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

合集下载

大气科学中的大气成分与大气化学反应

大气科学中的大气成分与大气化学反应

大气科学中的大气成分与大气化学反应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包含了各种气体和微粒。

了解大气的成分以及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对于我们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以及空气质量等方面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气科学中的大气成分和大气化学反应。

一、大气成分大气的成分主要包括氮气(N2)、氧气(O2)、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等。

氮气和氧气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占据了大气的绝大部分。

氮气的含量约为78%,氧气的含量约为21%。

水汽的含量则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而有所不同,通常在0.5%至3%之间波动。

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的浓度相对较低,约为大气总体积的0.04%。

除了这些主要成分之外,大气中还含有一些微量气体和微粒。

微量气体包括臭氧(O3)、甲烷(CH4)、氮氧化物(NOx)等,它们的浓度相对较低,但对大气的化学反应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微粒主要有灰尘、烟雾和气溶胶等,它们可以来自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沙尘暴,也可以来自人为污染源如工业活动和交通排放。

二、大气化学反应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是指气体和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反应可以改变大气成分的组成,影响空气质量和气候。

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种类繁多,其中一些重要的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气氧化反应大气中的氧化反应涉及到气体和微粒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与氧气或臭氧之间的反应。

例如,二氧化硫(SO2)与氧气(O2)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臭氧(O3)与一氧化氮(NO)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

这些氧化反应对于光化学烟雾污染和酸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 大气还原反应大气中的还原反应是指一些化学物质与氧气或臭氧之间的反应释放出电子。

例如,一氧化碳(CO)与氧气(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

这些还原反应在大气中的传输和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大气光化学反应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是指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之间在阳光照射下发生的复杂反应。

这些反应会产生臭氧和一氧化氮等臭氧前体物质,从而影响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和空气质量。

D第二章第二讲义节第二讲

D第二章第二讲义节第二讲
D移 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第二节 大气污染的防治
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一、光化学反应基础 二、大气中重要的自由基的来源 三、氮氧化合物的转化 四、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五、光化学烟雾 六、硫酸型烟雾 七、酸性降水 八、大气颗粒物 九、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十、臭氧层的形成与损耗
光量子能量与化学键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爱因斯坦(Einstein)公式: E=hν=hc/λ
如果一个分子吸收一个光量子,则1mol分子吸收的 总能量为: E=N0hν= N0hc/λ
若 λ=400nm, E=299.1kJ/mol λ=700nm, E=170.9kJ/mol
由于通常化学键的键能大于167.4 kJ /mol,所以波长 大于700nm的光就不能引起光化学离解。
O3+hν→O+O2
(3)NO2的光离解
NO2的键能为300.5kJ/mol。它在大气中很 活泼,可参与许多光化学反应。NO2是城 市大气中重要的吸光物质。在低层大气 中可以吸收全部来自太阳的紫外光和部 分可见光。如图2-9,NO2在290一410nm 内有连续吸收光谱,它在对流层大气中具 有实际意义。
H+HCl→H2+Cl Cl+Cl +M—→Cl2 +M
光化学第一定律
只有当激发态分子的能量足够使分子内 的化学键断裂时,亦即光子的能量大于化 学键能时,才能引起光离解反应。其次, 为使分子产生有效的光化学反应,光还必 须被所作用的分子吸收,即分子对某特定 波长的光要有特征吸收光谱,才能产生光 化学反应。
HNO3+hν→HO+NO2 若有CO存在:
HO+CO→CO2+H H+O2+M→HO2+M

大气化学反应和污染物的控制

大气化学反应和污染物的控制

大气化学反应和污染物的控制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渐突出,大气化学反应和污染物的控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大气化学反应与污染物控制的相关知识以及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大气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大气化学反应是指在大气中发生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

大气是由各种气体和颗粒物质组成的,其中包括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多种气体,以及PM2.5、PM10等颗粒物质。

大气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般会发生氧化、还原、酸碱中和、配位反应等多种化学反应。

例如,汽车尾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硝化气体,与大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

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影响大气污染物是指在大气中存在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的各种物质。

它们的种类繁多,包括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硫化物、氧化物等。

这些大气污染物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它们会导致雾霾、酸雨、海洋酸化等环境问题,也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健康问题。

三、大气污染物控制的方法为了减轻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控制。

主要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车辆尾气排放的控制。

通过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量,可以有效降低大气中的NOx和PM2.5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2. 工业废气的处理。

对于一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来源,如工业废气等,可以采用生物降解、吸附等技术进行处理,达到减轻其对大气影响的效果。

3. 能源的替代。

如将传统燃煤发电厂替换成清洁能源发电厂、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率等。

4. 科技的应用。

一些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也可以用于提高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预测,从而更加精确地进行控制。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气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大气污染物的控制将继续受到广泛关注。

