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的安全性研究现状及其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uch.-Ham.)的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洒上清水,待软切 0.3~0.4 cm 段片,晒干即可。
四 川 、 贵 州 、 云 南 、 广 东 、 广 西 等 地 ,各 地 多 自 产 自 1977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
销 。
准》(1988 年版)记载了千里光的功效为:“清热解毒,明目,
1 对千里光的一般认识
止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疥疮。”
千里光在我国作为药用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异名有 《中药大辞典》也将其收入其中,明确了其功能主治为:“清
千里及、九里光、九里明、一扫光等。
热,解毒,杀虫,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
千里光性味苦、寒[1977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 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
2004 年 7 月第 11 卷第 7 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569·
千里光的安全性研究现状及其对策探讨
程 刚,夏东胜,李馨龄,汤 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 100061)
关键词:千里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不良反应
相通,可以解释温胆汤治疗神志病;肝与大肠相通,痛泻要方 治疗腹泻,即是其例;脾与小肠相通,小肠济泌别汁功能失调, 多通过治脾而获愈;肺与膀胱相通,肺为水之上源,水道不通, 可宣肺而利尿,提壶揭盖治法,即属此类;肾与三焦相通,肾病 水停,可疏理三焦;三焦水停,可补肾利水。说明观点不同的 理论,各有其自身价值。正是由于多重理论的普遍性,以及彼 此并列互为补充的关系,决定了中医各家学说作为一门独立 课程而存在的客观基础。 3 多重性理论提出的新课题 中医药学的悠久历史,积淀了大量文献,形成了丰富理 论。在继承宝贵的中医药遗产时,笔者认为,对各种学术观点 不同的理论要兼收并蓄,反对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的做法。同 时,也应注意到多重理论各有其特定的应用前提和适用范围。 只有前提正确,使用范围恰当,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活力;反之, 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前人在这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远远 不够。留给后人的多重性理论,大多仍然是应用前提不明,适 用范围不清,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中医药学需要随着 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当代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一个 重要课题是:在全面系统整理分析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必须 从理论、临床乃至实验等多个方面,对多重性理论加以深入研 究,确定观点不同的理论各自应用前提和适用范围。这样不仅 能够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 效。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304(2004)07-0569-04
千里光(英文名:Climbing Groundsel Herb)系多年生草 对其毒性的认识并不统一。
本 植 物, 为 菊 科 千 里 光 属 植 物 千 里 光(Senecio scandens 千里光的炮制较为简单,即将原药拣去杂质,竖放阴凉处,
药大辞典》],归肝、肾二经。《本草拾遗》称其:“味苦,平, 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
小毒。”《本草图经》云:“味苦甘,寒,无毒。”而《生草药性 阴道炎。”
备要》载其:“味涩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微寒,无毒。”由此可见,历史上 1977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
是 450~5 990 μg/g[2]。在不同植物和植物的不同部位中,PAs 差别范围很大,从少于 0.001%~0.12%,其差异超过了 1 000 倍[7]。 3.2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结构及其毒性特点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是目前已知的最主要的植物性肝毒成 分,其结构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千里光次碱(necine)部分和 千里光次酸(necic acid)部分。具有强烈肝毒性的 PAs 的一 个共同的结构特征是 C-1 和 C-2 间存在不饱和双键[5],其最明 显的毒性是肝脏毒,可引起肝细胞出血性坏死,肝巨细胞症 (Hepatic meglocytosis)及静脉闭塞症(Veno-occlusive disease)等。此外,有的 PAs 还对肺、心、肾、胰、脑等具有 毒性,有的还具明显的致癌、致突变及致畸胎作用[4]。 这类生物碱本身无毒,毒性来自其在体内(主要是肝脏) 的代谢产物——代谢吡咯(metabolic pyrroles),后者具有 很强的亲电性,能迅速同有关的酶、蛋白、DNA 及 RNA 结合, 使肝细胞 RNA 酶活性降低,RNA、DNA 的合成能力下降,造成肝 细胞坏死;同时,由于阻止肝细胞的有丝分裂,可形成多核巨 细胞及引起各种毒性[3]。但目前有关不饱和 PAs 在植物中的 含量及稳定性研究尚不明确。 3.3 千里光中 PAs 的含量研究 研究发现,在不同种千里光中生物碱(包括 PAs)的含量 有 所 不 同 。 如 S.aureus 中 生 物 碱 的 总 浓 度 大 约 为 0.02%,S.bicolor 中 大 约 为 0.9%,S.jacobaea 中 大 约 为 0.2%~0.3%,S.vulgaris 中大约为 0.16%[8]。几种千里光都 用做中药以治疗以下疾病:发热、排尿困难、炎症、腹泻、 白内障等。
(收稿日期:2004-02-18) (修回日期:2004-05-18)
·570·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年 7 月第 11 卷第 7 期
