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合集下载

古诗词及鉴赏20篇课外

古诗词及鉴赏20篇课外

古诗词及鉴赏20篇课外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解析:王维这诗写得那叫一个妙啊。

你看啊,开头就说“人闲桂花落”,这人得闲到啥程度呢?连桂花飘落都能察觉到。

这桂花落的画面,一下就给人一种很静谧的感觉。

然后“夜静春山空”,夜里安静得很,这春山好像啥都没有似的,就突出了那种静悄悄的氛围。

这月亮一出来,居然把山里的鸟儿都惊到了,这鸟儿呢,时不时就在山涧里鸣叫几声。

你想啊,本来安静得不得了,鸟儿这一叫,反而更显得这春山的寂静了,这就是一种很巧妙的写法,用动来衬静呢。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韦应物这首诗可有意思了。

他说自己特别怜惜那涧边生长的幽草,为啥是幽草呢?感觉就是那种不被人注意,安安静静长在那儿的小草,他就偏爱。

上面呢,还有黄鹂在深树里鸣叫,这一静一动的搭配就很有画面感。

再看后面,春潮带着雨在傍晚的时候来得很急,那水流得哗哗的。

最后这个“野渡无人舟自横”可太绝了。

那荒野的渡口没有人,小船就那么横在水面上,就好像它自己在那享受着这一片宁静和湍急水流的对比呢,给人一种很随性、很自然的感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析:岑参这诗就像在给我们讲一个很感人的小故事。

他向东望着故乡,路好长好长啊,离家那么远,思念一下子就涌上来了,哭得袖子都湿了。

这时候呢,在马上碰到了要回京城的使者,可是没有纸笔啊,没法写信。

那咋办呢?就只能拜托使者给家里带个话,说自己平安。

你看,这种思乡之情很浓烈,但是又很无奈,只能简单地报个平安,就像咱们出门在外,有时候很想家,但是又没办法好好表达的时候一样。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杜甫的这首诗啊,看起来简单,其实大有深意呢。

他先说以前在岐王的宅子里经常见到李龟年,在崔九的堂前也多次听到他唱歌,这是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啊,那时候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很不错的。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清平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译文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

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

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

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

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

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

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

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

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

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

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美丽之处,无不出现出诗的光环来。

因此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我在此整理了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

战斗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成功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

关怀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怀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有名诗篇。

2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代〕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好像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有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忱欣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理想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21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导语:我国的古诗非常多,那你都知道哪些著名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著名的古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著名的古诗及赏析10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点评赏析】《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02、《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赏析】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10篇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10篇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10篇经典古诗词及赏析(10篇)古诗词信任大家读过不少,古诗词文字精致,朗朗上口,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很简单被吸引,古诗词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练习背诵的必备方法。

以下是我整理的经典古诗词及赏析,盼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篇1)梅花王安石〔宋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寒冷,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暗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行名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亦是以梅花的顽强和高洁品行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困难环境中依旧能坚持操守、主见正义的人。

全诗语言朴实,写得则特别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写墙角梅花不惧寒冷,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照旧坚持自己的主见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势,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旧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

“独自”,语意刚毅,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照旧矗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擅长发觉。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的雪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非常纯洁雪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行名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偏僻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寒冷悄悄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暗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篇2)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好像没有什么浅显、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季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古诗原文及赏析(精选21篇)

古诗原文及赏析(精选21篇)

古诗原文及赏析(精选21篇)古诗原文及赏析篇1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

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赏析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

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后两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其次运用映衬和拟人手法。

如果说庭院的美是人工创造的美,那么环境的美是天然施设的美。

两者互相映衬,组成了一幅内与外、人造与天然美结合的完美的境界。

特别是后面一联,把山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因而成了传诵的名句。

古诗原文及赏析篇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1.幽篁:深密的竹林。

篁:竹林。

2.长啸:撮口出声叫啸。

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古诗赏析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经典唐诗赏析(精选10首)

经典唐诗赏析(精选10首)

经典唐诗赏析经典唐诗赏析(精选10首)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经典唐诗赏析,希望大家喜欢!1、《行宫》作者: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早已空虚冷寞的古行宫,零落宫花依然开行艳红。

有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谈论当年的唐玄宗。

赏析:元稹的这首《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可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参互并观。

这里的古行宫即洛阳行宫上阳宫,白头宫女即“上阳白发人”。

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这些宫女天宝(742-756)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此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

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此时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此情此景,十分凄绝。

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主要运用了两种表现手法。

一是以少总多。

我国古典诗歌讲究精炼,写景、言情、叙事都要以少总多。

这首诗正具有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点。

四句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联系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老宫人;末句描写动作,宫女们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

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

这个画面触发读者联翩的浮想:宫女们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这些美丽的宫女被禁闭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之中,成日价寂寞无聊,看着宫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如此被摧残,往事不堪重省。

经典的古诗词赏析大全

经典的古诗词赏析大全

经典的古诗词赏析大全1.经典的古诗词赏析大全望岳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同: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

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

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一:《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
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不过
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
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
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
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
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
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个动作描画出诗人完
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
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
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
仅仅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不过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二:《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

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
“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
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

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
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
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
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
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
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这个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三:《春望》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词鉴赏: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