未来的关键挑战包括开发更为精准的控制技术、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和环境状况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推行环保政策、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清洁能源在大气化学反应和污染物控制中的广泛应用。

大气化学-绪论

大气化学-绪论

人类
外交谈判
酸雨
动物
植被
生态、农业
Global
Hemispheric
Continental
气候
环境 效应
Synoptic
Regional
MesoLocal
环境
Micro-
Nano-
政府决策
健康
21
主要的研究手段
系 留 气 球 太阳光度计
野外观测
去哪里观测
实验室 研究
理论与模式
结果
22
1.3 大气的组成
痕量成分:(H2、O3、Xe、N2O、NO、 NO2、NH3、CFCs) <1ppmv。
26
平均保留时间:某一组分的所有分 子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说是 寿命、停留时间、驻留时间。
τ= M/F = M/R 其中:M表示某成分在大气中的总质 量;F代表输入速率;R表示消失速率;
平衡态:F=R
27
17
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通常是指大气圈、 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不仅它们之 间没有严格的界限,而且上与星际空 间,下与地壳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 特别是大气的底层、水圈、生物圈、 土壤圈以及地壳,相互渗透,彼此交 织在一起。
18
大气
污染物
(化学物种)
陆地生物

19
20
研究尺度和于长寿命气体, 平均大气保留时间是加到大气中1kg气体 反 应 掉 60% 所 需 要 的 时 间 ( e-folding time)
如 全 球 CH4 : 总 寿 命 ( Total inverse lifetime)
1/τ=1/τOH+1/τstrat+1/τocean+1/τland+1/τchem +1/τwash

大气成分的分析与控制技术

大气成分的分析与控制技术

大气成分的分析与控制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大气质量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

在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大气成分。

大气成分是指构成大气的物质。

我们可以从大气的组成,污染源,污染物种类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大气成分的分析与控制技术。

一、大气成分的组成大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水蒸气组成,而其他气体的比例十分微小。

但是这些气体对大气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越来越多,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加剧。

大气中的臭氧、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臭氧前体和颗粒物等对人类健康和农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普通工业、交通、农业和生活等生产和生存活动,这些活动会大量地排放臭氧前体、二氧化硫、酸雨、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而另外一类污染源则是特殊的污染源,例如化学工艺、燃料发动机排气、火力发电等。

三、大气污染物种类大气污染物种类十分复杂,常见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这些污染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在大气成分中有着不同重要性。

其中,SO2和NOx等都是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控制的重点。

四、大气成分的分析技术大气成分的确定是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础。

大气成分的分析技术种类繁多,例如人工采样、自动连续采样和实时检测等。

其中,连续自动采样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可以对各个分析点的某个时间段内的大气污染物进行连续记录和分析,实现对污染的实时监控。

同时,大气质量指标也可以通过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来预测大气质量的变化。

五、大气成分的控制技术大气成分的控制技术应分为预防技术和控制技术两大类。

预防技术主要是通过从源头上进行防治,例如优化工艺,限制排放等,防止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进入大气。

而控制技术主要是对已经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处理,例如利用氮氧化物还原剂、湿式沉降、固体吸附等技术,使大气中的污染物降低到相对较低的水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大气物理学003-80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大气物理学003-80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6科目名称:大气物理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大气物理学是研究大气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的大气科学的分支学科。

它既是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又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部分。

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大气物理学各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动力气象学、云物理学及边界层气象学等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述:大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的性质、各种气象要素的定义与计算、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静力学;大气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各种热力过程和温湿参量;大气层结稳定度;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太阳短波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地球长波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等大气学科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1.行星大气和地球大气的演化(1)了解太阳系形成和行星大气成分;(2)理解地球大气的演化过程。

2.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其分布(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主要的气象要素;(2)了解大气气溶胶的来源、尺度和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征、在大气中的滞留和清除过程。

(3)掌握湿度的表示法和状态方程;(4)理解虚温的定义、水汽和大气气溶胶的作用。

3.大气的分层和结构(1)理解大气分层的方法,大气垂直结构、特点及大气质量计算方法;(2)了解大气的主要下垫面海洋的物理特性。

4.大气静力学(1)掌握大气静力学方程推导、适用范围及应用;(2)理解模式大气和气压-高度/位势高度公式;(3)了解标准大气和气压的时空分布;5.大气热力学基础(1)掌握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态函数及大气中的能量;(2)掌握描述大气热力学状态的热力学方程;(3)掌握大气热力学过程和大气静力稳定度;(4)掌握热力学图表并能用其描述大气热力学过程和静力稳定度分析;(5)了解绝热混合过程和等压冷却过程;(6)了解大气热力学中的温湿参量;(7)了解逆温层的概念。