(1988 年版)记载了千里光的用量为:15~30 g。外用适量, 煎水薰洗。由于千里光性寒,故脾胃虚弱者慎服,且不宜久服。 2 千里光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现 代 研 究 发 现 , 千 里 光 全 草 含 大 量 的 毛 莨 黄 素 (Flavoxanthin)、菊黄素(Chrysanthemaxanthin)及少量β- 胡萝卜素;还含生物碱、挥发油、黄酮苷、鞣质、酚类等[1]。 据报道,千里光所含的生物碱数目很多,其中含有具有肝毒性 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体外试验表明,千里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具有广谱抗 菌作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 作用;抗螺旋体作用;煎剂对人阴道滴虫有抑制作用;从欧 产千里光各部位分离出的生物碱或有效成分对运动神经有麻 痹作用,并具有洋地黄样的强心作用 以 [1] 及其提取的生物碱 具有的抗肿瘤作用等。 3 千里光的毒理学研究 关于千里光的毒性,《本草拾遗》曾明确称其:“味苦, 平,小毒。”但内容简单,后世也有许多书籍未著明其毒性。 随着中药市场的国际化和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人们对千 里光的毒性及其毒理的认识日渐深入。尤其是近年来发现, 千里光属中有多种植物都含有肝毒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Hepatotoxic Pyrrolizidine Alkaloids,HPAs),对人及家畜 肝脏有毒性,可引起肝硬化及蔓延性肝静脉内膜炎;也有报道 千里光生物碱为致癌物质。 千里光因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而具有迟发性肝毒性, 长期使用可导致肝静脉闭塞,出现黄疸和腹水。其中毒症状表 现为:疲乏无力、恶心呕吐、腹胀、黄疸、尿少、腹水等; 还可导致肝癌、肺癌以及畸胎等。 3.1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分布 3.1.1 在自然中的分布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 最 早 发 现 于 19 世 纪 , 在 菊 科 (Asteracea family)、紫草科(Boraginaceae family)、豆科(Fabaceae family)植物中发现,1884 年即有千里光在家养牲畜中所致 肝毒性的记载[2];1920 年在南非首次出现了由含 PAs 的植物 而导致人类中毒性肝病的报道[3]。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广泛分布于多种不同植物,据文献报 道,世界上约有 3%的有花植物,即 6 000 余种植物含有吡咯里 西啶生物碱,但主要分布于紫草科(所有属),菊科(千里光族 及泽兰族)及豆科的猪屎豆属[4]。在我国,菊科、紫草科、豆 科的很多植物都做药用。 菊科是植物中种类最多的科,也是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分 布最广的植物种类。至 1955 年,已从全世界 14 类近缘植物中 分离得到约 300 多个 PAs[5],菊科的千里光属植物为其最主要 的来源。 3.1.2 在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分布 吡咯里西啶的毒性不 仅在同属不同种的植物中分布不同,而且在同种植物的不同 植物部位(叶、根等)也有显著差别。如研究发现,紫草科植物 的根中 PAs 范围是 1 400~8 300 μg/g,而叶中是 15~55 ppm[6]。德国对 300 种紫草根标本评价发现:PAs 的含量范围
治还是从肾论治、效不更方与辨证论治的矛盾等,类似例证, 不胜枚举,足以说明多重理论在中医药学中的普遍性。 2 形成原因及相互关系 中医药理论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其认识客观世界 的方法,离不开中国古代哲学的宏观指导,以及古代自然科学 相关知识的运用。其理论的形成,是无数医家通过对自然现象 的反复观察,临床体验的长期积累,并逐步总结而成。理论多 重性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各位医家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 临床水平、观察对象、研究重点、论理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即使处于同一时代,他们在探讨具体问题时,也可能形成不同 甚至是相反的观点,这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局 限,人们认识问题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渐趋完善的过程, 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前辈医家总结了自己对一些 问题的认识,形成了有关理论。随着医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以 及相关学科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渗透,后辈医家在前人认识的 基础上,结合各自的临床体会和研究心得,对相关理论提出一 些补充见解和不同看法,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多重理论之间有些可能存在是非否定关系,如丹参寒热 属性问题。同一药物的药性一般不会既寒且热。应该指出的 是:在中医药学中,对于否定某种理论需持特别慎重态度,不 能仅凭一些实验结果或一己之见就轻言是非对错。在多数情 况下,观点不同的理论往往表现为彼此并列、互为补充关系。 以藏腑关系为例,《灵枢·经脉》根据经脉络属规律提出的藏 腑表里理论,其意义和价值已为医界所熟识。而《医学入门》 的藏腑相通合一理论,验之临床,也确有其实践基础。心与胆
另有研究报道,PAs 存在于千里光属植物的全草,总生物 碱含量一般不超过 7%。种子、果实、叶中含量较多,自然干 燥的叶和细茎中 PAs 含量可占干重的 10%左右。在该属植物 生长成熟阶段(即花蕾形成期),PAs 含量达到峰值[5]。 3.4 引起肝毒性的 PAs 服用剂量及其疗程研究 Culvenor 对引起肝毒性的 PAs 服用剂量及其疗程进行了 研究[9]。据来自印度的一份报告说,PAs 摄入率为 30 mg/d, 婴幼儿摄入率为 0.06 mg/(kg·d)。经对含 PAs 的植物导致 中 毒 的 研 究 推 断 : 人 类 中 毒 剂 量 范 围 大 约 为 0.1 ~ 10 mg/(kg·d)。大多数成人 PAs 导致的肝毒性病例中,摄入量为 每日几毫克或几百毫克。然而,1989 年 WHO 建议:以紫草科 植物为例,报道引起人的静脉闭塞症(Veno-occlusive disease)的 PAs 最低摄入率仅为 0.015 mg/(kg·d)。对于一 个 70 kg 的成年人,相当服用 1 mg/d 的总量。 PAs 对肝脏的损害有蓄积性,迁延不愈可造成肝硬化和 坏死。人单次摄入 10~20 mg 的 PAs 时,可诱发肝巨细胞症和 肝细胞代谢紊乱,细胞裂解、脂肪变性和坏死。人长期服用低 剂量 PAs(10 μg)可诱发胆道上皮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 肝静脉充血性小叶中心性坏死,肝硬化和肝肿瘤[8]。这种坏死 为静脉栓塞症,为吡咯双烷生物碱的特异性中毒表现,症状往 往突发,并迅速形成腹水,数周发生肝肿大和硬化;儿童对 PAs 更敏感。