朓与王融、唐崔国辅均有歌词,即从此两句衍化出来。

(见《乐府诗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说,《招隐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词。

《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

古籍《枯树赋》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籍《枯树赋》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籍《枯树赋》原文译文及赏析《枯树赋》- 原文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枯树赋》 - 译文殷仲文气度风流,学识渊博,名声传遍海内。

因为世道变异,时代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

因此常精神恍惚忧愁不乐,望着院子里的槐树叹息说:“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至於白鹿塞耐寒的松树,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庞大,遍布山崖内外。

桂树为什么而枯死?梧桐又为什么半生半死?过去从河东、河南、河内这些地方移植,从广大遥远的田地迁徙。

虽然花开在建始殿前,在睢阳园中结果。

树声中含有嶰谷竹声的情韵,声调合于黄帝“云门”乐曲的律吕之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浙 江广厦 建设职 业技 术 学院
古诗是 中华民族 的文化瑰宝 , 也是中华文化 的中流砥柱 。解读古诗 即是对古文化的传承 与发扬。本文通过
对汉武帝《 落叶哀蝉 曲》 两英译本的分析对 比, 来探讨庞德和 韦力对原诗的意象处理, 进而为 日后 能更好地理解英诗奠
定基础。
关键词
古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意象
英诗
中图分类号 : H3 1 5 . 9 ; 1 2 0 7 . 2 2
l 《 落叶哀蝉之曲》 原诗及英译本的背景 简介 据王嘉 的《 拾遗记》 记载 , “ 汉武帝思李夫人 , 因赋落 叶哀 蝉之曲” 。汉武帝的宠妾李夫人死后, 武帝悲伤不 己, 在触景 生情、 睹物 思人 的状态下 , 他写下了这首 以“ 蝉”自比的诗 , 来 表达对 李夫人 的思念之情 。这首颇具楚辞体味道的古诗,在 经历了几千年 的传承之后 ,己被不少 的欧美汉学研究者译介 至西方 , 目前据笔者所知 已有五个英译本。在 此, 笔者选 取庞 德和韦力的译本进行分析和 比较 , 从而更好地还原古诗 、 理解 古诗。原诗 内容如下: 罗袂兮无声, 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空 寂, 落 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女兮安得, 感余心之未宁。韦译本 为 L i u C h ’ e~ t 1 1 u r Wa l e y T h e s o u n d o f h e r s i l k s k i r t h a s
( 1 9 1 9 : 6 9 ) 庞译本为 L i F u - J e n -E z r a P o u n d T h e R u s t l i n go f t h e
s i k l i s d i s c o n t i n u e d, Du s t d r i f t s o v e r t h e c o u r t - y rd a ,T h e r e i s n o
文献标识码 : A h e a r t ” , 使诗文没有落入俗套 , 不像其他翻译家会用“ he t b e a u . t i f u l l a d v ” 或是“ he t b e a u y” t 之类代 替, 这是他 的一种“ 创意英 译” 的体现 。“ a we t l e a f ha t t c l i n g s t o he t t h r e s h o l d ” 指 的是一片 叶子落于 门槛, 如果读者大胆地发挥 自己的想 象, 可能会联想 到武 帝踏在 门槛上久久伫立 ,不肯离去 。这一句 是用 以物状 人的写法 , 创意英译, 湿叶之于武帝, 有过之而无不及 。庞德 没有逐字逐句或一一对应地翻译 ,使他的译文不受原诗 的束 缚能发挥 自己的想象 ,让读者 以联想 的方式去体会诗 人创诗 时 的 情感 。 再看 韦译本 ,读者在阅读时可能就无法感受到在意象叠 加中回味原诗 。韦译本是一种有规范的 自由体 ,比较忠实于 原文,字词的遣用也较简单 。读者在 阅读时很难碰到难懂晦 涩或是巧妙传神 的字句 。作为仅仅将 中国文学介绍给西方读 者而并不是研 究汉学的 目的, 韦译本要 比庞译本更切实际。 韦 力将诗名译成 “ L i F u . J e n ” 也就是李夫人 , 整首诗 目标就教明 确 。说 明他在仔细研 究了全诗或是汉武帝之后 ,才着手翻译 此诗 。“ 罗袂” 译成 s i l k s k i t r , 虽也是妙笔, 但不如庞德的“ I l l s . t l i n g ” 一词, 将全句 的意境铺展开来 , 而 韦力需用一整句来陈述 事实 。“ 玉墀” 被译成 ma r b l e p a v e me n t , 将这一意象发生 了改 变, 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 原诗 , 既忠于原诗 , 又贴切传神, 体现 了严复所说的“ 信和达” 。“ 虚房” 所译的 e mp y t r o o m, “ 落叶” 所译 的 f a l l e n l e a v e s 则保 留了原意象 , 简单朴实 , 没有浓墨重 笔 。诗 的最后两句也就是原诗汉武帝 的传神点睛之笔,没有 被 韦力再次创意英译 。韦力所译 的是直接抒发情感,而具体 的景色传达就消失了, 没有像庞德那样“ 以景抒情 、 以物状人” 。 只能说原诗 的意思 已经表现出来 ,但寄托于景的情感描写就 没有 很 好 地 发 挥 出来 。 3结 论 比较两个译本 ,最 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庞德利用一个个 意象的叠加来传达原诗的奥妙 。 而 韦译本就 比较忠实于原文 , 简单、 质朴 , 没有优美 的语言 , 却 是对原诗意象的保留。纵观 韦译本 , 他像是在给读者描绘一个故事 , 一个发生在西汉 时期 皇帝思念妃子 的故事 。诗 中有的只是单纯 的时 间、地点和人 物 。对于文中的意象 ,他也仅是一个个地罗列 。并没有挖掘 意象背后所要传达的神韵, 而这一点恰是庞德做到了。 从“ 信” 的角度来看 ,韦译本更接近原诗 。但 如果从原诗意象角度来
568分析对比两英译本对原诗意象的处理其实通观全诗汉武帝只写到了落叶并没有在诗中体现哀蝉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喻通过哀蝉的鸣叫勾勒出一幅凄婉痛苦的画面而这恰巧就是诗人的内心写照
从意象翻译角度析古诗《 落叶哀蝉曲》 两英译本
— —
以庞德和 韦力 的译本 为例
俞丹 丰
摘 要
丁璐敏
浙 江 ・东阳 3 2 2 1 0 0 )
s t o p p e d, On t h e ma r b l e p a v e me n t d u s t g r o ws . He r e mp t y r o o m i s
c o l d a n d s t i l l , F a l l e n l e a v e s re a p i l e d a g a i n s t he t d o o r s . Lo n g i n g f o r t h a t l o v e l y l a d y . Ho w c a n I b r i n g my a c h i n g h e a t r t o r e s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