6.地面和大气中的辐射过程(1)掌握辐射基本概念和物理规律、比尔定律;(2)掌握大气吸收和散射基本概念、整层大气吸收谱(主要的吸收带);(3)理解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基于大气吸收和散射的辐射传输方程;(4)理解地球、大气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5)了解气溶胶辐射强迫、云层辐射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55气象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55气象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55气象学的更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55气象学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气象学》考试大纲(初试)一、试卷结构(一)题型比例名词解释、填空题约30%综合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和证明题) 约70%二、其他(1) 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在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难易度分数比例2:3:3:2。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占20%,“理解”(熟悉、能、会)占40%,“掌握”包括应用占40%.(3) 试题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综合题包括应用题在内三种题型.(4)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度要适当。

一般应使本学科、专科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

气象学一概论(引言)考试内容大气科学的重要性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大气科学的研究方法考试要求1、掌握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理解大气科学的学科体系3、了解大气科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4、了解大气科学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二大气的成分、结构与状态考试内容太阳系的行星大气地球大气的起源大气的垂直结构大气的状态参数及其变化全球大气的纬向平均与风的垂直分布温度大气中基本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考试要求1、掌握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在天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干洁大气成分、水汽、杂质)2、掌握表征大气的基本要素(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风)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4、掌握温度的全球分布特征5、掌握大气中湿度的分布特征考试内容大气中雷电现象及过程太阳的短波辐射地球大气的辐射与传输地球大气的辐射收支大气中的相变过程与雨、雾、雪和冰雹大气热力学大气中绝热过程与位温大气中静力平衡与静力稳定度考试要求1、掌握辐射的基本概念和物理规律。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PPT课件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PPT课件
3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
三、氮氧化物的转化
3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
四、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1 大气中的主要碳氢化合物 甲烷 石油烃 芳香烃 萜类
四、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2 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反应 (1)烷烃的反应:
四、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1)烷烃的反应:例如
四、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1)烷烃的反应:
(3)光化学烟雾控制对策
最理想的方案当然是控制其发生的源头,即控制 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阻止其发生。 如:改善汽车本身:用酒精代替汽油、安装催 化反应器等。
另一种方案是使用能控制自由基形成的阻化剂, 以消除自由基使链式反应终止。比如:二乙基 羟胺(DEHA)
(C2H5)2NOH + HO. (C2H5)2NO + H2O
(二) HO·自由基的来源
3.醛(特别是甲醛)的光解
(三)H02·自由基的来源
1.甲醛的光解 H02·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甲醛(HCHO)的
光解
(三)H02·自由基的来源
(三)H02·自由基的来源
二、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
❖ HO·和HO2·自由基各种来源的相对重要 性取决于空气团中存在的物质、时间和地点等。
上老人死于此次事件。
五、光化学烟雾
定义:
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的 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 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 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五、光化学烟雾
危害:
a 人体健康:刺激人的眼睛,并伴有头 痛、呼吸困难等。 b 植物:伤害植物叶子 c 橡胶:开裂老化
六、硫氧化物的转化及硫酸型烟雾型污染

《大气化学》课件

《大气化学》课件

大气成分比例
每种气体在大气层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了解 组成让您更好地理解其它内容。
大气层次结构
为什么大气层被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的特 点是什么?
大气层的特点和温度变化规律
每个大气层有哪些独特之处?它们的温度变化 规律是什么?
三、低层大气
对流层
介绍对流层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在此层面上的大气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大气活动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大气循环和温室气体是气候和天气变化的根源。 探究它们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未来趋势。
大气现象的形成和预测
介绍形成大气现象,如风、云、降雨、雪灾和 台风等,以及将如何预测。
八、结论
1 大气化学研究的前景
了解大气环境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和课程方向提供意见。
2 大气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了解臭氧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性,包括保持环境及 我们生命的重要性。
臭氧破坏机理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 危害
解释臭氧破坏的过程,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潜 在风险。
六、大气化学反应
主要化学反应 影响因素和机理
解释大气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后果。 解释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因素和机理。
七、天气和气候
《大气化学》PPT课件
本课件将为您介绍大气化学的基本概念、组成和污染问题,探究大气化学反 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深入探讨大气污染防治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案。
一、引言
1
大气化学概述
介绍大气的基本构成和复杂性,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2
大气化学的意义
为什么需要关注大气化大气污染的问题
为什么氧气是大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何保护它,以及它与大气污染的关系是什么?

