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_新中国时期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3讲社会主
第23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标要求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20世纪50-70年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3.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考点定位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2.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及其原因。
主题一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内容(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内容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影响(1)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2.曲折失误表现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1)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思维点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反映了我国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属于生产力领域;其影响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8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第2
第21讲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某某某某三模)1937年,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始投资26亿“满洲国元”。
1938年又扩充至50亿“满洲国元”,使得伪满洲国的生铁产量达到500万吨、钢材产量达到200万吨、电力达到260万千瓦。
日本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B.转移本土过剩的产能C.掠夺沦陷区战略资源D.消耗伪满政权的实力解析:选C 根据材料“起始投资26亿‘满洲国元’。
1938年又扩充至50亿‘满洲国元’”,可知伪满洲国的投资不断扩大,这是满足日本“以战养战”的目的,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投资与抗日根据地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日本对中国钢铁能源的一种侵略,排除B项;日本利用伪满洲国,满足其侵略扩X的野心,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2.(2019届某某某某三模)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某某后写道:“1938年以来,日军已作了多次的消灭进攻,对着所有主要的游击根据地,首要目标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军队的各种组织现在的作战次数约占沦陷区全部交战的五分之四。
”据此可知,斯诺( ) A.强调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支持B.认为敌后战场有力地牵制了日军C.忽视了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贡献D.肯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解析:选B 材料“1938年以来,日军已作了多次的消灭进攻,对着所有主要的游击根据地,首要目标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军队的各种组织现在的作战次数约占沦陷区全部交战的五分之四”强调敌后战场有力牵制了日军,为抗战胜利作了贡献,故选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某某人民之间关系问题,排除A项;斯诺没有谈及正面战场的影响,排除C项;斯诺主要从敌后战场对战争的影响这个角度来阐述观点,排除D项。
3.(2019届某某马某某三模)1937年9月初,某某失陷,经蒙古、某某至内地的中苏交通运输线也即将被截断。
1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集中兵力在某某决战乎?”10月起,他抽调骁勇善战的桂军及滇军加入某某战场。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1. 1953—1957 年(1) 工作重心:中共八大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 所有制结构:通过三大改造建立起单一公有制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 经济体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 经济建设:农业生产上实现合作化,走上集体经济道路;工业建设上开展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建设,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2. 1957—1976 年(1) 工作重心:以阶级斗争为纲。
(2) 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 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 经济建设:工业建设集中在重工业上,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农业生产上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 1978年中共^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共“十三大”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制定了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 所有制结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经济体制: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4) 改革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 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开放格局,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前进。
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逐渐解体的。
2 •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核心素养提升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把握“主题·主线”——41题考什么·怎么考中国梦的基石——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使中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工业化建设。
总结各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坚定地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道路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如何处理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三者的关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无论对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还是今天走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典例感悟——怎样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
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1956年,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
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的中国经济及近现代的社会生活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解析】选B。本题设问语为“这种变化反映了”,要 求回答的是本质问题,本题的主语为“协造”,本质上 反映出洋务运动中,企业经费不足的问题,需要用船一 方出部分资金才能生产,故选B。在洋务运动中,军用工 业一直是官办,商办的是民用工业,A表述错误;清政府 为了保证军队的所有权,军事工业没有市场化趋势,C不 正确;近代中国轮船制造业从设计到建造、使用,基本 上操控在外国资本主义手中,D不正确。
【满分答案】 示例一:张之洞建厂失败的启示(2分) 作为洋务派的干将,张之洞在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
方面不遗余力。创办福州船政局和汉阳铁厂都是现代 化企业。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汉阳铁厂始终没有炼出 合格的钢铁。
原因:一在张之洞身份的特殊:从两广总督到湖广 总督,总之是封疆大吏;其次是地位的特殊,可以决定厂 子办在哪里;第三是现代化工业是建立在煤和铁的基础 上的,两者缺一不可。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但官办企业 作出决策时,往往以政治利益为首要选择。
因此要按规律办事,不能人为地去违背规律,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10分)
示例二:盛宣怀成功建厂的启示(2分) 盛宣怀是大买办阶层。买办因与外国人接触比较 多,所以思想先进,做法也很新颖。 原因:他在接手张之洞的烂尾工程之后,采纳官督 商办的办法,商人出资认股,政府委派盛宣怀进行管理。 这样就有了启动资金。在此基础上创办了萍乡煤矿。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 式,无法获知这些婚礼的配偶是否出于自愿,所以不能 说明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错误;“喜字纱灯”“蓝 袍黑褂”是中国婚礼的习俗,而“演奏钢琴曲……手持 鲜花”则是受西方婚礼仪式的影响,说明当时的婚礼仪 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8单元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第八单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具体表现总体上政治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逐渐走向成熟,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民革命运动。
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4)新的革命道路开辟。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走向成熟。
(5)日本侵华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
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6)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先后参加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7)解放战争的胜利。
经过战略防御、反攻、决战,中共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摧残。
社会生活国民政府统治初期,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交通和通讯事业、影视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思想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五四运动2.导火索: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背术语——规范答题用语](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主要有五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2)洋务企业尽管存在种种弊端,未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中有曲折,最终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下陷入绝境。
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了历史前进的一种方向,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4)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
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电报、电话、报刊、电影也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5)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全国人民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人民的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
(6)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给精神生活带来新的内涵,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都在发生着变化。
课题二十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2)表现①洋纱取代土纱,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②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③服务于国际市场,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3)特点解体的速度要快于内地①自然经济的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商品化的程度提高,但是中国经济同时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③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2.洋务运动——从手工工场到近代机器工业(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入侵;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新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_新中国时期课时检