大气化学中的机理与分析

大气化学中的机理与分析

大气化学中的机理与分析大气化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大气中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和颗粒物的化学反应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诸如二氧化碳、氧化氮、臭氧等,不仅关系到空气质量,还对人类健康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大气化学中的机理和分析方法非常重要,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大气化学基础知识、本质分子反应机理、大气污染高分析技术。

一、大气化学基础知识气态物质的化学反应是大气中的重要化学过程之一,其基本机理和反应途径如下:气态物质的分子间碰撞产生活性中间体,而活性中间体会通过络合、环化等反应途径继续发生化学反应。

大气中的主要活性中间体包括自由基、负离子、氧化物以及其它的生物、无机分子。

在这些活性中间体之间,有吸附、解离、跨越以及不同类型的电子转移反应。

基于不同的反应物、反应途径和反应条件,大气化学反应机理可以进一步分为四类:一类是氧化还原反应,如O3 + NO -> NO2 + O2等;第二类是辐射分解反应,如HNO3 + hv -> NO2 + OH等;第三类是包括互变异构反应、组分交换反应等反应机理;第四类是自由基反应,这是大气化学中最重要的反应机理之一,如OH + HNO3 -> H2O + NO3等。

二、本质分子反应机理本质分子反应机理是指一种以自由基、亚稳态分子及其亚稳态产物为特征的完全过程反应机理。

其基本过程如下:反应起始物质通过基于自由基路线的反应逐步转化为反应产物,同时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反应过程。

一般来说,本质分子反应机理可以分为三步:化学反应的启动、反应过程中自由基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化学反应的终止。

大地云对于大气化学的调控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观测基础,包括了云内流体力学、大气化学、化学反应、修复、雾气化学和反应物输送等过程。

其中各流程之间彼此存在着强烈的反馈作用,它们穿插在物理学、化学、气候学等学科之间。

大地云对于大气化学的调控作用在气象学、大气化学领域广泛得到近期科研部门的关注,它不同于大气中其它化学反应,在严苛的大气化学环境下,大地云上的反应与物理含义一直演化到近年来的多项研究中。

地球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污染物的控制

地球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污染物的控制

地球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污染物的控制地球大气是我们所生存的空气层,它有着丰富的化学反应和过程。

科技的进步,人类自身的活动,人口的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而且对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控制大气污染和保护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地球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地球大气中的化学反应至关重要。

这些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系列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导致温室气体和大气化学污染物的形成。

这些化学反应和过程中的物质会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

下面列举几个重要的反应:1.大气成分的变化:地球大气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3%的氩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在大气中的氮气和氧气以及其他气体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参与反应和形成有机物和无机物,如二氧化碳,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甲醛等。

这些物质的形成和消耗会影响大气的化学特性和属性。

2.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是地球大气的一部分,它主要由高空中臭氧分子构成。

臭氧分子的形成和消耗主要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成分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排放的气体,臭氧层正在被破坏。

3.酸雨的形成:酸雨是指降雨或雪水酸度高于7的雨或雪,它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造成的。

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

一旦它们与水分子结合,就会形成酸性降雨,给土壤、水体和生物带来巨大危害。

二、污染物的控制大气污染正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

要有效地减少霾害和保护大气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和政策措施。

以下是一些污染物管理和治理的方法:1.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交通运输、燃煤电厂、工厂、农业、建筑等行业。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转向可再生能源、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控制农业排放等措施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建立清洁交通体系:交通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鼓励低碳出行、推广电动汽车等措施来减少交通污染。

化学与大气研究大气组成和变化的化学角度

化学与大气研究大气组成和变化的化学角度

化学与大气研究大气组成和变化的化学角度大气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化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化学与大气科学的交叉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变化过程。

本文将从化学的角度来探讨大气组成和变化的一些关键问题。

1. 大气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是最主要的成分,分别占据大气的78%和21%左右。

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取决于温度、湿度等条件,并且在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上述成分外,大气中还存在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等。

这些微量气体虽然在大气中的含量较低,但它们对大气的化学特性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大气组成的变化大气组成会随着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其中,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日益显著,尤其是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排放。

一方面,人类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的浓度上升将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强,进而引起气候变化。

另一方面,氧化氮和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将导致空气中臭氧的生成,形成臭氧污染。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大气中的生物和环境都有害。

此外,大气组成的变化还受到自然过程的影响。

例如,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硫气和灰尘,对大气中光线的传播产生影响,并可能引发气候异常。

3. 大气的化学过程大气中的化学过程对大气组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贡献。

其中,光化学反应是大气中的重要化学过程之一。

光化学反应主要是指在光的作用下,气体分子发生反应并产生新的物质。

例如,光合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光化学反应,它通过植物光合细胞中的叶绿素对光能的吸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这个过程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具有调节作用。

此外,光化学反应还参与了大气中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如臭氧的生成和消耗过程。

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起到保护地球表面生物的作用。

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臭氧的浓度发生变化,臭氧空洞的出现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威胁。

初中化学教案:解释空气成分的分子构成与化学反应动态机制

初中化学教案:解释空气成分的分子构成与化学反应动态机制

初中化学教案:解释空气成分的分子构成与化学反应动态机制解释空气成分的分子构成与化学反应动态机制空气是在地球周围包围的气体,是地球大气层的组成部分,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但你是否知道空气的成分还有什么?知道这一点对于我们了解空气的结构和性质十分重要。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空气的成分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初中化学知识。

一、空气的成分及含量空气是一种气体混合物,由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其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最高,分别约占78%和21%;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少,约占0.1%和0.03%;而氢气的含量非常少,只占万分之一左右。

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含量非常少,比如氩气、氖气、氦气、克里氏气等,它们的含量加起来也只占空气总体积的万分之几。

此外,空气中还存在一些微小颗粒物质,如尘埃、花粉、细菌、病毒等,它们的存在对于空气质量的判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空气成分的分子构成空气中的气体成分,每种气体的分子都有自己的特殊结构,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1.氮气:氮气是由两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分子式为N2。

由于氮分子中的化学键实在过于强健,因此要将氮分子的化学键撕裂彻底非常不易。

2.氧气:氧气的分子式为O2,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氧分子中的相互作用力较氮分子更弱,因此氧分子飘在空气中的时间要比氮分子的时间短一些。

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在地球上,二氧化碳参与了颇多的的生物、地球等化学反应,例如温室效应,植物光合作用等。

4.水蒸气:水蒸气是由水分子(H2O)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组合而成的,与氧分子中的一个原子不同。

三、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1.氧化反应:氧气是一种非常活泼的气体,轻松就能参与到各种反应当中。

例如,展开铜片燃烧的化学反应中,氧气将铜片与氧化铜反应,发生了氧化反应。

2.燃烧反应:氧气也是火的支撑者,要是没有氧气,没有物质会燃烧。

大气成分和化学反应的研究

大气成分和化学反应的研究

大气成分和化学反应的研究大气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了解大气成分和化学反应对于深入探究大气污染机制,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气成分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成分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占据了绝大部分,分别占大气成分的78%和21%,而其他成分则是微量存在。

此外,大气成分的比例还随着高度和纬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要比低纬度或低海拔地区高一些。

大气成分的变化不仅与地理位置有关,还与自然和人类活动相关。

例如,森林火灾、火车和汽车的排放、工业生产等都会导致大气成分的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大气成分的组成和变化规律,科学家们研究了大气的结构、组成和分布。

大气结构大气结构是指大气按照温度和压强来划分的几个层次。

大气层次从地面开始,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壳层等。

其中,对流层的高度在0~12公里之间,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壳层的高度依次递增。

不同的大气层次对应不同的大气成分和温度压强等物理参数。

大气层次的划分基于大气变化的特点,可以提供关于大气物理和化学特性的重要信息,对于了解大气成分和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化学反应大气成分是大气化学反应的前提和基础。

大气中的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等成分会在太阳辐射、大气的水平运动和空气的垂直运动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大气化学反应涉及到大量的化学过程,包括氧化和还原、光化和热化等反应过程。

例如,大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氮氧化反应,产生一氧化氮和其他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和其他反应物产生化学反应,形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产生等。

化学反应不仅影响到大气成分的变化,同时还与氧化还原、催化剂等物质相互作用有关。

《大气化学电子教案》课件

《大气化学电子教案》课件

大气科学专业学生
对环境问题感兴趣 的学生
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互动讨论和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大气化学知识的掌 握程度。
大气的组成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氧气、氮气、二 氧化碳等气体对生物和环 境起着重要作用。
悬浮颗粒物
微小的颗粒物质,如尘埃、 烟雾和胶体,对大气质量 和能见度产生影响。
气象要素
温度、压力、湿度等气象 要素对大气的物理特性和 气候现象产生影响。
气象与大气化学的关系
1
温度与压力
温度与压力是大气化学反应中重要
风向与风速
2
的参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风向和风速对大气污染的传播和扩
散起着重要作用。
3
湿度与降水
湿度和降水对污染物的溶解、沉降 和清洗有一定影响。
大气污染
《大气化学电子教案》 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大气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电子教案的形式,帮助学生 全面了解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与控制、以及大气化学反应等重要知识。
课程目标
1 全面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特征 2 认识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3 了解大气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适用对象
高中化合物等是大气污染 的主要成分。
形成原因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化石 燃料燃烧等是大气污染的主 要来源。
影响与控制措施
大气污染对健康和环境造成 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控制措 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大气化学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在大气中广泛发生,参与了很多重要的化学过程。