课时检测(二十三)新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南昌一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
这说明( ) 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解析:选B 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对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
2.中国著名女医药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C.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D.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解析:选C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与题干成就同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3.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
得罪了四川人。
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
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 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战略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解析:选A 抓住关键信息“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可以看出这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A项正确。
新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_新中国时期课时检
课时检测(二十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太原一模)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
这反映出(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解析:选D 根据材料“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表明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旧有的集体经济观念下解放出来,故D项正确。
2.(2017·海口一模)美国学者威廉·奥夫霍尔特指出:“邓小平最初的农村改革使中国农民的收入翻了一番,赢得8亿农民的支持,以此为契机,他又为小企业主的崛起提供了方便,刺激了轻工业起飞从而又赢得了几千万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支持。
”材料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A.以农村实效推动城市变革B.主要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C.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D.是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解析:选A 材料“以此为契机,他又为小企业主的崛起提供了方便”,反映出农村改革实效推动城市变革,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农业和轻工业,并不是说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故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其内容是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故D项错误。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
这反映了我国( )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解析:选C 题干中“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体现出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趋势,故C项正确。
4.1980年,中共中央“75号文件”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8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
第八单元知识纵横贯通1919-1949年国内主要矛盾、革命目标及国共关系主要矛盾革命目标国共关系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国民党与中共领导的人民之间的矛盾;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国共十年对峙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年) 中日民族矛盾反抗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国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之间的矛盾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人民民主国家国共两党内战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等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
西南联大的这些做法( )A.适应了战时的需要B.增强了军事战斗力C.提高了人民的素质D.推动社会观念变化答案 A解析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做法,普及了军事知识,适应了战时的需要,故选A项。
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西南联大的做法与人民素质的提高无关,排除C项;D项材料未涉及,排除。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比较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任务不同“打倒列强,除军阀”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基础不同仅有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具有广泛的民族性,不仅有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而且还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合作方式不同有统一的政府机构和共同纲领——新三民主义,合作是党内合作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没有两党共同承认的纲领,合作是党外合作政权和军队的掌握不同政权和军队基本上由国民党掌握双方均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结果不同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中途破裂,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尽管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共努力下,坚持到抗战胜利民主共和国”。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_新中国时期第22讲社
4.时尚中国
思想观念
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终生学习观 念等日益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
生活方式 穿着、居住发生了变化
语言时尚
新生语言、外来语言、港台语言、地方语言等 逐渐融合,丰富多彩
主题一 “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一 1982 年 7 月 9 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 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 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 户”。我想,大包干岂不成了复辟资本主义吗?那什么是共产主 义,何年何月才能到共产主义社会呀?岂不是太遥远、太渺茫了 吗?党的政策真的是那样吗?
出现。
(2)战略:2002 年,政府提出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发展的 多样化 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3.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1)状况:自从 1995 年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以来,由于政 府的大力支持,互联网发展极其迅猛。 (2)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包括闽东南地区、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等。
(4)进一步对外开放: ①1992 年,开发 上海浦东 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 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从 2004 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 (5)对外开放新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 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 全方位 、多层次的新格局。 (6)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 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性质 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 市场
标志 2001 年12月,中国成为 世界贸易组织 正式成员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_新中国时期单元小结
[针对训练] 1.(2017·全国名校联考)有学者说:“‘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
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的最包容、最民主的
模式。”此“模式” A.最早反映了和平统一思想 C.反映了“事实求是”精神
() B.开创了“多体”共存的先河 D.是首先针对香港问题而提出
解析:“一国两制”是在和平统一思想逐步深化和成熟的基础
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故排除 C 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于
1952 年底,故排除 D 项。
答案:B
7.(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
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
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解析:1992 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解除了人们对“计划经
济 就 是 社 会 主 义 ”“ 市 场 经 济 就 是 资 本 主 义 ” 等 问 题 的 困
惑,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共识,社会因此出现“下海潮”。故
答案为 A 项。
答案:A
9.(2012·全国卷)1958 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
减少 6 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
扩大 3 626 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和 150%。出现这一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解析
4.(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 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通史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板块第八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_新中国时期第21讲社
知识点三 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年)
1.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 扩展到 经济领域 。
2.表现: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工农业遭受巨大 损失。
3.调整
背景: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在毛泽东支持下,周恩来主
周恩来 持中央工作
对经济 的整顿
内容: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按劳分配原则
[探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 [提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主体地位。
[史论形成] 比较初级农业合作社与高级农业合作社
初级农业合作社
高级农业合作社
合作 方式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土地公有(集体),统 一经营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先进的 工业国 。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
社会主 义设总 路线
①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②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 貌的强烈愿望。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__经__济__发__展__ 的客观规律
[史论形成]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 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 展重工业的策略。 (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 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①含义: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
“大跃 进”
标的经济建设运动,以 大炼钢铁 为中心 ②评价:“大跃进”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致使国民经 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