第二讲控制大气化学成分关键过程

第二讲控制大气化学成分关键过程

判定生态系统重要性的条件
• 覆盖较大的地理区域 • 有很高的初级生产率 • 有很快的化学元素循环率 • 具有缺氧条件的地点 • 局地种群数量有较快的变化 • 其生物过程能触发不可逆过程 • 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 具有独特的性质 • 过程未被很好的研究
e.g. 稻田甲烷排放、植被 稻田甲烷排放、植被VOC排放 排放 3 对元素同位素的选择性 e.g. 生物过程产生的甲烷C14含量远高于矿物 燃烧产生的甲烷
源排 放
清除 过程
排放
沉降
内容提要
• 综述 • 关键过程
–源排放 排放 –输送过程 –化学反应 –清除过程
• 概念
2.2 源排放
– 源:一种大气化学成分进入大气系统或者在大气中由其它成分经 化学过程转化而来的 – 汇:某种大气化学成分彻底从大气系统中消失(到达地面、逃逸 到外部空间、化学转化为其它成分)
– 所产生的颗粒几乎包含生物质 中所含所有的化学成分,以碳 黑为主 – 所生成气体包含碳、氢、氧、 氮、硫、磷和卤素等各种元素 的化合物
4 工业排放 •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排放对大气和生态环 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从区域尺度发展到全球尺 度
– – – – – – 使大气原有成分的浓度改变外 排放弃原来没有的化学成分 对气候产生影响 对平流层臭氧造成威胁 环境(酸雨、光化烟雾) 危害健康
ρ是空气密度,
F 是待测气体的排放通量
• 静态箱法基础上发展了微量气体排放通量 的自动采样分析方法
–适用于过程级理研究中的长期观测和采集高密 度数据的短期观测
2 微气象学方法 • 定义
– 依据微气象学测量推导地表气体排放通量的方法
• 依据
– 地表源释放出的气体,最初是靠分子扩散和其他作用 力冲出贴地层,到达湍流层由湍流输送进大气。湍流 输送的机制是单个湍涡的位移 测量近地层的湍流状 输送的机制是单个湍涡的位移。测量近地层的湍流状 况和微量气体的浓度变化可以得到有关地表气体排放 通量的信息

大气化学-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

大气化学-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
negative flux indicates the
net uptake of CO2 (photosynthesis)
CO2 Exchange
12 AM
12PM
12AM
12PM
12AM
36
May 26, 2000
May 27, 2000
基本理论
瞬时信号
时间平均
瞬时扰动
Fluctuation
Mean
14
陆地生态的具体分类略有差别,分类:
(1) 苔原和其他极地生态系统(14%), 大部分在北半球;
极地或高山永久冻土分布区 (2) 中纬度森林,太平洋两岸的针叶林和
混合林: 大气NH3、CO、NMHC的源
15
(3) 热带森林和热带草原:南美洲北部、亚 洲南部和大洋州北部,是许多重要大气成 分的源。
(1) 覆盖较大的地理区域; (2) 有很高的初级生产率; (3) 有很快的化学元素循环率; (4) 具有缺氧条件的地点; (5) 局部种量有较快的变化; (6) 其生物过程能够触发不可逆过程; (7) 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8) 具有独特的性质; (9) 其过程未被很好研究。
12
NCAR陆面模式CLM 3.0 的陆面覆盖 网格单元
25
(1)箱技术(Chamber technique)常用 来确定来自土壤、水体和小型植物群落 的微量气体成分排放通量,可分为动态 法和静态法
Juszczak-2011-pdf
26
Dominic-pdf
静态箱法 F
Flux = quantity/surface area/time
F=A-1 (dm/dt)=0(V/A)(P/P0)(T0/T)(dC/dt)

第2章 大气的成分、结构和状态

第2章  大气的成分、结构和状态
9
二、金星大气
1. 金星表面大气压是地球表面气压的90倍 2. 金星大气中96%是二氧化碳,因此,金星大气的温室效 应很厉害,金星表面温度可达720K(约447℃)之高 3. 由于金星大气处于这么高的高温,因此,金星大气环流 与地球大气环流有很大不同
2014-8-11
10
三、火星大气
1.
2.
3.

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的界面称对流层顶 (tropopause)。
2014-8-11 28
三、中间层(mesosphere)

从平流层顶到 85km 高度为中间层。 特点:


温度随高度升高迅速降低

因为没有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而氮、氧能吸收 的太阳短波辐射又大部分被上层的大气吸收了。 所以该层又称为高空对流层。
19
第三节 大气的垂直结构

由于大气温度变化在不同高度其变化规律 不同,因此,气象学家就依据大气温度变 化的规律把大气层划分成不同的层次。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层
2014-8-11
20
一、对流层(troposphere)

大气的最低层,自地面到 8—18km,平均 11km。
特点:
2014-8-11
30
四、热层


从中间层顶到 800km 高空为热层(也称 暖层)。 特点:


空气稀薄 温度因大气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而随高度上 升迅速升高 高度电离 常常出现极光
2014-8-11
31
四、热层

这一层空气非常稀薄,这一层空气质量只有大 气质量的十万分之一。 由于太阳紫外辐射在这一层强烈吸收,故这一 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升高,以致在这一层 温度可达摄氏数。2014-8-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缺点:
1. 似稳气流的产生需要严格的设 定
2. 另外要求浓度的测量精度高
C2Qρ + FA = C1Qρ Q是气流体积流量, A是箱底的面积, C2、C1是入口和出口处 被测气体的质量混合比,
ρ是空气密度, F是待测气体的排放通量
• 静态箱法基础上发展了微量气体排放通量 的自动采样分析方法
–适用于过程级理研究中的长期观测和采集高密 度数据的短期观测
• 人为源
–燃料燃烧 –工业排放 –固体废弃物的焚烧 –农业活动排放 –生物质
• 自然源
–自然尘 –森林草原火灾 –火山活动 –森林排放 –海浪飞沫 –海洋浮游植物,海洋表层
2009-12-24
2.2.2 生物源(biogenic souces)
• 生物圈和大气圈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科学问 题
– 生态系统控制大气成分能力的定量研究是当今大气化 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
(2)通量梯度法
• 根据待测气体的湍流扩散系数和垂直浓度梯度, 由气体扩散方程计算微量气体的垂直输送通量
• 湍流扩散系数取决与风速.地面粗糙度.距离地 面的高度以及大气稳定程度。
Fg
=
ρa Kg
dC dZ
U (z) = U* ln( Z − d )
K
Z0
Kg = KU*(Z − d)
ρ g是干燥空气的平均密度,kg是待测气体的湍流扩散系数,
• 热带森林
– 全球生物量的60% – 它是大气CH4、CO、N2O、NMHC、挥发性含硫气体的重要源 – 还是CO2、硫化物及气溶胶粒子的重要汇 – 全球变化最快的区域(每年2%砍伐,下垫面变化、燃烧排放) – 研究困难
• 热带草原
– 生长快、周期短 – CO2、CH4、CO来源
(4)海滨沼泽,港湾和大陆架环境 • 生物产量高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活跃 • 淡水冲刷潮汐力和风力引起较
• 发展多种大气成分来源的研究技术,建立关键大气成分的准确排 放源清单的动态研究方法,在城市和区域上进行大气污染来源研 究方法的验证和综合集成
• 重点研究:
– 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影响因素和验证技术 – 主要大气污染源的源成分谱 – (包括反向技术等在内的)动态的污染源清单 – 大气污染物的地表释放通量观测 – 大气污染来源技术的比对和综合集成
2
2009-12-24
对全球大气有重要作用的地表生物源
(1) 苔原及其它极地生态系统
• 苔原和极地森林占陆地14%,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光合作用 总产量占陆地的10%,
• 是甲烷(CH4)、还原态硫化 物、反硝化过程产物等还原气 体的源地。
• 经济价值较低和人烟稀少,研 究较少、其影响还知之甚少
(2)中纬度森林 • 指中纬度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 生物质很快被转化为气相和 颗粒物质排放到大气中
– 所产生的颗粒几乎包含生物质 中所含所有的化学成分,以碳 黑为主
– 所生成气体包含碳、氢、氧、 氮、硫、磷和卤素等各种元素 的化合物
4 工业排放 •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排放对大气和生态环
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从区域尺度发展到全球尺 度
– 使大气原有成分的浓度改变外 – 排放弃原来没有的化学成分 – 对气候产生影响 – 对平流层臭氧造成威胁 – 环境(酸雨、光化烟雾) – 危害健康
– 空间位置 • 地表源 • 非地表源
– 生物圈对大气圈的影响 • 生物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过程产生并排放的大气化学成分) • 非生物源
1
2.2.1 自然源(natural sources)和人
为源(anthropogenic sources)
• IPCC – 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是联合国评估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向公众和 世界决策者进行宣传的全球机构 – IPCC自建立以来已发表了一系列的评估报告 (1990、1995、2001、2007) ,包括一些大 气化学成分的排放
Fg
=W'ρg'
+
ρg ρa
μ [ σ
+ μσ(1+ μσ)]E +
ρg ρa
H CpT
– 计算通量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 感热通量H • 水汽通量E • 气温T • 垂直风速W脉动 • 微量气体密度的脉动
– 缺点:
• 要求快速响应的传感器( < 0.1S) • NH3还好,CO2、CH4、N2O效果教差
排放
沉降
内容提要
• 综述 • 关键过程
–源排放 –输送过程 –化学反应 –清除过程
2.2 源排放
• 概念
– 源:一种大气化学成分进入大气系统或者在大气中由其它成分经 化学过程转化而来的
– 汇:某种大气化学成分彻底从大气系统中消失(到达地面、逃逸 到外部空间、化学转化为其它成分)
• 分类
– 受人类活动影响 • 自然源 • 人为源(人为活动引起的)
• 它对大气的二氧化碳的调控作 用很强,主要通过化学过程, 生物过程是第二位的。
(6)稻田 • 与人类有关 • 淹水稻田分布地域广,
生物产量高,而且存 在无氧环境。是甲烷 要(C来H4)源等(还总原来气源体的的8重 %~13%) • 对大气一氧化碳(CO), (氧N化H3)亚有氮一(定N2的O),贡氨献气
常用手段
• 实验室研究
–排放速率(e.g.植被甲烷排放)
• 现场测量
–排放通量 –与环境因子(气象、土壤、生物体等)的关系 –建立模型的基础的测量方法
主要有箱法和微气象学方法
1 箱法
• 静态箱法:用化学性质稳定的箱体将测量的地面罩起来,
每隔一段时间对箱内的气体浓度测量一次
[HCHO] + H 2O → CO2 + 2H2
产甲烷过程 2[ HCHO ] → CO 2 + CH 4 4 H 2 + CO 2 → 2 H 2O + CH 4
2 生物源的作用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
– 初始反应物的浓度 – 微量矿物元素 – 大气成分的浓度本身及其变化
e.g. 稻田甲烷排放、植被VOC排放
dC / dZ是待测气体的浓度梯度,C = ρ g / ρa是待测气体相对
于干燥空气的混合比浓度
在中性大气条件下,微量气体的湍流扩散系数
可由风速廓线确定
U(Z) = U* K
Ln(
Z− Z0
d
),
K
g
=
KU * (Z
− d)
Z 0 是表面粗糙度长度,Z是测点离地面的高度,
d是零平面位移,U*是摩擦速度,U (Z )是高度
• 生物源对影响和控制大气成分有重要作用
– 地球大气的演化 – 大气许多成分浓度比海气热力平衡条件下高几个量级 – 同位素实验资料
• 对元素循环过程有重要调控作用
生物源的特点
1 生物源产生大气成分的过程,本质上都是由生物参加并伴 着能量转化的一系列氧化-还原过程 e.g.
光合作用产有机物过程 H 2O + CO2 + hv → [HCHO] + O2
2.2.4 排放源研究
• 准确的排放源清单是对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质量(精细集合 )数值预报的基础
– 国际上有许多较为成熟、应用广泛的污染物人为源排放清单(如 TRACE-P等)
– 我国许多排放源的技术方法均处于起步的阶段,缺乏足够科学技术 支撑。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相对滞后,将造成在环境外交处于被动地 位;将会影响城市和区域的污染控制等重要决策的有效性。
硝酸盐还原过程(反硝化) 5[HCHO] + 4NO3− + 4H + → 5CO2 + 7H2O + 2N2 2[HCHO] + 2NO3− + 2H + → 2CO2 + 3H2O + N2O
硫酸盐还原过程
2[HCHO] + SO42− + 2H + → 2CO2 + 2H 2O + H 2S 产氢过程
Z处的平均风速。
当大气不在中性条件下,上述过程要修正。
大气稳定度用里查森数 来表示
Ri
=
g (
∂θ
∂u ) /(
)2
θ ∂Z ∂Z
θ是位温, u是风速。 φ是为稳定度修正函数
中性和稳定条件下, φ =(1 - 5Ri) −1
对于不稳定条件下 φ = (1 − 16 Ri ) −0.5
• 要求
– 大尺度均匀、气体排放通量均匀、大气状态基本不变、 常通量层内进行
• 主要包括以下七种:
5
2009-12-24
(1)涡度相关法
• 测量在某特定高度上的垂直风速和气体密 度,空间某点的气体垂直通量可写为
Fg
= Wρg
= Wρg
+
W
'
ρ
' g
– 由于平均垂直风速很难直接测定,只能根据 热量和水汽通量估算。
• 受体扩散模型 (receptor model)
–化学质量平衡(CMB) –因子分析 –不要求对污染源进行详细调查,不依赖气象资
料和气溶胶在大气中的许多特性参数
发展趋势
• 扩散模型和受体模型的联用 • 有机物示踪CMB模型 • 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单颗粒分析技术 • 反向模拟技术
4
2009-12-24
– 太平洋两岸 – 北美西部 – 西伯利亚 – 美国加州 – 中国北部
• 类是化大合气物氨(气N(MHNCH)3)的,源一,氧有化些碳森(林CO可)能和是非二甲氧烷化烃 碳(CO2)的汇
• 排放研究不多
(3) 热带森林和热带草原 • 分布地域广(南美北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北部),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